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消防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全户内GIS变电站主变消防探讨

全户内GIS变电站主变消防探讨

全户内GIS变电站主变消防探讨摘要:全户内GIS变电站通常是按照无人值守要求设计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是变电站消防的最大安全隐患,主变消防是变电站设计的重中之重。

本文从设计的角度,介绍了全户内无人值守GIS变电站变电站消防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设计的原则,对主变各类气体灭火系统作了比较分析,提出主变消防设计需要贯穿设计全过程和各专业的紧密配合。

关键词:GIS变电站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变压器充氮灭火1引言随着中小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相应的城市电网建设任务也随之加大,其变化的最大特点是城市用地规划越来越精细,电网建设受到用地规划的诸多因数制约。

为了节省用地、减少建筑面积、控制工程造价并与城建规划相协调,许多变电站都设计为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变电站,采用全户内GIS变电站在中小城市越来越多。

但主变为油浸式变压器,与户内电器设备距离较小。

这样多主变消防提出更高要求。

针对突发事件,消防系统能否正常投入运行,实现压制和扑灭早期火灾是非常重要的。

2变电站消防设计原则变电站的火灾绝大部分是带油电器设备所引起的。

这类火灾用普通的水消防作用不明显,有时还会造成对未着火设备、仪表的污损,而且设置水消防系统的费用对大量的变电站宜采用费用较低的化学灭火器。

化学灭火器中干粉及卤代烷两种灭火器对油类火灾的灭火效能较高,而且允许存放的时间也较长,检查及维修工作较少,使用也比较灵活方便,不需要专业消防队伍,投资较少,因此子啊变电站工程中被广泛采用。

变电站的消防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严格执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无人值班变电说,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枢纽变可装设自动灭火装置。

3全户内GIS变电站消防系统的组成根据变电站消防设计原则:在全户内GIS变电站内各设备室均可布置化学灭火器中干粉及卤代烷两种灭火器,按照无人值班变电站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各配电室间设置防火隔离墙。

对于全户内GIS变电站,通常位于城区,无人值守;搜有电器设备安装于户内,选用全封闭组合电器GIS设备10kv开关柜内配置真空断路器,电缆也常选用阻燃电缆,这些有利于消防设计。

右玉220KV变电站消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右玉220KV变电站消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编制依据1.甲方提供的有关图纸。

2.图纸设计说明。

3.按照以下国家规范、标准进行编制。

《消防技术文件用消防设备图形符号》GB/T4327-9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16806-97)二、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 右玉220 KV变电站消防工程2.本工程为火灾自动报警联动系统。

3.工程质量标准: 严格按照国家设计及验收规范、图纸执行。

4、工程质量等级: 合格。

5、消防保护等级: 一级。

三、主要工程量1.主控楼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安装。

2.继电器小室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安装。

四、现场施工管理机构项目经理五、施工机械的配备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方案1.施工工序管内穿线配合装饰工程安装各种设备底座«、校线►――'安装各种设备同时进行主控制室内有关设备安装和检测设备接地电阻单位设备通电检测和调试系统调试验收试运行竣工验收技术培训交付使用。

2.施工方法钢管配线配管要求如下:当长度超过40米无弯曲时, 设接线盒1个;当长度超过30米有1个弯曲时, 设接线盒1个;当长度超过20米有2个弯曲时, 设接线盒1个;当长度超过12米有3个弯曲时, 设接线盒1个。

管内穿线、配合装饰工程安装各种设备底座、接线、校线:根据消防各子系统中的部分设备需要选择符合要求的各种专用线缆。

在敷设此类线缆时必须符合设计施工规范, 保证规范、型号与要求相符, 同时应事先了解学习各设备的工作原理、输入/输出信号种类、屏蔽要求、环境和相关的特殊要求等系列知识, 避免漏放、错放线缆。

