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效评价研究的方案设计
实效性随机对照试验的技术规范

二、设计
1、招募受试者
1、招募受试者
在实效性随机对照试验中,受试者的招募应遵循广泛、公正、透明和自愿的 原则。招募前应明确受试者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并尽量选择代表性样本,以确保 研究结果能够适用于目标人群。
2、随机分配
2、随机分配
受试者招募完成后,应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随机分配 能够确保两组受试者在人口学、临床特征等方面具有可比性,降低偏倚风险。
内容摘要
随机对照试验是评价针灸疗效最为准确的方法之一。在RCT中,将患者随机分 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针灸治疗,对照组接受假针灸或其他治疗方法。 通过比较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可以得出针灸治疗的有效性结论。然而,由于设 计、实施和报告质量等方面的原因,RCT的结果可能存在偏倚和不准确。
内容摘要
三、实施
1、试验条件的变化因素及其依 据
1、试验条件的变化因素及其依据
在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如受试者的失访、 不良事件的发生等。对于这些变化因素,应根据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充分评 估,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2、数据采集方法
2、数据采集方法
在实效性随机对照试验中,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 方法。对于定量数据,应采用标准化问卷或仪器进行测量;对于定性数据,应通 过深入访谈、观察等方式获取。
内容摘要
总之,针灸系统评价和RCT是评价针灸疗效和质量的重要手段,而正确的报告 规范是提高试验质量和透明度的关键。未来需要加强培训和研究合作,提高相关 人员的认知程度,以确保针灸临床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谢谢观看
实效性随机对照试验的技术规 范
01 一、介绍
目录
02 二、设计
针灸科腰痛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分析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疗效分析总结、评估、难点分析及优化一、疗效分析(一)疗效评价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诊疗方案中的疗效评价制定下列评价标准和方法:1.评定标准参照JOA腰腿痛评分系统(表附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满分29-治疗前评分)]×100%。
临床控制:改善率≥75%;腰腿痛及相关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恢复正常工作;显效:腰腿痛及相关症状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基本恢复正常工作;改善率≥50且<75%;有效:腰腿痛及相关症状减轻,直腿抬高试验可疑阳性,部分恢复工作,但停药后有复发;改善率≥25且<50%;无效:腰腿痛及相关症状体征无改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或者加重,改善率<25%。
2.评价方法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表格附后)(二)疗效分析证型例数平均住院天数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湿热痹阻型2613.6 10(38.5)11(42.3)4(15.4)1(3.8)96.2 血瘀气滞型145 12.8 59(40.7)50(34.5)34(23.4)2(1.4)98.6 寒湿痹阻型50 16.6 13(26)23(46)10(20)4(8)92 肝肾亏虚型46 18.3 13(28.2)3(6.5)24(52.2)6(13)87 合计267 16.6 95(35.6)87(32.6)72(26.9)13(4.9)95.1二、总结评估我们经过3年的应用,并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诊疗方案,进行了优化,该方案基本符合临床实际,所具证型临床皆可遇到,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性,患者平均住院日减少,临床控制率及有效率提高。
现总结如下:(一)对于腰痛病患者,无论是门诊病人还是住院病人应用本诊疗方案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临床可操作性更强,同时能更好地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中的针灸疗效评估及安全性分析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中的针灸疗效评估及安全性分析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针灸疗效评估以及安全性的分析是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编写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中的针灸疗效评估及安全性分析进行详细探讨。
针灸疗效评估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对针灸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与验证。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要求对针灸治疗的疗效进行科学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进行指导临床实践。
常用的疗效评估方法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CT)、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等。
通过这些科学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针灸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评估医疗干预效果的方法。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中要求在评估针灸疗效时,应严格遵循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与分析方法。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分析,可以准确地评估针灸疗效的优劣以及针灸与其他疗法的比较。
另外,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也是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中用于评估针灸疗效的重要方法。
系统评价是一种系统地收集、整合和评估多个独立研究结果的方法。
荟萃分析则是对系统评价中的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通过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可以进一步验证针灸疗效的科学性。
除了针灸疗效评估之外,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还对针灸治疗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针灸治疗安全性是指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规定了对针灸治疗安全性的评估标准,并要求在针灸临床实践中严密监测患者的安全状况。
