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共41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选修3-5精品课件3:19.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若开始时两种核的个数分别为N1和N2,则经时间2T后剩下的核的 个数就分别为N1/4和N2/16,而此时两种核的质量相等,于是有
N1a/4=N2b/16
由此可得 N1:N2=b:4a。若开始时两种核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则经时间2T后剩下的核的质量就分别为m1/4和m2/16,
而此时两种核的个数相等,有 m1 m2 4a 16b
衰变方程 α衰变:MZ X MZ 42Y
4 2
He
23900Th ?
X β衰变:MZ ZM1 Y
10e
24 11
Na
?
说明: 1、中间用单箭头,不用等号;
2、是质量数守恒,不是质量守恒;
3、方程及生成物要以实验为基础,不能杜撰。
衰变的本质:
α衰变: 核内2个质子和2个中子作为整体被抛出 新核比原核质量数少4,质子数少2,在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第二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一、原子核的衰变:
概念: 原子核自发地放出 α粒子或 β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现象。
α衰变:放出α粒子的衰变,如
U 238
92
234 90
Th 42
He
β衰变:放出β粒子的衰变,如
234 90
T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34 91
Pa
0 1
e
规律: 衰变前后的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例3、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原子
a c
A
和
b d
B
,其半衰期分别为T和
T/2。若经过2T后两种元素的核的质量相等,则开始时两种核的
个数之比为______;若经过2T后两种核的个数相等,则开始时两
种核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
高中物理19.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课件新人教版(1)选修3-5

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碳14 测年法是如何测定古代遗存的年龄呢? 宇宙射线在大气中能够产生放射性碳14,并能与氧结合成二氧化 碳形后进入所有活组织,先为植物吸收,后为动物纳入.只要植物或 动物生存着,它们就会持续不断地吸收碳14,在机体内保持一定的水 平.而当有机体死亡后,即会停止呼吸碳14,其组织内的碳14 便以 5730 年的半衰期开始衰变并逐渐消失.对于任何含碳物质,只要测定 剩下的放射性碳-14 的含量,就可推断其年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衰变规律的应用和计算能力. 解法一:由于 β 衰变不会引起质量数的减少,故可先根据质量数 的减少确定 α 衰变的次数,因为每进行一次 α 衰变,质量数减 4,所 232-208 以 α 衰变的次数为:x= 4 次=6 次 再结合核电荷数的变化情况和衰变规律来判断 β 衰变的次数.6 次 α 衰变,电荷数减少 2×6=12 个,而每进行一次 β 衰变,电荷数增加 1,所以 β 衰变的次数为:y=[12-(90-82)]次=4 次. 解法二:设经过 x 次 α 衰变、y 次 β 衰变,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 守恒得:232=208+4x,90=82+2x-y 两式联立得 x=6,y=4. 208 4 0 核反应方程为232 Th → Pb + 6 He + 4 -1e. 90 82 2 208 4 0 【答案】 6 4 232 Th → Pb + 6 He + 4 - 90 82 2 1e
3.衰变方程的书写特点 (1)核衰变过程一般是不可逆的,所以核衰变方程只能用箭头,不 能用等号. (2)核衰变的生成物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不能只依据两个守恒而 杜撰出不符合实际的生成物来书写核反应方程. (3)当放射性物质发生连续衰变时,原子核中有的发生 α 衰变,有 的发生 β 衰变,同时伴随着 γ 辐射. (4)γ 射线是伴随 α 衰变或 β 衰变产生的, γ 射线不改变原子核的电 荷数和质量数.其实质是放射性原子核在发生 α 衰变或 β 衰变时,产 生的某些新核由于具有过多的能量(核处于激发态)而辐射出 γ 光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衰变规律的应用和计算能力. 解法一:由于 β 衰变不会引起质量数的减少,故可先根据质量数 的减少确定 α 衰变的次数,因为每进行一次 α 衰变,质量数减 4,所 232-208 以 α 衰变的次数为:x= 4 次=6 次 再结合核电荷数的变化情况和衰变规律来判断 β 衰变的次数.6 次 α 衰变,电荷数减少 2×6=12 个,而每进行一次 β 衰变,电荷数增加 1,所以 β 衰变的次数为:y=[12-(90-82)]次=4 次. 解法二:设经过 x 次 α 衰变、y 次 β 衰变,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 守恒得:232=208+4x,90=82+2x-y 两式联立得 x=6,y=4. 208 4 0 核反应方程为232 Th → Pb + 6 He + 4 -1e. 90 82 2 208 4 0 【答案】 6 4 232 Th → Pb + 6 He + 4 - 90 82 2 1e
3.衰变方程的书写特点 (1)核衰变过程一般是不可逆的,所以核衰变方程只能用箭头,不 能用等号. (2)核衰变的生成物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不能只依据两个守恒而 杜撰出不符合实际的生成物来书写核反应方程. (3)当放射性物质发生连续衰变时,原子核中有的发生 α 衰变,有 的发生 β 衰变,同时伴随着 γ 辐射. (4)γ 射线是伴随 α 衰变或 β 衰变产生的, γ 射线不改变原子核的电 荷数和质量数.其实质是放射性原子核在发生 α 衰变或 β 衰变时,产 生的某些新核由于具有过多的能量(核处于激发态)而辐射出 γ 光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19.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晋朝初年,南昌人许逊被朝 廷任命为旌阳县令,他看到很多 老百姓的租税交不了,非常同情 他们,用点石成金的法术,免去 百姓的租税。
许逊真的能能把石头点成金子吗?
射线 α β
γ
成分
速度 贯穿能量 电离能量
氦原子核 1/10光速
弱
很容易
高速电 子流
接近光速
较强
较弱
高能量 电磁波
光速
很强
更小
原子核放出 α 粒子或 β 粒子,由于核电荷数变了, 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变了,变成另一种原子核。
例3. 某放射性元素原为 8 g,经 6 天时间已有 6 g 发生了 衰变,此后它再衰变 1 g,还需要几天?
t
t
由半衰期公式
m
1 2
T
m0
得
8
6
8
1 2
T
t 2 T
因为 t= 6 天,所以 T = 3 天,即半衰期是 3 天,而余下的 2 g 衰变 1 g 需 1 个半衰期 T = 3 天。
01e
γ 衰变:伴随 射线或 β 射线产生
原子核里没有电子,β 衰变中的电子来自 哪里?
1 0
n
1 1
H
+
01e
1. 放射性元素衰变不可能有单独的 γ 衰变! 2. 衰变后元素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即:生成了新 的原子核!
例1.
238 92
U
经过一系列
衰变和
衰变后,可以变成
稳定的元素铅206(206 82
Pb
)
,问这一过程
衰变和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高二物理选修3-5PPT课件

