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按摩入门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保健按摩基础知识ppt课件(2024)

保健按摩基础知识ppt课件(2024)

控制按摩力度和时间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根据客户的身体状况和需求,控制按摩的 力度和时间,避免过度按摩或时间过长导 致的不适或损伤。
2024/1/30
在按摩过程中如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立 即停止按摩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休息 、冷敷或就医等。
30
THANKS
2024/1/30
31
6
02
人体解剖生理基础
2024/1/30
7
骨骼系统
01
骨骼的组成
包括骨和关节,构成人体的支 架,保护内脏器官,支持身体
重量。
2024/1/30
02
骨的分类
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 则骨等,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
能。
03
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关节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处, 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能够承
受和分散外力。
保健按摩基础知识ppt课件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保健按摩概述 • 人体解剖生理基础 • 常见保健按摩手法 • 保健按摩操作规范 • 常见病症的保健按摩治疗 • 保健按摩的益处与风险防控
2
01
保健按摩概述
2024/1/30
3
定义与发展历程
01
定义
02
发展历程
保健按摩是指通过特定的手法和技巧,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以 达到调整身体状态、促进健康的目的。
作用:按法是一种较强刺激的手法,有镇静止痛、开通闭塞、放松肌肉的作用。 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掌按法常用于腰背及下肢部;肘按法压力最大,多 用于腰背、臀部和大腿部。
15
摩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体表做环形摩 动,称为摩法。

保健按摩师 ppt课件

保健按摩师 ppt课件

保健按摩师
八、足三里:“全能”穴 民间一直有“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的说法,足三里的位置:在外膝盖窝下方3寸。
中医有“肚腹三里留”的要诀,说的是,如果我们有肚腹 部的疾病,如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胃寒等,都可以按揉足 三里。另外,足三里对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脑出血、动 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白领和亚健康人 群,每天按压足三里10分钟,能减轻工作压力,缓解疲劳。
保健按摩师
三、关元穴:补肾固元 手指并拢的宽度)处。
关元穴的位置: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
按揉关元穴可补充肾气,延缓衰老。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 以缓解肾虚、腰酸、掉发等问题。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治 疗和缓解很多妇科病。按揉关元穴前,要先搓热手掌,将掌心对准 腹部的关元穴做搓揉的动作,由轻到重,直到感觉发热。
保健按摩师
⑴发作时病人应立即躺下休息,不随意搬动; ⑵较重的给予硝酸甘油一片放在病人舌下含化; ⑶指压或针刺病人内关、间使、神门、等穴; ⑷症状不能很快缓解应立即送医院或请医生来救治。
保健按摩师
血压急剧升高达到200-240mmhg时, 病人感到头晕目眩,头重脚轻,行走 困难。按摩师应该立即点按病人第六 颈椎棘突下旁开二寸(两边都有)的 血压点。
保健按摩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合谷穴:清热止痛 起肌肉最高处。
合谷穴又称虎口,位于拇指和食指合拢后,隆
合谷穴有清热解表、镇静止痛的作用,对头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缓解和治 疗作用。由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烧、上火牙疼,吃了药不能马上见效, 均可通过指压合谷穴来缓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胀为宜。如果伴有发烧, 可用瓷汤勺刮颈后部皮肤或用手指揪拉周围皮肤,直到发红发紫,有助于 排出热毒,较快退烧。

《保健按摩》PPT课件

《保健按摩》PPT课件
根据受术者的反馈和效果评估不断优 化和调整方案。
05
保健按摩效果评估及后续计问卷,收集顾客对保健 按摩服务的满意度、舒适度等反
馈信息。
生理指标测量法
测量顾客按摩前后的生理指标变 化,如血压、心率、肌肉紧张度
等。
专家评估法
请专业医师或按摩师对顾客的按 摩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疼痛缓解
分类
可分为三指拿、五指拿等。
按法
定义
用指、掌、肘等按压体表 ,称按法。
作用
按法是一种较强刺激的手法,有镇静止痛、开通闭塞、放松肌肉的作用。指按法适用于全身 各部穴位;掌按法常用于腰背及下肢部;肘按法压力最大,多用于腰背、臀部和大腿部。
分类
可分为指按法、掌按法、肘按法等。
摩法
定义
以指、掌等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作旋转运动,称摩法。
禁忌
保健按摩虽然安全无创,但仍需注意禁忌症。如急性炎症、恶性肿瘤、结核病等患 者应禁用或慎用保健按摩;孕妇及月经期妇女应避免在腹部和腰部进行按摩;骨质 疏松患者应避免使用重手法等。
02
常见保健按摩手法
推法
定义
用指、掌、肘部等着力,在一定 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运动,
称为推法。
作用
具有消积导滞、解痉镇痛、消瘀 散结、通经理筋的功能,可提高 肌肉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
叩击腰背
用掌根在腰背部进行推法,缓解腰背 疼痛和肌肉疲劳。
用手掌叩击腰背部,有助于放松肌肉 和缓解疼痛。
揉捏腰肌
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腰部肌肉,缓解腰 部疼痛和僵硬。
腹部保健按摩
摩腹
用手掌在腹部顺时针方向进行摩 法,促进肠胃蠕动和消化液分泌。
推腹
用掌根在腹部由上至下进行推法, 有助于缓解腹胀和便秘。

