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
猪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 猪常用疫苗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 - 养猪技术

猪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猪常用疫苗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养猪技术近年来,我国集约化猪场不断增多,但由于养殖水平的不同,对猪场的主要疾病的免疫,有的可以达到很好的预防效果,有的却为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温床。
如何科学地使用疫苗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具体来介绍一下:猪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猪常用疫苗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
一、疫苗的接种方法1.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大多数疫苗都是经这一途径进行免疫。
皮下注射是将疫苗注入皮下组织后,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淋巴组织,从而产生免疫反应。
注射部位多在耳根皮下,皮下组织吸收比较缓慢而均匀,油类疫苗不宜皮下注射。
2.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是将疫苗注射于肌肉内,注射针头要足够长,以保证疫苗确实注入肌肉里。
3.超前免疫。
是指在仔猪未吃初乳时注射疫苗,目的是避开母源抗体的干扰和使疫苗毒尽早占领病毒复制的靶位,尽可能早刺激产生基础免疫,这种方法常用在猪瘟的免疫。
4.滴鼻接种。
滴鼻接种是属于黏膜免疫的一种,黏膜是病原体侵入的最大门户,有95%的感染发生在黏膜或由黏膜侵入机体,黏膜免疫接种既可刺激产生局部免疫,又可建立针对相应抗原的共同黏膜免疫系统工程;黏膜免疫系统能对黏膜表面不时吸入或食入的大量种类繁杂的抗原进行准确的识别并作出反应,对有害抗原或病原体产生高效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
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滴鼻接种。
5.口服接种。
由于消化道温度和酸碱度都对疫苗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这种方法目前很少使用。
6.气管内注射和肺内注射。
这两种方法多用在猪喘气病的预防接种。
7.穴位注射。
在注射有关预防腹泻的疫苗时多采用后海穴注射,能诱导较好免疫反应。
二、各类疫苗特点1.冷冻真空干燥疫苗。
大多数的活疫苗都采用冷冻真空干燥的方式冻干保存,可延长疫苗的保存时间,保持疫苗的效价。
病毒性冻干疫苗常在-15℃以下保存,保存期一般为2年。
细菌性冻干疫苗在-15℃保存时,保存期一般为2年;2-8℃保存时,保存期9个月。
猪常用疫苗使用方法

猪常用疫苗使用方法猪的科学免疫程序一、种公猪免疫程序⑴每年春秋两季各肌肉注射一次猪瘟猪肺疫两联苗;⑵每年春秋两季各肌肉注射一次猪丹毒疫苗;⑶每年肌肉注射一次猪细小病毒疫苗;⑷每年在右侧胸腔注射一次猪喘气病疫苗;⑸每年4-5月注射一次乙型脑炎弱毒苗;⑹每年春秋两季各注射一次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⑺每年春秋两季各注射一次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二、种母猪免疫程序⑴每年春秋两季各肌肉注射一次猪蔓猪肺疫两联苗;⑵每年春秋两季各肌肉注射一次猪丹毒疫苗;⑶每年肌肉注射一次猪细小病毒疫苗;⑷每年在右侧胸腔注射一次猪喘气病疫苗;⑸每年4-5月注射一次猪乙型脑炎弱毒苗;⑹每年春秋两季各注射一次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⑺每年春秋两季各肌肉注射一次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⑻妊娠母猪于产前40-42天和产前15-20天各注射一次仔猪下痢菌苗以预防仔猪黄痢;⑼妊娠母猪于产前30天和产前15天各注射一次红痢菌苗以预防仔猪红痢。
三、仔猪免疫程序⑴20日龄和70日龄各肌肉注射一次猪瘟猪肺疫两联苗或在初生未吃初乳前立即接种一次;⑵断乳时(30-35日龄)和70日龄各肌肉注射一次猪丹毒疫苗;⑶断乳时(30-35日龄)口服或肌肉注射一次仔猪副伤寒疫苗;⑷7-15日龄右侧胸腔注射一次猪喘气病疫苗;⑸60日龄肌肉注射一次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⑹70日龄肌肉注射一次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四、后备猪免疫程序⑴产前一个月肌肉注射一次猪瘟肺疫两联苗一次,选出做种猪时再接种一次。
⑵产前一个月肌肉注射一次猪细小病毒病疫苗;⑶后备母猪4-5月和配种前各肌肉注射一次猪乙型脑炎弱毒苗;⑷60日龄肌注一次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选做种猪时再肌注一次。
以上免疫程序,对于规模经营的猪场和养殖户必须接种的疫苗是猪瘟猪肺疫两联苗,猪丹毒疫苗、仔猪副伤寒疫苗,仔猪下痢菌苗、红痢菌苗、猪口蹄疫灭活疫苗、而猪细小病毒病疫苗、猪喘气病疫苗;猪乙型肺炎弱毒苗、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仅在该场或当地流行过此类疾病时才接种;仅少量养殖的农户只需接种猪瘟猪肺疫两联苗、仔猪副伤寒疫苗。
猪场正规免疫程序表(养猪必备)

