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片的起源

合集下载

灾难片的概念

灾难片的概念

灾难片的概念灾难片是一种电影类型,主要以灾难事件、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为主题的电影作品。

其剧情通常围绕着大规模的破坏、生存挑战以及人们面临的困境展开,通过刻画人类在灾难面前的勇气、团结和智慧,来探讨人性、生命的价值,以及面对巨大威胁时的应对方式。

灾难片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但在近几十年才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特效技术的日益成熟,灾难片的制作变得更加逼真震撼,能够将巨大的破坏场面和危险情境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观众带来更加真实的观影体验。

灾难片的故事情节通常围绕着某个重大灾难事件展开,如地震、火灾、飓风、海啸、核战争等等。

这些事件往往具有巨大的规模和强烈的破坏力,给人们带来无法想象的恐怖场面。

在这些灾难片中,往往会有一些主要人物,如幸存者、救援人员、科学家等等,他们会面临各种生存挑战和困境,通过表现他们的勇气、智慧和团结,来展现人类面对灾难时的坚韧不拔和顽强生存的意志。

灾难片的制作技巧和特效效果是其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通过特效技术,电影制作团队能够将一些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场景呈现在观众眼前,如高楼倒塌、巨浪滔天、滚滚烟尘等等。

这些特效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灾难的威力和破坏力,进而增强观影的真实感和观众的代入感。

除了视觉效果外,灾难片的情感渲染也是其重要的特点之一。

通过塑造主人公的形象和情感线索,电影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同身受主人公的困境和挣扎。

观众会因为主人公的勇气和坚持而激动,因为主人公的死亡而感到惋惜和悲痛,从而产生更深的情感共鸣。

灾难片的创作目的往往是为了让观众深思熟虑,引起观众对生命的珍惜、对环境的关注以及对人性的思考。

通过展现灾难带来的破坏和威胁,灾难片警示人们应该保护环境、注重安全、珍惜生命,同时也强调人类之间的团结与协作的重要性。

在灾难面前,团结一心、互帮互助才是人类克服困难和战胜灾难的唯一途径。

总之,灾难片是一种以灾难事件为主题的电影类型。

电影简介介绍

电影简介介绍

04

好莱坞电影公司
派拉蒙影业公司(Paramount Pictures):美国著名 电影公司,业务涵盖电影、电视和音乐等领域,代表
作有《阿凡达》、《盗梦空间》等。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Warner Bros. Pictures):美国 电影巨头之一,代表作有《哈利·波特》系列、《神奇
女侠》等。
迪士尼影业公司(Disney Studios):美国综合性娱 乐公司,代表作有《冰雪奇缘》、《狮子王》等。
这一时期的电影制作成本高,但票房收入也相 应较高,为电影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代电影发展
现代电影发展指的是20世纪 50年代至今的电影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影 制作成本越来越高,但票房
收入也相应较高。
现代电影制作通常采用高科技 手段,如数字特效、3D技术 等,使得电影画面更加逼真、
震撼。
电影制作流程
该电影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电影文化与影响
06
电影对社会的影响
电影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娱乐形式,对社会文化有着深远 的影响。它不仅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同时也 影响着观众的认知和行为。
电影对社交的影响
电影作为一种社交活动,能够让人们聚在一起共同观赏 ,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同时,电影所传递的价 值观和思想也能够影响观众的社交行为和人际关系。
科幻片
总结词
以科学幻想为主题,通过想象未来的科技发 展、外星生命、时间旅行等场景,让观众体 验到未来世界的奇妙和可能性。
详细描述
科幻片通常以未来世界、外星生命、高科技 等场景为主线,涉及大量的科技、发明、探 索等元素。同时,科幻片也注重刻画人物性 格和情感变化,以及不同角色之间的复杂关 系。

类型电影_之_灾难片

类型电影_之_灾难片

灾难片的制胜三法宝

1、迫在眉睫的群体危机 灾难片要展现的是人类群体面对灭顶之灾时的反应。其中,灾难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 而深远的。它针对的不是个别人偶然的不幸遭遇,而是危及到整个人类群体的巨大的 危机。往往,迫在眉睫的强大危机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势步步逼近,挑战着观众的 期待视野和心理承受能力。伴随着电影的进程,人们期待、猜测、惊恐、敬畏……似 乎从灾难中死里逃生的、在灾难中拯救世界的人不是演员,而是他们。
灾难片的发展阶段

三、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是灾难片 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今科技日新月异,大量的大 制作电脑特技被运用到电影中,给人带来的不仅 是视觉上的震撼,心灵上的震撼也更加强烈,人 们在观片的同时,更加会对人类的命运、人性等 问题进行反思。 代表作:《泰坦尼克号》(1997,美)《后天》 (2005,美)《2012》(2010,美)


《日本沉没》,2006, 日。 导演:樋口真嗣 亿万巨资打造继《后 天》后史上最震撼灾 难巨作。没有时间、 没有救援欢看灾难片?

