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教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课件

详细描述
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文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 事理说明文两类。事物说明文主要介绍某一具体事物 的特点、性质、构造等,而事理说明文则侧重于阐述 某一抽象的事理、原理或概念。此外,根据写作手法 的不同,说明文还可以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两种类型。平实说明文语言平实、简练,而生动说明 文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 、形象。
评价与建议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教学效果,对实例选择和分析过程进行评价 ,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教学质量。
05
练习与巩固
练习题
总结词:巩固知识
详细描述:提供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相关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 题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答案解析
总结词:加深理解
详细描述:对练习题进行详细的答案解析,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掌握正确的答题思路和 方法。
02
03
分类说明方法
根据事物的特点、性质、 功能等,将其分成不同的 类别,并对各类别进行说 明。
作用
使说明对象更加系统化、 条理化,帮助读者更好地 理解和记忆。
分类标准
可以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 、属性、功能等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可以灵活多样 。
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方法
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解释和 说明事物,使说明更加生 动、形象。
反思与提升
总结词:提升能力
详细描述: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促进学生说明文写作能力的 提升。
THANK YOU
内容理解
帮助学生理解实例中的说明内容,分析作者如何运用说明方法进 行阐述和解释。
语言特点分析
分析实例中的语言特点,如用词准确、表达清晰、逻辑严密等, 让学生体会说明文的语言风格。
部编小学六年级语文常见阅读之说明文阅读技巧总结上篇(部编版) (共26张PPT)

其次,在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时,要分析文章结构,找出中心句及连接词,如
“首先” “其次” “还” “也” “此外”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和结尾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②
小试牛刀
阅读下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大特点。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在《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 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 ,也就说明我们的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色污染”难以根除。
说明方法的作用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 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小试牛刀
例:人工消雾有三种方法。一是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 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播散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使雾滴凝 结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降雪,从而达到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扰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 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气空中混合,促使雾滴蒸发而消失。
说 对 说 说目
明 对
象 特
明 方
明 顺
录
象征法序
①
说明对象
Hale Waihona Puke 一、如何找到“说明对象”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 点之一,其考查类型:“这篇文章(或段落)的说明对象是什 么?”
方法一:看题目,
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 的对象。如《中国石 拱桥》。
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
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 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或加上一个能 说明其特征的生动的题目。
“首先” “其次” “还” “也” “此外”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和结尾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②
小试牛刀
阅读下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大特点。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在《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 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 ,也就说明我们的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色污染”难以根除。
说明方法的作用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 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小试牛刀
例:人工消雾有三种方法。一是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 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播散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使雾滴凝 结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降雪,从而达到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扰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 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气空中混合,促使雾滴蒸发而消失。
说 对 说 说目
明 对
象 特
明 方
明 顺
录
象征法序
①
说明对象
Hale Waihona Puke 一、如何找到“说明对象”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 点之一,其考查类型:“这篇文章(或段落)的说明对象是什 么?”
方法一:看题目,
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 的对象。如《中国石 拱桥》。
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
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 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或加上一个能 说明其特征的生动的题目。
说明文及说明方法ppt课件

