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库尔斯克战役PPT课件
(完整版)2019年军事理论课件 机械化战争

康布雷战役是坦克战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在康布雷 战役中,双方的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都受到巨大损失, 并且未分胜负。同时,康布雷战役是大规模使用坦克 的第一个范例,对于军事学术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阿登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1944年西 线最大的阵地反击战,德军伤亡10万人,损失坦克 和重炮约700辆、飞机1600架。
视频:机械化战争的经典
视频:二战德国的阅兵与投入战场的机械化
视频:机械化战争超震撼
机械化战争的启示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战争样式,机械化战争的基 础是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钢铁冶炼, 化学工业,特种金属液冶炼,内燃机,无线电通讯, 光学仪表技术等等。这些带动了军事技术的发展,导 致新武器新装备的发明,而新武器促使新军事思想的 诞生,带动军队的编制,训练,战略和战术的革命。
的作用 以及机械化部队的组建和使用原则等问题。
发展演变
第
二
陆海空各军种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次
世
作战方式逐步由线式作战向纵深作战发展;
界
大
作战理论上,出现了杜黑的“空军制胜论”、 富勒的“机械
战 期
化战争论”、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等著名的机械化战争理 论;德国的“闪击战”理论;苏联“大纵深战役”理论。
从战役规模而言,它是人类 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战。 德国方面动用了2700辆坦克, 其中包括首次投入使用的虎 式、豹式坦克;而苏联方面 则更是动用了3400辆坦克。
视频:
库尔斯克战役
莫斯科保卫战, 又称莫斯科战 役,是指第二 次世界大战苏 德战争中的一 系列重要战略 性战事的总称。
2019-2020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课件:专题3 第二次世界大战 四

(2)它拖住了法西斯德军大批兵力,有力地支持了苏军的反 攻作战。
(3)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促进了抵抗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3.二战中盟国举行了哪些重要会议?作了哪些重要决策? (1)1943 年冬,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会晤,
重点难点探究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战争优势的转变及转变的原 因
(1)二战初期,战争优势在德、意、日法西斯一方。其主要 原因是英法集团长期以来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推行绥靖政策; 法西斯在充分做好战争准备的前提下,发动了一系列的然袭 击,取得了暂时的军事优势。
(2)1942~1943 年,战争优势转到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一方。 其原因是:
3.主要内容 (1)处置德国:会议通过了彻底摧毁_军__国_主__义___与纳粹制度、 惩办战犯、战后德国民主化等决议,并决定战后德国由苏、美、 英、法四国分区占领。 (2)苏联对日作战:苏联承诺欧战结束后的两三个月内参加 对日作战,但苏联也提出了一些交换条件,如美英承认_外_蒙__古___ 的独立等。 (3)成立联合国:会议讨论了基本组织原则,决定了联合国 的创始成员国,并就安__理_会___的表决机制制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
三、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1.背景 (1)苏德战争爆发之后不久,_苏_联___就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 场的问题。 (2)_德__黑_兰___会议决定,美英联军将在 1944 年 5 月开辟第二 战场。 2.经过 (1)1944 年 6 月 6 日,美英联军在艾__森_豪__威__尔____指挥下发起 “霸王作战计划”,强行在_诺_曼__底___登陆。 (2)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盟军登陆成功,并向法国腹地推 进,解放巴黎。_戴_高__乐___将军在巴黎成立了法国临时政府。
高中历史 第7单元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件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装的条款,同时开始实施大规模重新武装的计划。西方的反应是呼
吁采取共同行动来反对德国的威胁,但是它们光说不动,于是,德
