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的培训

临床路径的培训
临床路径的培训

临床路径的培训

一.临床路径的概念:临床路径是一个事先写好的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是由各学科的专业人员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将某疾病或手术关键治疗、检查和护理活动标准化,按照预计住院天数设计成表格,将治疗、检查和护理活动的顺序以及时间的安排尽肯可能的达到最优化,使大多数罹患此病或实施此手术的患者由入院到出院都能依此流程接受治疗。

二.临床路径的出台背景:

◆诊疗行为亟待规范的需要:各级医生对疾病的认知和临床经验存在差异,当疾病明确诊断后,在同一治疗原则下,各医生的治疗方法存在很大差异。

◆保证医疗安全的需要: 目前患者的健康需要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因医疗质量缺陷引发的医疗纠纷数量不断上升。实行临床路径模式,规范医疗行为的同时,既保障了患者的就医安全,又保护了医务人员自身的安全。

◆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需要:临床路径管理寻找符合成本- 效益的最佳治疗护理模式,将诊疗、护理标准化;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了平均住院费用。

◆来自医保部门巨大压力的需要:医疗费用的上涨已经超出国家医保水平的承受能力,医保部门限定了患者的最高费用。

◆适应医改的需要: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作为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患者看病就医体验和切身利益,决定着深化医改能否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以及医改的成功与否。

三.临床路径的核心:是将某种疾病关键性的检查、治疗、护理等活动标准化,确保患者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四、诊疗流程及标准化管理

诊疗流程是从患者接受诊疗服务开始至诊疗服务结束的整个过程。

临床路径 诊疗流程标准化管理就是在 证医学、工业工程、质理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于治疗结果密切相关 的诊疗活动、 诊疗措施(医)入、临床诊路疗径时的患间者(完成时间、 通过时间和总时间) 做出明确规并以此为基础向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和对这些规定不断完善 的管理模式。

五、临床路径的目医标疗与计价划值

通过对诊疗流程的医标疗准计化划管理 1. 确保患者护在理正人确员执的行时医间疗,计划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 2. 持续改进并医协疗助服做好务变质异量监、测 安全、效率 3. 实现知识共享与医院“显性知识”的升华 从根本上提高医变异院分的析核与心记录竞争力和整体绩效 准有入标诊准疗过程进行重组的基础上参照循 护理人员下发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 4. 5. 实现人民满意、政府满意、医院和员工满意。 六、临床路径流程 : 临床路径 一)经治医师完临成床患路者径的检诊工作,科室个案管理员和科室临床专 家对住院患者进行临 二)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根 时诊出出院疗院标项准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 退出标准 径的准入评估。 部分退出 临床路径 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 务的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 (三)相关护理组在为患者作入院介绍时,向其详细介绍其住院期间 的诊疗计划分(析术变前异注原因意、事提项出改)进以建及议需要给予配合的内容; (四)经治医师会同个案管理员根据当天诊疗服务完成情况及病情的 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 (五)医师版临床路径中的服务项目完成后,执行(负责)人应在相 应的签名栏签名。

流程图见下:

附件:

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图

患者

七、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应满足以下条件:诊断明确、没有严重的

并症、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预计时间完成诊疗项目的患者

八、出现以下情况时,患者应当退出临床路径:

(一)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需要转入其它科室实施治疗的;

(二)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要求出院、转院或改变治疗方式而需退出临床路径的;

(三)发现患者因诊断有误而进入临床路径的;

(四)患者出现严重的医疗相关感染等情况不适应继续完成临床路径的。

九、设立紧急情况警告值管理制度:警告值是指患者在临床路径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异常情况,处于危险边缘,应迅速给予患者有效干预措施和治疗。

十.变异的管理是临床路径管理的重点:

