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一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测试

合集下载

历史选修ⅰ人教新课标第一单元梭伦改革单元检测题.

历史选修ⅰ人教新课标第一单元梭伦改革单元检测题.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单元检测题(人教版选修1)(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公元前4世纪一位雄辩家曾说:“德拉古的法律,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用血写的。

是在说明( ) 《德拉古法典》是用严刑峻法来维护贵族的利益 《德拉古法典》的制订过程充满了血腥与斗争《德拉古法典》在实施中遭到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贵族强烈反对 《德拉古法典》没有任何进步意义 ”它A 、B 、CD 、答案:A 解析:《德拉古法典》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用严刑峻法来维护贵族的利益,故选 项。

2、 公元前594年,希腊雅典城邦的执政官梭伦开始进行除旧布新改革,力图解决当时的主 要社会矛盾是( ) A 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B 、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C 奴隶主与平民的矛盾D 统治者内部之间的矛盾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的背景,梭伦改革前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

3、 促使梭伦决心消除社会动荡,振兴雅典城邦进行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 萨拉米斯岛危机“疯诗人事件”唤起了人们的爱国精神 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题干的限定词“直接”原因,萨拉米斯岛危机是 梭伦改革的导火线,故选 B 项。

4、 梭伦的演说词中提到:“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 竟至陷入绝境”,我们可以从中看出( ) ①梭伦忧国忧民的思想 ② 雅典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 ③ 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绝望 ④ 的社会危机相当严重 A ①②③④B.①②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梭伦的演说词并 不是对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绝望,故排除③,选5、 梭伦说:“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 文中的“他们”是指( A 、贵族 C 外邦人) B 、平民 D 奴隶 雅典B 项。

高中历史人教选修1单元检测:第一单元梭伦改革(含答案)[ 高考]

高中历史人教选修1单元检测:第一单元梭伦改革(含答案)[ 高考]

历史人教选修1第一单元梭伦改革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

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B.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C.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D.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2.关于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公民内部的阶层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①“平原派”②“海岸派”③“山地派”3.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

”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B.设立五百人会议C.实行“公职津贴制”D.实行陶片放逐法4.下图展示的是古代雅典的轻装步兵,该兵种是当时雅典军队的三大兵种之一。

轻装步兵装束简单,手持简易的武器。

在梭伦执政时期,轻装步兵主要来源于第四等级,主要是因为该等级()A.政治地位较高,很少参与作战B.交纳赋税太多,无力参与作战C.拥有财产较少,所尽义务较小D.拥有财产较多,所尽义务较小5.下图为哈里斯所著《古希腊生活》的封面,书中认为,梭伦改革根据农业收入的多少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这一财产等级制度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利。

这一说法的依据是()A.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道路B.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C.平民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D.贵族阶层被排挤出国家政权之外径③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得到了广泛支持④没有带来真正的平等,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贵族和平民的矛盾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公民陪审法庭的陪审员在投票A.公民陪审法庭是雅典的最高司法机关B.公民陪审法庭的陪审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C.第四等级公民没有担任陪审员的资格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打破了贵族的司法垄断8.“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第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一单元梭伦改革单元检测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一单元梭伦改革单元检测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一单元梭伦改革单元检测一、单选题1.梭伦用最为重要的一项政治制度改革实践了“分配性正义”,并以之为基础设置了政治决议和参与的分级制度。

这里的“政治制度”是指A.财产等级制B.四百人会议C.陪审法庭D.陶片放逐法2.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写道:“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

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

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下列能印证“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的史实是A.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B.以财产取代出身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C.鼓励外国手工业者移居雅典D.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3.梭伦改革中体现机会均等、公平公正民主原则的是A.废除债务奴隶制B.设民众法庭C.抽签选举公职D.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4.梭伦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声称:“我为他们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使他们获得解放。

”这一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A.实现民主自由B.维护社会稳定C.为雅典民主奠定阶级基础D.实现人人平等5.雅典公民推举梭伦为首席执政官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B.巩固贵族的统治地位C.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城邦统一D.收复萨拉米岛的需要6.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A.雅典奴隶B.雅典贵族C.雅典执政官D.雅典平民7.梭伦改革前,雅典出现了许多“六一汉”。

这种现象是A.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B.贵族剥削平民的结果C.海外贸易繁荣的成果D.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8.公元前594年,希腊雅典城邦的执政官梭伦开始进行除旧布新的改革。

