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中考专题复习课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复习浮力课件

中考复习浮力课件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2X-12-22
目录
• 浮力基础知识回顾 • 物体浮沉条件分析 • 实验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 典型例题解析与解题思路分享
目录
• 易错点总结与防范措施建议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思考题布置
01
浮力基础知识回顾
浮力定义及产生原因
01
浮力定义
02
产生原因
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
物体在液体中会受到液体压强,而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当物 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时,就会产生向 上的浮力。
浮力方向及大小计算
浮力方向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大小计算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公式为F_{浮} = rho_{液}gV_{排} ,其中rho_{液}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V_{排}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思考 题布置
本节课重点内容回顾总结
浮力概念及产生原因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浮力计算方法及实例解析
相关拓展延伸思考题布置
思考题1
一个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 些因素有关?如何影响?
思考题2
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是否一定处于漂浮状 态?如果不是,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会下 沉或上浮?
创新题型解析
总结词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用能力
详细描述
此部分题目结合实际生活场景,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 题中。通过典型例题的解析,培 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05
易错点总结与防范措施建 议
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分析
01
02
03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2X-12-22
目录
• 浮力基础知识回顾 • 物体浮沉条件分析 • 实验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 典型例题解析与解题思路分享
目录
• 易错点总结与防范措施建议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思考题布置
01
浮力基础知识回顾
浮力定义及产生原因
01
浮力定义
02
产生原因
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
物体在液体中会受到液体压强,而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当物 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时,就会产生向 上的浮力。
浮力方向及大小计算
浮力方向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大小计算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公式为F_{浮} = rho_{液}gV_{排} ,其中rho_{液}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V_{排}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思考 题布置
本节课重点内容回顾总结
浮力概念及产生原因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浮力计算方法及实例解析
相关拓展延伸思考题布置
思考题1
一个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 些因素有关?如何影响?
思考题2
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是否一定处于漂浮状 态?如果不是,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会下 沉或上浮?
创新题型解析
总结词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用能力
详细描述
此部分题目结合实际生活场景,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 题中。通过典型例题的解析,培 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05
易错点总结与防范措施建 议
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分析
01
02
03
浮力中考复习课件

知识点全面覆盖
涵盖所有浮力相关的知识点 详细解析重点、难点和易错点 结合中考要求,针对性强 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复习
讲解清晰易懂
知识点梳理:对浮力中考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方便学生掌握重点 解题技巧:针对浮力中考的常见题型,提供解题技巧和思路,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实例解析:通过具体实例解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浮力知识 互动环节: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课件形式更加多样:采用 更多的多媒体手段,如视 频、动画等,让学生更加 直观地理解浮力概念。
课件互动性更强:增加更 多的互动环节,如在线测 试、讨论等,让学生更加 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课件更加个性化:根据学 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 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推 荐,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 学习效果。
感谢观看
● 优点:课件内容精炼,重点突出,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浮力中考的核心知识点;课件还提供了大量的例题和解析,有助于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 不足:部分内容过于简略,缺乏深度;部分例题难度不够,缺乏挑战性;部分学习资源不够丰富,需要进一步完善。
对未来浮力中考复习课件的展望
课件内容更加丰富:增 加更多与浮力相关的知 识点和题型,帮助学生 更好地掌握浮力知识。
实验目的:探究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
添加 标题
实验器材:水槽、乒乓球、弹簧测力计等
添加 标题
实验步骤:将乒乓球放入水中,观察其浮 沉情况;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乒乓球所受 重力与浮力
添加 标题
实验结果及解析:通过实验观察,得出乒乓球在 水中受到浮力作用;结合公式F_{浮} = \rho_{液}gV_{排},解析浮力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因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视频辅助教学
浮力复习(PPT课件(初中科学)15张)

米 宽40米
同物在不同液体里
不同物在同液体里
同物在同一液体里
密度计
潜艇
汤圆
。
1N的水能产生10N的浮力吗?
G水=1N
F浮与浸入h深的关系?
F浮与G水的关系?
G排水
G排水>G水
二、测测石定块空密气度中氧气常的规体法积测分量数器材 天平、量筒
只缺少量筒
1
只缺少天平
非常 规法
缺少天平、量筒, 但有弹簧测力计
缺少天平、量筒、弹簧 测力计,但有刻度尺
密度计
利用杠杆测石块密度
(1)电压表(2分)
案(钩码在水中运动时速度较慢,忽略水的阻力对实验的影响):
方案一,手拿弹簧秤将悬挂的钩码慢慢地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视察弹簧称的示数变化;
方案二,将悬挂钩码的弹簧秤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慢慢把浸没钩码的烧杯向上移动,视
察弹簧称示数的变化。
请你对这两种方案作出评价,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 ▲ ,理由是 ▲
……
下沉的有浮力? “称重法”和“公式法”PK?
2 1
F浮的影响因素?
浮力
F浮与浸入h深的关系?
7
为何要测排开水的重力?
F浮与G水的关系? 区分V排和V物?
密度
概念
重力
成因
方向
浮力1 + 1
X
液体压强
浮沉 条件
大小
杠杆 功、功率
小明想探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的结论,如图,他设计了下列两种方
项目1:沉管规格大约为长180m,宽40m,高11m。重达7.6万吨的沉管在 生产车间浇筑完成之后,如何能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沉管竟然能漂浮,是真的吗?
中考复习浮力课件

