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课件)
合集下载
14.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课件ppt)

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
新知讲解
影响
苏联的解体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的终结,也宣告了 两极格局下的冷战结束。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有人说,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八一九事件”,有人认为是戈尔巴 乔夫的改革,有人认为是冷战中的军备竞赛,也有人认为是复杂的民 族问题。对此,谈谈自己的见解。(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所学知识以 及P23资料1、资料2的内容)
课堂练习
5、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
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判断他评价的是哪次改革( )
A.列宁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邓小平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课堂练习
6、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 A.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B.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C.社会主义建设应不断进行改革 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加强对西方“和平演变”的抵制
新知讲解
表现:
东西德国经历45年的分裂后重新统一
柏林墙
新知讲解
想一想
结合所学知识及以下材料 思考东欧剧变的原因?
材料一: 戈尔巴乔夫的建设“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和对外开展“新思维”外交导致各国政党内 部思想混乱,改革越走越远,最后连政权也丢掉了,有人说,这是欢乐的一跳跌进了深渊。
材料二: 西方国家:针对东欧各国制定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政策,以贷款、贸易、科技和意识形态渗透 等各种手段诱压东欧国家。
新知讲解 根本原因
原因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导致严重的 经济危机。
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激化苏联的各种矛盾,使 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国家权力分散。
外部原因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和平演变 ”战略的影响。
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共46张PPT)教材

2.领导人因素——改革瓦解现存制度并 开启苏联解体大门
■戈尔巴乔夫改革后果
第四学习主题
第3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政治领域没有原则的改革,再加上经济状况的恶化:1990年 苏联的经济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财政状况恶化,通货膨胀加 剧,内债外外贸赤字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商品奇缺,供应紧张。 过激化的市场经济改革,致使分配系统、流通系统 、运输系 统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 1991年的时候,情况继续恶化,各加盟共和国的民族主义者 借机驾祸苏联共产党,引起人们的信仰危机,意识危机,鼓励 人们揭露苏维埃社会的阴暗面,否定苏联几十年来社会主义的 建设成就,致使人心涣散,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第四学习主题
第3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波兰、民主德国、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 南斯拉夫也进行过类似的改革,但总体成效不大。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 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 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奇迹”。
第四学习主题
第3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Nikita Sergeyevich Khrushchev 1894.4.17~1971.9.11 1953.9.7~1964.10.14第4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尼基塔· 谢尔盖耶维奇· 赫鲁晓夫
1918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1934年当选联共 (布)中央委员。1939年任联共(布)中央政治 局委员。1952年当选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中央 委员会书记。1953年起任苏共第一书记。 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20大”上(苏联 历史发展的转折点),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 《关于克服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 露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掀开世界范围的 “去斯大林化”运动,结束了斯大林时代,停止 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释放了绝大多数 古拉格(负责管理全国牢狱营)中的政治犯。并 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等观点。 他的自由化政策为斯大林时代的既得利益者 所痛恨,被称为“鲁莽的改革家”。1964年被他 的学生兼党内同志勃列日涅夫等人策划发动宫廷 政变,免除了赫鲁晓夫的一切职务,被迫辞职。 赫鲁晓夫的改革比较全面,在位十年,改革 十年。是积极倡导改革的苏联第一位领导人,也 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先行者。
5.4.2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课件(27张PPT)

•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徐特立
•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列宁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导入新课
01
东欧各国在很大程度上都受 制于苏联,苏联强迫东欧国家 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 由于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目的 是摆脱苏联的控制,所以苏联 以武力镇压了捷克斯洛伐克的 改革。
02
这反映出东欧各 国实际上没有取得 独立自主的权利。 这也是东欧剧变的 历史原因。
一、东欧剧变
•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托尔斯泰
俄 罗 斯 联 邦 总 统 鲍 里 斯
-
叶 利 钦
叶利钦站在被包围的俄罗斯 议会大厦外面一辆坦克上演说。
苏联解体,独联体成立
独联体
独联体的性质不是国家, 而是一个独立国家的联
合体
独联体是独立国家联合体的简称。1991年12月21日, 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原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 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会晤,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宣 告苏联已不复存在,并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教学课件

一、简述东欧剧变
国内原因: 经济危机进一步导致政治危机。
(一)原因
国外原因
1、戈尔巴乔夫在苏联的政治改革 对东欧剧变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2、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 略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概况
从1989年到1992年,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纷 纷易手,执政的共产党、工人党等被迫下台,社 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德国实现了统一、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分 裂。 东欧剧变是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和平 演变,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一次严重的挫折。
(三)实质
东欧剧变时的街头血战
冷战的标志:柏林墙
德国统一
二、简述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
1、经济方面:
2、政治方面:
3、外交方面:
1、 2、 3、 4 、
(二)苏联解体的过程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的关系:
二、简述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
1991年12月25日 19时32分,红旗从克 里姆林宫上降落。
克里姆林宫升起俄罗斯国旗。
6、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 启示?
