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创新设计实例分析
机械创新设计案例

机械创新设计案例研究背景:在城市交通日益拥挤的背景下,绿色出行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电动自行车因其环保、便捷、经济的特点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
然而,传统电动自行车在携带和存放上存在一定的难题,特别是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需要上楼或是放在狭窄的空间中时,存放起来非常不便。
因此,设计一种可以折叠的电动自行车成为了一个创新的方向。
设计目标:本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款方便携带、易于存放的可折叠电动自行车,以满足人们在城市出行中便利性和灵活性的需求。
设计原理:利用结构设计的原理,将电动自行车的主要零部件可以通过折叠的方式实现紧凑的体积,方便携带和存放。
同时,为了保持电动自行车的骑行舒适度和安全性,需要在折叠设计中保持车架的稳定性和强度。
设计方案:1.车架设计:采用高强度合金材料制作车架,以确保折叠状态下的稳定性和抗压性。
同时,车架设计需要合理分配重心,以保持骑行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2.脚踏板设计:采用可折叠设计,通过引入可折叠机构,使踏板在需要存放时可以折叠起来,减小整车体积。
3.折叠机构设计:通过引入折叠机构,实现整车的折叠。
机构设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确保机构的稳定性和易操作性。
同时,机构的设计需要避免锁固复杂,以提高折叠和展开的效率。
4.电池及电机布置:为了减小车体体积,电池和电机布置需要合理设计。
可以采用分散布置的方式,将电池和电机分别放置在车架的不同位置,以降低整车的重心,提高稳定性。
5.控制系统设计:电动自行车的控制系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折叠状态下的使用。
6.安全设计:在车辆折叠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安全性问题,加入必要的安全装置,避免在折叠和展开过程中出现意外伤害。
设计效果:通过以上的设计方案,可以实现一款方便携带、易于存放的可折叠电动自行车。
该车在折叠状态下体积较小,便于携带进入公共交通工具或是存放在狭小的家庭空间。
展开后,保持电动自行车的骑行舒适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可以提供一定的储物空间,方便用户携带必要的物品。
机械创新设计实例

联接元件 联轴器系统结构 联接两轴并传递扭矩与转速 补 传 偿 递 联 扭 轴 矩 相 与 接 转 位 速 移 对 冲 封 生 护 缓 密 再 保 震 滑 修 全 两 吸 润 维 安
联轴器功能树
1. 工作原理的创新构思 确定可变元素 A—联接功能;B—传递功能;C—补偿功能 传递功能; —联接功能; 传递功能 补偿功能 变化可变元素 ⑴实现联接的作用效应 形联接、力联接、化学分子联接等。 形联接、力联接、化学分子联接等。 十字滑块、齿轮、螺旋等。 实现形联接的措施 键、十字滑块、齿轮、螺旋等。 过盈配合、螺栓、铆接、焊接、绳等。 实现形联接的措施 过盈配合、螺栓、铆接、焊接、绳等。 化学胶等。 实现化学联接措施 化学胶等。 刚性、弹性。 联接性质 刚性、弹性。
A1B3方案 液压双( 液压双(多)颚板抓斗
A2B3方案 液压长撑杆双( 液压长撑杆双(多)颚板抓斗 A1B3、A2B3、A3B3性能比较表
A3B3方案 液压剪式抓斗 结构复杂程度
抓取性能 闭合性能 适用范围 液压缸行程 A1B3 A2B3 A3B3 好 好 好 好 差 好
较复杂(二个以上液压缸) 广 较小 较复杂(二个以上液压缸) 简单(一个液压缸) 一般 较小 简单(一个液压缸) 一般(二个液压缸) 一般 大 一般(二个液压缸)
抓斗功能结构图
抓斗可变元素 A—能实现支承、容料和启闭运动的原理机构 —能实现支承、 B—能完成启闭动作、加压、自锁的动力装置 —能完成启闭动作、加压、
抓斗原理方案形态学矩阵 可变元素 单( 多) 铰链杆 连杆机构 变 体 螺杆机构 齿轮齿条 其他 机构
杠杆机构
抓取
容料
升降
卸放
安全
颚 板 启 开
颚 板 加 压
简单机械创新设计案例

简单机械创新设计案例在现代社会,机械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简单机械的创新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简单机械创新设计的案例,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这个案例是关于一家工厂的生产线上的一个简单机械设备。
在过去,这个设备的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不高,而且容易出现故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工厂决定进行一次创新设计。
首先,他们对原有的机械设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调研。
他们发现,原有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摩擦和磨损,导致了频繁的维护和更换零部件。