灾难片既如此恐 怖刺激,一些血 淋淋的灾难场面 甚或血腥压抑得 令人窒息,那么 它源起及风行的 原因究竟是什么 呢?
讨论

中国的灾难片都有哪 些特点?

怎样看待中国的灾难 片?


《唐山大地震》,2010, 中。 导演:冯小刚 关键词:救援 温情
The End
小组成员: 张广昭(主讲人) 王丽娴(PPT制作) 张琪#97(文字素材) 陈文路(视频资料) 李世聪(资料整合) 李梦婷(小组会议记录)


一类是根据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灾难创作的,比如《泰坦 尼克号》《完美风暴》等,这类影片创作态度严肃,技术 的应用完全服从于内容主题,无论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代 表着灾难片的最高水准。 另一类是完全虚构的,又可以分两类: 一是有现实或科学根据的,如《龙卷风》《后天》 《2012》等,这些影片思想性未必很好,但由于介乎真实 和幻想之间,创作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对技术的应用更加 强调观赏性,因此大多数都能获得票房的成功。 二是毫无现实或科学根据的,如根据游戏改编的商业 大片《生化危机》和《28天》等,这些影片几乎谈不到思 想性,主题苍白牵强,制胜法宝就是营造视听刺激,炫耀 技术玩弄技巧也必不可少。

灾难片排行榜前十名火

灾难片排行榜前十名火

灾难片排行榜前十名火灾难片排行榜前十名华丽登场灾难片凭借其紧张刺激的情节和逼真的特效,在电影界一直备受瞩目。

本文将介绍灾难片排行榜前十名,并解读其背后的故事和影响。

1.《泰坦尼克号》(1997)《泰坦尼克号》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灾难片,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故事。

这部电影深受观众喜爱,不仅因为其感人的爱情故事,还因为精心打造的船舶特效,令人难以忘怀。

2.《地心引力》(2013)《地心引力》以太空探险为主题,讲述了一群宇航员被困在太空中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逼真的特效和紧张刺激的情节,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并荣获了多个奖项,包括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和最佳摄影奖。

3.《2012》(2009)《2012》以世界末日为灾难背景,讲述了地球被毁灭性地震和洪水所淹没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壮观的特效和紧张刺激的情节,成为灾难片的经典之作。

4.《飓风营救》(1996)《飓风营救》以飓风为背景,讲述了一群飞行员冒险拯救被飓风困住的人们的故事。

影片以其刺激的风暴场景和紧张的救援情节而闻名,并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5.《流感》(2013)《流感》是一部韩国灾难片,讲述了一种致命的病毒在韩国蔓延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紧张刺激的情节和真实的描绘而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并成为了韩国电影业的一大成功之作。

6.《末日崩塌》(2015)《末日崩塌》以地震、海啸和火山喷发为背景,讲述了一群人们在灾难中生存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惊人的特效和紧张刺激的情节而闻名,并成为当年的票房大热门。

7.《航班失事》(2012)《航班失事》以飞机失事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充满惊险和悬疑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紧张刺激的情节和出色的演技而备受赞誉,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8.《末日孤舰》(1998)《末日孤舰》以外星人入侵和地球毁灭为背景,讲述了一艘军舰上幸存的人们与外星人作战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紧张刺激的情节和动感十足的特效而备受喜爱,并成为当年的票房黑马。

