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科学DNA数据库建设规范
论广西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建设

破案件提供十分有价值的线索。 现场物 证 D A库 是对 现 场遗 留 的有价值 的各 N 类生物学检材进行筛选 、 检验和存储 。犯罪分子遗 留 的生物学检材 , 可作单独一个 类别进行存储 。 现场检 材 D A分 型结 果不 仅可 以在前科 库 中样本进 行 比 N 较 , 可在 现场库 中查询进行 串并 案研 究 , 还 以及对一 些无名尸 、 碎尸 、 空难 、 交通事故 、 爆炸 和火灾 中等受
和认可 , 并大量地应用于诉讼 活动之中。
公安 机关 D A数据库又称 法庭 科学 D A数据 N N 库或法 医 D A数据 库 ,是一种 依据 一定 标准 建立 N 的, 可查询 的信息库 。 它是将 D A分 型技术 、 N 计算机 自动识别技 术 、 网络信息技术 、 现场勘验技 术和现代 科学管理技术有机结 合 , 对犯罪现场 的生物物证 、 违
年广 西各级公安机关 D A实验 室的法 医 D A鉴定 N N 管理 系统联 网成功 ,通过公安 专网实现 自治 区 一市 两级 实验室的统一管 理和信息共 享 ,该 系统 在检验
害者进行身源认定 。 未知名 尸体 D A库是对 案发 时不 知其姓 名等 N
的 D A多态性分析结果数字化后 , N 由计 算机对 D A N 结果进行 自动 比对 、 分析 、 存储 , 通过 网络技术 实现 跨地 区查询 ,实现 D A信 息的全 国乃 至世界共享 , N 从而实现异地案件的 串案并案 、未知名 尸体尸源的 认定以及失踪人员身份的确定等 ,更好地发挥 D A N 信息在案件侦破 、 审理过程中的作用l l 】 。 公安机关 D A数 据库具 有结果 数字化 、 N 比对分
是存储有性或暴力犯罪前 科的犯罪嫌 疑人 的前 科库 ;二是存 储犯罪现场中遗 留有价值 的各类生物
法庭科学DNA实验室检验规范【GA-T383-2002】

法庭科学DNA实验室检验规范【GA-T383-200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法庭科学DNA实验室检验应遵守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从事法庭科学检验的DNA实验室。
2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前期检验prior examinationDNA检验前进行的预试验和确证试验。
2.2 有机溶剂法organic extraction of DNA通过酚-氯仿混合物萃取DNA溶液中的蛋白质类有机物质,而保留DNA于水相溶液中的提取方法。
2.3 Chelex法Chelex extraction of DNA利用Chelex能有效地去除非核酸有机物的性能而提取DNA的方法。
2.4 硅珠法silicon bead test在硫氰酸胍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硅微粒特异捕获有机质溶液中的DNA分子的性能提取DNA的方法。
2.5 CTAB法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method利用非离子型去污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具有破坏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及硬组织,并能与DNA形成复合物的能力,通过抽提使DNA与蛋白质及多糖类物质有效分离而达到提取高纯度DNA的目的。
2.6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一个酶促的特定DNA片段扩增过程。
3 案件受理3.1刑事案件的送检人员需提供公、检、法、司,以及保卫部门的盖有公章的鉴定委托书或公函,并出示本人的工作证。
民事案件的送检人员需提供委托单位或个人的委托书,并出示本人的身份证明。
3.2 送检人员需填写送检登记表,详细填写送检单位、送检人姓名、送检日期、简要案情、送检检材名称及特征、有无作过鉴定、原鉴定单位及原鉴定结论、鉴定要求等。
3.3 接案人员在了解案情和鉴定要求后,逐一确认检材,并对检材进行编号,有条件的照相固定,最后在送检登记表上签名。
3.4 检验人员从接案人员手中受理检材时,应详细了解案情和鉴定要求,逐一核对检材后,在送检登记表上签名。
公安信息化主要做法

