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现时意义

合集下载

浅析“知识就是力量”及其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浅析“知识就是力量”及其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必不 可 少 的前 提 条 件 。龙 芯 的 创 造 是 知 识 的 力 量 , 娥 探 嫦
月卫 星的创造也是知识的力量 ,知识以科技成果为载体 ,
广泛 存 在 于社 会 各 领 域 。 如邓 小 平 所 指 出 的那 样 ,科学 正 “ 技 术 是 第 一 生 产 力 ” 这 是 对 “ 识 就 是 力 量 ” 好 的 描述 。 , 知 最
判 了宗 教 和 经 院 哲 学 让 科 学 研究 严 重 脱 离 实 际 , 注 重 实 不
验, 而是沉溺 于思辨 玄想之中 。第三 ,人们之所 以在 科学 “
上 不 能 进 步 , 是 由于 像 着 了魔 一 样 崇 拜 古 代 、 拜 哲 学 乃 崇
理论 的辨析 以及该 理论对 建设创新 型 国家 的实践意 义三 个方面 , 做一下简要探讨 。
的作 者是英国唯物主义和实验科学 的始祖 、 国资产 阶级 英 革命 序幕 时期 伟大 的哲 学 家弗 兰西 斯 ・ 根 (rn i a 培 Fa c B — s
cn 5 1 1 2 ) o 1 6- 6 1。
当代得到 比古代更多 、 更正确 、 更有用 的东西。第四 ,每一 “ 个时代 , 自然 哲学 都曾有一个很难对付 的麻烦 的敌人 , 这 就是迷信和对宗教 的盲 目狂热” 。培根认 为, 经院哲学把权 威 当偶像一样崇拜, 不但不能使哲学和 自然科学进步, 相反,
力量” 。下 面 , 文 将 从 “ 识 就 是 力 量 ” 论 的提 出 、 该 本 知 理 对
神学研究 , 事科学研 究的人很 少 , 从 而经 院哲学 的争 辩和 空论 对科 学的发展毫无作用 , 反而摧毁 了科学。 二 , 第 在宗
教神学和经验哲学 的支 配下 ,科 学本身的 目标没有摆正 , 科学 研究在道路上 、 方法上 出现错误 。他深 刻地 揭露和批

知识就是力量的解读

知识就是力量的解读

知识就是力量的解读
答案:
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观点最初由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其含义在于知识的获取和运用能够赋予人类更多的能力和影响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观点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和解读。

在传统社会中,知识的获取被视为一种稀缺资源,拥有知识被视为一种力量。

但在智力时代,这一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知识的获取途径变得多元化,不再稀缺,而且知识的特权时代正在向知识的平权时代转变。

这意味着,不仅人类可以学习知识,AI也能更深度地学习知识,生成新知识。

此外,对知识的追求不再仅仅是拥有知识本身,而是更加注重如何运用知识和更新知识,以及如何通过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AI的加持下,隐性知识变得可访问,独特、非共识、少数的知识得到保真和包容,开启了新的知识融合时代。

培根的这句名言也被认为需要更全面的理解。

知识本身并不等同于力量,只有将知识正确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转化为力量。

否则,知识可能成为束之高阁的装饰品或者纸上谈兵的空谈。

因此,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更要注重知识的实践和应用。

综上所述,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观点在智力时代被重新定义,强调了知识的获取途径、应用和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在AI时代下知识的新的形态和价值。

这一观点的重新解读,对于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弗朗西斯·培根语录

弗朗西斯·培根语录

弗朗西斯·培根语录标题:弗朗西斯·培根语录:启迪思维的智慧之光导语: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政治家和科学家之一。

他的思想和作品对于人类思维的发展和科学方法的确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弗朗西斯·培根的语录为引子,探讨他的思想对于启迪思维和智慧之光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培根的思想与科学方法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他对于科学和知识的看法。

培根认为,只有通过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力量。

他主张通过观察、实验和归纳,来发现自然界的规律和真理。

这种科学方法的确立,为人类思维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第二部分:启迪思维的智慧之光培根的思想对于启迪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仔细观察事物的现象和规律,才能发现其中的真理和智慧。

培根还提出了“知识的金字塔”理论,认为人们应该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逐步推进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这种思维方式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人们不断追求新的知识和智慧。

第三部分:培根思想的现实意义培根的思想不仅对于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也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他主张人们应该以实证和理性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而不是凭借主观偏见和直觉。