针灸治疗的安全性评估需要对针灸操作的规范性、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以及患者的接受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强调对针灸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进行全面把控,包括针刺部位感染、出血、针头断裂等情况。
针灸操作者应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中的针灸疗效评估及安全性分析对于推动针灸疗法的科学化与规范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评价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评价摘要】目的:分析探究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共76例,全部来源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到我院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参照组(n=38)和接受中医温针灸治疗的研究组(n=38),比照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在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明显,分别为94.73%(36/38)、78.94%(3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中医温针灸的治疗手段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温针灸;临床疗效在临床治疗中,腰椎间盘突出属常见疾病,患病主要原因患者在生活、工作中的不合理习惯或受到了外力作用,导致了腰椎间盘的劳损,致使腰椎间盘纤维环遭到了破坏,最终形成突出物[1]。
突出物对椎管周围的血管、骨髓、神经造成了压迫,呈现出坐骨神经痛伴腰痛的症候群。
病症在造成患者疼痛的同时还影响着患者身体健康,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在当前临床治疗中,对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针灸就是其中之一,且针灸能够舒经活络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2],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后,得到每组各38例患者的研究组和参照组。
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33例;年龄区间为29-51岁,平均年龄(43.36±3.01)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24±0.81)年。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在对接受常规治疗的参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前,要保证各项基础检查工作全面落实,使用牵引仪对患者进行间歇式牵引,首次进行牵引时的力量应控制在患者体重的25%-40%,通过对患者基本情况、症状、耐受力的了解,为患者选择更加适合的牵引力,但最大不可超过60kg[3]。
温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评价

·71·温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评价湛杰莉 重庆市九龙坡区二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重庆 400051摘 要:目的:评价温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如何。
方法:慢性盆腔炎的病例在2018年7月-2020年5月的时间范围内选择,共计70例,将其按照红蓝球法完成分组,设定35例的红球患者为对照组,运用的是西药治疗,设定35例的蓝球患者为治疗组,运用的是温针灸治疗,组间最后对比的两项是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结果:两个组别予以比较的为治疗总有效率,其中命名为治疗组者,显著高于命名为对照组者,统计学差异为P<0.05;在进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时,未见两个组有差异,即P>0.05。
结论:温针灸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不仅疗效优于西药治疗,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在临床中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西药 温针灸所谓的慢性盆腔炎,它主要指的是细菌感染女性生殖道与邻近组织以后所导致的炎症反应,腰痛、小腹疼痛、白带增多、月经失调以及坠胀等是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如果不能在发病后及时进行治疗或者未选择适宜的治疗手段,那么就很容易引起肠梗阻、腹膜炎、败血症等性质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存在异位妊娠、不孕的可能[1]。
以往临床治疗本病主要用抗生素抗炎的方式,但均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近年来,中医学的发展,使得温针灸等特色治疗手段已经逐渐运用于临床,其对控制疾病进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病例,共确定70例,详细的报道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病例的时间:2018年7月-2020年5月;类型:慢性盆腔炎;例数:70例;分组依据:红蓝球法。
全部的病例均可满足《妇产科学》中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
35例的红球命名为对照组,年龄上限43岁,下限24岁,平均的年龄为(31.8±2.6)岁;病程最短9个月,最长5年,平均的病程为(3.4±1.5)年;35例的蓝球命名为治疗组,年龄上限44岁,下限25岁,平均的年龄为(31.9±2.5)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6年,平均的病程为(3.5±1.4)年。
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临床疗效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传统疗法以及药物治疗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因此寻找一种效果明显且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对于失眠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观察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为失眠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期望能够进一步验证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有效性,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但其疗效仍存在争议。
本研究旨在观察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失眠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失眠患者进行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进一步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变化。
