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主要的五种表现手法

合集下载

《现代派诗歌中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手法》

《现代派诗歌中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手法》

现代派诗歌中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手法引言:现代派诗歌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文学运动,它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脱离传统诗歌形式。

本文将探讨现代派诗歌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并通过具体例子加以说明。

1. 思维方式:1.1 多元观念现代派诗人常常试图摆脱传统二元对立的观念,追求多元、开放的思维方式。

他们关注不同主题、不同层面上的互相交错,使得作品呈现出丰富多样、错落有致的思想内容。

1.2 超验意识现代派诗歌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超验意识的流露。

通过使用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他们将无形的情感和抽象的思想表达出来,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深入体悟作者内心世界。

1.3 内省与自我意识现代派诗人经常对自身进行深入反省,并将这种内省融入到作品中。

他们试图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2. 表现手法:2.1 自由诗形式现代派诗人对传统韵律和格律的束缚进行了打破,使用自由节奏和非结构化的诗行,使得作品更具创新性和个性化。

2.2 意象与象征现代派诗歌常常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意象和象征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意象和象征可以是视觉上的、听觉上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或隐喻性质的。

2.3 水墨写意现代派诗人注重以简约、意境深沉、凝练之笔墨创作诗歌。

他们善于用极少的文字塑造出丰富复杂的画面,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4 碎片式叙述现代派诗歌中常出现碎片化、非线性叙述方式。

作者将事件、图像、情感等拆散并重新组合,使得诗歌呈现一种跳跃而非传统连贯线性的结构。

结论:现代派诗歌在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上追求创新和个性化。

通过多元观念、超验意识、内省与自我意识等思维方式以及自由诗形式、意象与象征、水墨写意和碎片式叙述等表现手法,现代派诗人成功地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并丰富了诗歌艺术的表达方式。

注:本文使用Markdown语言进行格式化,并根据主题填充相关内容,不涉及复制粘贴他方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五首知识点整理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五首知识点整理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五首知识点整理总结1.现代诗的产生背景和特点现代诗起源于20世纪初,是一种以表现现代人的内心世界为主题的诗歌形式。

相较于传统诗歌,现代诗有以下几个特点:自由抒发情感:现代诗充满了激情和个人情感,诗人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验。

语言形式多样:现代诗追求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使用的语言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包括自由诗、图像诗等多种形式。

内容丰富多样:现代诗的题材包括写景、抒情、议论等,多样的主题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多元性。

2.现代诗的表现手法现代诗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富于个性和艺术性。

以下是现代诗的常见表现手法:使用鲜明的意象: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传递丰富的情感和意义。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使其具有更具象化的效果。

注重音韵和节奏:音韵和节奏的合理运用让诗歌更具韵律感,使读者的感知更加丰富。

采用断章法:破除传统结构,使诗歌更加碎片化,呼应了现代思维方式的变化。

3.《致橡树》致橡树》是___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执着和对坚强生命力的赞颂。

这首诗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知识点:借物抒情:将橡树作为表达爱情的象征,通过树木的生长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坚持和执着。

比喻和拟人:通过给橡树拟人,使得诗歌中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具体。

对仗和韵律:诗中使用了押韵和对仗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4.《草》草》是___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草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审美感知和对生命的关怀。

这首诗的特点包括:清新的意象:诗中描述了草的生长、摇曳和守望的情景,通过草的形象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坚韧。

自由的语言:诗歌中使用了现代诗常见的自由诗形式,语言灵活且充满节奏感。

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将个人的情感和生活与草联系起来,使诗歌充满了深意和感悟。

5.《波澜壮阔的长江》波澜壮阔的长江》是___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长江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沧桑,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和对未来的豪情壮志。

现代诗歌的艺术风格

现代诗歌的艺术风格

现代诗歌的艺术风格现代诗歌是20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诗歌形式,与传统诗歌相比,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现代诗歌注重个性和情感的表达,追求形式和内容的创新,突破传统的束缚,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

一、自由诗现代诗歌中的自由诗是一种打破诗歌传统格律规则的形式。

它不受特定的韵律和节奏约束,诗句的长度和排列没有固定的规则。

自由诗的表达形式多样,可以运用比喻、象征、对比等手法,以及诗歌排版形式等。

自由诗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传统诗歌的形式规范,追求个性化的创作。

二、意象诗意象诗是现代诗歌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追求通过感官形象的刻画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它突破了传统诗歌中直陈主题的表达方式,注重通过隐喻、象征、意象等手法来传递诗人的情感和思绪。

意象诗常常运用生动的形象描绘来展现内心的情感世界,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产生共鸣。

