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市长沙叶新
《陈毅市长》

——沙叶新
初读课文
沙叶新(1939年~), 江苏南京人,回族。 当代作家。1980年发 表《陈毅市长》,获 第一届全国优秀剧本 评奖首奖、首届全国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陈毅 (1901-1972), 革命家、政治家、军 事家、外交家、诗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 建者和领导者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后任上海市市长。
想一想:
分析一下齐仰之的形象:
勤奋刻苦
清高 固执
爱国
童村先生长期居住在上海。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受陈 毅副总理所托,从事盘尼西林 (青霉素)的生产工作。担任华 东人民制药公司青霉素实验所所 长。1953年5月1日,在童村领导 下自行设计、建造的我国第一座 生产抗生素的专业工厂——上海 第三制药厂投入生产,揭开了中 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
话剧《陈毅市长》
想一想:
主要的戏剧冲突:
(1)齐仰之电话 登门造访 拒绝 (2)齐仰之关 一直按门铃 门 (3)齐仰之只允许谈三分钟 故意吊足齐仰之的胃口, 使谈话破除三分钟之限
想一想:
主要的戏剧冲突:
(4)齐仰之对共产党的化学不感 兴趣 谈齐仰之的人生理想
想一尊重知识分子 工作责任心强 善于讲策略 坚持不懈 幽默诙谐
忠诚,依靠工人阶级、革命干部和知识分子,团结民族资产 阶级,正确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在 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陈毅为上海的复兴与发展打开了一个新 局面。
预习检测
请帖 烦躁 揿钮 唷 tiĕ zào qìn niŭ yō 少顷 闭门羹 shăo qĭng gēng
驽钝 nú dùn 秉烛 bĭng
化学家齐仰之是话剧《陈毅 市长》里面的人物。原型为我国 著名哲学家熊十力先生和医学家 童村先生。
《陈毅市长》知识点总结

《陈毅市长》知识点总结一、简介《陈毅市长》是为纪念上海解放三十周年而创作的,上演后反响强烈。
人物原型:陈毅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
全剧共十场,采用“冰糖葫芦”式的结构,每一场都可以独立成章。
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场。
这场戏写陈毅市长为建设新上海是怎样争取知识分子的。
《陈毅市长》是一部话剧剧本。
话剧文学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具有一般叙事性作品的共同点,诸如塑造典型形象,揭示深刻的主题,以及结构的完整性、统一性等等,就是说它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另一方面,作为戏剧演出的基础,它只有通过演出,才能表现出它的全部价值,因此,它又要受到舞台演出的制约,必须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
戏剧是综合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在戏剧演出的综合性整体中,剧本虽然是基础,但居于中心地位的却是演员的表演。
演员扮演角色的基本手段是动作,如话剧中的形体动作、言语动作、静止动作,歌剧中还有歌唱,戏曲中则有唱、念、做、打,等等。
动作是演员艺术的根基,也是戏剧艺术的根基。
戏剧艺术的特性就在于它是动作的艺术,这也决定了戏剧文学的基本特性。
从表面上看,剧本同小说一样,也是用语言写成的,但一般地说,小说中语言的主要性能是叙述和描写,剧本中则主要靠人物通过自身的动作进行自我表现。
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其中包括对动作展开的时间和具体的物质环境的说明,对人物外部动作、静止动作的提示和对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的提示;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其中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这些,都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现方式。
剧本需要各种各样的戏剧冲突,需要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但无论是戏剧冲突还是戏剧情节,都应通过因果相承的动作直观地展现出来。
剧本需要塑造各种各样的典型人物形象,而动作正是戏剧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段。
陈毅市长

结局
欣赏话剧
请同学们欣赏话剧《陈毅市长》, 并结合文章,从文中画出能表现人物个 性的语言,并分析它表现了人物什么思 想性格。
陈 毅
豪爽、直率、幽默、睿智、 坚定、雄辩、机敏
齐仰之
固执、清高、急躁、质朴、 倔强、不讲情面、炽烈的爱国 热情。
拓展训练
读《三国演义》中刘备 “三顾茅庐”的故事,试比较 与本文的异同。
2.明确:
齐仰之设的难题 进门难 谈话难 敞开心扉难 陈毅的破解方法 坚持不懈,“也是为了 工作”。 用《陋室铭》赞美, 用激将法。 巧用齐仰之经历动之以 情,真诚说明来访之意。
