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徒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024年西方学徒制研究——兼论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借鉴》范文

《西方学徒制研究——兼论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借鉴》篇一一、引言西方学徒制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职业教育模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这种模式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相契合。
我国职业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中,借鉴西方学徒制的成功经验,对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西方学徒制的起源与发展西方学徒制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手工业作坊,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学徒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职业教育模式。
在西方国家,学徒制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广泛支持,成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西方学徒制的特点包括: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学生可以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西方学徒制的实施模式西方学徒制的实施模式多种多样,其中以德国的“双元制”最为典型。
在德国,“双元制”学徒制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培训,在学校接受理论学习。
此外,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法国的学徒合同制等也是西方国家实施学徒制的典型模式。
这些模式的共同点是都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四、西方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西方学徒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我国应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
企业可以提供实践培训的场所和资源,学校则可以提供理论学习和教育资源。
其次,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学校就能接触到实际工作环境和需求。
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培训和学习。
五、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挑战我国职业教育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职业教育缺乏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缺乏实践培训的资源和场所。
因此,我国应借鉴西方学徒制的成功经验,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以实践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模式。
认知学徒制、技术与第二次教育革命——美国西北大学Allan Collins教授访谈

作者: 陈家刚[1] 张静然[2]
作者机构: [1]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 [2]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北京100031
出版物刊名: 中国电化教育
页码: 1-5页
主题词: 学习学科 认知学徒制 技术
摘要:访谈者:随着第一届学习科学会议的召开和《学习科学期刊》的出版,学习科学于1991年正式诞生。
《学习科学期刊》主编科洛德纳(Janet Kolodner)在她写的“学习科学:昨天、今天和明天”一文中谈到,您是当初学习科学成立的主要推动者之一;这些年您又一直关注着它的发展。
请问您对学习科学这些年的发展如何评价?。
西方学徒制的历史演变及思考

关晶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1期撰文指出,以历史为脉络,以学徒制的制度形态变化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西方学徒制的历史划分为前学徒制、中世纪的行会学徒制、16-18世纪的国家立法学徒制、工业革命后的集体商议学徒制、二战后的现代学徒制五个阶段。
原始社会中,父母教自己的孩子以模仿等方式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这被认为是学徒制最原始的起源。
从青铜时代开始,手工业的快速发展使职业教育开始走出家庭,将技艺传承给家庭以外的成员。
但这一时期并未形成完整的制度,学习效率不高,以养父子关系为基础,整个学徒制形态具有浓厚的私人性质,因此可以将其称之为“前学徒制”。
中世纪家庭手工业发达,资本尚未形成,行会力量强大,制度化的学徒制也开始起源,学徒制被纳入了行会的管理范围。
行会对学徒制进行较为全面的控制与管理,不仅制定一般性的管理规范,而且规定了教学指导的内容并进行监督与考核,这一时期学徒制开始具有了公共制度性质。
16-18世纪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的不断震荡给学徒制带来了新的考验。
从16世纪中叶开始,对学徒制的控制权逐渐由行会转移到国家手中,国家开始通过立法对学徒制的实施进行各种干预。
这一时期学徒制的制度性进一步加强,师徒间的父子关系也彻底转化成了雇佣关系。
18、19世纪的两次工业革命给行会学徒制和国家立法学徒制带来了几乎致命的打击,取而代之的是学校职业教育的兴起。
不过,学徒制在一些传统的手工业行业中仍然存在,但没有了约束各方的法律文书。
合同更加自由,政府退出对学徒制的法制化管理,工会开始介入学徒制的管理。
因此,可以把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这一段缺少强制性规定,而主要通过雇主、行会、工会、学徒等共同商议,来决定其形式的学徒制称为“集体商议学徒制”。