他力图解决的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统治者内部之间的矛盾B.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C.奴隶主与平民的矛盾D.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9.如果你是生活在公元前8~前6世纪的雅典的“六一汉”,下面关于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你之所以是“六一汉”,因为你要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债主,自己只能保留六分之一B.你的前身是平民C.你有可能变成债务奴隶D.你的所有借款或地租都要以财产作为抵押10.梭伦改革中有如下规定:“凡有干质、流质一起共200斗的人,应评估为双牛级;其余则属于日佣等级,不得担任任何官职。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梭伦改革》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梭伦改革》测试卷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1.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经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往异地……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此诗所涉及的梭伦改革的内容是( )A. “解负令”B.财产等级制C.陶片放逐法D.津贴制度2.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梭伦。

他一面颁布 “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提高平民政治地位;一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保护贵族政治特权。

由此可见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A.提高平民地位B.调和社会矛盾C.保护贵族权益D.未改善奴隶的生存状况3.为纪念“伟大的立法者”梭伦,美国在其立法机构——众议院的墙壁上镶嵌了一幅梭伦的画像。

梭伦改革的措施体现出他的立法精神在于()A.劫富济贫B.公平公正C.倾向权贵D.崇尚峻法4.梭伦改革中,制定新法典取代德拉古的严酷法律,只保留了其中有关杀人罪判死刑的部分,还制订禁止厚葬、抚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等法令。

这些改革措施()A.具有一些人文主义色彩B.维护工商业奴隶主利益C.援引罗马自然法的精神D.体现梭伦改革中庸主张5.公元前432年的一天,雅典公民伯克帕德的妻子米尼娜兴高采烈地和丈夫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但她却被拒绝进入会场。

其主要原因是()A.会议采用“陶片放逐法”,妇女无表决权B.雅典民主政治制度规定女人不得干预男人事务C.会议内容与女人无关D.在当时妇女无政治权利6.梭伦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措施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是()A.直接削弱了贵族专权的局面B.加强了工商业奴隶主的经济实力C.扩大了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D.壮大了雅典城邦的实力7.普鲁塔克在《梭伦传》中记述道:“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种土地,缴纳5/6的收成,因而被称为‘六一汉’或‘塞特’;或者以自己人身作债务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单元检测题
A.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B.设立民众法庭
C.抽签选举和差额选举D.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
17.克里斯梯尼改革
A.是建立在庇西特拉图僭主政治的基础上的B.是对梭伦改革的继承和发展
C.延缓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D.使雅典开始走上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
18.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这样做的结果是
A.雅典民主政体并不排斥有限的特权B.应该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的思想
C.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D.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
21.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记述:“他(梭伦)创立了一个新的宪法,制定了一些新的法律。……法律写在牌子上,牌子立在巴西勒斯柱廊里,所有的人都要发誓遵守法律。……这些法律要实行百年不变。”从材料中不能体现的法制特征是
23.
(1)担任低级官吏(或除执政官外各级职官选举和任职资格)
(2)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参政议政开辟了途径,是历史的进步。但财产等级制度不能带来真正的平等。
(3)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民都可参加;创立四百人会议做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公民陪审法庭做为最高司法机关;制定新的法律。
25.(1)梭伦:崇尚中庸,不偏不倚。(2分)
目的:缓和贵族和平民的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2分)
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2分)目的:废除奴隶制,建立新兴地主阶级专政。(2分)
(2)影响: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促进了雅典民主制国家的形成。商鞅变法奠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基础,增强了秦国的综合国力,促进秦国完成了国家统一。(8分)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梭伦改革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一堂关于“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原因”的课堂讨论中,四位同学的发言中最接近体制因素的表述是( )A.雅典的“五百人会议”扩大了雅典的民主基础B.雅典港湾众多,工商业发达C.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D.雅典注重对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2.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C.平民中不再有债务奴隶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3.梭伦改革时期,雅典出现了三个分属不同背景的政治派别:代表平原地带氏族贵族利益的平原派;代表沿海地区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的海岸派;代表山地贫穷农牧民的山地派。

