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领导以色列人走出埃及
出埃及第十四章的总结和读后感

出埃及第十四章的总结和读后感
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带领下出埃及,法老后悔放他们走,就率领他的军兵去追赶。
以色列人到了红海边上,前有大海,后有追兵,陷入了绝境。
这时候百姓开始抱怨摩西,觉得还不如在埃及当奴隶。
摩西却坚定地告诉大家上帝会拯救他们。
上帝就施展神迹,让摩西向海伸杖,红海就分开了,海中间出现了干地,以色列人就从干地上走过去。
而当埃及追兵进入红海时,上帝让海水合拢,把埃及的军队全都淹没了。
这一章充满了紧张的情节和神的伟大力量的彰显。
读后感:
这出埃及第十四章可太刺激了。
你看以色列人这一路,刚从埃及出来就被追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到了红海边的时候,我都感觉他们肯定觉得自己要完蛋了。
那些老百姓也是,一害怕就开始埋怨摩西,这就像我们平常一遇到困难就开始怪那个出主意的人一样。
不过摩西那可是相当淡定啊,心里肯定想“你们慌啥,咱有神罩着呢”。
然后上帝这一波操作真的是太酷了。
红海说分开就分开,这要是拍成电影,那特效肯定超震撼。
这让我感觉到,在看似绝境的时候,信念真的很重要。
如果以色列人当时就放弃了,那肯定就被埃及人抓回去了。
而且上帝的力量也显示出一种超越自然、超越人类理解的强大。
这就好像我们生活中有时候也会遇到那种感觉根本过不去的坎儿,但是说不定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背后,只要我们坚定地往前走,就像以色列人勇敢地走向红海中间的干地一样,就能渡过难关。
同时呢,埃及追兵的结局也告诉我,别做坏事啊,不然可能就会被“命运的大海”给吞没咯。
这一章就像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冒险,还带着很多深刻的道理呢。
以色列人当时是怎么离开埃及的

以色列人当时是怎么离开埃及的
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有以下五个步骤:
一、受神拯救:
上帝给摩西发出号召,派遣摩西前往埃及,救赎以色列人,这次拯救的行动被称为“出埃及记”。
神降下十条奇迹来证明他的存在,并要求法老释放以色列人,让他们去拜访祂的圣山,由此以色列人获得了受神拯救的能力。
二、受上帝安排:
上帝安排了以色列人正确的、安全的离开埃及的路线,以色列人离开时是在上帝安排的红海,由摩西视他们为特殊民族,成就法老放行以色列人出去的目标。
三、备好行装:
当摩西发布圣命命令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时,他还要求以色列人密切准备行装,准备他们在离开埃及去实现神的计划时所需要的行装物品。
四、全家迁居:
神让以色列人以一个家庭的形式出埃及,所有的家属都要参加此次背井离乡的行动,以色列人以一家人的形式离开埃及,警告他们不要将从埃及带出来的物质财富分散给列国,因为这对他们而言是有害的。
五、实践礼仪:
神要求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时,应当依照他们实践礼仪的习俗,特别是不强求掠夺埃及的财物。
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的场合,神指定一定的礼仪,让他们在离去之前,向主领取赐予以色列人所属的诸多财物,而且不可拿走印达的仆人的甲,也不可将这行行动扩展到没有跟以色列人有任何关系的其他人身上去。
摩西督促以色列人在离开时,尊重埃及人,这样他们才能得以安全出埃及。
管理学的习题集(有答案)

管理学的习题集(有答案)习题集第⼀章思想⼀、判断题1、管理学反映了管理过程的客观规律性,具有显著的科学性。
但是,管理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使管理本⾝⽆法完全量化,故⽽只是⼀种不精确的科学。
(T)2、管理主要的⽬的是使资源成本最⼩化,因此管理最主要的是追求效率。
(F)3、效率与效果之间的差别可表述为:效果是使组织资源的利⽤成本达到最⼩化,⽽效率则是使组织活动实现预定的⽬标。
(F)4、不同⾏业中及不同的组织内部专业特点差别显著,很难说管理活动有什麽共性。
