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最新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所有课时)
合集下载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川教版八下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课件(33张)

2.1980年,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是( A)
①深圳 ②珠海 ③汕头 ④厦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练习 3.下列关于我国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正确的是
( A)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练习
4.20世纪90年代,成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窗口是
( D)
A.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 B.兰州等省会市的开放 C.重庆等沿江城市的开放 D.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练习
材料:“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 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 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 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二、对外开放的扩大
1.扩大的表现: (1)20世纪80年代,逐步开放了深圳等5个经济 特区、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等7 个经济开放区。
(2)20世纪90年代,开放上海浦东,成为扩大开 放的窗口。
(3)内地的开放:重庆等5个沿江城市,成都等18 个内陆省会城市,满洲里等13个边境城市和口岸。
(1)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怎样评价他? 邓小平;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 天”喻意是什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 是哪座城市吗? 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深圳。
布置作业
1.列举我国设置的经济 特区(5个) 2.做同步练习
小资料
小资料(二)
经济特区的“特”,指特殊的经济政策 和经济管理体制,不是政治上的特殊。以 吸引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 理方法。特区姓“社”不姓“资”,不是 为了引入资本主义,而是为了发展社会主 义。
①深圳 ②珠海 ③汕头 ④厦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练习 3.下列关于我国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正确的是
( A)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练习
4.20世纪90年代,成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窗口是
( D)
A.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 B.兰州等省会市的开放 C.重庆等沿江城市的开放 D.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练习
材料:“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 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 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 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二、对外开放的扩大
1.扩大的表现: (1)20世纪80年代,逐步开放了深圳等5个经济 特区、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等7 个经济开放区。
(2)20世纪90年代,开放上海浦东,成为扩大开 放的窗口。
(3)内地的开放:重庆等5个沿江城市,成都等18 个内陆省会城市,满洲里等13个边境城市和口岸。
(1)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怎样评价他? 邓小平;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 天”喻意是什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 是哪座城市吗? 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深圳。
布置作业
1.列举我国设置的经济 特区(5个) 2.做同步练习
小资料
小资料(二)
经济特区的“特”,指特殊的经济政策 和经济管理体制,不是政治上的特殊。以 吸引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 理方法。特区姓“社”不姓“资”,不是 为了引入资本主义,而是为了发展社会主 义。
川教版八下历史第三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件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ppt课件川教版第21课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课件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⑤
C 2.我国初步形成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是(
)。
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②职工失业保险制度 ③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⑤职业培训制度
A.①②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D 3.由于我国就业制度改革而引发的新鲜事务包括(
)。
①持证上岗
某学校举行帮困助学减免学费活动
一;就业制度
• 1就业制度的变化表现、 • ①就业制度;逐步建立了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 就业制度改革的成就:就业渠道拓宽、就业规模扩大、就业服务体系形成、
再就业。
• ②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措施: • A;从1997年开始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b、进行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 • c、2002年10月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政府促进再就业”的
②就业培训
③公开招聘
④自主择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4.下列各项就业办法中属于“铁饭碗”的是(
A.就业培训
B.持证上岗
C.公开招聘
D.①②③④ )。
D.毕业分配
5.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 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吃饭基本靠党, 穿衣基本靠纺, 娶妻基本靠想, 用钱基本靠抢! 交通基本靠走, 通讯基本靠吼, 治安基本靠狗, 取暖基本靠抖。
农民工们开开心心地排队上火车
①解决了两亿多农民的就业问题,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 有序地向城市流动;
②外出务工的收入成为增收的主要渠道。
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
两个 确保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川教版八下第16课 朋友遍天下 课件(43张)

迎进来
精讲点拨
过程: 1972年 尼克松访华
发表《联合公报》
中
美
两国关系正常化
建
交
1978年 《建交公报》
1979年元旦 正式建交 影响: 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日建交
1972年9月
朋 走出去 友 遍 天 迎进来 下
我家大门常打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提出与万隆会议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 席位的恢复
1895年4月17日(光绪21年3月23日),李鸿章与日本首相(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在
日本马关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桌对面右起: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内阁书记官
伊东。背向左起:参赞马建忠、参议李经方、钦差大臣李鸿章、参赞罗丰禄、参赞伍廷芳。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同英、俄、德、法、美、日、意、奥、比、西、荷等11个帝 国主义国家签订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是李鸿章(前右二)和庆亲王奕(前右 一)代表清政府与列强各国签约时的情景。
西
花 沙 纳 ( 吏 部 尚 书 )
额 尔 金 ( 英 国 公 使 )
桂 良 ( 直 隶 总 督 )
马 縻 各 里 ( 英 军 司 令
)
1858年6月26日中英在海光寺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签订中英《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签订情景
伊藤博文
1841.10.16~1909.10.26
迎进来
精讲点拨
1972年 尼克松访华
过程: 发表《联合公报》
中
两国关系正常化
美
建
交
1978年 《建交公报》
1979年元旦 正式建交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件川教版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5张)

