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对河口水库清淤保源试挖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合集下载

河道疏浚工程环境保护报告

河道疏浚工程环境保护报告

河道疏浚工程环境保护报告尊敬的xxx项目管理团队:我们对河道疏浚工程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评估,并编写了此份环境保护报告。

本报告旨在确保河道疏浚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护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我们将提供以下方面的信息:1. 项目概述河道疏浚工程旨在改善河道淤积问题,增强水流通畅性,维护河道的功能和安全性。

本项目的范围包括疏浚河道底泥,清理水体中的杂质,并确保所采用的方法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2. 环境评估我们进行了详尽的环境评估,调查了疏浚区域周边的生态环境和水质情况。

我们了解到该区域是鱼类和鸟类的繁殖地,也是其他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同时,水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

基于这些信息,我们制定了针对疏浚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

3. 疏浚方法在进行河道疏浚时,我们将使用传统机械疏浚和环保疏浚相结合的方法。

传统机械疏浚将用于大规模底泥清理,而环保疏浚方法将用于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们将在机械疏浚之前进行细致的环境保护前期工作,例如建立临时挡水设施,减少悬浮固体的扩散,降低底泥对水质的污染。

4. 沉积物处理疏浚出的底泥将经过处理和评估后再进行处置。

我们将采用先进的底泥固化技术,以减少底泥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在固化过程中,我们将确保处理后的底泥符合相关废物排放标准。

5. 水质监测和生态修复为了保证疏浚工程后环境的恢复,我们将进行定期的水质监测和生态修复工作。

监测内容包括水体的污染物浓度和水生态系统的恢复情况。

一旦发现环境指标不符合要求,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6. 环境培训和教育我们将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向项目参与人员和当地居民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他们了解疏浚工程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处理疏浚出的底泥和杂质。

总结:我们承诺在河道疏浚工程中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要求,采取必要措施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我们将尽最大努力确保疏浚工程对水体质量和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并进行定期的监测和修复工作。

水库清淤规划报告范文模板

水库清淤规划报告范文模板

水库清淤规划报告范文模板一、前言本文档是水库清淤规划报告的范文模板,在实际编写过程中,可按照本文档的格式进行撰写,以便于规划报告的编写与撰写。

二、概述水库作为灌溉、发电、供水等多种用途的重要水利设施,因积泥淤堵,水域不够深广,影响其正常使用和发挥效益。

为保障水库正常运行,是必须要进行定期清淤。

本规划报告旨在对某水库的清淤进行规划,提出清淤的方案、周期、成本预算等。

三、现状分析该水库建于1985年,年坝高31.5米,由混凝土重力坝和左岸填筑边坡组成,总库容为1200万立方米,水位正常蓄水位203米,效益考核水位199.5米。

该水库年均清淤量为25万立方米,近五年来停泊船船体均淤积在底泥和水草中,未来如果不及时开展清淤工作,将难以保证水库的正常运行和效益发挥。

四、清淤方案经过分析研究,我们提出下列清淤方案:1.采取机械方式进行清淤,选用环保型清淤船。

2.制定周密的清淤计划,每年清淤20万立方米。

3.配置清淤设备,确保清淤的高效性、可持续性和经济性。

4.严格按照清淤作业程序实施清淤,确保清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对清淤后底泥进行综合利用,利用现代科技处理底泥,得到适用于农业生产的优质有机饲料或肥料。

五、实施周期清淤周期应根据水库淤积情况、清淤设备使用状况、水库性质以及当地气候等因素进行合理判断。

根据目前水库淤积情况,结合清淤船设备的使用效果以及清淤成本预算,本规划报告建议水库清淤周期为5年。

六、成本预算清淤成本预算包括清淤设备采购、清淤船船舶租用、劳动力费用、底泥处置费用等。

具体清淤成本预算如下:清淤设备采购费清淤船租赁费劳动力费用底泥处置费用合计80万50万20万30万180万七、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清淤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风险,未能及时发现、应对和解决将给水库带来重大影响。

