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环评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景观组分调查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景观组分调查报告班级:环规(规划)10-1 姓名:学号:前言景观是一个涵盖了风景园林、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等诸多领域的概念。
从传统景规划设计的发展看来,它的实践领域主要设计风景保护区、城市公园、住宅社区、乡间村庄等等。
众所周知,景观规划设计是整个人文生态系统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借助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即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是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
在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明确的关系就是廊道、基质和斑块之间的关系。
对景观生态格局的调查分析是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景观生态评价、规划、管理及建设的基础。
景观调查呈现出三点新的发展趋势:(1)科学化。
即由手工地图和“千层饼”模式向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技术转变;(2)广泛化。
即整个地区跨地区全国国际范围内进行;(3)现代化。
手段上由手工的观察和访问,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到现代化的照相机、录音机、绘图仪、电话、计算器、电脑、DV等。
在本次实验过程中,根据了校园内的具体情况,分专业班级对成都校区的景观组分进行调查,最后汇总全部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我校成都校区不同景观组分的调查及景观指数计算,了解景观,认识景观现象的本质和设计规律。
根本上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景观的有关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更好地引导和推动环境景观的发展。
二、校区概况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位于成温邛高速公路温江收费站侧,占地面积600余亩。
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10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600余人。
目前,成都校区有4个学院、8个研究所和1个研究中心。
校内有水杉、银杏、等珍稀植物100余种,共计1709株。
有草坪及地被植物4366.04m 2,绿化面积达27455.52036 m 2,景观总面积521774.1417m 2。
四川农业大学环评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二期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李远伟目录第一章总则--------------------------------------------------------------------------------31、项目由来--------------------------------------------------------------------------------32、编制依据--------------------------------------------------------------------------------43、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54、项目评价--------------------------------------------------------------------------------75、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8 第二章项目拟建地周围环境概况-------------------------------------------------------------111、自然环境--------------------------------------------------------------------------------112、社会环境--------------------------------------------------------------------------------113、环境质量概况----------------------------------------------------------------------------11 第三章项目概况---------------------------------------------------------------------------121、工程项目名称及性质----------------------------------------------------------------------122、建设项目工程内容------------------------------------------------------------------------12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8 第四章环境空气质量调查与评价-------------------------------------------------------------191、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192、环境空气质量调查及评价------------------------------------------------------------------203、噪声环境质量调查及评价------------------------------------------------------------------22 第五章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41、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42、环境空气质量预测与评价------------------------------------------------------------------243、噪声环境质量预测与评价------------------------------------------------------------------244、固体废弃物处置环境影响分析--------------------------------------------------------------26 第六章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81、施工期扬尘环境影响----------------------------------------------------------------------282、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293、施工对植被的影响------------------------------------------------------------------------304、施工生活污染环境影响--------------------------------------------------------------------315、弃土、弃渣环境影响----------------------------------------------------------------------31 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与污染控制对策---------------------------------------------------------321、环境保护规划----------------------------------------------------------------------------322、运营期污染控制对策----------------------------------------------------------------------383、施工期污染控制对策----------------------------------------------------------------------40 第八章结论与建议-------------------------------------------------------------------------43 1、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结论----------------------------------------------------------------43- 1 -2、主要建议-------------------------------------------------------------------------------43 附件1:地理位置图-------------------------------------------------------------------------44 附件2:外环境关系图-----------------------------------------------------------------------45 附件3:监测布点图-------------------------------------------------------------------------46 附件4:问卷(公众参与调查表)-------------------------------------------------------------47第一章总则1、项目由来四川农业大学是一特色优势鲜明,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农业类环境影响评价

农药和化肥使用
评估种植业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残留情况和环境风险,以及对生态系
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水资源消耗
分析种植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消耗, 评估其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生物多样性保护
评价种植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包括对野生动植物种群、生态系统和 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
畜牧业的环境影响评价
土壤退化
长期连作、单一种植等导 致土壤养分失衡,土壤微 生物多样性降低,土壤退 化严重。