26
总结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 (找规律、找方法)
作比较
突出被说明对象特征
打比方、摹状貌 使说明生动、形象
列数字、举例子 使说明内容具体化.准确化
下定义
准确揭示事物本质特征
分类别
使文章严密细致,条理清晰
引用
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增加说明的趣味性
列图表
★作诠释
使说明直观形象
通俗地介绍事物或解说事理,使其更具
体,使读者易于理解。
27
知识检测:清说出下列句 子分别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打比方
2.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 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
列数字 3.办法甲好,办法乙和办法丙都窝了工。
作比较
28
4.证明信是证明某人身份、经历等情况 以及证明某件事情真相的专用书信。 下定义
作用:使文章严密细致,条理清晰
19
如: 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 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 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 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20
7、下定义
屏风是用来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 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准确地 从本质上说明了屏风的特征。
作用: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21
17
3、举例子:使被说明的内容具体化。
答法:运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了 某物的某个特点,使人信服。 4、打比方、摹状貌:使说明的 内容形象生动。 答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某物的某 个特点。
★
18
6、 分类别
按屏的建造材料及装饰的华丽程 度,分为金屏、银屏、画屏、石屏、 木屏、竹屏等
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使文章严密 细致,条理清晰。
个体,叫克隆。
总结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 (找规律、找方法)
作比较
突出被说明对象特征
打比方、摹状貌 使说明生动、形象
列数字、举例子 使说明内容具体化.准确化
下定义
准确揭示事物本质特征
分类别
使文章严密细致,条理清晰
引用
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增加说明的趣味性
列图表
★作诠释
使说明直观形象
通俗地介绍事物或解说事理,使其更具
体,使读者易于理解。
27
知识检测:清说出下列句 子分别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打比方
2.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 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
列数字 3.办法甲好,办法乙和办法丙都窝了工。
作比较
28
4.证明信是证明某人身份、经历等情况 以及证明某件事情真相的专用书信。 下定义
作用:使文章严密细致,条理清晰
19
如: 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 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 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 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20
7、下定义
屏风是用来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 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准确地 从本质上说明了屏风的特征。
作用: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21
17
3、举例子:使被说明的内容具体化。
答法:运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了 某物的某个特点,使人信服。 4、打比方、摹状貌:使说明的 内容形象生动。 答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某物的某 个特点。
★
18
6、 分类别
按屏的建造材料及装饰的华丽程 度,分为金屏、银屏、画屏、石屏、 木屏、竹屏等
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使文章严密 细致,条理清晰。
个体,叫克隆。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教学课件

一张单层DVD光碟一般半径为60mm, 去掉中间的23mm,那么这张光碟的面积约 为96c㎡。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 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 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 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日本人喝茶的方法和中国人差多了,他们 把茶叶弄的碎碎的,在喝茶时一起喝下肚,不 像中国人,泡茶时茶叶保持原样,喝完茶后倒 掉茶叶。
举例子
课堂反思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 或不太懂的地方。
在此处输入标题内容
在此处输入标题内容
在此处输入标题内容
【致读者】
读者朋友,您好!非常荣幸,我的作品对您有所帮助。 为您提供优质作品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提高作品质量,今后能创作出更高质量的 作品,供您参考使用。希望您能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改进方向、方 法,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优化完善。您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愿您我携手共建, 共同提高。在此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万分感谢!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 要的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某 种具体事物或解说某种抽象 事理的 文体。
1 举例子
打比方
2 3 下定义
列数据
4
作比较
5
6
分类别
7
引用
8
作解释
9
画图表
10 摹状貌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 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 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关羽曾经过五关斩六将、三英战吕布、单 刀赴会、水淹七军,这不说明了他的聪明才 智和武功高强吗?
巩固练习
01 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 列数据
02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说明文阅读-人教(部编版)(共12张PPT)

例如《统筹方法》、《中国石拱桥》。 文艺性说明文即科学小品,它的特点是用文艺的笔调, 兼用描写等方式,以对话、故事等形式来加强说明的形象性, 使文章生动、活泼、有趣。 例如《死海不死》、《苏州园林》等。
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这种结构形式大概有三种情形:①.总—分式; ②.分—总式;③.总—分—总式。 总分式结构常见于逻辑顺序中从概括到具体或从整体到部分 的说明文。 (2)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 现象到本质,后边在前边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 递进式结构多用于从现象到本质的事理性说明文。 (3)并列式。如《松鼠》一文,从总体来看是总分结构, 但分写部分之间呈现并列式结构。 (4)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的过程、时间、因果、 条件等关系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
第五讲 说明文阅读
植物标本展:
1.准备好制作的植物标本; 2.在班级活动园地贴好植物标本; 3.上网或查字典找相关资料,进行整理; 4.展示植物标本,并讲解自己的标本。
枫叶
枫叶植物标签说明
枫叶:叶子掌状三裂,秋季变成红色。枫叶为 掌状5浅裂,长13厘米,宽略大于长,3枚最大的裂 片具少数突出的齿,基部为心形,上面为中绿至暗 绿色,下面脉腋上有毛,秋季变为黄色至橙色或红 色。以加拿大的枫树最为著名。加拿大人民对枫叶 有着深厚的感情、把枫叶作为国徽,国旗正中绘有 一片红色枫叶,国树为枫树。
第五讲 说明文阅读
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 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 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 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 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源自说明文的分类事物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 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 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一类事 物。
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这种结构形式大概有三种情形:①.总—分式; ②.分—总式;③.总—分—总式。 总分式结构常见于逻辑顺序中从概括到具体或从整体到部分 的说明文。 (2)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 现象到本质,后边在前边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 递进式结构多用于从现象到本质的事理性说明文。 (3)并列式。如《松鼠》一文,从总体来看是总分结构, 但分写部分之间呈现并列式结构。 (4)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的过程、时间、因果、 条件等关系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
第五讲 说明文阅读
植物标本展:
1.准备好制作的植物标本; 2.在班级活动园地贴好植物标本; 3.上网或查字典找相关资料,进行整理; 4.展示植物标本,并讲解自己的标本。
枫叶
枫叶植物标签说明
枫叶:叶子掌状三裂,秋季变成红色。枫叶为 掌状5浅裂,长13厘米,宽略大于长,3枚最大的裂 片具少数突出的齿,基部为心形,上面为中绿至暗 绿色,下面脉腋上有毛,秋季变为黄色至橙色或红 色。以加拿大的枫树最为著名。加拿大人民对枫叶 有着深厚的感情、把枫叶作为国徽,国旗正中绘有 一片红色枫叶,国树为枫树。
第五讲 说明文阅读
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 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 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 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 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源自说明文的分类事物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 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 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一类事 物。
六年级语文上册说明文课件 (共55张PPT)