二战后直到今天,学校职业教育一直占据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舞台。
然而,学校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的脱离以及职业教育课程“学问化”等一些根本性问题没有解决,学校职业教育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西方现代学徒制简析及启示

各利益相关者都需要互相扶持 , 以此来保 障学徒培训 的顺利进行。同时现代学徒制强调企业在高素质技能 人才培养 中的主体地位 , 重视行业对现代学徒制 的监
督 与指 导 。学徒 在 进 行 学徒 制 培 训 之前 , 需 要 同企 业
视 。德 国现代学徒制的主要表现形式为“ 双元制” , “ 双
调, 教 学场所与 实际情境 的吻合 。西方现代 学徒制 的快速发展 为各 国的社会 经济腾 飞做 出了 巨
大的贡献 , 而当前我 国现代 学徒 制的试点推进工作正处 于起 步状 态 , 需要合理借鉴 西方现代 学徒
制 的有 益做 法来促进其健康稳 定的发展 。 关键词 : 西方 ; 现代 学徒制 ; 启示 中图分 类号: G7 1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9 1 5 4 ( 2 0 1 5 ) 1 1 -0 0 1 4 —0 4
应 工业 革 命 的转 变 革 新 , 纷 纷对 本 国的学 徒 制 加 以大 刀 阔斧 的改 革 。西 方 传 统 的学 徒制 在 这 一 时期 ( 上 世
改革工作 , 也为现代学徒制的扎根生长添砖加瓦。
一
、
现代 学徒 制 的 内涵
现 代 学徒 制 是 建立 在 现 有 经济 条 件 下 , 伴 随 着全
纪9 O 年代 ) 迎来 了改革 的黄金期 , 一种全新的学徒培 训方式 : 现代学徒制 ( M o d e m A p p r e n t i c e s h i p , M A ) 孕育
力的统一 、 技能与素养的整合作为人才培养的新标准。 所谓现代学徒制是指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 代学校职业教育相结合 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
项 目来源 :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 十二五” 规划 2 0 1 4年国家级课题《 职校 生职业精神培 养的理 论与实践 研究—— 基于社会主义
学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学 校 的 昨 天 、 今 天 和 明 天
I
,
从 本 质 上 说 教 育 关 系 着 生 命 的 繁 衍 和 是 学 校 普 遍 出 现 了 教 育进 入 到 学 校教 育 时
1
1
,
,
,
存 续 。 早 在 人 类 社 会 形 成 之 初 教 育 就 产 生代 。 教 育 以 知 识 传 授 和 技 能 习 得 为 主 , 学 校 ,
师 @ 帮 育 的 ”
,
内 ‘‘
gj
丨昌 |
的 普 遍 选 择 。 在 农 业 社 会 普 遍 的 学 校 教 育应 试 教 育 的 冲 突 。 当 中 国 从 农 业 时 代 一 只 脚 ,
#
#g
ar
M ab
p
胃
n
¥
还 没 有 出 现 。 踏 入 工 业 时 代 另 、 只 一 脚 踏 进 信 息 化 时 代 , 我? |
的智
慧和
创
新
能力
。
信 息
学校是社会变革的产物
社 会 变 革 会 产时 代是 一 个 彰 显 个 人 和 个性 的 时 代 学 习 方 ,
,
生 学 校 , 也 会 瓦 解 学 校 。式 需 要 随 之 变 得 更 加 个 性化 和 个 人 化 。 当 每
社 会变 迁 的 历 史 进 程 可 以 划 分 为 农 业 时 个 人 的 未 来 需 要 靠 自 己 创 造 时 , 终 身 学 习 就
长 过 渡 到 国 家 继 而 又 回 到 家 长 和 个 人 的 手 网 络 让 学 习 变 得 无 处不 在 。 无 处 不 在 的 ,
中 当 教 育 的 责 任 重 新 回 到 家 长 和 个 人 的 手 学 习 方 一 面 正 在 弱 化 和 肢 解 学 校 , 另 方 一 面 ,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9课昨天、今天和明天▏人美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版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让学生学会运用版画表达自己对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认识和理解。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版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 运用版画表达自己对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版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能够运用版画表达自己对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认识和理解。
2. 难点:如何运用版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对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版画制作工具、教材、课件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版画制作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版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版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版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让学生掌握版画的制作技巧。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版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制作过程。
4.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运用版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认识和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版画基本概念。
2. 版画制作方法。
3. 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表达。
