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机化性肺炎临床影像研究

合集下载

机化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机化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细菌
导氨甚水扬酸
洋葱伯克滋尔德菌 醋丁洛尔
肺炎衣原体
胺碘酮
伯纳特立克次体 两性霉素 B
嘴肺军团杆菌 支原体
博莱每贵 马利兰
皮肌炎
Sw倪t综合征
类风湿性关节炎 演疡性结肠炎
干燥综合征 克罗思病
系统性红斑琅疮 甲状腺疾病△△
机化性肺炎 ,废 除了 BOOP这 一术语 ,因为 闭塞性 细支气管炎相对 于机化性肺炎来 说是 次要病 变,甚
至可以不存在.在 临床和放射 学上,COP和继发性 机化性 肺 炎 没 有 明 显 差 别。在 最 近 的研 究 中, 31%一4%的机化性肺炎与其它疾病相关[lj。 1 病因
机 化 性 肺炎 是肺部的一种非特异性 炎症 过程,
病 理学 本质进 行 T描述 。1975年 ,AverillLiebow 建议将这种组织学 改变命名为“闭塞性细支 气管炎 间质性肺 炎 (b阳nchioli:isobliteransinterstitial pneumonia)”。1983年,Davison等引入了“隐源性 机化性 肺炎 (。ryptogenicorganizingpneumonia, CoP)”这一术语。1955年,Epler对此病进行T经 典描述,并将其命名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 肺 炎 (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organiz1ng pneumonia,BOoP)”。2002年,美国胸科协会/欧 洲呼吸病学会[z]建议将特发性的机化性肺炎命名为 coP,与其它疾病相关的机化性肺炎则称为继发性
国际呼 吸杂志 2007年 第 27卷 第 2绪期 IntJRespirDoc.2007.Vol.27.No.24
19 03
机化性肺炎 的研究进展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分析机化性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肺部疾病,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

其中一种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是指病因未明确或不明显的机化性肺炎。

本文将对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临床表现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痛、乏力、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

临床上还可以触及局部湿啰音、胸腔积液等体征。

由于病因未明确,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类型的机化性肺炎相似,因此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来确认病因。

二、诊断方法1.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机化性肺炎的主要方法。

在胸部影像学上可以看到病变区域的浸润、磨玻璃密度灶,以及肺实质的不规则病变等特征。

CT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敏感性,可以更准确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和性质。

2.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查:BALF检查可以通过检测炎症细胞、细菌、真菌、病毒等来确定机化性肺炎的病因。

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诊断中,BALF检查的阳性率往往较低,但仍然是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

3. 肺活检:对于临床上疑似机化性肺炎但BALF检查结果阴性的患者,可以进行肺活检来明确病因。

肺活检可以通过直视镜检查、组织病理学等方法来确定机化性肺炎的类型和病因。

三、治疗原则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改善肺部炎症,促进病变修复。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抗感染治疗、抗炎治疗、支持治疗等。

1. 抗感染治疗:对于已明确感染病因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患者,应根据细菌、病毒等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2. 抗炎治疗:对于病因未明确或不明显的机化性肺炎,抗炎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常用的抗炎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可以减轻病变范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促进病变修复。

3. 支持治疗:支持治疗包括氧疗、营养支持、咳痰通气等,旨在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全身状况,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机化性肺炎临床及CT影像表现

机化性肺炎临床及CT影像表现
02
支气管扩张剂: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
03
祛痰药:促进痰液排出,减轻气道阻塞
04
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改善肺循环
05
手术治疗
4
3
手术目的:清除病灶,改善肺功能
术后护理:抗感染、促进肺复张、预防并发症
2
1
手术适应症:重症患者、保守治疗无效者
手术方式:胸腔镜手术、开胸手术
预后及随访
预后: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预后差异较大
鉴别诊断
肺泡性肺纤维化:肺泡壁增厚,肺泡腔内纤维化
肺泡性肺不张:肺泡壁增厚,肺泡腔内无气体或液体
肺泡性肺水肿:肺泡壁增厚,肺泡腔内积液
肺泡癌:肺泡壁增厚,肺泡腔内积液,可伴有钙化
肺泡性肺气肿:肺泡壁增厚,肺泡腔内积气
3
药物治疗
抗生素:针对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01
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症状
空洞影:肺泡腔内出现空洞状密度减低影
胸膜改变: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等改变
4
3
5
病变分期
急性期:病灶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匀,可见空气支气管征
亚急性期:病灶边缘清晰,密度均匀,可见空气支气管征
慢性期:病灶边缘清晰,密度均匀,可见空气支气管征,病灶周围可见纤维化
愈合期:病灶边缘清晰,密度均匀,可见空气支气管征,病灶周围可见纤维化,病灶内部可见钙化
演讲人
01.
临床表现
02.
03.
目录
CT影像表现
治疗方法
1
症状
发热
1
咳嗽
2
呼吸急促
3
胸痛
4
痰中带血
5
肺部啰音
6
体征

局限性机化性肺炎的影像特点及临床意义

局限性机化性肺炎的影像特点及临床意义

局限性机化性肺炎的影像特点及临床意义
尤立强
【期刊名称】《现代医用影像学》
【年(卷),期】2005(014)001
【摘要】局限性机化性肺炎是慢性未消散性肺炎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根据病程及机化程度可分为三型:1、未消散肺炎伴机化:肺炎病灶边缘日趋清楚,周围有纤维条索影,伴胸膜肥厚。

2、机化性肺炎;纤维增生更加显著,密度更加致密,体层摄影病灶内可见小透亮区,代表支气管扩张或小脓腔形成。

3、炎性假瘤: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肿块,边缘光滑或有粗毛刺,密度高且不均匀,可见小透亮区或钙化影。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痰中带血,胸痛。