打
比
方
运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一些难明白的事物或事 理,增加文章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如:《看云识天气》中把云的形态比喻成各种各样 的事物,让人对云的形态有较清楚的了解。
又如:《中国石拱桥》中将石拱桥比喻成虹。让人 对石拱桥的外形有深刻的印象,并能突出石拱桥 形式优美这一特点。
分
类
别
是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方 面的异同,将事物分成若干类,逐类进行说明。
(区别于逻辑解释中的主次罗列〈一〉〈二〉〈三〉〈四〉)
★ 作比较:也、而、相对于、较…… ★ 下定义:科学、完整,判断句 ★ 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 ★ 打比方: 像、仿佛…… ★ 引资料 : 引用,标记是引号。 ★ 列(画)图表 ★摹状貌等 摹状貌是一 种通过描写事物的形状或面貌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 明方法。
如:《向沙漠进军》中将风沙进攻的方式分为两 类,然后逐类 整体→局部
……
☆时间顺序: 年代:古→今;
↑ 季节:春→冬; …… (程序顺序:先后安排,如“不倒翁的制作过程”、“蚕茧到 成虫的过程”等)
理 清 说 明 文 的 结 构
三、理清说明顺序及结构
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 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 “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 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三、理清说明顺序及结构
时 间 顺 序 与记叙文的时间有点类似,都是按事物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来安排说明内容. 如:介绍一种东西的发展演变,比方说介绍镜子的发展,灯的发展,印刷术 的发展,用时间顺序较合适,因为按时间顺序写能够显示事物发展的阶 段性。 空 间 顺 序
第19讲【阅读】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作用-课件-六年级语文-部编版

