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课文《难忘的小诗》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难忘的小诗》教案

小学语文《难忘的小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小诗的基本特点,提高学生对小诗的欣赏能力。
2. 通过对小诗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阅读、写作等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1. 小诗的基本特点:短小精悍、意境深远、语言优美。
2. 学习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小诗,如《春晓》、《静夜思》等。
3. 分析小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体会小诗的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小诗的基本特点,代表作品的欣赏。
难点:对小诗意境、哲理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诗的基本特点、分析小诗的意象、修辞手法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代表作品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诗的魅力。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小诗的感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对小诗的思考,如“你们知道什么是小诗吗?”2. 讲解小诗的基本特点,让学生了解小诗的定义、形式等。
3. 分析代表作品《春晓》,引导学生关注小诗的意象、修辞手法等。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对小诗的感悟,分享心得。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背诵一首小诗,并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小诗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小诗的历史背景,了解不同朝代小诗的发展特点。
2. 推荐一些优秀的现代小诗作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3. 组织一次小诗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有趣的小诗。
七、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背诵和写作能力进行评价。
2. 在课堂上,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进行评价。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进度的控制等。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难忘的小诗教案(三年级语文)nwHMqH

难忘的小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会写本课的12个生字;2、能借助词典理解生词。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相亲相爱,与人相处应规范自己行为。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本课12个生字。
难点:理解课文意义。
教法与学法教法:质疑、引导、点拨。
学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一课,我们来学习一个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爷爷有关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1、提示: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看谁能弄清楚下面的问题:(1)课文为什么样要以“难忘的小诗”为题目?为了一件什么事?(2)朗读小诗以后,“我们”的心里觉得怎么样?(3)最后结果怎样?2、学生自读。
3、把生字的字音读准,用最好的办法识记字形。
三、检查识字情况,老师相机指导难忘、但是、难免、骂人、注视、不甘示弱,朗读四、再读课文1、要求巩固生字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注意故事情节是怎么样发展的?五、注意结构、整体把握课文从哪到哪写的是“争吵”?六、学习第1、2自然段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要求根据人物的情绪读出相应的语气。
2、指名读、齐读、男女生赛读。
3、小结:这两自然段写了陶校长处理小磨擦自有办法,到两位同学发生争吵,为后面两首小诗的出现打下埋伏。
七、巩固生字。
重点提示字形中容易写错的地方。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2、指导学生尝试自编小诗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相亲相爱,与人相处应规范自己行为。
重点、难点重点:仿写句子。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法与学法教法:质疑、引导、点拨。
学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二、读讲课文1、学习第3—6自然段课文(1)发生争吵以后,陶行知校长是怎样做的?(2)下面请你们自己轻声朗读第3—5自然段。
思考:“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3)再读一坊,看看这三自然段你是不是弄懂了意思。
2难忘的小诗 省优获奖教案

2难忘的小诗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一课,我们来学习一个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爷爷有关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1.提示: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看谁能弄清楚下面 的问题: (1)课文为什么样要以“难忘的小诗”为题目?为了一件什么事? (2)朗读小诗以后,“我们”的心里觉得怎么样? (3)结果怎样? 2.学生自读。
