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式离心泵轴向力增大原因及改进措施

合集下载

离心泵轴向力增大的原因

离心泵轴向力增大的原因

离心泵轴向力增大的原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离心泵是一种常用的流体输送设备,它通过离心力将液体从进口吸入到出口,实现输送目的。

离心泵轴向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泵的运行性能和稳定性。

当离心泵轴向力增大时,会对泵的运行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甚至造成泵的故障。

那么,离心泵轴向力增大的原因是什么呢?离心泵轴向力增大的原因之一是泵设计不合理。

泵的设计失误或不当会导致泵的轴向受力不均匀,从而引起轴向力增大。

泵的叶轮设计不良、轴承安装不准确等都会导致轴向力的不平衡,进而增大轴向力。

在设计离心泵时,必须考虑到轴向力的平衡和分布,避免因设计不当而导致轴向力增大的问题。

离心泵运行时,叶轮受到介质的作用力,产生反作用力,使得叶轮出现了轴向力。

当介质与泵叶轮的作用不平衡时,就会导致轴向力增大。

介质的流动速度过快或过慢、介质的粘性较大、介质温度过高等都会影响介质与泵叶轮的作用平衡,使得叶轮受到的轴向作用力增大。

要减小轴向力的增大,就需要调整泵的运行参数,使得介质的作用平衡,避免轴向力的增大。

离心泵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可能会导致轴向力增大。

泵的外部支撑不稳定、泵的连接螺栓松动、泵的基础不牢固、泵的振动较大等外部因素都可能会影响泵的运行平稳性,从而使得轴向力增大。

在使用离心泵时,必须注意泵的安装、维护与保养,保证泵的正常运行,减小轴向力的增大。

离心泵轴向力增大的原因主要包括泵设计不合理、泵运行参数不当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

要减小轴向力的增大,就需要在设计、运行和维护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泵的运行平稳、稳定。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小轴向力的增大,延长离心泵的使用寿命,提高泵的工作效率。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二篇示例:离心泵轴向力增大的原因离心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泵类设备,它通过旋转叶轮产生离心力来输送液体。

在离心泵的工作过程中,轴向力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其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了解离心泵轴向力增大的原因对其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多级离心泵平衡装置故障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多级离心泵平衡装置故障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ANAL I YS SOF CAUS OR AI URE OFE ESF F L QUI B UUM LI I DEV CE OF I
M ULTI_ TAGE _ S CENTRI UGAL F PUM P AND PREVENTI VE EAS E S M UR
兖 矿 国泰 化 工有 限公 司气 化 车 间高 温 热水 泵 为 四级 离 心泵 , 号为 D 8 — 2 x , 向力 由平 型 G1 0 15 4 轴 衡 盘 装置 自动 调节 平衡 。该 泵在 以往 的运 行 中 , 多 次发 生 平 衡装 置 损 坏 的情 况 ,增 加 了检 修 工作 量
法 是在 平 衡套 的上下 左 右各 放 一个 铅 丝 ( 以用 可 黄 油 粘 住 ) 然后 用 力 向进 水 端 推转 子 , 平 衡 盘 , 使
与 平衡 套 间的 径 向间 隙 b 流 入 平衡 盘 与平衡 套 间 的水室 A 中 , 水室 A处 于高压 状态 。 使 平衡 盘另 一 侧 B室上 方 的 出水段 小孔 用 管 路 与泵 的入 口相 连 通. 这样 B室 内 的压力就 接 近于泵 的入 口压力 。由
向有 01 02m 的平 衡 间隙 6 即水 膜厚 度 。 . ̄ . m , 3 平衡 装置 损 坏原 因分 析及预 防措施
致, 也会 引 起 动静 盘偏 斜 , 速 平衡 盘 的磨 损 速 加
率 。 因此 , 修 中必 须用 百 分 表打 表 找 中 , 保 转 检 确 子 与壳体 的 同心度 和径 向对 中 。 34 不能 及时掌 握平 衡装 置 的磨损 量 . 平 衡装 置 是允 许 磨 损 的 ,通 过 它 的磨 损 才保 证 叶轮 不被 磨 损 ,但 平 衡装 置 的磨 损 量是 有 一定 要求的, 因此 , 时掌 握 平衡 装 置 的磨 损量 是 非 常 及 重要 的。在原 始装 配或 大修后 。 做好 以下数 据 的 要 记录, 即泵 的 总 串量 ( 6) 装完 平 衡 盘 的串量 6 6+ , ( 为 总 串 量 的 4 %~ 0 ) 约 0 5 % ,随 着 平 衡 装 置 的磨 损, b 值将 逐 渐增 大 , 增加 的值 即为 平 衡装 6所 置( 平衡 盘 与平衡 套径 向端 面 ) 的磨损 量 , 的最 大 允 许 值为 6+ b。在平衡 装 置到达 磨损 量允 许 的 6一 最 大值 之前 , 应及 时更 换 平衡 装 置 , 可保 证 叶 轮 就

