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急管理形势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ppt课件
合集下载
应急管理相关知识PPT课件

应急资源管理
总结词
应急资源管理是保障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详细描述
应急资源管理包括物资储备、调配和运输等方面的内容。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需 要迅速调集各种资源,包括救援人员、物资、设备等,以确保救援工作的及时性 和有效性。
应急通信与信息管理
总结词
应急通信与信息管理是保障应急指挥 和信息传递的关键。
详细描述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需要建立高效的 应急通信网络,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 性和准确性。同时,还需要对相关信 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为应急指 挥提供决策支持。
应急演练与培训
总结词
应急演练与培训是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的有效途径。
详细描述
通过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可以 提高救援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应对能力 ,同时还可以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 调配合,提高整体应急救援能力。
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
通过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实现物资、人员和资源的实时监控和调 度,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无人机与机器人技术
利用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进行现场侦查、救援和物资投送,降低 人员风险。
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
跨部门协同机制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协 同应急管理机制,实现资 源共享和信息互通。
预案动态更新
总结词
在应急管理中,快速响应时间至关重要,能够减少灾害损失和影响。
详细描述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突发事件和灾害频发,需要迅速采取行动来应对 。快速响应时间意味着在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启动应急计划,调动资源和力量,进行救 援和处置工作。
解决方案
建立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快速响应能力。同时,加强与相关部 门的协调与合作,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减少响应时间。
应急管理PPT精选课件

02
03
2.应急处置
应急处置是应急运行机制的核心内容,必须按照相关原则和程序进行。应急处置需要制定详细、 科学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技术方案;明确各级指挥机构调派处置队伍的权限、数量、处置 措施,队伍集中与部署的方式,专用设备、器械、物资、药品的调用程序,不同处置队伍间的分 工协作程序等。如果是国际行动,还必须符合国际机构的行动要求。 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包括: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紧急状态、应急结束。
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
02
04 03
恢复
恢复工作应该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恢复工作首 先要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 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可分为短期恢复和长期 恢复。在短期恢复工作中,要求立即进行的包括事 故损失评估、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并注意避免 出现新的紧急情况。长期恢复包括厂区重建和受影 响区域的重新规划和发展,在长期恢复工作中,应 吸取事故和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预 防工作和减灾行动。
9.1 应急管理概述
9.1.2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 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准 备工作。
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 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 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为“指挥调度系统”提供决策支持,主要工作包括预警分析、预案选择、预案效果评估、资源调度方 案设计等。
05
指挥调度系统为应急管理体系的“大脑”
是体系中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应急管理的最高决策者, 负责应急管理 的统一指挥及给各支持系统下达命令。
中国应急管理知识体系ppt

背景
近年来,中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 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也对经济社会发 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成为紧迫 的任务。
汇报范围