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 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③加强执政党建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提出了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 1、经济方面: 2、政治方面:
提出建设“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并把“政治多元化”、“民主化”、“公开 性”作为三大目标。1990年,修改宪法,取 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
3、外交方面:
推行“新思维外交”,主动缓和美苏 关系,不干涉东欧事务,从国外撤军,努 力争取西方国家的经济合作和援助。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课件

家政,策促,使都它对们东向欧西的方变靠化拢有,影向响资,本起主了义推转动变作。用由。于”它 所进行的过程—中—苏并钱联没其:有琛“发回新生答思战《维争世”,界外所知交以识,叫》放"和杂松平志了演的对变谈东" 话欧。
外部因素: 国家的控制;
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戈尔巴乔夫改革
请阅读书本P21页第一、二段,
当今世界五大社会主义国家
中
国
朝鲜
古巴
越南
老挝
对比两张地图,你发现了什么变化?
东欧剧变
请结合书本P22页第一段和图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 年代初
5—37,说说东欧剧变“变”在何
处?
1.版图的变化
变 2.社会制度变化 (东欧剧变的实质)
3.1991年,华约 组织解散
“我们不应该奴隶般
的模仿外国的模样!”
架了捷共领导人。“布拉格之春”被
进布拉格
迫中止。
阅读材料,探究东欧剧变的原因
资料1: 20世纪80年代,经历过改革过的东欧国家经 济发展情况
波兰 南斯拉夫 民主德国 匈牙利 保加利亚
外债
387
210
191
160
69
(亿美元)
历资,有地史料但找是2都到照因:有 一 搬素“长 条 苏:这期 适 联些在 取 沿形 合 的事得 用苏成本一情独 苏联的国套(的立联多情做指控自模方况法东制主式面的。欧下的,的建…剧,权背深设…变东利离社刻从)欧;本会原外来各国主因部得国国义。条虽实 情道这件然际 。路些来很上,国说突没更家,然有多没苏 内西联方部“国新因家思素以维:贷”款本的、国改贸改革易革之、成风科效、技不西等大方各,“种引和手发平段社演诱会变压危”东机的欧。鼓国励
外部因素: 国家的控制;
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戈尔巴乔夫改革
请阅读书本P21页第一、二段,
当今世界五大社会主义国家
中
国
朝鲜
古巴
越南
老挝
对比两张地图,你发现了什么变化?
东欧剧变
请结合书本P22页第一段和图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 年代初
5—37,说说东欧剧变“变”在何
处?
1.版图的变化
变 2.社会制度变化 (东欧剧变的实质)
3.1991年,华约 组织解散
“我们不应该奴隶般
的模仿外国的模样!”
架了捷共领导人。“布拉格之春”被
进布拉格
迫中止。
阅读材料,探究东欧剧变的原因
资料1: 20世纪80年代,经历过改革过的东欧国家经 济发展情况
波兰 南斯拉夫 民主德国 匈牙利 保加利亚
外债
387
210
191
160
69
(亿美元)
历资,有地史料但找是2都到照因:有 一 搬素“长 条 苏:这期 适 联些在 取 沿形 合 的事得 用苏成本一情独 苏联的国套(的立联多情做指控自模方况法东制主式面的。欧下的,的建…剧,权背深设…变东利离社刻从)欧;本会原外来各国主因部得国国义。条虽实 情道这件然际 。路些来很上,国说突没更家,然有多没苏 内西联方部“国新因家思素以维:贷”款本的、国改贸改革易革之、成风科效、技不西等大方各,“种引和手发平段社演诱会变压危”东机的欧。鼓国励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PPT课件

(2)政治上: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把“政治多元化”、“民主化”“公开性”作为三大目标。1990年,苏联修改宪法,取消苏共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当选苏联首任总统。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的实质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科学社会主义
(2)出现无政府主义, 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加剧了经济的恶化,而经济的恶化又大大的加剧了政局和社会的进一步动荡,加剧了苏联的解体。
3、引发“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统一”等现象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A.华约建立 B.东欧剧变 C.苏联解体 D.美苏争霸4.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改革改变了苏联的社会性质B.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C.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成果D.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八一九事件
3、影响:
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美苏争霸的结束,标志着以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处于低潮,发展困难增大。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启示
1、社会主义国家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进行改革要符合本国的国情;3、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4、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5、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5.在评论某次改革时,一学者风趣的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据此推断,他针对的是A.赫鲁晓夫改革 B.匈牙利改革C.戈尔巴乔夫改革 D.捷克斯洛伐克改革Βιβλιοθήκη 变2.华约组织解散
1.版图的变化
3.社会制度变化
(东欧剧变的实质)
