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电视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电视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电视原理课后习题答2-8、人眼彩色视觉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怎样?它在彩色电视中得到怎样的利用?答: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人眼的彩色分辨角(视敏角)一般比黑白大3~5倍,即人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是对黑白细节分辨力的1/3~1/5。

彩色电视就是利用这个特点实现色度压缩,亮色共用频带。

2-13、说明隔行扫描的优点,并简述其缺点?答:优点:隔行扫描可在保证图像分解力无甚下降和画面无大面积闪烁的前提下,将图像信号的带宽减小一半。

缺点:行间闪烁及奇偶场光栅镶嵌不理想时的局部并行甚至完全并行等现象,而且当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速度足够大时,图像的垂直边沿会产生锯齿现象等。

3-24、何谓PAL制?其特点如何?解码端如何正确还原彩色?说明如何减小传输过程中相位失真的影响?答:PAL制是Phase Alternation Line(相位逐行交变)的缩写词,按色度信号的特点,PAL制又称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

参见3.4.3 V分量逐行倒相技术。

4-1、何谓彩条信号,有何特点和用途?对各种彩条信号可以怎样标记?答:标准彩条信号是用电子方法产生的一种测试信号。

该信号图像为在荧光屏水平方向包含有黑、白、三个基色和三个补色等宽度排列的8个竖条。

按亮度顺序自左向右排列,依次是白、黄、青、绿、品、红、蓝、黑。

在黑白显像管上显示为八条不同灰度的竖条。

彩条信号可以用四个数字来标志,对应为a-b-c-d或a / b / c / d.。

其中,a为白条的电平,b为黑条的电平,c为基色条的高电平值,d为基色条的低电平值,它们都是校正后的值。

于是100%饱和度、100%幅度的彩条信号记作100-0-100-0或100 / 0 / 100 / 0;100%饱和度、75%幅度的EBU 彩条信号记作100-0-75-0或100 / 0 / 75 / 0。

4-4、何谓残留边带调幅?电视广播中为什采用残留边带调幅?答:残留边带调幅方式发射即在电视即保留调幅信号一个完整的边带(例如上边带)和部分另一边带(如下边带),即残留了部分边带。

电视原理课后答案

电视原理课后答案

电视原理课后答案1. 什么是电视?电视是一种通过电子技术将声音和图像传输到接收设备上的传播媒介。

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家庭娱乐和其他活动中的电子设备。

2. 电视是如何工作的?电视的工作原理涉及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输入设备、传输设备和接收设备。

相关信号从输入设备(如摄像机或电视信号源)传输到发送器,发送器将信号转化为高频电磁波并传输到接收设备。

接收设备中的电视机将电磁波转化为可视的图像和可听的声音。

3. 输入设备是什么?输入设备是能够把声音和图像转变为电子信号的设备。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摄像机、麦克风和其他外部设备。

4. 传输设备是什么?传输设备是通过传输电磁波将输入设备生成的信号传送到接收设备的设备。

常见的传输设备包括电视信号发送器和电磁波传输介质,如卫星、无线电波或有线电缆。

5. 接收设备是什么?接收设备是能够接收传输设备传来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图像和可听声音的设备。

电视机是最常见的接收设备。

6. 电视的图像是如何生成的?电视的图像是通过将连续的静态图像(称为帧)以高速播放来实现的。

电视机通过扫描一系列的水平线来构建图像,分别将每一行的像素逐一点亮,从而形成完整的图像。

7. 电视的声音是如何生成的?电视的声音是通过电视机内部的扬声器或外部声音系统来生成的。

音频信号被接收设备转化为可听的声音信号。

8. 电视的显示技术有哪些?目前常见的电视显示技术包括液晶显示技术(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OLED)、等离子技术等。

每种技术都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范围,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9. 电视信号是如何被传输的?电视信号可以通过各种介质传输,如有线电缆、无线电波或卫星。

不同的传输方式可以提供不同的信号质量和传输距离。

10. 电视在信息传播和娱乐方面的作用是什么?电视不仅是一种信息传播媒介,还是一种重要的娱乐工具。

通过电视,人们可以观看新闻、体育比赛、电影、纪录片等不同类型的节目,丰富自己的知识并获得娱乐享受。

电视原理俞斯乐答案

电视原理俞斯乐答案

电视原理俞斯乐答案【篇一: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第三章】txt>要点分析3.1 设ntsc制电视系统摄取的彩色光为f?1[re]?2[ge],求编码后所得信号y、i、q和c的数值,并画出色度信号的矢量图。