七、作业设计:1. 学生完成一幅关于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版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版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版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对版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图片和案例,生动地介绍版画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类型的版画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版画的魅力。
2. 讲解环节:教师详细讲解版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让学生掌握版画的制作技巧。
这一环节需要教师耐心地讲解,确保学生能够理解版画的各种要素,如版材的选择、印刷技巧等。
从国内外学徒制的变迁看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

从国内外学徒制的变迁看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可以从国内外学徒制的变迁过程中获得借鉴。
学徒制作为传统的职业培训模式,起源于欧洲中世纪。
在德国,学徒制是一种职业培训系统,学徒在实践中学习技能,同时也能够获得工资。
其他国家如英国和瑞士也都有类似的学徒制度。
这些国家的学徒制度在工业化和现代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变迁。
在国内,学徒制在20世纪初开始引入。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职业教育相对薄弱,学徒制成为培养技术工人的重要途径。
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教育体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学徒制的发展较为有限。
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开始致力于发展现代学徒制。
1990年,我国开始试行新型学徒制度,建立了学徒制度和技工学院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
这一制度试点的成功,为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我国学徒制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索,逐渐形成了规范的法律制度和教育体系。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学徒制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职业培训的模式,更是一种出路。
“德国制造”、“瑞士制造”所产生的技术和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这与他们长期以来坚持学徒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徒制度可以有效提高职业技能和素质水平,培养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我国,学徒制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学徒制的引入为解决大量技术工人短缺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同时也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升级。
不少企业通过与职业学校合作,建立了学徒制项目,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实践机会。
这种模式的成功应用为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推进提供了可行方案。
然而,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依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现有的学徒制度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如制度不完善、职业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其次,学徒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支持,而一些企业对学徒制持观望态度,缺乏有效的参与和投入。
西方学徒制的历史演变及思考

西方学徒制的历史演 台湾技职教 育的新动力 : 产学携手合作 计戈 j I
孟 祥 仁 、 秀 明 在 《 教 通 讯 ) 01 年 第 2 期 纪 职 2 0
中撰 文 。 计 划 目的 、 要 特 色 、 接 学 制 、 学 路 从 主 衔 入 径 、 调 实 习 、 理 领 域 及 规 模 7- , 论 了 台 湾 现 轮 办 5面 讨 自行 选 择 合 作 模 式 . 含 :+ ( 职 + 专 )3 4 高 包 3 2 高 二 、+ ( 职 +四 技 ) 3 2 2 高 职 + 专 + 技 ) 5 2( 专 + 、+ + ( 二 二 、+ 五 二 技 ) 不 同 学 制 其 入 学 途 径 可 依 高 职 及 技 专 校 院 等 分 项 考 虑 “ 职 生 源 ” 职 业 性 向 明 确 及 清 寒 学 生 高 以 为 优 先 录 取 对 象 :技 专 生 源 ” 要 来 自原 高 职 产 学 “ 主 专 班 学 生 优 先 申 请 . 酌 予 评 量 在 校 成 绩 、 习 成 并 实
一
式 ( 体 有 阶 梯 式 、 调 式 、 习 式 、 修 式 、 配 大 轮 暑 进 分
式 ) 。
最 后 . 者 在 文 中 还 提 及 产 学 携 手 合 作 计 划 的 作
些 疑 虑 : 少 数 不 适 任 同 学 缺 乏 完 善 的 淘 汰 与 转 对
占 6 .% . 易 导 致 在 实 务 教 学 与 辅 导 上 产 生 困 惑 68 极 与 无 力 感 : 程 规 划 着 重 技 能 的 训 练 . 期 忽 视 人 课 长
介 机 制 : 体 技 专 校 院 不 具 备 实 务 经 验 的专 任 教 师 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学徒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摘要:学徒制是一种古老的职业教育形式,在正式的职业学校产生之前,传统学徒制曾经是人们学习的普遍方式。