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培根的思想也强调了人类共同的智慧和合作,鼓励人们通过交流和合作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结语:弗朗西斯·培根的语录是一束启迪思维的智慧之光。

他的思想和方法对于人类思维的发展和科学方法的确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运用培根的思想,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身,提高思维的质量和效率。

让我们以培根的智慧之光为指引,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的殿堂。

知识就是力量作文600

知识就是力量作文600

知识就是力量作文600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是谁说的?这是弗朗西斯·培根在《论学问》中说的。

他认为,知识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让人们变得更加强大。

的确,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人们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有能力,让人们拥有更多的机会,让人们变得更加自信。

在当今社会,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更加有意义,因为知识已经成为了一种资源,它可以让人们变得更加富有,更加有权力。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知识,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首先,知识可以让人们变得更加聪明。

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那么他就会变得愚蠢。

因为知识可以让人们了解更多的事情,让人们变得更加理智,更加明智。

如果一个人没有知识,那么他就会变得无知,不懂得如何去做一些事情,也不懂得如何去解决一些问题。

因此,知识可以让人们变得更加聪明,让人们拥有更多的智慧,让人们变得更加有能力。

其次,知识可以让人们拥有更多的机会。

在当今社会,知识已经成为了一种资源,它可以让人们变得更加富有,更加有权力。

如果一个人拥有很多知识,那么他就会变得更加有能力,更加有竞争力。

因为知识可以让人们拥有更多的技能,让人们拥有更多的经验,让人们变得更加有价值。

因此,知识可以让人们拥有更多的机会,让人们变得更加成功。

最后,知识可以让人们变得更加自信。

如果一个人拥有很多知识,那么他就会变得更加自信。

因为知识可以让人们了解更多的事情,让人们变得更加有能力,让人们变得更加有信心。

如果一个人没有知识,那么他就会变得没有自信,不敢去做一些事情,也不敢去追求一些梦想。

因此,知识可以让人们变得更加自信,让人们变得更加坚强。

总之,知识就是力量,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让人们变得更加强大。

我们应该珍惜知识,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成功。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知识就是力量》
同学们,你一定羡慕神话故事中那些力大无比的人吧!你一定也幻想自己能成为呼风唤雨,所向无敌的英雄吧你知道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呢让我来告诉你,要想实现这个愿望的窍门,就是学好文化,练就本领,掌握现代科学知识.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现在这句话已被无数个事实所证明.
知识就是力量,只有拥有了知识,才能帮助人们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才能有现在这样发达的社会.假如不懂得地质学,人们就不会知道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下的宝藏;假如不懂得信息科学,就会变成耳聋眼花的现代人;假如不懂得基因科学,就不能克服遗传障碍,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
知识就是力量,建设祖国需要知识,管理国家需要知识,建设好我们的学校同样也需要知识.没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难以在现代社会生存;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国家,就会落后,挨打.
那么怎样才能拥有知识呢
同学们,他们那些人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尚且认真读书学习,而我们现在的条件这么好,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尤其是我们这些同学,在这样一流的学校里,家长,老师,还有餐厅的阿姨们给我们创造了那么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难道我们不应该更加发奋学习吗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学们,趁着我们还年少,正是学习的黄金时间,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新学期,新起点;新的一年,新的召唤,让我们从今天做起,把握好今天,你将会拥有更加快乐的明天
同学们,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腾飞需要科学技术;时代告诉我们,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离不开科学技术;我们胸前的红领巾也在不断地提醒我们,祖国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接班人.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发奋学习,向着世界科技的高峰,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吧!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对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理解

对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理解

对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理解
“知识就是力量”是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一句名言。

这句话简洁而有力地表达了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塑造个人和社会方面的巨大作用。

首先,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

通过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改变环境。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

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其次,知识能够赋予个人力量。

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人们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知识还可以增强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人们更加独立和自主。

此外,知识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通过教育和知识的传播,社会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

知识的积累和传承还能够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

总之,“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强调了知识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它提醒我们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知识就是力量”这一思想不是培根最早提出来的——兼谈“知识就是力量”的含义

