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现代分离方法及应用

合集下载

几种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几种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一、几种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分离和提纯方法分离的物质主要仪器应用举例
倾析从液体中分离密度较大且不溶的固体烧杯、玻璃棒分离沙和水
过滤从液体中分离不溶的固体漏斗、滤纸、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烧杯粗盐提纯
溶解和
过滤分离两种固体,一种能溶于某溶剂,另一种则不溶分离食盐和沙
离心分离法从液体中分离不溶的固体离心试管,离心机分离泥和水
结晶法从溶液中分离已溶解的溶质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分液分离两种不互溶的液体分液漏斗、铁架台(带铁圈)、烧杯分离油和水
萃取加入适当溶剂把混合物中某成分溶解及分离用苯提取水溶液中的溴
蒸馏从溶液中分离溶剂和非挥发性溶质蒸馏烧瓶、冷凝管、锥形瓶、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牛角管、温度计从海水中制取纯水
分馏分离两种互溶而沸点差别较大的液体石油的分离
升华分离两种固体,其中只有一种可以升华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烧杯、圆底烧瓶分离碘和沙
吸附除去混合物中的气态或固态杂质干燥管或U形管用活性炭除去黄糖中的有色杂质
色层分
析法分离溶液中的溶质层析纸及层析试剂分离黑色墨水中不同颜色的物质。

元素的分离学会分离化学元素的方法

元素的分离学会分离化学元素的方法

元素的分离学会分离化学元素的方法元素的分离:学会分离化学元素的方法近代化学在元素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而分离元素是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分离化学元素的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分离技术。

一、蒸馏法蒸馏法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元素的方法。

通过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将混合溶液加热至主要组成成分的沸点,并将其蒸发后冷凝收集,以实现分离。

例如,用蒸馏法可以从水溶液中分离出纯净的水。

二、萃取法萃取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元素的方法,尤其适用于有机物的分离。

该方法主要利用物质在两种相间的分配差异,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将目标元素从一个相移动到另一个相中,实现分离。

三、结晶法结晶法是一种常见的固态物质分离方法。

通过调节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和温度,使溶质逐渐从溶液中析出,形成晶体进行分离。

结晶法在药物制造和有机化学合成等领域广泛应用。

四、电解法电解法是通过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过程,使其中的正负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移动,并根据它们的电荷和大小进行分离。

电解法常用于金属的提纯和分离,也可用于制备特定的化合物。

五、析出法析出法是利用物质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通过调节反应条件,使目标元素在溶液中发生沉淀或析出,从而实现分离。

析出法在无机合成和分析化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六、层析法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和药物制备等领域。

该方法通过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差异,实现各组分的分离。

层析法有许多种类,如薄层层析法、柱层析法等。

七、薄膜分离技术薄膜分离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

它通过利用薄膜的选择性吸附和渗透性,实现对不同组分的分离和纯化。

薄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生物医药和环保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结:元素的分离是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掌握各种分离技术对于实现纯净元素的获取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分离化学元素的方法,包括蒸馏法、萃取法、结晶法、电解法、析出法、层析法和薄膜分离技术等。

生物分离技术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及发展

生物分离技术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及发展

生物分离技术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及发展微生物是一类微小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生物体,它们有着重要的生态和生产功能。

生物分离技术是一种将微生物分离出来并纯化的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和分子功能等,非常重要。

生物分离技术的主要方法有悬浮液分离、过滤分离、离心分离、凝胶过滤分离、磁性微珠分离、膜分离和流式细胞仪等。

其中,悬浮液分离是根据微生物的密度差异,利用离心或重力沉降的方法分离;过滤分离是利用过滤器对微生物进行筛选;离心分离是利用离心机的离心力将微生物分离出来;凝胶过滤分离是将微生物加到聚丙烯酰胺凝胶上,让微生物在凝胶中互相穿过筛孔进行筛选;磁性微珠分离是利用表面带有亲和性的磁性微珠将微生物吸附并分离出来;膜分离是利用膜的通透性和微生物的大小差异来分离;流式细胞仪是利用激光束将微生物分离出来,并进行识别和排序。