主要做法(一)安徽省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做法一是统一思想,科学规划,明确工作思路。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走跨越式发展、规范化建设、科学化建设、实用节约型发展的道路。
二是科学整合资源,条块结合,信息共享。
既节约了大笔资金,又使原有系统的作用得到了充分整合。
三是立足基层,贴近实战,以用促建。
坚持边建设、边开发、边应用的原则,狠抓综合应用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建设,突出实战应用,提出“一切为了实战”的口号,始终把立足基层,贴近实战,强化应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巴‘金盾工程”建到每个民警的办公桌上。
四是抓典型,促全面,整体推进。
省公安厅将芜湖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作为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向全省推广。
五是强化培训,提高民警素质。
始终坚持把提高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和民警的科技素质作为重要环节来抓,切实把好'三道关":领导关、基层所队长关、全员培训关。
六是因地制宜,多方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安徽省公安厅提出公安信息化建设,不以系统硬件档次论英雄,而以实战应用效果定成败”,要求各地在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重视支持的同时,开动脑筋,多快好省地开展建设。
七是领导重视,部门支持。
省政府将金盾工程”、智能交通系统、互联网监控中心建设列入“861”计划重点建设项目,省级人口信息系统建设列入了省政府“数字安徽”重点建设项目,保证了全省公安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
(二)江苏省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做法一是始终抓住网上信息应用这个核心,在普及推广上下功夫。
省公安厅将2005年作为全省“网上信息应用普及推广年”,加强分类指导。
二是始终抓住网上信息应用重点环节,在创新发展上下功夫。
2005年以来,江苏省公安厅围绕“建成一个平台、形成一套机制、培训一支队伍”三个环节开展建设,为应用提供环境、制度、素质的保障。
2005年以来,在全省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科技大练兵活动,将网上信息采集比对等应用技能,列入省厅派出所长、刑警队长、交巡警队长学校以及警衔晋升、专业培训的范围。
法庭科学DNA数据库

法医DNA数据库主要是将DNA多态性分析技术、计 算机自动识别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相结合,对犯罪现场 生物物证、违法犯罪人员及无名尸体等血液样本检验后
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数字化后,由计算机对其自动比
对分析,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跨地区查询,最终类
• 前科库
法庭科学DNA数据库
昨天,公安部刑侦局与北京海鑫科金信息技术有限公 司签订协议,将对法庭科学DNA数据库系统软件升级进行
深度合作。研发任务完成后,全国公安系统的DNA实验室
可实现全国联网。DNA数据库目前在侦查破案、查找被拐 卖儿童和无明尸体身源、个体识别以及证实犯罪等方面发 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被誉为刑侦工作的“精确制导武 器”……
• 现场库
• 失踪人员父母及子女数据库
法庭科学DNA数据库
意 义 • 实现DNA数据库的异地查询、资源 共享,是法医DNA数据库的基本功 能。(确保数据的安全和机密) • 对于识别重复犯罪和多次犯罪者具 有最直接而重要的价值。
法庭科学DNA数据库
建库条件
• 法律法规保障 • 统一的建库方案和实施细则 • 一套确保DNA分型结果准确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
(from 163 News)