梭伦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海岸派利益的是( ) A.颁布“解负令” B.划分四个选区C.设四百人会议 D.划分公民等级4.梭伦在历史上被称为雅典“民主之父”,下列对其改革措施的表述正确的是( )A.颁布解负令,废除雅典的奴隶制度B.为发展农业生产,积极鼓励粮食出口C.为防止僭主政治,实施“陶片放逐法”D.设立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5.某同学在撰写有关公民大会的历史论文时,得出如下结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梭伦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创立者B.所有等级公民均可参加C.公民大会有权决定战争、媾和等国家大事D.“四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关6.梭伦执政后对国家权力进行一系列改革,以下表述在他执政期间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越来越少B.“五百人会议”成立C.某人因买卖婚姻受到法庭审判D.某位奴隶有幸成为陪审员7.下列最能完整反映梭伦改革特点的是( )A.坚决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满足了广大平民阶层的利益C.试图在中庸、公平、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社会D.没有满足各个阶层的利益8.梭伦改革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A.发展工商业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B.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C.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根本解决,稳定了社会秩序D.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了楷模作用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9.梭伦执政时期采取了多项旨在建立和发展民主政治的措施。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一 梭伦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一 梭伦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里写道:(梭伦把)法律颁写在木板上,竖立在巴西勒斯柱廊里,所有人都发誓恪守它们,9名执政官还要在那块石头跟前起誓,如果他们僭越了某条法律,他们将献塑一座金像。

这一记载说明梭伦为雅典执政官时()A. 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处处维护平民的利益C. 使雅典成为了民主国家D. 奉行法律至上的原则【答案】D【解析】虽然法律至上,但不一定人人平等,故A排除;题干中没有体现维护平民利益的内容,故B排除;古代雅典是奴隶主专政的国家,不是民主国家,故C排除;由材料内容“所有人都发誓恪守它们”“如果他们僭越了某条法律,他们将献塑一座金像”说明古代雅典奉行法律至上,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古希腊最大的城邦斯巴达国势最盛时领土面积也不过8400平方千米,雅典城邦面积才2550平方千米,普通城邦方圆数十里,居民数万人。

这表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A. 独立自治B. 小国寡民C. 封闭保守D. 彼此隔绝【答案】B【解析】由材料“斯巴达国势最盛时领土面积也不过8400平方千米,雅典城邦面积才2550平方千米,普通城邦方圆数十里,居民数万人”可知,这是突出古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故B项正确。

其余选项均不符合材料内容,故排除ACD。

故选B。

3.在伯利克里统治时代,22岁的雅典小裁缝、普通公民比利娶了20岁的娜塔莎,他们很幸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夫妻可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B. 比利有权成为将军C. 比利有权担任法官D. 比利可领取开会工资【答案】D【解析】A项表述错误,他的妻子不是公民,不可以参加公民大会;B项表述错误,比利是普通公民,不可以成为将军;C项表述错误,比利是普通公民,无权担任法官;D项表述正确,伯利克里时期对国家公职人员发放津贴。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1高中历史第1单元梭伦改革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1高中历史第1单元梭伦改革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单元检测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公元前7世纪末期,雅典统治者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限制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权力B.将雅典的民主推进到新阶段.使日常的审判有明确的法律依据D.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解析雅典统治者之所以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是因为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日益尖锐。

公元前632年,雅典平民举行了暴动。

在暴动被镇压后,为了缓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统治者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

答案 D2.梭伦改革前,雅典的“平原派”( )。

①是代表工商业奴隶主利益的阶层②主张维护贵族寡头政治③最关注海外贸易的发展④是“山地派”和“海岸派”反对的对象A.①②B.②③.①③D.②④解析“平原派”是指雅典的贵族阶层,他们当然希望维护贵族的寡头政治,这也正是“山地派”和“海岸派”反对他们的原因。

答案 D3.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的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这主要是因为( )。

A.梭伦出生于普通公民家庭B.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雅典从没有实行过君主制D.雅典城邦拥有相对和平的周边环境解析根据所可知,A、B、D三项的表述都与史实不符。

之所以出现题干所说的状况,主要是由于梭伦改革使公民能够充分参与国家事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答案 B4.普鲁塔克在《梭伦传》中记述道:“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种土地,缴纳1/6的收成,因而被称为‘六一汉’或‘塞特’;或者以自己人身作债务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国。

”“六一汉”群体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结果B.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D.是雅典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解析“六一汉”是指无力还债的平民,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把收成的六分之一作为地租交给债主。

