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DOC】第3章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中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及接

【DOC】第3章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中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及接

第3章: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中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及接口设计 3.1 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思路3.1.1专用与通用、硬件与软件的权衡与抉择1. 专用与通用的抉择 专用控制系统: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的而且较成熟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通用控制系统:适合还在不断改进,结构还不十分稳定的产品。

2. 硬件与软件的权衡根据经济性和可靠性的标准权衡决定。

例:分立元件组成硬件------软件 利用LSI 芯片组成电路-----软件3.1.2 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思路 设计步骤为:确定系统整体控制方案;确定控制算法;选用微型计算机;系统总体设计;软件设计等。

1、确定系统整体控制方案(1)应了解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构思控制系统的整体方案。

(2)考虑执行元件采用何种方式。

(3)要考虑是否有特殊控制要求。

(4)考虑微机在整个控制系统中的作用,是设定计算、直接控制还是数据处理,微机应承担哪些任务,为完成这些任务,微机应具备哪些功能,需要哪些输入/输出通道、配备哪些外围设备。

(5)应初步估算其成本。

2、确定控制算法建立该系统的数学模型,确定其控制算法。

数学模型:就是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表达式。

它反映了系统输入、内部状态和输出之间的数量和逻辑关系。

控制算法:所谓计算机控制,就是按照规定的控制算法进行控制,因此,控制算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控制系统的品质,甚至决定整个系统的成败。

例如:机床控制中常使用的逐点比较法的控制算法和数字积分法的控制算法;直线算法:a a xy yx F -= 或K x y T T ee Y X==∆∆ 圆弧算法:222R Y X F i i i -+= 或yxT T Y X =∆∆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中常用的PID 调节的控制算法;位置数字伺服系统中常用的实现最少拍控制的控制算法;另外,还有各种最优控制的控制算法、随机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的控制算法。

3、选择微型计算机 (1)较完善的中断系统 (2)足够的存储容量(3)完备的输入/输出通道和实时时钟(4)特殊要求:字长、速度、指令4、系统总体设计设计中主要考虑硬件与软件功能的分配与协调、接口设计、通道设计、操作控制台设计、可靠性设计等问题。

微机控制第1-2章

微机控制第1-2章
缩、图像识别等。
通信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领域 应用广泛,如调制解调、信道
均衡、语音编码等。
控制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用于控 制系统,如PID控制器、自适
应控制等。
05 微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微机控制系统的软件组成
实时操作系统
用于管理微机控制系统 的资源,提供多任务处
理和实时性支持。
监控软件
控制算法软件
微处理器的基本概念
微处理器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它包含中央处理器(CPU)和一定数量的内存,是 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
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执行算术、逻辑和指令控制操作,以实现计算机程序的运行。
微处理器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4位处理器到现代的64位多核处理器, 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微控制器的特点与分类
输入输出接口的功能
输入输出接口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传输、信号转换、缓冲存储、设 备选择等,以确保微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可靠通信。
输入输出接口的类型
常见的输入输出接口类型包括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定时器接口、 中断接口等,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接口类型。
输入接口技术
模拟量输入接口
模拟量输入接口用于将模拟信号 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微机进行 处理。常见的模拟量输入接口包 括模数转换器(ADC)和多路模
汽车电子等。
微控制器通过接收输入信号,执 行程序,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对
被控对象的精确控制。
微控制器具有可靠性高、实时性 强、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自动 化和智能化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
应用。
03 输入输出接口技术
输入输出接口的基本概念
输入输出接口定义
输入输出接口是微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连接微机与外 部设备,实现数据传输和控制。

微控制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微控制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微控制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第一章:微控制器系统的基础知识1.1 微控制器的概念和分类微控制器是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时钟系统等功能的单芯片微型计算机系统,常用于嵌入式系统中。

根据微控制器的不同特点和应用领域,可将其分类为通用微控制器和专用微控制器。

1.2 微控制器的基本构成微控制器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以及时钟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CPU是微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单元,负责指令的执行和数据的运算;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输入/输出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讯;时钟系统用于提供时钟信号和计时。

1.3 微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微控制器将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导入CPU中进行处理,然后将结果通过输入/输出接口传输给外部设备。

时钟系统负责提供CPU工作时的基本时钟信号,并控制各种定时器、计数器等运行。

第二章:微控制器系统的软件开发2.1 程序设计环境微控制器的程序设计环境包括开发系统、编译器、调试器等工具。

常用的开发系统有Keil、IAR等,编译器为CCS、AVR Studio等,调试器为JTAG、ICE等。

2.2 程序设计流程微控制器程序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程序编写、调试测试和部署上线等过程,其中需求分析是整个程序设计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定程序的功能、接口、输入输出及其限制等。

