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堰在西藏加达水电站溢洪道工程中的应用(1)
小型水库迷宫式溢洪道简明设计

小型水库迷宫式溢洪道简明设计彭明华【摘要】迷宫堰是一种新型而有效的能提高溢洪道泄量的建筑物。
在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通过将溢洪道宽顶堰、实用堰改造成迷宫堰,可满足溢洪道设计泄流要求,同时可增加兴利库容。
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和总结,整编出迷宫堰水力设计简明要点,对其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名称】《水利建设与管理》【年(卷),期】2012(000)010【总页数】2页(P1-2)【关键词】迷宫堰;水力设计;要点【作者】彭明华【作者单位】重庆市垫江县鹤游坪水库管理站,408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51.1在小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中,对防洪标准复核后,若溢洪道泄洪能力不足,需要加大防洪库容或提高溢洪道泄洪能力,通常是通过加高大坝或增设防浪墙来增大防洪库容,或加大堰宽或由正槽式改成侧槽式,这样虽投资加大但兴利库容并未增加。
迷宫堰既能提高溢洪道泄流量,又能增加水库兴利库容,在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特别适用。
1 迷宫堰的平面形状迷宫堰是平面上呈折线型布置的薄壁堰,通过增加有效堰顶长度而加大泄流量。
平面形状有U形、三角形和梯形3种(见图1),为方便施工常用梯形。
图1 迷宫堰平面形状2 迷宫式溢洪道的平面布置迷宫式溢洪道主要由进口段、堰段、调整段、陡槽段和消能段组成(见图2)。
进口段为一定长度的引渠,引渠水流方向与迷宫单宫中心线平行,使堰前水流流态均匀;调整段包括过渡段和收缩段,调整水流,使其平顺流入下游陡槽;陡槽段使堰后水流为自由出流,而不形成淹没出流。
图2 迷宫式溢洪道平面布置3 主要参数说明及取值范围3.1 主要参数(见图3、图4)b为堰墙长;A为堰顶头部宽度之半;a为堰墙与主流夹角;w为单宫宽;W为堰总宽=n,w;P为上游堰高;T为堰墙厚;T3为底板厚;C为顺水流方向堰长;n为宫数;l为单宫展开长=4A+2b;L为堰展开长=n,l。
图3 迷宫堰平面布置3.2 取值范围a.宽高比w/P取3~4。
浅谈迷宫堰在中小型水库溢洪道上的应用

浅谈迷宫堰在中小型水库溢洪道上的应用提要:本文针对迷宫堰作为泄洪建筑物的水利学特性和优点进行概括介绍,以期该措施能在中小型水库溢洪道防洪设计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迷宫堰;溢流前沿长度;泄水建筑物;迷宫堰结构及构造一、概述迷宫堰是一种构造简单,先进实用的薄壁堰型泄水构筑物。
它最早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兴建于阿尔及利亚,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这种无须管理和运行调控的适宜于溢洪道快速泄洪的技术措施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和墨西哥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迷宫堰的主要水利学特点是能在溢洪道有限的断面空间上最大限度地扩大溢流前沿,通过曲径或折线型堰顶,使下泄水流呈三维流态,促进了水流的交叉和掺气消能,在同等水头条件下,迷宫堰顶通过的泄洪流量是直线型薄壁堰的2~2.9倍,其提高泄洪能力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由于增强了泄洪能力,所以相应地可以提高兴利水位,增大兴利库容。
另外迷宫堰构造简单,投资少,施工运行管理方便。
因此迷宫堰广泛适宜于在中小型水利工程除险加固中使用。
二、迷宫堰泄洪水力学特性相对直线型薄壁堰而言,迷宫堰是由一系列连续折线或曲线型薄壁挡水堰体组成,堰顶以下挡水,堰顶溢流。
迷宫堰是基于折线堰拉直可以扩大有效溢流前沿的构想而创立的,迷宫堰的修建不仅能在有限的溢洪道断面上扩大溢流前沿长度,而且通过曲径和折线型堰顶使堰上水流呈三维流态,使水流在各个截面上,不再垂直正交,增强了下泄水流交叉消能和掺气的效果,保证了洪水超常快速排泄。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过世界各国大量的试验研究和原型观测,取得了许多宝贵成果,促进了迷宫堰水利学特性和规划设计原理的确立和发展。
