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传统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传统文化

--------------------------------------------------------------------------------

[ 发表时间:2006-7-2 0:38:00 来源:中国艺术吧作者:]

【十番】又名"十番锣鼓"。福州民间音乐。系若干曲牌与锣鼓段连缀而成的一种套曲,由民间龙灯舞演变发展而来。演奏乐器有狼串(与朝鲜鼓相似)、大小鼓、大小钹、笛、逗管、椰胡、三弦、云锣(十锦锣)等。清初已流行于福州一带。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元宵时,在市区南校场有十番竞技表演。1922、1932年茶亭十番曾两次赴香港,为英国女王加冕演出,并因此流传到港澳、东南亚及台湾等地。十番演奏有一定的组合,每班20~30人,分坐奏、行奏和舞奏3种,演员着统一服饰。十番音乐的曲牌有100余种,分为曲牌、小调、哗牌(唢呐曲)及一些流行歌曲。突出的有《千秋岁》、《西江月》、《将军令》、《月中桂》、《五月吟》等。其演奏音量宏大,粗犷热烈,又不失幽雅抒情。

闽剧

【闽剧】地方戏曲剧种。因用福州方言演唱,又称"福州戏"。流行于福建、台湾、东南亚等地。最初艺术形式是唱"逗腔"的儒林戏。清光绪年间,"儒林戏"、"江湖戏"、"平讲戏"互相吸收,形成福州地方戏。辛亥革命前后,又吸收了徽剧、京剧、昆曲等艺术,出现了"儒林"、"平讲"、"唠唠"的汇合衍化,成为今天闽剧的基本模式。直到1924年,郑振铎出版《紫玉钗》、《土番间祭》,才用"闽剧"取代"儒林班"之称。角色有生、旦、净、末、丑;表演上唱、念、做、打俱全,同时讲求手、眼、身、法、步;主要唱腔有逗腔、洋歌、江湖和

小调四大调;演奏特色乐器有笛子、头管、唢呐、椰胡等。闽剧传统剧目丰富,题材广泛,共有剧本1500多部。20世纪50年代后,《钗头凤》、《荔枝换绛桃》、《炼印》、《渔船花烛》4剧参加全国和华东首届戏曲会演,获演出奖、剧本奖、导演奖。《魂断燕山》、《天鹅宴》、《丹青魂》3剧获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天鹅宴》、《丹青魂》2剧兼得国家"文华奖"及多项单项奖。《拜石魂》的晃动绳幕,1992年获第三届"文华舞美奖",并送往布拉格参加国际舞台美术展览。20世纪80年代后,福州闽剧院一团应邀赴台湾、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

演出。

【福州伬唱】又名"?艺"。地方曲艺曲种。流行于福建福州方言区和闽东、闽南、闽北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明正德年间已有演出。演出形式有

单档(包括"自拉自唱")、双档或多档的表、说、唱。唱有腔珠塔民歌、逗腔、江湖、 歌和小调。传统曲目丰富,有数百本之多。其中《拜塔》、《苏百万讨亲》、《珍》、《白扇记》等较为著名。40年代出现了?唱名家玉莲花、筱龙凤等。1949年后,创造了新的演唱形式--评话?。1958年黄连官的《思凡》、陈润春的《杨母大破水利关》分别参加全国第一届曲艺会演。《招姐做新妇》1983年获全国首届曲艺大奖赛创作鼓励奖和表演三等奖。还有评话?《莲花湖》(1989年)、《杨乃武与小白菜》(1990年)、《石狮奇案》(1990年)等数十本曲目录制成卡式录音带,畅销海内外。1985年?唱名家陈润春等先后赴香港、美国、新加坡等地演出。