三、抒情诗抒情诗是现代诗歌中的一种重要风格,强调诗人对于内心情感的深情讲述。

抒情诗追求真实的情感表达,注重诗人自我情感及体验的真实性。

现代抒情诗常常以一种温暖而真实的方式表达,作者通过自我投射和情感的自由流露来引起读者共鸣。

四、审美诗审美诗是现代诗歌中注重审美效果的一种表现形式。

诗人通过对诗歌形式和语言的创新,以及对节奏、声音、形象等审美要素的运用,创造出独特的美感。

审美诗强调听觉和视觉的感受,通过诗歌语言的丰富变化,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五、现实诗现实诗是现代诗歌中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一种创作形式。

现实诗常常关注与时代紧密相关的社会问题、人类命运、政治事件等。

它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直观描绘,以及对现实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呈现出现代社会的片段与图景。

六、象征诗象征诗是现代诗歌中一种兼具感性和理性的表现形式,它通过用象征性的意象和寓言性的语言,把具体的事物隐喻成抽象的思想。

象征诗不仅关注事物本身,更将其拓展为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哲学探索。

象征诗鼓励读者参与到解读与思考中,以期达到更深的诗意理解。

现代诗歌的象征主义表现手法

现代诗歌的象征主义表现手法

现代诗歌的象征主义表现手法现代诗歌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而象征主义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

象征主义通过使用符号和隐喻来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使诗歌充满了神秘和想象的力量。

本文将探讨现代诗歌中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及其特点。

一、意象的运用现代诗歌中,象征主义常常通过意象的运用来传达具体事物之外的抽象和隐含的含义。

诗人通过选择特定的物象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对世界的看法。

例如,一片残破的红纸可以代表失落和痛苦,一把黑色的雨伞可以象征孤独和绝望。

这些象征性的意象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它们所代表的内在情感和思想。

二、隐喻的使用隐喻是象征主义表现手法中常见的一种手段。

通过将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进行比较或暗示,诗人可以启发读者去思考更深层次的意义。

隐喻是通过把一个事物转化为另一个事物来表达一种类比或隐含的含义。

例如,诗人可以用“夜空中的星星”来暗指希望和梦想,用“枯萎的树叶”来比喻衰老和死亡。

这种比喻性的运用使诗歌更富有感知和感悟。

三、对比的对立对比是象征主义表现手法中常见的一种手段。

通过对比两种事物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诗人揭示事物背后更深刻和矛盾的存在。

对比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事物放置于同一句子或同一段落中,从而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立和互补。

例如,诗人可以对比“黑暗”与“光明”,“冰冷”与“温暖”,“爱”与“恨”。

这种对比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张力和表达的力量。

四、意识流的技巧意识流是象征主义表现手法中的一种技巧。

通过模拟人类思维的方式,诗人可以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意识流是通过把诗人的思维和感受直接呈现在诗歌中,而不经过逻辑和线性的思考过程。

这种自由和非线性的表达方式使诗歌更具有启发性和个性化。

综上所述,现代诗歌中的象征主义表现手法通过意象的运用、隐喻的使用、对比的对立以及意识流的技巧来丰富诗歌的意义与内涵。

这些手法使得诗歌不仅仅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媒介,更是一种能够触动读者内心深处的艺术形式。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现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现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现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现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一、引言现代诗歌是20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种文学形式,其艺术表现手法独特而丰富。

通过对现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现代诗歌的内涵与特点。

本文将从意象、语言、韵律等方面,探讨现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二、意象的艺术表现手法1. 比喻与隐喻现代诗歌的意象呈现常常使用比喻与隐喻的手法,通过将不同事物进行比较,达到传达作者内心情感或思想的目的。

比喻的使用可以丰富诗歌的形象,使之更加生动。

隐喻则借助抽象的符号来表达主观意识,给诗歌增加多样的解读空间。

2. 色彩与形象现代诗歌中采用鲜活、夸张、富有层次的色彩和形象,以展示诗歌的艺术魅力。

通过色彩和形象的运用,诗人可以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形象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所传递的情感。

三、语言的艺术表现手法1. 新意的表达现代诗歌在语言上追求新意的表达,注重对词语的审美与变异。

通过创造新词、扭曲词义等方法,使诗歌语言更具活力与张力。

2. 对白的运用现代诗歌中普遍运用对白的形式,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展示诗歌中的冲突与思想碰撞。