本报告介绍了中国应急管理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发展趋势,并重点介绍 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方面和重点工作。
本报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出发,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 ,总结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06
未来展望及建议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要点一
健全法律法规
要点二
完善组织体系
推动制定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明 确应急管理的地位、职责、权利和义 务。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加强各 级应急管理部门的能力建设。
要点三
加强预案编制与演练
推动各级政府和企业制定预案,加强 预案演练和评估,提高预案的针对性 和实用性。
2018年,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后, 应急管理部成立,标志着中国应 急管理体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 段。之后,各级政府不断加强应 急管理建设,推动应急管理向更 高水平发展。
03
应急管理体系
政策法规
安全生产法
我国应急管理领域的第一部法律,对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突发事件应对法
规定了突发事件应对的原则、制度、预防和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应急处置和救援等方面的内容。
恢复重建技术
在事故结束后,利用各种 恢复重建技术手段,尽快 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04
应急管理流程
预防与准备
预防
通过风险评估、隐患排查等手段,预防和降低突发事件发生 的风险。
准备
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队伍、储备应急物资等,为应急处 置提供必要的准备。
近年来,中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 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也对经济社会发 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成为紧迫 的任务。
汇报范围
本报告介绍了中国应急管理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发展趋势,并重点介绍 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方面和重点工作。
本报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出发,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 ,总结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06
未来展望及建议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要点一
健全法律法规
要点二
完善组织体系
推动制定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明 确应急管理的地位、职责、权利和义 务。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加强各 级应急管理部门的能力建设。
要点三
加强预案编制与演练
推动各级政府和企业制定预案,加强 预案演练和评估,提高预案的针对性 和实用性。
2018年,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后, 应急管理部成立,标志着中国应 急管理体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 段。之后,各级政府不断加强应 急管理建设,推动应急管理向更 高水平发展。
03
应急管理体系
政策法规
安全生产法
我国应急管理领域的第一部法律,对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突发事件应对法
规定了突发事件应对的原则、制度、预防和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应急处置和救援等方面的内容。
恢复重建技术
在事故结束后,利用各种 恢复重建技术手段,尽快 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04
应急管理流程
预防与准备
预防
通过风险评估、隐患排查等手段,预防和降低突发事件发生 的风险。
准备
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队伍、储备应急物资等,为应急处 置提供必要的准备。
《应急管理》ppt课件

加强预警监测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预警监 测,提高突发事件预测的准确性
和时效性。
强化应急演练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 援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协同作战水
平。
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的途径
加强人才培养
通过专业培训、实践锻炼 等方式,培养一支高素质、 专业化的应急管理人才队 伍。
推进科技创新
鼓励和支持应急管理领域 的科技创新,提高应急管 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维护社会稳定
应急管理能够及时处置突发事件,防 止事态扩大,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应急管理体系的构成
预案体系
包括应急预案的编制、 审批、发布、演练和修 订等环节,是应急管理
工作的基础。
组织体系