猪场正规免疫程序表(养猪必备)以下是猪场正规免疫程序表,包括公猪和母猪不同阶段的免疫程序及要求,供大家参考。
1、母猪免疫程序1)圆环病毒苗:半年注射一次,1毫升;2)细小苗:产后15天注射,2毫升;3)猪瘟苗:每四个月注射一次,1毫升;4)伪狂犬苗:每四个月注射一次,1毫升。
2、公猪免疫程序1)猪瘟苗:每四个月注射一次,2毫升;2)细小苗:半年注射一次2毫升;3)圆环病毒苗:半年注射一次,1毫升;4)伪狂犬苗:每四个月注射一次,1毫升。
附:猪场免疫程序大全一、仔猪与生长猪免疫程序1.猪瘟:建议使用细胞苗,20-25日龄首免4头份,55-60日龄二免四头份;2.伪狂犬:1-3日龄使用弱毒活疫苗0.5-1头份滴鼻;3.副猪嗜血杆菌病:5-7日龄首免,35-40日龄二免;4.喘气病:10-12日龄灭活苗首免,25-30日龄二免;5.蓝耳病:7-10日龄弱毒苗1头份,若注射喘气病苗,蓝耳病苗于15日龄(之前)1头份;6.口蹄疫:进口佐剂苗9-10周龄一免,4周后二免;最好使用O 型和亚洲I型二价苗。
二、后备猪的免疫程序1.细小病毒:5月龄、6月龄1头份各一次;2.乙脑:尽可能4月初前注射1头份,或夏季购回后马上注射1头份;3.伪狂犬:弱毒苗配种前注射2次,间隔3-4周;4.蓝耳病:灭活苗配种前注射2次,间隔3-4周;5.猪瘟:配种前2头份1次;6.口蹄疫:进口佐剂苗配种前1头份,或者按照口蹄疫免疫程序进行。
三、经产母猪的免疫程序1.蓝耳病:妊娠60日龄各1次1头份,或每年4个月1次1头份;2.伪狂犬:弱毒苗每年3-4月集中免疫,每次1头份;3.猪瘟:每年集中免疫2-3次;4.细小病毒:每年集中免疫1次,每次1头份;5.萎鼻:每年集中免疫2次;6.大肠杆菌:产前21日龄1次1头份;7.乙脑:每年4月初之前1头份。
四、公猪的免疫程序1.猪瘟:每年集中免疫2-3次;2.乙脑:每年3月-4月初1次1头份;3.蓝耳病:每年3-4次,每次1头份;4.伪狂犬:每年3-4次,每次1头份。
小猪打疫苗的流程

小猪的免疫程序并非一成不变,一般情况下,根据所在区域的猪病流行情况不同、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水平不同、猪群抗体水平不同等,猪场制定的小猪免疫程序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的小猪防疫程序,不少猪场使用,供网友们参考:
1、7日龄时接种蓝耳病弱毒疫苗,配专用稀释液耳后根肌肉注射,剂量1毫升。
2、14日龄时接种气喘病疫苗,耳后根肌注,剂量1毫升。
3、21日龄时接种猪瘟疫苗,配生理盐水肌肉或皮下注射,剂量1头份。
4、28日龄时接种蓝耳病弱毒疫苗,配专用稀释液耳后根肌肉注射,剂量1头份。
5、35日龄时接种气喘病疫苗,耳后根肌注,剂量1毫升。
6、35日龄时接种口蹄疫疫苗,耳后根肌注,剂量1毫升。
7、63日龄时接种口蹄疫疫苗,耳后根肌注,剂量2毫升。
8、70日龄时接种猪瘟疫苗,配生理盐水肌肉或皮下注射,剂量1头份。
小猪发育不成熟,比较脆弱,为了避免接种应激引发的健康和免疫效果问题,在小猪转圈、断奶、换料时最好不要接种疫苗。
猪常用疫苗正确接种方法,你知道吗?

