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压铸模具结构与模架选择
标准模架型号

标准模架型号标准模架是一种用于支撑和固定模具的工具,通常用于塑料注射成型和压铸等工艺中。
选择合适的标准模架型号对于模具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标准模架型号及其特点,以便于您在选择模架时能够更加明晰。
1. 固定式标准模架。
固定式标准模架是最常见的模架类型之一,它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大多数注塑模具和压铸模具。
固定式标准模架通常由上模板、下模板、四柱和导柱组成,能够有效支撑模具并保证模具的定位精度。
在选择固定式标准模架时,需要考虑模具的尺寸、重量以及生产工艺等因素,以确保模具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2. 滑动式标准模架。
滑动式标准模架相比固定式模架来说,具有更灵活的特点。
它适用于一些特殊形状的模具或需要进行模具装卸的工艺。
滑动式标准模架通常由上模板、下模板、四柱、导柱和滑块组成,通过滑块的移动来实现模具的装卸。
在选择滑动式标准模架时,需要考虑模具的形状、重量以及装卸频率等因素,以确保模具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3. 自动脱模式标准模架。
自动脱模式标准模架是一种集成了脱模装置的模架类型,它能够在模具成型完成后自动将成品脱模,提高了生产效率。
自动脱模式标准模架通常由上模板、下模板、四柱、导柱和脱模装置组成,通过脱模装置的动作来实现模具的脱模。
在选择自动脱模式标准模架时,需要考虑模具的成型周期、脱模空间以及自动化程度等因素,以确保模具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4. 多腔模标准模架。
多腔模标准模架是一种能够同时成型多个产品的模架类型,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多腔模标准模架通常由上模板、下模板、四柱、导柱和多腔模具组成,通过多腔模具的布局来实现多个产品的同时成型。
在选择多腔模标准模架时,需要考虑产品的尺寸、成型周期以及模具布局等因素,以确保模具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总结。
选择合适的标准模架型号对于模具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在选择标准模架时,需要综合考虑模具的形状、重量、成型周期、脱模空间以及自动化程度等因素,以确保模具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项目8压铸模具结构及模架选择

根据产品要求和生产规模选择 合适的模具材料,确保模具寿
命和稳定性。
压铸模具的材料选择
根据产品要求选择材料
根据产品用途、性能要求和生产规模,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
考虑模具寿命
选用高强度、耐磨、耐热和抗氧化等性能良好的材料,提高模具寿 命。
兼顾成本
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选用价格合理的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模架的安装与调试
安装前的准备
检查模架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无 损,确保模架的尺寸和规格符合
要求。
安装步骤
按照规定的顺序将模架的各个部件 组装在一起,确保安装正确无误。
调试内容
检查模架的平行度、垂直度和同轴 度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调整模具 间隙和定位精度,确保模具的正常 运行。
03 压铸模具结构优化
模具结构优化的目标
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模具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和维护,提 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节能减排
采用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降低模具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
循环利用
对废旧模具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绿色制造
推行绿色制造理念,确保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模具结构优化实例
浇口优化
通过对浇口的设计进行优化,减少填充过程中的阻力和压 力损失,提高填充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压铸件 的质量。
冷却系统优化
通过对冷却系统的设计进行优化,提高了模具的冷却效果, 减少了压铸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和模具温度的波动,提高了 模具的使用寿命。
排溢系统优化
通过对排溢系统的设计进行优化,提高了溢流和排气效果, 减少了压铸件内部气孔和表面缺陷的产生,提高了压铸件 的质量。