(F)5、新的管理理论层出不穷,对实际⼯作中的新问题做出了较好的解释,因此可以说,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等古典管理理论已经彻底过时,除了尚存历史意义外,对管理实践早已丧失了指导作⽤。
(F)6、主张通过与管理者职能相联系的办法把有关管理知识汇集起来,⼒图把⽤于管理实践的概念、原则、理论和⽅法糅合在⼀起以形成管理学科的学派是管理过程学派。
(T)7、与韦伯的⾏政组织理论相匹配的组织是以制度为中⼼运转的等级化、专业化的⾦字塔性的组织。
(T)8、管理科学是把科学的原理、⽅法和⼯具应⽤于管理的各种活动,制定⽤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把这些模型通过计算机应⽤于管理减低不确定性,最⼤限度地提⾼了管理活动的程序性,代表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因此优于其它的管理理论。
(F)9.马克斯·韦伯的⾏政组织是有机式组织。
(F)10.企业内部环境包括竞争对⼿、顾客、供应者、政府机构、利益集团。
(F)⼆、选择题1、将管理要素按⽬标的要求结合成⼀个整体,体现了管理的(B)职能。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2、粗略划分,管理有(ABCD)职能。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3、下列(C)性质不属于管理的特性。
A.综合性B.应⽤性C.精确性D.艺术性4、要确保“事有⼈做,⼈有事做;事得其⼈,⼈得其事”,需做好管理中的(B)⼯作。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5、管理的职能也就是管理⼯作中所包含的⼏类基本活动。
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8

存心节:“你不要惧怕他们,要牢牢记念耶和华你上帝向法老和埃及全地所行的事,就是你亲眼所看见的大试验、神迹、奇事,和大能的手,并伸出来的膀臂,都是耶和华你上帝领你出来所用的。
”申7:18-19本课综缆:根据出埃及记7:14—10:29节内容和先祖与先知第二十三章,出埃及本会圣经注释;上帝把十灾降于埃及目的安在?为什么又任凭法老存刚硬的心?我们归纳出三个很重要的原因:①击打一切的偶像假神;②显明上帝的荣耀和能力;③造就祂的百姓。
我们求上帝给我们有这样的领会,也把这样的领会调和在我们的实际生活里面。
灾前的警告出5:31、上帝是否没有理由的降灾给埃及?“在没有降下每一样灾难之前,摩西要先说明那一个灾难的性质和结果,所以王若愿意的话,他尽可以救自己脱离那灾难。
每一次的刑罚降下之后,他若仍然拒绝,就必再受一个更厉害的灾难,直到他骄傲的心降卑,愿意承认创造天地的主为真实的活上帝。
”“上帝对世人的容忍非常的宽大;但他们若一直顽梗不化,怙恶不悛,他就撤回了他保护的手。
他们既不肯在上帝的作为以及他《圣经》的警告,劝戒,和责备上听从他的话,他就不得不借着刑罚教训他们了。
”罗 2:4- 52、上帝向世人所存的意念如何?耶 29:11上帝向人所怀的是赐平安的意念,既使灾降于埃及时,上帝在降灾中仍旧存着怜悯。
以致“耶和华要给埃及人一个机会,使之可以看出他们伟人的智慧和假神的能力,与耶和华的命令相抵触,就显得是多么空虚,多么薄弱。
并因他大能的作为而战兢恐惧,同时也使他自己的百姓得以转离拜偶像的恶习,而存纯洁的心敬拜他。
”当救主要来审判世界、降灾于世界之时;必须先将“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太24:14)。
”这悔改的福音必须传开,让人人听闻,但是,救主没有说:全人类都悔改接受福音;“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
以灾害击打埃及的实意3、上帝把这些灾降在埃及,其目的安在?出7:17现在我们该来总结一下了,上帝为什么要这样降灾给埃及,或者说上帝这样降灾有什么意义呢?然后我们才能看见上帝的目的。
从《圣经神话故事》看人性的光辉与黑暗

从《圣经神话故事》看人性的光辉与黑暗《圣经》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影响力的宗教文本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寓意深刻的神话故事。