保健按摩介绍PPT课件

保健按摩介绍PPT课件
常见疾病的按摩治疗方法
课程详细介绍了针对不同疾病的按摩治疗方案,具有实用 性和可操作性。
按摩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了解按摩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对于保障按摩安全和效果 至关重要。
分享个人学习心得和体会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助于更好地掌握 按摩技巧。
不断练习与摸索
按摩手法需要不断练习和摸索,才能逐渐熟练掌握。
放松身心
轻柔的四肢按摩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疲劳和焦虑情绪。
04
保健按摩的益处与效果
缓解疲劳,舒缓身心
1 2
放松肌肉
通过按摩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消除肌肉疲劳和 僵硬。
缓解压力
按摩可以促进身体释放内啡肽等荷尔蒙,有助于 缓解压力和焦虑。
3
改善情绪
按摩可以刺激神经系统,促进身体产生愉悦感, 改善情绪。
按法
定义
用指、掌、肘或肢体其他部分着 力,由轻到重地逐渐用力按压在 穴位上,停留一段时间(约30秒
),再由重到轻地缓缓放松。
分类
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指按法 、掌按法、肘按法等。
作用
具有放松肌肉,开通闭塞,活血止 痛的作用。
摩法
定义
用手掌面或手指面附着于 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为 中心,连同前臂作节律性 的环旋运动。
头部按摩
缓解头痛
通过按摩太阳穴、百会穴等穴位,缓解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
促进血液循环
按摩头皮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
放松神经
轻柔的头部按摩有助于放松紧张的神经,缓解焦虑和压力。
颈肩部按摩
缓解颈肩酸痛
针对颈肩部的僵硬和酸痛,通过按摩放松肌肉, 缓解疼痛。
改善颈椎问题

保健按摩概述课件

保健按摩概述课件
演讲人
01 保 健 按 摩 的 概 念
02 保 健 按 摩 的 方 法
03 保 健 按 摩 的 注 意 事 项 04 保 健 按 摩 的 实 践 应 用
保健按摩的概念
起源与发展
01
起源:古代 中医学中的 按摩疗法
02
发展:现代 医学中的按 摩疗法
03
特点:结合 中医理论和 现代医学技 术
04
应用:缓解 疲劳、促进 血液循环、 改善睡眠等
解疲劳
按摩球:用于 局部按摩,放
松肌肉
按摩棒:用于 深层按摩,促
进血液循环
按摩手套:用 于手部按摩, 缓解手部疲劳
保健按摩的注意事项
适应症与禁忌症
01
适应症:适用于亚健康人群、慢性疲 02
禁忌症:皮肤病、传染病、骨折、出
劳、失眠、颈椎病、腰椎病等
血性疾病、孕妇、高血压、心脏病等
03
注意事项:按摩前需了解身体状况, 04
后进行
04
保健按摩与健康生活 的关系:通过保健按 摩,可以改善生活质 量,提高健康水平,
预防疾病发生。
按摩穴位
穴位介绍:穴位是人体经络上
A
的特殊点,具有调节气血、平
衡阴阳的作用
B
穴位分类:穴位可分为经穴、 络穴、奇穴等
穴位按摩方法:根据穴位的不
C
同,采用不同的按摩手法,如
按、揉、推、拿等
穴位按摩注意事项:按摩穴位
D
时要注意力度、时间、频率等,
避免过度按摩造成伤害
按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具
按摩椅:用于 全身按摩,缓
按摩后的护理
保持按摩部 位清洁,避 免感染
01
保持心情舒 畅,避免情 绪波动