常见的压铸模具结构及设计

常见的压铸模具结构及设计压铸模具是利用压力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腔中,通过冷却固化后得到所需形状的金属制品。
它由模具座、模具芯、模具板等组成,其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压铸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压铸模具的结构设计是相当关键的。
1.单向模具结构:即模具腔和模具芯的投入方向相同,熔融金属由一边流入模具腔,另一边流出。
这种结构适用于形状简单的压铸产品,生产效率较高。
但由于金属在流动过程中存在进气孔和气泡的产生,容易影响产品质量。
2.双向模具结构:即模具腔和模具芯的投入方向相反,熔融金属同时从两个方向流入模具腔,避免了进气孔和气泡的产生,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但此种结构制造难度较大,因此适用于形状复杂的产品。
3.多向模具结构:即模具腔和模具芯的投入方向可以有多个选择,根据具体产品的形状和要求来设计。
这种结构适用于有多个几何孔形和复杂造型的产品。
4.滑动式模具结构:适用于有突出部分或凹陷部分的产品,模具芯和模具腔可以相对滑动,来实现产品形状的复杂性。
滑动式模具结构使得产品成型更加容易,同时也增加了模具制造的难度。
5.注射式模具结构: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压铸产品生产,通过在模具腔中注入压力来驱动熔融金属充满整个模具腔,从而制造大型、复杂的产品。
在压铸模具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模具材料的选择:通常采用高速钢、合金钢或特殊合金作为模具材料,以保证模具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2.模具结构的合理性:要满足产品的形状和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通过模具芯、模具腔和模具座的设计,确定模具的结构。
3.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合理的冷却系统设计可以缩短模具的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可以有效控制模具温度,避免模具受热膨胀。
4.维修和更换模具的方便性:设计模具时要考虑到日常维修和更换部件的便利性,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总结起来,压铸模具的结构设计需要根据产品形状和要求来确定,考虑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还要合理选择模具材料,设计冷却系统,并考虑维修和更换模具的方便性。
标准模架选用要点

标准模架选用要点学习标准模架选用这么久,今天来说说关键要点。
我理解,首先要考虑产品的尺寸。
这个真的很重要,你得清楚你要做的产品大小是多少呀。
比如说要做一个小型的塑料玩具零件模架选用,那和做一个大型机械零件的模架肯定不一样,小零件可能就不需要特别大型号、特别厚重的模架对吧。
我觉得就像是我们选衣服尺码一样,你得根据自己的身材大小来,身材小当然就选小码啦。
然后呢,对了还有个要点,就是模具的结构。
不同的模具结构对模架的要求可不一样。
像是那种结构比较复杂的多腔模具,可能就需要更坚固稳定、功能更完备的模架来支撑整个模具的运行。
这怎么理解呢,就好比盖房子,如果房子结构很奇特,有很多不同功能的房间混合在一起,那地基和框架肯定要更牢固呀。
我总结呢,模架就要像那个地基和框架一样,来稳固这个模具结构。
我的学习资料里面有一些专门讲模具结构和模架适配的内容,不过有些我看了还得再琢磨琢磨,有些图我都看不太懂,可能是我在空间想象这方面还比较欠缺呢?我也在想办法提高呀。
材料也是一个关键要点。
这一点我之前是比较迷糊的。
材料不同,它的性能就不一样。
像有些高强度、高韧性的材料,在成型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如果模架材料强度不够,那可能就会出问题。
比如说吧,我之前在一个小组项目里,没有充分考虑到产品材料的情况就选了一个普通的模架,结果在试模的时候就发现模架有点变形了,还好及时发现重新选了合适的模架。
那次可真的给了我一个教训。
这时候我就想起人家老师傅说的话,“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对于材料还是得多了解呀。
再有就是生产批量了。
我想这个很好理解吧,如果是大批量生产的东西,那模架的耐用性和稳定性要求肯定更高啦。
就像大工厂量产的杯子模具,每天都要生产很多很多杯子,如果模架不经用,老是坏,那可就麻烦大了。
这时候你就得选质量好、能够长期稳定运行的模架。
关于标准模架选用还有成本因素。
我们肯定是想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对吧。
有时候一些超级昂贵的模架确实功能很强大,但如果我们的产品量没有那么大或者对模架的要求并不是那么高尖精的话,就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
模架的选取

第十一章模架的选取与结构零部件设计模架模架是成型模具的工艺装备,模架结构主要包括型腔型芯固定板、定模座板、动模座板、垫块、推板、推板固定板、垫板、导柱导套、支承柱、推出机构导柱导套、复位杆、垃圾钉等。