好莱坞灾难片的生态文化

好莱坞灾难片的生态文化
片 等 。然 而 从 严 格 意 义 上说 , 灾 难 片 应 该 是 反 映 大 自然 与 人 类 之 间 的矛 盾 冲 突所 造 成 的 大 规 模 的 灾 难 事 件 ,并 且 表 现 人 类 与 灾 难 相 抗 衡 的类 型 电影 。 二、 灾 难 片 中 的 生 态 意 蕴
事 实上 . 电影 中显示 的各种 气候 异常是 有科学 根据 的 。 由 于 人 类 工 业 生 产 的不 断 发 展 , 人 类 对 大 自然 过 度 攫 取 。 这 种 滥用 自然资 源 的行为 产生 大 量 的二 氧化 碳等 温 室气 体 。 当温室 效应不 断积 累 , 全球 的生态环 境就会 发生 巨大变 化 : 海 平 面上 升 . 降雨量 重新 分 配 , 世 界气 候格 局发 生 改变 , 生 物链、 食 物链也遭 到改 变。 全 球 变 暖 既 破 坏 了生 态 系 统 的 平 衡 , 更 威 胁 了 人 类 的生 存 。 近 几 年 人 们 可 以 越 来 越 清 楚 地 感 受 地 球 气 候 的 异 变 ,大 自然 正 在 以 自己 的方 式 对 人 类 的 随 意 攫 取 进 行 惩 罚 。2 0 0 4 年 印 度 洋 海 啸 导 致 了2 0 万 人死 亡 ; 2 0 0 8 年 汶 川地 震7 万人 遇 难 : 2 0 1 0 年智 利地 震2 0 0 多 万 人 遭 受 了不 同 程 度 的 伤 亡 。 这 些 骇 人 听 闻 的 自然 灾 害 无 一 不 验 证 了《 后 天》 中假设 的灾 难情 景 , 让 观 众 在 感 叹 导 演 惊 人 的 前瞻远 瞩 的同时 , 使人 们不禁 反思 自己的行为 , 意 识 到 如 果 人类继 续放 任 自己 。 对 大 自然 恣 意 掠 夺 , 那么 真正 的“ 后天 ” 离我 们就不 远 了。 新 世 纪 的 灾 难 片 充 分 体 现 了 人 们 对 生 态 危 机 的 忧 患 意 识. 对 人 与 自然 关 系 的重 新 思 考 . 大 部 分 影 片 最 后 都 重 现 了人 类美好的生存环境 , 这种 失 而 复 得 的 结 局 处 理 , 使 人 们 在 面对

好莱坞灾难片与中国式灾难片中的英雄原型与叙事伦理

好莱坞灾难片与中国式灾难片中的英雄原型与叙事伦理

1第14期好莱坞灾难片与中国式灾难片中的英雄原型与叙事伦理一、 作为灾难片类型范式的“原型”灾难片是好莱坞电影中一种重要的类型,这种类型片以触目惊心的灾难性场景表现见长,通过毁灭性的灾难景观的呈现,引发人们对社会危机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焦虑以及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20世纪以来,全球灾难频发,核危机、恐怖主义危机、洪水、火山、地震、泥石流等或者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引发的各种灾难现实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人们的极度恐慌和广泛关注。

作为以灾难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灾难片,自然而然地拥有了较为广泛的受众基础。

同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广泛运用,灾难片中的毁灭性场景以更加逼真和强烈的视听震撼直刺观众脆弱的心灵和敏感的神经,并获得特别的审美体验。

也正是基于此,跟爱情片、动作片、歌舞片、公路片、恐怖片、黑色电影一样,灾难片成为了好莱坞电影中一种举足轻重的类型。

好莱坞灾难片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进入20世纪70年代,迎来了一次发展高峰,诞生了诸如《大白鲨》这样的经典佳作。

这部影片的成功,使人们第一次被自然界真实生物带来的血腥灾难感到畏惧和惶恐。

到了90年代,以《泰坦尼克号》为代表的好莱坞灾难片风靡全球,荡气回肠的爱情绝唱与灾难的交织,俘获了无数观众的心。

及至21世纪的今天,好莱坞灾难片的发展仍然方兴未艾,2009年好莱坞著名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的灾难巨制《2012》在全世界范围赚得盆满钵满。

2015年,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推出,布拉德·佩顿执导的灾难片《末日崩塌》仍在世界各地上映。

相对而言,中国式灾难片无论创作生产的历史、类型化的程度、特技效果、还是人文厚度,较之于好莱坞灾难片而言,都要逊色得多。

好莱坞灾难片的创邹 璿 刘鸿雁【作者简介】邹 璿,男,贵州毕节人,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电影学博士,主要从事戏剧与影视学研究;刘鸿雁,女,贵州贵阳人,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戏剧与影视学研究。