◆变异的定义:指病人在接受诊疗服务的过程中,出现偏离临床路径程序或在根据临床路径接受诊疗过程中出现偏差的现象。

◆变异的分类:变异有正负之分,负变异是指计划好的活动没有

进行(或结果没有产生),或推迟完成,如延迟出院、CT 检查延迟;正变异是指计划好的活动或结果提前进行或完成,如提前出院、CT 检

查提前等。

按照变异产生的原因分为:疾病转归造成的变异,医院系统造成

的变异;医务人员造成的变异;病人需求造成的变异,退出五种情况。

◆变异的处理的遵循以下步骤:

(一)记录医务人员应及时将变异情况记录在变异记录单内;记录应当真实、准确、简明;经治医师应与个案管理员交换意见,共同分析变异原因并制订处理措施。

(二)报告经治医师应及时向实施小组报告变异原因和处理措施,并与科室相关人员交换意见,并提出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

(三)讨论对于较普通的变异,可以组织科内讨论,找出变异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也可以通过讨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索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对于临床路径中出现的复杂而特殊的变异,应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重点讨论。

一、实施结果评估与评价包括:

(一)手术病人的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类

型、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天数、非计划重返手术室次数、手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手术前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耗材费用、病人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评价、患者满意度等。

(二)非手术病人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实施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主要药物选择、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耗材费用、病人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评价、患者满意度等。

十二、修正与改良:每一次每一种疾病的临床路径实施后,都应根据对其评价的结果,及时加以修改和补充。

十三、临床路径的意义实施临床路径是我们医院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符合前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大方向。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临床路径的实施是一个系统的复杂工程,涉及服务模式的更新甚至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在执行过程中可能碰到很多困难,除需要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还需要科主任、个案管理者的密切配合、医务人员和相关医技及职能部门的全力支持。

相信我们在各位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全院成员的共同努力

下,我们医院临床路径的实施必然会取得优异的成绩,进而促进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件:

临床路径实施流程

患者

中心医院临床路径培训计划

宽甸中心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培训实施计划 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兼顾医疗质量管理和效率管理、促进公立医院改革的具体探索。所以我院在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加强临床路径相关文件的学习,充分认识开展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迅速建立组织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组织实施,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工作要求 各试点科室和专业成立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小组,由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临床药学人员和相关科室的负责人任成员。实施小组具体负责本专业相关病种临床路径的实施和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参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并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质控科、医务科、护理部、院办等职能部门根据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实际需要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二)开展培训指导原则 临床路径管理是一项全新的模式。因此,我院院办、质控科、医务科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试点科室、辅助科室、相关职能部门等人员的宣传、教育、培训和指导,充分调动其参与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要通过强化临床路径管理培训,让参与人员了解临床路径的概念和内容,掌握实施临床路径

管理的步骤、环节、措施、任务、时间和目标要求。要加强对试点科室的全方位指导,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培训实施方案 1、医院总体制定完整的培训计划,并组织相关专家制定宽甸中心医院临床路径培训教案,临床路径的专科模板、实施流程、医患沟通等所有培训内容经过质控科严格制定把关,并制定培训时间表由质控科指定专家组负责实施。 2、质控科等职能部门负责监管和督导,保障培训计划按时、有序的进行,并进行中期调查反馈,期末总结评估培训成果。 3、建立临床路径绿色通道:临床路径管理和培训涉及到医院的多个部门和科室,涉及到多个学科。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路径管理为核心,密切试点科室与相关部门、科室之间的联系与协作,使相关部门和科室能积极主动地按照临床路径培训要求,履行好各自的职责,落实好相关任务,配合试点科室做好临床路径管理各项工作。 4、严格考核。单病种临床路径培训考评结果与科室责任人职称评聘、评优晋级和劳务分配等直接挂钩。 (四)实施过程监控 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要求,试点科室及临床医师、护士要落实责任,加强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环节监控,设立紧急情况警告值制度,严格按照既定临床路径、进出临床路径患者的条件及临床路径变异的处理原则,按