• 已有器材:泡沫(密度小于水)、石块、细绳、弹簧测力 计、天平、烧杯(足够大、没有刻度)各一,水(足量).
• (1)他们选择的器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小明的实验操作、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作结论 分析;
丙所示,这种盐水的密度是多少?(g取10N/kg)
精品课件
中考链接:
(2008年浙江省义乌市)如图所示将一铁块用弹簧秤悬 挂起来,并逐渐浸人水中,下列能正确表示铁块所受 浮力与浸入深度关系的是( )
答案:D 点拨:在物体没有全部浸入液体之前,随着浸入的深度的增加而增 大,在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之后,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再发生变化。
水对石块的浮力F浮= G物-=F’ 4N=- 3NN。 1
精品课件
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为5 N,浸在水中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 数为3 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2_ N.
物体的体积。
你还能求出哪些物理量?
物体的质量。
※变式: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铁块重7.9N,物体的密度。
续进行着探究……
精品课件
3.浮力公式常会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例4:一物体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
将一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则 (g取10N/kg)
(1)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2)物体的浮力是多少?
(3)物体的体积是多ຫໍສະໝຸດ ?(4)小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水
盐
甲
水
乙
丙
若将同一小石块浸没在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
本章教材分析
• (1)他们选择的器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小明的实验操作、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作结论 分析;
丙所示,这种盐水的密度是多少?(g取10N/kg)
精品课件
中考链接:
(2008年浙江省义乌市)如图所示将一铁块用弹簧秤悬 挂起来,并逐渐浸人水中,下列能正确表示铁块所受 浮力与浸入深度关系的是( )
答案:D 点拨:在物体没有全部浸入液体之前,随着浸入的深度的增加而增 大,在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之后,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再发生变化。
水对石块的浮力F浮= G物-=F’ 4N=- 3NN。 1
精品课件
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为5 N,浸在水中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 数为3 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2_ N.
物体的体积。
你还能求出哪些物理量?
物体的质量。
※变式: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铁块重7.9N,物体的密度。
续进行着探究……
精品课件
3.浮力公式常会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例4:一物体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
将一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则 (g取10N/kg)
(1)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2)物体的浮力是多少?
(3)物体的体积是多ຫໍສະໝຸດ ?(4)小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水
盐
甲
水
乙
丙
若将同一小石块浸没在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
本章教材分析
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浮力复习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最新
11
2、把一个石块放入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 出了150g水,则石块受到的浮力为—1.5—N。
3、将一个小球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称得 从烧杯中溢出的水为1N,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B )
A.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 B.小球所受的浮力可能等于1N C.小球所受的浮力一定等于1N D.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10-4 m3
28
想想议议
▪ 如何让升上空中的氢气球和热气
球降下来?
▪ 通过减小自己体积来改变所受浮
力的大小来实现下降。
精选ppt课件最新
29
(四)密 度 计
• 作用:用来测液体密度的仪器
• 工作条件:密度计漂浮在液面。此 时浮力等于重力。
• 由F浮= G排=ρ液gV排,得:液体的 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
• 2、公式:
F浮=G排=液gv排
• 3、适用范围: 液体和气体
精选ppt课件最新
10
热身练习
1.A、B、C三个物体体积相同,在水中的
情况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受到的浮
力大小情况是( B )
A.FA > FB > FC B.FC > FB > FA
A B
C.FB > FA > FC
C
D.FA = FB = FC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
努力学习,不负重望
精选ppt课件最新
1
精选ppt课件最新
2
精选ppt课件最新
3
精选ppt课件最新
4
方向
浮力的概念 产生原因
内容
浮 阿基米德原理 公式
力
受力分析法
物体浮沉的判定
密度比较法
《浮力总复习》PPT课件