“知识就是力量”这一思想不是培根最早提出来的——兼谈“知识就是力量”的含义

“知识就是力量”这一思想不是培根最早提出来的——兼谈
“知识就是力量”的含义
胡成广
【期刊名称】《理论探讨》
【年(卷),期】1987()6
【摘要】许多人都认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思想,是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著名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者弗兰西斯·培根最早提出来的,这种观点目前似乎已经成了定论。

笔者认为,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其实,这一思想的提出时间,至少可以溯源到公元前四百多年以前。

早在我国的春秋时期,著名的大军事家、古代军事理论的奠基人孙子就提出了这一思想。

下面让我们就孙子其人及著作《孙子》(或称《孙子兵法)谈一谈这方面的认识,以求斧正。

【总页数】4页(P58-61)
【关键词】唯物主义;春秋时期;资产阶级;经验论者;历史事实;思想;培根;奠基人;孙子兵法;哲学家
【作者】胡成广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
【相关文献】
1.培根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三解——兼论弗兰西斯·培根的宗教观对其知识观的影响 [J], 周林东
2.知识不是力量,使用知识才是力量——中美基础教育思想比较实践学习思考 [J], 李玉华;
3.“知识就是力量”是资产阶级口号吗?——兼论培根哲学的现实意义 [J], 赵勋国
4.“知识就是力量”不是培根提出的 [J], 万之
5.和谐就是力量——兼评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 [J], 日月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它给人安全、幸福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知识如一把阶梯,他使人不断往上,越过一个又一个障碍,它给人以力量去战胜人生前行途中的种种挫折。

有了知识如武士有了武士刀,可以战胜、杀死所有的对手;有了知识就如同种子有了水分和土壤,可以顶穿任何坚硬的岩石而破土而出;有了知识就如苍鹰有了翅膀和天空,可以任意翱翔,划破天空展示自己的英姿。

知识就是力量。

一个全身瘫痪的人,却凭借自己的知识让全世界都记住他,钦佩他。

因为他的知识,他的思维早已突破身体的限制,飞向了世界,飞向了无边无际的宇宙。

在那里,他发现了黑洞;在那里他得出了各种惊世理论;在那里他如鱼得水的想象。

他就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霍金。

是知识的力量让他如此强大;是知识的力量改变了他的人生;是知识的力量让他可以改变世界。

知识就是力量。

一个从小被父母、老师、同学说成是笨蛋的人;一个为了自己理想从不放弃的人;一个为了找出合适的材料而做了上千次的实验的人。

他从不为人所知到一个家喻户晓的发明大王,他就是给全世界带来光明的爱迪生。

是知识让他改变命运,而他用知识的力量造福全人类。

当黑夜无情的降临,当一盏盏灯忽的带给你光明时,你感受到了知识就是力量了么?他是如此的强大,强大到可以对抗黑暗,还世界一片光明。

知识就是力量。

比尔·盖茨用他的知识创造了微软帝国并一举成为世界首富,让世界变成地球村。

知识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它将贫穷变成富有,将平凡变成伟大。

如今的人们离不开互联网,而互联网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快速发展。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功于比尔·盖茨,归功于知识的力量。

在清朝后期,由于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的科技远远的落后于其他帝国,因而被其他国家用大炮打开国门并成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然而眼看国家就要灭亡之时,一群知识分子为了救国,用他们的知识把国家从几近灭亡的边缘拉回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现时意义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16、17世纪之际的哲学家,经验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欧洲已经摆脱了中世纪的阴影,文艺复兴最辉煌的时期虽已过去,但它的余辉还没有销尽,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这样一个历史背景,给培根的哲学打上了深深的印记。

培根出身于一个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发展起来的新贵族家庭,父亲曾任国王的掌玺大臣。

他12岁时就进入牛津大学,大学毕业后,开始从政,先后担任过副检察长、检察长等要职,1617年为掌玺大臣,1618年任大法官,同年封维鲁兰(Verulam)男爵,1621年封圣阿尔班(St.Albans)子爵。

正在他官场得意的时候,突然被控受贿而去官,并被送入伦敦塔,但4天后便被国王下令释放。

他的主要著作有:《学术的进展》、《新工具》、《新大西岛》等。

培根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一系列原则;制定了系统的归纳逻辑,强调实验对认识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称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是“整个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这是对培根哲学特点的科学概括。

培根认为,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的知识(认识)只有通过感性经验从客观外界获得。