症状持续2周至半年。

个别病例在无症状体检时发现。

【总页数】1页(P25)
【作者】尤立强
【作者单位】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放射科,0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局限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性肺癌的CT鉴别诊断 [J], 孙旭怡
2.T细胞亚群测定在局限性机化性肺炎诊断中的作用 [J], 沈玉光;杨宗林;赵婷茹;闫明;许金良;高宗人;邵令方
3.20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影像特点分析 [J], 李红敏; 张倩倩; 钱伟军
4.周围型肺癌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影像特点及鉴别价值分析 [J], 谭于飞; 李玲
5.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及继发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影像特点分析 [J], 林远生; 邱玉芳; 袁小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感染后机化性肺炎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感染后机化性肺炎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㊀㊀ʌ摘㊀要ɔ㊀目的㊀分析感染后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ꎮ方法㊀搜集2005年1月 2017年12月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呼吸内科诊断的感染后机化性肺炎患者16例ꎬ同时在Pubmed数据库㊁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感染后机化性肺炎患者54例ꎬ共计70例ꎬ搜集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ꎮ结果㊀感染后机化性肺炎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㊁咳嗽及气短ꎬ肺部影像常见斑片实变ꎬ可伴有磨玻璃㊁结节影ꎮ12例经气管镜活检诊断ꎬ10例经皮肺活检诊断ꎬ48例外科肺活检诊断ꎮ病原菌确诊:血清及尿抗原检测41例ꎬ外科肺活检20例ꎬ肺泡灌洗检测7例ꎬ咽拭子核酸检测5例ꎬ痰培养2例ꎮ引起机化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依次为病毒㊁新型隐球菌㊁军团菌㊁支原体及分枝杆菌ꎮ明确诊断后ꎬ61例抗感染同时加用全身糖皮质激素ꎬ59例好转ꎬ2例死亡ꎬ余9例单纯抗感染后症状好转ꎬ未再给予特殊治疗ꎬ出院随访ꎮ结论㊀单纯依据临床症状及胸部CT诊断感染后机化性肺炎极易被误诊ꎻ对于抗感染无效㊁或好转后病情再度加重㊁或抗感染后影像学吸收不佳的肺炎患者ꎬ应高度警惕感染后机化性肺炎可能ꎻ经皮肺穿刺及气管镜活检对于部分机化性肺炎患者可做出诊断ꎬ但因取材小ꎬ大部分患者仍需依赖于外科肺活检ꎮ如能及时诊治ꎬ大部分感染后机化性肺炎预后良好ꎮʌ关键词ɔ㊀机化性肺炎ꎬ感染ꎻ诊断ꎻ治疗ꎻ临床特点ʌDOIɔ㊀10.3969/j.issn.1671 ̄6450.2019.02.011Analysisoffocalorganizingpneumoniain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㊀HEYanxiaꎬLIXiuyeꎬXIONGXinꎬWUWenjieꎬXUEBing.DepartmentofRespiratoryꎬChuiyangliuHospitalAffiliatedtoTsinghuaUniversityꎬBeijing100022ꎬChinaCorrespondingauthor:XUEBingꎬE ̄mail:guazistar@163.com㊀㊀ʌAbstractɔ㊀Objective㊀Toexplorethecharacteristicsofpostinfectiousorganizingpneumoniain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Methods㊀SixteencasesofpostinfectiousorganizingpneumoniainTsinghuaUniversityAffiliatedChuiyangliuHos ̄pitalfrom2005to2017werecollectedꎬmeanwhileꎬ54casesofpostinfectiouspneumoniawerecollectedbysearchingMedlineandChina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ꎬChinaScientificJournalDatabaseandWanfangdatabase.Eventually70casesofpostinfectiousorganizingpneumoniawereenrolledinthestudy.Weretrospectivelyinvestigatedandanalyzedtheclinicalma ̄terialsoftheabovecases.Results㊀Thecommonsymptomsofpostinfectiousorganizingpneumoniawerefeverꎬcoughandshortbreath.Patchyconsolidationwasthemostcommonimagingmanifestationꎬandgroundgrassornodulesmaybeaccompa ̄nied.Organizingpneumoniawasdiagnosedin12casesbytransbronchoscopiclungbiopsyꎬ10casesbypercutaneouslungbi ̄opsyꎬand48casesbysurgicalbiopsyꎬrespectively.Pathogenywasidentifiedin41byserumorurinetestsꎬin2bysputumcultureꎬandin5bythroatswabnucleicaciddetectionꎬin7byBALFtestsandin12bysurgicalbiopsy.Thecommonpatho ̄genswerevirusꎬCryptococcusneoformansꎬlegionellaꎬmycoplasmaandmycobacteria.61caseswereprescribedwithsystemglucocorticoidsafterdefinitediagnosisꎬ59caseswereimprovedꎬbut2died.Theremaining9casesweredischargedandregu ̄larfollowedwithoutanyspecialtreatmentafterthesymptomswereimprovedafteranti ̄infection.Conclusion㊀Post ̄infectiousorganizingpneumoniaisextremelyeasilymisdiagnosedonlybasedonclinicalsymptomsandchestCT.Organizingpneumoniainducedbyinfectionshouldbeawardinthosewhoarediagnosedaspneumoniabutnotimprovedafteranti ̄infectionꎬorthosewhosesymptomsrecuraftertransientsymptomsimprovementꎬorthosewithimprovedsymptomsbutpoorimagingabsorption.Bronchoscopybiopsyorpercutaneouslungpunctureishelpfulindiagnosingpost ̄infectiousorganizingpneumoniaforsomepa ̄tentsꎬbutbecauseofthesmallspecimenꎬsurgicalbiopsyisnecessaryformoresuchpatients.Theprognosisiswellinmostpost ̄infectiousorganizingpneumoniapatientsiftreatedtimely.