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东欧各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社会主义制度,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一次严重的挫折。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的实质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科学社会主义
(2)出现无政府主义, 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加剧了经济的恶化,而经济的恶化又大大的加剧了政局和社会的进一步动荡,加剧了苏联的解体。
3、引发“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统一”等现象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A.华约建立 B.东欧剧变 C.苏联解体 D.美苏争霸4.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改革改变了苏联的社会性质B.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C.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成果D.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八一九事件
3、影响:
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美苏争霸的结束,标志着以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处于低潮,发展困难增大。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启示
1、社会主义国家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进行改革要符合本国的国情;3、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4、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5、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5.在评论某次改革时,一学者风趣的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据此推断,他针对的是A.赫鲁晓夫改革 B.匈牙利改革C.戈尔巴乔夫改革 D.捷克斯洛伐克改革Βιβλιοθήκη 变2.华约组织解散
1.版图的变化
3.社会制度变化
(东欧剧变的实质)
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东欧各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社会主义制度,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一次严重的挫折。
苏东剧变和苏联解体ppt课件

(1)要始终将经济建设放在首位,维护社会 的安定团结。 (2)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3)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抵制 西方的“和平演变”。
给我国最大的启示:要根据本国国情 建社会主义。
14
东欧剧变 的实质:
东欧各国的社 会制度发生了 根本性变化
12
苏联解体的原因。
(1)根本原因:苏联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实行错误改革 路线、方针、政策。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 演变”。 总之,苏联解体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高度集中 的经济政治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妨碍 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13
戈尔巴乔夫改革有哪些 经验教训?(P102自测)
斯 大 林 模 式
赫鲁晓夫
小修小补
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 经济基础日趋衰弱,难以 支撑沉重的军事负担,使 得综合国力逐渐衰退,社 会矛盾不断积聚。 2
1985年,戈尔巴乔 夫担任新一代 苏共中央总书记。
背景:长期的争霸,国民经济 军事化,,导致经济日益衰退 与恶化,为维持苏联世界大国 地位而需要改革。
为什么说独联体不是 一个国家?
独联体的性质不是国家,而是一个独立国家 的联合体。是在互相承认和尊重国家主权、 平等、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上建立的。
11
苏联解体对世界局势产生 了哪些影响?
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雅尔 3、影响: 塔体系宣告结束,两极格局瓦解。 “冷战”结束,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基 本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两极格 局被打破,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出现。
8.19事件
7
俄 罗 斯 联 邦 总 统 鲍 里 斯 叶 利 钦
叶利钦站在被包围的俄罗斯 议会大厦外面一辆坦克顶上演说。
给我国最大的启示:要根据本国国情 建社会主义。
14
东欧剧变 的实质:
东欧各国的社 会制度发生了 根本性变化
12
苏联解体的原因。
(1)根本原因:苏联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实行错误改革 路线、方针、政策。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 演变”。 总之,苏联解体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高度集中 的经济政治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妨碍 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13
戈尔巴乔夫改革有哪些 经验教训?(P102自测)
斯 大 林 模 式
赫鲁晓夫
小修小补
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 经济基础日趋衰弱,难以 支撑沉重的军事负担,使 得综合国力逐渐衰退,社 会矛盾不断积聚。 2
1985年,戈尔巴乔 夫担任新一代 苏共中央总书记。
背景:长期的争霸,国民经济 军事化,,导致经济日益衰退 与恶化,为维持苏联世界大国 地位而需要改革。
为什么说独联体不是 一个国家?
独联体的性质不是国家,而是一个独立国家 的联合体。是在互相承认和尊重国家主权、 平等、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上建立的。
11
苏联解体对世界局势产生 了哪些影响?