这里介绍的模架是模具行业常用的模架。
模架的形式模具行业常见的模架形式有3种,分别为大水口模架、细水口模架和简化型细水口模架。
大水口模架通常称为两板模,细水口模架称为三板模。
其中,每一种模架又包括多种类型。
(1)大水口模架大水口模架包括3种类型,分别为工字模(SAI、SBI、SCI、SDI),直身有面板模(SAT、SBT、SCT、SDT)和直身无面板模(SAH、SBH、SCH、SDH)。
①工字模工字模与其他同类模架最大的区别在于定模座板动模座板宽度方向尺寸大于定模板A和动模板B板尺寸,如图11-1所示为常见工字模模架。
SAI SBI SCI SDI图 11-1大水口工字模模架②直身有面板模直身有面板模架最大的特点在于定模座板动模座板尺寸大小与定模板A和动模板B板尺寸相同,其示意图如图11-2所示。
SAT SBT SCT SDT图11-2直身有面板模模架③直身无面板模直身无面板模架没有定模座板板,如图11-3所示。
SAH SBH SCH SDH图11-3直身无面板模模架示意图直身模常用于模具尺寸大、安装有特殊要求的情况,在实际的模具加工过程中,需在定模座板与动模座板上创建模架固定位,以方便将模架固定在注塑机上。
(2)细水口模架细水口模架包括两种类型,即有脱料板D系列和无脱料板E系列,D 系列和E系列当中又分为工字模和直身模。
①有脱料板D系列工字模如图11-4所示为有脱料板D系列工字模模架,其中包括DAI型、DBI 型、DCI型和DDI型。
DAI DBI DCI DDI图11-4细水口有脱料板D系列工字模模架示意图②有脱料板D系列直身模如图11-5所示为有脱料板D系列直身模模架,其中包括DAH型、DBH 型、DCH型和DDH型。
模架的选择

模架的选择.要求:产量:1000万件/年,未注尺寸公差按GB/T1804 m级控制,工件平整,无明显塌角和毛刺,轮廓线光滑连接。
模架的选择不外乎就是选择它的类别、规格和精度,其中模架类别可以依据冲压件的形状、尺寸、精度以及送料方向来选择,而规格可以依据凹模的周界尺寸和闭合高度来确定,精度可以按照冲压件的精度、模具工作零件配合精度要求来选择。
因此,在选择模架时先要对冲压件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凹模的周界尺寸和闭合高度以及了解各零件配合的精度。
一.冲压件的工艺分析如上图所示,冲压件的形状结构都比较简单,有2xR3的圆角及9度的一个斜角,而它的最小尺寸为5mm,最大尺寸为56.6mm,尺寸的精度要求较高。
二.模架类别的确定为了能满足冲压件精度,要求导向部分滑动平稳、导向精准可靠,为了操作方便、安全,可用横向送料的方式;因此可选择滑动导向模架中的对角导柱模架。
三.凹模周界尺寸和模具闭合高度的尺寸的确定凹模的周界尺寸包括凹模板的平面尺寸L ×B(长×宽)和厚度尺寸H ,而因为此次设计的凹模是简单对称形状刃口的凹模,所以凹模的平面尺寸可以沿凹模刃口型孔向四周扩大一个凹模厚度来确定,即:L=l+2c B=b+2c式中l ——沿凹模长度方向刃口型孔的最大距离,mmB ——沿凹模宽度方向刃口型孔的最大距离,mmC ——凹模壁厚,mm (其值查参考资料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第二版 徐政坤主编表3——29)而凹模刃口总长和总宽的尺寸由计算可知: D 2d =(56.9-0.02)02.00+=56.8802.00+mm , D 1d =(36.510-1x0.025)03.00+=36.4803.00+mm. 查表可得c=25mm 。
因此凹模周界尺寸:L=(56.88+2×25)=106.8802.00+,B=(36.48+2×25)03.00+=86.4803.00+.凹模板的厚度一般不小于8mm ,为了保证模具能正常工作而又不浪费材料,此处取值为10mm 。
压铸模设计压铸件结构设计及压铸工艺

压铸模设计、压铸件结构设计及压铸工艺引言压铸是一种常用的金属零件制造方法,其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注入到预先加工好的模具中,通过压力将金属冷却固化成型。
在压铸过程中,压铸模具的设计、压铸件结构的设计以及压铸工艺的选择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分别介绍压铸模设计的相关要点、压铸件结构设计的原则以及压铸工艺的选择。
压铸模设计要点压铸模具是进行压铸加工的关键工具,其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下面是一些压铸模设计的要点:1.模具材料选择:常见的模具材料有钢、铝合金等,根据压铸件的要求和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以确保模具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
2.结构设计:模具的结构要合理,与压铸件的形状相匹配,避免出现脱模困难、变形等问题。
同时,要考虑到模具的拆卸和维护,方便进行清理和更换模具零部件。
3.冷却系统设计:在模具中设置合适的冷却系统,以提高压铸件的凝固速度并避免产生缺陷。
冷却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冷却介质的流动性、冷却效果以及与压铸件形状的匹配等因素。
4.压铸模表面处理:对模具表面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喷涂涂层、表面硬化等,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提高模具的抗腐蚀性能。