㊀㊀ʌKeywordsɔ㊀OrganizingpneumoniaꎻInfectionꎻDiagnosisꎻTreatmentꎻClinicalCharacteristics㊀㊀机化性肺炎是间质性肺疾病的一种ꎬ胸部CT典型表现为下肺㊁外周分布为主的实变影像ꎬ临床可表现发热㊁咳嗽等症状ꎬ主要治疗措施为糖皮质激素ꎮ机化性肺炎既可为特发ꎬ亦可为继发ꎬ常见继发原因有风湿免疫疾病㊁特殊药物㊁吸入颗粒粉尘等ꎬ感染亦为机化性肺炎继发病因ꎬ但容易为临床医师所忽视ꎮ目前对于感染后机化性肺炎的系统性研究国内较少ꎬ临床认识不足ꎬ笔者对其临床特点㊁尤其是诊断以及治疗资料ꎬ进行深入分析ꎬ现报道如下ꎮ1㊀临床资料1.1㊀一般资料㊀搜集2005年1月 2017年12月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呼吸内科诊断的感染后机化性肺炎16例患者ꎬ同时对Pubmed数据库及CKNI数据库进行检索ꎬ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7年12月ꎬ检索词有 organizingpneumoniainducedbyinfection or ̄ganizingpneumoniaassociatedwithinfection organizingpneumoniaandinfection 机化性肺炎㊁感染 ꎬ从中选择符合此研究要求的病例研究ꎬ搜集出54例感染后机化性肺炎病例资料ꎬ共70例患者入组ꎮ其中男41例ꎬ女29例ꎬ年龄23~80(41.5ʃ36.2)岁ꎬ发病至就诊时间3~92dꎮ其中HIV患者17例ꎬ合并糖尿病10例ꎬ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ꎬ合并银屑病1例ꎬ余患者无明确免疫低下疾病ꎬ有吸烟史42例ꎮ1.2㊀临床表现㊀70例患者中ꎬ66例存在咳嗽㊁咯痰ꎬ其中22例见黄色脓痰ꎬ余44例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白色黏痰ꎬ6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ꎬ59例存在发热ꎬ18例主诉消瘦㊁乏力ꎬ8例并存关节疼痛ꎬ但均无明显关节红肿ꎬ3例并存胸痛ꎬ1例咯血ꎮ肺部查体无明显特异性ꎬ48例可及吸气相湿啰音ꎬ3例存在呼气相干啰音ꎬ余未及明确阳性体征ꎮ1.3㊀实验室检查㊀所有入组患者均红细胞沉降率或C反应蛋白不同程度的增高ꎬ除了17例HIV存在白细胞减低外ꎬ其余患者白细胞正常或不同程度的增高ꎮ59例患者入院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ꎮ行气管镜肺泡灌洗细胞学分类52例ꎬ其中24例淋巴细胞为主ꎬ28例中性粒细胞为主ꎮ32例患者显示肺功能结果ꎬ13例肺通气功能未见明显异常ꎬ余19例显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ꎬ且均有不同程度的弥散下降ꎮ1.4㊀影像学检查㊀70例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ꎬ其中45例以斑片或带状实变为主ꎬ25例单侧分布ꎬ20例双侧分布ꎬ可伴有支气管充气征㊁散在磨玻璃影㊁结节影ꎬ2例伴有少量胸腔积液ꎻ20例呈双肺间质样病变伴渗出ꎻ5例为局灶团块性分布ꎬ考虑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ꎬ3例位于右肺ꎬ2例位于左肺ꎬ最大直径2~6.5cmꎬ靠近胸膜ꎬ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胸膜反应ꎬ3例团块周边可见磨玻璃影像ꎬ2例团块内见液性暗区ꎬ1例周边见树芽样渗出ꎮ1.5㊀病原学诊断及分布㊀血清及尿抗原检测41例ꎬ痰培养2例ꎬ咽拭子核酸检测5例ꎬ肺泡灌洗检测7例ꎬ肺活检20例ꎮ5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中ꎬ确诊为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各1例ꎬ腺病毒感染1例ꎬ均肺泡灌洗液检测确诊ꎻ甲流病毒感染1例ꎬ经咽拭子核酸检测确诊ꎻ1例为结核感染ꎬ经肺活检病理确诊ꎮ其余65例患者中ꎬ病毒感染29例ꎬ其中HIV感染17例(均为血清学诊断)ꎬ甲型流感病毒感染6例(4例咽拭子核酸检测诊断ꎬ2例同时肺泡灌洗液检测诊断)ꎬ巨细胞病毒感染3例(血清学检测诊断)ꎬ乙型流感病毒2例(血清学检测诊断)ꎬ带状疱疹病毒感染1例(肺泡灌洗检测诊断)ꎮ新型隐球菌感染8例(均为活检病理确诊ꎬ其中5例血清隐球菌抗原检测同时阳性)ꎮ分枝杆菌感染6例(均为活检病理确诊)ꎮ军团菌感染7例(均为尿军团菌抗原检测诊断)ꎮ支原体感染7例(均为血清学诊断)ꎮ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各1例(均为痰培养诊断)ꎮ曲霉菌3例㊁奴卡菌及放线菌感染各1例(均为活检病理确诊)ꎮ大肠埃希菌1例(肺泡灌洗培养诊断)ꎮ1.6㊀误诊情况㊀70例患者中ꎬ50例误诊为单纯肺部感染而反复调整抗生素ꎬ症状改善不佳或持续加重ꎬ进一步侵入检查ꎬ机化性肺炎才得以确诊ꎻ8例误诊为单纯隐源性机化性肺炎ꎻ3例误诊为肺癌ꎬ1例误诊为肺脓肿ꎬ另8例情况不明ꎮ1.7㊀治疗与转归㊀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ꎬ13例患者初始抗感染无效ꎬ给予气管镜活检或外科肺活检ꎬ明确机化性肺炎的同时查找到明确致病菌ꎬ在更改抗感染方案的同时ꎬ给予全身糖皮质激素应用ꎬ症状好转ꎮ8例初始治疗无效ꎬ肺活检病理提示为机化性肺炎ꎬ给予糖皮质激素后症状仍进展ꎬ重复肺活检3例见分枝杆菌ꎬ1例见奴卡菌ꎬ加用对应抗感染ꎬ症状及影像好转ꎮ37例入院初始进行血清㊁尿㊁痰㊁支气管镜灌洗病原学检测等ꎬ明确致病菌ꎬ但依据病原学结果抗感染ꎬ症状仍持续恶化ꎬ随后进行肺活检病理提示机化性肺炎后ꎬ加用糖皮质激素ꎬ35例患者症状及影像学好转ꎬ1例HIV感染及1例巨细胞病毒感染伴机化性肺炎患者病情继续进展ꎬ最终死亡ꎮ12例初始治疗后症状完全或部分好转ꎬ但监测肺部影像显示肺部阴影吸收不佳ꎬ进一步气管镜或外科肺活检病理提示机化性肺炎ꎬ其中3例加用糖皮质激素ꎬ症状好转ꎬ余9例未予任何治疗ꎬ随访1年病情无复发ꎬ影像学显示5例病灶缩小ꎬ4例病灶无明显变化ꎮ2㊀讨㊀论㊀㊀机化性肺炎是间质性肺炎的一种ꎬ典型胸部CT表现为以下肺㊁胸膜下分布的片状渗出实变影[1 ̄2]ꎬ但少数情况下ꎬ机化性肺炎亦可表现为局灶性结节或大块实变ꎬ称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3]ꎮ机化性肺炎的发生与各种损伤导致的非特异炎性反应有关ꎬ常见原因有组织胶原性疾病㊁药物㊁放疗等ꎬ感染亦可引起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发生ꎬ但容易为临床所忽视ꎮ㊀㊀目前ꎬ感染继发机化性肺炎的详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ꎬ一般认为下呼吸道出现病原体感染ꎬ首先损伤肺泡上皮细胞ꎬ随后触发T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聚集㊁增殖及活化ꎬ导致各种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ꎬ包括各种促纤维因子ꎬ最终引起纤维母细胞的活化增生ꎬ启动纤维增生及肉芽肿形成的过程ꎬ如及早干预ꎬ这个过程可完全可逆ꎬ但如果不能早期识别ꎬ虽应用糖皮质激素ꎬ亦无法扭转其病理进展ꎬ可发展为肺纤维化ꎬ导致不可逆转的活动耐量受损[4 ̄5]ꎮ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是机化性肺炎的一个特殊类型ꎬ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相似ꎬ目前认为引起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继发病因最常见的为感染ꎮ在本研究中ꎬ5例患者病灶呈现外周局灶性分布ꎬ考虑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ꎮMelloni等[6]的研究显示ꎬ超过1/2的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存在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ꎬ因此推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形成与感染密切相关ꎮ另外一项研究显示ꎬ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活检病理提示常伴随中性粒细胞的浸润[7]ꎬ支持局灶机化性肺炎与感染相关的理论ꎮ本研究中共包括5例FOP患者ꎬ其中2例细菌感染ꎬ2例病毒感染ꎬ1例为结核感染ꎬ均发生在外带肺野ꎬ推测由于外周肺野炎性反应引流不畅㊁炎性反应吸收较慢或吸收不完全有关ꎮ㊀㊀机化性肺炎临床症状与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较为相似ꎬ临床症状不特异ꎬ发热症状多见ꎬ影像学表现多样ꎬ多数呈斑片实变[8 ̄9]ꎬ疾病初始很难与肺部感染性疾病鉴别ꎬ而对于感染后机化性肺炎患者ꎬ在已经明确存在致病菌的基础上ꎬ病情出现迁延或复发ꎬ临床更容易一味调整抗感染治疗ꎬ而忽视合并机化性肺炎的可能ꎬ对于随后的病情反复ꎬ临床更容易认为原发感染反复或继发新病原菌感染可能性大ꎬ常见处理为反复进行病原体检测并调整抗生素ꎬ造成病情的延误ꎮ因此ꎬ感染后机化性肺炎最常误诊为单纯感染性疾病ꎬ单纯根据临床症状及肺部影像极难对二者做出鉴别ꎮ对于感染后机化性肺炎的诊断ꎬ最重要的是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此病的诊断意识ꎬ病情改善不佳的患者及早进行侵入性检查ꎬ需要注意的是ꎬ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不同ꎬ感染后机化性肺炎病灶分布常与发病初始部位相关ꎬ与原发感染部位一致或邻近原感染部位出现ꎬ而并非总是以下肺为主ꎬ因此当发生部位不典型时ꎬ临床不可轻易否决机化性肺炎的可能ꎮ㊀㊀机化性肺炎多数呈斑片分布ꎬ极少部分患者可呈囊性㊁空洞样改变[10]ꎬ与结核或恶性空洞有时难以鉴别ꎮ此研究未见空洞改变的机化性肺炎ꎬ多数为斑片实变ꎬ部分患者呈现间质样影像ꎬ少部分机化性肺炎可呈局灶性分布ꎬ称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ꎬ容易误诊为肺癌ꎮFOP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多发于右肺ꎬ但其他肺叶亦可发生ꎬ形态常不规则ꎬ最常表现为楔形团块ꎬ常临近胸膜ꎬ边缘模糊ꎬ可见临近胸膜肥厚ꎬ胸膜下脂肪间隙清晰ꎬ上述特点有利于与肺癌的鉴别[11 ̄12]ꎬ但在部分FOP㊁尤其部分小病灶FOP影像学表现为小结节ꎬ合并空泡征㊁肺血管穿行等表现与腺癌影像学表现极为相似ꎬ单纯临床及影像学上与肺癌鉴别仍极为困难ꎬ因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常外周分布ꎬ局部经皮穿刺易于操作ꎬ对于临床初步排查具有推荐意义ꎮ㊀㊀机化性肺炎一般实验室检查并无特异性ꎬ支气管肺泡灌洗细胞学分类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机化性肺炎的存在ꎬ一般认为肺泡灌洗液淋巴细胞比例超过25%应注意机化性肺炎可能[13]ꎬ肺泡灌洗液CD4/CD8通常小于1[14]ꎮ但此研究显示52例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结果中ꎬ不足50%的患者以淋巴细胞为主ꎬ很多感染后机化性肺炎患者肺泡灌洗液以中性粒细胞比例为主ꎬ考虑与感染持续存在有关ꎮ既往很多研究显示感染好转后继发机化性肺炎肺泡灌洗液亦可以中性粒细胞为主[15]ꎬ在少部分病例ꎬCD4/CD8不降低反而增高[16]ꎬ机制并不完全清楚ꎮ感染后机化性肺炎的诊断最终仍需要依赖于病理检查ꎬ此研究显示ꎬ入组患者中ꎬ仅少部分患者通过气管镜活检或经皮穿刺肺活检确诊ꎬ大部分患者进行了外科肺活检ꎬ因此鉴于气管镜活检及经皮肺活检取到的标本量有限ꎬ上述检查病情仍不明确时ꎬ应积极进行外科肺活检ꎮ㊀㊀本研究显示ꎬ感染后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2类ꎬ一类患者可表现初始抗感染或针对感染病原体治疗后ꎬ症状始终不缓解ꎬ活检病理显示感染与机化性肺炎并存ꎮ另一类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后ꎬ临床症状一过性好转或完全缓解ꎬ但2~3周后才出现机化性肺炎的相应症状及影像学表现ꎮ由此研究可以看出ꎬ感染与机化性肺炎发生的时间界限并不清晰ꎬ且在各个个体之间发生的时间差别较大ꎬ部分患者机化性肺炎与感染并存发生ꎬ而在部分患者则在感染治愈后ꎬ炎性反应却仍未终止ꎬ过度的炎性反应链仍在进展ꎬ从而导致机化性肺炎的发生[17]ꎮ因此ꎬ感染后机化性肺炎最常见误诊为单纯肺部感染ꎬ认为疾病进展与感染控制不佳或新发感染有关ꎬ反复调整抗生素无效方才进行侵入性检查ꎬ为机化性肺炎诊断延误最主要的原因ꎮ对于初步诊断肺炎但初始治疗无反应的ꎬ或抗感染治疗症状好转但随后病情复发的患者ꎬ或症状好转但影像学吸收不佳的患者ꎬ应加强对感染诱发机化性肺炎的诊断意识ꎬ对于此类患者ꎬ查找病原学的同时ꎬ更积极地进行肺泡灌洗㊁气管镜活检查找诊断线索ꎬ必要时应行肺活检ꎻ另一方面ꎬ本研究中8例活检显示为机化性肺炎ꎬ但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ꎬ重复活检提示奴卡菌㊁结核菌感染ꎮ对病理提示机化性肺炎但糖皮质激素治疗欠佳的ꎬ应注意继发因素的查找ꎬ除了进行风湿免疫㊁特殊药物等常见继发原因的排查ꎬ感染亦应成为继发病因排查原因之一ꎬ切不可盲目予糖皮质激素加量ꎬ造成病情延误ꎮ㊀㊀总之ꎬ感染诱发机化性肺炎可能是一个被临床低估的疾病ꎬ可发生于各种病原体感染之后ꎬ可以与感染伴随发生ꎬ亦可在感染控制之后继发发生ꎬ单凭临床症状及影像鉴别较为困难ꎬ对于感染症状控制不佳㊁或影像学改善不佳的患者ꎬ临床医师应想到感染后机化性肺炎的可能ꎬ避免抗生素的过度经验性应用ꎻ而对于病理提示机化性肺炎但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ꎬ亦应避免糖皮质激素的轻率加量ꎬ而应首先注重包括感染在内的继发因素的排查ꎮ利益冲突:无作者贡献声明何彦侠:设计研究方案ꎬ实施研究过程ꎬ搜集并整理研究资料ꎬ论文撰写及统计学分析ꎻ李秀业㊁熊鑫㊁吴文杰:搜集整理研究资料ꎻ薛兵:提出研究思路并进行论文审核参考文献[1]㊀杨青兰ꎬ张建银ꎬ马金秀.30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ꎬ2016ꎬ38(10):1202 ̄1204.DOI:10.16050/j.cnki.issn1674 ̄6309.2016.10.030.[2]㊀EplerGR.Bronchiolitisobliteransorganizingpneumoniaꎬ25years:avarietyofcausesꎬbutwhatarethetreatmentoptions[J].ExpertRevRespirMedꎬ2011ꎬ5(3):353 ̄361.DOI:10.1586/ers.11.19. [3]㊀韩文广ꎬ王红梅ꎬ周永ꎬ等.多层螺旋CT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ꎬ2016ꎬ24(2):106 ̄110.DOI:10.3969/j.issn.1005 ̄5185.2016.02.006.[4]㊀KesslerATꎬKharratAIꎬKourtisAP.Criptococcusneoformansasacauseofbronchiolitisobliteransorganizingpneumonia[J].JInfectChemotherꎬ2010ꎬ16(3):206 ̄209.DOI:10.1007/s10156 ̄010 ̄0039 ̄7.[5]㊀HaroonAꎬHigaFꎬHibiyaKꎬetal.organizingpneumoniapatterninthefollowing ̄upCToflegionella ̄infectedpatients[J].JInfectChe ̄motherꎬ2011ꎬ17(4):493 ̄498.DOI:10.1007/s10156 ̄010 ̄0205 ̄y. [6]㊀MelloniGꎬCremonaGꎬBandieraAꎬetal.Localizedorganizingpneumonia:reportof21cases[J].AnnThoracSurgꎬ2007ꎬ83(6):1946 ̄1951.[7]㊀HuoZꎬFengREꎬTianXLꎬetal.Clinicophthologicalfindingsoffo ̄calorganizingpneumonia:aretrospectivestudyof37cases[J].IntJExpPatholꎬ2015ꎬ8(1):511 ̄516.[8]㊀MehrianPꎬShahnaziMꎬDahajAAꎬetal.Thespectrumofpresenta ̄tionsofcryptogenicorganizingpneumoniainhighresolutioncompu ̄tedtomography[J].PolJRadiolꎬ2014ꎬ79(5):456 ̄460.DOI:10.12659/PJR.891011.[9]㊀孙锦贤ꎬ屠春林ꎬ胡建荣ꎬ等.隐源性机化性肺炎4例并文献复习[J].疑难病杂志ꎬ2012ꎬ11(10):784 ̄786.DOI:10.3969/j.issn.1671 ̄6450.2012.10.022.[10]㊀王娇莉ꎬ黄晟ꎬ王利民ꎬ等.以肿块伴空洞为影像学表现的局灶型机化性肺炎2例分析[J].浙江医学ꎬ2009ꎬ31(9):1322 ̄1723.DOI:10.3969/j.issn.1006 ̄2785.2009.09.062.[11]㊀倪力ꎬ韩锋锋ꎬ张悦.1例误诊为肺栓塞的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并文献复习[J].国际呼吸杂志ꎬ2012ꎬ32(12):887 ̄890.DOI:10.3760/cma.j.issn.1673 ̄436X.2012.012.003.[12]㊀聂晓ꎬ李海军ꎬ聂思.局灶性机化性肺炎CT表现[J].实用放射学杂志ꎬ2015ꎬ31(10):1620 ̄1623.DOI:10.3969/j.issn.1002 ̄1671.2015.10.011.[13]㊀SheikhIAꎬSaadiaNꎬSheikhN.etal.SimultaneousdiagnosisofcryptogenicorganizingpneumoniaandHIVina45yearoldman[J].AmJCaseRepꎬ2012ꎬ13(2):166 ̄168.DOI:10.12659/AJCR.883277.[14]㊀杨青兰ꎬ张建银ꎬ马金秀ꎬ等.30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ꎬ2016ꎬ38(10):1202 ̄1204.DOI:10.16050/j.cnki.issn1674 ̄6309.2016.10.030.[15]㊀NatoriHꎬKogaTꎬFujimotoKꎬetal.Organizingpneumoniaassoci ̄atedwithMycoplasmapneumoniainfection[J].JpnJRadiolꎬ2010ꎬ28(9):688 ̄691.DOI:10.1007/s11604 ̄010 ̄0473 ̄6.[16]㊀HamadaKꎬNagaiSꎬHaraYꎬetal.Pulmonaryinfectionofmyco ̄bacteriumavium ̄intracellularecomplexwithsimultaneousorganizingpneumonia[J].InternMedꎬ2006ꎬ45(1):15 ̄20.[17]㊀齐菲ꎬ苏宪灵ꎬ李玉柱.隐源性机化性肺炎24例临床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ꎬ2015ꎬ29(4):211 ̄213.DOI:10.3969/j.issn.1001 ̄0025.2015.04.004.(收稿日期:2018-04-01)。