因此,本规划报告提出以下应对措施:1.坚持预防为主,确保清淤船舶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2.采取环保型清淤船舶,减少环境污染。

最新水库清理报告

最新水库清理报告

最新水库清理报告根据最新的调查和评估,我们向您呈报水库清理的最新报告。

1. 背景位于XX地区的XX水库是该地区的重要水源之一。

然而,多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水库积累了大量的杂物和污染物,对水库的功能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2. 调查结果经过详细的调查和测量,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2.1 水库堆积物分析根据取样分析,水库底部和边坡堆积了大量的泥沙、垃圾和残余物。

这些堆积物对水库的储水能力和水质产生了负面影响。

2.2 污染物检测通过水样和土壤样本检测,我们发现水库中存在着某些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和农药残留。

这些污染物对水质和生态环境构成了潜在威胁。

2.3 水库设施评估水库设施的评估表明,部分闸门、溢洪道和坝体存在破损和老化情况,需要进行修复和维护。

3. 建议和措施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3.1 清理和清淤对水库底部和边坡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清淤,以清除泥沙、垃圾和残余物,恢复水库的储水能力和水质。

3.2 污染物治理采取合适的技术手段,对水库中的污染物进行治理,以减少对水质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3.3 设施修复和维护对破损和老化的水库设施进行修复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 实施计划我们建议按照以下实施计划进行水库清理:4.1 资金筹备组织相关部门协调筹备所需的清理和修复资金。

4.2 清理工作安排制定详细的清理工作计划,包括清淤、清除垃圾和残余物等。

4.3 污染物治理方案制定合适的污染物治理方案,确保治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4.4 设施修复计划制定设施修复计划,分阶段进行修复和维护工作,确保水库设施的正常运行。

5. 结论水库清理是重要且紧迫的任务,对保护水库的储水能力、水质和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我们建议按照以上提出的措施和实施计划进行水库清理工作,并请相关部门提供支持和协助,以确保清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谢谢。

---备注:以上报告为虚构情景,仅供参考。

实际情况请根据调查结果和实际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德清对河口水库

德清对河口水库

第一章投标综合说明第一节公司简介浙江江河建设有限公司位于著名的建筑之乡――浙江省上虞市,是一家专业从事水利水电、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中型建筑施工企业,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93人,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人员80人。

水利工程年施工能力为:浇筑砼16万立方米,完成土方挖填250万立方米,砌石12万立方米,水利工程优良率达85%,工民建年完成施工面积18万平方米。

施工范围立足本省兼顾苏、沪,已创下“白玉兰杯”、“结构优质”、“兰花杯”等多项优质工程,创水利安全标化工地9项。

水利工程的代表工程有:上虞市曹娥江五甲渡裁弯取直工程、上虞市海涂三角丘围涂工程、上虞市标准海塘工程(第一、六、十二、十三、十九、二十五标)、上虞市城防工程(一期Ⅱ、Ⅲ标)、嵊州市城防工程、新昌县巧王水库电站、绍兴市汤浦水库输水隧洞、上虞市渔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慈溪市海堤工程、宁波市镇海区中大河节制闸、宁波镇海澥浦泥螺山滩涂围海工程、温州市桃花岛标准堤、玉环县解放塘标准堤、杭州钱塘江北岸标准海塘工程、上海市金山化工区排水工程等。

现在杭州地区施工的主要工程有钱塘江北岸标准海塘工程杭州五标、临安马溪治理工程01标等。

公司已连续六年获“AA A”级信用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档案管理达到省级标准,是绍兴市水利系统的“十佳”优秀企业,上虞市建筑优胜企业。