压铸件结构设计原则压铸件结构设计的目标是在满足产品功能和外观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结构复杂性和提高生产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压铸件结构设计原则:1.壁厚均匀:保持压铸件的壁厚均匀,避免厚度过大或过薄导致不均匀收缩和应力集中。
2.避免尖角和过度薄壁结构:减少压铸件中的尖角和过度薄壁结构,因为这些部分容易引起变形和缺陷。
3.引导放料设计:在压铸件结构中设置合适的引导放料设计,以确保熔融金属能够充分填充整个模腔,并避免产生气孔和冷却不均。
4.滑动方向和出料设计:考虑到模具的拆卸和压铸件的出料,结构中应合理设置滑动方向和出料设计,以方便模具的安装和压铸件的脱模。
压铸工艺选择在确定了压铸模具设计和压铸件结构设计后,还需要选择适合的压铸工艺。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压铸工艺选择要点:1.压铸机选择:根据压铸件的尺寸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压铸机型号和规格。
压铸模具的基本结构

压铸模具的基本结构
压铸模具是用于制造金属零件的一种工具,它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
1. 上模座:上模座是模具的上部支撑结构,通常由钢板制成。
它的作用是承受压力和保持模具的稳定性。
上模座上还设有导柱,用于定位和引导模具的上模。
2. 下模座:下模座是模具的下部支撑结构,也是由钢板制成。
它的作用是承受压力和支撑模具的基座。
下模座上还设有导柱和导套,用于定位和引导模具的下模。
3. 上模板:上模板是模具的上部工作部件,通常由特殊合金钢制成。
它的作用是决定零件的形状和尺寸。
上模板上还设有浇口和排气孔,用于注入熔融金属和排出气体。
4. 下模板:下模板是模具的下部工作部件,也是由特殊合金钢制成。
它的作用是与上模板配合,形成零件的形状和尺寸。
下模板上还设有浇口和排气孔,与上模板的对应部分相连。
5. 滑块:滑块是模具的一个可移动部件,通常由特殊合金钢制成。
它的作用是通过滑道的引导,使上模和下模分离或接触。
滑块上还设有推杆和推杆导柱,用于控制滑块的移动。
6. 顶出杆:顶出杆是模具的一个可移动部件,通常由特殊合金钢制成。
它的作用是在零件成形后,用于将零件从模具中顶出。
顶出杆上还设有顶出杆导柱,用于控制顶出杆的移动。
7. 基座:基座是模具的底部支撑结构,通常由钢板制成。
它的作用是固定上模座和下模座,并提供整个模具的稳定性。
以上就是压铸模具的基本结构。
通过上模座和下模座的支撑,上模板和下模板的配合,滑块、顶出杆的移动,以及基座的固定,模具能够完成金属零件的成形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压铸模模架 1) 模架: 固定和设置成型镶块、浇道
镶块、浇口套以及抽芯机构、 导向零件等的基体。
2)主要构件: 动、定模座板,动、定模 套板,支承板,卸料板以及定 位销、紧固零件 等。 3)设计模架时主要根据: 已确定的设计方案,对有关 构件进行合理的计算、选择和 布置。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项目分析: 1、本任务是一个常见典型压铸模具结构图 2、压铸模具结构图内部零件众多 3、各零件在模具上的功能各异 4、压铸模的标准模架与注塑模不同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相关知识
1.压铸模的基本结构 定模 (固定在压铸机的固定模板上)
动模 (直浇道与压铸机的喷嘴或压室相连接 ,固定在压铸机的移动模板上,并随移动模板作 开合模移动)
2.工作原理 合模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形腔和浇注系
统,金属液在高压下通过模具浇注系统充填型腔 ;开模时,动模与定模分开,压铸机上的顶出机 路漫漫其修远兮构, 带动模具上的推出机构将压铸件推出模外。
吾将上下而求索
3.压铸模的基本结构组成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压铸模的结构组成
1—推板; 2—推杆固定板; 3—垫块; 4—限位挡块; 5—拉杆; 6—垫片; 7—螺母; 8—弹簧; 9—侧滑块;10—楔紧块; 11—斜销; 12圆柱销; 13—动模镶块;14—侧型芯; 15—定模镶块;16—定模座板; 17 26 30 —内六角螺钉; 18—浇口套; 19—导柱; 20—导套; 21—型芯; 22—定模套板;23—动模套板; 24—支承板; 25 28 31—推杆; 29—限位钉;32—复位杆; 33—推板导套;34—推板导柱; 35—动模座板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支承扳的设计
支承板的厚度h应随作用力F和距离L增大而增厚。
图9-17 支承板在动模中的位置及受力示意图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3)座板的设计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图9-18 在定模座 板上开设“U”形槽 1-定模套板 2-定模座板
(4)垫块的设计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图9-20 矩形模具导柱导套的布置
三、项目实施
1.分析汽车 叉架模具结 定模套板