农业生产对水体的影响
水体富营养化
农业化肥、畜禽粪便等污染物排 入水体,导致水体中氮、磷等营 养物质含量过高,引发水体富营
养化。
水体污染
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随农 田排水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威胁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包括土壤、水体、大气、 生物等农业生态环境要
素。
主要评估农业废弃物处 理处置对环境的潜在影
响。
02 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对土壤的影响
01
02
03
土壤侵蚀
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过度 开垦等导致土壤侵蚀加剧, 土壤质量下降。
土壤污染
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 的不当使用,导致土壤中 有害物质积累,污染土壤 环境。
渔业的环境影响评价
捕捞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 的影响
评估捕捞活动对目标物种和非 目标物种的影响,包括对种群 数量、年龄结构和生殖能力的 影响。
养殖活动对水体的影响
分析养殖活动对水体质量的影 响,包括养殖废水、残饵和药 物残留对水体的污染情况。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评价渔业资源的利用状况,包 括捕捞量、养殖规模和渔业管 理措施等方面,以确保渔业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
【精品文档】某知名大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

某知名大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目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1)环境质量现状 (18)评价适用标准 (22)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30)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35)主要环境影响及污染物防治措施 (3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44)结论与建议 (47)附表附表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附表2 建设项目主要环保措施验收一览表附表3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计划一览表附表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投资一览表附表5 建设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附图附图1 拟建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 拟建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3 拟建项目排水管网图附图4 拟建项目选址意见申请表附图5 拟建项目区域水系图附图6 拟建项目水文地质图附图7 拟建项目与周边关系图附件附件1 《委托书》(GZ三友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附件2 项目建议书批复(XW县发展和改革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GZ省LY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单位GZ省LY学校法人代表WQY 联系人Z总通讯地址GZ省LY学校联系电话0000000 邮政编码00000建设地点ZZ镇立项审批部门XW县发展和改革局审批文号修发改投资【20XX】94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汽车修理与维护(Q8011)建筑面积(m2)3122.5总投资(万元)600 其中:环保投资15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5%建设周期20XX年-20YY年预期投产日期20YY年项目由来:GZ省LY学校创建于1956年,位于GY市XW县ZZ镇,校园占地364亩。
是一所集农林、资源与环境、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商贸与旅游为一体,多层次、多门类的综合体性公办中专学校。
GZ省LY学校20xx年列入省政府实施教育“9+3”建设项目,学校在扩大教学规模、发挥示范学校在专业拓展的引领作用上取得明显效果。
截止到20XX年秋季,在校生规模已突破6000万人,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460人。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图表)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院校: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系别: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班级:0902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时间:2011年9月16日唐山市入海排污口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报告1、总论1.1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的由来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进行建设活动之前,对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和建成投产使用后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提出防治措施,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报批的法律制度。
它是我环境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之一,也是环境监督管理的主要制度之一,对于贯彻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原则,预防新的污染源出现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2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目的唐山濒临渤海,近些年经济迅猛发展,跻身全国二十强,为了使唐山的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使唐山人民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特调查唐山市如海河排污口的污染状况,及一些特殊项目的指标,为唐山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1.3编制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导则1.4评价标准评价采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规定;排入要求水质三类或劣于三类的海洋功能区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排入要求水质优于三类的海洋功能区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
2、项目的基本情况2.1河流的基本情况陡河,属季节性河流,介于滦河、蓟运河两水系之间,上游分为东西两支。
东支为管河,发源于迁安县东蛇探峪村,河长30.4km,集水面积286km2,其中有分支龙湾河在宋家峪村汇入管河。
西支为泉水河,河长45km,集水面积244 km2,发源于丰润县上水路村东北,于丰润县火石营镇马家庄户村的腰带河汇入其中。
两河在双桥村附近汇合,以下始称陡河。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范文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花溪大学城贵州师范大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指导老师: xxxx实践课程:环境影响评价专业: xxxxxxxxxxxxxxxxxxxxx小组成员:学号:前言建设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大学城对发展贵州人才基地有一定的建设意义,花溪大学城的建设主要以各高校狙击为主要目标。
开展人才培养基地,提高贵州省教育素质质量。
建设项目投入巨大,最终还是希望给予学生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当前,花溪大学城还在建设之中,我们本次对贵州师范大学的正在建设中项目进行了调查,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拉简单的评估。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9月1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稿, 4月1日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稿, 6月1日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稿, 3月1日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稿, 8月28日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1月1日施行)(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18日施行,国务院第253号令)(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10月1日施行,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11)《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贵州省人大常委会, 6月1日(12)《贵阳市水污染防治规定》 7月(13)《贵阳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 11月(14)《贵阳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1997年10月技术导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 )一、建设项目概况项目的地点及背景a.