2000年,公司顺利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

目前,公司已完成规范化体制改革,正在实施跨世纪的企业系统工程,力争形成一个经营专业化、生产现代化、管理科学化、队伍正规化的集团型企业。

第二节投标总体设想一、承接本工程施工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设想:1、基本原则:如我公司能中标施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将遵照以下原则:坚决执行招标文件提出的施工技术要求及工期要求,与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密切配合,同心协力,共挑重担,充分发挥我公司的优势和特长,确保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合格。

2、基本设想:我们将选派熟悉水库工程及道路绿化工程施工的管理班子和施工队伍,配置足量、合适的施工机械,依靠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本工程的实际,不断总结经验,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水库修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水库修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水库修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引言水库修建项目是为了解决当地的水资源供应问题,提供洪水调节和灌溉等功能。

然而,伴随着水库建设,环境影响也成为了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报告旨在对水库修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以确保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可行性。

二、项目背景水库修建项目位于XX省XX市XX县,计划建设一个大型水库,具体规模包括XX米的堤高、XX千万立方米的蓄水量等。

该项目的主要目标包括解决当地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灌溉水源以支持农业发展、减轻洪水风险等。

三、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为了对水库修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1. 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对项目周边的土壤、水质、植被等进行野外调查,并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分析。

2. 环境模拟和预测:利用现代环境模拟软件,对水库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和模拟,包括水质变化、生物栖息地破坏等。

3. 数据分析和对比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和数据,对水库修建前后的环境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评估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和评估,水库修建项目将对环境产生以下影响:1. 水质影响:水库的修建将改变周边地区的水流动态,可能导致水质污染的风险增加。

我们建议在水库建设过程中加强水质管理措施,确保水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生物栖息地破坏:水库修建将占据一定的土地,可能导致部分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和物种迁移。

为了减轻这种影响,我们建议在修建后进行合理的生态恢复措施,确保当地生物的持续生存和繁衍。

3. 土地利用变化:水库修建会改变当地的土地利用方式,可能导致部分农田被淹没或转变为水域。

我们建议在水库建设过程中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农民的生计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社会影响:水库修建项目将涉及土地征收、迁建、劳动力需求等社会问题。

我们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与当地人民的沟通与协商,确保他们的利益得到妥善保护和补偿。

五、环境管理措施为了减轻水库修建项目的环境影响,我们提出以下管理措施:1. 水质监测与管理: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定期对水库周边区域的水质进行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水库清理报告范文

水库清理报告范文

水库清理报告范文一、前言水库是一种用于储存水资源的重要设施,其功能包括调节水位、蓄水、防洪等。

为了保证水库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利用,定期对水库进行清理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报告将对水库的清理工作进行详细描述和总结。

二、清理目的1.清除水库内淤泥和底泥,提高库容和水质。

2.消除水库内的杂草和水生植物,减少对水质的污染影响。

3.检查和修复水库堤坝的破损和渗漏问题,确保水库的安全和稳定。

三、清理工作内容1.淤泥和底泥清理:a.使用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对水库底部进行彻底清理。

将淤泥和底泥从水库底部挖掘出来,运输至指定场地进行处理。

b.清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底部设施、管道等的保护,以防损坏导致工程延误或额外费用。

c.清理完成后,需要对清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为后续的检查和维护提供参考。

2.杂草和水生植物清理:a.使用专业团队对水库周围和内部的杂草和水生植物进行清理。

清理范围包括堤坝、泄洪口、进水口等位置。

b.清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环保的方法,防止使用对环境和水质有害的化学物质。

c.清理完成后,定期监测和清理水库周围的植物,以避免再次生长和扩散。

3.堤坝检查和修复:a.对水库堤坝进行全面检查,发现破坏、渗漏或松动的部分,及时进行修复。

b.破坏严重的部分需要进行拆除和重建,确保水库的安全和稳定。

c.清理工作完成后,进行维修记录和累计性的检查,确保长期的使用安全性。

四、前期准备1.招募清理团队并确保团队成员具备相关技术和经验,以保证清理工作的高效和质量。

2.组织相关设备和机械,包括挖掘机、运输车辆等,确保清理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3.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合理安排清理工作的进程和顺序。