2.3 程序设计语言微控制器程序设计语言具有低级别、高效性、硬件控制能力强等特点。

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有C、C++、Assembly等,其中C 语言应用最广泛。

第三章:微控制器系统的硬件设计3.1 硬件设计基础微控制器系统硬件设计基础包括电路原理、逻辑设计、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等方面。

电路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控制信号的处理、电源滤波和抗干扰等问题。

3.2 微控制器系统的板级设计微控制器板级设计是指针对单片机芯片进行硬件电路设计的过程,包括原理图设计、PCB布局和焊接等环节。

关键技术包括模块化设计、可开发性设计、器件选择和布线规划等。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越限计数器加1 越限 N 次否? 是 上限报警 清越限标志


本次越限标志送
5FH
清零 5EH 单元
上限处理
6-6 T0
图 中 断 服 务 程 序 流 程 图
返回本节
THANK YOU VERY MUCH !
❖本章到此结束, ❖谢谢您的光临!
结束放映
返回本章首页
.
.. .
键盘与显示
过零信号发生器
MC 14528
LM311
~220V
..
.
.
74LS00TI光 耦L117驱 动 器
加热丝
.
变送器
热电偶
图6-2 电阻炉炉温控制系统原理图
1. 检测元件及变送器
检测元件选用镍铬-镍铝热电偶,分度号为 EU,适用于0℃~1000℃的温度测量范围,相应 输出电压为0mV~41.32mV。
返回本节
6.3.3 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开始
6-5
1.
设定堆栈指针
开始

清标志和暂存单元

程 序
T 1 中断程序
清显示缓冲区
主 程
清标志D5H

T 0 初始化

开CPU中断

停止输出

扫描键盘 返回
温度显示
T 1 中断服务程序
2. T0中断服务程
T0中断服务程序是此系统的主体程序,用 于启动A/D转换、读入采样数据、数字滤波、 越限温度报警和越限处理、大林算法计算和输 出可控硅的同步触发脉冲等。在T0中断服务程 序中,要用到一系列子程序。如:采样子程序、 数字滤波子程序、越限处理程序、大林算法程 序、标度变换程序和温度显示程序等。T0中断 服务程序流程图如图6-6所示。

3.2机电一体化中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3.2机电一体化中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第三章 微机控制系统及接口技术
8位机有单片和多片之分,主要用于控 制和计算。 16位机功能更强、性能更好,用于比较 复杂的控制系统,可以使小型机微型化。
32位和64位机是比小型机更有竞争力的 产品。人们把这些产品称为超级微机。它具大 提高了软件的生产效率。
第三章 微机控制系统及接口技术
第三章 微机控制系统及接口技术
在单板机的印制电路板上装有一个 十六进制的小键盘和数字显示器,可完 成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和编辑功能。 用单板机实现机电产品的机电一体 化成本低,在机械设备的简易数控、检 测设备、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等领域中得 到广泛应用。
第三章 微机控制系统及接口技术
3) 微型计算机系统
根据需要,将微型计算机、ROM、RAM、 I/O接口电路、电源等组装在不同的印制电路 板上, 然后组装在一个机箱内,再配上键盘、 CRT显示器、打印机、硬盘和软盘驱动器等多 种外围设备和足够的系统软件,就构成了一个 完整的微机系统。
第三章 微机控制系统及接口技术
(2)按微处理机位数分类
按微处理机位数可将微型计算机分为 位片、4位、8位、16位、32位和64位等机 种。所谓位数是指微处理机并行处理的数 据位数,即可同时传送数据的总线宽度。 4位机目前多做成单片机。即把微处理 机、1~2KB的ROM、64~128KB的RAM、I/O接 口做在一个芯片上,主要用于单机控制、 仪器仪表、家用电器、游戏机等中。
第三章 微机控制系统及接口技术
2)操作系统 所谓操作系统(OS-Operating System),就 是计算机系统的管理程序库。它是用于提高计 算机利用率、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及提高计算 机响应速度而配备的一种软件 。操作系统可以 看成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用户通过它而使 用计算机。它属于在数据处理监控程序控制之 下工作的一组基本程序,或者是用于计算机管 理程序操作及处理操作的一组服务程序集合。

于海生---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于海生---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习题及参考答案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是怎样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1)实时数据采集:对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并输入给计算机。