国再次成为一个军事强国。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势力均衡,因
为德国的军队和防御工事现在已把法国和它的中欧、东欧的盟友分
隔开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希特勒
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德国法西斯运动开始 1920
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 1922
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1 法西斯主义
(2)法西斯主义的特征: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 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称霸世界。面对1929年的 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分子鼓吹通过战争寻找出路。
法西斯含义:法西斯是拉丁语fasces的音译,本义为“束棒”, 是把多根粗细不一的木棍绑在一起,中间插一把斧头。束棒捆 在一起表示个体服从集体,斧头是用来处死罪犯。法西斯在古 罗马帝国是权力和威信的标志。
◎美国参议院图章
法西斯主义与亚 欧战争策源地 的形成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第3课 蜡烛(共38张PPT)

1943年6月5日库尔斯克战役开始。这是苏联 卫国战争中的大型战役之一。
57600德国法西斯战俘被押送着经过莫斯科。 1944年6月17日。摄影:特拉赫曼。
诺 曼 底
苏 联 红
登 陆
军 攻 克
柏
林
盟军登陆抢占海滩
喀秋莎火箭炮猛烈发射
俄罗斯纪念苏联 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
课文背景: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 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 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 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 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 开 始 了 长 达
月 德 国 法 西 斯
兵
天临
的列
围宁
困格
战争期间法西斯共毁坏了1710座苏联城市 和7万多村庄。克拉斯诺格勒。1943年。
在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进行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中,德 军在顿河、伏尔加河和斯大林格勒地区共损失150万人,3000 多辆坦克与3000多架飞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联卫国战争, 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从此,苏军由防御转为反攻。 这是战斗在斯大林格勒的苏联红军。
➢对蜡烛的七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五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跪”、三次写“爬”、三次 “休息”
对炮火描写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 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 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 短的几次间歇。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课文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 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 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 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 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 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 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
二战东线战场苏德所有主要战役介绍分析(全手动码字)_图文

二战东线战场主要战役一览及简评一、1941.6.22~7.9 第一次明斯克战役德军战略目标:闪击苏联,企图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实施钳形突击,围歼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和明斯克地域的苏联红军集团双方参战兵力:德军参战兵力为中央集团军群,苏联红军参战兵力为西方方面军结果评价:德军完胜,苏联西方面军几乎团灭,几乎占领白俄罗斯全境。