包括应急管理机构、救 援队伍、专家库等,是 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保
障。
运行机制
包括监测预警、信息报 告、应急处置、恢复重 建等环节,是应急管理
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人民生命财 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 务。
应急管理的意义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应急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 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急管理能够保障经济社会正常运行, 减少突发事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制定处置方案
根据现场评估结果,制定相应 的应急处置方案,明确处置目 标、措施和资源配置。
跟踪与报告
对应急处置过程进行跟踪,及 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处置进展和 结果。
应急处置的措施与方法
疏散与隔离
组织人员疏散,设置警戒线,对危险区域 进行隔离。
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课件

预案评估
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定期 评估和修订,确保其适应 新形势、新需求。
预案宣传
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的宣传 和培训,提高公众和相关 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 救能力。
应急救援培训与演练
培训计划
制定系统的应急救援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层级、 不同岗位的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演练实施
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实战能力和协调配 合水平。
05
应急救援体系发展展望
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技术应用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应急救援的快速响应和决 策能力。
信息化技术应用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救援资源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提高救援效率 。
特种装备研发
加强针对特殊灾害的特种救援装备研发,提高救援的专业性和安全性 。
管理创新方向
1 2
跨部门协同机制
响应机制
快速响应
01
确保应急救援队伍在接到报警后迅速到达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
资源调配
02
根据救援需要,及时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确保救援
工作顺门报告应急救援进展情况,以便于协调各方
力量和资源。
处置机制
现场指挥
设立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重点突出、预防为主
详细描述
该企业火灾应急救援体系以重点突出和预防为主为原则,通过制定火灾应急预案、配备消防设施和培训员工,提 高企业在火灾发生时的应对能力和自救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案例三:某学校校园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总结词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详细描述
该学校校园安全应急救援体系以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为原则,通过建立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安全 教育和培训、配置安全设施等措施,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自我防范能力,确保师 生的生命安全。
应急管理形势ppt

应急管理形势
目 录
• 引言 •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 我国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 • 加强我国应急管理的对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对应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1 2 3
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应急管理是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 成部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减少和避免灾害 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是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 措施。
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国际社会对应急管理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各 国之间加强应急管理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风 险和挑战。
当前应急管理形势
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应急预案和演练工作得到不断加强。
社会安全事件的突发性强,应急响应需要快速、准确、高 效,同时要防止事态的扩大和恶化。
公共卫生事件不容忽视
新型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传播和变异速度加快,疫情的爆发和传播难以预测和 监控。