例六、某物体重0.5N,把它的放入 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0.3N的水,则 它受到的浮力是:
(A) 一定为0.3N
(B) 可能为0.D) 可能为0.4N
2002年山西中考题
(1)(2分)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 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将三个完全 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的底部,当铜球静止 时,容器底部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 F甲>F乙>F丙 则液体的密度相比较
(A) 甲的最小 (C) 丙的最小 (B) 乙的最小 (D) 一样大
甲
乙
丙
(2)(2分)将铁、铜、铅制成的三个实心金属球用 线栓好分别挂在三只完全相同的弹簧秤下,将三个金属 球沉入水中,但不碰容器底,此时三只弹簧秤的示数相 同。现将三个金属球提出水面以后静止,则(ρ铁<ρ铜ρ铅) (A) 挂着铁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 (B) 挂着铜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
∴不可能同时漂浮或同时悬浮,也不可能同时沉底。
那只能一个漂浮,一个沉底,由ρA:ρB=1:2可知:A漂 浮,B沉底。
那么
FA=GA=ρAgVA FB=ρ水gvB
a gVA FA AVA 8 FB 水 gBB 水VB 5
4 A 水 0.8 103 kg / m3 5 B 2 A 1.6 103 kg / m3
例五、(长沙中考题)
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小球A和B,已知它们的密度 之比为ρA:ρB=1:2,现将A和B放入盛有足够多水的 容器中,当A、B两球静止时,水对A、B两球的浮力 之比是FA:FB=8:5 则ρA=________ ρB=_________
分析: MA=MB VA:VB=2:1 ρA:ρB=1:2 ∵FA:FB=8:5 GA=GB
初三物理浮力复习课件

PART 05
浮力与生活
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物体在水中的上浮和下沉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作用,导致物体上浮或下沉的现象。
船只在水面上的漂浮
船只利用浮力原理,在水面上漂浮,实现运输和航行的功能。
游泳时的浮力感受
人们在游泳时感受到水的浮力作用,使身体能够轻松漂浮在水面上 。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01
02
03
竖直方向是垂直于水平面向上 的方向,可以通过重力的方向 来判断,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 直向下的。
当物体静止在液体中时,它受 到的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PART 02
阿基米德原理
原理内容
总结词
阿基米德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 原理,它指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 力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所受的 重力。
深海探测
利用浮力原理,设计深海 探测器,探索深海奥秘和 资源。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船只之所以能够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 船只空载时和满载时都满足沉浮条件 。
沉浮条件的实验验证
01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烧杯、水。
02 03
实验步骤
将金属块用细线系住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_{ 示};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稳定后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_{示1} ;比较F_{示}和F_{示1}的大小,判断金属块的浮沉状态。
PART 03
物体沉浮条件
沉浮条件
沉浮条件定义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与重力 之间的关系,决定物体是上浮、
下沉还是悬浮。
沉浮条件公式
F_{浮} = G_{排} = rho_{液}gV_{ 排},其中F_{浮}表示物体所受的 浮力,G_{排}表示排开液体的重 力,rho_{液}表示液体的密度,
初中物理浮力专题复习课件