迷宫堰泄量计算公式如下:Q=C(W/P)/(W/P+K)*Wt*Ho*(2*g过的泄洪流量是直线型薄壁堰的的2.7~3.0倍,据此反向推论,通过相同的泄洪流量,迷宫堰上的水位仅为直线型薄壁堰的1/2左右,也就是说,在溢洪道上通过一定的最大泄量时,迷宫堰上水头仅为普通直线堰上水头的一半,其减少的堰上水头部分,正好可以提高兴利水位,扩大兴利库容,对大多数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蓄水挖潜来说,是非常有益的泄洪措施。
迷宫堰技术在冲久水库溢洪道改造中的应用

巴松 湖 以下 河段 梯级 开发 规划 中 的第 6级 电站 。 冲
久水 库枢纽 作 为雪 卡 水 电 站 的龙 头 水 库工 程 , 于 位
巴松 湖湖 口, 常蓄水 位 为 34 1m, 正 7 调节 库 容 2 7 .5 亿 m , 二 等 大 ( ) 工 程 , 担 巴河 水 量 年 内调 。属 2型 承 节 , 在枯水 期 向下 游 2 m处 的雪 卡 水 电站 供 水 并 0k 的任 务 。冲久水 库枢 纽工 程 由左右 副坝 、 放水 涵管 、 河床 溢洪 道 、 游河 道整 治 、 心 岛岸 间开挖 等部分 下 湖
prvde o i d.
Ke r s L b rnh w i ;s cu a e i ; e e h oo y y wo d : a yit er s t tr d sg n w tc n lg u r l n
1 工程 概 况
雪卡水 电站工程 位 于西藏 自治 区林芝 地 区工布 江达 县境 内 , 行署 所 在 地 八 一 镇 1 3k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 巴河 距 0 m,
藏 自治 区林 芝地 区经 济社 会 发 展 迅 速 , 据旅 游 发 根 展 的要 求 , 久 水 库 巴 松 湖 所 在 景 区现 成 为 国家 冲 A A A A级 风景 旅游 区及 国家 级 森 林 公 园 , 为 工 布 成 江达 县 的经 济支 柱产 业 , 巴松湖 外部 条件 如旅游 、 社 会 经济 发展 与可研 阶段 有 了很 大变化 。根 据 冲久水 库溢 洪道建 成后 运行 水 情 资 料 发 现 , 水 期水 库水 丰 面较 天然湖 面水 位有 所 降低 , 巴松 湖 旅 游 发 展要 按
施工导流的工程案例(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西藏玉曲河扎拉水电站位于西藏昌都市左贡县碧土乡扎郎村,是西藏自治区重点水利工程之一。
该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01.5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39.46亿千瓦时,水库正常蓄水位2815米,总库容914万立方米,为二等大(2)型工程。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等因素,施工导流工程成为了关键环节。
二、施工导流方案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扎拉水电站导流隧洞工程采用了分期围堰导流和一次拦断河床围堰导流相结合的施工导流方案。
1. 分期围堰导流在隧洞施工初期,采用分期围堰导流方式,将河水通过隧洞两侧的临时导流建筑物导流至下游。
具体措施如下:(1)在隧洞进口段和出口段分别设置围堰,将河水引入隧洞;(2)在隧洞主体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进度分段设置围堰,逐步封闭隧洞,确保主体施工安全;(3)在隧洞主体施工完成后,拆除围堰,实现隧洞的永久过流。
2. 一次拦断河床围堰导流在隧洞主体施工完成后,采用一次拦断河床围堰导流方式,将河水通过隧洞导流至下游。
具体措施如下:(1)在隧洞进口段和出口段分别设置围堰,将河水引入隧洞;(2)在隧洞主体施工完成后,拆除围堰,实现隧洞的永久过流。