3.把生字的字音读准,用最好的办法识记字形。
三、检查识字情况,老师相机指导难忘、但是、难免、骂人、注视、不甘示弱,朗读 四、再读课文1.要求巩固生字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注意故事情节是怎么样发展的?五、注意结构、整体把握课文从哪到哪写的是“争吵”?六、学习第1、2自然段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要求根据人物的情绪读出相应的语气。
2.指名读、齐读。
3.小结:这两自然段写了陶校长处理小磨擦自有办法,到两位同学发生争吵,为后面两首小诗的出现打下埋伏。
七、巩固生字。
重点提示字形中容易写错的地方。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二、读讲课文1.学习第3—6自然段课文(1)发生争吵以后,陶行知校长是怎样做的?(2)下面请你们自己轻声朗读第3—5自然段。
思考:“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3)再读一坊,看看这三自然段你是不是弄懂了意思。
(4)指导:这应该怎么读?轻声地、充满高兴的情绪。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要读出“同学们”对那位同学的赞美和会心的笑声。
(5)陶行知校长这次没有训斥学生,而是用小诗来教育他们,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6)让我们把这两首小诗再读一遍,你觉得陶行知校长做得对吗?你和小伙伴相处时要怎么样做呢?2.学习第7自然段(1)这一段课文是总结全文。
(2)指名轻声读最后一自然段。
(3)读了这一段,说说这两首小诗为什么令孩子们终身难忘?3.现在我们来说几句话来表达我们对陶行知校长的敬意吧。
三、总结全文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写出了一件什么事?3.背诵课文中两首小诗。
小学语文《难忘的小诗》教案

小学语文《难忘的小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指定的小诗。
(2)理解小诗的意义和主题,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简要解释。
(3)学会欣赏和评价小诗的优美词句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小诗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2)通过学习小诗,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等。
二、教学内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指定的小诗。
(2)理解小诗的意义和主题。
(3)学会欣赏和评价小诗的优美词句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理解小诗中的深刻意义和寓意。
(2)欣赏和评价小诗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小诗,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诗的意义和主题。
3. 写作法: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小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小诗:(1)引导学生朗读指定的小诗,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解释小诗的意义和主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简要解释。
(3)分析小诗的优美词句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小诗中的深刻意义和寓意,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关于小诗的短文,可以是感受、评价或者小诗的续写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写作等环节,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2. 小诗理解与表达:通过提问和学生回答,评估学生对小诗的意义和主题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的能力。
3.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学生对小诗的理解和感悟。
小学三年级语文《难忘的小诗》原文及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难忘的⼩诗》原⽂及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难忘的⼩诗》原⽂ 育才学校的⽼师、同学和⼯友,都相亲相爱得像⼀家⼈,因为陶⾏知校长总是⽤“爱满天下”四个字来教育⼤家。
但是,学⽣们毕竟都是孩⼦,聚在⼀起,难免会发⽣⼀些⼩摩擦。
碰到这样的事,陶校长不训斥,也不责怪,他⾃有好办法。
⼀天下午,两个同学为⼀件⼩事在⾛廊⾥争吵,最后竟互相骂了起来。
恰巧陶校长经过这⾥,他⾛过去,不动声⾊地注视着他俩。
两个学⽣在校长⾯前都感到有些难为情,但⼜不⽢⽰弱,互相瞪了对⽅⼀眼,扭头⾛开了。
第⼆天晨会上,陶校长朗诵了⼀⾸题为《骂⼈》的⼩诗: 你骂我, 我骂你, 骂来骂去, 只是借⼈的嘴骂⾃⼰。
同学们明⽩了⼩诗的意思,会意地笑起来。
⼀个既聪明⼜⼤胆的同学们举⼿说:“我来和⼀⾸《打⼈》的⼩诗吧!” 你打我, 我打你, 打来打去, 只是借⼈的⼿打⾃⼰。
同学们发出了赞赏的笑声,校长也连声称好。
从这以后,同学中偶尔有谁要发⽕了,旁边⽴即就会有⼈朗诵《骂⼈》和《打⼈》的诗句,让他们消消⽓,清醒清醒头脑。
两⾸⼩诗,让同学们相亲相爱,令孩⼦们终⽣难忘。
【篇⼆】⼩学三年级语⽂《难忘的⼩诗》教案 第⼀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会认,会写本课的12个⽣字; 2、能借助词典理解⽣词。
过程与⽅法 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相亲相爱,与⼈相处应规范⾃⼰⾏为。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12个⽣字。
难点:理解课⽂意义。
教法与学法 教法:质疑、引导、点拨。
