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语言探析(1)

电视新闻语言探析(1)
电视新闻语言探析(1)

新闻知识(2009.03)·视听天地·

周伟红 张凤辉

电视新闻写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考虑电视媒介自身特点、受众的接受实际以及语言要适合主播或播音员播报等因素,所以电视新闻的语言有着与报纸新闻语言和广播新闻语言所不同的特点。本文结合语域的理论,从语场、语旨和语式角度来分析它们对电视新闻语言所产生的影响。

一、准确、客观、公正和以传播信息为目的的语场要求使得电视新闻用词具有中性和通俗易懂偏重短句的特点

(一)准确、客观、公正的语场要求对新闻语形的制约

语场是关于人们谈什么的问题,新闻作为一个类型化的领域,同样属于语场的范畴。新闻要求准确、客观、公正,它反映了人们认识新闻的结果。与新闻准确、客观、公正的语义功能相对应,新闻语言的形式就要朴实简单。“希望在准确、公正、公平和语言的运用上设立最高的标准上BBC新闻被给予厚望。清晰的报道和语言是好新闻的核心。该文风指南将有助于你的新闻变得更好,更加紧密地联系我们的受众。我第一次供职的一家周末小报的新闻编辑经常说:‘新闻语言要朴实简单’。”①

具体到词语上,要避免使用那些带有感情色彩和主观感受的词汇。因此,形容词、副词和一些带有褒贬情感色彩的词在电视新闻语言中很少被使用。否则,将会因为编辑记者有意引导受众观点而成为人们的诟病。当然这里所说的词语要呈现中性,是就编辑记者在写作过程中的用词要求。

(二)传播信息为目的的语场对电视新闻语形的制约

1、对选词的制约

电视新闻是以传播信息为目的的,如果信息无法被受众理解,传播信息的目的也就难以实现。电视新闻的受众构成是比较复杂的,他们在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上有明显差异。而对于信息是否能够接受和理解,用什么样的词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为了使得更广泛的受众能够接受和理解新闻报道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在选词上就出现了一个“就低不就高”的价值倾向,即选择通俗易懂的词来写作和编辑。“广播电视新闻要易懂。广播和电视新闻的编辑记者要使用日常语言。”②“不像印刷媒介,读者有机会重新去读那些不明白的段落,广播电视新闻的受众只有一次听和理解信息的机会。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记者必须抓住这个与听众和观众交流的机会。”③

如果说,上述这些引语所反映出来的观点都是出自新闻业界的人士,那加布里埃尔·塔尔德在谈“习语传播的节律”时,则是从哲学高度上表明了“共同的习惯用语”在不同阶层人之间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在补充托克维尔的“共同的习惯用语既是穷人的语言又是富人的语言,既是平民的语言又是贵族的语言,既是学术的语言又是通俗的语言”的观点时说:“它既是宗教的语言又是世俗的语言,既是仪式性的语言又是日常的语言”。④他以及托克维尔都谈到了共同的习惯用语的通俗易懂性、和日常性。正是它的通俗易懂性才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比较顺畅。所以说,电视新闻中通俗易懂的词汇,有助于不同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受众解读新闻所传递出来的信息。

2、对句子的制约

与报纸新闻可以反复阅读不同,电视新闻稍纵即逝,所以,电视新闻在句子的选择上更偏爱于短句。国外的研究也显示出了同样的特点。“句子平均要短小”,“我知道,当今还没有哪一个编辑记者用每句

电视新闻语言探析

新闻知识(2009.03)·视听天地·

平均超过20个词的句子在向大众传播信息时能够成功得被发表出来。”⑤“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广播新闻的文风变得越来越口语化,电视新闻的文风也在逐渐演进。尽管它也是口语化的,但是它在向为不同于广播媒介服务的方向发展。”⑥

“口语化”的句子其中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句子短小。

二、编辑记者与主播和受众复杂关系的语旨导致了用词简单、句式偏重主动句和短句等特点

电视新闻的语旨关系比较复杂。它既涉及到编辑记者与受众的关系,它还涉及到编辑记者与主播的关系,同时它还涉及到主播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在这三对关系中,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直接的表现为后两者,间接的表现为记者与受众的关系。而主播是联系编辑记者与受众之间关系的桥梁,因此,编辑记者在撰写新闻稿件的的时候,在词句的选择上就应当考虑受众和主播这两个因素。

(一)编辑记者与受众的语旨关系对语形的制约编辑记者与受众的语旨关系对语形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两个两面。即句式的选择上具有偏重陈述句和主动句的特点。

电视新闻的编辑记者,要通过采访和观察尽可能地再现新闻事件的原貌,从而使那些即便是不在新闻现场的受众也能获得尽可能真实的信息,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是因为,新闻的首要目的是传递信息。

因为是向不在场的人讲述所发生的事件,所以编辑和记者特别注意将“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了什么、什么原因和如何”这些因素传递或讲述给受众。这些因素决定了编辑和记者在讲述的过程中偏爱于使用陈述性的句子。因为这种句子具有传递客观信息的功能。同时也符合编辑记者与受众之间的角色关系。“这类句子的目的只是要告诉别人一件事,将事实将意思直截了当陈述出来。在各种句子中,这类句子最为普通。⑦”

新闻之所以偏爱陈述性的句子,不仅是因为它能够胜任传递叙述性信息的工作,还因为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不适合新闻这种语境。

尽管在新闻报道中有时采用疑问句式,但是,其更多担负着修的功能,是为了引起受众对某些信息或焦点的注意,真正传递信息的任务还是要由陈述性的句子来完成的。

新闻是编辑记者和主播在向受众讲述事情,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所以说,编辑记者和主播不可能希望和命令受众去做什么,因此,祈使句在新闻报道中基本上是不出现。

不使用感叹句是因为新闻的客观性导致的。在感叹句中,更多是那些带有修饰成分的句子,而这些修饰成分往往由副词和形容词来构成。而副词和形容词则是带有主观意图的特点。“描写具体细节时,要使用生动的名词和动词,但要避免使用修饰语。当你使用形容词的时候,你就是在冒险把自己的观点塞到报道中去。”⑧

新闻偏爱主动句的特点已为很多人论及。如“让你的动词活动起来” ⑨、“句子要使用主动语态,不要使用被动语态”⑩、“用主动语态写作”⑾等。

的确,主动语态的句子更有助于描写动作发出者的行为,而被动语态的句子则给人以结果的印象。对于电视新闻而言,采用前者更能够体现出讲述、转述的味道,它也符合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角色关系。

(二)编辑记者与主播的语旨关系对语形的制约电视新闻中还会涉及到编辑记者与主播或播音员的语旨关系。电视新闻的受众无法直接接触到编辑记者撰写好的新闻报道,报道必须由主播或播音员播送出去,受众方可收听到新闻。

正因为主播或播音员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是不可获缺的,所以编辑记者在撰写新闻报道时,既要考虑受众的因素,还得考虑主播的因素。他们撰写的新闻既要便于受众的接受,还要便于主播的播送。这些制约具体表现为报道的句子要短,数据的写法上有别于报纸新闻。