三、施工过程及成果1. 施工过程在导流隧洞工程建设过程中,针对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等问题,项目团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及时调整优化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有序推进;(2)强化资源组织,对各项工作、各道工序、各个施工队伍、班组进行精心组织、科学管理;(3)针对不良地质条件、薄层水平岩层、溶洞、乡道交通运输等困难,制定完善健全的标准化管理手册和精细化施工体系。
2. 施工成果经过紧张施工,扎拉水电站导流隧洞工程于近日实现了正式过流,为下一步大江截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导流隧洞的成功过流,有效保障了扎拉水电站工程建设进度,为实现水电装备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发挥了重要引领示范作用。
四、总结西藏玉曲河扎拉水电站导流隧洞工程的成功实施,充分展示了我国在水利工程施工导流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迷宫堰在溢洪道(溢流坝)改造中的应用思路

的问题 , 介绍 了几种工程解决方案 , 同时总结了迷宫堰 的几种类 型及 其适用 条件 、 水力 特性 , 试图对迷 宫堰 技术及
发展前景进行较为全面地介绍 和展望 。
关键词 : 弧形迷 宫堰 ;. ; PK堰 溢洪道 ; 水力特性 ; 措施
中图分类号 :V 5 . T 6 11 文献标识码 : A
Ap ia in fl b i t i n p lwa o fc to plc to o a yrn h we r i s il y m di a i n i
REN e W i
( yrciaXbi nier gC roai , H C ,x, 7 0 6 , h a H dohn i gne n o rt n C E C i eE i p o 粕 10 5 C i ) n
AbtatB sdo e oe t t f r l y nh e ente o o ict no t hnj sro iw yo X ea yrpw r src: ae nt dle e a r t i a rav r dfai eC og ur e is l a f u k doo e hm s oa b i w r h i f m i o fh i e v rpl h po e,hs ae r et sm ni e n l i s o u l ae f id br t e a br oddb r i hre ad r et tippr e ns o e g er gs u o to i es dl l y nh ic m e oe y ag ds a , n j ps e n i o tn to fw n om ea i w rh l f l e c g
s mmaie o e tp s o a yi t isa d t era p ia l o dt n n y r ui h a tr t s t lot e og v o rh n u r ss m y e fl r h wer h i p l b e c n i o s a d h d a l c a ce si .I as r st ie a c mp e e — z b n n c i c r i c i s e frc s t e d v lp n r s e t fl yi t ertc n lg . i e a t o t e eo me tp o p c rn h w i e h oo y v o h o a b Ke r s a c l yi t er . i;s i wa ;h d a i c a a t r t s y wo d : a rn h w i ;P K wer pl y y r u c h ce si ;me u e r b l l r i c s a rs
迷宫堰在可北水库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水建筑物 的工程量 ,节约工程投 资 ,增加 工程效益 。结合 实例介绍迷宫堰在 小型水库扩 建工程 中的应用。图 】 ,表 1 幅 个。
【 关键词】溢洪道 迷宫堰 水库扩建 应用
1 工程概况
可北 水库位 于海丰 县可塘 镇境 内 ,水 库坝 址 以
上 集 雨 面 积 24 m , 原 设 计 水 库 的 校 核 水 位 .7k 2 3 .7m,坝顶高 程3 .0m,坝 高 1 .0m,坝顶 长 5 4 70 7 0
3 结
一
语
般小型水库溢洪道都采用无闸控 自由泄流的
型式 ,泄洪可靠 ,有利于防洪,不会 因调度失策 、
操作 错误 或设备 问题 而造成 洪水漫坝 ;同时 由于结
2 3 水力计 算 .