福州评话

【福州评话】地方曲艺曲种。流行于福州方言区和闽东、闽北、台湾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清雍正年间(1723~1735)已有坊刻多种评话本,光绪年间(1875~1908)盛行。有说有唱,基本唱腔有序头、吟句、诉牌3种。以锣钹、竹箸、斑指、折扇、醒木为道具。演出方式简便灵活,有单口评话和对口评话,除书场外,还保留高台应聘形式。可谓"锣钹声中刀光剑影,话说古今水泻云蒸"。传统书目数以千计,不少书目采自里巷趣闻轶事,反映乡土人情风貌,独具地方特色。30年代后,陈春生、黄天天、黄仲梅(艺名"科题仔"),被誉为"评话三杰"。1958年全国第一届曲艺会演上,陈春生、陈长枝分别演出了《刘刚闹院》和《老渔翁歼敌记》。在1983年全国曲艺会演大奖赛中,《千金买骨》、《南郭先生外传》、《考验》、《心愿》均获奖。1981年中国曲艺家协会福建分会出版了《陈春生评话选集》,1983年中国曲艺出版社出版了《福州评话选》。80年代后,福州评话队伍更加壮大,各县(市)区

都组织曲艺团,评话名家吴乐天及新秀先后赴香港、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演出。

畲族风俗

【畲族风俗】畲族是福州市的主要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具有浓郁的民族情调,每一家族有一根雕刻龙头的祖杖,是畲族图腾的主要标志。妇女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头饰有妇女头、姑娘头之分,姑娘头把头发打成长辫,扎上长长一束红毛线,而后将长辫盘在头上;妇女头分新娘、少妇两种发型,新娘头把发辫用红线盘在头顶上,戴上凤冠,插以银钗,少妇头将额上头发在左耳边梳成辫子。畲族婚嫁礼仪颇具特色,嫁妆有三样:一为农具,有犁耙、田刀、竹笠、棕衣;二为吉祥羊,即一只或两只怀孕的母羊,富者还有一头牛;三为"孝顺桶",即有手提和桶盖的红漆描金小木桶。畲族有"送饭"的习俗,女儿出嫁后,离娘家近的,每月初一、十五用此桶送饭、肉、面给父母吃,离娘家远的逢年过节送。畲民殡殓时,要在死者右后旁放一串竹叶包灶灰的"粽子"和一枝桃枝,女性死者还要戴上婚时"凤冠"和绣花衣。畲族过节,除夕夜"焐年猪",到村头路口插支蜡烛,点上香,烧上纸钱,称"烧路头香";正月初一"讲酒会";立春前上山"踏青";正月十五、二月二定为歌节,盘歌赛歌。

福州折枝诗

【福州折枝诗】是中国古代诗人联句之余绪。在福州仍被传承,他处并不盛行。折枝始于清嘉庆前,盛于咸同年间。福州城内、台江、仓山均有吟社,三坊七巷各吟社佳作尤多。至今城区、郊县仍时有唱和。诗题以一炷香限时,一般是选平仄两字,嵌于诗句的上下联中第几字,通称某某两字第几唱。诗句为一对子,14个字。一炷得限作三联。香尽后,各人投入诗箱中,上安一钟,钟响诗箱紧闭不纳。所谓"于清香残卷不收"。此后轮流录取,连环评定。所以这种连环唱也叫"诗钟"。下录一首当时的佳作,以见其妙。"白衣"二字第一唱:白舫青樽摇月去,衣香扇影踏歌来。"三小"二字第二唱:十三杨郡初开蔻,两小长干忆弄梅。"八长"二字第三唱:世无八代扶衰手,我有长歌当哭情。

?民生活习俗

【?民生活习俗】?民,相传是2000多年前福州地区土著居民,多为无诸国的劳动人民。唐朝遣兵占领福州,将男子或杀或赶,而把大部分女子占为妻妾,或为婢女。岸上男人全是唐朝的人,故当时男性有"唐部人"之称,而女子则被称为"诸娘仔。"相传,被赶到闽江船上为生的人,当时统治阶级有"三不准"规定:不准登岸居住,不准登岸联姻,不准登岸读书取仕。只准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七上岸贺年,探视自己原来的儿女妻伴。这样,闽江水上生活的船民(即?民)上岸沿街沿巷贺年讨?,成为一种民间的节俗延续下来。1949年后,长期在闽江水上生活的?民逐步迁到岸上居住,贺年讨斋等习俗也随之消失。

福州方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