临床路径培训知识

临床路径培训知识 简答题 一、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的概念 二、临床路径的病种选择标准 三、临床路径实施流程 四、临床路径的变异处理步骤 五、进入和退出临床路径标准 六、临床路径科室实施小组的职责 七、临床路径科室个案管理员的职责 八、简述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的关系 九、临床路径管理质量指标监测中效果指标及抗菌药物使用指标有哪些? 十、如何进行临床路径评价与改进 答案:一、是指由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对一定的诊断和手术作出最适当的、有顺序的和有时间性的临床诊疗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照护品质。临床路径在医院管理中是一种质量效益型医疗管理模式,核心理念是实施标准化管理,对医疗质量实时控制,并不断改进医疗质量,主要作用是规范“服务行为”,有效控制医疗成本,减少无效支出,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二、1、常见病、多发病;2、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3、优先选择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三、1、经治医师完成患者的检诊工作,会同科室个案管理员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的准入评估;2、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根据临床路径表开具诊疗项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3、相关护理组在为患者作入院介绍时,向其详细介绍其住院期间的诊疗服务计划(含术前注意事项)以及需要给予配合的内容;4、经治医师会同个案管理员根据当天诊疗项目完成情况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5、临床路径表中的诊疗项目完成后,执行(负责)人应当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 四、变异定义:临床路径的变异是指患者在接受诊疗服务的过程中,出现偏离临床路径程序或在根据临床路径接受诊疗过程中出现偏差的现象。 变异的处理: 1、记录。2、分析。3、报告。4、讨论。 对于较普通的变异,可以组织科内讨论,找出变异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也可以通过讨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索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对于临床路径中出现的复杂而特殊的变异,应当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重点讨论。

关于临床路径的培训

关于临床路径的培训 一.临床路径的概念:临床路径是一个事先写好的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是由各学科的专业人员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将某疾病或手术关键治疗、检查和护理活动标准化,按照预计住院天数设计成表格,将治疗、检查和护理活动的顺序以及时间的安排尽肯可能的达到最优化,使大多数罹患此病或实施此手术的患者由入院到出院都能依此流程接受治疗。 二.临床路径的起源: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人均医疗费用为80美元,到80年代末,人均医疗费用上涨到1710美元,增加了20多倍。美国政府为了遏止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的趋势和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1990年,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率先实行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发现既可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和节约费用,又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此种模式提出后受到了美国医学界的高度重视,逐步得到应用和推广。 三.临床路径的应用现状: ◆美国现在有60%的医院应用临床路径。 ◆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临床路径相继传入日本,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 ◆国外对临床路径的研究与应用基本处于成熟阶段,而国内的应用才刚刚起步。1998年以后,北京、天津、重庆、青岛、成都等一些城市的大医院相继引入这一新的管理模式,并开始研究和试点工作。 ◆2002年以后,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

院,四川华西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等相继研究并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取得满意效果。 ◆2009年10月13日,卫生部下达《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并相继制定和发布22个专业112个病种临床路径。 ◆2010年1月8日卫生部召开全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会议。马晓伟在会上指出:2010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其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临床路径管理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内容。 四.临床路径的出台背景: ◆诊疗行为亟待规范的需要:各级医生对疾病的认知和临床经验存在差异,当疾病明确诊断后,在同一治疗原则下,各医生的治疗方法存在很大差异。 ◆保证医疗安全的需要:目前患者的健康需要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因医疗质量缺陷引发的医疗纠纷数量不断上升。实行临床路径模式,规范医疗行为的同时,既保障了患者的就医安全,又保护了医务人员自身的安全。 ◆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需要:临床路径管理寻找符合成本-效益的最佳治疗护理模式,将诊疗、护理标准化;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了平均住院费用。 ◆来自医保部门巨大压力的需要:医疗费用的上涨已经超出国家医保水平的承受能力,医保部门限定了患者的最高费用。 ◆适应医改的需要: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作为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内