对白形式的使用使得诗歌更具戏剧性,读者可以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意的冲击。

四、韵律的艺术表现手法1. 自由诗体现代诗歌摒弃了传统的诗歌形式,采用了更为自由灵活的韵律形式。

自由诗体通过自由的排列与节奏感,使诗歌表达更加多样化,更加贴近现代人的情感和生活。

2. 声音与韵律的变换现代诗歌注重声音的表达与韵律的变换,通过重复、对偶、拟声等手法,打破了传统韵律的束缚,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五、结语现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它们在意象、语言和韵律的运用上有独特的创新和突破。

通过对这些艺术表现手法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现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同时,这也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可以通过教导学生掌握这些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期待未来,现代诗歌能够在更多的人群中得到传承与发展。

诗歌的名词解释

诗歌的名词解释

诗歌的名词解释诗歌(poetry),文学体裁。

主要包括古体诗、近体诗和散文诗,有时也称为诗歌。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

诗歌作品中的诗词和句子一般来说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完整与和谐,具有节奏感。

常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铺陈、比喻、联想、想象、象征、渲染、衬托、对比、双关、反复等。

诗歌的创作要求诗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并将其融入诗歌的意境之中。

通常的表现手法有夸张、比喻、象征等,但表达方式往往不拘于这些。

自由诗:亦称“现代诗”。

它不拘泥于格律的限制,形式也不太注重内在的逻辑性,句子和句子可长可短,篇章的组织也较自由,灵活性大。

从表达上说,它不追求诗歌的意义,而追求诗歌的形式美,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起兴、烘托、对比、设问、反问等。

韵律诗:也叫“格律诗”。

讲究节奏和押韵,每首分行多于七言诗而少于五言诗。

在音韵上要求比较严格,往往有较固定的格式。

根据所押的韵部不同,又可分为“首句入韵”、“邻韵通押”、“平起平收”、“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等。

同时,由于受西方诗歌的影响, 20世纪初兴起了所谓的“新诗”,即不受任何格律的束缚,以自由诗写作作为基础,来表达作者心声的诗。

朦胧诗:是“文革”中出现的一种新诗潮流。

它以《今天》、《雨巷》为代表作。

这类诗大多歌唱爱情,常常采用象征、暗示、隐喻的手法,故意用含混晦涩的语言,造成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来表现对理想和爱情的追求。

后现代主义诗歌:所谓后现代主义诗歌,就是指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反叛现实主义为旗帜的诗歌潮流。

它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学传统,提倡非理性的直觉的主观的本能的诗歌,反对思想和观念的整一性。

后现代主义诗歌没有特定的艺术规范,更无既定的创作程序。

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诗歌与现代主义诗歌之间的鸿沟,比它们与浪漫主义诗歌之间的还要难跨越,而且现代主义诗歌如果停留在后现代主义阶段,就无法发展下去。

诗的特点诗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等。

专题一 第4讲 现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专题一  第4讲 现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解析:“表现……同情和怜悯”不对。 答案:C
返回
2.下面对诗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首诗由三部分组成,每部分均以这样两句诗开头: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它 重复叠现,构成了这首诗的主旋律。 B.“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里的“土地”,是一种单 纯的客观景物,是作者抒情的载体。 C.“寒冷”“封锁”等词语虽然简洁,但极富弹力与表现 力,它们蕴涵着深深的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使诗的意象 和内涵增添了极大的重量。 D.“沿着雪夜的河流……——啊,你/蓬发垢面的少妇”, 这一环境描写为后面创设了凄凉又阴沉的氛围。
返回
(3)要指明表达的作用。分析完了修辞手法只能算是答了一 半,其表意作用则是另一半。表意作用要紧扣修辞手法作 答。如本题中的拟人则要扣住“变无情的自然为有情”这一 角度作答。 [参考答案]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倦意”“黎明的 眼”“湿草的懒味”等词语,不仅真切地呈现了黎明的情 景,且把无情的自然万物变得富有人情味,很好地折射了 “我”的内在情感。
《再别康桥》的 参考答案:(1)结构上: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并且造成
第一节和最后一 了全诗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节,语意相似, (2)内容上:诗人无限的情思,由一个“轻轻的招手”这 节奏相同,这样 样的动作牵动出来,并以“挥一挥衣袖”这样的动作结 写有什么作用? 束,貌似复唱,实际上情感已得到深化,渲染了伤别的 请简要赏析。 氛围,构成了主题的回旋。
返回
(3)画面描写
画面
分析
总结
诗人把笔触指向了女性的悲 在这首诗中,诗人勾
惨遭遇,“蓬发垢面的少妇”“垂 勒 了 两 幅 饥 馑 流 亡 第一
着头”坐在“破烂的乌篷船里”, 图,表现了人民所遭 幅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实用)课件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实用)课件