法庭科学DNA数据库
定 义
法医DNA数据库(Forensic DNA Database)是将法 医物证检材、犯罪高危人员样本的DNA分型结果,以及
每一条DNA分型记录关联的特定案件信息或人员信息,
全部存储在计算机中,实现远程快速比对和查询的数据 共享信息系统。
法庭科学DNA数据库
法庭科学DNA数据库
法庭科学DNA数据库
法庭科学DNA数据库
法庭科学DNA数据库
法庭科学DNA数据库
法庭科学DNA数据库
法医物证DNA实验室配置和操作规范

法医物证DNA实验室配置和操作规范为加强法医物证DNA实验室管理,保证法医物证鉴定质量,确保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特制订本规范,对法医物证实验室配置、鉴定受理、样品检验等方面进行规定。
一、法医物证DNA实验室配置要求(一)DNA实验室区域配置法医物证实验室总体布局应考虑潜在的样本污染风险,降低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和对人员的危害。
实验室各区域应独立且满足单向流程要求,区域内设备、器物应有明确的标记,避免不同工作区域内的专用设备、物品混用。
1. 必备区域配置。
1.1采样室:主要用来对生物学检材进行采集、包装及照片采集等;1.2样本储存室(柜):主要用来对检材进行登记及存放;1.3预检室:主要进行血斑、精斑确证试验和种属试验(不从事个体识别的实验室可不配备);1.4 DNA提取室:主要用来进行DNA提取,对于毛干、陈旧骨骼等DNA含量极低的检材,应另设专门区域进行DNA 提取及定量;1.5 PCR扩增室:主要用来进行PCR反应的加样和扩增;1.6 PCR产物分析室:主要用来进行PCR扩增产物的检测及分析。
2. 建议选配区域配置。
2.1灭菌室:主要用来对器材、器具进行消毒;2.2试剂配制区:主要用来进行试剂的配制、分装及未开封试剂的保存。
(二)DNA实验室仪器配置检测设备以及相关设备,均应加以唯一性标识及状态标识。
1. 必备仪器配置。
1.1遗传分析仪;1.2 PCR扩增仪;1.3生物安全柜;1.4超净工作台;1.5高速离心机(10000rpm以上);1.6低速离心机(1000-10000rpm);1.7分析天平;1.8移液器;1.9恒温器;1.10纯水仪;1.11振荡器;1.12冰箱;1.13灭菌设备;1.14紫外灯。
2. 建议选配仪器配置。
2.1核酸蛋白测定仪;2.2荧光定量PCR仪;2.3恒温混匀仪;2.4板式离心机;2.5生物显微镜;2.6电热干燥箱;2.7骨骼DNA提取工具(电钻、粉碎机等)。
(三)DNA实验室人员配置司法鉴定机构应有3名以上具备法医物证鉴定执业资格的司法鉴定人,才可开展法医物证DNA鉴定项目。
CNAS-CL08-A002:2018(法医物证DNA)

——实现检材/样本在实验室工作区间的单向流动?
——做好技术人员的自身防护,如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作业服、手套、口罩和发罩,所有这些物品必须是一次性使用,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更换?
——做好设备、设施的定期清理和消毒?
——具备实验区的外部屏障,能有效阻止无关人员未经许可进入实验区?
7.7确保结果的有效性
7.7.1
鉴定机构的质量控制活动是的耗材、试剂等进行质量管控,在确认其指标符合质量控制的要求后,再用于鉴定工作?
——实行检材/样本分类鉴定,特殊的检材/样本单独鉴定,如分区、分时或分人鉴定?
——建立相关人员遗传信息的排查数据库?
——建立阳性对照样品、阴性对照样品鉴定制度?
7.1.7
鉴定机构在允许客户或其代表合理进入鉴定机构的相关区域见证相关鉴定活动前,是否确保其他客户机密不被泄露?是否考虑法律法规、检材/样本安全、人身安全、污染防范等多方面因素?
7.2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
7.2.1.3
鉴定机构是否有专门的方法以规定鉴定结果的研判方法、研判依据、研判结果等的表述?当采用群体遗传学计算作为鉴定结果的研判方法、依据时,是否在方法中明确计算公式(包括可能的参数和变量)?是否提供用于计算的群体遗传学基础数据?是否保证这些数据的有效性并确定其符合鉴定机构的技术需求?
7.4 检材/样本的处置
7.4.3
鉴定机构是否根据实验项目制定合格检材/样本的接受条件,明确提出对检材/样本的要求?
7.4.4
鉴定机构是否确保检材/样本在准备、检测、流转和存储过程中不被污染、破坏?鉴定机构是否有必要的程序和设施防止检材/样本的污染?适用时,鉴定机构是否有程序规定从检材/样本中提取的DNA,PCR反是否产物等中间产物的保存和使用?