系统线缆敷设:(一)管内穿线宜在建筑物粉刷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 穿线前应将导线管内的积水及杂物清洗干净。

(二)管内穿线, 一端用牵丝牵引, 另一端在管处送线。

杜绝生拉硬扯的现象。

(三)根据施工图纸要求, 按不同系统、不同功能、不同回路选择相应的线缆, 缆线的型号、规格颜色应与设计相符;穿放电缆时宜涂抹滑石粉, 管与电缆间应衬垫铅皮, 铅皮应包在管上, 进入管孔的电缆应保持平直, 并应采取防潮、防腐蚀、防鼠等处理措施。

变电站消防设计

变电站消防设计

变电所消防系统设计浅析摘要:变电所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安全生产极为重要。

本文从设计的角度,介绍了变电站消防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设计的原则,对各类气体灭火系统作了比较分析,提出消防设计需要贯穿设计全过程和各专业的紧密配合。

关键词:变电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气体灭火主变排油注氮灭火系统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展开,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也在加快。

在城网改造建设过程中,市区变电所的建设数量呈上升趋势。

为了节省用地、减少建筑面积、控制工程造价和与城建规划相协调,许多变电所都设计为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变电所,采用全户内或半户内布置方案。

在此种情况下,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变电所的安全生产显得更为重要。

对于变电所的消防设计,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满足一旦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报警和有效防X的要求。

变电站消防系统的设计可分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和防火封堵等几部分内容,以下对各个系统的设计原则作一简略介绍。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用于尽早探测初期火灾并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例如疏散人员、呼叫消防队、启动灭火系统、操作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烟、排烟风机等)的系统。

常用的一般分为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区域报警系统比较简单,但使用面很广。

它是由通用报警控制器或区域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警报装置等组成的火灾报警系统。

其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集中报警控制系统应设有一台集中报警控制器(或通用报警控制器)和两台以上区域报警控制器(或楼层显示器、带声光报警)。

根据管理情况,集中报警控制器设在消防控制室,区域报警控制器设在各区域,以便与管理。

集中报警系统加上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就构成了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其主要用于大型综合楼工程。

在设计区域报警系统时,根据规X要求应符合下列几点:在一个区域系统中,宜选用一台通用报警控制器,最多不超过两台;区域报警控制器应设在有人值班的房间;该系统比较小,只能设置一些功能简单的联动控制设备;当区域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或楼板的高度为1.3~1.5米,靠近门轴的侧面距离不小于0.5米,正面操作距离不小于1.2米;报警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中:1) 火灾探测器是组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组件,是系统的感觉器官,其作用是监视被保护区域有无火灾发生。

变电站消防系统设计

变电站消防系统设计

变电站消防系统设计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网改造的进程也在加快。

在电网改造建设过程中,变电站的建设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为了节省用地、减少建筑面积、控制工程造价和与城建规划相协调,许多变电站都设计为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的变电站,采用全户内或半户内布置方案。

在此种情况下,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显得更为重要。

本文着重介绍变电站的各种消防技术措施及其工作原理和相应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变电站消防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power grids oftheprocess is also accelerating.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power grids, the number of substation construction is showing a growing trend. To save space, reduce the building area, and control project cost , many substations are designed for unattended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full indoor or semi indoor layout. In such cases,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fire protection system for substation safety in produc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variety of technical measures and its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method.Keywords: substation fire protection system, water spray extinguishing systems, gas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变电站消防系统的设计可分为:总平面布置及建筑防火、消防灭火设备系统、通风空调防排烟、消防电气、电缆敷设及防火阻燃等几部分内容,以下对各个系统的设计原则一一作简略介绍。

变电站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设计研究

变电站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设计研究

变电站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设计研究变电站是一种重要的电力设施。

为了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和安全撤离,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设计至关重要。

该系统通过设置合适的照明设施和指示标志,为人们提供紧急情况下进行疏散和逃生所需的必要信息和指引。

本文将对变电站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设计进行详细探讨,旨在提高变电站人员的安全性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响应能力,降低事故风险,确保变电站正常运行。