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
学习交流PPT
2
表达技巧的分类
表表 达现 技手
(
1.表达方式 2.修辞手法 3.表现手法
巧 法 4.行文结构 )
学习交流PPT
3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类
借景抒情、融(寓)

间接抒情 情于景、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动静,虚实,正面

描写类 侧面,细节描写, 白描,乐景衬哀情

B、衬托,也叫映衬,相形。为了突出主 要事物,用相似、相关、相反的事物作为 背景,加以烘托。被烘托的事物叫主体, 用来作背景的事物叫衬体。衬托又分正衬 和反衬。
见《状元360》P83
学习交流PPT
14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是诗人入蜀后所作。简析这首诗运 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习交流PPT
10
象征
• 《石灰吟》
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 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
焚烧若等闲。
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
•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 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
清白在人间。
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
达了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
高尚情操。
学习交流PPT
11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 一、两者的表现不同:象征的象征体与本体之间 要求“神似”,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则要求“形 似” 。
• 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 我情”
• 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诗歌主要的五种表现手法
导语: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

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现代诗歌主要的五种表现手法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比古典诗歌更加丰富更加复杂,但关键手法或基本手法也不多,主要有象征、意象、反讽、冷抒情、小说化等。

象征
想象和象征是诗的最基本特征。

诗与文、古诗与新诗修辞手法的最大区别是象征,遗憾的是传统或以往的修辞学基本上不提象征或几句话一代而过。

象征是个外来语,源出希腊语,意为接合,即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象征作为一种艺术思潮,在西方文学史中出现过两次,一次是中世纪,泛神论者爱留根纳认为艺术即
象征,因而一切艺术作品都具有表层意义和象征意义两个层次:另一次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象征主义,波特莱尔、兰波、马拉美、魏尔伦、叶芝、艾略特是其代表人物。

马拉美认为,诗就是启示,就是梦幻,就是神秘,就是通过象征去展示心灵的状态,艺术品是用象征体镌刻出来的思想。

波特莱尔认为,外部世界是虚假而不真实的,只是彼岸世界的反光,在“我们的世界”后面存在着更为真实的“另一个世界”,只有人的内心才有“最高真实”,只有诗人才能运用象征去体悟这最高的真实。

因此,通过象征去表现内心真实,揭示外界事物与内心世界的感应契合,深入到“混沌而深邃的统一体中”,达到物我一致的境界成为象征主义自觉的艺术追求。

立普斯把艺术中的移情现象称之为美的象征。

象征相近于汉语中的兴、暗喻、借喻、隐喻、暗示等。

象征能最充分表现诗的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也即诗的含蓄美、朦胧感、神秘性、陌生化。

象征的对象是观念、感情与看不见的事物,象征的媒介是某种意象,象征的方法是间接的而非直接的,这就打破了诗歌直抒胸臆的单一与浅显,使诗充满了多义与歧义。

但是,象征使诗走向晦涩甚至成了谜语则背离了诗的美感。

前卫诗歌主要指现代派或后现代派,与非前卫诗歌的象征手法区别在于前者是整体象征,后者往往是局部象征。

象征还可分为人物象征、景物象征、事件象征等。

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派文艺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艺流派。

1857年出版的法国象征派先驱波特莱尔的诗集《恶之花》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象征主义力图摆脱自然主义对外界事物机械地摹仿,努力从客观具体感知的事物来暗示主观世界。

要求用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象征对应物,从而作为沟通两个世界的媒介,个人主义、神秘主义色彩浓厚。

象征主义是瑞典18世纪神秘主义哲学家斯威登堡“感应说”在诗歌创作上的反映。

象征主义大师马拉美说:“指明一物件,便剥夺了一首诗的最大乐趣;因为诗的乐趣在逐渐流露。

”后有人把此句概括为“说出是破坏,暗示才是创造。

”成了象征主义的名言。

荣格认为象征是艺术意象背后的原始意象。

只有把象征与原型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提示出象征的本质。

象征是原型的外在化显现,原型只有通过象征来表现自己。

象征所要表达的所谓“未知领域的东西”是深藏在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

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
地寻找更好的象征。

中国新诗也受到象征主义的影响,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出现象征派,李金发、戴望舒是代表人物。

20世纪八十年代朦胧诗对外是汲取了象征主义和意象主义两大的乳汁成长起来的。

朦胧诗后,中国先锋诗歌的象征手法表现为冷抒情或反抒情。

意象
意象最早出现在刘勰《文心雕龙》:“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庞德说:“一个意象就是在一刹那时间里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意象主义,是20世纪初英美诗歌的一个流派和诗歌运动。