解:由于f?1[re]?2[ge] 可得 r=1 g=2 b=0 ,根据y、i、q和r 、g、 b的转换关系0.114??1??1.473??y??0.2990.587????????q?0.211?0.5230.3122??0.835??????????i????0.596?0.275?0.322????0????0.046??再根据i、q和u、v的转换关系得c?0.836??arctan??i?0??????33??3.15?180?33?209.85 可画出矢量图如图 ?q?或根据亮度方程 y=0.299re+0.587ge+0.114be得 y=1.473 r-y=-0.473 b-y=-1.473u=k1(b-y)= -0.726 v=k2(r-y)= -0.415c?0.836 ??arctanv?209.85? u再根据i、q和u、v的转换关系得?q??cos330?i???0????sin33sin330??u???0.835?求得q、i值。

???0???cos33??v??0.046?矢量图同上。

3.2 计算ntsc制的100-0-100-0彩条亮度信号、i、q色差信号、色度信号两分量(由i、q调制形成)和复合信号的数值;画出一行cvbs波形图;以u轴为00画出彩条各基色和补色的矢量图。

并将所画波形图、矢量图与pal制相应图形作比较,说明是否相同。

解:由100-0-100-0彩条信号各基色信号幅度值0.114??r??y??0.2990.587??????依据公式q?0.211?0.5230.312g 可计算出y、i、q值。

色度信号????????i????0.596?0.275?0.322????b??两分量分别取i、q信号的绝对值即可,c?q2?i2,复合信号数值可用y+c和y-c表达,计算结果如下白黄青绿品红蓝黑r 1 1 0 0 1 1 0 0 g 1 1 1 1 0 0 0 0 b 1 0 1 0 1 0 1 0 y 1 0.89 0.700.590.41 0.300.110i 00.32 -0.59 -0.280.28 0.59-0.320 q 0-0.31 -0.21 -0.52 0.520.21 0.31 0i00.320.59 0.280.280.590.320q 0 0.310.21 0.520.520.210.310c 0 0.450.63 0.590.590.630.450 y+c 1 1.331.33 1.181.000.930.560y- c 1 0.440.07 0.00-0.18 -0.33-0.33 0将上述结果绘成cvbs波形图和矢量图如下1.331.331.181.001.000.930.560.440.000.00-0.18-0.33-0.330.2150.07-0.215ntsc制的cvbs波形图与pal制cvbs波形图一致。

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第二章

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电视传像基本原理要点分析2.1 假设某电视系统扫描参数为Z=9行时,取α=0.2,β=1/9,画出隔行扫描光栅形成图。