“六一汉”的状况是当时雅典下层平民的生动写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选修一第一单元梭伦改革一、选择题1.《希腊罗马名人传》中的《梭伦传》有这样一段话:“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和最坚强的人,开始团结起来,互相激励,不要在这些富人的侵害面前屈服……并对政治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

”这里的“他们”最可能是什么人()A.海岸派B.平原派C.山地派D.奴隶2.梭伦改革中打破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局面的关键性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B.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3.克里斯梯尼改革的内容包括()①把雅典划分为10个地域部落,取代4个氏族部落②建立了“五百人会议”③建立了“十将军委员会”④实行“陶片放逐法”⑤设立“四百人会议”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4.公元前7世纪末期,雅典统治者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限制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权力B.将雅典的民主推行新阶段C.使日常的审判有明确法律依据D.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5.下列因果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前提:梭伦是在雅典城邦的平民与贵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进行政治改革的结论:梭伦改革能从根本上消除平民与贵族的矛盾A.前提正确,结论错误B.前提错误,结论正确C.前提、结论皆正确D.前提、结论皆错误6.有诗曰:……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此诗反映的是梭伦改革中的( )A.财产等级制度B.财产继承制度C.司法制度D.“解负令”7.(2013·衡水模拟)公元前7世纪雅典贵族政治面临挑战,其主要威胁来自于()A.奴隶的反抗斗争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C.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D.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压力8.下图反映的是梭伦任首席执政官后人民焦急等待他宣布改革法令的史实,你认为他所宣布的第一项法律制度是()A.遗嘱法B.财产等级制度C.解负令D.建立“四百人会议”9.下图反映出雅典创造的一种监督机制,它创立于什么时期( )A.梭伦改革时B.庇西特拉图当政时C.克里斯提尼改革时D.伯利克里改革时10.“解负令”及其相关法令颁布的结果与影响不包括()A.贵族对土地的兼并未受到制约,继续保持优越的经济地位B.解除了债务奴隶对平民的威胁C.平民与贵族一样成为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的公民D.非债务奴隶越来越成为被奴役的对象11.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

其主要意义在于()①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②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③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④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12.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古代希腊的著名城邦。

下列关于公元前8~前7世纪雅典社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公民大会是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B.下层平民的处境十分悲惨C.长老会议是国家最高的审判机关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日益崛起13.梭伦通过改革而确定的实际执掌国家最高统治权的是()A.公民大会B.“四百人会议”C.公民陪审法庭D.贵族长老会议14.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A.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B.公职人员的普选制C.奴隶主阶级、有产者的民主D.公民享有法律上的平等权利15.古希腊文明发生的地域特点是()A.大河流域B.交通中心C.政治中心D.海洋辽阔16.梭伦注重在制度上和社会风气上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主要表现在( )①改革币制与度量衡制②确立私有制,承认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③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④惩罚游手好闲之徒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17.下列关于僭主政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指用武力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B.实行于公元前7~前5世纪C.僭主在位时一般都实行独裁统治D.僭主政治还鼓励工商业发展18.伴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兴起。

对工商业奴隶主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上富裕B.与贵族同居统治地位C.政治上无权D.在政治立场上与平民一致19.身披铠甲、手持盾牌和长矛的重装步兵是古希腊文明时期各城邦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下图),也是最受到重视的部分。

梭伦改革后,为雅典提供重装步兵的是( )A.第一等级B.第二等级C.第三等级D.第四等级20.梭伦颁布《解负令》的主观动机在于()A.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B.促进城邦经济的发展C.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D.实现公民的真正平等二、非选择题21.材料二梭伦规定,除橄榄油以外,禁止任何农作物出口,以保证有足够的农产品供本国居民需要。

禁止婚丧节庆的仪式过分铺张。

他制定法律,规定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种手艺,并鼓励有技术的外国手工业者迁居雅典城,授予他们公民权。

他还改革雅典的币制,统一度量衡。

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雅典在对外贸易中的竞争力。

请回答:(1)梭伦在改革中为什么要采取禁止除橄榄油以外的农作物出口的措施?联系材料一及梭伦改革的背景分析原因。

(2)梭伦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3)梭伦发展经济的措施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有何意义?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只大盾,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梭伦材料2: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利分配请回答:(1)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什么?材料2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2)综合材料1、材料2,分析说明梭伦改革指导思想的实质及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3)根据材料2说明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

