(完整版)2019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读
(完整版)2019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读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课时跟踪检测(十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读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阅读索契、长春位置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完成1~2题。
1.对两地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地理位置相同B.两地白昼时间相近C.两地水热条件相似D.两地自然带相同2.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地面状况C.大气环流D.洋流解析:1.B 2。
C 第1题,结合索契、长春位置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可知,两地海陆位置明显不同。
二者纬度位置相当,同处北温带。
索契属于地中海气候,长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二者水热条件和自然带都不相同。
第2题,形成长春气候的主要条件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索契气候的主要条件是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
(2018·洛阳模拟)读我国三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完成3~4题。
3.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夏季降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夏季( )A.西风带北移的影响B.东南信风从海上吹来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D.暖流带来丰沛的水汽4.海螺沟夏季气温比上海和武汉低很多,影响海螺沟夏季气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势高低解析:3.C 4。
D 第3题,根据图中三地的经纬度可知,三地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来自于海洋的东南季风或者西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故选项C正确。
第4题,根据经纬度可知,海螺沟位于亚热带地区,夏季应该高温;结合图中该地夏季气温较低—-只有13 ℃左右,可以推断该地所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势高低,故选项D正确。
一般来说,凡受海洋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凡受大陆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冬季受海洋影响明显的地区,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
据此完成5~6题.5.图中夏季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的地区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②④⑤⑥D.①②④⑤6.下图为世界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图,该地可能位于上图中的()A.③地B.④地C.⑤地D.⑥地解析:5。
2019年高考地理江苏卷(附答案与解析)

2019年高考地理江苏卷(附答案与解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省)地 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
表1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
据此回答1-2题。
1.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2.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ABCD图1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
照片中界面M 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 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 是岩层层面。
读图回答3-4题。
图13.界面M 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 的是 ( ) A.沉积物变化 B.古气候变化 C.古环境变化 D.构造运动变化4.该区域 ( ) A.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 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 C.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 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 图2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在--------------------此--------------------卷--------------------上--------------------答--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图25.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地形B.水源C.植被D.坡向6.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A B C D图3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美国某快递公司最大的空运枢纽设在路易斯维尔机场。
该机场是美国主要的货运机场之一。
在机场周边聚集了诸如美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援中心、汽车配件中心,以及乳制品、珠宝、手机制造等100多家企业。
据此完成4~5题。
4.该快递公司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需要配建大型的货物A.生产中心B.分拣中心C.销售中心D.质检中心5.多家企业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集聚,主要是为了A.利用机场的基础设施B.降低交通运输成本C.方便企业间产品交换D.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
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
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
据此完成6~8题。
6.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A.连续层片状B.鱼鳞状C.间隔团块状D.条带状7.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D.热带雨林地带8.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A.日出前后B.正午C.日落前后D.午夜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0讲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图解思路]
[感悟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在区域认知上,明确亚欧大陆40°N附近东西两侧的位 置,进而明确相应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结合图示信息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成因,
综合思维 运用综合思维进行分析,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
差异及1月乙地降水形成的主要原因
知能升华 一、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对气温的影响: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 纬度判断热量带,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 由热带过渡到寒带,气温也逐渐降低。
mm 年降水量750~1 年降水量800~1
000 500
mm mm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400~800 mm
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冬季多 雨,夏季干燥)
年降水量300~1
000
mm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终年少 雨)
年降水量<250 mm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 气候、极地气候
3.根据景观图及文字描述判断气候类型 不同的气候区有不同的生物和土壤类型,因此在掌握气候的形成和 分布时,还应该掌握该地的自然景观特征,仔细分析文字描述或景观 图特征,进而判断气候类型。如下图:图示景观应是热带草原气候。
[图解思路]
[感悟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体现了区域认知,在此基础上, 确定北纬30°附近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
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运用综合思维进行分析。甲 地植被稀少,有沙丘和绿洲,说明气候干旱;乙地有冰 川分布,说明气温较低,再综合分析第(1)题四幅气 候资料图,确定与甲、乙的对应关系;进而分析甲、乙 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专题地理图形综合判读(2019?新课标II卷)圣劳伦斯河(下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