数据整理与统计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 统计,以便进行后续分
析和比较。
结果分析与解释
根据实验数据和现象, 分析浮力的规律和影响 因素,解释实验结果。
讨论与结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 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和建议。
反思与改进
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 反思和改进,提高实验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6
浮力专题复习总结与展望
实验设计原则与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科学性原则
实验设计应基于科学原理,确 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安全性原则
实验设计应考虑安全因素,避 免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
。
可操作性原则
实验设计应考虑实验条件和实 际操作的可行性。
对比性原则
实验设计应设置对照组或不同 条件组,以便准确比较实验结
果。
实验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浮力专题复习总结回顾
知识点梳理
通过系统性的复习,学生对浮力 相关的知识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 识,包括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
沉条件、浮力计算公式等。
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深入理解了 浮力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 应用,提高了实验技能和探究能
力。
解题技巧
通过专题练习和解题技巧的总结 ,学生掌握了浮力问题的解题方
初中物理浮力专题复习课件
汇报人: 202X-12-21
目录
• 浮力基础知识回顾 • 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 •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 物体浮沉条件与阿基米德原理的综合应用 • 浮力实验设计与操作技巧 • 浮力专题复习总结与展望
01
浮力基础知识回顾
浮力的定义与产生原因
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 体的任何深度 程的最终状
变),受非平衡力作用
处
态
是“下沉”过 程的最终状
态
处于静态,受平衡力的作用
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比较
• 例 1 将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在甲、乙、丙三种液体中,静止时,小球在甲
溶液中漂浮,乙溶液中悬浮,丙溶液中沉底,根据条件比较以下物理量
的关系:
(1)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__ρ_甲__>__ρ__乙__>_ρ_;丙
训练2.三个体积相同的铜球,铁球,木球
投入水中时静止如图所示.则哪个球一定
是空心的:(B)
•A. 木球 •C. 铜球
B. 铁球 D. 都不是空心的
漂浮问题
漂浮问题“四规律”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
受的重力。 即F浮=G物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
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浮体在不同液体中
如图乙所示,则合金块的密度为1.6×103 kg/m3 (g取10N/kg),将合金块从
木块上取去下放入容器的水中,当、都静止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取
下合金块前减小了 150 Pa
甲图中,V排1=1.2×10-3m3 乙图中,V排2=1.6×10-3m3
ΔV排=0.4×10-3m3 =400cm3
• •
((23))小 小球球在排三开种液液体体重中力所的受关浮系力:的_F_甲关__=系__:F___乙_F_>甲__F__=_丙;_F__乙__>_F;丙
• (4)三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p__甲__>_p__乙__>_;p丙 • (5)三个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关系:_p__甲__>_p__乙_.>p丙
密度,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及物体在液
体中是否运动等因素无关。
知识准备
上浮
下沉
F浮=G物=G排
m物=m排
悬浮
漂浮
沉底
F浮__>__G ρ液__>_ρ物
F浮__<__G ρ液_<__ρ物
F浮_=___G ρ液_=__ρ物
F浮_=___G ρ液_>__ρ物
F浮+N=G ρ液_<__ρ物
可以停留在液 是“上浮”过
FA、FB,则密度和浮力的关系分别满足( A)
A.ρA<ρB,FA=FB
B.ρA<ρB,FA>FB
C.ρA=ρB,FA>FB
D.ρA>ρB,FA=FB
F浮 G物 ρ液
gV排 gV排
例4 (荆州模拟)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00cm2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适量的水。
重力为12N,体积为2×10-3m3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现将一体积 为250cm3的合金块放在木块上方,木块恰好有五分之四的体积浸入水中,
则该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是 9 N,该物体的密度
为0.75×103kg/m3。(ρ水=1×103kg/m3,g=10N/kg)
1/3
1/2
9
1/6 12
2
G物 ρ ρ水
F浮
训练5.(09·荆州)空心金属球重12N,体积为1.0dm3.若把它
轻轻放入足够大且装满了水的容器里,则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大小
为10 N.从容器中溢出的水的质量为 1 Kg.(g=10N/Kg)
பைடு நூலகம்
GB=ΔF浮=ρ水gΔV排=4N
Δh=(400cm3-250cm3)/100cm2
mB=400g VB=250cm3 =1.5cm
训练3.如图所示,把一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有
3 5
的
体积浸入水中,木块的密度为_0_._6_×___1_0_3_kg/m3;如果把该
木块放入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中,静止时,如图所示
松滋市九年级物理网课
中考专题复习 ——浮力比较及计算
实验初级中学 赵先家
考点与热点
热点问题
1、浮沉条件的应用问题 2、比较浮力大小问题 3、漂浮问题 4、浮沉状态不确定问题 5、浮力图像类问题 6、浮力与压强问题 7、运用浮力测量物质的密度
比较浮力大小
—决定式
表明浮力大小只由
和 两个
因素决定,与液体的多少,物体的形状、
F浮=ρ水gV=10N<12N
训练1.如图所示,将一个由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放入
甲液体中时,小球漂浮;当把它放入乙液体中时,
小球悬浮.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D )
A. 球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B. 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 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 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
不同物体在同一液体中的比较
。那么该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水与受到酒精的压强p酒 的关系为p水等__于____p酒(填“大于”、“等于”、“小于”)。
水
酒精
训练4.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
将密度为0.6X103 kg/m3的正方体木 块A放入容器;,木块 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入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 :3;在 木块上表面 轻放一个物块B(已知VA =2VB),A的上表面刚好与
• 例2.将三个体积相同、材质不同的实心小球甲、乙、丙放 入盛水的容器中,静止时情形如图:
• (1)三种小球的密度关系:
• ___ρ_甲__<_ρ_乙__<__ρ_丙__;
• (2)三种小球的质量关系:
• ___m__甲_<__m__乙_<__m__丙;
• (3)三种小球排开水的质量关系:m__甲__排_<__m__乙_排__=__m_;丙排 • (4)三种小球所受浮力的关系:__F_甲__<_F__乙_=___F_丙__.
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则液体的密度 为 0.8X10 kg/m3,。
若将物块B单独放入此液体;,它静止时将 3漂浮 (选填“漂浮”“悬 浮”或“沉底”)。
3/4 4/3
3/4 kg/m3
1/2 1/4
1/2
浮沉状态不确定问题
例5、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当物体的1/3体积浸入水中时, 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5N,当物体1/2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 力计示数为 3N,现将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
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液体的密度成反比)即
ρ液
F浮
G物
gV排 gV排
规律三: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
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ρ物= V 排 ρ 水
V物
即:
规律四: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 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即
ΔF或ΔG=ΔF浮
例3:将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入甲、乙两容器中,如图所示,两 容器中的液体的密度分别是ρA、ρB,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