五、工作总结本次水库清理工作紧密合作,各项任务按计划有序进行,最终完成了水库清理工作。

清理后的水库库容得到了提高,水质得到了改善,水库周围的杂草和水生植物得到了有效清除,堤坝的安全和稳定得到了保障。

然而,在清理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清理底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底部设施的保护,清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需要及时记录并进行整理。

水库清淤除沙申请报告

水库清淤除沙申请报告

尊敬的县水利局领导:我单位(以下简称“我单位”)为(水库名称),位于(水库所在地),是一座以灌溉、供水、防洪、发电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中型水库。

自水库建成以来,经过多年的运行,水库库容逐渐减少,淤积严重,影响了水库的正常运行和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

为了改善水库现状,提高水库综合效益,保障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向贵局申请开展水库清淤除沙工作。

以下是具体申请报告:一、水库基本情况(一)水库概况我单位水库建于(建设年份),总库容为(总库容),兴利库容为(兴利库容)。

水库集雨面积为(集雨面积),控制流域面积为(控制流域面积)。

水库主要功能为灌溉、供水、防洪、发电等。

(二)水库现状近年来,由于水库周边地区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水库淤积严重,库容逐渐减少,水库综合效益降低。

据统计,水库淤积厚度已达(淤积厚度),导致水库兴利库容减少约(减少量)。

二、水库清淤除沙的必要性(一)提高水库综合效益水库淤积导致水库兴利库容减少,直接影响水库的灌溉、供水、防洪、发电等功能。

通过清淤除沙,可以提高水库兴利库容,确保水库正常发挥各项功能,提高水库综合效益。

(二)保障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水库淤积严重,可能导致水库泄洪能力下降,防洪能力降低,给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通过清淤除沙,可以降低水库淤积风险,保障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改善生态环境水库淤积导致水库水质恶化,影响周边生态环境。

通过清淤除沙,可以改善水库水质,提高周边生态环境质量。

三、水库清淤除沙实施方案(一)清淤除沙范围本次清淤除沙范围包括水库库区、泄洪道、溢洪道等区域。

(二)清淤除沙方法1. 采用机械清淤法,使用挖掘机、铲车等机械设备进行清淤。

2. 清淤过程中,对淤泥进行分类处理,将有机质淤泥用于土地改良,无机质淤泥用于填埋或堆放。

(三)清淤除沙进度预计清淤除沙工程于(开始时间)至(结束时间)完成。

四、资金需求本次水库清淤除沙工程预计总投资为(总投资),其中:1. 机械设备购置及租赁费用:约(金额)。

清淤环境影响报告2023

清淤环境影响报告2023

清淤环境影响报告2023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河道和水体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水环境,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清淤工程,以清除河道和水体中的淤泥和底泥。

本报告旨在分析清淤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清淤对水质的影响1.悬浮物质减少:清淤过程中,淤泥和底泥被清除,水体中的悬浮物质浓度降低,有助于改善水质。

2.溶解氧增加:清淤过程中,底泥中的有机物质被清除,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增加。

这对于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3.光照增强:清淤使水体中的浑浊物质减少,提高了水体的透明度,增强了光照条件,有利于水生生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三、清淤对水生生物的影响1.栖息环境改善:清淤能够清除河道底泥中的有毒物质和废弃物,改善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提高其存活率。

2.物种多样性增加:清淤后,水体中的水生植物和底栖生物得到更好的生长条件,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3.鱼类产卵地恢复:清淤还可以改善鱼类的繁殖环境,帮助鱼类恢复繁殖和产卵的地点,促进鱼类资源的丰富。