通过系统观察和记录,我们希望能够探索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疗效规律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从而提高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研究科学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本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本研究采用了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进行研究。
将患者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接受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或安慰剂治疗。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评估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在治疗过程中采集了详细的患者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症状等。
记录了治疗措施的具体方法、频次和持续时间。
在疗效观察阶段,使用统一的评估标准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和记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本研究在结果分析和讨论阶段采用了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比如T检验、方差分析等。
通过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出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情况。
中医诊断实验报告针灸(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颈肩疼痛已成为常见的职业病之一。
中医认为,颈肩疼痛多由肝肾不足、气血瘀滞、筋骨失养等因素所致。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在缓解颈肩疼痛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实验,验证针灸治疗慢性颈肩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实验目的1. 探讨针灸治疗慢性颈肩疼痛的临床疗效。
2. 分析针灸治疗慢性颈肩疼痛的机理。
3. 评估针灸治疗慢性颈肩疼痛的安全性。
三、实验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颈肩疼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实验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治疗。
2. 治疗方法实验组:(1)取穴:主穴:肩髃、曲池、阿是穴;配穴:肩井、合谷、风池。
(2)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穴位局部消毒后,采用0.35mm×40mm针灸针,快速进针,行捻转补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
对照组:(1)物理治疗:采用超短波、微波、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方法,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
3. 观察指标(1)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2)功能评分:采用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SST)对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
(3)安全性评价: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
四、实验结果1. 疼痛评分实验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灸治疗在缓解慢性颈肩疼痛方面优于常规物理治疗。
2. 功能评分实验组治疗后SS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灸治疗在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优于常规物理治疗。
3. 安全性评价实验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五、实验结论1. 针灸治疗慢性颈肩疼痛具有显著疗效,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功能。
2. 针灸治疗慢性颈肩疼痛的安全性较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六、实验讨论1. 针灸治疗慢性颈肩疼痛的机理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针灸可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降低神经传导速度,减轻疼痛。
设计性实验在《实验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经验 的总结, 还可 以使学生 了解 到其他 小组的实验 项 目开展情
况, 现 经 验 和 资 源 共 享 。 实
量 具有 重要 而深 远的意义。近 年来 , 笔者尝试在针灸推拿专业 五年制 本科 生的 《 实验针灸 学》教学 中引进 自主设计性实验教
学模 式 , 得 较 好 的 教 学 效 果 , 总 结 如 下 。 取 现 1 开 展 设 计 性 实 验 教 学 的 思 路 所 谓 “ 计 性 实验 ”, 称 “ 索 性 实 验 ”, 指 采 用 科 学 设 又 探 系 的 逻 辑 思 维 配 合 实 验 方 法 和 技 术 , 拟 定 研 究 目的 ( 问题 ) 对 或 进 行 的 一 种 有 明确 目的 的探 索 性 研 究 Ⅲ。 应 用 设 计 性 实 验 教 学 在
知识情况及操 作能力, 确定实验题 目。 但对在校 学生而言, 其选
题 范 围 不 宜太 宽, 件 要 求 不 宜太 高 。 条 一般 来说 , 题 应 遵 循 以 选
下几条原则, 即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精确
性 原 则 及 简 约 性 原 则 。
为主导 , 重视 实验 设计和 实验 过程, 淡化实验结果 的实验教学
在 内容设置方 面, 由于现 代科学技术 发展很快, 实验针灸
学 作 为 一 门 学科 , 论 在 理 论 上 或 实 践 中 都有 大 量研 究课 题 可 无 供选 择 。在 《 验 针 灸 学 》开 始 授 课 时 就 告 知 学 生 设 计 性 实 验 实 的 教 学 流 程和 时 间 安排 , 布 考 核 办 法 , 好 动 员工 作 , 发 起 公 做 激 学 生 的 学 习热 情 和 兴 趣 。 随后 , 生 在 教师 的指 导下 , 要 围 绕 学 主 所 学 的 理 论 知 识和 相 关 文献 资料 , 据 实 验 室 条 件 、 学 生 掌 握 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机
随便
按照出生日期(奇偶年份) 医院病案记录数字(奇偶数字) 受试者参与研究的时间(单双日)
影响疗效的判断; 由于不随机,各组差异不 符合概率论和统计学原理, 使统计学检验结果无效
简单随机法
• 抛硬币:事先约定好正面和背面分别代表哪个组 • 抽签:此次被抽出的签必须重新放回去才能下一次抽签 • 掷骰子:事先约定好 • 查随机数字表 • 计算机或计算器生成随机数字
[2]李昕雪,韩梅,王禹毅,等. 临床试验的国际注册及在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注册的意义与方法.中医杂志. 2013, 54(19):1670-3. [3] 什么样的研究需要注册. 中国全科医学. 2014,17(2):228.