新闻报道要依靠主播传播,太长的句子不便于播送,只有短句才适合播送的需求。所以,对电子媒体的记者来说,用简捷的语句将新闻事实交代清楚即可。在电视新闻中,同期声大大减轻了主播或播音员的播送任务,但是同期声不能代替新闻导语。因此,编辑记者应将导语中的句子写得短小精悍,便于主播的播送。

电视新闻中,还经常会涉及到对数字的使用。比如说财政预算、GDP、经济状况等。编辑记者在处理这些经常超过百万、千万和亿的数字时要考虑适合播送的要求,可以采用汉字的表达方式,也可以用大概加整数的方式表达。

三、修辞渠道多样性的语式导致了在语篇的连接上呈现出了线性和非线性特点

报纸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在修辞渠道上存在着差异。报纸新闻和广播新闻的修辞渠道最为简单,前者只是通过视觉的符号系统——文字来进行表述,后者只是运用听觉的符号系统——口头语言(包括

新闻知识(2009.03)·视听天地·

实况录音)进行传播。而广播电视相对来说就比较复杂,它所运用的符号包含了前两者,既有文字也有口头语言(包括同期声)。在语式中,所有的修辞渠道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都是发挥意义的,然而正是由于修辞渠道多寡的不同,导致了它们在篇章的组合上也产生了不同。电视新闻在语篇的连接上既具有与前两者线性的特点,又具有它们所不具有的非线性的特征。

(一)电视新闻语形的线性特征

电视新闻如果不用同期声和文字符号,只由主播来传播信息,那它与报纸新闻的区别只是听觉符号和视觉符号上的不同。而电视新闻文字稿同报纸新闻则没有任何区别,它们都是视觉符号系统。此时,新闻报道的电视画面基本上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如果说它发挥作用的话,也只是使听觉符号的信息更加具体化语境化一些。这种类型的电视新闻,主播完全可以就报纸上的某新闻报道进行播送。此种类型的电视新闻在篇章的组合上呈现出线性的特征。

在这里我们要把符号组合的线条性与符号组合过程中的位置颠倒区别开来。后者只是一种语法或者语用的使用,它依然属于符号的线性特征。报纸新闻在采用引语的时候,既可以用S-V-O的形式,也可以采用O-S-V的形式。

可是报纸新闻的这种语序颠倒的组合方式在电视新闻中是不能出现的。电视新闻只是采用S-V-O的表达形式。“在广播电视新闻中SVO的基本句子结构最为有效。”⑿“播音员或主播在使用引语之前应该先表明消息来源,也就是在你要说消息来源所说的话以前先说消息来源是谁。”⒀

电视新闻的引语之所以采用这种S-V-O的形式,也就是消息来源——主语加表示说的动词加所说的话——宾语的形式跟电视所使用的符号系统有关系。听觉的符号系统更加偏爱于正常的语序。因为在语言流中,如果采用语序颠倒的形式,也就是O-S-V的形式,倘若下面还有其他的引语,就很可能把消息来源搞混,从而使得受众难以辨别。然而报纸新闻就没有这样的弊端,由于视觉符号系统,再加之对时间并没有什么限制,所以读者根据前后的篇章语境来判断是哪个消息来源说了什么。具体到模式,电视新闻则更多地采用“S-V”和“S-V-O”的形式。

(二)电视新闻的非线性特征

从单一符号系统角度论述得出了电视新闻的语篇具有线性特征。可如果把视觉的符号系统再考虑进去,电视新闻的语篇则又体现出非线性的特征。

电视新闻既可以只是使用听觉符号系统,单纯地采用主播播送或主播加同期声的形式,也可以使用听觉符号系统加视觉符号——字幕的形式。多了一种符号,在传播信息时就多了一种手段,同时也就多了两种符号如何配合着传播信息的问题。

不能否认,即使是同时使用两种符号,电视新闻也可以采用上面的线性的组合方式,但是字幕的出现使得某些信息得以重复和强调。在这种情况下,字幕实际上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通过前面已经知道,报纸新闻完全是依靠视觉符号文字发挥着传播信息的作用,电视新闻的字幕虽然不可能像报纸新闻的文字那样发挥全部的传播信息的功能,但是它在关键的时候完全取代听觉符号,减轻主播的播送任务,节省播送的时间,在相对固定的总时间内传播更多的信息。

视觉符号——字幕取代听觉符号主要可以在引进消息来源的时候发挥作用。按照前面谈到的方式,主播需要采用“S-V”或“S-V-O”的形式引出同期声。可如果有了字幕,主播的这项工作就完全可以省去,在出同期声的同时打出对消息来源介绍的字幕。这时候,听觉符号和视觉符号同时发挥作用,而且是在不同的纬度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它们是一种空间上的立体组合,已经不在单纯是线性的组合。语形表现出了一种非线性的特征。

注 释

① John Allen.THE BBC NEWS STYLEGUIDE[M].London: http://www.bbctraining.com,2003,3.

② Melvin Mencher.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19.

③ Bruce·D·Itule Douglas·A·Anderson.News Writing and Reporting For Today’s Media[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38.

④ [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模仿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85.

⑤ Bruce·D·Itule Douglas·A·Anderson.News Writing and Reporting For Today’s Media[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2.

⑥ Bruce·D·Itule Douglas·A·Anderson.News Writing and Reporting For Today’s Media[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38.

⑦ 陈望道.文法简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97.

⑧ [美]卡罗尔·里奇.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41.

⑨ Bruce·D·Itule Douglas·A·Anderson.News Writing and Reporting For Today’s Media[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5.⑩ Melvin Mencher.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26.

⑾ [美]卡罗尔·里奇.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81.

⑿ John Allen.THE BBC NEWS STYLEGUIDE[M].London: http://www.bbctraining.com,2003,13.

⒀ John Allen.THE BBC NEWS STYLEGUIDE[M].London: http://www.bbctraining.com,2003,22.