让/读/书/成/为/习/惯
阅•读•理•解
说明方法及作用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课件
授课人:文小语
让/读/书/成/为/习/惯
目 录
Contents
01 知 识 网 络 02 方 法 点 拨 03 学 以 见的的说明方法, 并能根据其标志,正确判断。同时理 解每种说明方法的作用(表达效果)。
二、设问形式及答题格式
1.某句段运用了……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文中的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题格式: ①本句运用了……(三个字)的说明方法; ②……(作用)地说明了……(说明内容); ③使读者/文章……。
一、判断下面句子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作诠释 )
2.人们把写在木片或者竹片上的文字叫做木牍或简。(
下定义 )
3.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打比方
)
4.苏州园林不像北京园林那样大量使用彩绘。( 作比较 )
5.笑有苦笑、傻笑、憨笑、假笑、冷笑、暗笑、狂笑、奸笑、狞笑等等。( 分类别 )
6.如何获得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一种叫自养。绿色植物都属于这一类。它 们自己把无机物创造成有机的食物,满足生长的需要。另一种叫异养。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 物都是这一类。它们自己不能创造食物,靠植物来生活。( 分类别 )
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纪念碑的高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11.森林中翼龙的体形娇小,翼展仅25厘米,相当于一只燕子或麻雀大小,但它们是那些体 形巨大的进步的鸟掌翼龙类的祖先类群。被发现的森林翼龙几乎为一完整的化石骨架,保存完好。 它的嘴巴尖长,眼晴很大,嘴里的牙齿已经完全退化消失,属于无齿的翼龙。在此之前,科学家 仅仅在德国发现过一种比它更小的出生不久的具有牙齿的翼龙化石,翼展约18厘米,科学家认为 它是刚刚孵化出来的“婴幼儿”。
阅•读•理•解
说明方法及作用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课件
授课人:文小语
让/读/书/成/为/习/惯
目 录
Contents
01 知 识 网 络 02 方 法 点 拨 03 学 以 见的的说明方法, 并能根据其标志,正确判断。同时理 解每种说明方法的作用(表达效果)。
二、设问形式及答题格式
1.某句段运用了……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文中的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题格式: ①本句运用了……(三个字)的说明方法; ②……(作用)地说明了……(说明内容); ③使读者/文章……。
一、判断下面句子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作诠释 )
2.人们把写在木片或者竹片上的文字叫做木牍或简。(
下定义 )
3.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打比方
)
4.苏州园林不像北京园林那样大量使用彩绘。( 作比较 )
5.笑有苦笑、傻笑、憨笑、假笑、冷笑、暗笑、狂笑、奸笑、狞笑等等。( 分类别 )
6.如何获得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一种叫自养。绿色植物都属于这一类。它 们自己把无机物创造成有机的食物,满足生长的需要。另一种叫异养。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 物都是这一类。它们自己不能创造食物,靠植物来生活。( 分类别 )
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纪念碑的高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11.森林中翼龙的体形娇小,翼展仅25厘米,相当于一只燕子或麻雀大小,但它们是那些体 形巨大的进步的鸟掌翼龙类的祖先类群。被发现的森林翼龙几乎为一完整的化石骨架,保存完好。 它的嘴巴尖长,眼晴很大,嘴里的牙齿已经完全退化消失,属于无齿的翼龙。在此之前,科学家 仅仅在德国发现过一种比它更小的出生不久的具有牙齿的翼龙化石,翼展约18厘米,科学家认为 它是刚刚孵化出来的“婴幼儿”。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说明文(共17张PPT)-人教(部编版)

• 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 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
• 6、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列数字 打比方
举例子 分类别 作比较 下定义
• 典型试题: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 方法指导:
• 举例子:具体形象地
• 列数字:准确具体地
• 分类别:条理清晰地
•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
• 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南极大陆),它的特点是 ( 神奇 )。
二、理清说明顺序 表达内容条理
• 1、时间顺序: 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 •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如:外—内
、上—下、前—后、远—近(注意要抓住立足点) • 3、逻辑顺序: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说明。 • ①从现象到本质;②从原因到结果; • ③从整体到部分;④从概括到具体; • ⑤从主要到次要等。
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 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 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 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 (二) • 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
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
内容分析);3、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真题演播室
• 1、“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 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由。
• 答:不能。因为 “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 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使用 “总是”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如果换了, 就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 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6、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列数字 打比方
举例子 分类别 作比较 下定义
• 典型试题: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 方法指导:
• 举例子:具体形象地
• 列数字:准确具体地
• 分类别:条理清晰地
•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
• 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南极大陆),它的特点是 ( 神奇 )。
二、理清说明顺序 表达内容条理
• 1、时间顺序: 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 •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如:外—内
、上—下、前—后、远—近(注意要抓住立足点) • 3、逻辑顺序: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说明。 • ①从现象到本质;②从原因到结果; • ③从整体到部分;④从概括到具体; • ⑤从主要到次要等。
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 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 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 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 (二) • 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
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
内容分析);3、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真题演播室
• 1、“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 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由。
• 答:不能。因为 “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 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使用 “总是”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如果换了, 就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 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此处输入标题内容
课后作业
1.完成教科书课后练习中的1、2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作业。
在此处输入标题内容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文档能 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 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每一个文档都花费了我大量 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 大的欣慰。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也只是一个习惯,只 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 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在此处输入标题内容
,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 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
在此处输入标题内容
课后反思
1、今天的学习结束,你收获了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3、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学习心得与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