构组成
镶件
2.汽车叉架 定模镶块
模具各零件 的名称
压铸件 动模镶块
3.汽车叉架 动模套板
模具各零件
所在模具所
垫块
起的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动模座板
浇口套 楔紧块 斜销 侧型芯 压条
08压铸模具结构与模架 选择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年4月6日星期一
【能力目标】 能读懂典型的压铸模具结构图
【知识目标】 1.掌握典型压铸模具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零件所 起的作用 2.掌握压铸模具模架选择的原则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项目引入
本任务以成型汽车叉 架模具总装(如图下图 所示)为载体,训练学 生对压铸模感性认识能 力。学习典型塑料注射 成型模具的结构特点与 标准模架选择方面的相 关知识。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4)推出机构: 是将压铸件从模具中推出的机构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5)侧抽芯机构:是抽动与开合模方向运动不一致的 成形零件的机构在压铸件推出前完成抽芯动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斜导柱侧向抽芯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液压缸侧向抽芯
(6)导向零件:是引导定模和动模在开模与合模时可 靠地按照一定方向进行运动的零件。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7)支承部分:是模具各部分按一定的规律和位置组 合和固定后,安装到压铸机上的零件。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8)其他:除前述各部分零件外,模具内还有其他紧 固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位件等。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4、模架的设计
模架的基本结构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垫块在动模座板与支承板之间,形成推出机构 工作的活动空间。 对于小型压铸模具,还可以利用垫块的厚度来 调整模具的总厚度,满足压铸机最小合模距离 的要求。 垫块在压铸生产过程中承受压铸机的锁模力作 用,必须要有足够的受压面积。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角架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积木式
整体式
图9-19 模座的基本结构形式
8、导向零件设计
(一)导柱和导套的设计 1、导柱和导套的设计要点
导柱需具有足够的刚度,保证动、定模在合模 时的正确位置; 导柱应高出型芯高度,以免型芯在合模、搬运 中损坏; 为便于取出压铸件,导柱一般安装在定模上。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导柱、导套在模板中的位置
推杆固定板 推板
支撑块
三、项目实施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模架的类型 2.各部分的组成 3.选择的方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6.基本形式 1)不通孔的模架 2)通孔的模架 3)推出机构为卸料板的模架 4)带有抽芯机构的模架 5)设置斜滑块的模架 6)卧式压铸机采用中心浇口的模架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7、支承与固定零件的设计
(1) 动、定模套板的设计 动、定模套板应有适当的厚度,除了满足强度 和刚度条件外,较厚的动、定模套板有利于减 小模具型腔的温度变化,使压铸件质量稳定, 模具寿命提高; 要有足够的位置来设置导柱、导套、紧固螺钉 、销钉等零件;
按照模具上各零件所起的作用不同,压铸模的结构组 成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1)成形部分:是模具决定压铸件几何形状和尺寸 精度的部位。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浇道系统:是沟通模具型腔与压铸机压室的部 分,即金属液进入型腔的通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3)排溢系统: 溢流系统和排气系统的总称,它是 根据金属液在模具内的填充情况而开设的。排溢系统 一般开设在成形零件上。
5、模架设计的基本要求
模架应有足够的刚度,在承受压铸机锁模力的情况下, 不发生变形; 模架不宜过于笨重.以便于模具装拆、修理和搬运; 模架在压铸机上的安装位置应与压铸机规格或通用模座 规格一致; 模架上应设有吊环螺钉或螺钉孔,以便于模架的吊运和 装配; 镶块与模架边缘的分型面之间应留有足够的位置,以设 置导柱、导套、紧固螺钉、销钉等零件; 模具的总厚度应大于所选用压铸机的最小合模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