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需要高度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需要加强跨部门协作和信 息共享。
技术风险日益凸显
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应急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如网络攻 击、核泄漏等事件的处理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英国应急管理体系
总结词
全面、集中化
详细描述
英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具有全面和集中化的特点。政府全面负责制定和执行应急计划,并拥有完善的应急指挥中 心和紧急救援队伍。此外,英国还注重公众的应急意识和培训,形成了全民参与的应急管理氛围。
日本应急管理体系
总结词
预防为主、协同高效
目 录
• 引言 •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 我国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 • 加强我国应急管理的对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对应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1 2 3
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应急管理是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 成部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减少和避免灾害 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是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 措施。
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国际社会对应急管理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各 国之间加强应急管理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风 险和挑战。
当前应急管理形势
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应急预案和演练工作得到不断加强。
社会安全事件的突发性强,应急响应需要快速、准确、高 效,同时要防止事态的扩大和恶化。
公共卫生事件不容忽视
新型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传播和变异速度加快,疫情的爆发和传播难以预测和 监控。
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需要高度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需要加强跨部门协作和信 息共享。
技术风险日益凸显
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应急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如网络攻 击、核泄漏等事件的处理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英国应急管理体系
总结词
全面、集中化
详细描述
英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具有全面和集中化的特点。政府全面负责制定和执行应急计划,并拥有完善的应急指挥中 心和紧急救援队伍。此外,英国还注重公众的应急意识和培训,形成了全民参与的应急管理氛围。
日本应急管理体系
总结词
预防为主、协同高效
应急管理形势

时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建立应急管理专家库
02
通过建立应急管理专家库,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智力支持,确
保在紧急事件发生时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指导和建议。
加强对应急管理干部的培训
03
通过对应急管理干部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对应急管理工作的
认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推动应急管理科技创新发展
加强应急管理科技研发
际影响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急管理需求的不断变化,对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和改进 也是必要的。要不断优化系统的性能和功能,以适应新的应急管理形势的需求。 此外,还要加强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系统在关键时刻能够可靠运行。
04
国内外应急管理案例分析
国内应急管理典型案例
案例1
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
案例3
2013年雅安地震
应急物资的储备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各类应急物资的充足储备。
应急物资的调配
对应急物资进行科学调配,确保物资能够及时到达一线,保 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03
应急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
信息化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应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大数据 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 可以提供更准确的预警和决策支持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应急管理 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如智能语音 识别、图像识别等,可提高应急响 应的速度和准确性。