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雅尔 3、影响: 塔体系宣告结束,两极格局瓦解。 “冷战”结束,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基 本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两极格 局被打破,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出现。
8.19事件
7
俄 罗 斯 联 邦 总 统 鲍 里 斯 叶 利 钦
叶利钦站在被包围的俄罗斯 议会大厦外面一辆坦克顶上演说。
5.4.2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课件(27张PPT)

这一事件 实质是苏 联“传统 派”为了 挽救国家 的完整和 统一,为 了挽救社 会主义而 采取的一 场政变行 动。
1991年10月23日,戈尔 巴乔夫和叶 利钦在议会中祝贺挫 败八一九事件
俄 罗 斯 联 邦 总 统 鲍 里 斯 叶 利 钦
叶利钦站在被包围的俄罗斯 议会大厦外面一辆坦克上演说。
苏联解体,独联体成立
“冷战”结束,两大军事集团对峙 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出现。
1991年12月25日19时40分,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国家电视台 发表声明说,由于当前国内的形势和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建立,他决定停止在 苏联总统职位上的活动
15个加盟共和国独立
摩尔多瓦
3、《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
1985年,戈尔 巴乔夫担任新一任 苏共中央总书记。
如何改革?
经济上:
加速发展战略
苏联食品短缺,人 们排长队购买食品。
如何改革?
政治上:
直接导致 苏联解体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思想界混乱
“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
苏共领导地位及 中央政府的控制 力被弱化
进程
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混乱局面
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 主要原因
01
内因:
02
1、“斯 大林模式”的 僵化(根本 原因)
03
2、政治 体制改革失 败,政治混 乱,
04
社 会动荡.
05
外因:
06
西方 国家的“和平 演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⑦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线索
理论 马克思主义 实践 巴黎公社 现 实 一国胜利:俄十月革命胜利 多国胜利:欧亚社义国家建立
挫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 发展 路成就巨大,健康发展。
目前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共有5个: 中国、朝鲜、越南、老挝、古巴。
苏联解体
1.背景: ①伴随着东欧的风云突变,苏联也日益动荡。 ②国民经济大滑坡,罢工浪潮此起彼伏,犯罪率 猛增,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苏共内部的分 歧日趋尖锐和公开化。
2.过程: ①“八一九事件”:
图5-39 “八一九事件” 概 况 影 响 1991年8月19日,几名苏联高级官员发动政变,软禁 了戈尔巴乔夫,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 机”,但很快失败。 使戈尔巴乔夫的总统权力受到削弱,各加盟共和国 独立倾向更趋高涨。
15个加盟共和国独立
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爱沙尼亚
格鲁吉亚
哈萨克
吉尔吉斯 拉脱维亚
立陶宛
摩尔达维亚 俄罗斯
塔吉克
土库曼
乌克兰
乌兹别克
白俄罗斯
资料1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一位法国学者就曾断言:在 苏联面临的所有问题中,最急需解决而又最难解决的显然 是民族问题。
资料2 20世纪60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国每生产1辆坦克, 苏联就能在同一时间内生产出9辆。但就是这样一个能将 国民送上太空的国家,却不能向国民提供足够的面包、袜 子和牙刷。 导致苏联解体的主因,有人认为是“八一九事件”, 有人认为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有人认为是冷战中的军备 竞赛,有人认为是复杂的民族问题。对此,谈谈自己的见 解。
情景导入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有人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 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 戈尔巴乔夫则把苏联改死了!”
