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分析
表面活性剂分析

微型流化床
03
利用微型流化床中的高传质、高分散特性,实现表面活性剂的
连续合成。
04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评价
表面张力与界面张力
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能够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得水更容易润湿其他物质表面。表 面张力越低,润湿性能越好。
界面张力
界面张力是指两种不同物质之间的界面处的张力。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油水界 面张力,有助于油污的去除。
性质
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表面张力、润湿 、乳化、增溶、起泡和消泡等特性, 这些性质与其分子结构和溶液环境密 切相关。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领域
洗Hale Waihona Puke 剂用于清洁衣物、餐具等,主要 利用表面活性剂的润湿、乳化
、增溶等性质。
化妆品
用于护肤、洗发、沐浴等产品 中,主要利用表面活性剂的乳 化、增溶等性质。
石油工业
用于油水分离、采油等,主要 利用表面活性剂的乳化、破乳 等性质。
优先选择低毒、易降解、环保的表面活性 剂,减少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合理控制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量,避免过量 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
规范废弃物处理
加强监管和检测
对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废弃物进行规范处理 ,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表面活性剂生产 和使用的监管,同时加强检测和评估,确 保安全使用。
05
表面活性剂的环境影响与 安全问题
表面活性剂的环境污染问题
生态毒性
表面活性剂对水生生物具有毒性作用,可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 和生存。
持久性污染
部分表面活性剂不易降解,可在环境中长期残留,对生态环境造成 长期影响。
富营养化
表面活性剂中的磷、氮等元素可促进水体中藻类的生长,导致水体富 营养化。
17种常用表面活性剂分析

17种常用表面活性剂月桂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DLS)一、英文名: Disodium Monolauryl Sulfosuccinate二、化学名:月桂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三、化学结构式: ROCO-CH2-CH(SO3Na)-COONa四、产品特性1. 常温下为白色细腻膏体,加热后(>70℃)为透明液体;2. 泡沫细密丰富;无滑腻感,非常容易冲洗;3. 去污力强,脱脂力低,属常见的温和性表面活性剂;4. 能与其它表面活性剂配伍,并降低其刺激性;5. 耐硬水,生物降解性好,性能价格比高。
五、用途与用量:1.用途:配制温和高粘度高度清洁的洗手膏(液)、泡沫洁面膏、泡沫洁面乳、泡沫剃须膏,也可配制爽洁无滑腻的泡沫沐浴露、珠光香波等。
2.推荐用量:10—6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MES一、英文名:Disodium Laureth(3) Sulfosuccinate二、化学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三、化学结构式:RO(CH2CH2O)3COCH2CH(SO3Na)COONa四、产品特性:1.具有优良的洗涤、乳化、分散、润湿、增溶性能;2.刺激性低,且能显著降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3.泡沫丰富细密稳定;性能价格比高;4.有优良的钙皂分散和抗硬水性能;5.复配性能好,能与多种表面活性剂和植物提取液(如皂角、首乌)复配,形成十分稳定的体系,创制天然用品;6.脱脂力低,去污力适中,极易冲洗且无滑腻感。
五、用途与用量:1、用途:制造洗发香波、泡沫浴、沐浴露、洗手液、外科手术清洗及其它化妆品、洗涤日化产品等,还可作为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发泡剂等。
广泛用于涂料、皮革、造纸、油墨、纺织等行业。
2、推荐用量:在香波中为8-12%,在浴液中用量为10-15%,其它化妆品中为0.5-5%。
应用时PH值不应超过7。
椰油酸单乙醇酰胺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DMSS一、英文名:Disodium Cocoyl Monoethanolamide Sulfosuccinate二、化学名称:椰油酸单乙醇酰胺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三、结构式:RCONHCH2CH2OCOCHCH(SO3Na)COONa四、产品特性:1.具有优良的洗涤、乳化、分散、润湿、增溶性能;2.刺激性低,且能显著降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3.泡沫丰富细密稳定;稳泡性能优于醇醚型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4.有优良的钙皂分散和抗硬水性能;5.脱脂力低,去污力适中,极易冲洗且无滑腻感。
表面活性剂影响界面现象分析

表面活性剂影响界面现象分析简介:表面活性剂是一类能够降低液体表面或界面张力的物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在界面现象研究中,表面活性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表面活性剂对界面现象的影响,并分析其原理和应用。