而且,设备的操作界面也比较复杂,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够熟练操作。
基于这些问题,工厂开始进行创新设计。
首先,他们对设备的结构进行了调整,采用了新型的材料和润滑技术,大大减少了摩擦和磨损,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其次,他们对设备的操作界面进行了重新设计,简化了操作流程,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更快速地上手,减少了培训成本。
经过这些创新设计的改进,工厂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设备的故障率大大降低,大大减少了维护成本和更换零部件的费用。
而且,由于操作流程的简化,工人的操作效率也得到了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简单机械的创新设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对原有设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研,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然后,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技术的革新,才能够真正地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总之,简单机械的创新设计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领域。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享,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激发大家对简单机械创新设计的兴趣,为推动机械设备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机械工程中的创新设计案例分析

机械工程中的创新设计案例分析机械工程是一个关键的工程领域,负责设计、制造和维护各种机械设备。
在这个领域中,创新的设计方案对于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几个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创新设计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些项目的价值和影响。
案例一:自主控制车辆导航系统在机械工程的领域中,自动驾驶技术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一家汽车公司最近研发出了一种自主控制车辆导航系统,该系统利用了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等传感器,能够识别周围的道路和障碍物,实现真正的自主导航。
这项创新设计的突破之处在于其高度精确的实时反馈和决策能力,使得车辆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交通环境,并大幅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
案例二:智能家居系统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系统在机械工程领域中逐渐崭露头角。
一家科技公司推出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自动化控制和智能传感器实现对家居环境的全面管理。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控制家中的温度、照明和安防系统,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置。
这个创新的设计方案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和舒适的家居体验,也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案例三:3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3D打印技术是机械工程领域中的一项创新技术。
通过这项技术,制造业能够以更快、更便宜的方式制造产品。
例如,有一家制造公司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机械零件的制造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该公司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快速设计和生产定制化的零件,同时减少了传统制造过程中的浪费。
案例四:飞机发动机的节能设计在航空领域中,提高发动机的燃油效率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一家航空公司开发了一种先进的涡轮风扇发动机,通过结构和材料的创新设计,大幅降低了燃油消耗量。