关键词:变电站;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系统随着人们对消防安全的重视不断加强,对于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在民用和工业建筑中的需求也變得更加迫切。

本文基于变电站实际应用情况,总结并比较了现有设计标准,考虑到拓扑结构的清晰性、系统设计的简单性以及经济性的设计目标,同时提出了一种集成变电站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变电站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设计(一)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变电站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设计必须符合一系列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变电站消防应急照明系统提供了相关指导,该标准规定了消防照明灯具的安装位置、亮度要求和布局规划,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为人员提供足够照明,帮助他们安全疏散。

根据《建筑电气设计防雷技术规范》,变电站消防应急照明系统需要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这包括使用防雷设备、合理布置照明设施,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避免由于雷击等外部因素引起的安全隐患。

此外,《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也对变电站消防应急照明系统提出了要求。

根据规范,照明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连接,当火灾发生时能够自动启动,提供紧急照明,促进人员疏散[1]。

(二)设计原则和考虑因素1.安全性。

变电站作为一个潜在的危险场所,设计中必须确保照明系统的安全性,包括选择适合用于高温、潮湿和易爆环境的照明设备,并采用防爆、防水和防尘等防护措施。

2.可靠性。

应急照明系统必须具备高可靠性,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正常运行,涉及到使用高品质的照明设备和备用电源,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110kV变电站暖通和排烟系统设计

110kV变电站暖通和排烟系统设计

110kV变电站暖通和排烟系统设计一般情况下户内型的110kV变电站,不仅要满足运用功能的需求,还要进行合理的布局,节约用地,并且展现出整体美观的效果。

以某110kV变电站为例,建筑的布局是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总面积达到了7678m2。

这样的建设结构,地下一层主要是电缆的夹层,而地上的一层设有变压器室与GIS室以及电容器室等,地上二层主要设有35kV的关室与控制室,另外地上的三层与四层主要是电力抢修中心。

因为每个功能房间对空气调节参数有着不同的要求,甚至一些房间还有着非常特殊的要求,这样对于暖通空调就有了新的要求。

一、采暖系统与空调系统因为地下一层到地上二层的电气设备会产生许多热量,所以不可以建立采暖系统。

而地上三层与四层的电力抢修中心要建立散热器进行采暖,热媒一般为95℃至70℃的热水,热源主要来自于城市热力管网[1]。

另外为了能够满足电力的工艺要求,地上的二层控制室与通讯室以及蓄电池室等房间一点要设置一套变频多联的空调系统。

地上的三层与四层要根据建筑的实际分布情况分别建立两套变频多联的空调系统,以可以满足舒适性的需求。

比如说安慧110kV变电站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建设的,确保了夏季用电高峰期的安全用电,同时还解决了周边多年遗留下的用电问题。

二、变电站通风系统的设计(一)变电站通风系统的种类通常情况下,变电站的通风系统由正常运行下的排热通风与事故状态通风组成。

而其中事故通风还可以分成六氟化硫气体的绝缘电气设备之间的事故通风与火灾之后的排烟两个种类[2]。

排热通风也就是变电站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将电气设备产生的热量进行排除进而保证电气设备可以在需求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工作从而建立通风系统,排热通风量的计算公式如图2所示。

图1公式中的L是電气设备室中的通风量,单位是m3/h;Q是电气设备中的余热量,单位是W;c是空气的比热容,选择的比热容是1.01kJ/(kg.℃);ρaw 是进排风的平均密度,单位是kg/m3;Δt是进排风的温差,单位也就是℃。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1.引言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作为能源供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防火安全。

本文将介绍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设计过程中的防火规范,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2.设计目标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避免火灾事故发生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具体目标包括: - 预防火灾的发生 - 提供及时有效的火灾报警和控制系统 - 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 - 保障关键设备和重要系统的安全运行3.防火设计要点3.1 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和结构设计应符合当地消防规范和建筑规范的要求。