整个卫国战争初期战场上还未有过如此之大的损失和如此之高的损失效率。
西方面军在明斯克地区所遭受的打击仅次于之后的基辅大合围。
成为苏联卫国战争史上第一个由德军实施的合围战。
二、1941.7.7-1941.9.26基辅战役德军战略目标:消除苏军中央方面军和西南方向部队对其“中央”集团翼侧的威胁,从而可以有利的攻击莫斯科双方参战兵力:苏联 850,000人、德国 500,000人战损:德国十万余人伤亡结果评价:德军大胜,苏联西南方面军团灭,成为苏联卫国战争史最著名的由德军实施的合围战。
包围圈中仅有2万余人逃出包围圈。
但基辅战役拖延了德军2个月的时间,这一系列失利均为莫斯科保卫战争取了时间三、1941.7.10~9.10第一次斯摩棱斯克战役德军战略目标:企图以中央集团军群围歼苏联红军斯摩棱斯克集团,夺取西德维纳河与第聂伯河之间地带,打开通向莫斯科的门户。
双方参战兵力:战损:结果评价:德军大胜,缴获大量装备,此役,德军尽管俘虏大量苏军、向东推进约200千米,大开了通往莫斯科的门户。
但苏军在宽400千米的地带内向西推进200~250千米,解放了斯摩棱斯克州和加里宁州的部分地区,击溃和重创了德军21个师,并吸引了奥廖尔-布良斯克方向德军13个师和其他方向3个师的兵力,为莫斯科准备防御赢得了时间,有力地配合了苏军在库尔斯克的反攻。
四、1941.9.9-1944.1.27列宁格勒保卫战役德军战略目标:在希特勒的对苏战略中,最初是以夺取列宁格勒为主要目标,这样即可以取得整个波罗的海的控制权,又可与芬兰军队会合。
二战的转折和结束(历史PPT教学课件)

雅尔塔 会议
1945年2月
苏、美、英 1945年7月
欧洲战场 形势的发 展变化
①对德、日的处理 ②创建联合国
为雅尔塔体系建立 奠定了基础
波茨坦 会议
反法西斯 战争全面 苏、美、英 胜利前夕
①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 处理德国的精神 加速日本法西斯的 ②发表《波茨坦公告》, 灭亡 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
迟迟不开辟原因: ①开辟战场的条件和实力暂时还不具备 ②企图在战争中消耗苏联,谋求战后霸权 1944年开辟原因: ①军事力量对比有利于同盟国,希望尽早结束 战争(1943形势取得根本性好转) ②限制苏联影响,取得战后有利地位
日本投降
1945年9月2日 美国投放原子弹 1945年8月6、9日 苏联对日作战 1945年8月8日 腹背受敌
名称 开罗 会议 时间 参加国 1943年11月 中、美、英 反法西斯 力量在各 战场取胜, 为加速战 争进程 背景 主要内容 发表《开罗宣言》,宣 告日本所窃中国领土归 还中国 作用
中国收复领土的权 利得到国际公认
德黑兰 会议
1943年11月 苏、美、英
决定美英在法国北部开 辟第二战场
加速德国走向灭亡
漫画中左上方 的旗子上写着: 麦克· 阿瑟,右 下方写着:尼 米兹。
自主学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召开了哪些 重要会议?请列表整理这些会议的时间、参加国、主要 内容和影响。 名称
时间 参加国
背景
主要内容
作用
开 罗 会 议
雅 尔 塔 会 议 “ 三 巨 头 ”
二战后期重要国际会议
莫斯科保卫战(1941.9-1942.1)胜利意义: 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德国陆军在二战中 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标志着德国“闪电战”的破产(速胜) 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决心 具有了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意义
苏联库尔斯克战役ppt课件

时间
1943年7月5日– 1943年8月27日
? 地点
主要指挥官
? 德军
?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 京特·冯·克鲁格 ? 赫尔曼·霍特 ? 瓦尔特·莫德尔 ? 汉斯.赛德曼 ? 罗伯特·里特尔·冯·格莱姆
? 苏军
? 格奥尔吉·朱可夫
? 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基 ? 尼古拉·费多罗维奇·瓦图京 ? 伊万·科涅夫
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 曼施坦因
这两位可是如雷贯耳啊
库尔斯克会战
简介
? 库尔斯克会战(Battle of Kursk),是第二次世 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 这场战役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坦克战,参 战装甲部队坦克超过5000辆,空军部队参 战飞机也超过了2000架。战役之后,德军 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被迫采取全面战 略防御。苏联红军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大规 模全面进攻。
1943年春,希特勒盯上了新猎物
希特勒对着东线作战地图狡黠的笑了:大量的苏军滞留在了库尔斯克附近的突出部内,这
简直是嘴边的一块大肥肉,吃下这一口,就可以压制住轴心国内部的分裂倾向。东线不仅 仅是一个战略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