该发动机采用了复合材料和先进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使得飞机能够以更低的燃油消耗飞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案例展示了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创新设计对于改善生活和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研究和应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机械工程师能够为各个行业带来更高效、更安全和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奖作品赏析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奖作品赏析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我国机械领域的一项重要赛事,旨在激发广大师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推动机械行业的技术发展。
在历届大赛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获奖作品。
本文将对其中部分获奖作品进行赏析,以展示这些作品在设计理念、技术应用和实用性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一、作品一:《智能辅助行走装置》赏析:该作品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人群设计了一款智能辅助行走装置。
该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用户身高、体重进行调节。
其主要创新点在于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行走过程中的自适应调节,使装置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提高了使用舒适度。
此外,装置还具备防跌倒功能,有效保障了用户的安全。
二、作品二:《多功能农业机器人》赏析:多功能农业机器人是一款集种植、施肥、浇水、采摘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农业设备。
该作品采用先进的导航系统和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了农田作业的自动化、精准化。
此外,该机器人还可根据作物生长周期进行智能调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民劳动强度。
这款作品在设计理念上体现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观念。
三、作品三:《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赏析: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庭内的各种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远程控制、智能互动等功能。
该作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用户体验,采用简洁直观的操作界面,使家庭成员轻松上手。
此外,系统还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等特点,如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实时监控家庭安全等。
这款作品让人们感受到了智能家居带来的便捷与舒适。
四、作品四:《无人驾驶清洁车》赏析:无人驾驶清洁车是一款应用于城市环卫领域的创新产品。
该作品采用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实现了对周边环境的感知和自主导航。
在清扫过程中,车辆可根据路面情况进行智能调节,提高清扫效率。
此外,无人驾驶清洁车还具有远程监控、故障自检等功能,大大降低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城市环境卫生水平。
总结:通过对以上四款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奖作品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作品在设计理念、技术应用和实用性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水平。
机械设计创新案例分析及启示

机械设计创新案例分析及启示机械设计是一门对于物理世界的研究,它不仅涉及到科学技术,更包含着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因此,在机械设计中,要兼顾实用性和创新性,并将设计思路源源不断地与时俱进,创造出更好的产品或服务。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分析几个机械设计创新案例,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我们来看看鼠标的设计。
鼠标是一件很普通的物品,而鼠标设计的创新点在于对用户体验的考虑。