四、清淤对河道结构的影响1.河道容积恢复:清淤可以清除河道中的淤泥和底泥,将河道容积恢复到设计容积,提高了河道的水位和蓄水能力。

2.水流速度增加:清淤后,河道的水流速度增加,有利于水体的流动,减少河道内的污染物滞留时间。

3.防洪能力提升:清淤改善了河道的水位和流动情况,提高了河道的防洪能力,减少了洪水灾害的发生概率。

五、清淤的局限性和建议1.淤泥处理难题:清淤后的淤泥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淤泥处理技术,建议加大淤泥处理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投入。

2.清淤频率与成本问题:清淤是一项周期性的工作,但清淤频率过低会导致水体的积淀物越来越多,清淤成本也会增加。

建议建立清淤管理的长效机制,科学确定清淤频率和范围,以降低清淤成本和提高效率。

3.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结合清淤和生物修复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水体的生态修复效果,建议在清淤工程中加大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清县对河口水库清淤保源试挖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1工程概况对河口水库地处浙北德清县境内,位于东苕溪支流余英溪上游,主坝座落于德清县城武康以西8km处的对河口村,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库。

水库始建于1958年,1964年竣工蓄水,2003年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工程。

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48.7km2,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库,主坝坝高38.2m,总库容1.47亿m3,水库防洪标准5000年一遇,正常蓄水位为50.2m,相应库容为0.805亿m3。

水库除险加固期间,新开了发电隧洞,装机3200kW,年发电量为771万kWh。

枢纽由拦河主坝、副坝、泄洪洞、开敞式溢洪道、泄洪渠、引水隧洞及水电站等组成。

2006年1月德清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委员会以德发改经发[2006]4号文件同意对河口水库清淤保源工程项目的立项。

为保障清淤保源工程实施期间水库供水安全,在库尾库滩地和浅水区开展约0.5km2的清淤保源试挖工程,在试挖工程通过认证后予以整体实施。

对河口水库清淤保源试挖工程作业区域为水库库尾六洞桥处沿库岸顺水流向下1480m,库区水域以河流中心线为界,试验作业区总清淤面积约0.5km2,清除淤积物300万m3,工期1年,工程总投资为2700万元。

试挖工程规划布局包括工程作业区、水域浊水截拦、弃渣场和综合堆料场、陆地管线布置、船舶下水及泥浆上岸转换场地、工程临时设施等,施工期间总人数120人。

其中弃渣场和综合堆料场设于烂树坑,其位于对河口水库北侧库尾地区,总面积109.95亩。

清淤产生的砂石料和库尾滩地开挖弃渣均安排外销;清库淤泥部分用于库岸排泥场育林造地,多余部分协议外运制砖。

2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2.1水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2.1.1 水环境和底泥现状(1) 水环境现状对河口水库按照水功能区划属于饮用水源保护区,执行Ⅱ类水质标准。

德清县环境监测站于1997~1999年对水库水质实施的监测结果表明,对河口水库水质较差,水库水体基本属Ⅳ类,主要超标物质为总氮、总磷。

2004年1~12月浙江省水资源监测中心的水质监测结果为:水库全年期、汛期和非汛期的水质为Ⅳ类水,主要超标项目为总氮。

若总氮不参与评价,则水库水质全年期和汛期为Ⅱ类水、非汛期为Ⅲ类水。

(2) 底泥现状水库库中部汞、锌、镉等含量均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Ⅰ类标准限值;坝前锌、镉含量也超标;库尾汞、锌超标;且底泥中总磷、总氮含量也较高,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二次污染。

2.1.2 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保护措施(1) 水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① 工程实施对水环境的影响工程设计中拟采用气力泵吸泥船和链斗挖泥船进行主要的清淤作业。