多级离心泵轴向测量与调整方法解析

多级离心泵轴向测量与调整方法解析

多级离心泵轴向测量与调整方法解析对多级离心泵轴向测量技术进行分析,结合技术设计模型的基本状态,进行调整方案的确定,旨在通过调整方案的整合以及技术的优化处理,提高多级离心泵轴向测量的有效性,为装置的设计及完善提供参考。

标签:多级离心泵;轴向测量;方案在多级离心泵轴向测量的过程中,轴向心力的平衡协调可以保证离心泵运行的可靠性,提高系统运行的寿命。

而且,在平衡轴向力维持中,多级泵设计是较为重要的内容。

但是,在多级离心泵轴使用中,存在着结构复杂以及维护人员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这些影响因素的出现无法实现多级离心泵轴向测量的准确性,降低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研究中,结合多级离心泵J421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轴向测量以及方法的调整,研究内容如下。

1 多级离心泵结构在多级离心泵J421系统使用的过程中,冷凝泵是单壳结构泵。

多级离心泵结构如图1所示。

系统中的外部使用螺栓将两端蜗壳以及导叶进行连接,并依靠驱动侧上的方法,确定泵入口。

在系统高速旋转中,不同层级的叶轮轴向力呈现出叠加的状态,并在某种程度上增强系统的平衡效果。

多级离心泵结构中,冷凝液泵主要采用了平衡盘与平衡鼓的装置,通过驱动运行,实现多级离心泵轴向的科学测量[1]。

2 多级离心泵轴向测量及调整方法2.1 多级离心泵转子窜量的测试及调整在冷凝泵轴向平衡设施运行中,由于平衡盘的阻碍,会导致转子窜量相对复杂,应该在未安装轴承、平衡盘以及机械密封等状况下,进行转子轴向移动部件的判断,然后加入一个长度为“a+a1”的轴套进行安装,实现平衡盘的稳定协调,逐渐提升转子窜量测量的精确性。

通常状况下,测量方法分为不同的方式:第一,转子窜量的监测方法。

在该种测量方法构建中,应该确定后泵端确定为加工平面,然后进行测量基准的确定,将转子推向一侧,用深度尺测量基准平面轴头的尺寸,将转子推到另一基准面时进行轴头基准平面尺寸的测量。

第二,半窜量测量方法。

在该种测量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确定止推轴承的位置,并进行稳定安装,及时测量出轴头到泵体平面的距离,确定转子的旋转位置,然后拆除转子向入口侧进行最大位移的移动,实现半窜量测量[2]。

离心泵轴向力的产生及平衡措施

离心泵轴向力的产生及平衡措施

离心泵轴向力的产生及平衡措施许华峰【摘要】分析离心泵轴向力产生的原因,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采用平衡措施,有效减少泵的故障,为装置平稳运行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降低了维修成本.【期刊名称】《中国设备工程》【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3页(P61-63)【关键词】轴向力;平衡措施;轴向力计算【作者】许华峰【作者单位】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山东东营 2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311离心泵在运转时产生轴向力,流体作用在转子上的轴向力主要是由于其作用在叶轮两侧的压力分布不对称而引起的,此轴向力在工况稳定的情况下是一定值,即静态轴向力,设计时一般采用平衡装置将其平衡掉,剩余部分由止推轴承承担;而实际上,作用在止推轴承上的轴向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运行工况、密封间隙、制造及装配误差等因素均会引起轴向力的变化,轴向力的变化部分称之为动态轴向力,而它是平衡装置无法平衡的。