他说:“人是自然界的仆役和解释者,因此他所能做的和所能了解的,就是他在事实上和思想上,对于自然过程所见到的那么多”。

他认为,认识的真实性和存在的真实性是一致的,“其间的差别不过是直接的光线和反射的光线而已”,这是一种相当彻底的唯物主义反映论。

为什么人的认识必须从经验开始呢?因为在培根看来,客观外界的事物只有通过人的感官,才能被人们所感知,用他的话来说,“个体(客观外物)首先刺激感官,感官好像是理智的入口和门户”。

值得注意的是,培根虽然强调感性经验对人的认识的重要性,但他没有把这一点绝对化,他只是强调感官是人认识外界的一个必经的通道,而并没有说通过感官获得的知识都是正确的,更没有说这种认识就是认识的全部。

相反,他认为感官本身有局限性,比如感官对于那些并不是很显露的、或过于微小、或空间距离过远的物体,这未必能认识得很清楚,所以他说:“断定感官为衡量万物的尺度,是很大的错误”。

这段话是针对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而说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培根的确是一位思想深邃的哲学家。

过去我们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培根只强调感性认识,而对理性认识完全忽视,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可以通过他所使用的比喻,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他说蜜蜂采蜜,原料来自花圃、田间的花丛,蜜蜂采集到花粉后,必须经过自己的加工制作,才能造出香甜可口的蜂蜜。

人的认识也一样,原料只能通过感官从外界获得,但这还不等于已经获得真正的知识,人还必须通过自己的大脑,把这些从外界获得的材料,“加以改变和消化而保存在理智中”,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知识。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培根十分重视科学实验对认识的作用。

这和培根不仅是一位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科学家有关。

他认为,实验和经验不同,经验是自然形成的,而实验则是由人控制的。

人通过科学实验,往往能够得到从经验得不到的知识,“自然的奥秘在技术干预之下,比在自然活动时更容易表露出来”。

从这里可以看出,培根虽是一个经验论者,但并不以通过感性经验获得的知识为满足,而是强调必须通过科学实验这种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活动,才能获得更深刻的知识。

培根虽然没有提出也不可能提出社会实践的概念,他的哲学总体上也没有超出机械唯物主义的水平,但从他强调科学实验的重要作用来看,他比起不少旧唯物主义的哲学家要高明。

培根的认识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认为要认识自然,就要破除人的心智方面的种种障碍,实现理智的解放。

在他看来人的认识错误来源于两个方面,即既来自感觉,也来自心智,心智方面的错误对人的认识影响更大。

他说:“心智远不能同一面清明光洁的镜子的性质相比,在这镜面上事物的光线能按其真实的入射角而反射;不,它毋宁是一面受到蛊惑的镜子,如果不解除其魔障,恢复其原状,则充满迷信和欺诈。

”来自心智方面的魔障,培根指出有四种即:种族幻象、洞穴幻象、市场幻象和剧场幻象。

种族幻象是指人类共同易犯的错误;洞穴幻象是指有人把自己想象出来的理论到处乱套,强使客观事物符合他的思想;市场幻象是指不恰当地运用概念、术语所导致的错误,特别是当客观事物已经发生变化,而原来使用的概念、术语来不及作相应的变化,同它所要说明的事物之间发生了脱节,就更容易犯这种错误;剧场幻象是指因盲目信仰传统的哲学所犯的错误,在这里,培根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在欧洲哲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

培根关于四种幻象的理论是从中世纪著名的唯名论哲学家罗吉尔培根那里继承下来的,罗吉尔认为认识的障碍有四种:1、没有力量和长处的权威;2、继承性和习惯势力;3、不学无术者的偏见;4、在聪明的假面具下掩盖的无知。

当然,弗兰西斯培根的观点比起罗吉尔关于四种认识障碍的分析又进了一步,而且更加具体,更加细致。

以上,我们对培根的经验论作了一个简述。

从这里可以看出,培根重视感性经验,重视科学实验,和中世纪神学以及经院哲学强调神启,强调信仰正好相反,他的哲学本质上是反对神学,反对经院哲学的。

这一点从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命题也可看出。

长期以来,不少关于培根的著作和论文都提到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命题,但培根究竟是在哪部著作中提出这个命题的,却一概付之阙如,久而久之,人们甚至怀疑培根到底有没有提出过这个命题。