灾难片:中国电影的弱项

灾难片:中国电影的弱项

灾难片:中国电影的弱项因为世界上有灾难,所以有了灾难片。

由于地理的原因,中国是一个自然灾难频发的国家。

建国以来,仅地震灾害就发生过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

照例说,中国灾难片应该比较发达。

其实不然。

作为一种类型片,灾难片有一些必备的元素,少了这些元素就不能称其为灾难片。

从剧情角度看,至少包括:灾难的可怕景象、人类的反应、主要人物与灾难的搏击、搏击的结果。

灾难片的审美价值在于:灾难片往往是大制作,场面惊心动魄,情节扣人心弦,震撼人心;让人们庆幸、感恩,感到自己面临的一切困难都可以等闲视之,生活尽管平淡,但很安逸;在重大的灾难面前,往往能够呈现出人的尊严,勇气,真情和团结,其中的英雄主义气概让人热血沸腾,当然,也能凸显人性的阴暗面,更好地体察人性;再有一个就是警示作用,也许有一天灾难真正发生时,我们能够知道如何应对。

从这些要求看,目前不少国产灾难片是有局限的。

这些影片在情节设置上的一大限制,就是不敢直接表现造成重大伤亡的灾难。

而不表现灾难的灾难片注定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2000年张建亚导演《紧急迫降》、2008年冯小宁导演的《超强台风》、2010年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尽管都已是中国灾难片中的上乘之作,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这些灾难片在表现主人公的危险处境与恐惧心理时,基本是点到为止,避免展示灾难片造成的惨绝景象。

灾难片的核心元素总是轻轻带过,然后把叙事重心过早地、过于明显地转到展现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战胜灾难,奏响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凯歌的精神方面,或者醉心于塑造救苦救难的的英雄形象。

灾难片为什么会成为部分中国电影的弱项,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原因:其一,与中国文化的特点有关。

中国是“乐感文化”。

乐天知命,早在古老的《周易》中就已经有了。

对于中国人来说,再大的灾难最后也会雁过无痕。

所以,要拍一部灾难片来痛定思痛,很多中国人或许会觉得没有必要。

其二,优秀的灾难片往往需要有相对专业的科技含量,但中国的电影人有科学探究精神的并不多。

特效影像的功能、效果与美学

特效影像的功能、效果与美学

特效影像的功能、效果与美学作者:汪霞来源:《今传媒》2020年第07期摘要:獻礼大片《中国机长》和《攀登者》把主旋律主题与类型策略相结合的创作思路是近年来“新主流”电影的重要形态,而CG特效技术作为支撑类型视觉呈现的重要手段已深刻影响了电影创作、接受甚至美学风格。

通过对《中国机长》与《攀登者》特效影像的奇观与叙事功能、仿真与失真效果、美学风格的自觉性分析,可判断两部电影的特效影像对电影整体表达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机长》;《攀登者》;CG特效;奇观;美学中图分类号:J9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7-0036-05一、引言数字特效对于如今电影创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百年前梅里爱的停机再拍便可视为最初的电影特效,而随着计算机图形学(CG)的诞生,电影不再局限于实景拍摄,越来越呈现出多样的表达内容和广阔的表现空间。

“电影中最早运用CGI[1]的是《2001:太空漫游》(1968年)。

这个电影中的段落包括一艘太空船在一个轨道空间停靠的画面,某种程度的计算机动画被用来制作飞行甲板上的控制台”[2]。

其后短短几十年,数字特效在电影的创作中几乎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好莱坞高概念大片的轰炸下,中国电影逐步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国产电影创作者也逐渐形成了类型创作的自觉。

这其中,对于奇观的重视决定了CG在电影创作中的高比重。

国人最早体验到CG特效的国产影片应该是张艺谋的武侠大片《英雄》,延时的飞刀和水滴成了当时震撼观众的影像奇观。

其后数字特效的应用几乎成为商业大片的标配,甚至对其的重视一度超过了对于电影故事本身的重视,出现了一些迷恋大场面、奇观化而故事孱弱的失败之作。

但也有如《阿凡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种将CG特效与故事深度结合的成功之作,技术在此不仅开拓了电影的表意空间,更成为了故事能被讲述的前提。