生物分离技术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微生物鉴定通过生物分离技术可以将微生物纯化出来,再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遗传物质等方面的鉴定,可以确定微生物的分类地位。

2. 微生物代谢研究微生物代谢是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通过生物分离技术可以分离出某一种微生物,进一步研究其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探究微生物的代谢机制,为微生物的应用和微生物代谢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3. 微生物功能筛选微生物存在的种类非常丰富,其中可能存在某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如能分解特定物质、抑制病原微生物、产生有益物质等。

通过生物分离技术可以将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筛选出来,并进一步进行研究和利用。

4. 微生物菌株改造利用生物分离技术可以分离出具有特定性状的微生物,如具有高产酶能力、高产生物质的菌株等。

可以对这些微生物进行基因改造或筛选,提高其生产效率和产量。

生物分离技术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学科的不断发展,生物分离技术也将不断完善和创新。

化工中的分离技术

化工中的分离技术

化工中的分离技术化工行业是基础工业和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很多领域,比如石油、化肥、冶金、医药等。

其中,分离技术是化工行业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涉及到许多关键的过程。

本文将着重探讨一下化工行业中的分离技术,包括其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分离技术的原理分离技术的本质就是利用不同物质之间的不同性质,将它们分离开来。

在化工行业中,常用的分离技术有蒸馏、萃取、结晶、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等。

这些分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都有所不同,但大体上可以归为以下几类:1.物理分离:物理分离是通过物质的物理性质差异来实现分离,常见的包括蒸馏、结晶、干燥等。

例如,蒸馏是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来分离的,而结晶则是将溶解在一起的固体物质通过溶液的降温或浓缩而分离。

2.化学分离:化学分离是通过物质间的化学反应来实现分离。

例如,酸碱中和反应可以用来分离一些带有酸性或碱性基团的物质。

3.生物分离:生物分离是通过利用生物体自身的特殊性质进行分离。

例如,酵母发酵和细胞培养就是常见的生物分离方法。

二、分离技术的应用在化工行业中,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下面将简单介绍一下几个比较典型的应用:1.石油化工行业:石油化工行业涉及到油、气、液体等物质的分离,例如炼油装置中就需要利用分馏列进行原油分离,从而得到各种不同重量的石油产品。

2.化学制药行业:在制药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化合物进行分离,例如通过萃取或溶剂析出获得纯的药品原料等。

3.环境保护行业: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分离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利用各种吸附剂和离子交换树脂来除去水中的有害物质。

三、分离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目前,化工行业中的分离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未来的分离技术发展主要会集中在以下几点:1. 身体分离技术的发展:生物分离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其具有高效、环保、低能耗等优点。

2.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膜分离技术因其高效、方便、低能耗等特点,受到了化工行业的青睐,未来会应用于更广泛的场合。

第四章分离方法的应用2-文档资料

第四章分离方法的应用2-文档资料

根据色谱图确定烷 基苯磺酸钠的碳链 分布。
处理前水样(上)和一次处 理污泥(下)的气相色谱图
三、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应用1:工厂烟道气烃类组分的分析。
烃类组分用两根色谱柱分离 实验条件: (a)色谱柱为1m不锈钢柱; 固定相为60~80目硅胶; 柱温为室温;载气为氮气,流速23mL/min;FID检测 器;氢气28mL/min;助燃气空气280mL/min。
应用2:废水中微量烷基苯磺酸钠的测定。
表面活性剂的大量应用,带来了水质 的严重污染,难以生物降解的表面活 性剂给污水处理也带来了难题。
含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样品经过水解 、萃取、浓缩等过程,采用脱磺酸衍 生化法处理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实验条件:SupelcoDB-1烧结毛细管 柱(15m×0.32mm×1.0μm);柱温 100~170℃(升温速率5℃/min); 气化室温度为300℃;检测器温度为 300℃;分流比25:1。
CH3
阴离子型
R
羧酸、磺酸盐,硫酸酯、磷酸酯盐 R
COONa SO3Na两性型 Fra bibliotek基酸、甜菜碱型
R OPO3Na2 R NHCH2CH2COOH
CH3
R N+CH2COO-
非离子型
CH3
聚氧乙烯醚、多元醇型 R O(CH2CH2O)nH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三甲基硅烷化或甲酯化
O
O
三甲基硅烷化
R C O(CH2CH2O)nH
几种食品中所含添加剂的测试结果(mg/kg)
胭 样品 脂