诗人庞德等在吸收中国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形成了意象派。

意象派的另一个重要诗人理查德·阿尔丁顿在《意象主义诗人》(1915年)序言中对意象主义有较细的阐释:1.运用日常会话的语言,但要使用精确的词;
2.创造新的节奏;
3.在题材选择上允许绝对的自由;
4.呈现一个意象(因此我们的句子叫意象主义);
5.写出硬朗、清新的诗,决不要模糊的或无边无际的诗;
6.最后,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凝炼是诗的灵魂。

(见漓江出版社1986年版《意象派诗选》)。

中国诗歌的意境说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包含了西方诗歌的象征主义与意象主义。

差别在于意境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集大成者,是艺术表现方法,更是艺术表现目的,且意境说是意象说的发展和深化;象征主义与意象主义是西方现代诗歌美学的标志,但主要是艺术表现方法,而非艺术表现目的,意象主义直接来源于中国古典意象说。

意境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重要理论和审美观念。

指诗歌作品中所描绘的生动形象的生活图景与诗人强烈丰富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它能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和感情上受到感染。

也可理解为意象交融之后达到的境界,为意境,即诗境,也即诗。

或者说诗就是有意境的精美文字。

诗的意境是物与我、情与景、虚与实的有机交融,是诗的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过程的结果。

有无意境和意境的高下,是衡量诗歌作品成败优劣的重要审美标准。

意境不同于一般的意与象的结合、情与景的交融,它是一种具有特殊美学内容的艺术形象。

一是“境生象外”,意境不止于形象本身所已经具体描绘出来的那一部分,还要通过联想与想象,使审美感受扩展到
形象的具体描绘所比喻、象征、暗示的那些部分,也即“象外之象”。

二是“思与境偕”,化景物为情物,即景外之景。

而且这“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往往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

艺术就是主客观的结合,艺术创作就是主观与客观的互相引爆。

其先后、轻重、主次、结合、变化的不一样,就是艺术的万紫千红。

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反讽
反讽,即传达与公认或表面的意思不同或相反的意思,往往还有嘲讽的意味。

有时,反讽会使我们想到相声、小品、魔术、笑话、寓言甚至神话,相关还有梦呓、疯话、傻话、酒话,还有公园、动物园、旅游、晚会、同学会。

我们还可以想到好玩、幽默、荒诞,这一切西方称为喜剧。

钱钟书的幽默代表了东方文化新智境,不露痕迹的幽默,是大智大慧大觉大悟,这会使我们感到生活和生命原来是这么轻松愉快甚至好玩,从而再感叹生命和生活真的是多么美好,让一切沉重、悲壮见鬼去吧,像孩子一样生活或像游戏一样生活,才是人生的至境。

我曾在文中称伊沙为喜剧诗人。

时下网络上翻云覆水的下半身、垃圾派诗人如沈浩波、尹丽川、皮旦、徐乡愁、李磊、管上、管党生等大多是反讽的高手。

小说化
以事入诗,和小说家抢饭吃,我曾坚决反对这种诗歌的自杀式袭击行为,现在这种立场仍没有变。

一批知识分子诗人或学院诗人差一点以事把中国刚走步的先锋诗引入坟场。

为什么又把此单独提出来,因为此阴魂仍未散去,还有人在失去了激情、失去了想象之后,仍以此为生,可怕又可笑的是,一些天真幼稚者以为此就是先锋。

于坚诗歌的小说化或抒事化倾向是明显的,也不时遭人非议。

好在他没有失度,没有把诗消亡在事中。

一些步其后尘者,就把经念歪了,以事代诗或以事害诗了。

现在诗坛又出现了一种与小说化同样可怕危险的非诗化写作倾向——自然主义或日记体的写作倾向,原因仍是诗人在失去了激情和想象之后对诗的垂死挣扎。

有人这样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些成名诗人这样写,又让一些天真幼稚者以为此就是先锋。

还美其名日大智若愚、平淡如水。

失去智慧,失去灵光,只存记录,最多是散文,诗已死亦。

冷抒情
冷抒情,也有称零度抒情的,实质是不要抒情甚
至反抒情,近似于白描手法。

具体,客观,冷静,好像是机器在拍照。

把个人感情的爱恨、浓淡、远近排除在外。

这应是主观的客观化或客观的客观化。

于坚的拒绝隐喻,也是冷抒情。

杨黎非非时期的作品如《怪客》、《高处》是冷抒情的标本式作品。

冷抒情的结果,使抒情差点成了诗的敌人。

其实,冷抒情的结果是抒情又多了一种抒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