1 )迷 宫堰 泄流计算 【 J
Q n / gf 迷=  ̄2 0
构简单 ,又减少了闸门启闭设备投资,还会减少管 理及维修费用 ;但缺点是堰顶以上库容不受控制,
高的工程量 ,节 约 了工程 投 资 ,增 加 了工 程效益 。
2 溢洪道加固设计
2 1 设计 方案选择 .
。
囤 1 迷 宫堰 结构设计
/D为 水 头 与 堰 高 比。 / 越 小 ,迷 宫 堰 J P
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施工导流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一种重要的工程技术,主要目的是将水流进行有序的转移和引导,以便在施工期间保证工程的平稳进行。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采用围堰技术来隔离施工区域和水源,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有效进行。
下面,本文将对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水力学原理应用技术,主要采用引流槽、引流管、进水闸门等设施进行引流调节,使水量从施工区经过,同时不影响周围环境和对施工人员造成危害。
其主要应用场合如下:1.水电站建设施工导流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在施工前期主要用于建立截流坝塞流而不影响下游地区的水文状况。
同时,在水电站防洪工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堤岸修建在堤岸修建过程中,施工导流技术主要用于将河水引到堤岸的一侧,以便施工人员进行建设。
利用施工导流,可以将修建过程中的泥浆和废水隔离开来,不会对河流造成影响。
3.河道建设在河道建设过程中,施工导流技术主要用于在施工期间将河水引入人造渠道或者闲置水坑中,并通过合理的排放,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安全和生态平衡。
围堰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施工区域,将施工区域和水源隔离开来,可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水电站防洪工程是围堰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采用围堰技术通常可以对堤防进行修建和加固,同时在洪水来临时可以很好地控制洪水的流量和方向,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水电站和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河岸修建过程中,围堰技术主要用于隔离修建区域和河水,以便施工人员进行建设。
当河岸出现严重破坏时,围堰还可以用于临时修复。
对迷宫堰的研究
对迷宫堰的研究
代文芝;武立强
【期刊名称】《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迷宫堰是岸边无闸溢洪道进口采用的堰型之一.其堰顶轴线在平面上形成首尾相接的三角形、梯形或矩形,状似迷宫,故称为迷宫堰,也有人称为锯齿堰.迷宫堰最主要的特点是在不增加泄水建筑物所占河谷宽度的情况下,泄流能力数倍于直线堰,有利于工程布置.无论对于改建还是新建工程,在满足同一前提条件下,用迷宫堰比用其它堰型更为经济.本文详细的介绍了迷宫堰的分类、基本参数、过水流态、影响水力特性的因素及现有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代文芝;武立强
【作者单位】辽宁省东水西调工程建设局,沈阳110166;辽宁省东水西调工程建设局,沈阳11016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51.1
【相关文献】
1.迷宫堰和钢坝闸组合水力特性研究 [J], 刘兆楠;宋兵伟
2.迷宫堰型圆中环沉沙排沙池的沉沙特性研究 [J], 杨真;侍克斌;张军;李燕波
3.W型迷宫堰过流能力试验研究 [J], 赵洪梅;邱勇;马希华;罗鹏;李稳坐
4.浅谈对迷宫堰实验的研究 [J], 代文芝
5.新集水库迷宫堰主要水力学问题研究 [J], 张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施工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水流进行控制和引导,以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还需要对水体进行围堰,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水生态环境的破坏。
下面将对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施工导流技术的应用是为了能够将水流引导至指定的区域,以便进行下一步的施工作业。
常见的施工导流技术包括建设临时导流通道和导流柱。
临时导流通道是利用挡土墙、挡水堰等设施将水流引导至既定方向,进而控制水流的流速和流量。
导流柱是以固定的柱子和管道构成的导流装置,通过调节导流柱的位置和数量,实现对水流的控制。