项目名称:贵州师范大学内的三组团建筑单体四号学生生活区(学生公寓)和三号学生中心(学生食堂)设施建设b. 地理坐标:地处东经105º07΄至108º07΄,北纬27º11΄至29º22΄之间,海拔高度1650米c. 周围建筑:与贵州财经大学学生宿舍相邻,贵州财经大学学生宿舍与建设项目之间距离大约400米d. 项目背景: 贵州省为了给当代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远离市区的喧嚣与吵闹,解决高等学校在中心城区分布过于集中,地域分布不尽合理的问题。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二期工程建设建设环境评估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二期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李远伟目录第一章总则--------------------------------------------------------------------------------31、项目由来--------------------------------------------------------------------------------32、编制依据--------------------------------------------------------------------------------43、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54、项目评价--------------------------------------------------------------------------------75、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8 第二章项目拟建地周围环境概况-------------------------------------------------------------111、自然环境--------------------------------------------------------------------------------112、社会环境--------------------------------------------------------------------------------113、环境质量概况----------------------------------------------------------------------------11 第三章项目概况---------------------------------------------------------------------------121、工程项目名称及性质----------------------------------------------------------------------122、建设项目工程内容------------------------------------------------------------------------12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8 第四章环境空气质量调查与评价-------------------------------------------------------------191、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192、环境空气质量调查及评价------------------------------------------------------------------203、噪声环境质量调查及评价------------------------------------------------------------------22 第五章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41、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42、环境空气质量预测与评价------------------------------------------------------------------243、噪声环境质量预测与评价------------------------------------------------------------------244、固体废弃物处置环境影响分析--------------------------------------------------------------26 第六章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81、施工期扬尘环境影响----------------------------------------------------------------------282、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293、施工对植被的影响------------------------------------------------------------------------304、施工生活污染环境影响--------------------------------------------------------------------315、弃土、弃渣环境影响----------------------------------------------------------------------31 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与污染控制对策---------------------------------------------------------321、环境保护规划----------------------------------------------------------------------------322、运营期污染控制对策----------------------------------------------------------------------383、施工期污染控制对策----------------------------------------------------------------------40 第八章结论与建议-------------------------------------------------------------------------43 1、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结论----------------------------------------------------------------432、主要建议-------------------------------------------------------------------------------43 附件1:地理位置图-------------------------------------------------------------------------44 附件2:外环境关系图-----------------------------------------------------------------------45 附件3:监测布点图-------------------------------------------------------------------------46 附件4:问卷(公众参与调查表)-------------------------------------------------------------47第一章总则1、项目由来四川农业大学是一特色优势鲜明,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四川地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四川地区环评分析专家库名单资料(2018年度5月更新)

环境工程
179
张新宁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教高
大气物理
180
张远明
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
高工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181
赵积洲
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
教 高
环境工程
182
赵松江
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
教高
水文地质
183
赵雁冰
四川省环科源科技有限公司
高工
环境工程
四川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SICHUAN ENVIRONMENT & ENGINEERING APPRAISAI CENTER
四川省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库名单(2018年5月更新)
序号
姓名
单位名称
职称
专业
1
白红元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环境工程研究院
高工
环境工程
2
蔡春霞
北京国寰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高工
自然地理
教高
分析化学
92
刘扬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教高
环境工程
93
刘永祺
四川省环科源科技有限公司
高工
环境工程
94
刘玉洁
重庆环科院博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
环境工程
95
刘玉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土壤与固体废物管理所
副研究员
环境工程
96
刘宗祥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正高级工程师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97
柳至和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正高
环境工程