早期的鼠标设计基本都是采用了线性的设计,只有左键和右键,而现在有很多鼠标的设计都能够拥有多个按钮和甚至触屏等等新的交互方式从而丰富用户的体验。
除此之外,有很多鼠标都开始采用无线设计,这样用户就不必担心电线的纠缠问题,让用户的使用变得更加方便和灵活。
另一个创新案例是智能手表的设计。
智能手表作为新兴的消费电子之一,其设计的创新点在于它整合了各种功能,并将它们放到了一个小巧的设备中。
它能够提供时间、心率监测、运动跟踪、手机通知等功能,让用户能够更方便的管理自己的生活。
智能手表的设计还在不断切割创新地演变,例如近年来出现了能够监测血糖,血压,血氧水平等数据的产品,不断的提升了用户的健康管理能力。
最后一个创新案例是无人机的设计。
无人机是目前十分流行的一种机械产品,它的设计的创新点在于它的多功能性和超强的机动性。
无人机不仅可以被用于拍照、录像、测绘等工作,还能够用于农业、快递、消防等领域,拓宽了机械产品的应用场景。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机械设计最重要的创新之处——适应用户需求。
设计需要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和适应性的产品。
同时,设计中的创新要满足市场需要以及关注用户体验,不断推动行业的发展。
其次,产品多样性是机械设计实现创新的必要保证。
在前提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各样式的设计会对着用户的不同的偏好和特性提供不同的操作体验,推进各自领域的发展。
最后,设计近年随着技术的推进和普及,设计时要考虑科技创新,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使产品适应未来的市场发展。
机械创新设计实例分析

10.1
新型内燃机的开发实例
(2) 活塞往复运动造成曲柄连杆机构较大的往复惯性力,此惯性力随 转速的平方增长,使轴承上的惯性载荷增大,系统由于惯性力不平衡而 产生强烈振动。往复运动限制了输出轴转速的提高。 (3) 曲轴回转两圈才有一次动力输出,效率低。 上述问题引起了人们改变现状的愿望,社会的需求促进产品的改造 和创新,多年来,在原有发动机的基础上不断开发了一些新型发动机。
10.1
新型内燃机的开发实例
2) 旋转式发动机的设计特点 (1) 功能设计。内燃机的功能是将燃气的能量转化为回 转的输出动力,通过内部容积变化,完成燃气的吸气、压缩、 燃爆和排气4个动作以达到目的。旋转式发动机抓住容积变
化这个主要特征,以三角形转子在椭圆形气缸中偏心回转的
方法达到功能要求。而且三角形转子的每一个表面与缸体的 作用相当于往复式发动机的一个活塞和气缸,依次平稳地连
1. 往复式内燃机的技术矛盾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往复式内燃机 由气缸、活塞、连杆、曲轴等主要机件 和其他辅助设备组成。 活塞式发动机工作时具有吸气、压 缩、做功 ( 燃爆 ) 、排气 4 个冲程,做功冲 程输出转矩,对外做功 这种往复式活塞发动机存在以下明 显的缺点。 (1) 工作机构及气阀控制机构组成 复杂,零件多;曲轴等零件结构复杂, 工艺性差。 活塞1 连杆2 气缸3 曲轴4 进气阀5 排气阀6
控制回转运动平稳。
这种无曲轴式活塞发动机若将圆柱凸轮安装在发动机的中
心部位,可在其周围设置多个气缸,制成多缸发动机。通过
改变圆柱凸轮的凸轮轮廓形状可以改变输出轴的转速,达到 减速增矩的目的。这种凸轮式无曲轴发动机已用于船舶、重
型机械、建筑机械等行业。
10.1
新型内燃机的开发实例
机械创新设计(设计实例论文)

机械创新设计(设计实例论文)本设计的目的在于改进洗瓶机推瓶机构,以适应现代啤酒瓶的回收和清洗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传统的人工刷洗工艺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因此自动化的洗瓶机设备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洗瓶机推瓶机构的原理方案进行分析和设计。
洗瓶机主要由推瓶机构、导辊机构、转刷机构组成。
瓶子放在两个同向转动的导辊上,导辊带动瓶子旋转。
当推头M 把瓶子推向前进时,转动着的刷子就把瓶子外面洗净。
当前一个瓶子将洗刷完毕时,后一个待洗的瓶子已送入导辊待推。
为了完成设计任务,需要通过组合机构使推头M以接近均匀的速度推瓶,平稳地接触和脱离瓶子,然后推头快速返回原位,准备第二个工作循环。
同时,导辊及其上方的转动的刷子不停地转动,完成瓶子外围的清洗。
洗瓶机推瓶机构的改进设计将采用新的技术和材料,以提高清洗效果和耐用性。
具体方案包括使用外部推力或传送带传送等方式实现瓶子的移动,以及使用刷子清洗或高压水清洗等方式完成清洗功能。
动力源可以选择电动机、汽油机、柴油机或液动机等,传动方式可以采用气动马链传动、移物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或带传动等。
同时,可以使用清洗毛巾、高压水清洗、刷子清洗等不同的清洗方式,以满足不同瓶子的清洗需求。
通过以上的设计和改进,洗瓶机推瓶机构将实现更加高效、自动化的生产方式,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和经济效益。
根据使用要求或工艺要求设计机构时,首先需要考虑采用何种功能原理来实现这些要求。
不同的功能原理所要求的运动规律设计也不同。
洗瓶机构的工作情况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待洗的瓶子放在两个转动的导辊上,导辊带动瓶子旋转。