第一部分:表面活性剂的基本原理表面活性剂分为两种类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在水溶液中具有正电荷,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则带有负电荷。
这些表面活性剂分子可以在水中形成表面积大、有机物极性尾部和无机物极性头部的胶束结构。
第二部分:表面活性剂对界面现象的影响1. 降低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之一是降低液体表面的张力。
当表面活性剂添加到液体中时,它们的分子聚集在液体表面,并形成一个分子薄膜,这个薄膜能够减少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从而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
2. 形成胶束结构: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能够形成胶束结构。
胶束是由表面活性剂分子聚集起来形成的微小粒子,其疏水性尾部聚集在胶束内部,而亲水性头部则暴露在胶束表面。
这种结构可以使胶束悬浮在溶液中,并且可以包裹住一些非极性或难溶于水的物质,以提高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
3. 影响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可以改变液液界面或气液界面的张力。
在界面现象研究中,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界面张力的大小和性质,影响了界面上的物理和化学过程。
例如,当表面活性剂存在于液液界面上时,它们可以减弱界面的张力,从而促进两相之间的质量传递和反应。
第三部分:表面活性剂的应用1. 清洁剂和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清洁剂和洗涤剂中。
它们能够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水更容易渗透到污渍中,提高清洁效果。
此外,表面活性剂还有助于分散和悬浮污渍颗粒,并起到乳化和去除油污的作用。
2. 乳化剂和分散剂:由于表面活性剂能够形成胶束结构,因此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乳液、乳胶和分散体系中。
表面活性剂可以稳定液滴或固体颗粒在液相中的分散状态,使它们不易聚集或沉降。
3. 药物传递系统:表面活性剂在药物传递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药物分析中的药物表面活性剂研究

药物分析中的药物表面活性剂研究药物表面活性剂在药物分析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表面活性剂不仅可以改善药物的可溶性和稳定性,还可以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本文将重点讨论药物表面活性剂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一、药物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和分类药物表面活性剂是一类能够在溶液中降低表面张力并且能在两相界面上吸附并形成胶束结构的化合物。
根据亲水性和疏水性的不同,药物表面活性剂可以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等。
二、药物表面活性剂的药物分析应用1. 提高药物的可溶性和稳定性药物表面活性剂可以形成胶束结构,通过亲疏水区域与药物分子相互作用,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这对于溶解度较低的药物是非常有益的,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
2. 改善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药物表面活性剂具有增强分析信号的作用,可以改善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例如,药物分析中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添加药物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信号峰的高度和形状,从而提高测定的灵敏度。
3. 用于药物输送系统的构建药物表面活性剂还可应用于药物输送系统的构建。
通过调节表面活性剂的组合和比例,可以制备出稳定的胶束、微乳液和纳米粒子等药物载体,可用于药物的控释和靶向输送。
三、药物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1. 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分析方法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药物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对药物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有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人员对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以确定最适合特定药物的分析条件。
2. 新型药物表面活性剂的研发由于传统表面活性剂在应用中存在一些限制,如毒性、可溶性等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寻找新型的药物表面活性剂。
例如,天然产物和生物大分子等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中。
3. 表面活性剂与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了解表面活性剂与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对于合理设计药物分析方法和药物输送系统非常重要。
研究人员通过分子模拟和结构-活性关系研究等方法,揭示了表面活性剂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表面活性剂环境危害性分析