要与行场扫描电流波形图相对应。

解:本题是针对传统的CRT显示器扫描光栅形成而言的,它的电子束在屏幕上的扫描轨迹与其在偏转线圈中通入的扫描电流密切相关。

而新型显示器,如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屏等则不在此列。

当Z=9时,在隔行扫描中,每场为4.5行。

因为α=0.2 为简单计,设T H=1S T Ht=0.8S T Hr=0.2S T F=9S T V=4.5S 。

又因为β=1/9 则T Vr=0.5S T Vt=4S画出两场行、场扫描波形图如图一所示。

图一行、场扫描波形图根据上述波形图中的时间关系,可分别画出第一场、第二场、及隔行扫描光栅图,如图二、三、四所示。

应注意以下几点:1. 行扫描正程轨迹是一条由左上向右下略微倾斜的直线,而行扫描逆程轨迹则是一条由右上向左下略微倾斜的直线。

因为α=0.2 因此,在行扫描正程期结束后,电子束垂直向下移动的距离若为4的话,则在行扫描逆程期结束后,电子束垂直向下移动的距离为1。

画图时要注意此比例。

2. 第一场正程结束时,行扫描刚好完成4行的扫描,因此其逆程应从屏幕的左下角开始。

由于场扫描逆程期是0.5s,行扫描正程有0.8s,,因此在场扫描逆程期只进行完第5行(时间上的行)行扫描正程的5/8,如图一中aa’。

画图时要注意第一场逆程结束时电子束位置处在屏幕最上方水平方向上的5/8处。

如图二中A’点所示。

图中,行逆程轨迹用黑虚线表示,场逆程轨迹用红虚线表示。

3. 第二场正程从第5行(时间上的行)行扫描正程的5/8处开始,如图三中A’点,而第二场正程结束点应是第9行正程的5/8处,图一中b点。

画图时要注意第二场正程结束时电子束位置处在屏幕最下方水平方向上的5/8处,如图三中B点。

4. 第二场逆程期间包含了第9行(时间上的行)正程剩余的3/8(0.3s)及其逆程。

电视原理答案完整版

电视原理答案完整版

1.逐行扫描与隔行扫描各有什么优缺点?P52页每一帧图像均是由电子束顺序地一行接着一行连续扫描而成,这种扫描方式称为逐行扫描。

逐行扫描方法使信号的频谱及传送该信号的信道带宽均达到很高的要求.把一幅625行图像分成两场来扫,第一场称奇数场,只扫描625行的奇数行(依次扫描1、3、5、…行),而第二场(偶数场)只扫描625行的偶数行(依次扫描2、4、6、…行),通过两场扫描完成原来一帧图像扫描的行数,这就是隔行扫描。

隔行扫描的行扫描频率为逐行扫描时的一半,因而电视信号的频谱及传送该信号的信道带宽亦为逐行扫描的一半。

这样采用了隔行扫描后,在图像质量下降不多的情况下,信道利用率提高了一倍。

但隔行扫描也会带来许多缺点,如会产生行间闪烁效应、出现并行现象及出现垂直边沿锯齿化现象等不良效应。

自从数字电视发展后,为了得到高品质的图像质量,逐行扫描也已成为数字电视扫描的优选方案。

2.ATSC制、PAL制主要技术参数各有哪些?取值时多少?NTSC制的主要参数:场频fv=59.94Hz(60Hz);行频fH=525*fv/2=15.734kHz;每帧525行;图像信号标称带宽为4.2MHz;伴音与图像载频之差为4.5MHz;彩色副载波频率fsc=3.57954506MHz。

PAL制的主要参数:行周期Th=64us, 行频fh=15625HZ;行正程Ths=52us, 行逆程Thr=12us;场周期Tv=20ms, 场频fv=50HZ;场正程 Tvs=287Th+20us=18.388ms;场逆程Tvr=25Th+12us=1.6ms;帧周期Tz=40ms,每帧行数625行(其中正程575行);帧频fz=25HZ,每场行数312.5行(其中正程287.5行)彩色调制频率为4.43MHz,伴音调制频率为6.5MHz。

3.标准彩条信号100-0-100-01有什么特点?特点:1.这些彩条信号都不用摄像机摄制,由光子电路产生2.都是100%饱和色,实际生活中难以见到3.彩色是三基色、三补色,加白、黑组成,从左往右按亮度递减而非均匀递减4.以横轴的中心点将其反折,并将各对应值相加,一定为0,说明补色与基色关系以及白色时的色变信号为0 4.射频、视频、载频、固像载频、伴音载频的概念、关系5.PAL制彩色电视组成答:彩色电视机的任务,是把天线接收下来的高频彩色电视信号,通过一系列的放大、变换和解码过程还原为三个基色图像信号,最后在彩色显像管的荧光屏上重现出原来彩色图像,在扬声器中还原出伴音。

电视原理课后答案

电视原理课后答案

电视原理课后答案在电视原理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电视的基本原理、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

以下是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电视信号是如何产生的?电视信号是通过摄像机将图像和声音转换为电信号产生的。

摄像机中的光学透镜将图像聚焦到光敏元件上,光敏元件(例如CCD或CMOS)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声音信号通过麦克风转换为电信号。

2. 请简要描述电视的工作原理。

电视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信号采集:图像和声音通过摄像机和麦克风转换为电信号。