•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抗火性能,并避免易燃材料的使用。

•建筑布局应合理,设置合适的防火隔离区域。

•防火墙的设计应符合规定标准,并设置防火门和防火窗。

3.2 电气设备设计•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要求,并经过合格的检验和测试。

•电气设备的布置应合理,确保设备之间的适当隔离距离。

•电气设备应配备适当的防火措施,如防火涂层、防火罩等。

3.3 火灾报警和控制系统设计•火灾报警系统应覆盖整个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关键区域,并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火灾报警系统应具备自动启动灭火装置的功能。

•火灾控制系统应能够对火灾进行快速、准确的响应,并隔离火灾区域以保证系统其他部分的安全运行。

3.4 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设计•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应满足建筑和消防规范的要求,并保持畅通无阻。

•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应有明显的标识和指示,并设置适当的疏散指示灯和紧急照明设备。

4.防火安全管理4.1 员工培训和演习•所有员工应定期接受防火安全培训,了解火灾预防、灭火器的使用等基本知识。

•定期进行火灾演习,以检验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疏散逃生能力。

4.2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建筑、设备和防火措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对火灾报警和控制系统进行定期测试和保养。

4.3 应急预案和演练•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报警、疏散和灭火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火灾报警系统技术规范书

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火灾报警系统技术规范书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技术规范书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技术规范书工程名称:江凤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目录1.总则2.工程概况3.设计和运行条件4.技术要求5.技术资料6.技术服务7.现场服务8.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9.供方填写的技术性能表10.差异表附件: 供货范围1总则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本工程所需的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它提出了该系统主要技术要求。

火灾报警系统应技术先进、产品成熟,在省级以上电力系统中有良好的使用业绩,符合国际、国内标准并具备经国家公安消防部门批准的消防产品制造许可证的产品。

火灾报警系统原则上采用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智能式”报警系统。

1.1 在本技术规范书中,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则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需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2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需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从签订合同之后至投标人开始制造之日的这段时期内,需方有权提出因规程、规范和标准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投标人应遵守这些要求。

1.3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4 投标人对成套系统设备(含辅助系统与设备)负有全责,即包括分包(或采购)的产品。

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制造商应事先征得招标人的认可。

1.5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2 工程概况变电站有220kV、110kV、10kV三个电压等级,220kV、110kV配电装置采用GIS设备、主变布置在户外,10kV配电装置设备均室内布置。

3 设计和运行条件3.1 自然环境条件3.1.1 海拔高度:≤1000m。

3.1.2 月平均最高相对湿度(25℃):≯90%。

3.1.3 日平均最高相对湿度(25℃):≯95%。

3.1.4 最高气温:+40℃。

3.1.5 最低气温:-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站消防系统设计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网改造的进程也在加快。

在电网改造建设过程中,变电站的建设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为了节省用地、减少建筑面积、控制工程造价和与城建规划相协调,许多变电站都设计为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的变电站,采用全户内或半户内布置方案。

在此种情况下,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显得更为重要。

本文着重介绍变电站的各种消防技术措施及其工作原理和相应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变电站消防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power grids oftheprocess is also accelerating.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power grids, the number of substation construction is showing a growing trend. To save space, reduce the building area, and control project cost , many substations are designed for unattended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full indoor or semi indoor layout. In such cases,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fire protection system for substation safety in produc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variety of technical measures and its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method.Keywords: substation fire protection system, water spray extinguishing systems, gas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变电站消防系统的设计可分为:总平面布置及建筑防火、消防灭火设备系统、通风空调防排烟、消防电气、电缆敷设及防火阻燃等几部分内容,以下对各个系统的设计原则一一作简略介绍。

一、总平面布置及建筑防火变电站总平面布置消防设计主要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及《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