表面活性剂环境危害性分析一、本文概述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类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能源、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化合物,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随着表面活性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广泛使用,其对环境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表面活性剂的环境危害性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文章首先将对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进行简要介绍,明确研究对象的范围和特点。
随后,将重点探讨表面活性剂的环境危害,包括其对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将分析表面活性剂环境危害的产生机制,如何通过环境行为如吸附、降解、生物富集等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为全面评估表面活性剂的环境风险,文章还将介绍现有的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和技术,并对不同评估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述。
结合国内外相关法规、标准和政策,探讨表面活性剂的环境管理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文章将提出针对性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和建议,旨在降低表面活性剂对环境的潜在危害,促进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共同推动表面活性剂产业的绿色转型和生态环境保护。
二、表面活性剂的环境行为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类广泛应用的化学品,其环境行为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
表面活性剂的环境行为主要包括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归趋。
迁移:表面活性剂进入环境后,可以通过水、土壤、大气等多种介质进行迁移。
在水体中,表面活性剂可以随着水流、扩散等作用在水体中进行长距离迁移;在土壤中,表面活性剂可以随着土壤水分的运动而迁移;在大气中,表面活性剂可以附着在颗粒物上进行迁移。
转化:表面活性剂在环境中会经历多种转化过程。
例如,在水体中,表面活性剂可能通过光解、水解、生物降解等作用而分解;在土壤中,表面活性剂可能通过吸附、生物降解等作用而转化。
2024年表面活性剂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表面活性剂市场规模分析引言表面活性剂(或称为界面活性剂)是一种经常被使用的化学物质,具有降低表面张力并能够在不同材料之间促进相互溶解的特性。
它们在许多不同的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如清洁剂、个人护理产品、农药和医药品等。
本文将对全球表面活性剂市场进行规模分析,并讨论其市场趋势和发展前景。
1. 表面活性剂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报告,表面活性剂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趋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表面活性剂市场的价值将超过1000亿美元。
这一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工业和家庭清洁剂的需求增加,以及个人护理产品的日益普及。
2. 市场分析2.1 地理分布目前,亚太地区是全球表面活性剂市场的最大消费地区,占据了市场份额的相当大部分。
这主要归因于该地区人口规模庞大,并且工业和个人护理市场的增长迅速。
北美和欧洲地区也是表面活性剂市场的重要消费地区,但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2.2 应用领域表面活性剂在许多不同的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清洁剂领域是最大的消费领域,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很大一部分。
此外,个人护理产品、医药品、农药和纺织品等行业也是表面活性剂市场重要的应用领域。
2.3 产品类型根据化学结构和用途的不同,表面活性剂可以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Zwitterionic表面活性剂等几种类型。
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类型。
3. 市场趋势和前景3.1 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市场对环保型表面活性剂的需求不断增加。
生物可降解表面活性剂的需求在日益增长,这源于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视。
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表面活性剂将有望在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
3.2 亚太地区市场增长亚太地区表面活性剂市场的增长前景巨大。
随着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清洁剂和个人护理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预计未来几年内,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表面活性剂市场的主要增长驱动力。