2.信号处理:电视接收机将采集到的电信号进行放大、调整和滤波等处理,以便后续处理和显示。

3.图像处理:电信号经过解码处理后,通过電視行掃描的方式将图像分割成一行一行的像素点。

然后将这些像素点根据亮度和颜色进行处理,最后再组合成完整的图像。

4.音频处理:音频信号也经过解码处理后,通过扬声器输出声音。

5.显示图像和声音:经过处理后的图像和声音被发送到电视屏幕和扬声器上,供观众观看和听取。

3. 电视的组成部分有哪些?电视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摄像机:用于将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

它包括透镜、光敏元件和图像处理芯片等。

2.麦克风:用于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

3.电视接收机:负责接收和处理电视信号的设备,包括信号放大器、调谐器、解码器等。

4.显示屏:用于显示处理后的图像的装置,可以是液晶显示屏、等离子显示屏或CRT显示屏。

5.扬声器:用于放大和输出处理后的声音的装置。

6.遥控器:用于控制电视的设备,允许用户调整音量、切换频道和调整设置等。

7.电源:为电视提供电力的设备。

4. 什么是电视的分辨率?电视的分辨率是指屏幕上像素的数量,用于衡量屏幕显示图像的细节和清晰度。

分辨率通常以水平像素数和垂直像素数来表示,例如1920x1080表示水平像素数为1920,垂直像素数为1080。

较高的分辨率意味着屏幕上能够显示更多的像素,图像更加细腻和清晰。

常见的电视分辨率有720p、1080p和4K等。

现代电视原理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现代电视原理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现代电视原理课后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电视制式在中国不适用?A. PALB. NTSCC. SECAMD. ATSC答案:D2.下列哪种信号编码方式最适合数字电视?A. AMB. FMC. PCMD. PWM答案:C3.下列哪种视频信号压缩标准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中?A. H.261B. H.263C. H.264D. H.265答案:C4.当电视画面存在彩条时,应检查哪个部件?A. 显示器B. 天线C. 色差线D. 音频线答案:B5.数字电视的音频编码方式是:A. AMB. FMC. PCMD. PWM答案:C二、填空题1.从显示屏幕中心到边缘,一般将电视屏幕分为____个虚拟网格。

答案:92.DVB是数字电视广播协议的缩写,其中的DVB代表的是______。

答案: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3.ATSC是____数字电视制式。

答案:美国4.HDMI接口是数字电视中常用的视频____接口。

答案: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5.数字电视信号中的_____表示每个信号样本的量化位数。

答案:比特数三、简答题1.请简单说明数字电视中采用的视频压缩标准H.264/H.265的优势。

答:H.264/H.265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的视频压缩标准。

它们采用了先进的编码算法,能够在保证画面质量的同时,大大降低传输带宽。

其中,H.265相对于H.264来说,在相同画面质量下,能够再次减少一半的数据传输量,因此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数字电视和网络视频服务中。

2.请简要介绍数字电视调制方式中的OFDM技术。

答:OFDM是数字电视调制方式中使用的一种技术。

它将传输信道分割成多个子载波,每个子载波负责传输一部分数据,以此提高整个传输系统的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OFDM技术能够对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进行补偿,从而提高传输信道的可靠性。

同时,在多路径衰落环境下,OFDM利用子载波间的空间冗余和复合信道编码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传输信道的抗干扰能力。

电视原理与接收技术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电视原理与接收技术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电视原理与接收技术课后练习题含答案本文为电视原理与接收技术的课后练习题,旨在帮助读者加深对电视原理和接收技术的理解与掌握。

以下是题目和答案:第一章基本电视原理1.1 电视信号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电视信号的基本特点包括以下几点:•载频频率为:UHF频段470MHz-890MHz、VHF频段54MHz-470MHz•信号调制方式为调幅(AM)•视频信号和声音信号是分开传输的•视频信号的信号带宽为4.5MHz•帧频为50Hz(PAL制)或60Hz(NTSC制)•水平同步带和场同步带用于同步信号1.2 电视接收的主要环节包括哪些?电视接收的主要环节包括:•天线:接收电视信号的天线•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处理•频道选择器:选择需要观看的电视频道•中频放大器:进行信号的中频放大处理•检波器与解调器:对信号进行解调•视频信号处理:在电视上显示画面•声音信号处理:在电视上播放声音第二章典型电视机的电路2.1 电视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哪些?电视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高压电源和图像管•多极电子枪和驱动电路•频率合成器、图像变换电路、场频率同步电路•信号强度指示器和音频信号处理电路•组合与处理信号的电路板2.2 电视机的三极管电视变频器和晶体管变频器的优缺点是什么?三极管电视变频器和晶体管变频器的优缺点如下:类型优点缺点三极管变频器已经成熟,电路简单热失调现象比较严重,高频噪音比较大晶体管变频器稳定性好,高频噪声比较小变频器电路较为复杂,成本较高第三章电视机某些问题的分析3.1 在电视机上打静电是否会对电视机造成损坏?在电视机上打静电会对电视机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尤其是在高压电极附近打静电更为危险。