42例机化性肺炎临床诊疗分析

42例机化性肺炎临床诊疗分析

㊃短篇论著㊃42例机化性肺炎临床诊疗分析曹励强㊀黄燕华㊀华檬㊀崔学范DOI:10.3877/cma.j.issn.1674⁃6902.2018.04.020作者单位:210029江苏,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通信作者:崔学范,Email:xuefancui@163.comʌ关键词ɔ㊀机化性肺炎;㊀回顾性分析;㊀肺中图法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B㊀㊀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pneumonia,OP)是肺部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按病因可分为特发性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organizingpneumonia,COP)和感染㊁药物㊁毒物㊁放疗㊁结缔组织疾病等所引发的继发性机化性肺炎(secondaryorganizingpneumonia,SOP)两类[1]㊂近年来,随着医疗诊治水平的提高,机化性肺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均缺乏特异性,临床上仍易误诊,给患者及医院带来医疗负担㊂现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经病理确诊的机化性肺炎患者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㊂资料与方法一㊁研究对象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3月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机化性肺炎住院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证实,其中男13例(31%),女29例(69%),年龄38 76岁,平均(59.8ʃ9.37)岁,1例为油漆工人,其余均无有毒气体接触㊁放射㊁中毒等病史㊂有吸烟史8例(19%),合并高血压者8例(19%),糖尿病者6例(14.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1例(2.3%),甲状腺功能减退者1例(2.3%),抑郁症1例(2.3%)㊂42例患者中,1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㊁41例经皮肺穿刺获取肺组织病理标本,并切片染色行镜检㊂二㊁实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Excel表格对患者的一般资料㊁临床表现㊁实验室辅助检查㊁病理学及影像学等资料进行统计,对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㊂结㊀㊀果一㊁临床表现34例(81%)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咳痰患者主要为少量白色黏液痰,其中有6例(14.3%)为干咳;咯血者6例(14.3%),多为痰中带血;胸痛者11例(26.2%);呼吸困难者15例(35.7%),表现为胸闷气急或活动后气喘;22例(52.4%)患者出现发热,多为低热,无明显规律可循;11例(26.2%)乏力,5例(11.9%)盗汗,11例(26.2%)体重下降,另有1例出现腹胀嗳气,1例出现全身皮疹伴瘙痒㊂2例患者无任何症状,均为体检异常时发现㊂42例患者中,1例(2.3%)闻及明显的双侧中下肺Velcro啰音,另有16例(38.1%)闻及不同程度的湿啰音,均分布于下肺㊂二㊁实验室检查42例患者中,白细胞计数升高者12例(28.6%),平均白细胞总数为(12.1ʃ2.3)ˑ109/L,均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15例(35.7%)血红蛋白降低,平均(102.1ʃ14.1)g/L㊂26例患者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tate,ESR),其中22例(84.6%)升高(74.5ʃ34.2)mm/1h㊂35例患者测定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27例(77.1%)升高(68.5ʃ54.8)mg/L㊂35例患者进行血液肿瘤标志物测定,19例(54.3%)出现异常,其中13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升高,最高62.5ng/ml,6例细胞角蛋白19片段升高,最高13.36ng/ml,5例糖链抗原72⁃4升高,最高56U/ml,3例糖链抗原125升高,最高51.46KU/L,2例糖链抗原19⁃9升高,最高107.8U/ml,1例癌胚抗原稍高4.97μg/L㊂27例行风湿免疫检测,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阳性,1例cANCA弱阳性㊁PR3⁃cANCA弱阳性,2例抗Ro52阳性,均无特异性㊂8例患者行血气分析,7例(87.5%)表现为低氧血症㊂所有患者痰培养/血培养均未见细菌㊁真菌㊁结核杆菌生长㊂25例(59.5%)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白蛋白降低(31.3ʃ3.6)g/L㊂根据血白蛋白浓度,将42例患者分成3组,正常组18例㊁轻度降低组14例㊁严重降低组10例,病情分析,见表1㊂16例作了血D⁃二聚体检测,13例(75%)升高(2.5ʃ2.8)mg/L,其中白蛋白ɤ30g/L的患者中有5例(62.5%),D⁃二聚体指标(2.1ʃ1.5)mg/L;白蛋白>30g/L的患者中有7例(87.5%),D⁃二聚体指标(8.1ʃ14.5)mg/L㊂7例患者行肺功能检查,1例配合欠佳,4例(57.1%)患者出现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轻度弥散功能障碍㊂三㊁肺部CT表现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斑片状阴影32例(76.2%);单发或多发结节7例(16.7%);占位肿块3例(7.1%);少量胸腔积液4例(9.5%);纵膈淋巴结增大或增多6例(14.3%)㊂其中单侧发病者12例(28.6%),双侧发病者30例(71.4%)㊂表1 42例患者临床资料组㊀别正常组轻度降低组严重降低组例数[n(%)]18(42.9)14(33.3)10(23.8)发热[n(%)]7(38.9)7(50)8(80)WBC异常[n(%)]2(11.1)5(35.7)5(50)㊀均值ˑ109/L11.2ʃ3.212.0ʃ2.712.3ʃ2.7ESR异常[n(%)]9(75)8(88.9)5(100)㊀均值mm/H59.4ʃ28.872ʃ37.495ʃ30.5CRP异常[n(%)]8(75)9(88.9)10(100)㊀均值mg/L67.2ʃ44.240.7ʃ28.394.7ʃ69.9肺部CT(双侧病变)㊀[n(%)]10(55.6)10(71.4)10(100)纵膈淋巴结异常㊀[n(%)]2(11.1)2(14.3)2(20)胸腔积液[n(%)]1(5.6)1(7.1)2(20)住院天数(d)11.4ʃ3.613.2ʃ5.313.9ʃ4.4四㊁病理学检查所有肺组织标本镜下可见间质胶原纤维增生㊁纤维母细胞增生,伴急/慢性炎细胞浸润,部分患者局部肺泡腔萎缩伴腺样化生,病灶区小气道内可见成纤维细胞栓伴有黏液变性或粘液栓,少数标本可见肺泡腔内Masson小体形成㊂五㊁临床诊治42例患者在初步诊断中,29例优先考虑为肺部感染,4例考虑为肿瘤可能,8例考虑为机化性肺炎,1例考虑为肺结节病㊂39例患者入院前已使用过抗生素抗感染治疗㊂入院后,在未病理明确诊断前,大部分患者接受过抗感染治疗,但疗效均不佳㊂病理明确后,40例患者接受了激素治疗,病情均好转,稳定后予激素口服出院,并嘱其定期门诊复查㊂另1例患者因病灶微小且局限,无免疫异常,予口服阿奇霉素出院;1例患者因考虑激素影响抗抑郁药物疗效,暂不予激素治疗㊂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2.6ʃ4.4)d㊂讨㊀㊀论机化性肺炎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局限或播散性肺疾病所致的一种肺组织学损伤,病理上常表现为肉芽组织存在于远端肺组织,即肺泡和肺泡管中存在肉芽组织栓,并可延伸至细支气管的一组疾病[2⁃5]㊂2002年,美国胸科协会/欧洲呼吸病学会提出了将OP分为COP和SOP[6],两者在临床㊁病理与影像学上无明显差异,但发病率COP稍高于SOP㊂Maldonado等[7]通过26例外科肺活检病例,发现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多数情况下都属隐源性,少数病例为感染所致㊂本文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不吸烟者明显多于吸烟者,但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吸烟是否与机化性肺炎发生相关[8]㊂诸多患者以咳嗽㊁咳少量白黏痰㊁呼吸困难起病,体查多能在下肺闻及湿啰音,而Velcro爆裂音少及㊂在入院后的相关检查中,白细胞计数㊁ESR㊁CRP均升高,与文献研究结果相一致[9⁃12],但缺乏特异性㊂少数患者还出现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加和/或淋巴细胞减少,缺乏临床意义㊂但也有文献表明,血淋巴细胞减少或缺乏可能意味着疾病预后不良[13]㊂血生化检查中,本研究发现随着血白蛋白浓度越低,各组患者临床表现㊁炎症指标㊁影像学表现㊁住院天数也不尽相同,白蛋白浓度的降低程度可能与住院患者病情轻重相关,或可预测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时也需警惕低蛋白血症引起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并及时应用抗凝药物预防㊂本研究中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因严重低蛋白血症(22.7g/L)出现肺血栓栓塞症㊂81.3%的患者出现D⁃二聚体升高,与万丽娟等[14]的研究报道相一致,其原因与意义尚不明明确,可能与血白蛋白浓度降低相关,但尚需收集更多临床病例再分析验证㊂本组行肺功能检测的患者数尚且不足,但大部分表现为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轻度弥散功能障碍,与李惠萍等[15]的研究结果相似㊂患者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多数有低氧血症㊂影像学检查是辅助诊断机化性肺炎的重要手段,但表现多变缺乏特征性,大多表现为双侧肺部渗出性病变,本组3例可见支气管充气影,部分患者在住院期间复查胸部CT可见病变游走变化,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8,16⁃17]㊂在临床工作中,机化性肺炎常因缺乏特征性改变被误诊为肺炎[18⁃20],本组92.9%的患者入院前已接受抗感染治疗,但都无效或病情出现进展㊂目前,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机化性肺炎的有效药物,建议初治非重症患者口服泼尼松0.75mg/(kg㊃d)开始,4周后逐步减量,总疗程一般6 12个月㊂但在激素调整过程中病情易复发㊂本病预后良好,只有少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病情仍持续进展,最终死于呼吸衰竭㊂本组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病情均好转出院,未出现呼吸衰竭死亡病例㊂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徐凌,沈策.