(作者:周伟红,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张凤辉,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电视新闻采访技巧分析

电视新闻采访技巧分析 注重电视新闻采访技巧,做好采访的准备工作,决定采访的成功与否,关系着电视新闻报道的成败,因而,分析电视新闻采访技巧,保证电视新闻采访技巧的合理运用至关重要。 标签:采访准备;采访氛围;适当引导;采访细节 电视新闻即通过现代技术,利用电视屏幕,以一种生动的、形象的方式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手段,其主要程序包括摄像、记者采访、镜头剪辑、设计、拍摄、配音、解说等,是一种新闻媒体形式,应用广泛。注重电视新闻采访技巧,做好采访的准备工作,决定采访的成功与否,关系着电视新闻报道的成败,因而,分析电视新闻采访技巧,保证电视新闻采访技巧的合理运用至关重要。 一、做好采访准备工作 采访准备工作主要需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方面,分析受访者的心态,在采访工作开展之前,新闻采访者需要查找一些相关资料与线索,根据资料与线索分析受访者的心态,以便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保证新闻采访工作的顺利实施。分析受访者心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需要对受访者进行一定的调查,了解受访者的实际情况,新闻采访者可以通过观看以前的新闻采访视频,或者从受访者熟悉的人、以往的事迹着手,了解受访者的实际情况。其次,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采访问题与采访计划,保证采访特色,做好采访准备工作。第二,制定采访计划与问题,分析受访者心态后,就需要制定特定的采访工作,确定采访的思路,了解什么内容可以进行采访,什么内容不可以进行采访,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以免影响采访的顺利实施。制定采访计划与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严格按照计划进行采访,保证采访技巧的准确应用,提高采访工作的水平,营造良好的采访环境,保证采访工作的实施进行。第二,在采访第一个问题时,需要对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选择较为容易的,受访者乐于回答的问题,以免影响受访者回答的积极性,使受访者较为反感,阻碍采访工作的顺利实施。第三,准确掌握提问时机,养成追问的习惯,灵活转变问题的内容与形式,发现受访者身上的闪光点。 二、电视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 (一)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 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是电视新闻采访技巧应用的关键。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时,需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与控制能力,还需要具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观察能力,因此,采访者不仅需要在采访前做好准备工作,还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采访者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采访水平,灵活的运用采访技巧,在采访时努力的营造一个良好的采访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采访氛围,在此氛围下,不仅能够确保采访工作的顺利实施,还可以与受访者进行良好的互动,降低受访

浅谈三维动画镜头语言的运用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三维动画《The Thief》(小偷)镜头语言的运用(英文):Showing animation film of The Thief camera language use 院别:美术学院 专业:动画 姓名:龙碧仪 学号:2007074143016 指导教师:黄爱民 日期:2011年5月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浅谈三维动画《The Thief》(小偷)镜头语言的 运用 摘要 镜头是一部短片的灵魂,镜头语言是用镜头像语言一样表达我们的意思,是表达方式的一种。通过画面的变化来感受创作者透过镜头所要表达的内容。在镜头语言样的世界里,虽然和平时说话的表达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只要用镜头表达出你的意思,不管用何种镜头方式,都可称为镜头语言。 本文通过《The Thief》(小偷)这一动画的制作,结合部分的镜头语言基本知识,尝试通过画面的变化来让观众感受我们所要表达的内容。 关键词:镜头语言;表达方式;画面;

浅谈三维动画《The Thief》(小偷)镜头语言的运用 Showing animation of The Thief camera language use ABSTRACT The camera is the soul of a clip with lens, lens language is like languages to express our meaning, is a kind of expression. Through the screen changes to feel the creator through the lens, the contents of the watchword in camera language kind of world, although peace talk expression way is different, but the purpose is the same, as long as use lens express your meaning, no matter use what lens can be called lens way language.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Thief "(The burglar) this video production, combined with part of The basic knowledge of camera language in clips of try through changes to The audience picture that we want to express feelings of content. Key Words:Camera language;expression; picture;

(完整word版)分镜头脚本、镜头语言

分镜头脚本创作 分镜头脚本的作用,就好比建筑大厦的蓝图,是摄影师进行拍摄,剪辑师进行后期制作的依据和蓝图,也是演员和所有创作人员领会导演意图、理解剧本内容、进行再创作的依据。 分镜头脚本的写作方法是从电影分镜头剧本的创作中借鉴来的。一般按镜号、镜头运动、景别、时间长度、画面内容、广告词、音乐音响的顺序,分项填写。对有经验的导演,在写作时格式上也可灵活掌握,不必拘泥于此。 分镜头脚本格式 片名: 镜号景别摄法画面内容解说音乐音响特技长度(秒) 说明: 镜号:每个镜头按顺序的编号 景别: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 摄法:包括镜头的运用—推、拉、摇、移、跟等。 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 解说:按照分镜头画面的内容,以文字稿本的解说为依据,把它写得更加具体、形象。 音乐:使用什么音乐,应标明起始位置。 音响:也称为效果,它是用来创造画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现场的环境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等。 特技:是后期制作时用软件加入的特技效果,像叠化、淡入淡出、划像、变色、快慢动作等等 长度:每个镜头的拍摄时间,以秒为单位。 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 一、景别 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写: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表现远距离景物和人物,展示巨大空间的远景;表现事件全貌,能看清人的全部动作,以环境衬托人物的全景;表现人物膝部以上的活动,使观众既能看到环境,又能看到人的活动和人物交流的中景;表现人物上半身,用以介绍

幼儿园教案大班语言:《电视新闻》

活动目标:1、通过听新闻和编播新闻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说兴趣。 2、引导幼儿用语言和绘画表达自己的生活经验。 3、让幼儿学会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 活动准备:1、幼儿已具备一定的听、说新闻的能力。 2、投影仪 3、教师演示用的新闻图片,幼儿创编新闻用的大纸和画笔。 活动过程: 一、讲解、讨论新闻 师:看,老师带来了什么?(“电视机”) 师:今天“电视机”要给我们放一段电视,你们想看吗?(想) 师:(打开“电视”)“电视”里正在播放什么节目?(新闻报道)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仔细看、仔细听,新闻里讲了些什么。(教师借助新闻图片,在投影仪上播放新闻) 师:刚才“电视”里播放了几条新闻?告诉了我们哪几件事? 幼:电视里播放了3条新闻。第一条是海门发生了火灾;第二条是动物园的一头狮子逃出了笼子;第三条是张家口发生了大地震。 师:刚才小朋友听得很认真,把新闻的主要内容都记住了。现在请你们再看一遍,这一次要仔细听清楚新闻里的详细报道。比如,海门昨天发生了多少起火灾,消防队员在干什么;动物园的狮子现在在哪里;张家口发生大地震后,海门市市长要求我们大家做一件什么事。(教师再播放一遍新闻)

师:昨天,海门发生了多少起火灾?(一起) 师:火灾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呢?(房子会被烧掉,许多人没有房子住;会有许多人死亡;钱被烧光了;家具、电器也会被烧掉的等) 师:是洋撒,火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幸亏消防队员及时赶到把大火扑灭了。刚才新闻了讲消防队员把火扑灭后要赶紧做一件什么事?(调查火灾原因) 师:是呀,只有调查出火灾原因,才能吸取教训防止火灾再次发生。第二条新闻说狮子现在在哪里?(一个山洞里) 师:它躲在山洞里行不行?为什么?(不行,狮子饿了会出来吃人的;这样的话,游客就看不到威武的狮子了;狮子还会抓伤过路人等) 师:对了,所以新闻了要求大家做什么事呢?(想办法抓住这头狮子) 师:新闻里还报道了一件大事,是——(张家口发生地震) 师:现在哪儿的人们在生活上遇到了那些困难?(停电、停水;房屋倒塌无家可归;学生不能上学等) 师:他们还会遇到那些困难?(没有衣服穿,没有东西吃,没有水喝等) 师:张家口人民生活那么困难,所以市长要求我们——(想办法帮助他们) 师:你们说这几条新闻重要吗?(重要) 师:所以电视台要在以后的节目里对这些事件作“追踪报道”。要追踪报道火灾发生的原因,追踪报道——(怎样抓住狮子;用什么办法帮助张家口人民) 师:你们想不想当一回小记者呢?(想)