关于临床路径的培训

阜平县医院 临床路径的培训 一、临床路径的概念 二、临床路径的出台背景 三、临床路径的核心 四、诊疗流程及标准化管理 五、临床路径的目标与价值 六、临床路径流程 七、进入临床路径的条件 八、出现变异应当退出临床路径 九、设立紧急情况警告值管理制度 十、变异的管理 十一、实施结果评估与评价包括 十二.修正与改良 十三、临床路径的意义 一.临床路径的概念:临床路径是一个事先写好的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是由各学科的专业人员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将某疾病或手术关键治疗、检查和护理活动标准化,按照预计住院天数设计成表格,将治疗、检

查和护理活动的顺序以及时间的安排尽肯可能的达到最优化,使大多数罹患此病或实施此手术的患者由入院到出院都能依此流程接受治疗。 二.临床路径的出台背景: ?诊疗行为亟待规的需要:各级医生对疾病的认知和临床经验存在差异,当疾病明确诊断后,在同一治疗原则下,各医生的治疗方法存在很大差异。 ?保证医疗安全的需要:目前患者的健康需要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因医疗质量缺陷引发的医疗纠纷数量不断上升。实行临床路径模式,规医疗行为的同时,既保障了患者的就医安全,又保护了医务人员自身的安全。 ?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需要:临床路径管理寻找符合成本-效益的最佳治疗护理模式,将诊疗、护理标准化;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了平均住院费用。 ?来自医保部门巨大压力的需要:医疗费用的上涨已经超出医保水平的承受能力,医保部门限定了患者的最高费用。 ?适应医改的需要: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作为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容之一,直接关系到患者看病就医体验和切身利益,决定着深化医改能否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以及医改的成功与否。 三.临床路径的核心:是将某种疾病关键性的检查、治疗、护理等活动标准化,确保患者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四、诊疗流程及标准化管理 诊疗流程是从患者接受诊疗服务开始至诊疗服务结束的整个过程。 诊疗流程标准化管理就是在对现有诊疗过程进行重组的基础上参照循证医学、工业工程、质量管理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于治疗结果密切相关的诊疗活动、诊疗措施(医嘱)、诊疗时间(完成时间、通过时间和总时间)做出明确规定。并以此为基础向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和对这些规定不断完善的管理模式。 五、临床路径的目标与价值

临床路径培训记录

临床路径内容培训记录 欧阳学文 骨科临床路径内容培训记录时间:0213 地点:骨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骨科全体临床路径管理人员 主要内容:我科进入临床路径病种的诊疗及护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发言人:方如务我科临床路径病种入选的为“闭合性髌骨骨折”及“闭合性股骨干骨折”,在临床路径表单中医师和护士对所做的内容进行选项,按照卫生厅临床路径的评估方案,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加强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监控,严格按照既定临床路径实施诊查、治疗、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治疗和护理效果,患者病情变化时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临床路径的顺利实施。设立紧急情况警告值管理制度,当患者处于危险边缘时要迅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治疗,科主任、护

士长为责任人,住院总医师为临床路径个案管理员,将临床路径表单、临床路径变异记录、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归入科室临床路径管理本中,并对病历进行登记。 “闭合性髌骨骨折”病种的具体要求及流程: 1、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闭合性髌骨骨折(ICD10:S82.001)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6/79.1901/ 79.3901/)。 (二)诊断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 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膝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髌骨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 005年8月第1版)。1.年龄在16岁以上。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4.首选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临床路径的培训