这些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各种方面,展现了人类光辉与黑暗的对立和融合。
人性的光辉信仰与希望《圣经》中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人类信仰的力量。
不论是挪亚建造方舟拯救生灵,亚伯拉罕献祭表达对神的信仰,还是摩西领导以色列人民走出埃及,这些故事都凸显了人类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定信念的力量。
仁爱与宽容耶稣基督的教导强调了仁爱与宽容的重要性。
他教导人们要爱自己的邻居如同爱自己,要宽恕别人的过错,要行善不求回报。
这些教诲表现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展现了慈爱和仁慈的力量。
勇气与坚毅《圣经》中的英雄故事充满了勇气和坚毅的力量。
例如,大卫与歌利亚的战斗展现了小人物面对强大敌人也能克服困难的决心,使得他成为以色列的英雄。
这些故事启示人类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坚毅和勇气。
人性的黑暗贪婪与自私《圣经》中描述了人类贪婪和自私的一面。
例如,亚当和夏娃吃了禁果,背叛了神的命令。
犹大背叛了耶稣,出卖了他。
这些故事揭示了人类因贪婪和自私而犯下的罪恶行为。
嫉妒与仇恨《圣经》中的故事也描绘了人类嫉妒和仇恨的一面。
该隐妒忌亚伯的快乐,最终导致了亚伯的死亡。
法老对以色列人的残酷对待展现了统治者对弱势群体仇恨的表现。
这些故事警示人们嫉妒和仇恨的毁灭性力量。
自大与傲慢《圣经》中的故事揭示了人类的自大和傲慢。
拿比和亚伦反抗摩西的领导权,妄图取代神的地位。
尼布甲尼撒王因傲慢而遭受惩罚,最终谦卑于神的面前。
这些故事告诫人们傲慢和自大会导致毁灭。
结语《圣经神话故事》以其深刻的内涵揭示了人类光辉与黑暗的多重面向。
在这些神话中,我们看到了信仰与希望、仁爱与宽容、勇气与坚毅,但也不可忽视贪婪与自私、嫉妒与仇恨、自大与傲慢。
人性的光辉和黑暗相互映衬,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反思自我,追求更高尚的人性境界。
愿我们在生活中不断超越人性的黑暗,展现人性的光辉,成为美好的人类。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30分。对的打勾,错的打。)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目标管理”方法最大的缺点是:
A、不能很好地激励员工
B、强调数量或短期目标,忽略质量或长期目标
C、对员工绩效评估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差
D、需要的时间短
2.依据什么,把计划分为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
A。直觉B。令人满意的
C.非程序性的D,程序性的
25.一组织试图决定是否采用一新的工艺来改变现有的制造程序,这是哪一类决策:
A.非程序性的B.程序性的
C.直觉D.令人满意的
26.长达五年或以上的组织计划是哪一类典型计划?
A.短期计划B.中期计划
C.长期计划D.总体计划
27.某企业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其由营销副总经理直管的营销队伍也从5人增加到100人。最近,公司发现营销人员似乎有点松散,对公司的一些做法也有异议,但又找不到确切的原因。从管理的角度看,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最大可能时间不够,致使营销人员产生了看法
C营销副总经理的管理幅度太宽,以致于无法对营销队伍实行有效的管理
D营销队伍管理层次太多,使得营销副总经理无法与营销人员实现有效的沟通
28.总的来说,组织环境的稳定性————,组织战略的复杂性————,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组织使用固定组织结构的可能性越————。
C.威廉。大内D。梅奥
22.使用数学方法,例如建模和模拟,来帮助管理者做出更好决策的管理理论是:
A.行为管理.B。权变管理.
C.管理科学.C。人际关系管理.