电视新闻报道的采访表现及其技巧

摘要:电视新闻报道作为当前各家电视媒体扩大社会影响和提升节目收视率重要手段,也是其铸造自身品牌形象的一种有效路径。由于采访在电视新闻报道类节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在很多时候承载着新闻报道节目的质量,因此,在实际的电视新闻节目打造中,新闻记者要加强对电视新闻采访原则和技巧的把握,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从而为观众带去更有价值的新闻报道,促使电视新闻报道节目社会影响力的提升。 电视新闻报道不同于传统形式中的报纸和杂志期刊等文字式的新闻报道,而是一种声画结合与图文并茂形式下的实时媒体,它在为观众传播新闻图像的同时还需要有声音的同步传送。具体来说,电视新闻报道主要是由记者采访和电视摄影以及后期的剪辑制作等程序组成的,同时在新闻节目制作完成后还要配上合适的解说词,这样才可以把最完整的新闻报道展示给广大观众。此外,电视新闻报道在时间上也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较短的电视新闻报道不宜有太长的采访时间,而对于一些特定场合下的大型新闻报道,则需要新闻记者充分把握采访的原则和采访技巧,以获得最佳的新闻报道视角和传播效果。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的采访表现和采访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的采访表现 当前各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节目涉及的题材大都是一些重大和复杂曲折的新闻事件,要提炼出好的新闻报道主题就需要新闻采访人员积极做好新闻采访的策划与准备,并注意在采访中有效把握电视采访的原则,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访记者要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随着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当前的电视采访不再是过去的单人采访,而是由两个以上新闻记者组成的采访小组。同时根据新闻事件和采访任务的需求,采访小组中还要有摄像、录音和采访等不同的分工,必要时还需要有主持人、灯光师和相关的技术人员。这就需要采访小组的成员在进行电视新闻采访时要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力求最优化的完成新闻采访的任务,进而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2.加强采访模式的革新,强化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一般来说,较为成熟的电视新闻报道常常有其固定的采访模式。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或避免采访中出现较大的错误,许多新闻记者在采访时经常依照电视新闻采访的固定模式和基本规律。这种采访形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采访工作的效率,但另一方面又限制了采访人员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在实际的电视新闻采访时,新闻记者要注意摆脱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加强对采访模式和采访手段的创新,并有意识地激发自身的创新精神,从而以创造性的思维来做出更多有新意的新闻采访来。 3.加强采访中的理性思考,避免空洞浮泛的报道 由于新闻采访记者自身水平的差异性较大,再加上实地调查研究精神的缺乏,使得许多新闻记者在采访时由于信息量不足而出现空话和套话较多的问题,导致缺乏对新闻人物和事件的深度分析,从而失去了新闻采访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实际的新闻采访时,采访人员要注意对新闻人物和事件的具体考察和了解,加强新闻采访中的理性思考,注重自身对新闻事件的独特认识和见解,从而避免新闻报道的空洞浮泛。 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应注意的采访技巧 与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相比,电视新闻报道最大的优势即在于能够再造或者重现新闻事

分镜头脚本镜头语言优选稿

分镜头脚本镜头语言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分镜头脚本创作分镜头脚本的作用,就好比建筑大厦的蓝图,是摄影师进行拍摄,剪辑师进行后期制作的依据和蓝图,也是演员和所有创作人员领会导演意图、理解剧本内容、进行再创作的依据。 分镜头脚本的写作方法是从电影分镜头剧本的创作中借鉴来的。一般按镜号、镜头运动、景别、时间长度、画面内容、广告词、音乐音响的顺序,分项填写。对有经验的导演,在写作时格式上也可灵活掌握,不必拘泥于此。分镜头脚本格式 片名: 说明: 镜号:每个镜头按顺序的编号 景别: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 摄法:包括镜头的运用—推、拉、摇、移、跟等。 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 解说:按照分镜头画面的内容,以文字稿本的解说为依据,把它写得更加具体、形象。 音乐:使用什么音乐,应标明起始位置。

音响:也称为效果,它是用来创造画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现场的环境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等。 特技:是后期制作时用软件加入的特技效果,像叠化、淡入淡出、划像、变色、快慢动作等等 长度:每个镜头的拍摄时间,以秒为单位。 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 一、景别 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写: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电视新闻摄像技巧

电视新闻摄像技巧 作为电视画面的创作者,我们要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 1、围绕着所拍节目内容的思想、主题,安排电视画面的实体元素,那么,什么是电视画面的实体元素? 2、如何处理电视画面结构的基础元素? 3、如何运用电视画面结构的特殊元素? 4、如何根据诸多元素的变化规律和艺术法则做出恰当的安排,找出头绪、理清思路、分清主次,将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这个又是构图的内容。 拍摄是电视节目制作的第一个技术步骤。由于技术运用和表达要求的差异,电视摄像大致可以分为新闻(纪实性)摄像和虚构(创造性)摄像两大类。新闻摄像侧重于新闻性,不在影像美学方面有苛刻要求,在特殊情况下,尤其是突发事件现场,有时甚至连画面稳定、亮度等基本技术要求都可以忽略,最为遗憾也是最为可贵的是,新闻摄像不能重新而来,除非是不影响新闻性的组织拍摄。 今天我们将从新闻拍摄的角度来讨论拍摄问题。 一、会场的拍摄 二、人物的拍摄 三、电视新闻镜头语言 一、会场的拍摄 会场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碰到的静态拍摄场景,与会场比较接近的场景有课堂、座谈、讨论、围坐在饭桌边的用餐等等。这些场景

的拍摄方法与技术处理都比较相近。 1、会场的特点 从拍摄的角度看,会场场景集中,内容集中,但同时也比较单调乏味,很难拍出丰富多彩的画面。光线:室内会场照明条件恒定,变化不大,但光照可能不均匀;室外会场则容易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光线可能发生变化,但光照比较均匀。 2、会场摄像“通则” 无论是室内室外,新闻拍摄者都必须如实记录下会议议程、出席会议的领导、重要来宾、主要与会人员以及会议上表彰先进、通过决议等过程性画面。如果会议安排主要领导或重要来宾最后发言,拍摄者必须坚持到会议结束。相对来说,会场拍摄技术问题不多,拍摄方法也比较简单。但非技术问题可能更值得我们注意,会场拍摄时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有: ⑴第一个画面一般在会场中后方拍摄带会标的大镜头,然后自然走到主席台前拍摄主席台就座人员和会议主持人画面。 ⑵拍摄会场大镜头时,要尽量避开通向主席台的走道或分割观众的通道,要让画面中央充满观众,而不是一条通道。否则构图和视觉上都不能让人满意;拍摄位置可稍偏一些,会标仍然置于中间位置。 ⑶拍摄与会领导要注意景别和时间长度的匹配:主要领导的讲话镜头一定要给大给足。给大,就是景别要小些,给足,就是时间要长些;其他与会领导和重要来宾不能漏拍,如果没必要给他们单独镜头,可从中间部位向两边摇拍或拉拍,也可一个固定镜头包含2-3人,切忌不能在某位或某些领导、来宾身上重复摇或者拉;不要在他们有