变电站内火灾危险性为丙类且建筑面积超过3000m3的生产建筑周围宜设置环形消防通道。

主变压器场地、高压电抗器场地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通道,当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长边设置尽端式消防车道,并应设置丁字形回车道或回车场。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转弯半径不宜小于9m,道路上架空障碍物净高不应小于4m,可以满足消防车通道、运行、检修、安装等要求。

以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在每一建(构)筑物发生火灾时,消防车可直达出事地点。

变电站内的建(构)筑物与变电站外的民用建(构)筑物,变电站内各建(构)筑物及设备间防火间距必须严格遵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及《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的规定,以防止某一部位发生火灾后殃及相邻部位的建(构)筑物,从而阻止火势漫燃至全站。

二、灭火系统变电站内的灭火系统有消火栓灭火系统、水喷雾与细水雾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等多种形式。

1.消火栓灭火系统变电站消火栓灭火系统主要用于保护综合楼、配电装置楼等。

消火栓灭火系统的灭火机里主要是冷却:将可燃物冷却到燃点以下,燃烧反应终止。

用水扑灭固体物质的火灾时,水吸收大量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火焰熄灭。

变电站消火栓灭火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用水量是依据《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和建筑物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类别、建筑物体积、建筑物高度、建筑物层数等选取相应的设计用水量。

由于相当一部分变电站地处偏僻乡郊或山区,市政供水不能到达或距离较远,多采用深井取水以满足变电站生活和消防用水。

故变电站室内外消火栓灭火系统给水方式多采用设置消防贮水池、消防水泵和稳压设施等组成的统一临时高压消火栓给水系统。

2.水喷雾与细水雾灭火系统变电站水喷雾与细水雾灭火系统主要用于保护油浸变压器、高压电抗器、电容器、电缆隧道、电缆夹层等。

其灭火机理主要是通过高压产生细小的水雾滴直接喷射到正在燃烧的物质表面产生表面冷却、窒息、乳化、稀释等作用。

从水雾喷头喷出的雾状水滴,粒径细小,表面积很大,遇火后迅速汽化,带走大量的热量,使燃烧表面温度迅速降到燃点以下,使燃烧体达到冷却目的;当雾状水喷射到燃烧区遇热汽化后,形成比原体积大1700倍的水蒸汽,包围和覆盖在火焰周围,因燃烧体周围的氧浓度降低,使燃烧因缺氧而熄灭;对于不溶于水的可燃液体,雾状水冲击到液体表面并与其混合,形成不燃性的乳状液体层,从而使燃烧中断;对于水溶性液体火灾,由于雾状水能与水溶性液体很好溶合,使可燃烧性浓度降低,降低燃烧速度而熄灭。

水喷雾与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喷雾强度以及持续喷雾时间依据国家标准《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和相关行业标准有关规定选取相应的设计数据。

由于水喷雾灭火系统保护设备都是高压带电设备,所以喷头与带电设备的最小距离应根据带电设备额定电压等级选取相应的最小布置距离。

油浸变压器的保护面积除应按扣除底面面积以外的变压器外表面面积确定外,尚应包括油枕、冷却器的外表面面积和集油坑的投影面积。

以下为某110kV变电站主变压器细水雾灭火系统,如图1所示。

3. “SP”合成型泡沫喷雾灭火系统合成型泡沫喷雾灭火系统是采用合成泡沫灭火剂,通过气压式喷雾达到灭火的目的。

该系统作用原理是结合水雾灭火和泡沫灭火的特点,借助水雾和泡沫的冷却、窒息、乳化和隔离等综合作用来达到迅速灭火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灭火效果,且不易复燃。