下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9、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A 2个月B 、3个月C 、4个月D 、5个月10、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 、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 、魁北克以下河口段11、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①加深河道②绿化河堤③分段拦冰④拓宽河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9.C 10.B 11.C【解析】试题分析:9.根据蒙特利尔气候资料可以看出,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的月份从12月到次年3月,可以得出蒙特利尔河段结冰期为4个月,答案选C。
10.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冬季不易出现结冰现象,故答案选B。
11.分段拦冰,可以避免浮冰过度聚集而抬高水位,通过拓宽河道,可以降低水位,以减少凌汛的发生,减少对沿岸地区造成危害,故答案选Co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河流水文特征和凌汛的知识。
【名师点晴】本题组以加拿大圣劳伦斯河为材料抽样考查气候知识,河流水文特征,检测学生的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第一小题河流当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时开始出现结冰期,结合给出的气温变化曲线不难读出蒙特利尔市一年有四个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第二小题要注意调运学过的知识,影响河流结冰的因素除了气温以外还有水流速度、河水盐度等,当水流速度过快,即使在0C以下,河水也很难结冰;盐度高,谁的结冰温度会降低。
读图可以看出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布局有水电站,说明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河水不易结冰;第三小题要知道河流凌汛危害形成过程是浮冰不断累积,堵塞河道,抬高水位形成洪水,所以应对措施应想办法降低水位或加咼堤坝,避免洪水溢出。
(2019?新课标I卷)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地理气候类型及其判断试题

地理气候类型及其判断试题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信风影响,两地夏季降水较少B.受海陆影响,两地冬季气候温暖C.受地形影响,甲地气温年较差高于乙地D.受西风影响,甲地年降水量低于乙地【答案】B【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陆地轮廓,可以判断图中地区为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甲、乙两处因位于40°N以南,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A项错误。
冬季气压带风带北移,甲乙两处受西风控制,甲地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位于背风坡的乙地, D项错误。
甲地离大西洋更近,受西风影响更显著,海洋性更强,甲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乙地,C项错误,因此B项正确。
【2】关于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温暖广阔,珊瑚礁发育良好B.地形复杂多样,风力地貌广布C.植被覆盖率高,常绿阔叶林为主D.地势高差较大,河流流程较短【答案】D【解析】珊瑚礁多发育于热带湿润的海洋环境,A项错误;风力地貌,多发生于干旱的荒漠地区,B项错误;地中海式气候影响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项错误;图中图例可知,该地区海拔从0到3000以上都有,地势高差大,河流发源于中部山地,流程较短,D项正确。
2.下图是某日极地附近风向示意图,据此回答1-2。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附近是冷锋且正好经历阴雨天气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A【2】沿纬线方向,从甲到乙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高—低—高B.风向:南风—西南风—东南风C.气压:高—低—高D.降水:晴—雨—晴【答案】C3.下图是我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路线上温室气体的分析结果,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双选) ( )A.二氧化碳浓度随纬度升高而表现出总体减小的趋势B.甲烷浓度在40。
N以北随纬度增高而增加C.人类活动是造成沿线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D.洋流是造成沿线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变化的主要原闪【答案】AB【解析】本题通过北极科学考察路线上:氧化碳、甲烷浓度的变化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气候类型习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气候类型习题(2019·成都六校统考)下图为某地降水量和气温年变更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为()A.地中海气候B.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潮湿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2.下列哪个城市的气候类型与该图符合()A.开罗B.上海C.开普敦D.悉尼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更。
读图回答第3题。
3.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潮湿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2019·成都模拟)下图为某地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等温距为4 ℃)。
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地1月、7月的温差可能为()A.8 ℃B.12 ℃C.16 ℃D.20 ℃5.导致图中℃地7月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A.洋流B.海陆热力性质C.地形D.冬季风的影响(2019·河南六市模拟)下表为世界某大洲A、B两城市的气温(℃)和降水(mm)资料。
据表回答6~7题。
城市位置海拔/m月份1月4月7月10月12月年平均A城37°47′N16气温10.413.214.916.311.413.8 122°25′W降水116114023108529B城33°39′N308气温7.116.12617.1 6.716.4 84°25′W降水11311412062111 1 1976.关于A城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夏季凉快干燥,冬季温柔多雨B.夏季燥热少雨,冬季温柔潮湿C.全年温柔潮湿,四季分明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7.造成A、B两城市气候特征明显不同的主要缘由是()A.地形地势B.大气环流C.洋流D.纬度位置(2019·福州一中模拟)探讨发觉,我国秦汉以来气候变更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有重要的影响,暖期利于耕作业发展,冷期则相反。
读“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平均温度变更曲线图”,回答第8题。
2019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地理试卷及参考答案(高清重绘)(2)(2021年整理)

2019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地理试卷及参考答案(高清重绘)(2)(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地理试卷及参考答案(高清重绘)(2)(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地理试卷及参考答案(高清重绘)(2)(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高清重绘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
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偿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
据此完成1~3题。
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村办企业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 C。
原料来源分散 D.产品市场分散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A。
①③ B.②③ C。
①④ D。
②④3.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A.城乡统筹创新B.生活方式创新 C。
农业发展创新 D。
科学技术创新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据此完成4~5题。
4。
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读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阅读索契、长春位置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完成1~2题。
1.对两地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地理位置相同B.两地白昼时间相近
C.两地水热条件相似D.两地自然带相同
2.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B.地面状况
C.大气环流D.洋流
解析:1.B 2.C 第1题,结合索契、长春位置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可知,两地海陆位置明显不同。
二者纬度位置相当,同处北温带。
索契属于地中海气候,长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二者水热条件和自然带都不相同。