表面活性剂的定性分析

表面活性剂的定性分析一、表面活性剂离子类型的鉴别表面活性剂品种繁多,对未知的表面涤性剂首先需要快速、简便、有效地确定其离子型,即确定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及两性表面活性剂,是非常必要有。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表面活性齐离子类型的鉴别方法。
1.泡沫特征试验这个试验可以初步鉴定存在的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可以和下面其他试验联合应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在一支沸腾管中,用几毫升水摇动少量醇萃取物,如果生成泡沫,表示存在表面活性剂。
加2~3滴稀盐酸溶液,摇动,如果泡沫被抑制,表示在其他表面活性剂中存在肥皂;如果泡沫保持,表示存在除肥皂外的表面活性剂。
若在这种情况下加热至沸,并沸腾几分钟,如果泡沫消失,并形成脂肪层,表示存在易水解阴离子洗涤剂(烷基硫酸盐或烷基醚硫酸盐);如果泡沫保持,表示存在不易水解的阴离子洗涤剂〔烷基(芳基)磺酸盐〕、阳离子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其混合物。
2.亚甲基蓝-氯仿试验亚甲基蓝是水溶性染料,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亚甲基蓝可形成可溶于氯仿的蓝色络合物,从而使蓝色从水相转移到氯仿相。
利用该性质可定性定量分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溶液的配制1)亚甲基蓝溶液:将6.8 g浓硫酸缓慢地注入约50 mL水中,待冷却后加亚甲基蓝0.03 g和无水硫酸钠50 g,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 L。
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ρB=0.5 g/L(2)检验步骤移取5 mL试样于在带玻璃塞的试管中,加入10 mL亚甲基蓝溶液和5 mL氯仿,塞上塞子充分振荡后静置分层,观察两层颜色。
如氯仿层呈蓝色,表示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
因为试剂是酸性的,如果存在肥皂的话,则已经分解成脂肪酸,所以肥皂不能被检出。
如果水层的颜色较深,则表明存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因为试剂是酸性的,两性表面活性剂通常呈(微弱的)阳性结果。
如果水层呈乳状,或两层基本呈同一颜色则表明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
如果有疑问,可用2 mL水代替试样溶液进行对照试验。
硝酸盐、磷酸盐等无机盐不会产生干扰。
表面活性剂分析

一、定义:1、表面活性剂:⑴、在浓度很低时,能显著降低溶剂(一般为水)的表(界)面张力,从而明显改变体系表(界)面性质和状态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⑵、在浓度很低的情况下,能够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或水同其他物质的界面张力的物质。
2、临界胶束浓度(cmc或叫CMC):形成表面活性剂完整胶束的最低浓度叫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3、双亲结构:在同一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油基和亲水基。
4、乳化: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中,一种液体以微小粒子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的现象叫乳化,形成的液体叫乳液。
5、分散:一种固体以细小微粒的形式均匀地散布于另一种液体中的现象。
6、浊点:(含醚键或酯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达到一定温度时溶液开始变浑浊,这一温度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也叫雾点)。
7、等电点: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正、负离子离解度相等时溶液的PH值。
8、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为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两亲分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和亲油基之间的大小和力量的平衡程度的量。
9、HLB基团数:分子结构式可分成若干基团,每个基团都对HLB有贡献,贡献的大小就叫基团数。
10、乙氧基化:在酸性或者碱性催化剂下,向有机分子内引入乙氧基的反应,称为乙氧基化反应(它属于亲核取代反应)。
11、润湿性(Wetting)是固体界面由固-气界面转变为固-液界面的现象。
润湿作用(wetting):固体表面的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所取代的过程。
12、克拉夫(特)Krafft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升高至某一点时,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升高,该温度称为krafft点。
13、双子表面活性剂通过化学键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一或几乎同一的表面活性剂单体,在亲水头基或靠近亲水头基附近用联接基团将这两亲成份联接在一起,形成的一种表面活性剂称为双子表面活性剂。