学法:⾃读⾃悟,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新课。
这⼀课,我们来学习⼀个与教育家陶⾏知爷爷有关的故事。
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难忘的小诗》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难忘的小诗》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12个生字。
2.能借助词典理解生词。
3.引导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相亲相爱,与人相处应规范自己行为。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12个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意义。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
课前准备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这一课,我们来学习一个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爷爷有关的故事。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一)自读课文。
1.提示: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看谁能弄清楚下面的问题:(1)课文为什么样要以“难忘的小诗”为题目?为了一件什么事?(2)朗读小诗以后,“我们”的心里觉得怎么样?(3)结果怎样?2.学生自读。
3.把生字的字音读准,用最好的办法识记字形。
(二)检查识字情况,老师相机指导。
难忘、但是、难免、骂人、注视、不甘示弱,朗读(三)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1.细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或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归纳难题。
3.要求巩固生字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4.注意故事情节是怎么样发展的?5.课文从哪到哪写的是“争吵”?(四)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要求根据人物的情绪读出相应的语气。
2.指名读、齐读。
3.小结:这两自然段写了陶校长处理小磨擦自有办法,到两位同学发生争吵,为后面两首小诗的出现打下埋伏。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两首小诗。
四、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我们应该和同学怎么相处?五、作业抄写生字,背诵课文中两首小诗。
六、板书2.难忘的小诗你骂我,我骂你, 骂来骂去, 只是借人的嘴骂自己。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难忘的小诗(3)教案 湘教版

难忘的小诗1教学目标1、正确书写本课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和、难”2、借助字典,随文理解生字词。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相亲相爱,与人相处应规范自己的行为。
4、能联系生活实际,尝试自编小诗。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2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识字能力,认识了许多的汉字,能自己阅读课文,自己学习生字,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理解能力,只是不能深入挖掘课文中包含的意义3重点难点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理解“爱满天下”。
2、学会自编小诗,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活动1【活动】自主合作学习生字(一)、导入新课1、师简介陶行知的事迹2、直接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陶行知如何教育小学生的故事板书课题:难忘的小诗3、理解:难忘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质疑:为什么会对一首小诗难忘?(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标好自然段,画好生字词2、借助学习工具(字典),读通课文,读准生字,了解词意,了解课文大意。
3、同桌互查:生字是否会认,课文是否读通。
不懂的生字词作上记号。
4、再读课文,想:文中主要说了什么?(三)、汇报,检测自学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1)你觉得这些生字中,哪个最难读,哪个最容易读错?(教师相机出示生字,指导读,重点引导读准“难、弱、朗、和”。
)(2)学习多音字:难(nán:为难、困难nàn:难民,灾难)、和(hé:和平、和好hè:和诗、和一首huó和面hú和牌huò和药。
huo暖和、软和、掺和)(3)生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2、理解词语,并用词语说话难免:不容易避免不甘示弱:不甘心表现自己比别人差。
3、重点指导书写。
(1)“难”的右部与“住”的区别。
(2)“免”与“兔”的区分。
(3)“既”的右边不是“无”。
(4)同是左右结构的字,“难、陶、注、胆”左边要写窄一些,而“弱、朗、既”以竖中线为界,两边基本上一样宽。
2第一单元2、难忘的小诗

第一单元2、难忘的小诗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12个生字;2.能借助词典理解生词。
3.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4.引导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相亲相爱,与人相处应规范自己行为。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本课12个生字。