本文通过分析西方学徒制的发展演化过程,分别对传统学徒制和以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现代学徒制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分析其内容和特点,并对现代学徒制的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传统学徒制职业资格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一、学徒制――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遗产(一)传统学徒制的产生与发展西方的学徒制起源于中世纪,它最早出现在手工业领域,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口传手授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在家庭式的手工作坊中由父向子传授祖传技艺,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业主逐步向外招收除儿子以外的学徒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于是这种以父子关系为基础的学徒制开始转向以契约形式为基础的师徒分工合作生产模式。
在12到13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手工业的日益壮大,为保护本行业的利益,同行的手工业者们建立了行会组织,原来的学徒制职业教育不再是分散无组织的,行会开始转向严格监督和控制学徒制。
在13世纪中期到15世纪中期,学徒制逐渐从私人性质的制度过渡到公共性质的制度。
可以说,学徒制是中世纪手工业行会的显著特点之一,它是与行会一同建立起来,在14、15世纪达到全盛时期。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机器大工业代替了传统的人力手工制造。
旧的学徒制已经不适应甚至阻碍了规模化的集体生产,生产方式的改变要求劳动培养形式的改变,使得传统学徒制逐渐被学校式职业教育所取代。
(二)传统学徒制的特点1.学习方式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学徒亲自动手操作,边看、边干、边学。
2. 学习动机上:是以职业实践为中心来组织教育教学内容,以出色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为驱动力。
3.学习期限上:传统学徒制采取单独教学,学习期限特别长,效率不高。
4.师徒关系上:师徒关系一旦建立,师傅对徒弟负有全面教育责任,因此师徒之间难免保留着亲密的父子关系。
二、以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现代学徒制发展回顾工业革命是传统师徒制由盛到衰的转折点,西方国家自18 世纪下半叶到二战后,学徒制始终处于低迷、衰微的状态。
进入20世纪90 年代以后,西方学徒制实现了升华,由传统学徒制发展成为更加完善的现代学徒制。
(一)英国和澳大利亚现代学徒制的建立和发展英国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最直接动机是解决中等技术水平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政府鼓励企业主恢复和重振他们的学徒制培训,促进和推动各行业尤其先前没有学徒制培训的领域发展学徒制培训。
20世纪八十年代,英国设想在传统学徒制基础上发展现代学徒制,并于1993 年正式宣布实施“现代学徒制”计划。
到1995 年,此计划在全国54个行业部门被普及推广。
现代学徒制是年轻人在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之外获得国家职业资格的重要途径,它的引入力求通过统一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为青年人提供除学术性之外的发展道路,解决中高级水平技术人员的供给问题。
英国现代学徒制演进为当前基础现代学徒制(FMA)和高级现代学徒制(AMA)两个阶段,基础现代学徒制旨在培养具有16岁(包含16岁)以上初级职业技能的从业人员,达到NVQ2级资格水平。
高级现代学徒制旨在培养从FAM中毕业的学徒和有一定工作经验和具有熟练职业技能的较高职业资格的从业人员,培训目标导向是NVQ3级资格水平。
(NVQ(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System)是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以实际工作能力为考评依据的一种新型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NVQ中有5个级别,每个级别反映了实际工作中该级别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工作中拥有的责任和权利,它既包括职业方面的学习,还包括关键技能的学习。
)二战结束后,工业化进程有力地刺激了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发展,澳大利亚新学徒培训制是为适应澳大利亚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而产生的学徒培训制的现代模式。
“新学徒培训制”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为了帮助青年人、学校辍学者和失业者重返劳动力市场,为满足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就业市场的灵活性而推出的重大举措。
澳大利亚于1998 年1 月1 日开始实行“新学徒培训制”,并逐步取代传统的学徒制。
所有的“新学徒培训制”培训项目授予的学历都与澳大利亚学历资格框架中规定的学历相吻合。
新学徒制中,学徒在职业学校的学习主要由澳大利亚各州和地区内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 TAFE) 承担,也可以在其他提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学校和场所完成。
新学徒制的培训项目和依据标准是澳大利亚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框架( Australian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和在资格框架下的培训包( Training Package) 。
各培训机构都是以这两个标准来开设课程并对学徒进行培训,按培训合同规定的要求达到所要求的能力标准,使学徒在培训学习结束后获得全国统一的资格证书。