常用的镜头语言分析

镜头分析 客观性角度和主观性角度: 客观性角度是指依据常人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习惯而进行的旁观式拍摄,是电视节目运用最为频繁、最为普遍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方式。客观性角度拍摄的画面就仿佛观众在现场参与事件进程、观察人物活动、欣赏风光景物一般,画面平易亲切,贴近生活。 主观性角度是一种模拟画面主体(可以是人、动物、植物和一切运动物体)的视点和视觉印象来进行拍摄的角度。 主观性角度由于其拟人化的视点运动方式,往往更容易调动观众的参与感和注意力,容易引起观众的强烈的心理感应。 运动摄像,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改变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通过这种拍摄方式所拍到的画面,称为运动画面。如:由推、拉、摇、移、跟、升降摄像和综合运动摄像形成的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升降镜头和综合运动镜头等。 一、拉 拉摄是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近至远与主体拉开距离的拍摄方法。用这种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叫拉镜头。 1 、拉摄镜头的画面特点 第一、拉镜头形成视觉后移效果。 第二、拉镜头使被摄主体由大变小,周围环境由小变大。 2 、拉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第一、拉镜头有利于表现主体和主体与所处环境的关系。 第二、拉镜头画面的取景范围和表现空间是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的,使得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 第三、拉镜头是一种纵向空间变化的画面形式,它可以通过纵向空间和纵向方位上的画面形象形成对比、反衬或比喻等效果。 第四、一些拉镜头以不易推测出整体形象的局部为起幅,有利于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逐渐出现直至呈现完整形象的想象和猜测。 第五、拉镜头在一个镜头中景别连续变化,保持了画面表现空间的完整和连贯。 第六、拉镜头内部节奏由紧到松、与推镜头相比,较能发挥感情上的余韵,产生许多微妙的感情色彩。 第七、拉镜头常被用作结束性和结论性的镜头。 第八、利用拉镜头来作为转场镜头。 3 、拉镜头的拍摄及其要求 拉镜头的拍摄镜头运动的方向与推镜头正相反,但它们有着基本一致的创作规律和一般

试析电视新闻镜头语言

一、镜头语言的重要性 镜头语言是电视的独特语言。电视新闻作为一种电视节目种类,也离不开镜头语言的应用。一个好的电视新闻片,应该是把电视静音之后还能看明白报道的是什么事,通过无声的镜头语言告诉观众你要表达的意思。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一篇名为《检查组来了!检查组走了!》的报道曾获得全国电视消息类一等奖,它没有任何解说词,只有两组同景别、同角度的画面,加上字幕。一组画面表现环境卫生干净,字幕是“检查组来了”;另外一组画面是环境卫生脏乱差,字幕是“检查组走了”。这篇报道充分利用电视特有的表现手法,简明扼要、一针见血地阐明了主题,给观众留下了遐想的空间。 在电视新闻中,不同画面的选取,不同手法的组接,巧妙地将事实充分详尽地展现给观众,同时它还肩负着启发观众认识事物的本质,引导大众舆论的责任。另外,电视新闻还作为一门艺术被观众欣赏。因此,镜头语言成为电视新闻制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准确、合理地运用好镜头语言,使电视新闻更具观赏性、现场感。有经验的记者很会用镜头语言,让观众身临其境,明辨是非。善于应用镜头语言,会使我们的电视新闻更出众。 二、电视新闻镜头语言的特性 不同类型的镜头,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达。新闻可以通过镜头语言,增强艺术色彩。 恰当的空镜头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不仅使电视新闻更具艺术性,还使其主题得到提升。例如一轮旭日徐徐上升,象征着新生;海浪的翻滚,象征着内心澎湃。巧妙地使用空镜头能起到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喧嚷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电影中常常使用的空镜头表现手法,运用到电视新闻上,能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添砖加瓦。正如2014年3月31日,在央视新闻《以先锋模范为镜永远的战士—— —朱彦夫》中,主创者采访朱彦夫时用了几个空镜头:一个独立的小房子,一排在逆光下的狗尾巴草,一排不是特别茂密的山林,看似和前后没什么联系,但是这些画面交代了主人翁的生活环境,而且正好朱彦夫说道:“我这块躯干还能不能干点哪怕是最微小的事情”,生动形象地把画面和声音结合起来,让画面不失单调,同时烘托了主人翁的形象。 长镜头具有时间真、空间真、过程真、气氛真、事实真的特点,排除了一切作假、替身的可能性,具有不可置疑的真实性,成为反映电视新闻真实性的最直接手段。长镜头在纪录片中应用广泛,在电视新闻中就要谨慎使用了,因为一方面电视新闻的时长短,另一方面长镜头本身会减弱画面表现上的视觉冲击力。不管是中央新闻频道,还是凤凰卫视中文台,在某些新闻评论类节目制作中,都不会将一个镜头从头到尾对准评论员。 讲到艺术,其实电视新闻对画面美也是有追求的。比如一则体现市区美景的新闻,我们同样可以透过虚化前景,通过构图的调整,拍一条美的新闻。 在广告中,固定镜头是缺乏表现力的,而运动镜头的广泛使用,使得广告具有视觉上的张力。一条汽车广告,运动镜头的“随意”切换,不同场景的跳跃转变,华丽地叙述了这辆汽车的性能和故事。电视新闻虽也追求表现力,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基于新闻的政治敏感性,应该给人以稳重、真实、可信赖之感,所以在运动镜头的使用过程中, “稳”才是硬道理。 三、如何善用镜头语言 镜头语言和我们平时的说话其实是一样的。如果说前期拍摄是说话的内容,那么后期编辑就是说话的组织过程。我们的话语想要表达出自己的意思,除了语言承载的信息外,语法也是很重要的,这种语法基于一定的生活逻辑或人们理解事物的习惯。如果违反这些语法,观众就不能正确地理解镜头组合所表达的意义。 (一)熟练掌握镜头语言的三种常规句型 首先,“前进式”句型,即由大景到小景的变化。它一般是用来表达渐趋高涨的情绪,把观众的视线由整体引向细节,给人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在《辛德勒的名单》中,偷鸡的小男孩那一段,从小男孩站出来到小男孩指着死人说“就是他”,镜头的景别不断由远及近,是典型的“前进式”,同时不断加快了剪辑的调子,增加了紧张的气氛。 其次, “后退式”句型,即由小景到大景的变化。它一般表现渐趋低沉、平静或深远的情绪,把观众的视线由细节引向整体,给人的感觉越来越弱,使人的情绪由激烈转向平静。许多影片的结尾都采用了“后退式”句型,如电影《让子弹飞》结尾镜头:火车从近处驶向远方,张麻子骑马奔向远方。 另外,“复合式”句型,即把前进式和后退式的句型结合在一起使用。由全景、中景、近景到特写,再由特写、近景、中景回到远景,或者反过来。此句型反映情绪的起伏,从逐渐高涨到逐渐平静后,再进一步高涨。 上述三种常用句型,就是电视新闻中运用镜头语言的语法。学会灵活使用镜头语言的语法,才能使电视新闻不是一味地靠文字组镜头,也不会“词不达意”。 (二)抓住细节镜头 电视新闻用什么来打动观众,以什么来烘托情感?答案是细节。抓住细节是运用镜头语言的关键。好的文学作品,让人记忆犹新的往往是细节的描写。在电视新闻中,镜头语言中的细节同样具有非凡的表现力。所谓“眼见为实”,再多的文字表述,在和画面比较时,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新闻画面要通过细节镜头来彰显自己的独特魅力。 在2014年3月19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习近平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则新闻中,与80多岁老人紧紧握在一起的手,俯身抚摸小孩子脸颊的身 影, 实践与思考 试析电视新闻镜头语言 阴欧阳斯洁 摘要:镜头语言是电视独特的语言。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离不开镜头语言。如何用好镜头语言,让电视新闻更出众,是本文探讨主题。要用好电视新闻的镜头语言,需注意三点:语法的使用,细节镜头的捕捉,把握剪接点和镜头长度。 关键词:电视新闻;镜头语言;出众 91 视听2019.08|