第2题,形成长春气候的主要条件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索契气候的主要条件是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
(2018·洛阳模拟)读我国三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完成3~4题。
3.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夏季降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夏季( )
A.西风带北移的影响B.东南信风从海上吹来
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D.暖流带来丰沛的水汽
4.海螺沟夏季气温比上海和武汉低很多,影响海螺沟夏季气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D.地势高低
解析:3.C 4.D 第3题,根据图中三地的经纬度可知,三地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来自于海洋的东南季风或者西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故选项C 正确。
第4题,根据经纬度可知,海螺沟位于亚热带地区,夏季应该高温;结合图中该地夏季气温较低——只有13 ℃左右,可以推断该地所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势高低,故选项D正确。
一般来说,凡受海洋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凡受大陆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冬季受海洋影响明显的地区,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
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夏季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的地区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
C.②④⑤⑥D.①②④⑤
6.下图为世界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图,该地可能位于上图中的( )
A.③地B.④地
C.⑤地D.⑥地
解析:5.B 6.C 第5题,由图可知,①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地为温带季风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四地均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③地为地中海气候,⑤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候干旱,具有大陆性气候特点。
第6题,由图可知,该地各月气温都在15 ℃以上,属于热带,从降水量来看,全年降水量很小,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上图中的⑤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读北美洲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7~8题。
7.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
A.ⅠB.Ⅱ
C.ⅢD.Ⅳ
8.有关图示四类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B.Ⅱ—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C.Ⅲ—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D.Ⅳ—受东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解析:7.B 8.C 第7题,世界各大洲(除南极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第8题,Ⅰ位于40° N以北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Ⅱ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Ⅲ为高原山地气候,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Ⅳ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形成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地形、洋流等综合影响。
(2018·定州模拟)图中为不同大陆上纬度相近的三个气象站测得的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
读图完成9~11题。
9.①地年降水的季节分配主要受制于( )
A.信风B.西风
C.台风D.季风
10.②地最可能位于( )
A.亚洲东部B.北美西部
C.非洲南部D.澳大利亚
11.③地日照时数明显高于①②两地,主要原因是( )
A.距海远B.雨天少
C.气温高D.海拔高
解析:9.D 10.B 11.B 第9题,读图,根据气温、降水资料,①地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上,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分配受季风影响,D对。
该地降水不受信风、西风影响,A、B错。
台风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错。
第10题,②地雨热不同期,7月份气温最高,是夏季,气候特征是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应位于30°N到40°N的大陆西岸,可能位于北美西部,B对。
亚洲东部没有地中海气候,A错。
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C、D错。
第11题,图中可以看出,③地全年降水稀少,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所以日照时数多,B对。
材料不能直接体现出距海远、气温高、海拔高等特征,不是降水少、晴天多的主要原因,A、C、D 错。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26分)
根据材料说明阿尔及尔与塔曼拉塞特冬季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26分)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塔曼拉塞特纬度低,地处热带,获得太阳辐射多,阿尔及尔纬
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
结合气候资料图判断,塔曼拉塞特各月平均气温均高于阿尔及尔。
塔曼拉塞特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阿尔及尔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而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
所以塔曼拉塞特全年降水稀少,阿尔及尔年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在冬季。
答案:塔曼拉塞特冬季各月平均气温均高于阿尔及尔。
原因:塔曼拉塞特纬度低(地处热带),获得太阳辐射多(或阿尔及尔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
塔曼拉塞特冬季降水稀少,阿尔及尔冬季降水量大,集中于冬季。
原因:塔曼拉塞特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阿尔及尔冬季受西风影响,西风从海洋上带来充足的水汽,降水多。
13.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0分)
(1)图中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热带沙漠气候。
(4分)
(2)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6分)
(3)澳大利亚西北部一月和七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
从海陆热力差异、行星风系两个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
(12分)
(4)悉尼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从悉尼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
(8分)
解析:第(1)题,图中120°E自南向北穿过的气候类型依次为地中海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第(2)题,澳大利亚中部地区的沙漠与副热带高气压带,寒流和地形阻挡有关。
第(3)题,一月份南半球为夏季,陆地上气温高,形成低压,此时北半球东北信风带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风,西北风来自低纬海洋,气候湿润。
七月份,南半球为冬季,陆地上气温低形成高压,澳大利亚西北部多来自陆地上的东南信风影响,气候干燥。
第(4)题,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于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季风气候不如上海明显。
答案:(1)地中海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2)南回归线横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西澳大利亚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东部大分水岭紧邻太平洋沿岸,削弱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影响。
(3)一月: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较湿润。
七月:澳大利亚大陆冬季比海洋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处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从内陆吹来的东南风相对干燥。
(4)表现:悉尼冬夏气温温差较小;降水的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均匀。
原因: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