因此,平时要避免静电积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避免:•经常清洁电视机表面•使用防静电地带•避免在干燥的环境中触摸电视机结语通过本文介绍的电视原理和接收技术课后练习题,相信读者已经加深了对电视原理和接收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如果还有问题可以参考相关书籍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原理课后习题答2-8、人眼彩色视觉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怎样?它在彩色电视中得到怎样的利用?答: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人眼的彩色分辨角(视敏角)一般比黑白大3~5倍,即人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是对黑白细节分辨力的1/3~1/5。

彩色电视就是利用这个特点实现色度压缩,亮色共用频带。

2-13、说明隔行扫描的优点,并简述其缺点?答:优点:隔行扫描可在保证图像分解力无甚下降和画面无大面积闪烁的前提下,将图像信号的带宽减小一半。

缺点:行间闪烁及奇偶场光栅镶嵌不理想时的局部并行甚至完全并行等现象,而且当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速度足够大时,图像的垂直边沿会产生锯齿现象等。

3-24、何谓PAL制?其特点如何?解码端如何正确还原彩色?说明如何减小传输过程中相位失真的影响?答:PAL制是Phase Alternation Line(相位逐行交变)的缩写词,按色度信号的特点,PAL制又称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

参见3.4.3 V分量逐行倒相技术。

4-1、何谓彩条信号,有何特点和用途?对各种彩条信号可以怎样标记?答:标准彩条信号是用电子方法产生的一种测试信号。

该信号图像为在荧光屏水平方向包含有黑、白、三个基色和三个补色等宽度排列的8个竖条。

按亮度顺序自左向右排列,依次是白、黄、青、绿、品、红、蓝、黑。

在黑白显像管上显示为八条不同灰度的竖条。

彩条信号可以用四个数字来标志,对应为a-b-c-d或a / b / c / d.。

其中,a为白条的电平,b为黑条的电平,c为基色条的高电平值,d为基色条的低电平值,它们都是校正后的值。

于是100%饱和度、100%幅度的彩条信号记作100-0-100-0或100 / 0 / 100 / 0;100%饱和度、75%幅度的EBU 彩条信号记作100-0-75-0或100 / 0 / 75 / 0。

4-4、何谓残留边带调幅?电视广播中为什采用残留边带调幅?答:残留边带调幅方式发射即在电视即保留调幅信号一个完整的边带(例如上边带)和部分另一边带(如下边带),即残留了部分边带。

原因:对6 MHZ带宽的视频信号采用一般调幅方式,形成12 MHZ的已调波带宽,显得太宽,若采用单边带调制传输,虽已调波带宽可减小一半,但须采用较为复杂的同步检波电路解调,使接收机的成本增加;且发端需要一个边沿非常陡峭的滤波器,也难以做到。

因此折衷考虑,采用残留边带调幅。

4-8、何谓电视制式?它大致包括那些参数内容?我国的彩色电视广播为PAL-D制,包含什么含义?答:黑白电视广播中的电视制式,是将扫描参数(例如625行50场、2:1隔行)、视频带宽(例如6MHz)、射频带宽(例如8 MHz)、调制极性(例如负极性)、伴音载频与图像载频频率差(例如6.5 MHz)以及伴音调制方式(例如调频)等一系列参数综合称为电视制式。