加上各种轴向力计算公式理论上都存在着误差,静态轴向力的平衡也是不准确的。

这两方面是引起泵本身及电动机损坏的主要原因,极易造成作用在止推轴承上的轴向力过大或过小,轴向力过大则造成烧瓦、断轴、密封隔板的损坏或增大止推轴承的摩擦,主轴、叶轮向进口方向移动致使叶轮与泵壳发生摩擦,电动机负载加大;如果轴向力过小,则会引起转子的前后窜动。

1.轴向力的产生在离心泵中液体是在低压力P1下进入叶轮,而在高压力P2下流出叶轮。

由于出口压力大于进口压力及叶轮前后盖板的不对称,使得叶轮两侧所受的液体压力不相等,因而产生了轴向推力,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作用在叶轮右边的压力为:P右=πr22P2;作用在叶轮左边的压力为:P左=πr12P1+π(r22-r12)P2。

式中r1、r2为叶轮的内、外圆半径,ΔP=P右+P左=πr12(P1-P2)。

因P2>P1,故ΔP是正值。

因此当离心泵运转时总有一个沿轴并指向吸入口的力作用在转子上。

叶轮入口部位是低压,而出口及叶轮背部是高压,在叶轮的前轮盖和后轮盖之间形成压差,这个压差就形成了轴向力。

对称布置叶轮多级泵轴向力及平衡措施

对称布置叶轮多级泵轴向力及平衡措施
产 生 指 向吸 入 侧 的 附 加 轴 向力 的 原 因在 于存 在 级 间 泄 漏 ,这 种 附 加 轴 向力 的计 算 比较 困难 。
通过 轴 向间 隙 的泄 漏量 和压 差 的公 式 :
q=z /F.
螺旋头数 多达 9 ,而且都在轴和孔径壁上 同时 个 切 制 出方 向相反 的螺纹 ( 复合 螺旋 密 封 ) 。应 注 意
3 对称布置叶轮多级离心泵轴 向 力平 衡 措 施
( 1 )如果是奇数级 , 在吸人侧少装一级叶轮 ()增加 密封长 度 ( 迷宫 密封 ) 2 如 ()采 用多头螺 旋密 封 ( 3 3 图 )
在 高压锅 炉给水 泵上 目前采 用 的螺旋 密封 ,其
力体减小 ,这 也造成一个 附加 的指 向吸入侧 的轴 向力 。
用 高压 平 衡 型 机 械 密 封 ,此 外 由于 该 密 封 处 于 转
图 3 螺 旋 密 封
图 4 机 械 密 封
21年第4 02 期
小 番 柱 采
・3・
图 5 把级 间泄漏引到导叶出 口处或叶轮进 口示意 图
子 的 中 间部 位 ,此 处 轴 挠 度 较 大 , 因此 要 采 用 挠 性 较 好 的 机 械 密封 或 波 纹 管机 械 密 封 。 密封 环 应 采 用耐 磨 的硬 质合金 等材 料 。 、 _ 、\ . () 吸人 侧末 级 叶轮 后盖 板 外 侧 车 削掉 一 部 5
隙 的 泄漏 量 很 大 ,吸人 侧 末 级 叶轮 后 盖 板 上作 用
图 2 叶轮对称布置蜗壳式多级离心泵
改 变 了 压 差 的值 ,其 影 响 多 大 也 难 以 定 量 确 定 。 最 实 用 的就 是 用标 定 的应 变 片测 量 出运 转 时 泵 的 轴 向力 。

多级式离心泵轴向力增大原因及改进措施

多级式离心泵轴向力增大原因及改进措施

各 级 叶轮与导 叶 的不对 中也 是 轴 向力产生 的原 因。所 以计 算 出的数 值 也 要 比实 际数 值偏 小 。经 过计 算可 得 出轴 向力约 为 2 7 K N。但 实 际轴 向力要大 于 2 7 K N。 2 . 平衡 力计算 1 : 一 r :