猪常用疫苗的正确接种方法,你知道吗?
有经验的养殖户都知道,猪场疫苗做好了,可以很好的预防猪病的发生,近些年,我国中小型养殖场不断增多,很多养殖户经验不足,因不能掌握正确的疫苗接种时间及方法,导致免疫失败,给猪场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今天我们就给养殖户总结了养猪常用的疫苗如何正确使用,养殖朋友们可以进行参考。
1.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本疫苗是用来预防猪瘟的,按照瓶签说明加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大小猪均皮下或肌肉注射1ml。
仔猪出生后马上注射疫苗,再吃初乳,这是超前免疫,免疫力不够坚强,需要在断奶后再加强免疫1次。
疫苗注射7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以上。
2.猪瘟、猪丹毒二联冻干苗
本疫苗是用来预防猪瘟和猪丹毒的,使用时按照瓶签说明的剂量稀释,大小猪均皮下或肌肉注射1ml,仔猪断奶后15天接种,接种后一周左右产生免疫力,免疫期猪瘟1年,猪丹毒6个月。
3.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冻干苗
本疫苗是用来预防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的,使用时按照瓶签说明的剂量用20%铝胶生理盐水稀释,大小猪一律肌肉注射1ml。
未断奶仔猪接种,需要在2个月后再补注一次,接种后7~9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猪瘟1年,猪丹毒半年,猪肺疫半年。
初生仔猪、临产母猪、病弱猪都不能注射。
除了上述疫苗注射的使用方法,注射疫苗时还要注意一下几点:
1.注意疫苗保存的温度,疫苗的有效期,过期、发霉的疫苗严禁使用。
2.使用时要严格按照瓶签说明稀释和使用,疫苗开封后需在规定时间内使用。
3.新购入仔猪和正在断奶仔猪不能注射,以免产生应激反应。
4.养殖户不能准确判断疫苗使用方法或剂量时,需咨询兽医师,不要自己随意使用。
猪用疫苗的接种技术及注意事项

猪用疫苗的接种技术及注意事项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猪疫苗的接种成为预防猪病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猪用疫苗的接种技术及注意事项,以帮助养殖户正确使用疫苗,提高猪的免疫力。
一、疫苗接种技术1. 疫苗选择: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疫病流行情况,选择适当的疫苗。
常见的猪病疫苗包括猪瘟病毒疫苗、猪蓝耳病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等。
2. 接种时间:根据疫苗的使用说明,选择合适的接种时间。
一般来说,猪仔在断奶后2-3周龄开始接种疫苗,成年猪每年接种一次。
3. 接种部位:常用的接种部位有颈部皮下、耳根部皮下和肩胛肌肉。
接种前应清洁接种部位,避免细菌感染。
4. 接种方法:常用的接种方法有注射和滴鼻。
注射方法适用于肌肉接种,滴鼻方法适用于鼻腔接种。
接种时应注意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避免交叉感染。
5. 接种剂量:根据疫苗的使用说明,按照正确的剂量接种。
剂量过低可能导致免疫效果不佳,剂量过高可能引起副作用。
二、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1. 疫苗保存:疫苗应保存在冷藏条件下,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
在使用前应检查疫苗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过期或受损的疫苗不得使用。
2. 免疫程序: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接种。
不同疫苗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隔期,避免相互干扰。
3. 观察期:接种后应对猪群进行观察,观察是否出现异常反应。
如发现异常反应,应及时请教兽医进行处理。
4. 养殖环境卫生: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定期清理猪舍,消毒饮水设备和饲料槽,避免交叉感染。
5. 其他免疫措施:疫苗接种只是预防猪病的一种手段,还应结合其他免疫措施,如合理饲养管理、营养调理和疫区隔离等,提高猪的免疫力。
总结起来,猪用疫苗的接种技术及注意事项对于预防猪病具有重要意义。
养殖户应选择适当的疫苗,按照正确的接种技术进行接种,并注意疫苗的保存和免疫程序的制定。
同时,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和采取其他免疫措施也是提高猪的免疫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的疫苗接种管理,可以有效预防猪病的发生,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细美瑞(哈药疫苗 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使用方法

细美瑞(哈药疫苗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使用方法
细美瑞(哈药疫苗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使用方法
产品特点:
1.自主分离和培育的L株,与国内流行毒株同源性高,组织嗜性相似,适用于国内使用。
2.疫苗经离心和过滤处理,再以切向流超滤达到5倍浓缩,致使抗原含量高,疫苗纯净,减轻了非抗原物质对机体的刺激。
3.疫苗采用BEI进行灭活,具有安全性好的特点。
4.免疫后抗体产生迅速,效价高,保护力持久。
推荐免疫程序:
后备种猪:配种前50天内接种2次,相隔2-3周。
经产母猪:产后跟胎免疫,一年两次。
种公猪:每年春秋各免疫1次
猪细小病毒病及其疫苗相关常见问题:
1已发生过猪细小病毒病的猪场是否还需要进行PPV疫苗免疫?
近些年来,PPV的致病特点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主要危害对象已由初产母猪延伸到初生仔猪,目前相关研究已显示,不同型的PPV对仔猪皮肤、仔猪肠道都有影响,且PPV容易与其他病原发生混合感染,有实验证实,呼吸型PPV毒株可能参与到PMWS和PRDC的形成,只依靠病原自然感染不能保证母猪体内抗体水平足以维护仔猪健康,因此即便猪场已经发生过PPV,建议仍对母猪定期进行PPV免
疫,以保证仔猪健康。
2PPV毒株是否发生变异,现有疫苗能否对该病不同类型病原进行抵抗?
根据现有文献病毒血清学实验结果,PPV只有一个血清型,根据各地疫苗使用情况来看,疫苗仍是预防PPV的重要且有效的手段,而现地分离的L株通过对其VP2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发现该毒株与其它PPV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在99.19%以上,氨基酸同源性在98.87%以上,表明该毒株在组织嗜性等方面与流行毒株较为相似。
猪口蹄疫疫苗免疫时间,什么时候打,怎么打