机化性肺炎的研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07,27(24):1903⁃1906.2㊀CottinV,CordierJF.Cryptogenicorganizingpneumonia[C].Seminarsinrespiratoryandcriticalcaremedicine.ThiemeMedicalPublishers,2012,33(5):462⁃475.3㊀RobertonBJ,HansellDM.Organizingpneumonia:akaleidoscopeofconceptsandmorphologies[J].EurRadiol,2011,21(11):2244⁃2254.4㊀张明,范贤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110⁃111.5㊀于金燕,陈鹏,王力玄,等.隐源性机化性肺炎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9(1):188⁃190.6㊀AmericanThoracicSociety,EuropeanRespiratorySociety.AmericanThoracicSociety/EuropeanRespiratorySocietyInternationalMultidisciplinaryConsensusClassificationofIdiopathicInterstitialPneumonia[J].AmJRespirCritCareMed,2002,165(2):277⁃304.7㊀MaldonadoF,DanielsCE,HoffmanEA,etal.Focalorganizingpneumoniaonsurgicallungbiopsy:causes,clinicoradiologicfeatures,andoutcomes[J].Chest,2007,132(5):1579⁃1583.8㊀KingTEJr.Clinicaladvancesinthediagnosisandtherapyoftheinterstitiallungdiseases[J].AmJRespirCritCareMed,2005,172(3):268⁃279.9㊀刘伟,潘琳琳,谢雪婷,等.25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临床分析[J].沈阳医学院院报,2016,18(4):262⁃264.10㊀杨青兰,张建银,马金秀,等.30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6,38(10):1202⁃1204.11㊀张文静,廖晨,王彦,等.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诊断治疗[J/CD].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5,8(6):747⁃749.12㊀肖祖克,吴西雅,周洪,等.隐源性机化性肺炎14例临床分析[J].国际呼吸杂志,2012,32(14):1048⁃1051.13㊀VazAP,MoraisA,MeloN,etal.Azithromycinasanadjuvanttherapyincryptogenicorganizingpneumonia[J].RevPortPneumol,2011,17(4):186⁃189.14㊀万丽娟,刘超,方向群.隐源性机化性肺炎18例临床分析[J].国际呼吸杂志,2014,34(24):1841⁃1845.15㊀李惠萍,范峰,李秋红,等.肺活检证实隐源性机化性肺炎25例临床诊治体会[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4):259⁃264.16㊀吴晓华,马大庆,靳二虎,等.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HRCT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7):1217⁃1221.17㊀徐健,宋伟,金征宇.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影像学特点[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6,28(1):58⁃60.18㊀张银,赵云峰.表现为重症肺炎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一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1):66⁃68.19㊀丛俊华,杨玉,黄茂,等.隐源性机化性肺炎9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1958⁃1960.20㊀刘巧维,胡红,佘丹阳,等.病理确诊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12例临床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3):223⁃224.(收稿日期:2018⁃01⁃05)曹励强,黄燕华,华檬,等.42例机化性肺炎临床诊疗分析[J/CD].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8,11(4):471⁃473.静脉中长导管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气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孙晓容㊀李长桂DOI:10.3877/cma.j.issn.1674⁃6902.2018.04.021作者单位:400037重庆,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科通信作者:孙晓容,Email:601970560@qq.comʌ关键词ɔ㊀中心静脉中长导管;㊀肺部疾病;㊀自发性气胸中图法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B㊀㊀大量胸腔积液治疗的关键是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尽快引流胸水或抽水,避免产生包裹性胸腔积液或胸膜粘连[1]㊂自发性气胸为呼吸内科的常见病㊁多发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伴有细支气管炎症,在发生肺大泡退行性边破裂之后,便会诱发自发性气胸㊂胸腔闭式引流是临床治疗该病症最常见的治疗举措,虽然传统的肋间切开置入粗硅胶管的引流效果较好,但是却有着创伤大㊁易切口感染以及疼痛显著等并发症[2],所以逐渐被中心静脉导管逐渐取而代之,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对其临床应用的优越性进行探讨㊂对象与方法一㊁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88例,所有患者皆经胸部X线或CT检查确诊为气胸,肺压缩超过30%㊂且行肺功能检查,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3]㊂B超及X线照射检查均有中㊁大量胸腔积液㊂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在7d以内,主要有胸闷㊁胸痛㊁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㊂其中交通性气胸36例㊁闭合性气胸52例㊂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对照组40例㊂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8例㊁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从50 75岁,平均年龄为62.3岁㊂研究组中男性患者30例㊁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从52 77岁,平均年龄为63.4岁㊂二㊁研究方法两组患者皆嘱常规卧床休息,并予以吸氧㊁解痉平喘㊁祛痰止咳以及抗感染等针对性治疗,并使用不同的方法置管引流㊂研究组使用中心静脉中长导管加持续低负压吸引引流㊂取患者常规胸穿体位,确定穿刺点,选定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者是依照X线胸片肺压缩情况进行选择㊂主治医师左手将穿刺处的皮肤进行固定,右手持套管针,逐渐进针㊂回抽见有气体之后,插入引导钢丝,将套管针拔出,同时置入中心静脉中长导管约6 8cm,再将钢丝退出来,分别接入橡胶管㊁水封瓶㊂这时能够看到水封瓶引流管中的水柱呈波动或。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浙江临床 医学 2 1 2月第 l 卷第 2 02年 4 翅