德军堡垒作战计划出炉
库尔斯克突出部正面长约 250英里,底部却不到 70英里。曼施坦因试图通过南北两个装甲兵团的 夹击,包围并消灭全部苏军。希特勒力排众议,肯定了这个方案。唯一的问题是,德军的装甲 力量还远远不够。
战役影响
? 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30个精锐师包括7个 坦克师被击溃,损失兵力17万人,会战的 失利使纳粹德国永久性地丧失了战场主动 权,此后德军再也没有在东线发起有威胁 的攻势。 苏军也为库尔斯克会战付出 了惨重代价,损失兵力80多万,坦克6千多 辆,但会战的胜利使苏军从此获得了战场 的主动权。这次会战后苏军又向德军发动 了连续攻势,收复大量失地,在11月解放 了基辅,同时苏军的各级指挥员也在战火
库尔斯克战役中的苏军防御战术(第3章共6章)战略和作战背景

库尔斯克战役中的苏军防御战术(第3章共6章)战略和作战背景战略和作战背景事后诸葛亮让当代观察家们随意地接受了库尔斯克行动的结果,仿佛它们是注定的。
库尔斯克事件后的共识是,德国的计划是一场灾难,只是在等待着发生。
这种判断与实际情况不符。
客观地说,德国的 "城堡行动 "将是闪电战力量的第5次年度展示,自1939年9月以来,这种展示每年都会在春末或夏季发生。
以前的每一次这种战略规模的行动都立即取得了胜利,尽管在1941年,德国没有实现行动的最终目标,而且在1942年,将行动延伸到了斯大林格勒的灾难性高潮。
如果不是所有的年度演习都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那么它们在早期和中期阶段都取得了显著的作战成功。
谁能质疑德国人在每次行动初期取得的绝对战术成功?谁能想象在其早期阶段就能阻止闪电战呢?1943年,只有苏联人怀有这样的希望,然而他们自己的怀疑迫使他们在库尔斯克周围做了巨大的防御性准备。
他们即将尝试他们以前从未实现过的事情--即在德国取得战术或作战成功之前阻止其战略进攻。
库尔斯克的战术行动是双方几个月的战略和作战计划的副产品。
1943年6月18日,经过几个月对替代战略的辩论以及对其装甲部队的重建和重新装备,希特勒终于批准了城堡行动的最终形式。
这次攻势将由中央集团军和南方集团军联合对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北部和南部发动,旨在摧毁集结在该突出部的苏军部队,消耗苏军的作战储备,并可能将战略主动权恢复到德国手中。
德军将依靠闪电战战术和技术先进的装备(新的 "豹 "式和 "虎 "式坦克以及 "费迪南 "突击炮)为人数较少的德军提供胜利,就像在早期行动中的情况一样。
德军的作战计划是由两支大型装甲部队几乎同时对库尔斯克北部和南部的苏军战线的狭窄地段进行打击。
被指定进行双重打击的部队将打破苏军的防御,在库尔斯克附近会合,并以扇形展开,消灭凸起地带的苏军部队和武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可夫临危受命
经历了2年战争的洗礼,斯大林和他的将军们已经不再对德国的钢铁洪流感到畏惧。苏联可
怕的战争机器已经启动,源源不断的T-34被运到前线。朱可夫要做的,只是挖掘更长的壕
沟,架设更多的火炮和动员更多的士兵,一点一. 点耗光德国人有限的力量。
16
1943年4月15日,希特勒签署了堡垒作战计划
.
23
德军目标—库尔斯克!
当春风拂过的时候,俄罗斯平原土斯克河和谢伊姆河交汇处的库尔斯克,一夜间就成了世
界的聚焦点。这个人口只有12万人的小镇,曾经遍布果树、麦田和甜菜,如今却到处是轰
鸣的坦克、飞机和爆炸声。
.
24
开战前一小时,朱可夫的神来一笔
苏军侦察部队意外捕获到了一名穿着苏军军装渗透的德军士兵,其供认德军将于一小时后
制苏军,因此也不能掩护步兵前进。
.
28
苏军的梯次防御阻滞了德军
苏军还用地雷场和反坦克壕沟加强“反坦克阵”,两三昼夜就能布设3万多枚地雷。在德军一
个军的作战地域内,一天之内常常要排除4万枚. 地雷。
29
第二个斯大林格勒!
城内道路都被尸体堵塞了,步兵们只好把尸体抬到路边,才能让坦克装甲车辆通过。到7月
.
7
德军 苏军
兵力对比
兵力 坦克 火炮 飞机
78万人
2928辆
9966门
2110架
190万人
5128辆
25013门
2792架
来看一下作战地图
.
8
.
9
.
10
德军的损失
苏军的损失
17万人阵亡、受伤或被俘 86万人阵亡、受伤或被俘
1700辆坦克被击伤或击毁 6000多辆坦克被击伤或击毁 1000多架飞机被击伤击落 1200多架飞机被击伤击落
发动进攻。朱可夫随即下令炮击德军可能的集结地域。德军未战就先挨了一记闷棍,被迫
推迟进攻2小时。
.
25
虎式坦克投入作战
德军第6步兵师的虎式坦克强行突破了苏军设置的反坦克雷区,但一侧的履带已
经损坏,所幸炮塔完好,88毫米火炮开火,一处苏军地堡火力点烟消云散。德军
数次突击后,苏军南部第一道防线崩溃。.
26
双方伤 亡情况
.
11
战役影响
• 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30个精锐师包括7个坦 克师被击溃,损失兵力17万人,会战的失利 使纳粹德国永久性地丧失了战场主动权,此 后德军再也没有在东线发起有威胁的攻势。 苏军也为库尔斯克会战付出了惨重代价,损 失兵力80多万,坦克6千多辆,但会战的胜利 使苏军从此获得了战场的主动权。这次会战 后苏军又向德军发动了连续攻势,收复大量 失地,在11月解放了基辅,同时苏军的各级 指挥员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指挥艺术 也越来越成熟。
动“堡垒”作战的日期整整早了一个月。这得益于一个由德军高级军官组成的反纳粹间谍网:
露西情报网。
.