不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 可操作性,确保在紧急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 应。
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关键时刻物资能 够及时到位,同时加强对应急物资的调配和管 理,确保其发挥最大效用。
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体系学习PPT(2022精版)

能力实行分级响应机制,对不同的响应级别,相应地明确事故的通报范围、应 急中心的启动程度、应急力量的出动和设备、物资的调集规模、疏散的范围、 应急总指挥的职位等。
政府层面的应急响应分级: Ⅰ级响应:针对特大事故/险情/灾情,以中央政府为响应主体; Ⅱ级响应:针对重大事故/险情/灾情,以省级政府为响应主体; Ⅲ级响应:针对较大事故/险情/灾情,以地/市政府为响应主体; Ⅳ级响应:针对一般事故/险情/灾情,以县/市政府为响应主体。
所以,如果在事故或灾害发生前建立 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制定周密救援计 划,而在灾害发生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 急救援行动,以及灾害后的系统恢复和 善后处理,可以拯救生命、保护财产、 保护环境。
9、应急管理中应急预案的作用
应急预案是应急准备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及时、有序、 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
应急管理人员
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救援设备
应急响应程序
响应
响应是指在突发安全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及时响应是应急管理的又一 项主要原则。
应急响应的主要措施包括进行报警与通报,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消防和工程抢险,实施现场警戒和交通管 制,紧急疏散事故可能影响区域的人员,提供现场急教与转送医疗,评估突发安全事件发展态势,向公众通报 事态进展等一系列工作, 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突发公 共事件。
长期恢复包括:重建被毁设施,重新规划和建设受影响区域等。在长期恢复工作中,应汲取突发安全事件和应急救援的 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突发安全事件预防工作和减灾行动。
恢复阶段应注意:一是要强化有关部门,如市政、民政、医疗、保险、财政等部门的介人,尽快做好灾后恢复重建;二是 要进行客观的事故调查,分析总结应急救援与应急管理的经验教训,这不仅可以为今后应对类似事件奠定新的基础,而且也 有助于促进制度和和管理革新,化危机为转机
政府层面的应急响应分级: Ⅰ级响应:针对特大事故/险情/灾情,以中央政府为响应主体; Ⅱ级响应:针对重大事故/险情/灾情,以省级政府为响应主体; Ⅲ级响应:针对较大事故/险情/灾情,以地/市政府为响应主体; Ⅳ级响应:针对一般事故/险情/灾情,以县/市政府为响应主体。
所以,如果在事故或灾害发生前建立 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制定周密救援计 划,而在灾害发生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 急救援行动,以及灾害后的系统恢复和 善后处理,可以拯救生命、保护财产、 保护环境。
9、应急管理中应急预案的作用
应急预案是应急准备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及时、有序、 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
应急管理人员
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救援设备
应急响应程序
响应
响应是指在突发安全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及时响应是应急管理的又一 项主要原则。
应急响应的主要措施包括进行报警与通报,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消防和工程抢险,实施现场警戒和交通管 制,紧急疏散事故可能影响区域的人员,提供现场急教与转送医疗,评估突发安全事件发展态势,向公众通报 事态进展等一系列工作, 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突发公 共事件。
长期恢复包括:重建被毁设施,重新规划和建设受影响区域等。在长期恢复工作中,应汲取突发安全事件和应急救援的 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突发安全事件预防工作和减灾行动。
恢复阶段应注意:一是要强化有关部门,如市政、民政、医疗、保险、财政等部门的介人,尽快做好灾后恢复重建;二是 要进行客观的事故调查,分析总结应急救援与应急管理的经验教训,这不仅可以为今后应对类似事件奠定新的基础,而且也 有助于促进制度和和管理革新,化危机为转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一) “一案三制”开创中国应急管理模式
1.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 2. 应急管理体制建设不断加强 3. 应急管理机制逐渐完善 4. 突发事件应对法基础坚实 5. 应急准备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14
(二) 应急体系建设国内外对比分析
1. 现代应急管理体系发展与前沿(FRP→NRP → NRF )
我国应急管理形势与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刘铁民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1
内容提要
一、应急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二、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与国外