1 5・ 7
隐源性机化性肺 炎的临床分析
王佳 佳 黄 建安 穆传勇 雷 伟
隐源 性机 化性 肺 炎 ( O 是 相 对 于 继 发 性 机 C P)
影 3例 、 变并见 支 气 管 空 气 症 1例 ( 1 、 窝 实 图 )蜂 肺 1 ( 2 。1 例 图 ) 2例 患 者 中双 侧 肺 部 病 变 6例
用量后临床表现及肺部影像学又明显改善。

罚 B
作者单位 :10 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250
图4 一患者确诊 为 C P , 予甲基强的松龙 4 m / 静脉 滴注。A示左 O后 给 0 gd
肺 上 叶 尖 后段 病 灶 明 显 ; 为 治 疗后 l d复 查 C 病 灶 已基 本 吸 收 B O T。
(7 7 ) C P > . mg L6例 ( 0 O ) E R > 1. % ,R 3O / 5. % , S
后, 给予强的松 3 5m / 0— 0 gd口服 , 中 4例 因病 其
情较 重 , 给予 甲基 强 的松 龙 4 m / 0 g d静 脉 滴 注 ( 症
状 改善 后 改强 的松 口服 ) 。应 用 激 素 治 疗 后 效 果 明显 , 图 4 门诊 随访 期 间 , 2例 患 者 分 别 在 见 。 有
肺 活 检 或 胸 腔 镜 下 肺 活 检 取 得 标 本 。 诊 断 明 确
1 ( 33 , 0例 8. %) 咳嗽 咳痰 7例 ( 83 , 闷气 5 . %) 胸 急 5例 ( 17 ) 消 瘦 3例 ( 5 0 ) 盗 汗 3例 4.% , 2.% ,
(50 ) 鼻塞 、 涕 、 2. % , 流 咽痛 2例 (7 7 ) 1. % 。体 征 :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CT诊断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CT诊断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CT诊断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是一种临床病理命名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原因不明,国内外文献多为个案报道,其CT影像表现多样,诊断较困难。