难点:理解课文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这一课,我们来学习一个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爷爷有关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
1.提示: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看谁能弄清楚下面的问题:(1)课文为什么样要以“难忘的小诗”为题目?为了一件什么事?(2)朗读小诗以后,“我们”的心里觉得怎么样?(3)结果怎样?2.学生自读。
3.把生字的字音读准,用最好的办法识记字形。
三、检查识字情况,老师相机指导。
难忘、但是、难免、骂人、注视、不甘示弱,朗读四、再读课文。
1.要求巩固生字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注意故事情节是怎么样发展的?五、注意结构、整体把握。
课文从哪到哪写的是“争吵”?六、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要求根据人物的情绪读出相应的语气。
2.指名读、齐读。
3.小结:这两自然段写了陶校长处理小磨擦自有办法,到两位同学发生争吵,为后面两首小诗的出现打下埋伏。
七、巩固生字。
重点提示字形中容易写错的地方。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2.指导学生尝试自编小诗3.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4.引导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相亲相爱,与人相处应规范自己行为。
教学重难点:重点:仿写句子。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
二、读讲课文。
1.学习第3—6自然段课文(1)发生争吵以后,陶行知校长是怎样做的?(2)下面请你们自己轻声朗读第3—5自然段。
思考:“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3)再读一坊,看看这三自然段你是不是弄懂了意思。
(4)指导:这应该怎么读?轻声地、充满高兴的情绪。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课文《难忘的小诗》教学设计
课堂目标
1、懂得同学之间要相亲想爱,友好相处的道理。
2、渗透法识字,随文理解生字词。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含义。
4、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爱满天下”。
2、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3、理解两首小诗的含义以及对学生们的影响。
教学准备
1、多煤体课件。
2、简介教育家陶行知。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介教育家陶行知(他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抱着救国救民之心,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运动,是为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当校长时巧用诗歌教育孩子们的故事。
2、板书课题:难忘的小诗
3、齐读课题
二、自主预习,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学习工具(字典),读通课文,读准生字,了解词意,了解课文大意。
2、同桌互查:生字是否会认,课文是否读通。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1)你觉得这些生字中,哪个最难读,哪个最容易读错?
(教师相机出示生字,指导读,重点引导读准“难、弱、朗、和”。
)
(2)开火车认读生字。
4、重点指导书写。
(1)“难”的右部与“住”的区别。
(2)“免”与“兔”的区分。
(3)“既”的右边不是“无”。
(4)同是左右结构的字,“难、陶、注、胆”左边要写窄一些,而“弱、朗、既”以竖中线为界,两边基本上一样宽。
(5)教师相机指导范写。
(6)请学生在书上写一写。
注意写字的姿势。
(教师巡视)
(7)评一评,反馈,交流学生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巩固字词。
1、读生字词,给生字扩词。
2、小组互相帮助,牢记生字。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听范读(播放范读课件)边听边思考:
(1)育才学校的老师、同学和工友为什么能够相亲相爱的像一家人?
(2)学生们争吵后,陶校长是怎么做的?
2、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轻读,注意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的情绪读出不同的语气。
从“毕竟”“难免”“不训斥”“也不责怪”“不动声色”“注视”这些重点的词句中,体会陶校长对学生的爱。
这两个自然段写了陶校长处理小摩擦自有好办法。
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他的办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课文。
3、学习课文3~6自然段。
(1)指名读。
a、发生争吵后,陶校长是怎么做的?
b、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陶校长的办法好?
c、陶校长的做法受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2)全班交流反馈。
a、陶校长的诗:
你打我,
我打你,
打来打去,
只是借人的手来打自己。
(从这首小诗中,同学们认识到吵架双方都被骂,明白吵架既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b、学生和的诗:
你打我,
我打你,
打来打去,
只是借人的手打自己。
(这些都是生活中难免的纠纷,而这些小诗在学校里流传,使育才学校的老师
同学和工友相亲相爱。
)
4、学习第7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说说这两首小诗会让孩子们终生难忘?(学生自由发挥,展开想像)
三、扩展延伸,创造思维。
结合自己在学校生活中同学之间所发生的矛盾也来和一首类似的小诗。
如:踢、画、瞪……
你踢我,
我踢你,
踢来踢去,
只是借人的腿踢自己。
四、作业设计
1、写字练习。
2、自创小诗。
五、板书设计
朗读:《骂人》相亲相爱
爱满天下终生难忘
和诗:《打人》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