对比研究 三、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发展愿景考量
2
一、应急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正处于重大突发事件高风险期 (一) 7.23事件应急响应引起的思考 (二) 事故灾难频发暴露公共安全系统脆弱性 (三) 系统脆弱性实质上是应急管理体系结构性
第一阶段:1979年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成立,形成综合应急管
理(CEM)模式,1992年公布联邦应急响应预案(FRP);
第二阶段:在2001年“9.11”事件后,2002年发布国土安全法,成立国
土安全部(DHS);2004年发布国家应急预案(NRP)和国家事故管理系统 (NIMS);
第三阶段:2005年发生卡特里娜飓风灾难,其后调查评估报告指出:美国
22
(四)应急预案体系的基本结构
应急准备情景
应急管理系统有重大结构性缺陷;2007年发布《国家应急准备指南》(NPG );2008年1月公布《国家应急框架》(NRF),暂停NRP,修改国家事故 管理系统,公布NIMS第二版;2009年公布《应急准备导则:地方政府应急 预案修订指南》(CPG101),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组织大规模修订应急预案; 几乎同期,英、德、法、日等也开展更新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工作。
T+V=D
相 对 风 险
0
脆弱性
风险与脆弱性函数关系模型
9
脆弱性来源
脆弱性
自然属性 (飓风、地震、极端气象条件、疫病等) 技术属性 (工程、装备、生产公共场所经济运行等) 社会属性 (政治、文化、宗教、教育制度等) 管理环节 (应急法制、体制、机制与应急准备)
10
3. 脆弱性导致应急能力不足并影响灾变过程
环境条件(自然、技术、社会)
常 态
风
事
事
灾危险件故 Nhomakorabea难
机
恢 复
应急准备所形成的能力:预防、保护、响应和恢复
突发事件一般动力学行为规律 11
(三)系统脆弱性实质上是应急管理体系结构性缺陷
法律、制度
12
二、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与国外 对比研究
(一) “一案三制”开创中国应急管理模式 (二) 应急体系建设国内外对比分析
参与现场应急 响应功能单元
整合政府及各部门能力, 统一国家与地方同步行动
描述每个部门群组行动及 需要的资源和人员
在Oplan基础上产生并在 随现场情况而改进完善
4.现场行动方案
现场执行应急 依据Oplan在现场制定响
(Incident Action plan,IAP) 响应任务单位 应程序和任务指令
Event)处置机会(Windows of Opportunity)的把握能 力
7
(二) 事故灾难频发凸显公共安全系统脆弱性 1. 多米诺因果连锁论
A
C
P
E
D
R
I
风
过
应
应
灾
事
后
险
程
急
急
难
后
续
评
控
准
响
后
恢
影
估
制
备
应
果
复
响
A C PE
R I
D
8
2. 脆弱性是重大事故灾难主要成因和唯一可控因素
灾难风险=概率×破坏程度× 脆弱性
情景
情景勾画出灾难性恐 怖袭击、重大灾难和 其它突发事件的范围
、程度和复杂性
➢ 特定情景 ➢ 随机情景
任务
针对情景中描述的突 发事件特征,分析需 要完成的各种任务的
“清单”
➢ 通用任务 ➢ 职责任务
应急预案
能力
根据需完成的任务 ,建立并保持一定 水平的相关应急能
力
➢ 通用能力 ➢ 预防、保护
响应、恢复
缺陷
3
(一) 7.23事件应急响应引起的思考
1. 因果关系鱼刺图
4
2. 应急响应过程中的节点事件分析
➢ 抢险现场填埋事故车辆
5
2. 应急响应过程中的节点事件分析
➢ 无“生命迹象”后,救出2岁女孩
6
3. 7.23特大事故应急响应活动解析与反思
① 救援生命是应急响应阶段唯一性目标——优先级与重要度 ② 统一指挥的一致性行动是有效应急响应的保证 ③ 事故灾难的现场保护至关重要 ④ 提高重大事故灾难应急响应中对焦点事件(Focusing
空难
纷等导致激烈冲突
7
海难
网络袭击
局地极端气象 工业与环境事 公共集聚
三级
条件
故
大规模工潮
7
事故(件)级 地质灾害
重大火灾
重大交通事故
合计
7
8
6
21
21
(三)应急预案功能与分类
类别
适用对象
主要用途
细化程度
1.战略级预案 (Strategic-level plans)
2.操作级预案 (Operation-level plans)
• 概念预案 (CONPLANs) • 操作预案 (OPLANs) 3.战术级预案 (Tactical-level plans)
中央政府为主
国家与地方政 府为主
响应和恢复的战略目标、 权限、任务和职责,确定 能力,提出绩效及考核标 准
描述政府及各部门职责、 任务和统一协调
政府应急管理 与指挥部门
各个部门和机 构
有效应对
➢ 化解 ➢ 救援 ➢ 打击 ➢ 综合
20 20
(二)突发事件情景分类矩阵
性质 级别
自然 (N)
疫病大流行
一级
特大地震
巨灾(危机) 飓风
技术 (T)
社会 (S)
核泄漏
恐怖袭击(爆炸、生
危险化学品泄 物袭击或核爆)
漏
暴乱
合计 7
二级 灾难级
洪水 大坝失效 森林大火
特大交通事故 种族、宗教和经济纠
应
预防
备
恢复
准备
急
响应
准
17
4、现代应急预案体系逐渐完善
应急预案的功能层次及其特征
18
5. 应急培训演练制度化日趋成熟
综合演习 功能演练
技术演练
竞技性演习 桌面演习
专题研讨会 演习班
能力
规划或培训过程 基于讨论的演习
基于行动的演习
19
三、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
(一)基于“情景-任务-能力”的应急预案编制方法
15
2. 应急管理系统结构基本形成
应急准备指南(NPG) 应急管理机构(DHS) 灾害救援与紧急协助法及相关法规 应急体系结构框架图
16
3. 以应急准备为主导的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准备 —— 建立与保持与风险相适应的能力
预防/ 减灾
恢复 重建
应急管理过程 的一个环节
应急 准备
变化
应急 响应
支撑应急全过程 的基础性行动
(一) “一案三制”开创中国应急管理模式
1.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 2. 应急管理体制建设不断加强 3. 应急管理机制逐渐完善 4. 突发事件应对法基础坚实 5. 应急准备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14
(二) 应急体系建设国内外对比分析
1. 现代应急管理体系发展与前沿(FRP→NRP → NRF )