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数字时代电影的本性也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艺术鉴赏
——从《唐山大地震》浅谈对国产灾难电影的认识与鉴赏摘要:国产灾难电影在我国可分三个发展阶段,近年呈较快发展态势。

直到2010年《唐山大地震》的问世,中国灾难电影创作显现出艺术的成熟。

引起了学界对国产灾难电影的的艺术特色的梳理、总结与关注。

关健词:灾难电影;国产;特色;唐山大地震
近几年,洪水、地震、干旱、火灾、泥石流、矿难、空难等此伏彼起,四月二十一日的雅安地震再次唤回国民对自然灾难的恐惧和对受灾同胞的同情。

“多难兴邦”虽说是国人常说的一句老话,但更需要从灾难中咀嚼痛苦,品尝教训灾难过后,人们不由得把目光投向银幕,希望看到由中国电影工作者创作的灾难片,能给观众带来一些关于防灾抗灾避灾的启示、关于灾难生成的深层思考,增益战胜灾难、继续生活的精神力量。

灾难电影一般指将重大的自然与人为灾难作为表现对象的电影。

灾难电影作为西方电影界一种重要电影类型,以震撼的视觉冲击力与娱乐效应赢得极高的票房价值与观众群,具有极高的商业与艺术价值。

新世纪以来,好莱坞灾难片更以凌厉之势冲击着中国影坛,尽显霸主之势。

相比之下,国产灾难电影却总在热情炒作与冷场放映中,未能尽如人意。

从文革前第一部国产灾难题材电影《枯木逢春》,到改革开放初《蓝光闪过以后》、《冰河死亡线》,到逐步尝试将好莱坞类型片元素与中国主旋律电影结合的《超强台风》、《惊天动地》,再到汶川地震后走入小人物心理的《唐山大地震》、《大太阳》,国产灾难电影已走过了半个世纪,也逐渐开始走上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一、灾难电影起源
灾难电影是恐怖刺激的,一些血淋淋的灾难场面甚或血腥压抑得令人窒息。

德国社会心理学家马克斯·韦伯曾说: “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他心中之物。

”可见, 任何人的潜意识里, 都有着对未来的恐惧, 对疾病抑或重大灾难的担忧,尤其在这样一个物质与精神落差极大的年代里。

而电影,则承担着人类精神的净化功能——观众可以从银幕上他人的灾难获得暂时的安慰和救赎,并得到内心的安宁,以及战胜灾难的力量和勇气。

二、灾难电影的发展
(一)诞生早期
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灾难电影在无声电影时代就已经生成。

早期的灾难电影主要是以灾难为主题的纪实片和故事片为存在依附的,如《火灾》(1902)《火烧旧金山》(1936)。

20世纪50、60年代核战争威胁的时代背景逐渐嵌入电影,银幕上充斥着各种遭遇核辐射的变形昆虫和怪物,如日本东宝映画1954年推出的《哥斯拉:怪兽之王》。

70年代灾难电影开始盛行,并成为一种新的样式,它的题材范围涉及到天灾人祸的各个领域。

由于技术原因,场面显得不是十分火爆,但是情节却都是十
分紧凑。

代表作有:《海神号》(1970)、《卡桑德拉大桥》、《地铁遭难记》、《火烧摩天楼》、《日本沉没》
(二)发展中期
90年代开始到2000年左右的这段时间,由于电影技术的高速发展,灾难电影呈井喷的式的出现,而且佳片不断。

而且灾难电影在那个时候已经出现了几个明显的分支:病毒类灾难,怪兽类灾难,大自然灾害类,科幻末日类灾难。

那时的灾难电影有着典型的美国英雄主义,不少题材都是关于外太空与异性生物,大多是主人公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去拯救地球与危难,表现了人与自然抗争的不屈精神。

好莱坞凭借雄厚的资金和电脑特效技术,将灾难电影的画丽和音响效果打造得越来越接近完美,如《龙卷风》、《地火危城》、《山崩地裂》。

(三)2012年前5年间
随着电影技术的更上一步的发展,导演也把题材选为了人力不可抗拒的世界末日题材,这时的电影没有拯救世界,而是毁灭世界。

而且观众对于灾难电影的要求越来越高,灾难电影数量大幅下降,代表作屈指可数。

要么就是画面惊世骇俗,代表作《后天》,《2012》,要么就是题材新颖,大牌压阵,代表作《我是传奇》。

三、国产灾难电影的发展与特色
1迫在眉睫的群体危机
灾难电影要展现的是人类群体面对灭顶之灾时的反应,迫在眉睫的强大危机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势步步逼近,挑战着观众的期待视野和心理承受能力。