自我保健按摩PPT课件

自我保健按摩PPT课件

便秘
1.揉脐 右掌心贴紧神阙穴,左手压在右手背上,做顺 时针旋转揉动2~3分钟。
便秘
2.平推小腹 右手大鱼际着力,从肚脐 向下平推至耻骨联合处 30~50次。
便秘
3.抓肚皮 右手五指将小腹部皮肤抓起抖动3~5次后松 开,反复操作3~5遍。
便秘
4.点揉脾俞T11、胃俞T12、 三焦俞L1、肾俞L2、气海俞 L3、大肠俞L4、关元俞L5各 半分钟。
头痛
1.点揉风池、风府 用双手拇指点揉两侧风池穴,注意用力 方向朝向自己的鼻子尖。
头痛
2.揉太阳穴
将双手掌根贴于太阳穴,双目自然闭合,做轻缓平和的揉动。
头痛
3.抹额印堂穴 手法以轻中有重为宜,每次做30遍以上,具有 消除头晕目眩、减轻头痛之功效。
头痛
4.浴全头穴 头部有上星、头维、百会等穴,经常浴头部各 穴有健脑之功效。
常见病症的自我按摩
推 拿
按 摩
作用:
1.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 2.扶正祛邪,增强体质。 3.理筋整复,强筋壮骨。
推拿手法要求 持久、均匀、有力
推拿手法分类 摆动类、摩擦类、运动关节类
推拿适应症
1.脊柱疾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等。 2.四肢关节疾病:肩周炎、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 3.内科疾病:头痛、失眠、便秘、痛经等。 4.其他:小儿斜颈、近视、鼻炎等。
失眠
4.旋摩全腹 仰卧位,两掌重叠或单掌置于腹部,做顺/逆 时针摩腹2~3分钟。
失眠
5.按摩涌泉穴 ①摩擦涌泉穴:以一手握着脚趾,再用另一手 掌摩擦对侧脚心的涌泉穴,直至脚心发热。 ②浸泡涌泉穴:每天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浸泡 双脚,热水以自己能适应为度,加少许食盐, 浸泡15~30分钟。 ③拍打涌泉穴:在床上取坐位,双脚自然向上 分开,或取盘腿坐位,然后用双手自然轻缓地 拍打涌泉穴,最好拍到脚底有发热的感觉。

体育保健学课件(按摩)-PPT

体育保健学课件(按摩)-PPT

膝关节运拉法
受术者取仰 卧位,术者一 手握住其踝部, 一手按在膝关 节上方,使其 做膝关节屈、 伸、内翻、外 翻和环转活动 。
踝关节运拉法
受术者取仰卧 位,术者一手握 住其踝关节上方, 一手握在前足掌 处,帮助其做踝 关节屈、伸、内 收、外展和环转 活动,最后做牵 引。
腰部运拉法
取仰卧位,屈 膝屈额,术者立 于侧方,以两手 及前臂扶按其膝, 另一手握踝或托 臀,作腰椎左右 环旋摇动 。
5. 选穴原则
1) 就近选穴 2) 远道选穴 3) 对症选穴
6. 常用穴位
头面部常用穴位
穴位


主治
百会 印堂 太阳 人中 迎香 风池
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点
头痛头昏高血压
两眉内侧端连线中点
头痛头昏感冒
眉梢与外眦之间后1寸凹陷处人 头痛失眠眼病
中沟上1/3交界处
急救穴
鼻翼外侧缘,鼻唇沟凹处
鼻塞感冒面瘫
1. 对皮肤的作用
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组织代谢 相对提高,局部营养物质交换加强,皮肤温度 升高。还可消除衰老的上皮细胞,减少皮肤皱 纹,使肌肤既有光泽又有弹性。
2.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兴奋----大强度、频率快、时间短的手法 (如 :重推、叩击、搓法)
抑制----小强度、频率慢、时间稍长的手法 (如:轻揉、轻拍、轻推、轻擦等)
颈部运拉法
受术者取坐位,术者于其后, 先让其做主动运动,观察 其活动情况,再顺势给以 适当力量帮助受术者做颈 部的屈伸、转动、绕环动 作,逐渐加大活动幅度, 最后双手托住下颌,向上 牵引。
肩关节运拉法
术者一手握着受 术者肘部,一手按 其肩部,帮助其肩 部做各种活动,活 动后给以轻的顺势 牵引。使其感到轻 微酸痛,运拉结束 后会有一种轻快的 舒适感。