二、分类:1、表面活性剂:离子型表面活性剂(①、②、③)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羧酸盐型;硫酸酯盐型;磺酸盐型;磷酸酯盐型;②、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季铵盐;脂肪胺盐型(伯、仲、叔胺盐);③、两性型表面活性剂:硫酸酯盐型;磺酸盐型;磷酸酯盐型;羧酸盐型(氨基酸系、甜菜碱系、咪唑啉系);④、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型;多元醇型;烷醇酰胺型;聚醚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碘值的测定
(2)计算 碘-氯比率按式(10—1)计算。 = (2-2) 式中 V1——测定-氯化碘中碘量时所用硫代硫酸 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1——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V2——测定游离碘时所用碘酸钾溶液的体积; c2——碘酸钾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碘-氯比率应大于1,否则要加一定量的纯的重升华 碘于韦氏试剂中,重测碘-氯比率。
第一节
概述Biblioteka HLB=7+Σ (亲水基的基团数)- Σ (亲油基的基团数) 对于一般的表面活性剂,其亲油基为碳氢键,故 Σ (亲油基的基团数)要写为0.475m(m 为亲油基的碳 原子数) 如果只为-(C2H4O)-为亲水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则可用下列式子表示: HLB= (2-1) 式中 E---表面活性剂中环氧乙烷的质量百分数。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在1~40之间,而非离子 型表面活性剂的HLB在1~20之间。
第一节
概述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于亲水基团在水中电离而产生 了静电排斥力,所以效率不高,但其有效值也不高。 在低浓度区间,表面张力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 而急剧下降,以后逐渐平稳。此外,表面活性剂的效率 随链长的增加而增加,但长链的有效值比短链的同系物 低。
第一节
概述
当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较低时,以单分子形式存 在,由于它的两亲性质,这些分子聚集在水的表面上,使 空气和水的接触面减少,引起水的表面张力显著降低(当 然也有一部分在水中的表面活性分子自相接触,把憎水基 团靠在一起,开始形成简单的胶束 -micelle。当溶解浓度 逐渐增加时,不但表面上聚集的表面活性剂增多而形成单 分子层,而且溶液内部表面活性剂分子也三三两两的互相 聚集形成胶束。排列成憎水基向里,亲水基向外的胶束。 胶束可以是球状、棒状或层状。这时的表面活性剂的浓度 就相当于上图曲线的转折点。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叫做临 界胶束浓度(CMC值)。继续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超 过了临界胶束浓度后,由于表面已经占满,只能增加溶液 中的胶束数量,即形成表面活性剂憎水基团靠在一起的胶 束。由于胶束不具有活性,表面张力不再下降。
第三节 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
一、原理 对于一般电解质溶液,其导电能力由电导率L,即 电阻的例数(1/R)来衡量.若所用电导管电极面积为a, 电极间距为l, 用此管测定电解质溶液电导,则
(2-4) 式中:k是a=1m2:、l=1m时的电导,称作比电导 或电导率,其单位为Ω -1m-1;l/a称作电导管常数。电 导率k和摩尔电导λ m由下列关系
(2-6) 为浓度无限稀时的摩尔电导,A为常数。
第三节 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
对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当溶液浓度很稀时, 电导的变化规律也和强电解质一样;但当溶液浓度达到 临界胶束浓度时,随着胶束的生成,电导率发生改变, 摩尔电导急剧下降,这就是电导法测定cmc的依据。
第三节 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
第一节
概述
四、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HLB)值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对其效率及有效值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的效率是指使水的表面张力明显降低所 需要的表面活性剂浓度。 表面活性剂的有效值则是指该表面活性剂能够把水 的表面张力可能降到的最小值。 当憎水基团链长增加时,效率提高,但当链长相当 长时,再增加链长往往使表面活性剂的有效值降低。当 憎水基团有支链或不饱和度增加时,效率降低,但有效 值却增加。当两亲分子中的亲水基团由分子末端向憎水 链中心位置移动时,效率降低,有效值却增加。总之, 长链而一端带有亲水基团的表面活性剂,降低水表面张 力的效率很高,但在有效值上比短链的同系物或具有支 链、或亲水基团在中央的同系物差得多。
第一节
概述
六、表面活性剂分析方法 1.表面活性剂的通用分析方法系指所用各类表面活 性剂都适用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也是较为常规范化的 分析项目。比如: 酸度、硬度、游离碱度或游离酸度的测定,碘值、 皂化值的测定,表面张力、分散力、乳化力的测定等。 2.表面活性剂产品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主要是限界分析。针对各类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指标 作出产品合格与否的判定。 表面活性剂分析分别为合成洗涤剂常规分析、合成 洗涤剂原料分析、合成洗涤剂生产控制分析、表面活性 剂常规分析、表面活性剂基础分析、表面活性剂结构分 析、表面活性剂分离分析、未知物分析和溶液配制。
-C3H6O0.5 (氧丙烯基) CF2CF30.870 0.870
第一节
概述