中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
鞍 山 大 型 轧 钢 厂
从这些成就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都 大幅度超额完成,初步改变了原来以农业为主的局 面,形成了中国近代以来引进工业项目和技术规模 最大、效果最好的工业化浪潮,为我国建立独立的 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
第二单元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激情阶段
?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 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 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 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 机都不能制造。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中国工业落后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修复被炸的铁路桥
导行阶段
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原因:当时的个体农业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对粮食和原料作物日益增长的需 求。
1.农业合作化 (1)时间:1953—1956年。 (2)阶段:经历了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 阶段。
2.手工业合作化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2)完成:到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开始:1954年。 (2)方式:从以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到公私合营。 (3)完成:到1956年底,全国有99%的私营工业企业和82%的私营商业户,实 现了所有制的改造。
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经济情况如何? ①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②但分散经营使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方法: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 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成就: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课件4

想一想
(提示:从民主与法制的关系层面去考虑)
今天我们的公安机关、执法部门在办案时要公开取 证,公开审理,当事人还有辩护、申诉的权利;当你的 民主权利受到侵害时,你可以通过公安机关、执法部门 去维护你的合法权益。这说明了什么?
做一做
1、人代会上,国家总理请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思考:法制建设加强有哪些表现?有什么作用?
说一说
❖ (就学案里的问题同桌之间交互进行问答)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哪些表现?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的作用是什么?人民能当家作主的保证又是什么?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 3、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加强有哪些表现?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有哪些内容?这个体系框架形成有何作 用? 5、请用你熟悉的事例来说明我国是怎样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也在不断完善,--------成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的重要形式;
农村和城镇基层民主也在不断发展,“村官”由------投票选举,---------也普 遍由居民代表选举产生。这一切,有力的保障了我国---------的权利。
合作探究:
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能得到保证的制度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 是怎样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什么作用?
2、我国基本形成的法律体系框架的核心是( )
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全体公民当家作主
C共产党员当家作主
D人民代表当家作主
4、“村官”由村民直接选举体现了( )
A官民平等 C 村务公开
B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D 民主管理
板书小结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共29张PPT)

电 缆 厂 厂 长 王 宝 安
我们归机械部管,他归 冶金部管。我们的原材 料是机械部调拨给我们, 当时是计划经济,国家 给下任务,所以企业之 间根本不存在直接对 话。”
沈 阳 电 缆 厂 的 副 厂 长 刁 成 山
材料一说明了计划经济下国家是怎样管 理企业的?
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企业缺乏自主权。
凤阳农民联产承包后,欢庆大丰收
一、农村的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人民公社严重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农村经济长期停滞徘徊,温饱问题尚没有解决 2、尝试: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包干到户(1978) 3、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地 安徽、四川 区 内 容
包产到户 包干到户 全国
政企职责不分 经营模式单一 分配中平均主义
政企分开 多种经营 按劳分配
说一说:下面的商标分别属于什么经济成分。
合资企业
国有企业
私营企业
外资企业
国有企业
个体经营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是 ①借地种粮 ②包产到组 ③包干到户 ④包产到户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大力减轻农民负担
1、背景:人民公社严重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农村经济长期停滞徘徊,温饱问题尚没有解决 2、尝试: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包干到户(1978) 3、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
多种经营 发展乡镇企业 高产、优质、高效
三全食品
无土栽培
自主学习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巩固人民公社 D.建立和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最新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教学课件(所有课时)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08页 0037页 0039页 0041页 0070页 0099页 0128页 0130页 0132页 0169页
第一单元 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5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第6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8课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第10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第12课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行 第13课 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 第五单元 国防、军队建设与和平外交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17课 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 第19课 百年奥运梦想的实现
第一单元 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和 巩固
2021最新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 学课件(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08页 0037页 0039页 0041页 0070页 0099页 0128页 0130页 0132页 0169页
第一单元 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5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第6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8课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第10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第12课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行 第13课 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 第五单元 国防、军队建设与和平外交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17课 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 第19课 百年奥运梦想的实现
第一单元 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和 巩固
2021最新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 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