保健按摩PPT课件

保健按摩PPT课件

经脉系统的组成
1.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经起于胸前壁外上 方的中府穴,循上肢内侧前缘, 止于拇指桡侧端的少商穴 2.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咳 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 肺系疾患,及经脉循环行部位 的其他病症
手厥阴心包经: (1)体表穴位分布线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乳头外开1寸的 天池穴,上行腋窝,循上肢内侧中 间,入掌中第二、第三掌骨间,止 于中指尖端的中冲穴。 (2)住要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心、心包、胸、胃、 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 其他病症。
(1)拇指推用拇指指腹着力 于操做部位,沿筋络循行路线 或平行方向推进,其余四指助 力
(2)多维指是指四指的指面 着力进行推动
(3)掌推是指用手掌着力向 一定方向推进
3.滚法用小鱼际侧部或近节指
2.按法用指、掌或肘深压于体 骨背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通
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称为 过腕关节和前臂连续内、外旋
保健按摩课件
年月日
01PART TWO
按摩保健
按摩的作用原理及种类
促及血 液运行
疏通筋 按摩的作 滑利关

用原理

调整脏 腑功能
医疗按 摩和保 健按摩
康复 按摩的种 其他
按摩类Leabharlann 按摩运动 按摩保健按摩基础手法
基础手法是按摩手法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单式手法
1.推法:用指、掌或肘力于机 体的一定部位,做单方向的直 现运动称为推法
THANK YOU
SUCCESS
2019/7/5
手少阴心经: (1)体表穴位分布线 起于腋窝部的极泉穴,循上肢 内侧后缘,人掌部第四、第五 掌间,止于小指桡侧端的少冲 穴 (2)主要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经病 及脉循部位的其他病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活动障碍
病程越长,活动障碍越明显。 常不能完成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动作,如
穿衣、洗脸、梳头、系腰带等。 肩关节被动上举、后伸摸棘、内收、外
展、内外旋动作均受限。
3.肌肉萎缩 .
患肩病久,局部肌肉常出现废用 性萎缩,尤以三角肌较为明显。
肩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检查时应固定肩胛下角,肩关节的中立位(0 度)是上肢自然下垂,屈肘90度,前臂指向前 方。
(一)病因
1.内因: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软骨板 逐渐骨化,髓核逐渐脱水导致纤维化、椎 间隙变窄,关节面易发生磨损而出现增生。 易压迫神经、血管而产生症状。 2.外因:急慢性外伤造成椎间盘、韧带、 关节囊等组织操作,使颈椎发生代偿性增 生,增生物压迫神经、血管产生症状。
颈椎的正常活动生理范围
颈椎中立位(0度),是身体直立,头向前看, 颈椎的活动范围为:
(二)临床表现
1.疼痛与压痛
肩周炎疼痛的性质多为酸痛或钝痛。 早期肩部疼痛剧烈,肿胀明显。 疼痛可扩散至肘部,遇寒湿疼痛加剧,遇热
痛减,日轻夜重,常常影响睡眠。 后期肩部疼痛减轻,但活动障碍较显著。 常可在肩峰下滑囊及三角肌下滑囊部、肱二 头肌长头或短头腱沟、三角肌后缘、冈上肌 与冈下肌附着点,以及肩贞、天宗等部位找 到明显压痛点。
4.按揉腧穴
双手拇指对按中府、天宗、肩贞、肩内俞。拇 指重按肩外俞、秉风、巨骨、缺盆、肩 、拇指 按揉或拨极泉和肩部痛点。
5.被动运动肩关节
根据不同方向的活动障碍选用下列动法。
(1)推肘内收
宾客取坐位,保健按摩师站立于宾客患
侧偏后方,一手推患侧肘部,另一手从健侧 胸前握住患肢腕部,缓慢牵拉内收,然后用 推患肘的手掌磨擦患肩。最后空拳叩打患侧 肩周围。
(2)扛肩揉搓
保健按摩师取半蹲式,用肩扛宾客患肢上 臂,双手扣于肩部前后,进行协调的揉搓且尽 力向上扛动肩关节。
3)压肩外展
4)环转运动肩部