临床多数肺间质性类疾病较难治愈,但是COP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及时诊断并治疗,大都患者治愈较好,所以了解COP 的CT影像表现非常重要。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我院2009年9月~2013年8月经临床-影像---病理诊断为COP的患者62例,男46例,女16例,年龄20~75岁,中位年龄55岁,其中54例为亚急性或缓慢发病,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的时间约为2w~24个月,主要呼吸道症状有干咳(50例)、胸闷气短、活动后气急(8例)、咯少量痰(6例);全身症状有发热(26例,中度发热为主)、局部胸痛(18例)、体重减轻(6例)、乏力(8例)等。

12例患者在两侧中下肺部可闻及Velcro音(吸气相爆裂音)。

14例患者肺功能显示为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其余8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为偶然胸片体检时发现及进一步CT检查。

1.2CT扫描方法采用GE16排CT,均常规平扫,56例增强,32例成像建薄。

1.3图像分析经多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共同讨论读片,将COP的CT征象分为肺实变影、磨玻璃影、结节影、各类线带状影等4大类型。

结节影包括小结节(直径≤1cm)和大结节(直径>1cm)两种;各类线带状影主要包括:由Murphy 等提出的各类线带状阴影,表现为起于支气管沿支气管放射状与胸膜相连的各类线带状影,或位于胸膜下与支气管无关的各类线带状影;Ujita等提出的小叶周围型线状影,表现为类似小叶间隔增厚的曲线的线状影,比较厚,呈拱形、弓形、多边形。

按病变在肺野的位置分為胸膜下、支气管血管束旁、胸膜下和支气管血管束旁、随机分布4类。

上肺分布指大部分病变在气管隆突水平以上,下肺分布指大部分病变在气管隆突水平以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例机化性肺炎临床影像研究
发表时间:2012-12-29T09:11:59.4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9期供稿作者:胡晓文陈昀陆士荣[导读] 目的研究机化性肺炎临床与影像特点及诊断要点。

胡晓文陈昀陆士荣(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西景德镇 333000)
【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9-0139-02 【摘要】目的研究机化性肺炎临床与影像特点及诊断要点。

结果机化性肺炎是一种特殊性肺炎,多发生在老年人,病理上在肺部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的基础上产生炎性感染,可形成片状、点状或小结节状阴影,少数可形成肿块状阴影。

分为单灶型、多灶型与弥漫型。

多反复发生,很难治愈。

临床上可分为活动期与静止期。

多合并肺部基础性疾病。

【关键词】肺炎机化
机化性肺炎指肺部炎症长期不能完全吸收而产生大量纤维组织增生[1]。

在我们的实践中这一个过程不易观察到,而见到的是肺部炎症病变中同时伴有多量的纤维条索影,治疗后炎性病变可完全或不完全吸收,而纤维条索影持久存在,以后又在此区域反复发生炎性病变。

鉴于文献上没有大组的病例报告,我们收集30例作统计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本组30例取自我院1982年~2012年间的住院病例,最少观察时间3个月,最长观察时间20年。

1 临床资料
1.1 年龄:30~90岁。

1.2 性别:男19例;女11例。

1.3 住院次数:住院一次18人;两年内2次以上住院12例。

1.4 住院时间平均1个月。

1.5 临床症状:发热5例,咳嗽22例,咳痰19例,以白色泡沫痰为多,胸闷气急10例,咳血3例。

1.6 血象:白细胞升高6例伴中性粒细胞升高2例;单纯中性粒细胞升高13例;余为正常范围。

1.7 肺部其他病变:肺气肿18例伴肺大泡形成2例,陈旧性肺结核2例。

1.8 伴其他疾病:高血压、脑腔梗2例,糖尿病1例,糖尿病伴肾病、肺心病2例。

2 影像检查及表现:
2.1 30例均作X线胸片检查,其中25例为数字X线摄影(DR),至少检查2次。

2.2 胸片基本表现:在纤维条索阴影的基础上出现炎性病灶,包括中、小片状实质性阴影、粟粒或小结节状阴影,少数有较大结节与磨玻璃片状阴影出现。

2.3 CT扫描除发现上述纤维条索与炎性病变以外,可见散在性小囊状支气管扩张征象。

2.4 炎性肿块2例:曾误诊肺癌,CT下轻度强化,经观察三年无变化,周围有明显纤条影及轨道征,反复并发小片状影,在CT扫描上,上下层面的肿块形态明显变化,故可确诊为炎性肿块。

2.5 病变分布区域:
a单灶病变:17例。

b多灶病变:10例,其中三个病灶区3例。

c弥漫性病灶3例,主要分布于中、下肺野。

3 疗效观察
3.1 胸片观察:无变化4例,小部分吸收1例,部分吸收10例,大部分吸收7例,部分吸收后又增加5例,基本吸收3例。

3.2 临床观察:全部症状改善,好转出院。

二讨论
1 关于名称问题:机化性肺炎也可称慢性肺炎[2],有一个慢性且反复发作的过程。

但其病理特征为或多或少、局限或弥漫性的纤维组织增生,使肺组织的正常解剖结构发生明显的破坏,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小支气管扩张,痰液的聚积很容易在此基础上反复发生肺炎,故用机化性肺炎这一名称更贴切。

2 发病原因:关键问题是纤维组织增生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系肺炎长期不能完全吸收所致[1],这对局限性纤维组织增生可以解释,但对弥漫性、多发性的纤维组织增生则无法解释。

本组机化性肺炎的平均年龄为67.4岁,老年人在长期的生活与工作过程中,肺部会多次发生各种炎症,包括肺炎及急、慢性支气管炎,本组有一部分病人临床诊断为COPD合并感染;另外本地区肺结核发生率较高。

这些疾病均可引起程度不等局限或广泛性纤维组织增生。

在此基础上发生机化性肺炎的可能性增多。

3 分型:根据本组资料可分为单灶型、多灶型、与弥漫型。

4 诊断和鉴别诊断
a 单灶性的机化性肺炎诊断比较容易,只要纤维条索病灶与肺部炎性病灶合并存在且有相关的临床表现(见肺炎的诊断标准)(3)即可诊断机化性肺炎。

但位于上肺野的病变,常会误诊为肺结核。

b 弥漫性机化性肺炎有时纤维增生在胸片上反映不明显而要行CT扫描才能显示。

c 慢支炎、肺气肿等疾病,其肺组织内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在纤维组织增生之外的肺区发生肺炎属普通性肺炎,应与机化性肺炎相鉴别。

此种肺炎是完全可以治愈,且复发的几率很低。

d 炎性肿块形成应与肺癌相鉴别。

e 本病还应与支气管扩张症鉴别。

5.机化性肺炎的转归与预后
a 本组基本没有吸收5例,部分或大部分吸收的22例。

说明机化性肺炎很难治愈。

b 部分吸收后又扩大而多次住院的12例,实际比率可能更大,因有些病例可能转往其他医院治疗。

说明复发率很高。

c 本组属治愈3例。

参考文献
[1]荣独山,主编.X线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65.
[2]白人驹,等.主编.医学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69-270.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4: 1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