五、表面活性剂分析试样的制备 1.表面活性剂液体样品的制备比较方便,通常在天 平上精确称取一定量的试样,置于容量瓶中,用蒸馏水 至刻度,摇匀。 2.粉状样品要求在不改变改变组成的情况下,对样 品的数量进行缩分,即分样。通常采用的是旋转式分样 器。(如图)
第二节 碘值的测定
五、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分数表示的碘值(ω ),按式(10--2)计算: ω= (2-3) c-- 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
式中 mol/l; V0--用于空白试验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ml; V--用于测定试样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推溶液的体 积,m1; m--试样的质量,g。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分析
第一节
概述
一、表面活性剂的特点 1.双亲媒性 从化学结构看,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应 同时具有亲油性(憎水性)的碳氢键和亲水性的官能团。 2.溶解度 表面活性剂至少应溶于液相中的一相。 3.界面吸咐 在达到平衡时,表面活性剂溶质在介 面上的浓度要大于溶质在溶液整体的中的浓度。 4.界面定性 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会定向排列成分 子层。 5.当表面活性剂溶质的浓度达到一定时,会产生聚 集而形成胶束,这种浓度的极限值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简称cmc)。 6.多功能性 表面活性剂的溶液通常具有多种复合 的功能。如清洗、发泡、润湿、乳化、增溶、分散等。
第二节 碘值的测定
一、测定原理: 本方法用于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不饱和度。可以知道 所测试表面活性剂所含不饱和酸类、醇类、胺类、动植 物油脂类的总体含量。 通常是用一定条件下,每100g样品所吸收碘的质量, 以g(I2)/100g试样表示。 试样在溶剂中溶解后,加入韦氏试剂。经过特定的 反应时间,再加入碘化钾溶液和水。用硫化硫酸钠标推 溶液滴定析出的碘。
第一节
概述
表2-1 一些HLB值
亲水的基团数
亲油的基团数
亲水的基团数
亲油的基团数
SO4Na 38.7 COOK 21.1 COONa 19.1 SO3Na 11 -N(叔胺) 9.4 酯(失水山梨醇环 ) 6.8
-CH0.475 -CH20.475 -CH3 0.475 =CH0.475
酯(自由) 2.4 COOH 2.1 -OH 1.9 -O1.3 -OH(失水山梨醇 环) 0.5 -( C2H4 O) 0.33
第一节
概述
分样方法如下: (1)所分样品总量小于分样品的容量 将8支100ml 接受瓶称重并进行编号后,如图进行安装。装好加料斗, 将样品倒入。开启转盘和振动器,样品由送料槽慢慢进 入漏斗。 (2)如样品量较大,需要进行几次分样。将接受瓶 标记后,每次取有标记的接受瓶,混合即可。 (3)不能通过一次分样得到所需要的量时,则将几 次分样所取部分混合后再分样。如试样量为400g,第一 次分样后得50g,取两只分析后得12.5g。 (4)试样量最少不得少于10g。
第一节
概述
二、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都具有不对称性和极 性的特点。分子中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亲油基也称为 疏水基,其由长链 组成的,链有长有短, 有的具有支链 或被杂原子 或球关 原子团 所中断,它一般可从石油产品中获 得。亲水基则有羧基、磺酸基、硫酸脂基、醚基、氨基、 羟基等。通常用符号表示如下:
由于每一个表面活性剂分子都包含亲水基团和憎水 基团两部分。亲水基的亲水性代表表面活性物质溶于水 的能力,憎水基的憎水性代表溶油能力。
第一节
概述
由于憎水基的憎水性和亲水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用 同样的单位来衡量,所以较少用相减的方法,基于此,格 里芬(Griffin)提出用HLB值(亲油亲水平衡)来表示表面 活性剂的亲水性。 HLB是一个相对值,人们规定亲油性强 的石蜡的HLB 值等于 0 ;亲水性强的聚乙二醇的HLB 值等于 20。以此为标准,定出其它表面活性剂的HLB值。HLB值越 小,表面活性剂的亲油性越强,反之亲水性越强。 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ydrophilicLipophilic-Balance,简称HLB)值本来是为选择乳化剂而 提出的一个经验指标。Devis将HLB作为结构因子的总和来 处理,把表面活性剂结构分解为一些基团,每一基团对 HLB值均有确定的影响,可以从相关资料中查出各种基团 的HLB数值,称其为HLB基团数。将各基团数代入下式中, 即可计算出表面活性剂的HLB值。
第一节
概述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繁多,对于一定体系究竟采用哪 种表面活性剂比较合适,效率最高,目前还缺乏理论指 导。一般认为,比较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水基团的亲水 性和亲油基团的亲油性是一项重要指标,而它们可通过 以下方法简单比较:
表面活性剂亲水性=亲水基的亲水性-憎水基的憎水性 表面活性剂亲水性=亲水基的亲水性÷憎水基的憎水性
第二节 碘值的测定
三、仪器和设备 1.碘量瓶 250,500 ml; 2.移液瞥 10,25Mml; 3.滴定管 50 ml。
第二节 碘值的测定
四、操作步骤 1.韦氏试剂的制备 将19g一氯化碘溶解在1 L冰醋酸中,搅匀后置于棕 色小口玻碘瓶内,在25℃以下保存。 2.韦氏试剂中碘-氯比率的测定 (1)测定 取50ml盐酸溶液和50ml四氯化碳.放人 500m1碘量瓶中,用干燥的移液管吸取25ml韦氏试剂, 加到碘量瓶中,摇匀。用碘酸钾溶液滴定紫色四氯化碳 层中的游离碘,到无色为终点。另取一50m1碘量瓶,吸 取25ml韦氏试剂放人其中,并立即加入150 m1水和15ml 碘化钟溶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用淀粉 溶液作指示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