气力泵吸泥船不易产生二次污染,而采用链斗式挖泥船则可能扰动水体和底泥,造成底泥的再悬浮及污染物的释放,进而对水体造成影响。

根据工程设计,在本次试挖区外围将设置两道土工布围栏,两道土工布可有效地拦截悬浮物,防止浊水向外扩散。

采用太湖流域五里湖清淤有关成果类比分析本工程清淤过程中有关污染物的变化。

根据2003~2004年五里湖生态清淤的有关监测分析成果,清淤过程中可导致底泥发生再悬浮,加之扩散作用可促使底泥中N、P营养盐及其所吸附的重金属离子的释放,但除Ni外,其余重金属向水体中释放的水平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因此,在本工程清淤过程中,一方面底泥中N、P及重金属向水体释放的程度有限,另一方面两道土工布的吸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

但尽管如此,仍应加强工程实施期间的水质监测工作,以避免清淤导致的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可能造成的污染。

②工程实施期对取水口的影响武康水厂取水口距离本次试挖工程的下边界约2.2km,一方面由于土工布围栏的阻隔和吸附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流出围栏的悬浮物、重金属及N、P等污染物的量,另一方面,由于水库的流速相对较慢,因此这些污染物也会发生较快的沉淀作用和再吸附作用,预计对水厂取水口的影响有限,但必须做好工程实施期间取水口水质的监测和保护工作,防止发生水质安全事故。

③工程实施后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工程实施后,对于TP指标,全年年均增加水环境容量约0.08t,但对于个别水期,由于上游来水及水库水体中本底TP均超出Ⅱ类水质标准,即使库容增加,但仍无剩余水环境容量;而对于TN指标,由于上游来水水质较差,无剩余水环境容量。

④综合堆料场尾水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底泥在疏浚和干化过程中,产生一定富含污染物的尾水,并且下雨产生的地表径流溶解部分污染物,如果不对底泥尾水和地表径流进行有效控制,它将会携带污染物进入水体,对该区域地表水产生一定的影响。

底泥临时堆放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为污染物向地下水的直接渗滤,造成堆泥场附近地下水污染,对区域地下水产生一定影响。

④拟采取的保护措施为减少链斗式挖泥船对水体和底泥的扰动,要求链斗架进行改造,斗架上部为封闭式,泥斗上装设排气阀,使斗入水后斗中空气自行排出,以尽可能减少产生混浊的危险。

输泥管道应具备轻便、强度高、柔软性好及经济耐用的特性,以适应水库水位的波动变化,根据目前环保疏浚工程实例看,建议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道(HDPE)。

施工船舶均须配置专业的油污水收集设施和油水分离器、垃圾收集装置,相关设备须满足船舶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要求。

作业时间尽量安排在非汛期,汛期和雨天避免施工,提前掌握洪水和降雨情况,做好船舶停靠及堆料场尾水排放措施。

在清淤过程中采用GPS系统提高定位疏挖精度,减少漏挖及超挖。

做好综合堆料场和弃渣场防渗处理和防水覆盖,增加尾水过滤池容积,并做好两处场地的管护工作。

尾水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后,由堆料场开口、沿09省道建设长约4km的排水渠,处理后的出水一部分回用于洗砂,其余剩余水由排水渠引至对河口水库大坝以下河道排放,以减少处理成本,并尽可能减少对水库水质的威胁。

清淤底泥沉降时间,一般不低于48h。

强化综合堆料场尾水的自然沉淀和加药沉淀,减少悬浮颗粒的停留时间,控制尾水水质。

施工船舶上均配置专门的油水分离器,船舶油污水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后,废油专门收集后外送专业机构处置,废水收集纳入岸上处理系统;各类废水收集后,统一纳入综合堆料场尾水处理系统,统一进行达标处理后,排入对河口大坝下游。

施工区布置1处专用厕所和化粪池。

临时食堂外设置隔油池。

粪便污水经化粪池、食堂污水经隔油池后,统一纳入地埋式二级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后排入尾水排水渠,最终排到大坝下游。

根据目前国内环保清淤实例效果看,清淤虽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水体的内源污染,但上游及周边的污染状况不改善,可能会导致清淤水体的再次污染或更严重的污染,因此必须做好对河口水库上游的污染削减工作,保护水源水质。