智慧树知到《司法鉴定的奥秘》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司法鉴定的奥秘》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被称为“刑事侦查学之父”的司法鉴定专家是A.贝蒂隆B.巴迪尔C.杰弗利D.埃德蒙· 洛卡德答案:埃德蒙· 洛卡德2、诉讼史上最早使用法医鉴定的实例为A.林肯被刺B.凯撒被刺C.康莫得斯被刺D.斐迪南大公遇刺答案: 凯撒被刺3、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著作A.《法医学:理论与实践》B.《折狱龟鉴》C.《洗冤集录》D.《医师报告》答案: 《洗冤集录》4、下列不属于司法鉴定的原则的是A.独立鉴定原则B.尊重习惯原则C.依法鉴定原则D.鉴定公开原则答案: 尊重习惯原则5、下列不属于司法鉴定的是A.亲子鉴定B.收费价格鉴定C. 笔迹鉴定D. 伤残鉴定答案: 收费价格鉴定6、属于我国宋朝司法鉴定发展的重要事项有A.法医检验制度不断健全B.诞生了伟大的法医宋慈C.《洗冤集录》问世D.颁布了《解剖规则》答案: 法医检验制度不断健全,诞生了伟大的法医宋慈,《洗冤集录》问世7、15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后,对于司法鉴定产生重要影响的学科有:()A.法医学B.伦理学C.生物学D. 物理学和化学答案: 法医学,生物学, 物理学和化学8、司法鉴定是一门交叉型学科,可能涉及下列哪些学科:A.医学B.生物学C.化学D.人类学答案: 医学,生物学,化学,人类学9、下列属于传统“三大类”司法鉴定的是:A.法医鉴定B.物证鉴定C.声像资料鉴定D. 文物鉴定答案: 法医鉴定,物证鉴定,声像资料鉴定10、司法鉴定的分类A.法医鉴定B.物证鉴定C.声像资料鉴定D. 文物鉴定答案: 法医鉴定,物证鉴定,声像资料鉴定, 文物鉴定11、萨克森法典被称为西方司法鉴定制度的起源。
A.对B.错答案: 错12、世界上第一部笔迹学著作是《怎样根据笔记判断书写者性格和气质》。
A.对B.错答案: 对13、具有法律性与科学性的双重属性,是法律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A.对B.错答案: 对14、司法鉴定是一门交叉型学科。
法庭科学DNA检验设备的现状和发展

据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与运算 , 获得检验结
论。
D NA 检验 技术 所 需 要 的 设 备保 障分 为 两类 , 一
类为仪器和设 备, 当于 D A 检 验 的基 础设施 建 相 N 设, 另一类 为试 剂与耗 材 , 是常 规 消耗 。D 这 NA 检 验
流程 中每个 阶段所 需 要 的仪 器设 备 和 试 剂 耗 材 因工 作 目的和所 开展 的检 验种类 不 同而 各不 相 同 , 据 当 根 前大 部分 D NA实验 室 所从 事 的 检 验项 目和 工 作量 , 以及一 段 时间 内 DNA 检验 技 术 可 能 的发 展 来 预测 ,
D NA 检 验过程 全 部 完 成 , 下 的 是将 检 验 获得 的数 剩
提取纯化试剂与仪器等, 并陆续在侦查办案工作 中应 用, 为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提供 了大量证据和线索, 发
挥 了 突出作 用 。 在 技术 发展 的 同时 , 国公 安 系统 与 DNA 技 术 我 相关 的装备建 设 也发 展 迅速 ,90年 , 国公 安 系 统 19 全 仅有 一 两家 D NA 实 验 室 能 够 进 行 D NA 技 术 检 验 ,
到 2 1 年底 , 00 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已建成 D A实验室 N 30 , 2 个 所有 D A实验室都具备了进行荧光 S R技 N T
术检 验 的能力 , 中 30个实 验室 已经联 网公 安 专用 其 0
网络 , 将检验数据上传建设 我国公安系统 D A数据 N 库, 截至 2 1 年底 , 00 公安系统 D A数据库已经存储 N
设上 , 如何从 装备 保 障角 度 促 进 我 国 D NA 检 验 技术 更 好地 为公 安工 作 服 务 , 整 个 和 谐 社 会 建设 服务 , 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 D N A数据库 b a s i c D N A d a t a b a s e 存储有D N A数据库中各基因座的染色体定位、 有关群体的基因频率资料和基因型资料、 有关法医 学应用参数( H, D p , P E , P I C ) 等的D N A数据。
3 . 3
仍 0 0 2 !8 一 嘴牡 咬 0