第2课时
剧变后的东欧
独立国家联合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1985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领导人。
2.措施: 经济
政治
外交
将发展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已严重畸形 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改革效果不佳 取消了一党制,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1990年, 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首任总统。 开展“新思维”外交,积极缓和与西方的关系, 不再干涉东欧国家事务,主动从东欧撤军,鼓励 东欧国家进行变革,实际为西方的干预开了绿灯
东欧剧变
1.背景:
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多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苏联 军队解放的国家,在战后深受苏联的影响和控制。
②斯大林模式不符合东欧各国自身的国情,反而越来越 显现出妨碍各国自主发展的问题。一些东欧国家进行 了改革,但未取得显著成效,还受到苏联的指责和武 装干涉。
③进入80年代,东欧国家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为了迅 速发展经济,东欧国家大举借债,导致财政赤字剧增, 通货膨胀严重,物价不断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内容: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提出以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原则为核心的“新思维”, 使苏联内外政策发生根本转变。对外搞“缓和”,不 断迁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内鼓吹民 主化、公开化、多元化,否定历史,否定马克思主义 的基本原则。 影响: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对历来受制于苏联 的东欧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近半个世纪以来取 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毁于一旦。
存在于1963至1992年,位于巴尔干半岛。1992年解体,分别成 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后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1999年 科索沃战争后,解体为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克罗地亚共 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 共和国(波黑)和科索沃。
全面认识东欧剧变
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各国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苏 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 演变”策略的影响。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改变,是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 和平转变。 影响: ①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严重的挫折。 ②剧变后的一段时间里,东欧经济继续恶化,政治和社会 生活更加动荡,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不满情绪进 一步加深。
根据你所了解的资料,从历史因素、内部因 素、外部因素等方面,对东欧剧变的原因谈谈自 己的见解。
历史因素:在苏联的控制下,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 得独立自主的权利;东欧各国脱离了各自的具体国情, 推行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内部因素: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导致民主和法制遭 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现象出现。 外部因素: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西方国家 的“和平演变”策略。
德国柏林墙被拆除
柏林墙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东德)于1961年8月12 日夜始建,用于隔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西德)。1989 年11月9日被推倒,促进了德国统一。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并 入联邦德国。统一后的德国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名、国旗、国 歌、国徽,首都设柏林。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⑤必须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经济: 重点发展重工业
戈尔巴乔夫改革 政治:取消一党制, 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
东 欧 剧 变 和 苏 联 解 体
外交:开展“新思维”外 交 背景: 东欧国家改革未能取得显著成效 东欧剧变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背景: 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 苏共内部的分歧日趋尖锐 苏联解体 加速: 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事件” 影响: 宣告了两极格局下的冷战落下帷幕
1989年11月17日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暴发要求捷共领导人下台的游行
捷克斯洛伐克是1918至1992年存在的联邦制国家。1918年10月 28日,建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60年通过新宪法,更国名为捷 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90年4月,联邦议会决议更国名为捷 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3年1月1日,分裂为捷克和斯洛伐克 两个独立的主体共和国国家。
②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同白俄罗斯及乌克 兰的总统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其他苏联加盟 共和国纷纷响应,苏联名存实亡。
③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通过电视向全国宣布辞去苏联总 统职务,将国家权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印有镰刀锤子的 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 旗缓缓升起。次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 到会代表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宣言:“随着独立国家 联合体的建立,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和国际法的主体即将 停止其存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从此结束。 3.影响: 苏联的解体,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的终结,也宣告了两极格局下的冷战落 下帷幕。
回顾德国分裂的历史,谈谈自己看到这张照片的感受。 德国在冷战的时代背景下一分为二,终于在1990年 重归于统一,说明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除了德国统一外,还有哪些东欧国家的版图发生了变 化?比较一下剧变前后的东欧版图,从地图上找出这些国 家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变化: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 黑塞哥维那、南斯拉夫联盟、马其顿。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捷克、斯洛伐克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历史教训?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 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 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②建议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 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以 适应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形势; ③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在改革中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地位不动摇; ④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反对民族沙文主义。 ⑤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⑥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提 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拒腐防变,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独立国家联合体,简 称“独联体”,它不是一 个主权国家,而是由大部 分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 的国家联合组织。它不具 有凌驾于成员国之上的权 力。它以所有成员国的主 权平等为基础,为各成员 国加强友好与合作服务。
观察地图,说一 说独联体刚成立时包 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格鲁吉亚、吉尔吉 括哪些国家,原属苏 斯斯坦、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 联的哪三个国家未加 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入。 和立陶宛未加入。 图5-40 独立国家联合体
历史教训: ①经济建设和改革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于 本国国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②必须加强执政党的理论和思想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 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保持党的先进性。 ③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 法律制度。 ④要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维护和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 结。
上述观点都是片面的,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苏联高度 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僵化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原因: 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 展和政治民主的实现,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②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新思维”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 主义”,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③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破坏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形象 和声誉,也耗尽了国力。 ④错误的民族政策和大俄罗斯主义行为,埋下了民族分裂 的祸根,在戈尔巴乔夫的公开化、民主化的鼓动下,极 端民族主义迅速泛滥。 ⑤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阅 读 卡
夭折的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长期停滞的经济和僵化的体制触 发了东欧国家的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 人民强烈要求摆脱苏联模式,按照自 己民族特色进行政治经济改革。1968 年初,捷克斯洛伐克通过了实行全面 改革的《行动纲领》,提出在政治方 面“改造整个政治制度”,在经济方 面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改革随之 全面展开,被称为“布拉格之春”。 苏联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认为它背离 了“社会主义轨道”。8月20日深夜, 图5-36 苏军坦克开 苏联突然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绑 进布拉格 架了捷共领导人。“布拉格之春”被 迫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