保健按摩师立于宾客患侧后方,用一手固 定肩部,另一手握拿患肢肘部托起前臂,做顺 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转运动,以患者能耐受为 最大范围。
6.拍打肩臂部 双掌或握空拳拍打或叩打肩背及上臂
前屈:35---45度; 后伸:40---45度; 左右旋转:60---80度; 左右侧屈:40度。
特殊检查
压顶试验 引颈试验 臂从牵拉试验
(二)临床表现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复杂多
变,其中以颈项、肩胛上背、 上胸壁及上肢疼痛或麻痛为最 常见。颈椎病往往因颈部过劳 、扭伤或寒冷刺激使症状加剧 而诱发。临床症状为:
前屈:135度; 后伸:45度; 外旋;45度; 内旋:135度; 外展:90度; 内收:肘部可达身体中线。
(三)按摩方法
1.抱揉肩周
宾客取坐位,保健按摩师以双手大鱼际或全掌 抱着肩部,做大面积抚摩抱揉。
2.揉、滚、捏、拿肩部及上臂 保健按摩师以单手掌或双手掌揉肩部及上臂,
2.注意肩部保暖,防止受风着凉。 3.注意保护患肩,避免过劳与外伤。
二、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和性 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部 损伤等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 刺激和压迫颈部血管、神经、脊 髓而产生一系列症状。
主要的症状:有颈肩痛、
头晕头痛、上肢麻木,严 重者可合并肢体功能丧失 等综合症状。本病又称颈 椎综合症或颈肩综合症, 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 病略高于女性。
1.拿揉滚颈项 保健按摩 师一手扶宾客头部,另一手推 摩拿揉颈部,用小鱼际滚颈部 ,多指揉颈部两侧,拇指揉颈 部督脉路线。
2.按揉腧穴 保健按摩师 双手拇指沿宾客膀胱经的 天柱至大杼穴一段按揉弹 拨,拇指按揉肩中俞、肩 外俞、风池、天鼎、天宗 等穴。
3.拿揉、牵抖上肢 保 健按摩师用手多指与掌 根相对用力拿揉上臂, 双手握患肢腕部牵引抖 动。
1.颈型 颈椎各椎间关节及
周围肌筋损伤导致的颈肩酸 胀、疼痛、颈项僵硬。不能 做点头、仰头及头颈部旋转 活动,呈斜颈姿势,患者回 头时须颈部与躯干共同旋转。
2.神经根型 颈丛和臂丛神 经受挤压,造成颈项、肩胛 上背、上胸壁、肩臂或手部 放射性麻木、疼痛、无力或 肌肉萎缩、感觉异常。
3.椎动脉型 由于颈椎骨 质增生等原因,挤压椎动 脉,造成头痛、头晕、恶 心、呕吐、耳鸣、视物不 清、记忆力减退、疲倦无 力,严重者可出现位置性 眩晕、猝倒等。
部,多指与掌根推拿臂部。
(四)针灸疗法
方法1:肩贞、肩廖、曲 池、外关、合谷
•方法2:条口 透承山
(五)拔罐
压痛点拔罐 可加刺血
1弯腰晃肩法
2耸肩环绕 (六)功能锻练 3双手托天
4爬墙活 动
5原地云 手
(七)注意事项
1.按摩治疗后,在病变局部进行湿热 敷或中药熏洗,待疼痛缓解后,逐渐加 强肩关节功能锻炼。
按摩入门
一、肩关节周围炎
定义: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五十 肩”、“露肩风”、“冻结肩”、“肩
凝症”、
“肩痹”等,是一种肩关节囊及软组织 的
慢性无菌性炎症。
本病特点:是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运动 受限为主症的一种老年性常见疾病。
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女性多见。
(一)病因
1.老年肩关节退行性改变,发生纤维化改变。 2.内分泌机能紊乱。 3.急慢性劳损。 4.风寒侵袭。 5.肩关节缺乏运动。
拇指与多指相对用力揉拿或捏拿肩部及上臂。然后 用左手握患肢前臂并托起肘部,将上肢外展并活动 其肩部,同时用右手小鱼际或掌指关节滚肩背部及 上臂。
3.拨、揉肩胛部
宾客一手大鱼际或掌根部自患肩的肩胛骨脊柱 缘由上而下揉数遍,拇指拨3—5遍,然后以食、 中、无名指从肩胛脊柱缘插入肩胛骨前方,拨理 肩胛下肌3—5遍,拇指或掌根揉拨肩胛腋窝缘。
4.脊髓型 因脊髓受压 而出现上下肢一侧或两侧 麻木,走路无力不稳、瘫 痪、大小便障碍等。
5.交感神经型 颈交 感神经受压引起枕部疼 痛、偏头痛、头昏、心 动过速、胸闷肢冷、视 物模糊、出汗障碍等综 合症状。

6.混合型 临床上 凡同时存在上述两型 或两型以上症状者为 混合型颈椎病。
(三)按摩方法
(4)扳法 袁主任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