施工导流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还可以减少水流对环境的影响。
围堰技术的应用是为了在施工过程中对水体进行封闭,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水生态环境的破坏。
施工围堰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材料,如临时围堰、挡水墙和水闸等。
临时围堰一般是利用挡土墙、挡水墙和浮箱等设施进行围堰,以便施工作业的进行。
挡水墙一般是在河流或水库中设置,用以划分施工区和水域,并通过设置水闸进行水的控制。
围堰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保护水环境的稳定性和生态平衡。
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还需要考虑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施工导流中,需要考虑导流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成本,以及对水流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围堰中,需要考虑围堰设施的选择和维护成本,以及对围堰区域的水力特性和水生态环境的保护。
针对不同的工程特点和施工环境,需要对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应用。
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主要是为了保障施工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概念、应用、特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概念1.施工导流技术施工导流技术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为了便于对坝体进行施工而采取的一种导流方法。
通过引水管、隧洞或其他设施将河流、水库水体引导到一定的地点,以便进行后续施工。
施工导流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对水库或河流的影响,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围堰技术围堰技术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采用围堰的方式将施工区域进行封闭隔离,以便进行混凝土浇筑、地基处理等工程。
围堰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施工过程中的泥沙泄漏、水土流失等问题,保障施工环境和水体安全。
(1)水坝施工(2)水库清淤在水库清淤作业中,通常也需要采用施工导流技术。
通过引水管或其他设施将水库的水体引导至一定位置后进行清淤作业,这样可以避免将淤泥和杂物直接排放至下游水域,对水体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1)坝址围堰在水坝施工中,为了隔离坝址施工区域,通常需要采用围堰技术。
围堰可以有效隔离施工区域,防止泥沙流失,同时也可以保证施工进度,确保坝体的安全。
(2)地基处理施工导流技术可以减少对水体的影响,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同时可以保证施工进度,提高工作效率。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导流技术也可以对水库、河流和野生动植物等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围堰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泥沙泄漏、水土流失等问题,保障施工环境和水体安全。
同时可以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1.智能化随着科技的进步,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也将趋向于智能化。
未来的施工导流设施和围堰技术将更加智能化,通过自动感知、控制和调节,实现对水体的精准导流和保护。
2.环保可持续在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环保和可持续将是关注的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表& 编号 一 项目名称 土方工程 砂砾石开挖 砂砾石回填 混凝土工程 控制段混凝土 衔接段混凝土 启闭机排架混凝土 钢筋制安 浆砌石工程 衔接段浆砌石 金属结构 闸门 (!&04$0) 及启闭机 合 计 单位 单位 (元) 各方案与原设计工程数量变化对比表 原设计 数量 合计 数量 一方案 合计 工程量变化 二方案 数量 合计 单位: 万元 三方案 数量 合计
该地区属无水文资料地区, 前期 水文资料由当地水文勘察单位经洪 水调, 校 核 洪 水 流 量 为
"
)!!$" . /。一期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水
文资料与实际情况有偏差, 经水文单位
!!