推头M将瓶子推向前进时,转动的刷子就把瓶子外面洗净。
当一个瓶子将洗涮完毕时,后一个待洗的瓶子已进入导辊待推。
根据原始设计数据和设计要求,瓶子尺寸为大端直径D=80mm,长200mm,小端直径d=25mm。
推进距离l=600mm,推瓶机构应使推头M以接近均匀的速度推瓶,平衡地接触和脱离瓶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旋转式发动机与传统的往复式发动机相比,在输出功 率相同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声低、旋转速度范围大 以及结构简单等优点,但在实用化生产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 题需要解决。
• 随着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出现更多新型的内
燃机和动力机械。人们总是在发现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
不断取பைடு நூலகம்进步。而在开发设计过程中敢于突破,善于运用类
• (3) 结构设计。旋转式发动机结构简单,只有三角形转子和输出轴 两个运动构件。它需要一个化油器和若干火花塞,但无须连杆、活塞以 及复杂的阀门控制装置。零件数量比往复式发动机少40%,体积减少 50%,重量下降1/2~2/3。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创新设计实例分析
•10.1 新型内燃机的开发实例
•3) 旋转式发动机的实用比
•旋转式发动机简图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创新设计实例分析
•10.1 新型内燃机的开发实例
• 旋转式发动机在运转时同样也有吸气、压缩、燃爆(做功)和排
气4个动作。
•吸气:AB弧所对的内腔容积由小变大,产生负压效应,由
吸气口将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吸入腔内。
•压缩:内腔由大变小,混合气体被压缩。
•燃爆:高压状态下,火花塞点火使混合气体燃爆并迅速膨 胀,产生强大的压力驱动转子,并带动曲轴输出运动和转矩, 对外做功。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创新设计实例分析
•10.3 全自动送筷机创新设计实例
• 本实例就开发新型全自动送筷机采用的创新思维(新型、实用、快捷)
和创新技法(系统分析法、组合创新法、形态分析法、机构构型创新设计法 等)作了一些简单的介绍,以期对创新设计有所启发。
•1. 设计目的 • 学生每天到食堂就餐都得从筷筒里胡乱地抓取筷子,这样既不方便
机械创新设计实例分析
•10.1 新型内燃机的开发实例
• (2) 活塞往复运动造成曲柄连杆机构较大的往复惯性力,此惯性力 随转速的平方增长,使轴承上的惯性载荷增大,系统由于惯性力不平衡 而产生强烈振动。往复运动限制了输出轴转速的提高。 • (3) 曲轴回转两圈才有一次动力输出,效率低。 • 上述问题引起了人们改变现状的愿望,社会的需求促进产品的改造 和创新,多年来,在原有发动机的基础上不断开发了一些新型发动机。
•3. 旋转式内燃发动机 • 在改进往复式发动机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如果能直接将燃料的动
力转化为回转运动必将是更合理的途径。类比往复式蒸汽机到蒸汽轮机
的发展,许多人都在探索旋转式内燃发动机的建造。
•1)旋转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 汪克尔所设计的旋转式发动机简图如 图所示,它由椭圆形的缸体1、三角形转子 2(转子的孔上有内齿轮)、外齿轮3、吸气口 4、排气口5和火花塞6等组成。
•圆柱凸轮数控铣削装置传动原理图
PPT文档演模板
• 本装置由简易CNC 装置控制驱动器,驱动两 个高精度步进电动机,两 个电动机分别控制分度头 的转动和滚珠丝杠的直线 运动,由分度头带动工件 做回转进给运动,滚珠丝 杠则带动工作台做直线方 向的进给运动,由普通立 式铣床进行切深调整,从 此实现了一条凸轮槽的连
PPT文选档演择模板 了第三种方案。
机械创新设计实例分析
•2) 出筷机构的选择
➢可供选择的出筷机构(利用机构组合创新法
和机构构型创新设计进行分析)有盘形凸轮机
构、摆动导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
块机构等。
•1箱体;2筷子;3移动凸轮(推杆);
•4推板;5滑块;6连杆;7曲柄
➢通过模拟实验,分析对比,发现盘形凸轮
续加工。
机械创新设计实例分析
•10.2 圆柱凸轮数控铣削装置的创新设计实例
•3. 设计方案
• 在方案设计阶段,通过对圆柱凸轮的各种加工方案进行深入的分
析研究得出:对于复杂的、多导程圆柱凸轮,理想的加工方法是采用带 回转台的四轴立式加工中心或带自驱动式铣刀的车削中心加工,但这两 种机床价格昂贵,东北大学机械厂近期难以购买这两种机床。
比、组合、替代等创新技法,认真进行科学分析,将会使人
们得到更多创新的、进步的、高级的产品。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创新设计实例分析
•10.2 圆柱凸轮数控铣削装置的创新设计实例
• 本实例就圆柱凸轮加工原理开发中运用综合创新技法、反求创新
法,通过创造性的综合和巧妙的构思,使综合体发生质的飞跃,做了简 单的说明,从而体现出综合创新是一种更具实用性的创新思路。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创新设计实例分析