糖 精
日 落 黄
苯 甲 酸
山咖 梨啡 酸因
香甜 兰味 素素
健力 宝 7.02 nd 17.58 80.70

常用的分离方法

常用的分离方法

常用的分离方法
首先是过滤方法,过滤是通过滤纸、滤膜或者其他过滤器将固
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过滤的原理是利用固体颗粒与液
体之间的大小差异,通过过滤器的孔隙将固体颗粒截留下来,使液
体通过,从而实现分离。

过滤方法常用于从悬浊液中分离固体颗粒,例如从沉淀中分离出固体产物。

其次是结晶方法,结晶是将溶液中的溶质通过结晶过程从溶剂
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结晶的原理是在适当的条件下,使溶质在溶剂
中形成晶体,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手段将晶体分离出来。

结晶方
法常用于从溶液中分离出固体产物,例如从溶液中结晶出纯净的化
合物。

再者是蒸馏方法,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成分的沸点差异,
通过加热使其中一种或几种成分先蒸发成气体,再将气体冷凝成液体,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

蒸馏方法常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例如
可以用蒸馏方法从酒精水溶液中分离出纯净的酒精。

最后是萃取方法,萃取是利用两种不相溶的溶剂对混合物进行
萃取,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

萃取的原理是不同成分在不同溶剂中
的溶解度不同,通过多次萃取将目标成分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萃取方法常用于从有机物混合物中分离出目标化合物,例如可以用萃取方法从植物中提取出有用的化合物。

总的来说,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过滤、结晶、蒸馏、萃取等,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混合物分离。

在实际的化学实验中,我们可以根据混合物的性质和需要分离的成分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并结合实际操作进行分离操作。

通过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这些分离方法,可以高效地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和纯净化,为后续的实验和应用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

现代分离技术论文

现代分离技术论文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现代分离技术论文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现代分离技术》课程论文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膜分离技术以其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阐述了膜分离技术的原理、特点、发展历史及其在工业生产、食品工业、制药行业和海水淡化等领域的应用,并简述了膜分离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微滤;纳滤;超滤;反渗透1 膜分离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历史[1]膜分离现象早在250多年以前就被发现, 但是膜分离技术的工业应用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

其大致的发展史为: 20世纪30年代微孔过滤;40年代渗析;50年代电渗析;60年代反渗透;70年代超滤; 80 年代气体分离;90年代渗透汽化。

数十年来, 膜分离技术发展迅速, 特别90年代以后,随着膜 (TFC 膜) 的研制成功,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效分离技术, 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电子、轻工、纺织、石油、食品、医药、生物工程、能源工程等。

我国膜技术始于上世纪 50 年代末,1966年聚乙烯异相离子交换膜在上海化工厂正式投产。

1967年用膜技术进行海水淡化工作。

我国在70年代对其它膜技术相继进行研究开发( 电渗析、反渗透、超滤、微滤膜) ,80年代进入应用推广阶段。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在 1985年首次研制成功中空纤维氮气氢气分离器,现已投入批量生产。

我国在1984年进行渗透汽化研究,1998年我国在燕山化工建立第一个千吨级苯脱水示范工程。

中国科技部把渗透汽化透水膜、低压复合膜、无机陶瓷膜及天然气脱湿膜等列入”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分别由清华大学、南京化工大学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杭州水处理中心承担,进行重点开发公关。

分离技术综述

分离技术综述

现代分离技术综述分离技术是研究生产过程中混合物的分离、产物的提取或纯化的一门新型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分离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希望采用更高效的节能、优产的方法,而且希望所采用的过程与环境友好。