20
苏军加紧备战
朱可夫在提交给斯大林的应对方案中提出:“我们首先应以坚强的防御消耗德军的力量,尤 其是摧毁他们的坦克,然后以预备队发动全面反攻,彻底粉碎敌人的主要集团。”苏联人选 择了最有利于他们的战争方式,依托坚固的梯次. 防御来消耗德国人有限的装甲力量。 21
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曼施坦因
朱可夫
.
1
这两位可是如雷贯耳啊
.
2
.
3
• 库尔斯克会战(Battle of Kursk),是第二次世 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 这场战役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坦克战,参 战装甲部队坦克超过5000辆,空军部队参 战飞机也超过了2000架。战役之后,德军 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被迫采取全面战 略防御。苏联红军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大规 模全面进攻。
.
18
德军新坦克的数量还是太少
德军的闪击战专家古德里安意识到,只有五号“豹”式坦克和六号“虎”式坦克才能够碾压苏
联的T-34,但“虎”的月产量只有区区25辆,“豹”也只有50辆。虎豹不够,四号来凑。堡垒计划只能一拖再拖,丧了先机。.19
苏军提前获取德军作战计划
在希特勒签署堡垒作战计划前两周,苏联就获悉了德国真正的企图,这比曼施坦因考虑发
.
12
.
13
1943年春,希特勒盯上了新猎物
希特勒对着东线作战地图狡黠的笑了:大量的苏军滞留在了库尔斯克附近的突出部内,这
简直是嘴边的一块大肥肉,吃下这一口,就可以压制住轴心国内部的分裂倾向。东线不仅
仅是一个战略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
14
德军堡垒作战计划出炉
库尔斯克突出部正面长约250英里,底部却不到70英里。曼施坦因试图通过南北两个装甲兵团的 夹力击量,还包 远围 远并 不消 够灭 。全部苏军。希特勒力排众议,.肯定了这个方案。唯一的问题是,德军的装1甲5
代号为“堡垒”的作战计划于4月15日正式颁布。希特勒对着自己的将军和元帅们不无自信地说:“这是今
春最重大的进攻,必须尽快击溃敌军,在库尔斯克获胜,也就象征着又向征服全世界迈进了一步。”
.
17
最新型的虎式坦克运往前线
亨舍尔工厂内的虎式坦克生产线昼夜不停,这种重达56吨的庞然大物被以最快的速度生产
出来,运往前线。
.
4
1943年7月5日– 1943年8月27日
.
5
地点
.
6
主要指挥官
• 德军
•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 京特·冯·克鲁格 • 赫尔曼·霍特 • 瓦尔特·莫德尔 • 汉斯.赛德曼 • 罗伯特·里特尔·冯·格莱姆
• 苏军
• 格奥尔吉·朱可夫
• 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基 • 尼古拉·费多罗维奇·瓦图京 • 伊万·科涅夫
初露峥嵘
苏军先头的107坦克旅撞上了德军505独立虎式坦克营,虎式在1500米外就咆哮开火,半小 时内苏军50辆坦克被摧毁46辆,虎式坦克营直至. 遇到苏军一个坦克军的反击才被阻止住。 27
德军新式坦克的严重问题
在北线德军编成内行动的90辆虎式坦克根本不能近战,这是因为车上没有机枪,只能靠火
炮消灭苏军。一旦陷入苏军步兵的防御阵地之内,火炮又打不了步兵,根本不能歼灭和压
苏军装甲部队拥有数量优势
1943年苏联的坦克生产能力已经超过德国,不仅能及时补充战场上的损失,而且能大量装
备部队,会战前苏军拥有的坦克和自行火炮达到创纪录的9500辆。1943年苏军还生产了
35000架飞机,并掌握了生产新型歼击机、强击. 机及轰炸机的技术。
22
苏军特殊的反坦克武器
库尔斯克附件的所有犬类都被征用了,它们被紧急训练成最佳的反坦克武器。当 德国的坦克冲过战壕的时候,成群的捆满烈性炸药的战狗与德国人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