5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农业大学环评报告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二期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李远伟目录第一章总则--------------------------------------------------------------------------------31、项目由来--------------------------------------------------------------------------------32、编制依据--------------------------------------------------------------------------------43、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54、项目评价--------------------------------------------------------------------------------75、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8第二章项目拟建地周围环境概况-------------------------------------------------------------111、自然环境--------------------------------------------------------------------------------112、社会环境--------------------------------------------------------------------------------113、环境质量概况----------------------------------------------------------------------------11第三章项目概况---------------------------------------------------------------------------121、工程项目名称及性质----------------------------------------------------------------------122、建设项目工程内容------------------------------------------------------------------------12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8第四章环境空气质量调查与评价-------------------------------------------------------------191、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192、环境空气质量调查及评价------------------------------------------------------------------203、噪声环境质量调查及评价------------------------------------------------------------------22第五章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41、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42、环境空气质量预测与评价------------------------------------------------------------------243、噪声环境质量预测与评价------------------------------------------------------------------244、固体废弃物处置环境影响分析--------------------------------------------------------------26第六章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81、施工期扬尘环境影响----------------------------------------------------------------------282、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293、施工对植被的影响------------------------------------------------------------------------304、施工生活污染环境影响--------------------------------------------------------------------315、弃土、弃渣环境影响----------------------------------------------------------------------31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与污染控制对策---------------------------------------------------------321、环境保护规划----------------------------------------------------------------------------322、运营期污染控制对策----------------------------------------------------------------------383、施工期污染控制对策----------------------------------------------------------------------40第八章结论与建议-------------------------------------------------------------------------431、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结论----------------------------------------------------------------432、主要建议-------------------------------------------------------------------------------43附件1:地理位置图-------------------------------------------------------------------------44附件2:外环境关系图-----------------------------------------------------------------------45附件3:监测布点图-------------------------------------------------------------------------46附件4:问卷(公众参与调查表)-------------------------------------------------------------47第一章总则1、项目由来四川农业大学是一特色优势鲜明,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学校分为三个校区,分别是位于雅安市的校本部校区、位于成都温江的成都校区和位于成都都江堰市的都江堰校区。
四川农业大学温江校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公平街道办事处,总占地面积763.6亩,在2009年前主要为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科学研究院使用。
汶川大地震使都江堰分校毁损非常严重,受校园面积和都江堰城市规划的制约,同时也为了整合学校资源、节省投资、减少办学成本,都江堰分校迁入成都温江校区现有土地进行异地重建,四川省环境科学保护研究院于2009年9月编制完成《四川农业大学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取得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对环评报告的审查批复(批准文号:川环审批[2009]664号)。
同时,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科学院所属科研机构迁入成都温江校区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为解决所属学生的教学与住宿问题,四川农业大学启动了温江校区二期建设项目,四川省环境科学保护研究院于2009年9月编制完成《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温江校区二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取得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对环评报告的审查批复(批准文号:川环审批[2009]621号)。
四川农业大学灾后重建项目和二期建设项目于2009年10月开始施工,目前施工已结束,大部分学生已进入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温江校区报到学习,学校在校学生约12000人,教职员工1500人。
然而,随着四川农业大学温江校区学生规模扩大(将新增学生6000名),温江校区已建成的住宿楼及教学实验楼仍不能满足需求。
为此,学校决定投资19000万元在学校原有的预留用地上建设三栋学生公寓、一个活动中心和两栋教学大楼,总建筑面积约101811m2。
项目建成后,将为温江校区学生住宿和实验教学提供有效保障和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栋学生公寓、一个活动中心和两栋教学大楼,分别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温江校区西边和西南边两块预留用地上进行建设,不新增土地。
两栋教学大楼位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温江校区西南边预留用地,其北面为温江气象局;东面为待建空地,拟建教学综合楼和教学实验楼;东北面为第二教学实验楼;南面为成温邛高速,路的对面为西蜀尚都和漫城;西面紧邻15m的规划道路,路的对面为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2、编制依据2.1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9月20日)(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令14号)(12)《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2.2技术规范依据(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6)《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7)《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2.3其它编制依据(1)《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2020年)》(2)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2号,2000年1月31日)(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6号,2002年10月14日发布,2005年7月8日修订)(5)《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令第28号,2006年12月25日)(6)《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19号,2004年9月15日);(7)《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水利部令第24号,2005年7月8日执行);(8)《水利部关于修改或者废止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水利部令第25号,2005年7月8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