再读课文,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这场戏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2.矛盾冲突是怎样引起的? 3.讨论全剧的情节结构:说说情节的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
这场戏的基本矛盾:陈毅作为市长急
于团结知识分子,想说服齐仰之参加祖国
医药事业的建设与齐仰之不问政治、闭门
治学之间的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一个偏要“深夜拜 访”,另一个“拒绝来访”,这样, “夜访”与“拒绝”就发生了冲突。
剧情结构
矛盾冲突 产生 发展 变化 解决 情节结构 开端 发展 高潮 内容 陈毅专程夜访 齐仰之闭门谢客 陈毅巧用“激将法” 齐仰之自破“三分钟” 陈毅宣传共产党人的“化学” 齐仰之发生“化学变化” 陈毅委重任 齐仰之愿效力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分析 戏剧冲突。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性化语 言,为分析人物形象作准备。 3.学会揣摩潜台词。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这段话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齐仰之为拒绝陈毅来访设置了哪些难 题?陈毅是怎样解决这些难题的?
1.明确:
这段话剧讲的是陈毅夜访齐仰 之,说服他主持筹建我国第一家盘尼 西林药厂的故事。
陈毅市长

陈毅, 1901年生,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 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19 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江南指 挥部、苏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代军长、军长。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 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原军区和中 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建国后,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人民革 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 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2年1月6日,因患肠癌在北京逝世,终年 71岁。
导学提纲
一、认知性问题 1、读课文积累下列词语:深居简出 请 帖 充耳不闻 偌大 闭门羹 揿钮 一窍 不通 才疏学浅 雄心勃勃 心灰意冷 痛心疾首 秉烛夜谈 礼贤下士 驽钝 恕不接待 2、概括本文的主要矛盾冲突。 3、陈毅为什么要夜访齐仰之?.
二、探究性问题 1、陈毅夜访齐仰之碰到哪些“钉子”? 他是怎样解决的? 2、两个人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 3、你最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 4、从陈毅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沙叶新,生于1939年,江苏南京人,回族。
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戏剧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 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 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 员。1987年创作的话剧《耶稣·孔子·披头士 列侬》发表于《十月》杂志1988年第2期, 同年4月由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首演。该剧获 加拿大“1988年舞台奇迹与里程碑”称号。 其剧作《假如我是真的》、《大幕已经拉 开》、《马克思秘史》,《寻找男子汉》及 小说《无标题对话》等,曾引起强烈反响。
陈毅,是沙叶新 于1980年为纪念上海解放30周年 而制作的一部优秀话剧。描写了 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解放初期在 上海当市长其间的工作,生活和 思想风貌。 《陈毅市长》共有十场,每 一场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每个 故事既独立又联系在一起,这就 是所谓的“冰糖葫芦”式结构
课文陈毅市长主要内容

课文陈毅市长主要内容课文陈毅市长主要内容导语:陈毅市长,电影名,著名剧作家沙叶新所著的话剧,1981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课文陈毅市长主要内容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带着战火硝烟的陈毅(1901年—1972年)在第二天,便以市长的身份接受了以代市长为代表的政府官员的投诚。
当时的旧上海,满目疮痍,积难重重,工厂倒闭,商店关门,粮煤奇缺,失业人口剧增……刚解放的上海确实是个烂摊子。