早期的国产灾难题材电影,具有强烈的建国后政治、文艺特色:影片凝聚着强烈的时代政治主题,并形成时代主旋律。

强调救援,强调从上到下,齐心协力,英勇顽强,强调真善美,主流意识比较突出,各个方面都要照顾到表现到。

宣传为主,走不出高、大、全的传统模式;
影片的叙事重心往往都不在灾难本身,往往采取的是大场景大视角,简而言之便是大人物的运筹帷幄,以及大规模的集体行动,极少把视角对准个人。

以1990 年张建亚导演拍摄的《紧急迫降》为例,它不强调灾难而强调救助,它不表现灾难奇观而表现救助精神,它不突出个体英雄而突出集体智慧,它不展示人性冲突而展示人际沟通,它不提供宣泄的快感而提供安全的抚慰感。

与此同类型的代表作还有《枯木逢春》《惊涛骇浪》《非典人生》《隔离日》《紧急迫降》等。

2人道关怀
一部好的灾难电影不仅要用电影特技来展示骇人的灾害场面,更要展示人类在巨大灾害下的艰难挣扎,努力求生,以及由此而表现出的人性魅力和人道关怀。

当灾难来临时,总是有人会为了别人牺牲自己:父亲可以为了女儿幸福,甘愿去冒险;恋人可以为了爱人的生命,义无反顾地做出牺牲,甚至素昧平生之人也可以为了对方安危,献上金钱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国产灾难电影《唐山大地震》的问世,标志着叙事策略的转型。

它讲述了一个有关“23 秒、32 年”的亲情故事,它抛开生硬直白的价值意义诉求,转向对生命本身的真诚倾听,对生命意义或生命灵魂的关注和拷问,对生命个体生存环境的观照和体验。

用写实主义的手法重现了地震对中国人普通家庭生活、深入挖
掘了中国人传统的深层文化心理。

影片从心灵转换生成中的意象、苦难废墟记忆的光色及日常生活写意话语三方面,探寻、营构了幸存者心灵伤痕及难以抚慰的心理“余震”。

3视听上的震撼
如果没有血流成河的死伤场面,险象环生的惊险动作,抑或自然威力的逼真展示,那就实在妄称灾难电影了。

灾难电影的神奇之处恰在于它以出奇的视听效果使庞大的怪兽、奇异的外星人,亦或千年不遇的天翻地覆的自然灾害,真实地再现于银幕之上, 让你看得瞠目结舌, 如临其境。

在灾害频繁的中国,进行灾难叙事有取之不尽的传统与现实题材,用之不竭的民俗记忆与现实资源。

4引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在灾难电影中,人们往往把自然当作自然科学和生产资料,却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审美关系,从而使现代社会变成了一个畸形的社,导致了自然美从人类视野中的消失。

震惊中外的2008 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三年来中国当代灾难电影文艺创作出现了“井喷”状态,涌现出了一系列优秀作品,特别是灾难题材影片的创作有了质的飞跃。

如果说,早期的灾难电影还存在着“意义空间的局促与空乏”以及“形式大于内容”等问题,那么,汶川地震后,艺术家们在提升灾难文艺思想深度与美学品格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灾难电影的创作与学术研讨也呈现了全新而热烈的发展态势。

灾难电影开始更多的引起观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当前,国产灾难电影研究与创作一样正遭遇到发展缺乏组织与规范的非常时期,加强和改进对国产灾难电影研究的规划,增进对灾难电影的社会责任和文化功能的认识,必将有力推动灾难电影的创新,推动中国灾难文艺及其研究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国产灾难电影发展阶段及研究热点——刘卫英1 ,孙茜2,辽东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13).5
[2]余纪.数字化电影的宠儿——灾难片的美学及相关问题[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 ( 2) : 77.
[3]许南明.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165
[4]高山.主流电影新坐标——《唐山大地震》座谈会综述[J].当代电影,2010 ( 9) : 25.
[5]许南明.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1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