23.当经理不能对提供决策的各备选案给出未来发生可能性(概率),这是:
A.确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策
出埃及记观后感

出埃及记观后感《出埃及记》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古代文学作品,被公认为犹太教和基督教两大宗教的重要经典之一。
本文将从故事情节、人物描写以及主题意义三个方面探讨《出埃及记》的观后感。
首先,从故事情节方面来看,《出埃及记》讲述了以色列人民在摩西的领导下离开埃及奴役的历程。
故事以埃及法老迫害以色列人为背景展开,通过十灾、红海分水以及十诫等一系列事件,描绘了以色列人从奴隶地位到自由的转变过程。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紧凑有致,充满着悬念和惊喜,吸引人们从头到尾地关注和思考。
其次,在人物描写方面,《出埃及记》塑造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形象。
首先是摩西,一个被上帝选中的先知,他用智慧和坚定的意志引导以色列人离开埃及。
摩西的坚持和领导能力使人们为之敬仰。
同时,法老作为故事的反面人物,表现出固执和偏见,不肯放过以色列人民,最终遭受惩罚。
另外,故事中还有以色列人民整体形象的描写,他们经历苦难却从不放弃,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自由和希望。
这些真实而立体的人物形象,使整个故事更加鲜活生动。
最后,从主题意义来看,《出埃及记》探讨了自由、正义、信仰和人性的问题。
故事传递了重要的价值观:坚持自由与正义,相信信仰的力量,追求内心的良善与善行。
通过以色列人民与埃及法老的对比,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应该相信自己的价值和潜能,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理想,并且不屈不挠地抵抗那些剥夺自由和迫害人们的力量。
同时,《出埃及记》中的宗教元素也给人们带来了信仰的力量和宽容的思想,教导我们应当遵守道德规范,尊重他人,关心弱势群体,传递爱与和平。
总之,《出埃及记》不仅是一部古老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深刻哲理的经典。
从情节、人物到主题,这部作品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思考和启示。
正如埃及奴役的以色列人民最终走出困境,迎来自由和希望一样,我们每个人也应当迎接生活中的挑战,坚持正义和自由的追求,相信自己的力量,遵循良知,传递爱与和平。
这样才能在现实生活中追求更高尚的人生境界,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
摩西形象

在《埃及王子》中,摩西是神耶和华带领以色列奴隶走出埃及的使者。
然而他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使者形象,他有个人的情感,形象更趋饱满。
他作为埃及王后抱养的王子,收到了父王、王后的爱护,与兄弟朗姆西斯也手足情深。
幼时和年轻时候的时光也是快乐无忧,直到他眼睁睁的看到奴隶的生活惨状,他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就表现了出来,后来又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份后,他刚开始不相信,后来毅然离开王宫。
婚后的生活很甜蜜,然而他却得到了上帝耶和华的旨意,要他带领以色列人民离开埃及,过幸福的生活,开始时他并不想接受这一任务,然而在神力的威慑下,他开始踏上了带领以色列人民走出奴役的路。
首先,他苦口婆心的劝说兄弟放了自己的同胞,朗姆西斯虽然念及兄弟情谊,却一定要把父亲“光荣的事业”进行到底。
摩西带着神的旨意与法老抗争,直至最后实行十灾,杀了朗姆西斯的长子,兄弟俩彻底反目成仇,在这中间,摩西一直十分的坚定。
《埃及王子》是以《出埃及记》为蓝本的动画,摩西前后的形象变化很大,前期是很淘的孩子,后期则有一种苦行僧的沧桑感。
从始至终,他其实没有自己的能力改变什么,他所做的只是上帝意志的执行者,一切都有上帝操纵,他率众渡海,朗姆西斯带军队追过来,有神力消灭他们,他们要渡海,有神力开道。
我知道真实的故事是摩西承受力很多才带领几十万人经过几十年的辛苦才走出来。
中间自己的族人也曾非难自己。
这些以色列奴隶其实已经习惯了这种被奴役的生活,如果情况可以好转,更好;不能,继续受奴役也没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摩西其实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要完成上帝耶和华的旨意,一方面还要承受出走途中的一切艰难险阻。
所以,我认为摩西是一个有强大意志力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西领导以色列人走出埃及
[ 2008-10-07 20:19:13 ]
标签:无阅读对象:所有人
在始祖亚伯拉罕时代,上帝虽与亚伯拉罕立约赐之以土地与后裔并以割礼为记号。
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等几代人的故事更多地反映了希伯来人早期移民是如何在这块神赐的土地上求生存求发展的。