陈毅以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依靠工人阶级、革命干部和知识分子,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正确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
6月中旬的一天,陈毅带领工业局长顾充到国华纱厂经理傅一乐的家中,借赴宴的`机会,深刻地阐述了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政策,使这个对共产党抱着怀疑、观望态度的民族资本家理解了党的政策,增强了经营纱厂的信心,为恢复生产尽了自己的力量。
秋天,上海市第一家国营百货商场开业了,陈毅市长亲临现场了解情况。
当得知市民缺乏盘尼西林等药品时,他夜访化学工业专家齐仰之,与之共商试制盘尼西林、发展民族医药事业的大计。
陈毅在工作中,事事以革命利益为重。
为减轻国家负担,他说服自己的老丈人从上海返回了家乡。
军长童大威犯了错误,他毫不留情给予严厉的批评;而对于新闻发布处副处长魏里的一次差错,他则耐心进行团结教育。
1950年,他借旧历年的机会,带着傅一乐到工人徐根荣家拜年,用工人吃豆渣的事例教育了傅一乐,调整了劳资关系。
初夏的一天,他又以“比伤疤”的生动事例,教育了居功自傲、向党伸手的师长彭一虎……就这样,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陈毅为上海的复兴与发展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1950年国庆,当全市市民兴高采烈欢庆建国一周年时,陈毅接受党中央指示,调离上海。
他以更加高昂的革命姿态,又踏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作品注释1、节选自话剧剧本《陈毅市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
沙叶新,当代剧作家。
2、父母官:封建时代称地方官为父母官。
《陈毅市长》PPT课件(上课用)3

激烈的矛盾冲突
进门难 破门 亮身份 谈话难 破例 激将法 出山难 破规 动情摆理
把革命政治说成“化学”,非常切 合齐仰之这个化学家的身份,能够引起 齐仰之的谈话兴趣和极大注意,这样使 齐仰之与陈毅交谈下去,陈毅也就巧妙 地使齐仰之由“只有三分钟之限”到 “尽情尽意言之”,再到“秉烛夜 谈”“三天三夜”,这个妙喻推动了剧 情的发展。这是陈毅高超的说话艺术的 表现 。
•
8、人生的旅途中,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路上,所以,别畏惧暂时的困顿,即使无人鼓掌,也要全情投入,优雅坚持。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等来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
9、这世上没有所谓的天才,也没有不劳而获的回报,你所看到的每个光鲜人物,其背后都付出了令人震惊的努力。请相信,你的潜力还远远没有爆发出来,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写给渴望突破瓶颈、实现快速跨越的你。
我要马上赶到电厂去,连三秒钟也不能 耽搁。
处事果断
舞台提示 的作用
陈
[化学家齐仰之的家。这是一间简 陋破旧的卧室兼书房。地板残缺不
设 全。书桌上堆满书籍和化学仪器。
介绍时间、地点
指明身份——是一位些化学图表外,
学家
道 还贴着一张醒目的条幅,上书:闲 具 谈不得超过三分钟。]
);“碱性”比
喻改(变、转移人心
陈毅关心国计;民生“,中尊和重”科比学
喻政治需要科学,科学必须为政;治服务,政治与科学中和。
(5这)是这情段节话高在潮全部场分中,的矛地盾位解和决作了用。是什么!
三顾茅庐:汉末,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刘备 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 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 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 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 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就催着要回去。 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 出来帮助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 备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 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 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 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 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 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 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毅市长》复习资料(语文版)_1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毅市长》复习资料(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毅市长》复习资料第18课《陈毅市长》一、作家作品沙叶新:当代剧作家,回族,1939年出生于江苏南京。