中国水利 !""#$%
收稿日期: !""#&"’&!( 作者简介: 金兆辉 )’*+’,- , 男 (汉族) , 辽宁润中供水有限责任公司, 高级工程师。
为 )’,$" . /, 增加幅度较大, 原设计的溢 洪道无法超泄, 需对原设计进行修改。 原溢洪道为驼峰堰型,一孔净宽
库。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 "( 年一遇, 校核洪水标准为 "(( 年一遇。拦河坝 为砂砾石坝型,坝长 )*’$,最大坝高 坝体采用复合土工膜斜墙防渗, !+&($, 坝基采用复合土工膜水平防渗。电站 为坝后式,机组采用 " 台 ),(#- 轴流 定桨水轮发电机组。右坝头设置敞开 式溢洪道。泄洪冲砂洞 ) 孔, 发电引水 洞 ! 孔, ) 条压力洞均采用坝下埋管。 该工程于 )((( 年 + 月开工, 并已 于 )((" 年 ! 月建成发电。
)!$, 开 敞 式 无 控 制 , 堰 顶 高 程 为
设 计 洪 水 位 +,)"&($, 校核 +,))&*’$, 洪水位 +,)+&!$。该 溢 洪 道 在 洪 水 期 主要用来超泄泄洪冲砂洞不能泄掉的 洪量。泄洪冲砂洞在设计水位和校核 水 位 时 的 泄 量 分 别 为 !!’$ . / 和
"
经调洪演算原设计溢洪道的 !)($ . /,
"
最大泄洪量为 ,($ . /,很明显不能满
"
足现有水文资料的要求。
四、 理论依据与设计原则
迷宫堰的设计原理是在给定的溢 洪道宽度内通过增加溢流前沿的长 度,从而在较低的水头下通过设计需 要的流量。增加溢流前沿的长度是通 过将薄壁的溢流堰体在平面上按锯 齿形有规律地布置来实现的。在理想 状 态 下 (堰 上 水 头 与 堰 高 比 极 小 , 下 游无淹没影响) ,其 工 作 原 理 可 理 解 为薄壁堰体按周期折曲并排列在溢 洪道的总宽度内。迷宫堰的典型布置
三、 方案的比选
在考虑如何解决上述矛盾时, 共 考虑了 " 个方案进行比较:一方案按 原设计堰型加宽溢洪道;二方案为降 低堰顶高程, 改驼峰堰加闸门控制; 三 方案选择适用水头不变、堰体不加宽 或少加宽并能加大泄流能力的新堰 型, 即迷宫式溢洪道的堰型。 由于原设计中堰顶水头较低, 单
二、 问题的提出
! #
二
0$ 0$ 0$ 0$ 0$ 3 0$
套
-+-& *+-/ $#$+#1 $#$+#1 $#$+#1 /--$+./ !11+1. #&&&&&
/$$+!* -#/& -,1+#1 $.!+*1 -+1-
! # $ /
三
*+,&+/$ *+#, /1+.$ $!+#1 !!+$1 /+*-
/$-$# 2/11#+#. !$/$+11 *!,+&& .#+11 #**#+*,
!""#$%&’$() (* +&,-.$)’/ 01$. $) 2"$##3&- 4()5’.6%’$() (* 7$&8& 9-8.("(31. 2’&’$() $) :$,1’
567 89:;9<6 =67 >9:7?@6A B< C<;9<: 89;< =679< !,5’.&%’; =:DEF6739 GA6F 6H %AH6?7A% DE IJ:K67? 3967 GA6F 67 : L6?L:? H9:IA ;7 39A H<FM:KA H; :H 3; AN3A7% 39A JA7?39 ;M M;FAMF;73 ;M 39A HI6JJG:EO :7% 0:%A 63 I;HH6DJA 3; I:HH 39A ?6PA7 %6HK9:F?A 67 FAJ:36PAJE J;G G:3AF29A:%+ Q9A J:DEF6739 GA6F 9:H
# #) , & 为锯齿形的周期个数, ’、 ## 为
尺寸参数; %& 为 堰 上 总 水 头 ; "% 为 综 合流量系数,是通过实验测定的经验 值, 与堰上水头对堰高的比以及夹角 ! 有关, 可通过查表求得。
六、 结论与展望