我国的黑白电视广播是D、K制;彩色电视编码采用PAL制,故为PAL-D制。

4-14、亮度及对比度的含义是什么?答:图像对比度指电视机最大亮度Bmax与最小亮度Bmin之比,电路上对应图像信号的幅度,故通过调节视放的增益实现对比度调节。

图像亮度指图像的亮暗程度,电路上可通过改变视放级直流工作点(或箝位电平)实现。

4-15、何谓AGC,如何得到AGC电压?答: AGC为自动增益控制,作用是自动控制高放和中放的增益,使得输入高频信号发生变化时,检波输出的视频信号基本不变。

AGC电压既可以由视频信号的峰值检波得到,也可以由反应是频信号峰值的同步信号检波得到。

7-1、无压缩的数字电视信号中存在哪几种类型的冗余?答:空间冗余、时间冗余、结构冗余、知识冗余、视觉冗余。

7-2、简述幀内预测和幀间预测的含义。

答:帧内预测指利用图像信号的空间相关性来压缩图像信号的的空间冗余,根据前面已经传送的同一帧内的像素来预测当前像素。

帧间预测利用图像序列在时间上的相关性来压缩图像序列的时间冗余,用前一帧的像素来预测当前帧像素。

7-3、在预测编码中引起图像失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预测量化器带来的量化误差。

7-6、简述量化器在压缩编码中的作用。

答:变换编码中的量化器在不降低图像的主观评价的质量条件下,降低系数的精度来消除不必要的系数,减少数据率。

7-7、什么是运动补偿技术?答:对运动物体的位移作出估计,即估计出运动物体从上一帧到当前帧位移的方向和像素数,也就是要求出运动矢量。

按照运动矢量,将上一帧做位移,求出对当前帧的估计,即为运动补偿。

7-9、简述MPEG-2的型和级,简述MP@ML的含义。

答:为了解决通用性和特殊性的矛盾,MPEG-2标准规定了四种输入图像格式,称为级(Levels),提供了灵活的信源格式,还规定了不同的压缩处理方法,称为型(Profiles)。

MP@ML代表采用了I帧、P帧和B帧三种编码帧,增加了双向预测方法,在相同比特率的情况下,将给出比简单型更好的图像质量,可实现效率较高的压缩;对应于ITU-R601建议的信源格式,即720×480×29.97或720×576×25,最大允许输出码率为15Mbps。

7-10、什么是I 、B、 P幀?简述其编码原理。

答:I帧是只使用本帧内的数据进行编码的图像,即只对本帧内的图像块进行DCT变换、量化和熵编码等压缩处理。

P帧是根据前面最靠近的I帧或P帧作为参考帧进行前向预测编码的图像。

B帧是根据一个过去的参考帧和一个将来的参考帧进行双向预测的编码图像。

其参考帧可以是I帧或P帧。

7-11、简述MPEG-2视频压缩编码的几个重要步骤?答:帧内编码、帧间编码,DCT变换编码、自适应量化、熵编码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

7-12、在MPEG-2的压缩和解压缩过程中引起图像失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量化过程带来的量化误差。

7-14、什么是TS流?简述TS包的构成。

答:在MPEG-2标准中,可以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码流输出到信道中,一种叫节目码流(Program Stream)简称为PS流;另一种叫传输码流(Transport Stream)简称为TS流。

由传输包组成的数据流称为传输流(Transport Stream)简称为TS流,TS流是各传输系统之间的连接方式,是传输设备间的基本接口。

TS包长共188字节长度。

分为包头和净荷。

其中,TS包的净荷部分放置的是PES包,TS包的包头侧重于提供关于传输方面的信息。

第2章电视传像原理(请点击题目观看答案)2-1、何谓视敏函数和相对视敏函数?准确化出V(λ)曲线?它是怎样得出的?答:描述人眼视敏特性的物理量为视敏函数。

在人眼得到相同亮度感觉的情况下,对某波长光所需的辐射功率Pr(λ)越大,说明人眼对它越不敏感;反之所需辐射功率越小的光,则人眼越敏感。

因此用Pr(λ)的倒数来衡量人眼视觉上对各波长光的敏感程度,称1/Pr(λ)为视敏函数。

把任意波长的光的视敏函数值K(λ)与最大视敏函数相比的比值K(555)称为相对视敏函数。

2-2、在明视觉条件下,对辐射功率相同的510nm绿光和610nm橙光的亮度感觉谁高谁低?答:一样亮。

2-3、何谓亮度视觉范围和亮度感觉?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答:人眼的亮度感觉是一个主观量,它并不仅取决于景物给出的亮度值,而且还与人眼对周围环境的平均亮度的适应特性有关。