(二)现代学徒制的特点1.实施范围逐渐扩大英国现代学徒制较传统学徒制的内涵有了延伸,突破了传统的手工业领域,开始向许多新兴领域扩展,诸如旅游服务、商务管理、信息技术等。
澳大利亚“新学徒培训制”不仅涵盖了传统的行业还包含了众多其他职业领域。
目前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培训制”培训已包含3500个职业。
同样,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培训制”也让更多女性和不同种族的公民纳入到这种新的培训体系当中。
2. 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英国现代学徒制在传统学徒制现场教学基础上发展出现场教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做法是:整个学徒期一般持续4-5年,第一年徒工脱产到继续教育学院或“产业训练委员会”的训练中心去学习,在以后几年中,培训主要在企业内进行,徒工可利用企业学习日每周一天或两个半天带薪去继续学院学习,也可去继续学院学习一些“阶段性脱产学习”的部分时间制课程,徒工完成整个学徒训练计划,通过相关考核,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澳大利亚学徒的培训同时在企业、公司和职业学校中进行。
企业培训是学徒培训的主要组成部分,职业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学徒人员在工作场所所学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对所学科目的理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3.培训方式灵活多样英国现代学徒制注重人的个别差异,在规定的学习内容以外,允许学得快者增加学习内容,这些额外增加的学习内容都会在文凭中加以记录,它也允许学得慢者在与雇主协商后适当延长培训时间,政府在学习延长期仍然给予资助。
采用“用户选择”和“灵活教学”的方式是澳大利亚“新学徒培训制”培训的主要特点。
“用户选择”是指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方式、内容、教师和考核办法等。
如果雇主和受训者对院校提供的服务不满意,可以转到其它院校或机构。
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培训制”实行弹性学习课程,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教学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既可全日制,也可半日制或利用业余时间,在较长时间内运用灵活方式逐步完成学业。
三、现代学徒制的前景展望现代学徒制的产生可以说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生产信息化对职业教育变革的要求,是在弥补学校教育缺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保证毕业生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平稳过渡。
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先后实行了现代学徒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发展现代学徒制,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学徒教育模式在增加就业机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不少国家的经验表明,现代学徒教育模式是实现产教结合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形式,在个别国家它已成为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主流形式。
但是不可否认,在现代学徒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1.现代学徒制培训者的辍学人数逐年增长问题。
在英国,学徒中只有一半左右的青年人完成学徒培训或者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据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研究中心发布的有关学徒培训制的数据统计资料,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学徒与接受培训的学生人数持续增长,特别是在1998 年新学徒培训制计划实施以后,而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新学徒培训制”培训者的辍学人数也在逐年增长。
2.关键能力培养困难。
“关键能力”(key competencies)是澳大利亚所使用的术语,在英国称“核心技能”(core skills),由于与现代学徒制相关的各方缺乏对职业能力要求的理解和认识,很多人认为这些关键技能与学徒培训的工作岗位无明显相关性。
因此,各行业未能很好地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对关键能力进行具体的解释与说明,使得关键技能受到各方尤其是雇主方的抵制。
因此,如何在现代学徒制的培训中加强关键技能的培养仍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1]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0- 60.[2]匡瑛.英国继续教育与培训的新举措: 为了每一个人的成功[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12) .[3]黄日强,黄勇明.核心技能--英国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4,(2).[4]蔡泽寰.英国现代学徒制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蔡晨辰.英国现代学徒制中徒工中断培训原因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6,(4).[6]金开先,曲学勇.澳大利亚TAFE管理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3,(11).[7]刘育锋.分析澳大利亚资格框架改革我国职业教育证书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2).[8]黄日强,张霞.英国学徒制度的现代模式[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