正是这种需求,推动了人们对新型分离技术不懈的探索。

近十余年来,新型分离技术发展迅速,其应用范围已涉及化工、环保、生化、医药、食品、电子、航天等领域,不少技术已趋成熟。

本文对分子蒸馏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新型生物膜技术进行综述。

1、分子蒸馏技术1.1分子蒸馏过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分子蒸馏(molecular distillation)是指在高真空的条件下,液体分子受热从液面逸出,利用不同分子平均自由程差导致其表面蒸发速率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1]。

分子分离过程如图1所示,经过预热处理的待分离料液从进料口沿加热板自上而下流入,受热的液体分子从加热板逸出。

由于冷凝和蒸发表面的间距一般小于或等于蒸发分子的平均自由程,逸出分子可以不经过分子碰撞而直接到达冷凝面冷凝,最后进入轻组分接收罐。

重组分分子由于平均自由程小,不能到达冷凝板,从而顺加热板流入重组分接收罐中,这样就实现了轻重组分的分离[2]。

图1分子蒸馏过程1.2分子蒸馏过程理论的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在过去几十年里,尝试建立了两种不同方法来研究分子蒸馏过程。

一种是蒸发系数法,即把各种阻力对分子蒸馏速率的影响归纳于参数蒸发系数E,但是由于在某种条件下得到的E值并不能用于另一种条件下的分子蒸馏速率的预测,所以采用该方法研究分子蒸馏并无太多的现实意义。

另一种方法是数学模型化法,即对分子蒸馏过程各个阶段产生的阻力进行研究,分别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计算出分子蒸馏的速率。

Rees G J[3~4]针对离心式分子分馏器从传质传热机理出发,建立了一维数学分析模型,提出了蒸发面温度、液膜厚度与蒸发速率相关联的有限元方程,从微观方面分析了分子蒸馏过程。