以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 注册为例:
➢伦理委员会审批文件及批号,
对象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随机数字 13 92 66 99 47 24 49 57 74 32
排序
1 9 7 10 4 2 5 6 8 3
组别
甲乙乙乙甲甲甲乙乙甲
17
计算机软件产生随机序列
中心号
编制随机分组表
均匀随机数
区组内秩次
1 1 1 …… 3 3 3
0.1243 0.6875 0.3245 …… 0.7687 0.8863 0.4213
➢课题负责人、主研人员和各分中心负责人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和联 系方式,
➢整个试验的合作单位(如试验设计合作单位、试验监察单位、统计实施单位 等)的英文官方名称,
➢课题资助单位的信息,
➢完整的试验研究方案,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学设计、统计分析、安全 性评价等。
➢医学英语的要求
02
Part two
世针联
在202 个国家中,183个国家和地区应 用针灸,3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有关 针灸的法律法规,18个国家和地区将 其纳入国家保险体系
美国
美国国立临床诊疗指南数据库(NGC) 共有2475个治疗指南,其中有 39个指 南提出了有关使用针灸的80条推荐意 见,包括49条明确推荐针灸治疗,25 条反对针灸,6条未表示明确的推荐
https://www.clinicaltrialsregister.eu/ • 德国 (DRKS) https://drks-neu.uniklinik-
freiburg.de/drks_web/ • 伊朗 (IRCT) http://www.irct.ir/ • 日本 (JPRN) http://rctportal.niph.go.jp/ • 泰国 (TCTR) http://www.clinicaltrials.in.th/ • 非洲 (PACTR) / • 荷兰 (NTR) http://www.trialregister.nl/ • 斯里兰卡 (SLCTR) http://www.slctr.lk/
随机数字表
编号
21 00 22 57 23 12 24 31 25 96 26 85 27 72 28 91 29 77
11~20
41
86 79 79
99
99
90 37
59
52
57 02
51 10 96 46
11
83
44 80
47
04 66 08
82
32
99 90
36
74
43 53
53
84
46 47
• 中国 (ChiCTR) /cn/
• 澳洲 (ANZCTR) Australia/New Zealand—— .au/
• 美国 /
• 英国 (ISRCTN) /
• 巴西 (ReBec) .br/
• 韩国 (KCT) http://cris.nih.go.kr/cris/en/
• 印度 (CTRI) http://www.ctri.in/
• 古巴 (RPCEC) http://registroclinico.sld.cu/ • 欧洲 (EU-CTR)
随机对照试验RCT
纳入标准
随机分配
目标人群
合格人群
排除标准
知情同意
试验组 对照组
观察期
有效 无效 有效 无效
临床研究设计基本原则
对照
随机
临床研究设计 基本原则
均衡
盲法 重复
思考:
• 如何将10例受试者随机分配到甲、乙两组中?
13
随机分组
随机分组是指研究总体中的每一个观察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分入试验组和对照 组,分组不受研究者和受试者好恶影响,保证了非处理因素在各组间均衡一致。
[1]刘存志.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循证医学证据与未来设计思路.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39(11):1307-9.
针灸临床研究现状
• 然而,目前只有10余种疾病具有国际公认的、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并且这些研究 结果的循证评价结果表明:22.62%针灸有效,2.38%针灸无效,75%疗效不确定
21~30
68 47
22
00
20
36 63
32
08
58
22 07
90
47
03
92 06
88
07
77
34 68
35
48
77
34 72
57
59
13
63 95
73
76
63
30 82
13
54
00
31 91
18
95
58
简单随机分组
• 排序法步骤:编号、取随机数、排序、分组
将 10 例试验对象随机分配到甲、乙组中
针灸疗效评价研究的方案介绍
目录
CONTENTS
01 临床试验方案注册 02 随机对照试验 03 队列研究 04 病例系列研究
针灸临床研究现状
WHO
《 传 统 医 学 战 略 2014-2023》 指出,目前整个传统医学、补 充替代医学领域中,被大家接 受最多的是针灸疗法
中国
针灸对16类461种病症可发挥 治疗作用,涉及内、外、伤、 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的 多数疾患
[1]刘存志.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循证医学证据与未来设计思路.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39(11):1307-9.
循证医学证据等级
系统 综述 RCT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系列,病例报告(案例)
01
Part one
临床试验方案的注册
• WHO 临床试验注册平台(ICTRP)主 要的 16 个临床试验注册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