浅析电视新闻采访技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d12632940.html, 浅析电视新闻采访技巧 作者:沈彦 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09期 【摘要】采访技巧是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经常运用的技巧和访问艺术,它是记者获取 新闻素材,了解事实真相的重要方法。记者采访前要做足准备工作;采访时应注意提问技巧、要善于观察和倾听;通过周边采访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技巧 笔者踏上电视新闻记者这一工作岗位已8个多年头,对电视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也有些认识。探讨电视新闻采访技巧,或可找出电视新闻采访中的一些共性的东西,以进一步指导采访工作。 一、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日常采访中,记者会遇到不同的人群,他们的个性不同,所以面对他们,记者就必须要“对症下药”,从采访对象的嘴中“套”出我们需要的信息。在提问前,记者必须了解事件和采访对象的背景,为采访做好准备。一般来说,先与采访对象聊天、谈心,缓和现场气氛,将距离拉近,消除被采访对象的心理戒备,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记者提的问题也要符合对方的学识范围,要用较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意思,尽量避免一些专业性太强的词汇,造成冷场。 二、注意提问技巧,善于观察和倾听 1、提问技巧 提问是新闻采访的核心,也是记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由于在采访中碰到的采访对象性格各异,因此提问的方式要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而改变。对于比较外向、健谈的采访对象,记者可以开门见山,直接引入主题,而在谈话过程中,如果采访对象偏离主题,记者可以通过引导,或者话题转移来引导被采访者回到正题。 而对于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与记者交谈或比较拘束的采访对象,记者最好先和他耐心的攀谈,消除他的戒备,渐渐把话题引导正题上来。例如:一次我们去采访春节过后的保姆市场,职介所里,虽然有不少保姆正在报名,但是没有一个愿意接受采访,她们或许不好意思出现在电视上,看到摄像机就躲。这时候我们并没有急于用摄像机对准她们拍摄,而是和她们闲聊起来,问她们老家在哪里?家里什么情况?春节在哪里过的?怎么会想到一过完年就来求职?通过闲聊拉近了和她们的距离,然后再把我们的采访意图告诉她们,很快消除了她们的戒备,最后,不但拍摄到了她们求职的镜头,还顺利的采访到了她们。

浅谈电影《国王的演讲》中镜头的运用

浅谈电影《国王的演讲》中镜头的运用镜头就是用镜头像语言一样去表达我们的意思。 我们通常可经由摄影机所拍摄出来的画面看出拍摄者的意图,因为可从它拍摄的主题及画面的变化,去感受拍摄者透过镜头所要表达的内容,这就是所谓“我的镜头会说话”,也就是一般所讲的“镜头语言”样的在影像的世界里,虽然和平常讲话的表达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所以说镜头语言没有规律可言,只要用镜头表达你的意思,不管用何种镜头方式,都可称为镜头语言。下面来简单的说说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极远景、大全景、小全景、半身景、近景、特写、大特写。除了镜头的基本类别,还有一样重要的就是——摄像机的运动(拍摄方式)。拍摄方式又分为以下几种:推、拉、摇、移、跟。总之,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睛始终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升、降、俯、仰、甩、悬、空、切、综、长、反打、变焦拍摄、主观拍摄。 本片镜头的运用可谓是将拍摄手法和镜头变换发挥到了一个极致,美轮美奂而又细腻的拍摄手法使这部经典影片成为了2011年第83届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影片毋庸置疑的得主。在欣赏这部获奖影片时,观影的朋友们会不禁为导演出色的镜头表现力和细腻的拍摄手法而震撼。我就是其中之一。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舞台上,口吃者经常是以大众笑料的形象出现的,人们经常拿他们的语言障碍来开玩笑,甚至是讥讽,没有什么人能理解口吃患者的痛苦,明明有表达的能力却常常招来讥笑,他们的痛苦只有天知道。 本片讲述了约克郡公爵(柯林·菲尔斯Colin Firth 饰)因患口吃,无法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这令他接连在大型仪式上丢丑。贤惠妻子伊丽莎白(海伦娜·邦汉·卡特Helena Bonham Carter 饰)为了帮助丈夫,到处寻访名医,但是传统的方法总不奏效。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慕名来到了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杰弗里·拉什Geoffrey Rush 饰)的宅邸,传说他的方式与众不同。虽然公爵对罗格稀奇古怪的招法并不感兴趣,首次诊疗也不欢而散。但是,公爵发现在聆听音乐时自己朗读莎翁竟然十分流利。这让他开始信任罗格,配合治疗,慢慢克服着心理的障碍。乔治

电视新闻节目策划方案

电视新闻节目策划方案 篇一:电视新闻栏目策划方案 《新闻111》电视栏目策划书 一,现实环境 1背景浅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变得越来越有品位。一般而言:观众看电视往往会带着娱乐心理和求知心理。为了让观众在其它电视娱乐节目满足的同时,又有一份求知收获,故推出了这套节目我们的宗旨是:解读老百姓身边的事 2企划动机关注民生 二,栏目设定 1,栏目名称《新闻111》 2栏目类别民生新闻栏目 3栏目主旨贴进百姓、引起共鸣,了解老百姓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渴望什么??引起 老百姓共鸣。 4栏目目标沟通社会,传递信息 5栏目定位关注百姓,服务百姓,做百姓的贴心人 1 6栏目内容老百姓身边的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收费、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司法公正、收入分配、企业改制、环境保护、城市拆迁、土地征用。 7栏目特色“民生、民情、民意” 8栏目风格精致,赋予美感,应当做到镜头中节目多于人。

