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对我们的启示

数学科学学院应用数学专业杨龙20104207045

引言:

东欧剧变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波兰。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波兰、罗马尼亚、民主德国、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纷纷易手。执政40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下野。伴随着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东欧剧变之后,又一个超级大国倒下了。1991年12月25日圣诞节夜,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演说,宣布辞职。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严重挫折,东欧与苏联到底怎么会落到亡党亡国的命运?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苏共的失败?苏共的失败对我们有什么有意义的启示?

原因:

东欧剧变的原因总结

(一)东欧剧变的内因。

1.历史原因

二战后,苏联对东欧各国的共产党一直以老子党自居。在苏联大国主义的控制下,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着意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强使东欧国家在内政外交上同它保持一致。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处理各自的内部事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上,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东欧各国惟一可奉行的社会主义模式。东欧各国完全背离了各自的具体国情,成了美苏冷战的牺牲品。

2.经济原因

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各国不同程度上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要求,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出现了高潮。但这些改革除了南斯拉夫外,都未涉及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没有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以致改革成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

3.政治原因

由于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官僚主义的滋生膨胀,进而导致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现象出现。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各国党和政府的威信低落,其结果是使反对派能够获取相当数量的群众的支持并最终以大选的形式获取政权。

(二)东欧剧变的外因:

1.苏联因素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据估计,从1972年到1981年,苏联对东欧的贸易补贴总额为1019亿美元。为了甩掉东欧这个经济包袱,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同时,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新思维”,

即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的纲领,推动了东欧各国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催化了东欧的变化并促使东欧各国的反对派借势突起。

2.西方因素。

“和平演变”战略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其目标是使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私有化、政治多元化、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西方化,最终使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以美国为领导的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东欧是西方实施这一战略的突破口。

苏联解体的原因总结:

(1)、苏联的剧变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具有决定性和根本性的意义。内因是指苏联国内各种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外因是指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但和平演变之所以奏效,关键原因还是出在苏联内部,正是因为苏联传统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已经过时又迟迟得不到更新,进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内部危机日渐加重。再者,苏联共产党的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推行了错误的路线,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2)、苏联的剧变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历史的原因是深层的基础性的东西,而现实原因则是直接的导火线。历史原因包括过时的僵化的经济体制与当代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之间的矛盾;严重的官僚主义与广大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和人民之间的矛盾。现实原因是苏联共产党把体制改革变成了社会制度的转轨,即执政的共产党在改革中的路线失误,就成了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

(3)、在社会结构的层面上,苏联解体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和对外政策方面的原因,但其中经济因素起者决定性的作用。苏联几十年的经济建设成就固然巨大,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多少,这和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有直接联系。逐渐使人民对苏共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失去了信心,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4)、就苏共本身而言,导致苏联剧变的既有思想路线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方面的原因。思想路线在这其中起着根本的作用,因为,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都是在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制定的。苏联共产党从斯大林开始到80年代,始终没能从根本上摆脱执导思想上的僵化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左”的路线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又从“左”的极端一下子跳到了“右”的极端,表现为全盘否定了苏联的历史,终于引发了一场毁灭性的总危机。

启示:

总结历史的教训会转化为现实的理论财富。苏东剧变之后,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从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发生严重曲折的教训中引以为鉴,并多次论述了苏联共产党执政长达74年后垮台的教训。他说,根本的一条,就是不能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能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能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也明确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包括苏东在内的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执政几十年的老党、大党,先后失去了政权,有的甚至走向衰亡,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分析这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教训,有几点启示是重要的:第一,执政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必须坚持改革创新,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要目光远大、开拓进取,绝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实践创新

和理论创新,党才能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保持主导地位。第二,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行动纲领必须顺应民心,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要执政兴国、执政为民。任何执政党的根基都在于人民群众的支持。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只有始终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执政党才能为群众所拥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第三,执政党必须注重自身建设,善于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经受住长期执政和社会变革的考验。一个政党或团体,在它夺取政权的时候,因为万众一心,不怕任何艰难困苦,于是“其兴也焉”;一旦政权在握,便高踞于民众之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所面临的就不仅仅是拒腐防变的问题,还有提高领导水平、执政水平,提高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等重大课题,这些问题回答、解决不好,就会是“其亡也忽焉”。一个党要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长久地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党的团结和统一,从实际出发改进领导方式、组织方式、活动方式和工作方式,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第四,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还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基础,坚持民主集中制,建设一个团结、坚强、稳定的领导集体,建设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并具有强大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组织体系,建设一支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必须指出的是,十余年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于苏东剧变的原因提出了各种看法,侧重点各不相同,但实际上并不互相排斥。我们既要坚持多重性原因的“合力论”,又要坚持“重点论”。但是诸多研究中,到底哪种因素是更带有根本性的、决定性的因素?或者说导致苏东剧变的最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使诸多因素形成“合力”的“粘合剂”又是什么?至今众说纷纭。对此,曾参与策划瓦解别国秘密战略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彼得·施魏策尔在《里根政府是怎样搞垮苏联的》一书中也指出:“苏联从世界地图上被抹掉”,“导致苏联解体的最主要因素到底是哪些呢?是国家意识形态的破产吗?是由于共产主义违反人性而命中注定要失败吗?是苏联经济的钙化与生锈最终使其不堪重负而发生内部爆炸,如同一个不结实的屋顶因不堪积雪的重压而轰然倒塌一样吗?历史学家们可能对这一问题争论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档案的陆续披露,对苏东剧变的研究肯定会越来越接近历史的真实。只有找出最为重要的原因,我们才能总结出真正应该吸取的教训,才能真正避免重蹈前车之覆辙。

我们纵观苏联东欧执政的共产党的兴衰成败,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教训,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1.在指导思想上,执政的共产党要善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时代、国情、具体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以创新的精神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和时代化。

2.在组织和制度建设上,执政的共产党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和要求,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和监督机制。

3.在作风建设上,执政的共产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勤政为民的原则,坚决反对腐败现象和既得利益集团出现。

4.在领导方式上,执政的共产党必须适应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研究执政的基本规律,不断改进和完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

5.在适应生产力要求上,执政的共产党必须尊重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