系统的启动方式是采用储存在钢瓶内的氮气作为动力源,直接驱动储液罐内的灭火剂混合液,经管道和水雾喷头喷出。

故不需设置庞大的消防水池,同时由于灭火剂以高压氮气作动力源,也不需设消防水泵等装置。

整个系统结构简单,布置紧凑,控制容易,维护方便。

对户外独立变电站的油浸变压器特别是缺水或寒冷地区的变压器,可采用“SP”合成型泡沫喷雾灭火系统取代传统的水喷雾灭火系统。

“SP”合成型泡沫喷雾灭火系统设计喷雾强度以及持续喷雾时间依据国家标准《泡沫灭火系统规范》GB50151和相关行业标准有关规定选取相应的设计数据。

油浸变压器的保护面积是按保护对象的水平投影面积且四周外延1米计算,与水喷雾灭火系统计算保护面积有所不同。

以下为某220kV变电站主变压器“SP”合成型泡沫喷雾灭火系统,如图2所示。

4. 排油注氮灭火系统排油注氮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是:当变压器因内部故障发生火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同时接到火灾探测器和瓦斯继电器动作信号后,立即打开快速排油阀,降低变压器油箱油位,减轻油箱本体油压,防止变压器爆炸;同时关闭控流阀,切断油枕向本体供油。

经数秒延时,氮气从变压器底部充入本体,并充分搅拌,使油温降至燃点以下而迅速灭火。

全部充氮时间在十分钟以上,可使变压器油充分冷却,防止复燃。

整个系统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方便。

5.气体灭火系统随着卤代烷灭火剂在内的氯氟烃类物质在大气中的排放,导致对地球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

变电站气体灭火系统已多采用七氟丙烷气体(HFC-227ea)灭火系统、混合惰性气体(IG-541)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等洁净气体灭火系统。

其灭火机里有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等。

变电站气体灭火系统多用于封闭空间的油浸变压器室、高压电容器室、高压电抗器室等的保护。

气体灭火系统主要依据防护区净容积和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选取灭火设计浓度等以设计计算。

以下为某110kV变电站电容器室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如图3所示。

6.建筑灭火消防器材变电站各室外场地和室内各设备间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和《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设置推车式和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消防砂池、消防斧、消防铲、消防铅桶、活动式喷雾水枪等建筑灭火消防器材。

三、通风、空调及防排烟变电站建筑通风、排烟应尽量采用开窗自然通风和自然排烟方式。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配电装置室及地下变电站则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变电站通风和空调系统应与消防系统联锁,配合消防系统进行防火隔断和排烟。

火灾时,应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定的程序联锁自动关闭通风和空调电源。

变电站GIS室内的六氟化硫气体和气体灭火防护区域放出的洁净气体均为比空气重的气体,故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置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

四、消防电气1.消防供电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防烟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疏散应急照明和电动的防火门、窗、卷帘、阀门等消防用电,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和《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的规定进行设计。

2.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标志变电站主控制室、通信室、配电装置室、继电器室、变压器室、电容器室、电抗器室、消防水泵房、建筑疏散通道和楼梯间等场所,设置火灾事故应急照明以及发光疏散指示标志。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变电站应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的要求,设置火灾报警及控制系统。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容量、性能要求以及相应接口均应按照远期规模考虑,火灾探测报警区域包括主控楼及主变压器等。

根据安装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类型和原理的探测器。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由感烟、感温探头、感温电缆、手动报警盒、警铃、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

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在变电站的主控室内,以便于集中控制和管理火灾报警信息,并可通过通信接口将信息送至变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一旦火灾发生,工作站操作员可即时推出相应的报警画面,供运行人员监视。

五、电缆敷设及防火阻燃为了防止电缆火灾事故,电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入口处、电缆竖井的出入口处、电缆接头处、主控制室与电缆夹层之间以及长度超过100米的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均应采取防止电缆火灾蔓延的阻燃或分隔措施,并应根据变电站的规模及重要性采取一种或数种的防火阻燃措施。

总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消防标准的进一步提高。

同时各种新型灭火系统在变电站消防上的广泛应用,必将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