迷宫堰是一种应用范围很广的堰 型, 它可以应用于水库工程、 溢洪道工 程或改建溢洪道工程中,还可以作为 壅水建筑物使用。当设计洪水流量增 加, 但已有的溢洪道无法超泄时, 将已 有溢洪道改建成迷宫式溢洪道比传统 的在其他位置再修建一个溢洪道的方 案明显优越。 由于迷宫堰的经济、 高效、 方便布 置以及便 于 运 行 管 理 的 突 出 特 点 , 可 以预见其在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定 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责任编辑 王晓平
!"#$% &%’() )(*+,)!(*
迷宫堰在西藏加达水电站 溢洪道工程中的应用
!金兆辉
林长杰 穆国华 周林虎
(辽宁润中供水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 迷宫堰的设计思路是将薄壁形堰体在平面上成锯齿形布置以增加溢流前沿的总长度,从而使其在较低 的水头下便可通过给定的泄量。迷宫堰型的优越之处在于其具有经济、 高效、 方便布置以及便于运行管 理的特点, 在西藏加达水电站工程中已得到了成功的验证。 关键词 迷宫堰 溢洪道 水电站 补测后发现原水文资料提供的洪水流 量偏低。 经资料整理后, 提供的新水文资 料表明, 坝址处加达藏布河 "( 年一遇设 计洪水为 !*($ . /, "(( 年一遇校核洪水
"
一、 工程概况
西藏加达水电站位于雅鲁藏布江 左 岸 支 流—— —加 达 藏 布 河 的 下 游 , 距 日喀则地区萨噶县城 !"#$。 该工程为 以发电任 务 为 主 的 水 利 枢 纽 工 程 , 水 库 总 库 容 %"!&’% 万 $ , 为 日 调 节 水
"
宽流量较小,因此加宽堰体以加大泄 量的方案明显不经济;而降低堰体加 闸门控制的方案则不便于管理,同样 也增加了工程投资及运行过程中的管 理费用。 经多方面考虑, 设计修改采用 了迷宫式溢洪道 0123456789 /:6;;<24= 的 堰型设计以加大泄量。经泄流能力计 算表明,新堰型在校核水位下的泄量 可 达 到 !,>&($" . /, 泄流能力强, 并可 减少泄洪冲砂洞的运用概率,使整个 工程的运用更趋简单化。 表 ! 是对上述 " 个方案进行经济 比较的情况。可见采用迷宫堰型进行 设计具有明显的经济性。
$.+,! /$+/21+** -,+!1 /$+// #,+$* #,+$. .!+#/ .!+#/
1*,$+*# ,#$+/, //+,. *#+,* /&+.$ /+.& !,!!+*$
!
四
. .,+## !-,+$/ 注: 一方案: 仍采用驼峰堰型, 将堰体加宽以加大泄量, 堰宽由 !"# 加大到 $$#。 二方案: 仍采用驼峰堰型, 保持原堰宽 %!"#& , 加闸门控制, 并降低堰顶高程至 ’$!"()#, 中间设 "# 宽闸墩。
三方案: 采用迷宫堰型, 溢洪道宽度及堰顶高程保持不变。
!
*+$/ 1+1&+., 1+,1 !+// #+,1 !+$! #+#. #*+,. #*+,. !&&+&& !&&+&& !//+-*
2#-$+#1
!+&# 2-+/*
#!+&#
!&+.&
!+&#
见图 ! 。而采用迷宫堰作为溢流建筑 物, 下游与 陡 槽 衔 接 的 溢 洪 道 则 称 为 迷宫式溢洪道。 在进行迷宫式溢洪道设计时, 溢 洪道的进口应尽量接近上游水库以减 少水头损失。为避免淹没效果影响泄 流,在迷宫堰的下游泄槽中应使水流 始终保持急流状态。
中国水利 !""#$%
:%P:73:?AH ;M AK;7;06K:JJE , 96?9JE AMM6K6A73 , K;7PA76A73 M;F ;IAF:36;7 :7% 0:673A7:7KA+ R3 G:H H<KKAHHM<JJE :IIJ6A% 67 39A 56:%: 9E%F;I;GAF S3:36;7 67 Q6DA3+ <1- 3(.85; J:DEF6739 GA6F ;HI6JJG:E ;9E%F;I;GAF H3: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