M等[5]用高质量流量下膜理论描述了静止式分子蒸馏器液体内部传递过程对液相温度和组成分布的影响,理论和实验结果取得了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及涂料产业
异氰酸酯、环氧树脂、 丙烯酸酯、增塑剂等。 农业:氯菊酯、增效 醚、氧化乐果、除草 剂、杀虫剂等。
3
高效液相色谱
3 高效液相色谱
简介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目前应用 广泛的分离、分析、纯化有机化合 物(包括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变为有机 化合物的无机物)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已知的有机化合物中,约有80% 能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分析, 而且由于此法条件温和,不破坏样 品,因此特别适合高沸点、难气化 挥发、热稳定性差的有机化合物和 生命物质。
6 超临界流体萃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有相当长的历史,而且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利用超临界流体萃 取咖啡中的咖啡因、啤酒花的萃取、动植物油的萃取及对食品中香料的萃取。随着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进一步研究, 在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陆续建立起了一些中小规模的超临界技术生产厂家。在德国和美国1 万t 以上的咖啡 豆脱咖啡因装置已分别投产。日本已经建立起用于天然产物加工的中等和工业化规模的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从世界 来看,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正在向石油、化工医药等各个领域迈进,并将成为21 世纪一门新兴的高新技术。
应用范围广
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有 机化合物可用高效液 相色谱分析,特别是 高沸点、大分子、强 极性、热稳定性差化 合物的分离分析,显 示出优势。
5
高灵敏度
紫外检测器可达 0.01ng,进样量在μL 数量级。
4
膜分离
4 膜分离
原理
现代膜分离技术分离的根本原理在于膜 具有选择透过性。膜分离法是用天然或 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薄膜,以外界能量或 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 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 富集的方法,可用于液相和气相。对于 液相分离,可用于水溶液体系、非水溶 液体系、水溶胶体系以及含有其他微粒 的水溶液体系。
6
超临界流体萃取
6 超临界流体萃取
原理
超临界流体( Supercritical Fluid 即SCF) 即指的是物体处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 力以上状态时,向该状态气体加压,气 体不会液化,只是密度增大,具有类似 液体的性质。同时还保留气体性能。超 临界流体既具有液体对溶质有较大溶解 度的特点,又具有气体易于扩散和运动 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超临界流体的许 多性质如黏度、密度、扩散系数、溶剂 化能力等性质随温度和压力变化很大, 因此对选择性的分离非常敏感。
2
分子蒸馏
2 分子蒸馏
原理
为了达到使液体混合物分离的目的,首先 进行加热,能量足够的分子逸出液面。轻 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大,重分子的平均自由 程小,若在离液面小于轻分子平均自由程 而大于重分子平均自由程处设置冷凝面, 使得轻分子落在冷凝面上被冷凝,从而破 坏了轻分子的动态平衡,使得轻分子继续 不断逸出。而重分子因达不到冷凝面,很 快趋于动态平衡。于是将混合物分离了。
1
2
3
化妆品产业
羊毛脂、羊毛醇、烷 基多苷、玫瑰油、姜 油、辣椒红色素等。
4
5
化学产业
高碳醇、碳氢化合物、芥酸 酰胺、油酸酰胺、塔尔油、 硅油、润滑油、真空泵油、 制动液、沥青脱蜡、粗石蜡、 微晶蜡、焦油、废油回收等。
医药产业
酸性氯化物、氨基酸 酯、葡萄糖衍生物、 茄尼醇、萜烯烃、自 然及合成维生素等。
什么是超导磁分离
以超导体作为磁体材料的一种磁分离技术。
1 超导磁分离
按装置原理分类 磁凝聚分离 磁盘分离 高梯度磁分离法。 按产生磁场的方式分类 永磁分离 电磁分离
分类
按工作方式分类 连续式 间断式
按颗粒物去除方式 磁凝聚沉降分离 磁力吸着分离
1 超导磁分离
超导磁分离技术的应用
• 矿石选矿 • 高岭土提纯 • 燃煤脱硫 • 污水处理
4 膜分离
分离方法的分类
反渗透
微滤
电渗析
超滤
纳滤
4 膜分离
优点
• 在常温下进行 • 无相态变化 • 无化学变化 • 选择性好 • 适应性强 • 能耗低
优缺点
• 膜面易发生污染,膜分离性 能降低,故需采用与工艺相 适应的膜面清洗方法;
• 稳定性、耐药性、耐热性、 耐溶剂能力有限,故使用范 围有限;
7
电解分离法
7 电解分离法
原理