(2)实时决策:对采集到的表征被控参数的状态量进行分析,并按已定的控制规律,决定下一步的控制过程。

!(3)实时控制:根据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务。

2.实时、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1)实时:所谓“实时”,是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的,即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处理,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并进行控制,超出了这个时间就会失去控制时机,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

(2)“在线”方式: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如果生产过程设备直接与计算机连接,生产过程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就叫做“联机”方式或“在线”方式。

(3)“离线”方式:若生产过程设备不直接与计算机相连接,其工作不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而是通过中间记录介质,靠人进行联系并作相应操作的方式,则叫做“脱机”方式或“离线”方式。

3.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由四部分组成。

图微机控制系统组成框图(1)主机:这是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接口它可以向系统的各个部分发出各种命令,同时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及处理。

主机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整个生产过程,按控制规律进行各种控制运算(如调节规律运算、最优化计算等)和操作,根据运算结果作出控制决策;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使之处于最优工作状态;对事故进行预测和报警;编制生产技术报告,打印制表等等。

(2)输入输出通道:这是微机和生产对象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桥梁和纽带。

过程输入通道把生产对象的被控参数转换成微机可以接收的数字代码。

过程输出通道把微机输出的控制命令和数据,转换成可以对生产对象进行控制的信号。

过程输入输出通道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和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课件第5章 数字控制器的直接设计技术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课件第5章  数字控制器的直接设计技术

2)根据系统的性能指标要求以及实现的约束条件构造闭环z传递函数φ(z);
3)依据式(5-3)确定数字控制器的传递函数D(z);
G(z)
Z H 0 ( s)GC
(s)
1 eTs
Z
s
GC
(s)
;
4)由D(z)确定控制算法并编制程序。
D(z) 1 Φ(z) G(z) 1 Φ(z)
数字控制器的直接设计 步骤
i0
i 1
数字控制器的直接设计步骤 最少拍无差系统的设计 达林控制算法
最少拍无差系统的设计
1、最少拍无差系统定义:
在典型的控制输入信号作用下能在最少几个采样周期内达到稳 态静无差的系统。
其闭环z传递函数具有如下形式:
(z) m1z1 m2 z2 m3 z3 mn zn
上式表明:闭环系统的脉冲响应在n个采样周期后变为零,即系统在 n拍后到达稳态。
要保证输出量在采样点上的稳定,G(Z)所有极点应在单位圆内 要保证控制量u 收敛, G(Z)所有零点应在单位圆内
稳定性要求
所谓稳定性要求,指闭环系统的连续物理过程真正稳定,而不仅仅是在采样点上稳定。前面的最少拍系统设 计,闭环Z传递函数φ(z)的全部节点都在z=0处,因此系统输出值在采样时刻的稳定性可以得到保证。但系统在采 样时刻的输出稳定并不能保证连续物理过程的稳定。如果控制器D(z)设计不当,控制量u就可能是发散的,系统 在采样时刻之间的输出值将以振荡形式发散,实际连续过程将是不稳定的。下面以一实例说明。
3.774 16.1z1 46.96z2 130.985z3
稳定性要求
从零时刻起的输出系列为0,1,1,…,表面上看来可一步到达稳态,但控制系列为3.774,16.1,49.96,-130.985,…,故是发散的。事实上,在采样点之间的输出值也是振荡发散的,所 以实际过程是不稳定的,如图所示。

微型计算机系统课程设计日记

微型计算机系统课程设计日记

微型计算机系统课程设计日记
上个星期五,是家长视导日的最后一天,妈妈就在这天来。

我还上了一节难忘的微型计算机系统课。

上午最后一节课,我们来到了二楼的微机室上微型计算机系统课。

我兴奋地坐到座位上注册了信息,因为这节课要进行课程设计。

打字可是我的拿手特长,按照老师的指导,我们打开了微型计算机,输入了考号,然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设计了。

我迅速地进入状态,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键盘的敲击声,同学们互帮互助,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我也不甘示弱,提着自己的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简述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答:系统总体控制方案设计
1、微型计算机选择
2、控制算法设计
3、硬件设计
4、软件设计
5、系统联调
6.2 写出从坐标原点出发的任意象限直线的逐点比较法插补的程序框图。

6.3 采用逐点比较法插补直线OP,起点坐标O(0,0),终点坐标P(-7,+6)。

要求以表格形式给出插补计算过程,并画出插补运动轨迹。

6.4 欲加工一个顺时针圆弧,其圆心坐标为(0,0)、起点坐
标为A(-5,0)、终点坐标为B(0,5),用逐点比较法实现插
补运算,并给出走步轨迹。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