: 断 增 大, 造 成 工 作 时 逐 渐 产 生 了 较 大 的 轴 向 推 力, 超 出 平

C h i n a C h e m i c a l T r a d e 多级式离心泵轴 向力增大原 因及改进措施
孟笑红 郝资明
( 1 . 辽宁省 葫芦 岛市锦 西工业 学校 。辽 宁葫芦 岛 1 2 5 0 01 ;
中 国 化 工 贸 易

2 . 辽宁省葫 芦 岛市 锦西 天然气化 工责 任有 限公 司 。辽 宁葫芦 岛 1 2 5 0 0 1 ) 要:分析 了苏尔寿 MC 8 0㈥
负荷 限值 为 1 4 . 3 K N,在轴 向力小 幅度 波动时止 推轴承 完全可 以承 受轴 向不平衡 力 。
泵正常 受力 工作状况 分析
水 泵平 衡机 构平 衡 能力 不足 的 因素 ,我 们首 先分 析水 泵 正
三 、转子非正 常受力 状态分析 由于水 泵 内各级 叶轮前 后压 力差 、泵 内介 质 流速较 高 ,解 体检 修 时发 现 各 级 叶轮 入 口密封 环 、中级 密 封 环 冲刷 严 重 ,平均 间隙 达 到 1 . 5 a r m。更 换新 叶轮 入 口密封 环 、中级 密封 环后 运 行 3个 月左 右 即出 现 机械 密封 泄漏 ,轴承 严 重烧毁 现象 。在 排 除检 修质量 不 过关 的情 况 下 ,说 明原 叶轮入 口密封环 、中级 密封 环在 材料 上 已经不 能满 足运 行

多级离心泵维修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探讨

多级离心泵维修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探讨

多级离心泵维修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探讨摘要:在现代化石油化工生产运行中多级离心泵得到了比较广泛应用。

多级离心泵主要适用介质有水、甲醇、腐蚀性液体、盐酸、非氧化性酸等液体中。

其主要以高扬程、大排量等优点,在现代化石油化工企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阐述了多级离心泵的结构特点及常见的故障,并提出了日常工作中维护、操作与维修放慢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多级离心泵;常见故障;措施引言:多级离心泵在设计、安装、检修和维护等方面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

在使用、检修、维护等细节上的疏忽或考虑不周,会使多级离心泵投用后频繁发生异常磨损、振动、抱轴等故障,成为制约系统高负荷生产的瓶颈。

对于多级离心泵来说有其特殊性,在故障维修、日常维护等方面同单级离心泵相比较都不相同,多级离心泵技术要求比较高,在日常使用及保养维护中,容易对一些使用环节产生疏忽,造成多级离心泵在使用中,经常出现非正常的振动、磨损及抱轴等故障的发生,以致机器停机,严重的影响正常的生产。

1.多级离心泵结构特点离心泵叶轮内充满液体时,原动机带动叶轮快速旋转,叶片驱使液体旋转,液体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叶轮外缘流动。

同时,新的液体在大气压力下从吸入室进入泵内。

有压的液体再沿级间出水流道进入下一级叶轮进口,第二级叶轮继续对液体做功,再次增加液体的压能,如此反复,直至末级叶轮,最后经压出室排出泵外。

流量不变,扬程叠加。

常用的多级离心泵基本结构有节段式或多级串联式两种形式。

节段式的结构特点是每一级由一个位于扩压器壳体内的叶轮组成,用螺栓将扩压器和连杆连在一起,各级以串联方式由固定杆固定,其优点是耐压高,不易泄漏。

但维修时必须拆卸进口管道,拆卸装配难度较大。

节段式多级泵吸入室结构大都为圆环形。

而每级叶轮的压出室,由于蜗壳制造方便,将液体动能转换为压能的效率较高。

多级泵的首级叶轮一般设计为双吸式叶轮,其余各级叶轮设计为单吸式叶轮,对温度较高、流量较大、易于产生汽蚀的介质更应如此。

多级离心泵振动、泄漏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多级离心泵振动、泄漏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多级离心泵振动、泄漏的原因有哪些?下面专业的水泵厂来给你分析一下原因:1.多级离心泵存在较大轴向推力每次检修拆开检查平衡盘,都发现其表面被擦伤,多为轴向推力过大而造成的。