我国应急管理形势与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刘铁民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1
内容提要
一、应急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二、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与国外
对比研究 三、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发展愿景考量
2
一、应急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正处于重大突发事件高风险期 (一) 7.23事件应急响应引起的思考 (二) 事故灾难频发暴露公共安全系统脆弱性 (三) 系统脆弱性实质上是应急管理体系结构性
第一阶段:1979年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成立,形成综合应急管
理(CEM)模式,1992年公布联邦应急响应预案(FRP);
第二阶段:在2001年“9.11”事件后,2002年发布国土安全法,成立国
土安全部(DHS);2004年发布国家应急预案(NRP)和国家事故管理系统 (NIMS);
第三阶段:2005年发生卡特里娜飓风灾难,其后调查评估报告指出:美国
22
(四)应急预案体系的基本结构
应急准备情景
应急管理系统有重大结构性缺陷;2007年发布《国家应急准备指南》(NPG );2008年1月公布《国家应急框架》(NRF),暂停NRP,修改国家事故 管理系统,公布NIMS第二版;2009年公布《应急准备导则:地方政府应急 预案修订指南》(CPG101),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组织大规模修订应急预案; 几乎同期,英、德、法、日等也开展更新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工作。
T+V=D
相 对 风 险
0
脆弱性
风险与脆弱性函数关系模型
9
脆弱性来源
脆弱性
自然属性 (飓风、地震、极端气象条件、疫病等) 技术属性 (工程、装备、生产公共场所经济运行等) 社会属性 (政治、文化、宗教、教育制度等) 管理环节 (应急法制、体制、机制与应急准备)
10
3. 脆弱性导致应急能力不足并影响灾变过程
环境条件(自然、技术、社会)
常 态
风
事
事
灾危险件故 Nhomakorabea难
机
恢 复
应急准备所形成的能力:预防、保护、响应和恢复
突发事件一般动力学行为规律 11
(三)系统脆弱性实质上是应急管理体系结构性缺陷
法律、制度
12
二、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与国外 对比研究
(一) “一案三制”开创中国应急管理模式 (二) 应急体系建设国内外对比分析
参与现场应急 响应功能单元
整合政府及各部门能力, 统一国家与地方同步行动
描述每个部门群组行动及 需要的资源和人员
在Oplan基础上产生并在 随现场情况而改进完善
4.现场行动方案
现场执行应急 依据Oplan在现场制定响
(Incident Action plan,IAP) 响应任务单位 应程序和任务指令
Event)处置机会(Windows of Opportunity)的把握能 力
7
(二) 事故灾难频发凸显公共安全系统脆弱性 1. 多米诺因果连锁论
A
C
P
E
D
R
I
风
过
应
应
灾
事
后
险
程
急
急
难
后
续
评
控
准
响
后
恢
影
估
制
备
应
果
复
响
A C PE
R I
D
8
2. 脆弱性是重大事故灾难主要成因和唯一可控因素
灾难风险=概率×破坏程度× 脆弱性
情景
情景勾画出灾难性恐 怖袭击、重大灾难和 其它突发事件的范围
、程度和复杂性
➢ 特定情景 ➢ 随机情景
任务
针对情景中描述的突 发事件特征,分析需 要完成的各种任务的
“清单”
➢ 通用任务 ➢ 职责任务
应急预案
能力
根据需完成的任务 ,建立并保持一定 水平的相关应急能
力
➢ 通用能力 ➢ 预防、保护
响应、恢复
缺陷
3
(一) 7.23事件应急响应引起的思考
1. 因果关系鱼刺图
4
2. 应急响应过程中的节点事件分析
➢ 抢险现场填埋事故车辆
5
2. 应急响应过程中的节点事件分析
➢ 无“生命迹象”后,救出2岁女孩
6
3. 7.23特大事故应急响应活动解析与反思
① 救援生命是应急响应阶段唯一性目标——优先级与重要度 ② 统一指挥的一致性行动是有效应急响应的保证 ③ 事故灾难的现场保护至关重要 ④ 提高重大事故灾难应急响应中对焦点事件(Focusing
空难
纷等导致激烈冲突
7
海难
网络袭击
局地极端气象 工业与环境事 公共集聚
三级
条件
故
大规模工潮
7
事故(件)级 地质灾害
重大火灾
重大交通事故
合计
7
8
6
21
21
(三)应急预案功能与分类
类别
适用对象
主要用途
细化程度
1.战略级预案 (Strategic-level plans)
2.操作级预案 (Operation-level plans)
• 概念预案 (CONPLANs) • 操作预案 (OPLANs) 3.战术级预案 (Tactical-level plans)
中央政府为主
国家与地方政 府为主
响应和恢复的战略目标、 权限、任务和职责,确定 能力,提出绩效及考核标 准
描述政府及各部门职责、 任务和统一协调
政府应急管理 与指挥部门
各个部门和机 构
有效应对
➢ 化解 ➢ 救援 ➢ 打击 ➢ 综合
20 20
(二)突发事件情景分类矩阵
性质 级别
自然 (N)
疫病大流行
一级
特大地震
巨灾(危机) 飓风
技术 (T)
社会 (S)
核泄漏
恐怖袭击(爆炸、生
危险化学品泄 物袭击或核爆)
漏
暴乱
合计 7
二级 灾难级
洪水 大坝失效 森林大火
特大交通事故 种族、宗教和经济纠
应
预防
备
恢复
准备
急
响应
准
17
4、现代应急预案体系逐渐完善
应急预案的功能层次及其特征
18
5. 应急培训演练制度化日趋成熟
综合演习 功能演练
技术演练
竞技性演习 桌面演习
专题研讨会 演习班
能力
规划或培训过程 基于讨论的演习
基于行动的演习
19
三、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
(一)基于“情景-任务-能力”的应急预案编制方法
15
2. 应急管理系统结构基本形成
应急准备指南(NPG) 应急管理机构(DHS) 灾害救援与紧急协助法及相关法规 应急体系结构框架图
16
3. 以应急准备为主导的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准备 —— 建立与保持与风险相适应的能力
预防/ 减灾
恢复 重建
应急管理过程 的一个环节
应急 准备
变化
应急 响应
支撑应急全过程 的基础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