不久前,我读了美国学者威尔杜兰(WillDurant)的《世界文明史》才知道,在《学术的进展》、《新工具》、《新大西岛》等培根的现存著作中确实没有这个命题,但在他的《MeditationsSacrae》(《沉思录》)的片断中却留下了这句话,它的拉丁文是:“ipsascientiaprotestasest”(“知识就是力量”)。

这个《沉思录》没有公开发表,所以,有的人只知道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至于在哪里说的就不得而知了。

“知识就是力量”,“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这是17世纪英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两句脍炙人口的名言。

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于1561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个官宦世家。

父亲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曾在剑桥大学攻读法律,他思想倾向进步,反对教皇干涉英国内部事物。

母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才女,她娴熟地掌握希腊文和拉丁文,是加尔文教派的信徒。

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成熟较早,各方面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才智。

12岁时,培根被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

在剑桥大学学习3年后,培根作为英国驻法大使埃米阿斯·鲍莱爵士的随员来到了法国。

在旅居巴黎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整个法国,接触到不少的新鲜事物,汲取了许多新的思想,这对他的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579年,培根的父亲突然病逝,培根的生活开始陷入贫困。

这以后,他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四处奔波,却始终不得志。

这一时期,培根在思想上更为成熟了,他决心要把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革,把经验观察、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入认识论。

这一伟大抱负是他的科学的“伟大复兴”的主要目标,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志向。

1602年,伊丽莎白去世,詹姆士一世继位。

由于培根曾力主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合并,受到詹姆士的大力赞赏,培根因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1602年受封为爵士,1604年被任命为詹姆士的顾问,1607年被任命为副检察长,1613年被委任为首席检察官,1616年被任命为枢密院顾问,1617年提升为掌玺大臣,1618年晋升为英格兰的大陆官,授封为维鲁兰男爵,1621年又授封为奥尔本斯子爵。

但培根的才能不在国务活动上,而存在于对科学真理的探求上。

这一时期,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出版了多部著作。

16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被高级法庭判处罚金4万磅,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逐出宫廷,不得任议员和官职。

虽然后来罚金和监禁皆被豁免,但培根却因此而身败名裂。

从此培根不理政事,开始专心从事理论著述。

培根终年致力于著《学术的伟大复兴》,其中第二部分《新工具论》发表于1620年,这是一部在科学哲学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

培根在科学史上是一位有争议的重要人物。

但作为一个科学哲学家,培根在历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他是以新唯物主义哲学指导科学发展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最早认识到科学的历史意义以及它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的人。

弗兰西斯·培根是个唯物主义的哲学家。

在科学事业上他没有从事某一项具体的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讲,他要作一个科学上的哥伦布。

他在1605年出版的《学术的进展》一书中,主要阐述了这种观点。

在这一观点的主导下,培根从哲学原理出发,深入地研究和论述了科学的方法问题。

首先他明确指出,科学的目标是用新发现和新发明来改善人类的生活。

这是他的哲学的突出特点之一。

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口号“知识就是力量”。

在巨著《学术的伟大复兴》中,培根阐述了他一系列的有关科学的认识论。

其中第二部分《新工具论》,是这一著作的核心。

培根认为,当时的学术传统是贫乏的,原因在于学术与经验失去接触。

他主张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应相辅相成。

他曾列出一张他认为值得研究的130个课题和操作方法的表,请求詹姆斯一世颁布命令搜集这些知识。

实际上他只得到很有限的一些资料。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关于科学的一系列看法和主张,如他提出热的本质是运动,因为有热的情况出现时总有运动存在。

他还认为,产生可感觉到的热效应的原因是现象下面的物体微粒的运动,这种运动具有原子的特性等。

弗兰西斯·培根的哲学思想是唯物主义的。

他反对经院哲学和唯心主义。

他极力批判经院哲学,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

他主张双重真理说,强调发展自然科学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认为自然是物质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能动的,人类掌握知识是为了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

他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感觉是可靠的。

培根的科学方法是以实验定性和归纳为主的。

其思想的进步一面,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对发展科学的要求。

但他的学说中也充满了神学的不彻底性,如认为有“理性灵魂”的存在等。

他不同意在科学方法上使用数学和演绎法,他的这些观点对机械唯物论有很大影响。

弗兰西斯·培根是近代哲学史上首先提出经验论原则的哲学家。

他重视感觉经验和归纳逻辑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开创了以经验为手段,研究感性自然的经验哲学的新时代,对近代科学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人类哲学史、科学史都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