雅各和约瑟等人死后,其子孙仍留居埃及。
以色列人生养众多,对埃及人而言,这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力量。
400余年后,有不认识约瑟的新王将以色列人置于为奴的地位。
他迫使以色列人做苦工并派遣督工的辖制他们,加重担苦害他们。
埃及法老对自己国土中一个外族人口的迅速繁演十分警惕,他吩咐众民说:以色列人所生的男孩,你们都要丢在河里;一切的女孩,你们要存留她的性命。
一个利未支派的家庭生了男孩,他们将他藏了三个月,不能再藏了,就做了一个蒲草箱,外面抹上石漆和石油,将孩子放在里面,置之于河边的芦苇中。
法老的女儿来洗澡,看见箱子里的子,知道那是希伯来人的男孩,就可怜他,将他收养,取名摩西(意思是:因我把他从水里拉上来)。
摩西长大,知道自己的身份。
有一天他出去看望在做苦工的希伯来兄弟,见一个埃及人打希伯来人,他左右观看,见无人在旁,就把那埃及人打死了。
法老知道这件事后,想杀摩西。
摩西逃亡到米甸,在那里娶妻生子,为岳父牧羊。
以色列人因做苦工,就叹息哀求,他们的哀声到达上帝。
上帝纪念他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就选召摩西,要他将以色列人领出埃及,回到那“美好宽阔流奶与蜜”的应许之地,即迦南地去。
那一日,摩西牧羊来到西奈山,耶和华神从荆棘里向他呼唤说“摩西!摩西!”他说“:我在这里。
”耶和华说“:我是你父亲的神,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以色列人的哀声达至我耳中,我也看见埃及人怎样欺压他们,故此我要打发你去见长老,使你可以将我的百姓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
”当摩西问神的名字时,神说“我是自有永有的。
”神就是神自己,不必也不可能用任何词汇去加以描述。
神再次向摩西显现时说到自己:“我是耶和华。
我从前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显现为全能的神,至于我名耶和华他们未曾知道。
我与他们坚定所立的约,要把他们寄居的迦南地赐给他们……我要以你们为我的百姓,我也要做摩西仍然没有信心使以色列人相信他是神派遣而来带领他们出埃及的,于是神使摩西手中原本用来牧羊的杖具有神力,成为“神的杖”,摩西拿着这杖行神迹。
神又选派摩西的哥哥亚伦辅佐他。
摩西回到埃及,与亚伦一起召集以色列的众长老,亚伦将耶和华对摩西所说的一切话述说了一遍,又在百姓跟前行了那些神迹,百姓就信了。
以色列人的传统是相信神迹的。
然而法老心里刚硬,不愿意放走以色列劳工,无论摩西、亚伦如何说服,甚至行神迹,使埃及人连遭灾祸,法老总是反复无常,同意之后又反悔,始终不让以色列人走。
以色列人出埃及最终是通过流血手段实现的,这就是世世代代以色列人纪念的逾越节的故事。
按照耶和华的吩咐,摩西令以色列人各家各户准备好羊羔,至“亚笔月”日黄昏的时候,各家把羊羔宰了,取点血,涂在房屋左右的门框上和门楣上,当夜要吃羊羔的肉,用火烤了,与无酵饼和苦菜同吃。
吃羊羔时要腰间束带,腿上穿鞋,手中拿杖,赶紧的吃,作好准备,随时离开埃及。
到了半夜,耶和华把埃及地所有长子,就是从坐宝座的法老,直到被掳囚在监里之人的长子,以及一切头生的牲畜,尽都杀了。
耶和华看见有血在门楣上和左右门框上,就越过那门,只击杀埃及人的长子。
埃及国内一片恐慌,没有一家不死。
以色列人日夜兼程,迅速离开。
耶和华日间用云柱,夜间用火柱指引他们赶路。
法老率领埃及军队追赶,上帝以云柱挡住追兵,使以色列人安全行进。
到达红海后,追兵在后,耶和华令摩西向海伸杖,海水一夜退去,水分开,海就成了干地。
以色列人下海走干地,水在他们左右作了墙垣。
后面追赶的埃及人马车辆下海,摩西向海伸杖,水就回流,淹没了车辆和马
兵,埃及全军一个也没有剩下。
出埃及后来到旷野,生活艰苦,以色列人就向摩西发怨言。
没有水,他们就抱怨说:我们喝什么呢?吃什么呢,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的耶和华手下,那时我们坐在肉锅旁边,吃得饱足;你们将我们领出来,到这旷野,以色列是要叫这会众都饿死呵!人忘记了做奴隶的痛苦,遭遇一时困难就对未来失去盼望。
他们的种种抱怨、争闹、试探、怀疑只会造成混乱,其结果可能是以色列民族的溃散。
这种情况在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
曾经有一些民族在人类历史上显现过,最终却神秘地消失了。
也有一些民族,包括犹太民族,虽历尽艰难困苦,最后却生存下来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读《旧约圣经》时,犹太民族为生存而奋斗的历史总是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犹太人信仰的惟象一神耶和华总是在其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显现,向以色列人提供指引和支持。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处处说明了这一点。
为了统一思想,规范百姓,摩西在出埃及三个月到达西奈旷野后就停下来休整。
以色列人在西奈旷野停留一年,摩西以神的名义颁布十诫和约书,教导百姓当行的道、当作的事。
要叫以色列人做好准备,到神赐的迦南地去作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