主要作品有话剧《陈毅市长》、《假如我是真的》、《马克思秘史》、《寻找男子汉》等。
《陈毅市长》是十场话剧剧本。
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场戏:陈毅市长夜访化学家齐仰之。
此话剧于1980年为纪念上海解放30周年而创作。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叫作“三顾茅庐”。
于是后世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敦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
也就是不耻下问,诚心求才的意思。
即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二、字词积累揿qìn钮趋qū势驽nǔ钝dùn 聘pìn请筹chóu 划惭cán怍zuò赐cì教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语,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
大而化之之谓圣:原意是道德思想光大到能够随机应变的境界就叫圣人了。
这里借指政治变化。
三顾茅庐:比喻诚恳地一再邀请或请教。
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深居浅出:平日老呆在家里,很少出门。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
秉烛夜谈:拿着点着的蜡烛交谈到深夜。
三、主要问题主题:本文通过陈毅夜访齐仰之,说服他主持筹划建立全国家盘尼西林药厂的故事,表现了陈毅重视科学文化和尊重知识分子的优良作风和顽强坚毅、幽默诙谐、豪爽干练、乐观的性格。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部分:陈毅由吃闭门羹到被允许进屋三分钟,取得了初步胜利。
矛盾的发生——破门。
第二部分:从三分钟限制到可“尽情尽意言之”,表明陈毅说话技巧的高超以及齐仰之治学的严谨和性格的倔强。
陈毅进一步巩固胜利。
矛盾的发展——破例。
第三部分:齐仰之折服于陈毅所言之理及其口才的雄辩,答应出山。
矛盾的高潮和结局——破格。
在剧中“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的字条,涉及的地方有十余处,这一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有什么作用?齐仰之从贴字条到撕字条,从对话不得超过三分钟到要谈上三天三夜,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情节也随之变化。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陈毅市长》第一课时教案

1.读准字音:
神龛(kān)嗜(shì)好咂(zā)摸挨(ái)饿造孽(niè)忏(chàn)悔搭讪(shàn)
2.理解词语:
深居简出恕不接待闭门羹自娱才疏学浅
痛心疾首伊始礼贤下士秉烛夜谈
3.归纳了解文中第一人称“我”的词:
鄙人、在下、吾、本市长、不才、老朽
(三)了解本场戏剧冲突和戏剧情节;
3.剧情简介:
《陈毅市长》,十场话剧。剧中安排了一系列情节,主要表现“陈毅同志对经济建设的巨大热情,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心,对各界人士的真诚团结,对干部作风的严格要求,以及自己对党风党纪的身体力行等等。”(沙叶新《〈陈毅市长〉创作随想》)。采用“冰糖葫芦”式的结构。第一场,时间:1949年5月10日。地点:江苏丹阳第三野战军司令部所在地,一间简陋的会场,陈毅在作报告。他说:中央叫我们在丹阳整训一个月,学习、研究接管政策,搞好入城纪律,为解放上海作好准备。他说:“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残余势力会勾结一起,轰炸、封锁、破坏,把上海变成一座死城。……他们还扬言,说上海是个大染缸,要叫我们红的进去,黑的出来。我这个人倒不怕什么染缸,我倒要叫他们看一看,到了上海之后,究竟是上海把我陈毅染黑了,还是我陈毅把上海染成个红通通的!”第二场,时间:1949年5月28日下午。地点: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陈毅代表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上海市政府。同时,接受国民党上海市留守人员的投诚。第三场,时间:1949年6月中旬的某日傍晚。地点:上海国华纱厂总经理傅一乐的别墅。陈毅与市工业局长到资本家家去赴宴做工作。第四场,时间:1949年秋的一天上午。地点:上海解放后建立的第一家国营百货商店。陈毅到刚刚开业的国营百货商店视察,看到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国营商店买不到盘尼西林,不法药商又趁机连续涨价,普通劳动人民无力购买,因而引起了陈毅的深思,由此引出了下一场夜访化学家齐仰之的戏。第五场,课文节选部分。时间:1949年冬的一天深夜。地点:化学家齐仰之的家。陈毅去拜访,先是打电话遭拒绝,又去打门吃了闭门羹,最后终于进屋。经交谈、说服,使这位多年不问政治、不问世事的老化学家思想认识起了变化,接受政府聘请主持筹划在上海建立全国第一个盘尼西林药厂。第六场,时间:1950年2月6日傍晚。地方:陈毅家中。陈毅让工作人员把关于建造盘尼西林药厂的计划,关于上海市建设的设想和一份关于恢复生产的情况报告打印出来送交市委讨论。