多级离心泵的轴向推力比单级离心泵大得多,如果设单级叶轮的轴向推力为FA,对同样尺寸的多级离心泵叶轮,其级数为i,则总的轴向推力为iFA,多级离心泵的轴向推力可在几十kN,甚至上百kN。

它的轴向推力的平衡方法是采用平衡盘,其结构如图1。

离心泵正常工作时,末级叶轮出口处压力P2通过径向间隙b后,泄漏到平衡盘中间室的液体压力降到平衡盘前的压力P1,液体再经过轴向间隙,压力降为P0,在平衡盘两侧由于压力差P1-P0的存在,作用在相应的有效面积上,便产生了与轴力方向相反的平衡力-FA。

若因负荷的变化使轴向推力增大,当作用在平衡盘上的平衡还未改变时,轴向推力将大于平衡力,转子便朝吸入侧位移一段微小距离。

此时,轴向间隙减小,泄漏的液体量将会减小。

而径向间隙b是不变的,当泄漏量减小时,阻力损失减少,平衡盘前的压力P1升高。

同时泄漏量减少也会使平衡室内的压力P0下降。

这样在平衡盘两侧的压力差增大,平衡力增加。

直到轴向间隙b0减少到使平衡力与轴向推力相等为止。

反之亦然。

多级离心泵振动、泄漏的原因及处理措施2.叶轮密封环间隙的影响检查中发现,叶轮的密封环间隙磨损较为严重,检修规程要求控制在0.3~0.44mm,而实际多数已达到1mm以上,有的间隙甚至有2mm。

当密封环的间隙变大后使叶轮前盖板与泵腔内产生了径向流动,当有径向流动时,会改变泵腔内的压力分布,使前泵腔中液体压强减小。

这是因为叶轮出口压力不变,液体在流动中必然产生附加压力。

于是增大了轴向力。

8个叶轮的密封环间隙都有较大磨损,单个叶轮的轴向推力也都增大了,而整台泵的轴向推力是8个叶轮轴向推力的迭加。

而且导叶轮与叶轮之间的间隙也磨损增大,又进一步增大了轴向推力。

整个轴向推力增大后,以前平衡盘的结构就不能完全抵消轴向推力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级式离心泵轴向力增大原因及改进措施
摘要:分析了苏尔寿mc80(a)离心式水泵轴向力增大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法,改造后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多级离心式水泵轴向推力密封环间隙
一、前言
辽宁锦天化甲醇车间锅炉给水泵(600p001)采用大连苏尔寿泵厂生产的mc80(a)型多级式离心泵,双机运行。

在使用中水泵机械密封首先出现频繁泄漏现象并伴随止推轴承箱温度升高、继而烧毁轴承。

在多次更换机械密封、止推轴承后,启动泵时造成水泵轴向力瞬间增大,机械密封轴套、折流盘、轴承内圈熔结在一起,解体大修时不得不破坏止推轴承箱,大修周期不足3个月,检修工作量大,水泵运行稳定性低,严重影响正常生产。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水泵工作一段时间后,各级叶轮入口密封环、中级密封环不耐高速水流的冲刷,密封间隙不断增大,造成工作时逐渐产生了较大的轴向推力,超出平衡机构的平衡能力,最终造成上述故障(损坏部件见下图)。

二、水泵正常受力工作状况分析
为排除水泵平衡机构平衡能力不足的因素,我们首先分析水泵正常工作时候转子的受力情况,并校核转子的平衡力。

mc80(a)多级水泵为单吸收多级分级式水泵。

工作时水以轴向速度c1进入叶轮,而以径向速度流出叶轮,形成一定的水动压力。

如果忽略泄漏等因素,工作时水泵每一只叶轮在轴旋转力矩作用
下,带动泵腔内水以等角速度运动,逐级提高水的压力,将水泵出。

水泵叶轮前后底盘外表面受到进、出水压力差f1和叶轮内表面动反力f2的影响,机构产生较大的轴向力,迫使叶轮和其它运动件同向入水口方向移动(如图1),观察其运动,前后腔压力在r1到r2半径差值范围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相互抵消,即叶轮前后abcd所受力可认为相同。