G A / T 4 1 5 -2 0 0 3
术的发展情况, 经D N A专家委员会论证后可加入新的基因座。 9 . 2 入库要求 9 . 2 . 1 省级 D N A数据库和市级 D N A数据库 对于现场生物物证 D N A样品, 9 . 1 所述 1 3 个基因座中须有任意 6 个以上的基因座检测成功, 方能 将D N A分型数据及信息代码输人 D N A数据库。 9 . 2 . 2 中央 D N A数据库 对于现场生物物证 D N A样品, 9 . 1 所述 1 3 个基因座中须有任意 9 个以上的基因座检测成功, 方能 将D N A分型数据及信息代码输人 D N A数据库。
疑人 。
5 . 2 串并案件 将现场的生物物证 D N A分型数据与现场库里的D N A分型数据进行比较, 可以串并案件。
5 . 3 查询 失踪人员
无名尸或丢失的孩子) 将失踪人员( 的D N A分型数据或失踪人员家属( 父母或配偶及子女) 的 D N A分型数据与失踪人员库里的D N A分型数据进行比 较, 根据遗传定律对双方的D N A基因型计算, 可为无名尸找到身源, 为丢失的孩子找到父母或为父母找到丢失的孩子。
9 基 因座
9 . 1 基因座的选择 D N A数据库的基因座确定为 D 3 S l 3 5 8 , D S S 8 1 8 , D 7 S 8 2 0 , D 8 S 1 1 7 9 , D l 3 S 3 1 7 , D l 6 S 5 3 9 , D l 8 S 5 1 ,
D 2 1 S 1 1 , C S F l P O, T P O X, T HO l , v WA, F G A这 1 3 个核心基因座和 A m e l o g e n i n 基因座。根据检验技
5 . 4 链接
信息代码可以链接到信息库, 了解相关的信息。
6 建库样本
6 . 1 前科库
有违法犯罪前科人员的D N A样本。
6 . 2 现场库
现场的生物物证 D N A样本。
6 . 3 失踪人员库
失踪人员和失踪人员的父母或配偶及子女的 D N A样本 6 . 4 基础 D N A数据库 以统计分析为 目的的无关个体 D NA样本 。
量 的确认 ;
c ) 检验员: 见G A / T 3 8 2 -2 0 0 2 中的3 . 3 . 2 ; d ) 技术员: 见G A / T 3 8 2 -2 0 0 2中的 3 . 3 . 3 . 7 . 3 仪器和试剂 见G A / T 3 8 2 -2 0 0 2 第4 章。 7 . 4 实验室设置 见G A/ T 3 8 2 -2 0 0 2 第5 章。
G A / T 4 1 8 -2 0 0 3
前
言
本标准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C S B T S / T C 1 7 9 ) 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负责起草, 上海市公安局、 辽宁省公安厅、 北京市公安局、 广州市公安 局、 黑龙江省公安厅参加起草。
d ) 按G A / T 3 8 3 -2 0 0 2 中的技术方法收集本地违法犯罪人员的D N A分型数据以 及未破案件现
场生物物证的 D N A分型数据, 并按相关标准要求输人省级 D N A数据库 。 4 . 2 . 3 市级 D N A数据库
a ) 定期把市级库的 D N A分型数据及信息代码传送给省级 D N A数据库; b ) 按G A / T 3 8 3 -2 0 0 2中的技术方法收集本地违法犯罪人员的 D N A分型数据, 以及未破案件 现场生物物证的 D N A分型数据 , 并按相关标准要求输人市级 D N A数据库。 5 数据库的功能 5 . 1 查询犯罪嫌疑人 将现场的生物物证 D N A分型数据与前科库里的 D N A分型数据进行比较, 查出某案件的犯罪嫌
7 . 5 资料
见 G A / T 3 8 2 -2 0 0 2 第6 章。 7 . 6 实验室核查
见 G A / T 3 8 2 -2 0 0 2 第1 0 章。 7 . 7 实验室安全
见 GA/ T 3 8 2 -2 0 0 2 第 1 1章。
8 建库程序
8 . 1 检材的提取、 保存、 送检 8 . 1 . 1 前科库的血样用滤纸或消毒纱布采集, 自然风干后放人标准样品袋保存, 一式两份, 统一编号, 送到指定实验室。 8 . 1 . 2 口腔拭子同样 自然风干后放人标准样品袋保存 , 一式两份, 统一编号, 送到指定实验室 8 . 1 . 3 现场生物物证检材的提取和保存见 G A / T 3 8 3 -2 0 0 2 第4 章。 8 . 2 检验方法
1 0 等位蓦因的命名 S T R基因座等位基因的命名按核心序列串联重复拷贝数的原则, 以其重复数字命名。稀有型等位
基 因的命名在其重复拷 贝数后加小数点再加多的碱基数。
负责 D N A数据库的数据维护、 信息发布及 日常运行管理的人员。
4 结构与职班 4 . 1 结构