猪口蹄疫疫苗免疫时间,什么时候打,怎么打注射完口蹄疫疫苗后,需要14-15天左右的时间才能生效,免疫持续期6个月。
育肥猪:一般在出生后30-40天内进行注射。
种公猪:在每年的9月和12月份时进行接种。
种母猪:在分娩前1.5个月左右接种。
乳猪:断奶后首免,50-60日龄二免,70-80日龄三免。
一、猪口蹄疫疫苗免疫时间,什么时候打1、一般情况下,注射完口蹄疫疫苗后,需要14-15天左右的时间,猪才会产生抗体发挥作用,在注射后,免疫持续期6个月。
2、如果是育肥猪,一般在出生后30-40天的时候进行首免,注射方法为肌肉注射,后海穴注射;出生后60-70天左右进行二免,注射方法为肌肉注射,后海穴注射。
3、如果是种公猪,每年接种2次,分别在每年的9月和12月份时进行接种。
4、如果是种母猪,一般在分娩前1.5个月左右接种,需注意母猪临产前半个月和怀孕前一个月不能注射。
5、如果是乳猪,断奶后,进行猪瘟和口蹄疫的首次接种;50-60日龄,进行猪瘟和口蹄疫的二免;70-80日龄,进行口蹄疫三免。
二、猪口蹄疫怎么打1、对于体重在10-25kg的猪,每头猪在耳根后肌肉注射1ml的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2、对于体重在25-50kg的猪,每头猪在耳根后肌肉注射2ml的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3、对于体重在50kg以上的猪,每头猪在耳根后肌肉注射3ml 的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4、如果是2-4周龄的猪应使用2.5cm长的16号针头,4周龄以上的猪使用4cm长的18号针头。
5、在注射前,对于针头和注射器,需要使用湿热方法高压灭菌或用洁净水加热煮沸消毒法消毒至少15分钟。
接种时,一个针头接种一头猪,不可以一个针头接种多头猪。
6、注射时,注射部位需要剪毛,剪毛后使用70-75%的酒精棉或碘酊擦净消毒,然后用挤干的酒精棉擦干消毒部位,注射时疫苗必须注入肌肉内,不能过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
近年来,我国集约化猪场不断增多,但由于养殖水平的不同,对猪场的主要疾病的免疫,有的可以达到很好的预防效果,有的却为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温床。
如何科学地使用疫苗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具体来介绍一下:猪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
1.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大多数疫苗都是经这一途径进行免疫。
皮下注射是将疫苗注入皮下组织后,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淋巴组织,从而产生免疫反应。
注射部位多在耳根皮下,皮下组织吸收比较缓慢而均匀,油类疫苗不宜皮下注射。
2.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是将疫苗注射于肌肉内,注射针头要足够长,以保证疫苗确实注入肌肉里。
3.超前免疫。
是指在仔猪未吃初乳时注射疫苗,目的是避开母源抗体的干扰和使疫苗毒尽早占领病毒复制的靶位,尽可能早刺激产生基础免疫,这种方法常用在猪瘟的免疫。
4.滴鼻接种。
滴鼻接种是属于黏膜免疫的一种,黏膜是病原体侵入的最大门户,有95%的感染发生在黏膜或由黏膜侵入机体,黏膜免疫接种既可刺激产生局部免疫,又可建立针对相应抗原的共同黏膜免疫系统工程;黏膜免疫系统能对黏膜表面不时吸入或食入的大量种类繁杂的抗原进行准确的识别并作出反应,对有害抗原或病原体产生高效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
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滴鼻接种。
5.口服接种。
由于消化道温度和酸碱度都对疫苗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这种方法目前很少使用。
6.气管内注射和肺内注射。
这两种方法多用在猪喘气病的预防接种。
7.穴位注射。
在注射有关预防腹泻的疫苗时多采用后海穴注射,能诱导较好免疫反应。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
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