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雅典每年举行特别公民大会,投票决定民主威胁者的命运。

此项行动使用一种特殊的“选票”,即陶片或贝壳。

人们把威胁者的名字刻在陶片或贝壳上,投入会场的陶缸中。

如某人得票超过600O,就将被判流放国外10年,但其家人不受牵连,本人亦在流放期满后恢复公民权。

材料二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请回答:(1)“陶片放逐法”是由谁确立的?其实质是什么?(2)材料二中涉及实行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什么?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所做的决定?(3)雅典的民主制度有什么局限性?(4)据材料谈谈其对今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借鉴意义。

24.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1) 材料二众多古希腊城邦的形成与材料一所反映的地理环境有何关系?(2)材料一所反映的地理环境能否促进古希腊海外贸易的发展?请说明依据。

(3)有些史学家认为: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和城邦国家的体制有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请说明依据。

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约在公元前7世纪,雅典的贵族政治开始确立。

贵族制与君主制不同,它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建立了集体统治的观念。

雅典的最高行政长官是执政官,全部从贵族中选出,任期10年。

后来又增添了6名司法执政官,任期缩短为1年。

材料二至公元前7世纪末,农民抵押土地的记债碑在雅典四郊比比皆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愤愤不平,雅典下层平民与上层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平民准备以暴力推翻庇护债权人的贵族政府,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材料三希波战争之后,希腊奴隶制经济迅速繁荣,特别是雅典,它利用希波战争中发展起来的海军力量,控制了大多数希腊城邦,从而掌握了海上霸权。

这就为其商品生产的原料市场等方面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农业也卷入商品货币经济之中,把葡萄和橄榄制成酒和油外销,而国内居民粮食的2/3依靠进口。

——罗静兰《古希腊文化史纲》请回答:(1)雅典的贵族政治对民主政治会产生怎样的作用?(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由此看出贵族政治的实质是什么?(3)据材料三回答经济发展与梭伦改革的关系。

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梭伦改革前各阶级、各阶层的立场的理解、识记。

解答这个题目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准确把握当时主要派别的各自主张;二是理解题目,抓好关键信息。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对政治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由此,可以推断出选C。

“海岸派”主张温和的改革,反对过激的改革;而“平原派”是当时制度的受益者,他们反对改革;在当时,奴隶是最底层的人,政治、经济上都没有地位,他们改变自己地位的方式就是造反,一种革命的暴力形式,而题目中提到的是改革。

2.【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措施的作用,据所学知识可知应选C。

3.【答案】D【解析】设立“四百人会议”是梭伦改革的内容,应排除。

4.【答案】D【解析】雅典统治者之所以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就是因为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日益尖锐,公元前632年,雅典平民举行了暴动。

在暴动被镇压后,为了缓和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统治者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

5.【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梭伦改革是为了解决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但从结果上看,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6.【答案】D【解析】“解负令”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使奴隶获得了自由。

7.【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的基本状况。

当时雅典社会的危机主要是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而这三者都属于“公民”的范畴。

A、B明显不合题意,C不完整,工商业奴隶主在政治上没有地位,遭到贵族歧视,不满贵族政治;而平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更重,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更为尖锐。

8.【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新上任”表明这是梭伦颁布的第一项改革法令,故选C项。

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这几幅图展现的是克里斯提尼改革时创立的一种监督机制:陶片放逐法。

10.【答案】A【解析】解题关键是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的内容。

11.【答案】C【解析】梭伦改革将雅典引向了民主的道路,并不是完善民主制;而且雅典民主并不是所有公民的民主,仍然有财产多少的限制,故选C项。

12.【答案】A【解析】公元前8~前7世纪,公民大会名义上是最高权力机关,但没有实际权力,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的职位,还把持了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

B、C、D三项都是对雅典当时状况的准确表述。

13.【答案】B【解析】“四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主要职责是为公民大会拟订议程、预审提案、准备决议,实际上执掌最高统治权。

14.【答案】C【解析】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可从阶级性方面来思考民主政治实质,故C项最全面。

15.【答案】D【解析】希腊半岛处于地中海沿岸,地域特点应是D项。

16.【答案】A【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合并同类项的能力。

①②③④都符合主题干之意。

17.【答案】B【解析】B项说法明显错误,网为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希腊各城邦较普遍地实行僭主政治;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梯尼进行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