D N A数据库采用一、 二、 三级的三级结构, 分别为中央库、 省级库、 市级库三级结构。
G A / T 4 1 8 -2 0 0 3 42 职 责
4 . 2 . 1 中央 D N A数据库
7 建库标准
: . { 设置一名技术主管, 负责实验室 D N A检验分型的质量控制。
管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G A / T 4 1 8 -2 0 0 3
7 . 1 . 2 设置一名检索系统主管, 负责检索系统的正常运行。
7 . 2 人员
7 . 2 . 1 人员紊质要求 a ) 技术主管: 见G A / T 3 8 2 -2 0 0 2 中的3 . 2 . 1 ; b ) 检索系统主管: 应具备生命科学并熟悉计算机科学的学士以上学位, 有D N A分析技术和 D N A数据分型方面的专业知识, 同时有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数据库管理方面的经验; c ) 检验员: 见G A / T 3 8 2 -2 0 0 2 中的3 . 2 . 2 ; d ) 技术员: 见G A / T 3 8 2 -2 0 0 2 中的 3 . 2 . 3 . 7 . 2 . 2 岗位职资 a ) 技术主管: 见G A / T 3 8 2 -2 0 0 2中的 3 . 3 . 1 ; b ) 检索系统主管: 负责检索系统的正常运行, 包括 D N A数据的安全、 计算机的培训以及数据质
前科库 c o n v i c t e d o f f e n d e r D N A d a t a b a s e
存储有违法犯罪人员的D N A分型数据及信息代码的D N A数据库。
3 . 4
现场库 f o e r n s i c c a s e w o r k s a m p l e D N A d a t a b a s e 存储有刑事案件现场检材的D N A分型数据及案件信息的D N A数据库。
GA/ T 3 8 3 -2 0 0 2 法庭科学 D NA实脸 ' ' 1 ; 3 & ¥ . 5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 1
D N A数据库 D N A d a t a b a s e
利用 D N A分型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 D N A数据而建立起来的数据库。包括基础 D N A数据库、 前科库、 现场库和失踪人员库及相关信息。
a ) 接纳和管理省级 D N A数据库输人的D N A分型数据及信息代码; b ) 接受各省级公安机关人工或自 动查询比 对, 市级公安机关人工查询比对;
c ) 中央机关所承办的案件作为一个独立单位 , 按相关标准要求将 D N A分型数据和信息代码输
人中央 D N A数据库。 4 . 2 . 2 省级 D N A数据库 a ) 接纳和管理市级 D N A数据库输人的 D N A分型数据及信息代码; b ) 定期把本省 D N A数据库的 D N A分型数据及信息代码传送给中央 D N A数据库; c ) 接受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的查询比对 ;
3 . 5
m 失踪人员库 i s s p e o p l e D N A d a t a b a s e 存储有失踪人员的父母或配偶和子女、 以及被怀疑为失踪人员的 D N A分型数据及相关信息的 D N A数据库。
3 . 6
D N A检索系统主管 D N A i n d e x s y s t e m m a n a g e r
8 . 2 . 1 D N A提取
见 G A / T 3 8 3 -2 0 0 2 第6 章。 8 . 2 . 2 S T R复合扩增
见 G A / T 3 8 3 -2 0 0 2 第8 章。 8 . 2 . 3 扩增产物的检测
见G A/ T 3 8 3 -2 0 0 2第 9章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叶健 、 陈松 、 周怀谷 、 刘冰。
G A / T 4 1 8 -2 0 0 3
法庭科学 D N A数据库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立刑事犯罪人员、 刑事案件现场检材和失踪人员D N A数据库的建设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法庭科学 D NA数据库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A / T 3 8 2 -2 0 0 2 法庭科学 D N A实验室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