人眼所能感觉的亮度范围很宽,从千分之几尼特到106尼特,达109:1。

人眼不能同时分辨109:1的亮度范围。

在平均亮度适中时,能同时感觉的亮度上、下限之比通常为100:1左右。

2-4、何谓对比度和亮度层次?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答:景物或重现图像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的比值B max / B min为对比度。

画面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之间可分辨的亮度级差数称为亮度层次或灰度层次,可用标记2-5、什么是闪烁感觉?什么是临界闪烁频率?答:当脉冲光的重复频率不够高时,人眼会产生一明一暗交替变化的感觉,称为闪烁感觉。

如果将脉冲光源的重复频率提高到某个值以上,人眼则感觉不到闪烁,感觉到的是一种亮度恒定的不闪烁光源。

光源不引起闪烁感觉的最低重复频率称之为临界闪烁频率。

2-6、在离荧光屏2m远处观看间歇呈现的运动景物,若重复呈现的频率为20Hz,景物在荧光屏上的水平运动速度为0.1m/s,问运动景物呈现的是跳跃式运动还是连续平滑运动?答:跳跃式运动。

2-7、何谓同色异谱色,其含义是什么?答:人眼相同的彩色感觉可以来源于不同的光谱组合。

颜色感觉相同,光谱组成不同的光称为同色异谱色。

2-8、人眼彩色视觉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怎样?它在彩色电视中得到怎样的利用?答: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人眼的彩色分辨角(视敏角)一般比黑白大3~5倍,即人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是对黑白细节分辨力的1/3~1/5。

彩色电视就是利用这个特点实现色度压缩,亮色共用频带。

2-9、描述彩色光的三个基本参量是什么?各是什么含义?答:表征景物的彩色,需要三个独立的物理量:亮度、色调和色饱和度,称为彩色三要素。

亮度表征色光对人眼刺激程度的强弱,色调表征颜色的种类,色饱和度是指彩色的浓淡程度,即渗白程度。

2-10、什么叫扫描的同步?在顺序传输制中其重要性如何?答:进行扫描时,必须做到发、收两端的扫描规律严格一致,这在电视技术中称之为同步。

所谓同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两端的扫描速度相同,称作同频;二是两端每行、每幅的扫描起始时刻相同,称做同相。

即同频又同相才能实现扫描同步,保证重现图像既无水平方向撕裂现象,也无垂直方向翻滚现象。

2-11、试述选择场频时所考虑的几个因素和最终选定的具体数值?答:场频选择包括:为使图像有连续感,换幅频率应高于20HZ;为使图像不产生闪烁感,换幅频率应高于临界闪烁频率即高于45.8HZ;但换幅频率越高,图像信号的频带就越宽,给传输带来更大的困难;再考虑减小交流电源的干扰图像以及信号频带不致过宽等,包括我国及欧洲各国换幅频率都选50HZ。

对电源频率为60HZ的国家(美国、日本、加拿大等),换幅频率均选60HZ。

2-12、何谓2:1隔行扫描?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扫描方式?答:隔行扫描方式是将一幅(一帧)电视画面分两场扫描,每场均为从上至下进行扫描。

第一场扫描1,3,5,7……等奇数行,构成奇数行光栅,称为奇数场;接着第二场,从上至下扫描2,4,6,8……偶数行,称为偶数场。

在不降低图像分解力的前提下,要减小图像信号的带宽,唯一可行的措施是采用隔行扫描方式。

2-13、说明隔行扫描的优点,并简述其缺点?答:优点:隔行扫描可在保证图像分解力无甚下降和画面无大面积闪烁的前提下,将图像信号的带宽减小一半。

缺点:行间闪烁及奇偶场光栅镶嵌不理想时的局部并行甚至完全并行等现象,而且当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速度足够大时,图像的垂直边沿会产生锯齿现象等。

-----------------第3章模拟电视信号的产生(请点击题目观看答案)3-1、 FIT CCD器件是怎样构成的?它为什么能克服IT CCD和FT CCD器件的缺点?答:FIT CCD器件的结构综合了IT CCD和FT CCD器件的优点,既具有IT CCD 的面阵结构,又具有FT 的存储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