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守法的公民复习大纲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④小明多次拨打119谎报火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我省刘某某因散布“甲醇泡海鱼”谣言被行政拘留5日并罚款500元;王某因与
A 朋友发生口角,被打成重伤,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他们行为的共同点是( )
A.都是违法行为
B.都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都是犯罪行为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行为属于那种类型的违法行为?分别承担什么法律责 任?
材料一中的胡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 材料二中的李某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受到民事处罚。
(2)从上述两则案例中,我们应得到什么启示?
1.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 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 守治安管理的法律。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 侵权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 进社会健康和发展。
(3)林森浩的残忍行为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请你谈谈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的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
认清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3.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是做起,避
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4
预防 犯罪
了解罪与罚
什么是刑法?(作用、内容) 什么是犯罪?三大基本特征? 什么是刑罚?分类?
加强自我防范
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5
巩固提高
D 1.漫画中司机的行为属于( )
A.违宪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D.犯罪行为
2.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周某受贿、滥用职权、 故意泄露国家
1.13岁的小芳刚读完小学六年级,继父就不让她上学了,而是把她送到一 家理发店当学徒。小芳几次哭着求继父让她上学,可继父总是以家中困难
A 为由不答应。这是小芳可以求助的机构是( )
①律师事务所②人民检察院③法律援助中心④公证处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放学后,在离学校门口不远处,小明看见几个流里流气的青年把本班同
秘密进行了一审宣判,认定周某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故意泄露国家 秘密罪,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
这说明(D )
A.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B.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均应受刑罚处罚 C.主刑包括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财产 D.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
C 4.“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俗语告诉我们( ) A.不良行为就是犯法,犯法就是犯罪 B.小错必然铸成大错,违法必然走向犯罪 C.勿以恶小而为之,远离不良行为,塑造良好品行 D.“偷针”和“偷金”都具有严重危害性 5.据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 有的行为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 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3%,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录像制品
3
4.材料题 材料一:胡某因无证、酒后驾驶,并使用其他车辆机动车号牌,被交警部门查获, 受到了5000元罚款并行政拘留3日的处罚。 材料二:刘某在自家阳台上玩手机时不慎将手机掉到楼下,被同楼住户李某捡走。 但李某称手机是坏的,已将其丢弃,拒绝归还,刘某遂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 决李某赔偿刘某手机损失1000元。
6
3. 刑罚是对犯罪分子的制裁手段。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D 两大类。下列关于主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相互附加并有②主刑也叫基本刑,是对犯
罪分子使用的主要刑罚③主刑包括管制、拘留、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和死刑④主刑包括管制、拘役、罚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
(1)你认为林森浩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 犯罪
(2)为什么说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1.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承担法律责任; 2.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会发展为一般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可能发展为 犯罪; 3.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没有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 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C 的占31.9%,这警示我们( )
①应该增强自控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②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成为违 法犯罪行为③不良行为是小节,对个人成长无关紧要④预防违法犯罪应 该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
6.关于“复旦大学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庭审中,上海上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林 森浩因琐事与被害人黄洋不和,竟采用投毒的方法故意杀害黄洋 并致其死亡,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极大,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 罪,提请法院对林森浩依法予以严惩。
8
1.我们要学会寻求法律救助
遇到侵害,如何依法求助? 2.寻求法律服务机构
3.寻求国家法律救济 4.用诉讼的方式维护合法权益
善用
法律
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全体 公民的责任
如何应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2.未成年人善于斗争的特点及
要求
3.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 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9
巩固提高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1
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违法无小事
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
图表
法不 可违
认识行政违法行为(举例)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认识民事违法行为(举例)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2
巩固提高
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下列属于违
B 法行为的是( )
①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②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③小青周
D.都受到了刑罚处罚
3.以下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片段一:张三开车闯红灯。行政违法行为
片段二:甲把乙打成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刑事违法行为 片段三: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被公安机处以以
200罚款。 行政违法行为 片段四:丙打了丁两个耳光,致使丁面目红肿,口角流血。民事违法行为
片段五:因质量问题遭顾客起诉的某装修公司,被责令赔偿损失。民事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