•10.2 圆柱凸轮数控铣削装置的创新设计实例
•4. 功能及特点
• (1) 圆柱凸轮数控铣削装置包括工作台直线运动坐标轴(Z轴)和工件回 转运动坐标轴(X轴),采用德国BERGER LAHR高精度步进电动机驱动,德国 ENGEL HARDT两轴CNC系统控制。X向脉冲当量为0.0009°;Z向脉冲当量为
•1. 设计目的
• 圆柱凸轮作为一种机械传动控制部件,具有结构紧凑、工作可靠 等突出优点,但其加工制作比较困难。东北大学东软集团生产的医用 全身CT扫描机,有一对复杂的圆柱凸轮,过去一直采用手工加工,不 仅制造精度低,而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为此,负责 机械加工的东北大学机械厂提出要研制一种精度较高、操作方便、成 本较低的圆柱凸轮加工装置,故于2002年年末,其成立了跨年级的研 究小组,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圆柱 凸轮数控铣削装置的综合创新设计,由东北大学机械厂完成制造,并 成功地投入使用,满足了圆柱凸轮加工的精度和生产率的要求 。
•2. 无曲轴式活塞发动机 • 无曲轴式活塞发动机采用机构替代的方法,
以凸轮机构代替发动机中原有的曲柄滑块机构,取 消原有的关键件曲轴,使零件数量减少,结构简单,
成本降低。
PPT文档演模板
•机单械缸创新无设计曲实例轴分式析 活塞发动机
•10.1 新型内燃机的开发实例
➢一般圆柱凸轮机构是将凸轮的回转运动变为从动杆的往复 运动,而此处利用反动作,即当活塞往复运动时,通过连杆 端部的滑块在凸轮槽中滑动而推动凸轮转动,经输出轴输出 转矩。活塞往复两次,凸轮旋转360°。系统中没有飞轮, 控制回转运动平稳。
• 活塞式发动机工作时具有吸气、压 缩、做功(燃爆)、排气4个冲程,做功冲 程输出转矩,对外做功
• 这种往复式活塞发动机存在以下明 显的缺点。
• (1) 工作机构及气阀控制机构组 成复杂,零件多;曲轴等零件结构复杂, 工艺性差。
PPT文档演模板
•活塞1 •连杆2 •气缸3 •曲轴4 •进气阀 5 •排气阀 6
0.001mm,可以完成圆柱凸轮复杂凸轮槽的连续、自动化加工。
• (2) 工件回转运动(即X轴)的机械传动由普通分度头完成,其蜗杆涡轮 的降速比大(i=40)、传动精度高、价格便宜。
• (3) 工作台的直线运动(即Z轴)采用双螺母垫片式滚珠丝杠螺母传动,
并采用滚珠导轨支承,其摩擦力小、运动灵敏、精度高、刚度大。
• (4) 数控编程采用CAD/CAM一体化编程方法。在CAXA/ME的支持下,首先 绘制圆柱凸轮的展开曲线,然后生成G代码程序,最后利用R232接口将加工 程序传输给数控系统。编程过程精确、直观、方便、灵活。
•该装置可完成各种圆柱凸轮的精确自动化加工,另外还可以加工各种平面 凸轮。
PPT文档演模板
➢通过多次模拟实验发现,朝上竖直送取筷子最为方便,但筷子的水平移动 距离长,所需水平推力也大,会导致机器的结构复杂,成本增加;
➢水平横向送筷子,由于筷子尺寸、形状、大小及摆放的不规则,能顺利取 出筷子的概率不足30%;
➢水平竖向送筷子不仅出筷顺畅,而且在抽出筷子后,在重力作用下筷子会 自由下落,省去了机械传动成本,这种方式取筷也比较方便。因此,最终
机械创新设计实例分析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8
机械创新设计实例分析
•10.1 新型内燃机的开发实例
• 本实例就新型内燃机开发中的一些创新技法(运用类比、组合、替代 等创新技法)进行简单分析。
•1. 往复式内燃机的技术矛盾
•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往复式内燃机
由气缸、活塞、连杆、曲轴等主要机件 和其他辅助设备组成。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创新设计实例分析
•10.2 圆柱凸轮数控铣削装置的创新设计实例
•2. 工作原理
•圆柱凸轮数控铣削装置包括工作台直线运动坐标轴和工件回转运动坐标轴, 在加工圆柱凸轮时,本装置根据数控加工程序控制工件作旋转进给运动和直 线进给运动,通过普通立式铣床工作台的垂直运动进行切深调整,这样就可 以实现一条凸轮曲线槽的连续自动化加工。本装置的传动原理如图所示。
机械创新设计实例分析
•10.2 圆柱凸轮数控铣削装置的创新设计实例
•5. 主要创新点
• (1) 工件回转运动采用标准分度头传动,简化了设计制造,降低了研制成 本。在研制过程中,通过分析对比选择了合理的驱动位置,保证了传动精度, 这种方法在国内尚属首次。
• (2) 工作台的直线运动采用先进的滚珠丝杠传动,并采用滚动导轨支承, 其传动灵活、精度高、刚度大。
• 创新思路拟在普通立式铣床上,加装高精度数控装置,将传统的机 械技术与现代高新数控技术和电子技术等有机地综合在一起,从而实现 高精度的可靠加工要求。
• 因此根据数控技术越来越普及以及简易数控系统价格比较便宜的 现状和特点,东北大学机械厂决定设计一个简易的圆柱凸轮数控铣削装 置。将该装置放置在普通立式铣床上,由普通立式铣床的主轴做切削运 动,由其工作台的垂直方向运动进行切深调整,该装置则根据数控加工 程序控制工件做旋转进给运动和直线进给运动,实现一条凸轮曲线槽的 连续自动化加工。这种加工方法成本很低,加工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 方便,加工精度高,且能满足圆柱凸轮不断改型的要求。
化这个主要特征,以三角形转子在椭圆形气缸中偏心回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