9主持人要求一男一女主持人搭档,要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驾驭话题、组织讨论的能力,现场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 10节目长度每档30分钟 11播出时段日播每晚在电视剧黄金时间刚结束时播出, 12播出次数每晚 9:50~~10:20 (首播) 次日中午1:00~~1:30 (重播) 工作人员构成主持人 2名记者(外景主持) 若干人摄像 5名编导若干人编辑 1名策划(创意人) 2名编剧 2名经理(对外营销) 1名美工 1名设备和场所 1. 演播室 2. 合成制作机房 3. 外景拍摄用的摄像机和拾音话筒2套栏目的运营要求; 拉近距离,报道形式灵活多样 民生新闻注重用平民视角,用老百姓的语言来报道新闻,为此,摒弃了传统新闻的那种“高高在上,冰冷生硬”的报道方式,采用“平视”的角度,利用通俗易懂的百姓语言来报道 2 新闻,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达到了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的宣传目的。同时,着力突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在报道过程中,记者善于运用手中的摄像机镜头和话筒来记录现场,通过生动真实的镜头语言和被采访对象朴实感人的百姓语言,让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 讲究技巧,精心编排栏目内容 一档精彩的民生新闻栏目离不开一线记者的前期采访,而后期编辑的整体编排工作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编排时,后期编辑站在百姓的立场,根据栏目的定位,看看这期节目最让老百姓关心的热点是什么,他们最想看的会是什么,最想了解的信息又是哪些。回

大班语言教案《电视新闻》

大班语言教案《电视新闻》 【活动目标】: 1、通过听新闻和编播新闻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说兴趣。 2、引导幼儿用语言和绘画表达自己的生活经验。 3、让幼儿学会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具备一定的听、说新闻的能力。 2、投影仪 3、教师演示用的新闻图片,幼儿创编新闻用的大纸和画笔。 【活动过程】: 一、讲解、讨论新闻 师:看,老师带来了什么?(“电视机”) 师:今天“电视机”要给我们放一段电视,你们想看吗?(想) 师:(打开“电视”)“电视”里正在播放什么节目?(新闻报道)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仔细看、仔细听,新闻里讲了些什么。(教师借助新闻图片,在投影仪上播放新闻) 师:刚才“电视”里播放了几条新闻?告诉了我们哪几件事? 幼:电视里播放了3条新闻。第一条是海门发生了火灾;第二条是动物园的一头狮子逃出了笼子;第三条是张家口发生了大地震。 师:刚才小朋友听得很认真,把新闻的主要内容都记住了。现在请你们再看一遍,这一次要仔细听清楚新闻里的详细报道。比如,海门昨天发生了多少起火灾,消防队员在干什么;动物园的狮子现在在哪里;张家口发生大地震后,海门市市长要求我们大家做一件什么事。(教师再播放一遍新闻) 师:昨天,海门发生了多少起火灾?(一起) 师:火灾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呢?(房子会被烧掉,许多人没有房子住;会有许多人死亡;钱被烧光了;家具、电器也会被烧掉的等)

师:是洋撒,火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幸亏消防队员及时赶到把大火扑灭了。刚才新闻了讲消防队员把火扑灭后要赶紧做一件什么事?(调查火灾原因) 师:是呀,只有调查出火灾原因,才能吸取教训防止火灾再次发生。第二条新闻说狮子现在在哪里?(一个山洞里) 师:它躲在山洞里行不行?为什么?(不行,狮子饿了会出来吃人的;这样的话,游客就看不到威武的狮子了;狮子还会抓伤过路人等) 师:对了,所以新闻了要求大家做什么事呢?(想办法抓住这头狮子) 师:新闻里还报道了一件大事,是——(张家口发生地震) 师:现在哪儿的人们在生活上遇到了那些困难?(停电、停水;房屋倒塌无家可归;学生不能上学等) 师:他们还会遇到那些困难?(没有衣服穿,没有东西吃,没有水喝等)师:张家口人民生活那么困难,所以市长要求我们——(想办法帮助他们)师:你们说这几条新闻重要吗?(重要) 师:所以电视台要在以后的节目里对这些事件作“追踪报道”。要追踪报道火灾发生的原因,追踪报道——(怎样抓住狮子;用什么办法帮助张家口人民)师:你们想不想当一回小记者呢?(想) 师:今天就请你们来制作这些“追踪报道”。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图画纸。愿意去调查火灾原因的,就把你调查到的原因话出来;愿意去捕捉狮子的,就把你想出来的好办法话出来;愿意帮助张家口人民的,也把你的想法画出来。等画完之后,就到前面的“电视机”里来播放。 师:小记者们,准备好了吗?我们现在开始工作吧。 二、幼儿制作“追踪报道”、教师巡回指导 三、幼儿报道新闻 师:刚才小记者都很动脑筋,制作了重要的、许多人都在关心的新闻报道,现在请小记者上来报道。(每个新闻请2-3个幼儿) 【延伸活动】: 1、让幼儿在活动区继续播放自己制作的“追踪报道”。 2、引导幼儿将平时在电视机里看到的新闻讲给大家听。

浅议纪录片的镜头语言运用

浅议纪录片的镜头语言运用 鞍山广播电视台五集原创纪录片《铁西》,以“复活百年尘封档案,解读铁西人文密码”为主线,探寻鞍山铁西这个百年城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节目播出后,不仅电视收视率创下新高,网络点击量更是突破40万,并已荣获2021年辽宁新闻奖一等奖,成功入围国家广电总局2021年第四批推荐优秀国产纪录片目录。 具体到《铁西》在镜头语言方面的运用技巧,作为该片在调研、策划、撰稿、摄像、剪辑等工作的全程参与者,笔者认为,可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总结为“心中有数,眼中有物,言之有序”这三个关键词。 在纪录片的创作中,真正进入拍摄环节之前的很多工作显得至关重要,包括选题的策划,整体框架的确定,分集主题的划分,历史资料的收集,人物故事的遴选,文案初稿的撰写,脚本分镜头的推敲等。而作为创作者的撰稿也好,编导也好,摄像也罢,都应该尽量多地参与到这些工作当中,并在前期工作过程中,就应该开始考虑后续的拍摄流程,要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初步的“画面感”,要充分考虑到某个故事或者人物,拍摄的难易程度。毕竟,作为电视纪录片,和一些纯文字性质的专题报道、报告文学、人物传记等体裁不同,纪录片不仅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更需要讲究声画同步,甚至很多时候,要完全依赖镜头来说话。在《铁西》的整个策划过程中,节目组通过调研,前期一共挑选出了将近100个故事或人物,最终在节目中展现的故事只有不到50个,之所以有将近一半的淘汰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拍摄难度太大,甚至无法实现拍摄,很难用镜头来表述清楚这个故事,只能忍痛割爱。比如,在一次调研中,我们在一个旧物市场上,无意中发现一本上世纪60年代的小红本,上面是中央对当时的《鞍钢宪法》以及铁西区工业技术革命的相关批示,这个发现,对于正在挖掘铁西工业历史基因的我们来说,是如获至宝,但经过更深入的调