电解是一种借外电源的作用使化学反应向 着非自发方向进行的过程,外加直流电压 于电解池的两个电极上,改变电极电势, 使电解质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 解池中通过电流的过程称为电解。电解法 应用广泛,如氯碱工业中电解食盐水制取 烧碱,氯气和氢气;冶金工业中电解法制 学纯金属铜,铅及铝等。在分析化学中, 用电解法分离和沉淀各种物质等。
几种现代分离方法及应用
什么是分离?
分离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 通过适当的装置或方法,使各组分分配至不同的空间区域或 者在不同的时间一次分配至同一空间区域的过程。
超导磁分离 1 5
分子蒸馏 2 6
高效液相色谱 3 7
膜分离 4
溶剂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 电解分离法
1
超导磁分离
3 高效液相色谱
HPLC系统
输液泵、色谱柱、检测器是 关键部位。有的仪器还有梯 度洗脱装置、在线脱气机、 自动进样器、与柱或保护住、 柱温控制器等,现代HPLC仪 还有微机控制系统,进行自 动化仪器控制和数据处理。 制备型HPLC仪还备有自动馏 分收集装置。
3 高效液相色谱
优点 (四高一广)
高速
1 超导磁分离
原理
磁分离技术是将物质进行磁 场处理的一种技术,该技术 是利用组分或元素的磁敏感 性的差异,借助外磁场进行 磁场处理,从而达到强化分 离的技术。
1 超导磁分离
什么是超导体
使用超导导线制作的磁体。通常都用加电流源供电方式工作,升场、降场都方便、安全。原则 上也可以用闭合超导回路采用超导开关方式工作。在低温下,超导线可以无电阻运行,因此具 有非常大的优势,广泛用于工业及科研、医疗领域。
分析速度快、载液流速快, 较经典液体色谱法速度快得 多,通常分析一个样品在 15~30分钟,有些样品甚至 在5分钟内即可完成,一般小 于1小时。
1
2
3
4
高压
流动相为液体,流经色谱柱 时,受到的阻力较大,为了 能迅速通过色谱柱,必须对 载液加高压。
高效
分离效能高。可选择 固定相和流动相以达 到最佳分离效果,比 工业精馏塔和气相色 谱的分离效能高出许 多倍。
5
溶剂萃取法
5 溶剂萃取法
概念
利用不同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间的分配系数的差异,使目标物质与基体物质相互分离 的方法。为两相都是液体,所以溶剂萃取也称液液萃取。
优缺点
• 优点: 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离选择性高、应用范围广泛
• 缺点: 大量使用有机溶剂 分离效率不高 自动化溶剂萃取仪器的普及慢 手工操作费时 手工操作重现性低 易乳化
7 电解分离法
电解分离法的应用
提炼金、银、 铜、铅、锌、 铝等,在分析 测试中也获得 广泛应用。
致谢
THANK YOU☺
• 单独的膜分离技术功能有限, 需与其他分离技术连用。
缺点
总结
虽然膜分离技术的广泛成熟应用在许多方面离产业化要求仍有很长距离,但是随着新型膜 材的不断开发,高效的强化膜过程分离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膜分离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 的应用。
4 膜分离
应用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和 生活废水排入水体中,严重影响了水质。 为了保护环境不受污染,并能回收一些 有用物质,需对工业和生活污水进行处 理,以达到排放标准要求。废水处理中 常采用超滤和纳滤技术。据研究采用纳 滤技术处理城市污水,可有效地降低水 的浊度、色度及有机物;经超滤处理的 污水可用于循环冷却水、造纸用水等对 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用水水源,这大大 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也保护了水资源。
2 分子蒸馏
分子蒸馏设备
刮膜式(在釜中设置 一聚四氟乙烯制的转 动刮板,既保证液体 能够均匀覆盖蒸发表 面,又可使下流液层 得到充分的搅动,从 而清华传热、传质过 程。)
2 分子蒸馏
分子蒸馏 技术应用
食品产业
精制鱼油、鱼肝油、脂肪酸 及其衍生物、二聚酸、生养 酚、单甘酯、脂肪酸酯、牛 油及猪油脱胆固醇、小麦胚 芽油、乳酸、双甘油酯、辣 椒油树脂、植物蜡等。
5 溶剂萃取法
基本步骤
水相中的被萃取溶质与 加入的萃取剂生成可萃
取化合物
(也称为萃合物,通常 是配合物)
在两相界面萃合物因疏水 分配作用进入有机相
萃合物在有机相中发生化学 反应(聚合、解离、与其它
组分反应等)溶质最终在两 相中达到平衡。
5 溶剂萃取法
应用实例
胡敬辉等采用溶剂萃取法对有机硅 高 COD 废水进行处理,实验结果 表明,采用庚烷作为萃取剂,废水 的 pH 值采用盐酸调节为5,在温 度 25℃ , 庚烷与有机硅废水的 体积比为 3∶ 1 时,采用机械搅拌 在速1000r /min 的条件下搅拌 6min, 然后静置分层可以使有机 硅水裂工段产生的高 COD 碱性废 水的 COD 去除率达到 69% 。
2 分子蒸馏
分子蒸馏设备
静止式(一个 静止不动的水 平蒸发表面, 按其形状,有 釜式、盘式等)
2 分子蒸馏
分子蒸馏设备
降膜式(流体靠重 力在蒸发避免流动 时形成一层薄膜, 液膜流动一般为层 流,传质、传热阻 力大)
2 分子蒸馏
分子蒸馏设备
离心式(物料送到 高速旋转的转盘中 央,在旋转面扩散 形成薄膜,同时加 热蒸发,在对面的 冷凝面凝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