但在r1到轴范围内叶轮后侧压力大于叶轮入口侧压力,既cfgh所受力f1就是单个叶轮前后压差所形成的轴向力。

因而整个运动构件(转子)有指向出口的轴向移动。

多个叶轮轴向力同时累加起来是十分巨大的,称为多级水泵平稳运行的主要隐患。

为平衡多级泵的轴向力,通常使用的平衡机构主要有平衡毂、平衡盘或平衡毂与平衡盘的联合机构。

mc80(a)离心泵采用平衡毂平衡方式,可平衡90%-95%的轴向力,剩余轴向力由止推轴承(skf 31310)承受。

三、转子非正常受力状态分析
由于水泵内各级叶轮前后压力差、泵内介质流速较高,解体检修时发现各级叶轮入口密封环、中级密封环冲刷严重,平均间隙达到1.5mm。

更换新叶轮入口密封环、中级密封环后运行3个月左右即出现机械密封泄漏,轴承严重烧毁现象。

在排除检修质量不过关的情况下,说明原叶轮入口密封环、中级密封环在材料上已经不能满足运行需要(原入口密封环、中级密封环材质为纯铜制造),使用寿命已经不能达到一个运行周期。

冲刷后叶轮的受力情况(如图2),
由于密封环处间隙增大,泄漏量增加造成在r1 到r2半径差值范围内大小不再平衡,由后一级叶轮泄漏的介质到达前一级轮背造成单级轴向力增加,7级叶轮各级间隙泄漏量不同,各级的压力也大小不一,但累计增加的轴向力大大超过了止推轴承的最大止推力(14.3kn),最后的结果就是轴承烧毁,轴承内圈、折流盘、机封轴套熔结在一起。

可见密封环间隙一旦超出了许用范围,虽然效率下降不多,但轴向力却成倍增加,平衡毂的平衡力这时已经不能再起到平衡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假设轴向力只增加一倍后即54kn时,就已经超过了轴承的疲劳负荷限值与平衡力之和,使得水泵运行周期大大缩短。

四、密封环、中级密封环损坏原因
1.装配原因
各级静导叶、轴承箱与轴承箱之间、轴承箱与各级静导叶之间在装配时同轴度不好,造成转子转动时与各级密封环摩擦,间隙增大。

2.密封环材料不适用
2.1铜材料耐磨损性能偏低,在水流大于1.5m/s时,会被水流冲刷导致溃腐蚀。

目前泵内流速最低为1.7m/s。

2.2水质偏软,可溶固体总量小于300mg/l的水容易造成腐蚀。

现在水泵内泵出的介质为精制水,溶固体总量偏低。

2.3铜在热水大于50℃时有腐蚀倾向。

现水泵内介质水温在140℃。

2.4铜材料不纯造成腐蚀。

铜的纯度越高,耐腐蚀性能越好,材
料中内含有杂质将造成杂质性的腐蚀。

五、解决方法
首先,要仔细调节前后轴承箱、轴承箱与各级静导叶之间以及各级静导叶之间的同轴度,保证各处装配尺寸、间隙达到设计要求。

其次,更换各级叶轮入口密封环、中级密封环的材质,可以考虑球墨铸铁材料qt-h185(160-210hb)或者qt-h200(170-230hb)。

由于原水泵设计上没有叶轮密封环,密封环直接安装在各级静导叶上进行密封。

如更换球墨铸铁密封环,必须考虑叶轮与叶轮入口密封环及叶轮轮毂与中级密封环的摩擦,并且要求密封环具有良好的耐冲刷、腐蚀性能。

叶轮与密封环摩擦位置、叶轮轮毂与中级密封环摩擦位置均进行表面硬化处理,硬度在240hb以上,保证其硬度满足使用要求。

这样就可以在不对水泵做大的改造前提下,使水泵平衡机构长时间稳定运行。

六、结论
在更换新材质的叶轮入口密封环、中级密封环后,解决了轴向力增大的问题,并且检修费用较之原来大幅降低,,提高了水泵的运行周期,提高了生产稳定性,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а.и.斯捷潘诺夫《离心泵与轴流泵》中国工业出版社1965:15165.3797.
[2] 关醒凡《现代泵技术手册》宇航出版社 isbn
7-80034-797-4.
[3]《叶片泵设计手册》沈阳水泵研究所/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3:16033.51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