发电厂遭敌机轰炸,陈正要赶往发电厂。说服老丈人回老家去,打消了留在上海让陈安排工作的念头;也说服小妹凭自己本事去报考学校,不给她写介绍信。第七场,时间:1950年2月8日凌晨。地点: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发电厂恢复供电。陈严厉批评负责上海警备和空防的军长童大威的严重失职,又保他免受军法处罚。向对新闻发布中发生泄密错误的一党外副处长承认昨天自己批评时发火的错误。第八场,时间:1950年2月18日上午。地点:国华纱厂工人徐根荣家。陈带着工厂经理资本家傅一乐去工人家拜年,说服资本家不要抽资外逃,要恢复生产,搞好劳资关系。第九场,时间:1950年初夏的一天上午。地点:陈毅的家中。教育部下、干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要居功自傲。第十场,时间:1950年秋的一天晚上。地点:市属机关的某礼堂。举行文艺演出。陈看了歌颂他个人的节目,心中不悦。齐仰之拿来上海药厂试制成功的盘尼西林。中央打来电话,调陈毅去南京主持华东军区的工作,同时兼管上海市一部分工作。全剧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破例延时长谈,化学家起了“化学变化”(高潮)
委以重任,秉烛夜谈(结局)。
2、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话剧的故事情节。 市长陈毅深夜去拜访老化学家齐仰之,齐仰之从开始拒绝接 待到请陈毅进屋愿意交谈,再到秉烛夜谈、接受聘请。
齐 答应效劳 仰 之
化学变化 自破时限 闭门谢客 专 程 夜 访 表用 示激 敬将 意法 宣党 传的 共化 产学
这是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表现了坚定、自信 的性格和倔强的脾气,符合陈老总性格特征。
陈再次按门铃,齐看到后说:“又是你!”陈说: “对头!”齐又问他“究竟是干什么的?”陈说:“我倒 是干大事的。鄙人是上海市的父母官,本市的市长。”
这答话,豪爽、风趣中带点滑稽,符合陈毅的性格特征 和身份。
我倒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 齐先生虽是海内闻名的化学专家,可是对有一门化学,齐先生 好象一窍不通。
(齐仰之出山)
陈
委 以 重 任
毅
据表现形式 歌 剧 舞剧
戏剧
独幕剧 据情节繁简
多幕剧
• 人物、场景、情节高度集中
剧本的特点
• 人物语言个性化、口语化、行动化 • 以尖锐的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展示人物 性格
学习目标
沙叶新作于1980年,同年由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首演。 它取材于新中国初期陈毅担任上海市长时期的生活,从不 同的侧面,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戏剧文学中塑造领袖形 象的一个较成功的尝试,人物赋予了喜剧色彩。
剧中通过齐仰之的语言,表现了他这个爱国、严肃的老 科学家,性格固执、清高、坦诚,最后还是起了“化学变 化”。
1、说明第五幕这场戏的矛盾冲突线索(即矛盾发生、发展、 激化和解决的过程)。
这场戏的矛盾冲突线索(矛盾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是: 打电话、按电铃,夜访被拒(发生)
进门后限制谈话时间,大谈“化学”(发展)
默 读 课 文
话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在话剧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 造以及作品的思想倾向等等,主要依靠人物 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因此,优秀的剧作, 人物的语言应该是高度个性化的,这样才能 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身份教养和思想 作风。
陈毅亲自下请帖请齐仰之参加政府召开的会遭拒后,一天深 夜到齐府去拜访,第一次按门铃被拒之门外,又吃了闭门羹, 这时陈说“我就不相信,偌大一个上海我都进得来,这小小一 扇门我就进不去?!”
陈 毅 市 长
沙叶新
(话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场)
生字生词
偌大(ruò ) 德馨(xīn) 驽钝(nú) 闭门羹(gēng) 秉烛(bǐng) 痛心嫉首( jí )
不要读错啊!
戏剧特点
戏剧是一种以表演艺术为中 心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 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 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 现实生活。
话剧
机智博学
课文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是其重要的艺术特点。作者在成功 塑造陈毅和齐仰之的形象中,个性化的语言起了重要作用。陈毅 是一个野战军司令员(元帅)、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他的语 言机敏、生动、风趣、幽默、深邃,谈话中常夹些方言和文言, 既不失共产党高级领导人的身份,又给人以诚恳、亲切之感,反 映出他的高深修养,显示了他豪爽、直率(坦诚)、坚定、泼辣, 富于雄辩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