临床路径的培训 一.临床路径的概念:临床路径是一个事先写好的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是由各学科的专业人员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将某疾病或手术关键治疗、检查和护理活动标准化,按照预计住院天数设计成表格,将治疗、检查和护理活动的顺序以及时间的安排尽肯可能的达到最优化,使大多数罹患此病或实施此手术的患者由入院到出院都能依此流程接受治疗。 二.临床路径的出台背景: ◆诊疗行为亟待规范的需要:各级医生对疾病的认知和临床经验存在差异,当疾病明确诊断后,在同一治疗原则下,各医生的治疗方法存在很大差异。 ◆保证医疗安全的需要: 目前患者的健康需要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因医疗质量缺陷引发的医疗纠纷数量不断上升。实行临床路径模式,规范医疗行为的同时,既保障了患者的就医安全,又保护了医务人员自身的安全。 ◆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需要:临床路径管理寻找符合成本- 效益的最佳治疗护理模式,将诊疗、护理标准化;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了平均住院费用。 ◆来自医保部门巨大压力的需要:医疗费用的上涨已经超出国家医保水平的承受能力,医保部门限定了患者的最高费用。 ◆适应医改的需要: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作为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患者看病就医体验和切身利益,决定着深化医改能否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以及医改的成功与否。 三.临床路径的核心:是将某种疾病关键性的检查、治疗、护理等活动标准化,确保患者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四、诊疗流程及标准化管理

诊疗流程是从患者接受诊疗服务开始至诊疗服务结束的整个过程。

临床路径 诊疗流程标准化管理就是在 证医学、工业工程、质理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于治疗结果密切相关 的诊疗活动、 诊疗措施(医)入、临床诊路疗径时的患间者(完成时间、 通过时间和总时间) 做出明确规并以此为基础向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和对这些规定不断完善 的管理模式。 五、临床路径的目医标疗与计价划值 通过对诊疗流程的医标疗准计化划管理 1. 确保患者护在理正人确员执的行时医间疗,计划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 2. 持续改进并医协疗助服做好务变质异量监、测 安全、效率 3. 实现知识共享与医院“显性知识”的升华 从根本上提高医变异院分的析核与心记录竞争力和整体绩效 准有入标诊准疗过程进行重组的基础上参照循 护理人员下发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 4. 5. 实现人民满意、政府满意、医院和员工满意。 六、临床路径流程 : 临床路径 一)经治医师完临成床患路者径的检诊工作,科室个案管理员和科室临床专 家对住院患者进行临 二)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根 时诊出出院疗院标项准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 退出标准 径的准入评估。 部分退出 临床路径 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 务的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 (三)相关护理组在为患者作入院介绍时,向其详细介绍其住院期间 的诊疗计划分(析术变前异注原因意、事提项出改)进以建及议需要给予配合的内容; (四)经治医师会同个案管理员根据当天诊疗服务完成情况及病情的 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 (五)医师版临床路径中的服务项目完成后,执行(负责)人应在相 应的签名栏签名。 流程图见下:

临床路径培训记录

临床路径内容培训记录 骨科临床路径内容培训记录时间:2013-02-13 地点:骨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骨科全体临床路径管理人员 主要内容:我科进入临床路径病种的诊疗及护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发言人:方如务我科临床路径病种入选的为“闭合性髌骨骨折”及“闭合性股骨干骨折”,在临床路径表单中医师和护士对所做的内容进行选项,按照卫生厅临床路径的评估方案,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加强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监控,严格按照既定临床路径实施诊查、治疗、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治疗和护理效果,患者病情变化时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临床路径的顺利实施。设立紧急情况警告值管理制度,当患者处于危险边缘时要迅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治疗,科主任、护士长为责任人,住院总医师为临床路径个案管理员,将临床路径表单、临床路径变异记录、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归入科室临床路径管理本中,并对病历进行登记。 “闭合性髌骨骨折”病种的具体要求及流程: 1、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闭合性髌骨骨折(ICD-10:S82.001)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6/79.1901/ 79.3901/)。 (二)诊断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 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膝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髌骨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 005年8月第1版)。1.年龄在16岁以上。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82.001髌骨骨折疾病编码。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髌骨骨折。3.除外病理性骨折。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7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下肢血管超声、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 ml时加用一次。3.术后3天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可根据患者切口、体温等情况适当延长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7天。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和/或全麻。2.手术方式:髌骨骨折内固定术。3.手术内固定物:克氏针张力带、空心钉等。4.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5.输血: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