电视新闻栏目策划方案

《新闻111》电视栏目策划书 一,现实环境 1背景浅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变得越来越有品位。一般而言:观众看电视往往会带着娱乐心理和求知心理。为了让观众在其它电视娱乐节目满足的同时,又有一份求知收获,故推出了这套节目我们的宗旨是:解读老百姓身边的事 2企划动机关注民生 二,栏目设定 1,栏目名称《新闻111》 2栏目类别民生新闻栏目 3栏目主旨贴进百姓、引起共鸣,了解老百姓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渴望什么……引起老百姓共鸣。 4栏目目标沟通社会,传递信息 5栏目定位关注百姓,服务百姓,做百姓的贴心人 6栏目内容老百姓身边的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收费、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司法公正、收入分配、企业改制、环境保护、城市拆迁、土地征用。 7栏目特色“民生、民情、民意” 8栏目风格精致,赋予美感,应当做到镜头中节目多于人。 9主持人要求一男一女主持人搭档,要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驾驭话题、组织讨论的能力,现场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 10节目长度每档30分钟 11播出时段日播每晚在电视剧黄金时间刚结束时播出, 12播出次数每晚 9:50~~10:20 (首播)次日中午1:00~~1:30 (重播) 工作人员构成主持人 2名记者(外景主持)若干人摄像 5名编导若干人编辑 1名策划(创意人) 2名编剧 2名经理(对外营销) 1名美工 1名设备和场所 1. 演播室 2.

合成制作机房 3. 外景拍摄用的摄像机和拾音话筒2套 栏目的运营要求;拉近距离,报道形式灵活多样 民生新闻注重用平民视角,用老百姓的语言来报道新闻,为此,摒弃了传统新闻的那种“高高在上,冰冷生硬”的报道方式,采用“平视”的角度,利用通俗易懂的百姓语言来报道新闻,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达到了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的宣传目的。同时,着力突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在报道过程中,记者善于运用手中的摄像机镜头和话筒来记录现场,通过生动真实的镜头语言和被采访对象朴实感人的百姓语言,让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 讲究技巧,精心编排栏目内容 一档精彩的民生新闻栏目离不开一线记者的前期采访,而后期编辑的整体编排工作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编排时,后期编辑站在百姓的立场,根据栏目的定位,看看这期节目最让老百姓关心的热点是什么,他们最想看的会是什么,最想了解的信息又是哪些。回答了这些问题,这期节目的大体框架就出来了。有了这个框架,还要让整期节目不流于平淡,使一般新闻与现场感强的新闻、动态消息与时效性较差的消息相间,产生跌宕起伏的效果,以更好地吸引观众。 三、栏目的经营创收: 1、栏目设立初期可由本台广告部指定广告公司代理本栏目广告,等到栏目具有一定实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后,栏目可以对栏目内广告时段根据实际情况在市场上进行投标。2.实施“栏目个性化、栏目精品化”战略,不仅要把栏目做好,而且要调整栏目的结构、整合栏目资源,让有限的栏目时段获取尽可能多的创收资源,吸引广告客户的广告投入。如栏目的特约播映,赞助播映,冠名栏目和时段广告,电视分类广告刊登房产信息等。通过频道和栏目品牌形象提高广告创收,栏目的品牌经营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的目标是形成自己的风格,强化品牌形象,要在内容上下功夫,新的栏目只有不断提高内容质量才有可能成为新的品牌。 四,栏目的行销宣传

电视新闻语言探析(1)

新闻知识(2009.03)·视听天地· 周伟红 张凤辉 电视新闻写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考虑电视媒介自身特点、受众的接受实际以及语言要适合主播或播音员播报等因素,所以电视新闻的语言有着与报纸新闻语言和广播新闻语言所不同的特点。本文结合语域的理论,从语场、语旨和语式角度来分析它们对电视新闻语言所产生的影响。 一、准确、客观、公正和以传播信息为目的的语场要求使得电视新闻用词具有中性和通俗易懂偏重短句的特点 (一)准确、客观、公正的语场要求对新闻语形的制约 语场是关于人们谈什么的问题,新闻作为一个类型化的领域,同样属于语场的范畴。新闻要求准确、客观、公正,它反映了人们认识新闻的结果。与新闻准确、客观、公正的语义功能相对应,新闻语言的形式就要朴实简单。“希望在准确、公正、公平和语言的运用上设立最高的标准上BBC新闻被给予厚望。清晰的报道和语言是好新闻的核心。该文风指南将有助于你的新闻变得更好,更加紧密地联系我们的受众。我第一次供职的一家周末小报的新闻编辑经常说:‘新闻语言要朴实简单’。”① 具体到词语上,要避免使用那些带有感情色彩和主观感受的词汇。因此,形容词、副词和一些带有褒贬情感色彩的词在电视新闻语言中很少被使用。否则,将会因为编辑记者有意引导受众观点而成为人们的诟病。当然这里所说的词语要呈现中性,是就编辑记者在写作过程中的用词要求。 (二)传播信息为目的的语场对电视新闻语形的制约 1、对选词的制约 电视新闻是以传播信息为目的的,如果信息无法被受众理解,传播信息的目的也就难以实现。电视新闻的受众构成是比较复杂的,他们在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上有明显差异。而对于信息是否能够接受和理解,用什么样的词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为了使得更广泛的受众能够接受和理解新闻报道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在选词上就出现了一个“就低不就高”的价值倾向,即选择通俗易懂的词来写作和编辑。“广播电视新闻要易懂。广播和电视新闻的编辑记者要使用日常语言。”②“不像印刷媒介,读者有机会重新去读那些不明白的段落,广播电视新闻的受众只有一次听和理解信息的机会。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记者必须抓住这个与听众和观众交流的机会。”③ 如果说,上述这些引语所反映出来的观点都是出自新闻业界的人士,那加布里埃尔·塔尔德在谈“习语传播的节律”时,则是从哲学高度上表明了“共同的习惯用语”在不同阶层人之间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在补充托克维尔的“共同的习惯用语既是穷人的语言又是富人的语言,既是平民的语言又是贵族的语言,既是学术的语言又是通俗的语言”的观点时说:“它既是宗教的语言又是世俗的语言,既是仪式性的语言又是日常的语言”。④他以及托克维尔都谈到了共同的习惯用语的通俗易懂性、和日常性。正是它的通俗易懂性才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比较顺畅。所以说,电视新闻中通俗易懂的词汇,有助于不同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受众解读新闻所传递出来的信息。 2、对句子的制约 与报纸新闻可以反复阅读不同,电视新闻稍纵即逝,所以,电视新闻在句子的选择上更偏爱于短句。国外的研究也显示出了同样的特点。“句子平均要短小”,“我知道,当今还没有哪一个编辑记者用每句 电视新闻语言探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