2.2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2.2.1生态环境现状工程所在区域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地带,森林植被以常绿阔叶为主。

由于工程区域海拔较低,且受人为干扰程度较大,缺乏天然森林植被,工程区域陆生动物以农田动物群为主。

对河口水库的浮游植物的数量优势种包括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等,浮游动物的数量优势种包括原生动物、轮虫等。

库区内投放鱼类种类主要为白鲢和花鲢,并且禁止采用施肥、投放饵料以及消毒药物,库区内鱼类种类较为单一。

工程所在德清县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有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两种形式,以地表径流冲刷引起的水力侵蚀为主,土壤侵蚀强度为微度,侵蚀模数为240t/(km2·a)。

2.2.2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保护措施(1) 生态环境影响根据现状调查,对河口库区、堆泥场以及库岸临时施工区内没有任何珍稀保护动植物,工程建设不会对珍稀保护动植物产生影响。

本工程临时占用陆地面积约9.88hm2,涉及植被类型主要为竹林和荒草地,工程占地不涉及天然林地和耕地,陆生动物主要为农田及住宅区周围的小型动物为主,工程建设对陆生动植物的影响较小。

工程清淤过程中保留部分泥炭层,为水生生物的恢复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工程清淤后,水生生物的生境条件可有效地得到改善,根据苏州河清淤后底栖生物监测结果,试挖区域在清淤后有利于水生生物的恢复。

(2) 水土流失影响工程建设扰动原地貌面积59.88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1.94hm2。

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42047t,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量为42013.2t。

水土流失时段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期。

水土流失主要产生地段为弃渣场、堆料场和临时设施区,其中弃渣场流失量约占水土流失总量的74.9%。

(3)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本次试挖工程涉及区域较小,施工工期较短,部分受影响区域可结合后期全面清淤工程采取生态保护措施进行保护。

(4) 水土保持措施本工程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为Ⅰ区为清淤区,Ⅱ区为弃渣场防治区,Ⅲ区为施工临时设施防治区,Ⅳ为直接影响防治区。

采取库区作业实施分区作业,对现状库盆地貌结构实施网状预留的作业方式;加强施工期间,对土工布隔栅的检查和维护,并对泥砂分离、砂石料及弃渣运输管理。

在烂树坑弃渣场临库设一道土石围堰,在坝背坡铺设两道防水土工布。

弃渣场上游设置排水沟,场地周边设置排水沟。

在堆场周围设置干砌块石挡墙。

临时生产生活设施区保持道路通畅,应定时洒水,以减少扬尘。

施工期须将生活区残留垃圾运至专门的转运站作统一处理。

2.3声环境和环境空气影响2.3.1声环境和环境空气现状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要求。

工程所在区域声环境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类标准。

2.3.2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保护措施(1) 环境影响工程清淤过程中使用燃油船舶,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NO X、SO2等废气,陆地施工作业面主要为库岸临时设施建设,机械燃油排放的废气和施工作业产生的粉尘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不大。

本工程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清淤过程船舶作业以及管道送泥产生机械噪声,工程区域附近有部分居民点,施工机械噪声对其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 保护措施声环境保护措施:施工过程中选用低噪机械设备和工艺,加强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降低噪声源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施工运输车辆经过村庄时应减速,禁鸣喇叭。

环境空气保护措施:滤干的淤泥应及时清运处置,运输过程中用防水布覆盖,装卸作业要求文明作业;在库岸临时设施施工过程中应采用人工控制定期洒水。

2.4社会环境影响根据德清县供水规划,对河口水库为德清县县城主要供水水源地,由于本次试挖区域下边界距离供水取水口约2.2km,且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一定的污染防治措施,同时辅以其他有效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对区域供水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对河口水库清淤保源工程试挖工程占地59.88hm2,其中永久占地50hm2,即为清淤水域;临时占地9.88hm2,主要为荒地、草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