讲解人:XXX 时间:20XX.5.25
P P T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 上册
《故乡》
H
O
M
汇报人:XXX
E
T
O
W
N
时间:20XX.X.X
情景导入
同学们,如果说漂泊是人生,那么旅途中人挥之不去的便是对温暖家园的情
感记忆。“月是故乡明”,乡情已积淀为生命中的血肉、精魂。饱经沧桑的鲁
迅先生对故乡的体验又何尝不是如此?透过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严
D.铯133和铯137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典型例题
【典例4】14C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14N,半衰期约5 700年。已知植物存
活期间,其体内14C与12C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的比例持续
减小。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
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4)原子核衰变的规律是什么?
一、原子核的衰变
3. 原子核衰变的本质
α衰变:原子核内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α粒 子放出。
β衰变: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质子, 同时放出一个电子。
γ射线的产生:γ射线经常是伴随着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
一、原子核的衰变
4.规律: 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衰变前后的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按时间先后为顺序,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写的是故乡的萧条景象, “我”的复杂心情,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第6~77段):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闰土的变化;
第三部分(第78~88段):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执着信念。
19.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共19张ppt)

A、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射出的氦核,它的电 离作用最弱
B、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 它具有中等的贯穿能力
C、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贯 穿能力最强
D、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电离作用最强
练习2:某原子核A的衰变过程为 A β B α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核A的质量数减核C的质量数等于5; B、核A的中子数减核C的中子数等于2; C、核A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比原子核B的 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多1; D、核A的质子数比核C的质子数多1。
(2)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只对大量 的原子核才适用,对少数原子核是不适 用的.
思考:92238U(铀)要经过几次α衰变和β衰 变,才能变为 82(20铅6 Pb)?它的中子数减 少了多少?
8次 α衰变,6次 β衰变, 中子数减少 22个.
练习1、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C
Th
234 91
Pa
0 1
e
2、半衰期
A Z
X
A4 Z 2
Y
4 2
He
A Z
X
A Z 1
Y
0 1
e
N
N
0
(
1 2
)
t T
;
m
m0
(
1 2
)
t T
作业:
1.阅读科学漫步,了解测年技术。
2.完成课后问题与练习。
3.完成同步练习册。
234 90
Th
234 91
Pa
0 1
e
3.规律: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衰变前后的
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衰 变
α衰变:
A Z
B、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 它具有中等的贯穿能力
C、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贯 穿能力最强
D、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电离作用最强
练习2:某原子核A的衰变过程为 A β B α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核A的质量数减核C的质量数等于5; B、核A的中子数减核C的中子数等于2; C、核A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比原子核B的 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多1; D、核A的质子数比核C的质子数多1。
(2)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只对大量 的原子核才适用,对少数原子核是不适 用的.
思考:92238U(铀)要经过几次α衰变和β衰 变,才能变为 82(20铅6 Pb)?它的中子数减 少了多少?
8次 α衰变,6次 β衰变, 中子数减少 22个.
练习1、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C
Th
234 91
Pa
0 1
e
2、半衰期
A Z
X
A4 Z 2
Y
4 2
He
A Z
X
A Z 1
Y
0 1
e
N
N
0
(
1 2
)
t T
;
m
m0
(
1 2
)
t T
作业:
1.阅读科学漫步,了解测年技术。
2.完成课后问题与练习。
3.完成同步练习册。
234 90
Th
234 91
Pa
0 1
e
3.规律: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衰变前后的
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衰 变
α衰变:
A Z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 19.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4 238 234 衰变:92 U→90 Th+ 2 +γ 0 234 234 衰变:90 Th→91 Pa+ -1 e+γ
2
目标导航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预习引导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4.衰变的规律 (1)遵守三个守恒:原子核衰变时遵守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动量 守恒。 (2)任何一种放射性元素只有一种放射性,不能同时既有 α 放射性又 有 β 放射性(伴随的 γ 射线除外)。
2
目标导航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预习引导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3.说明 统计规律,对大量原子核成立。 4.有关因素 半衰期由放射性元素的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 理状态(如压强、温度等)或化学状态(如单质或化合物)无关。 5.应用 利用半衰期非常稳定这一特点,可以测量其衰变程度,推断时间。
2
目标导航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预习引导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二、半衰期 1.定义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叫作这种元素 的半衰期。 2.公式
用希腊字母 τ 表示半衰期,剩余原子核数目:N 余=N 质量
1 t m 余=m 原( )τ 。 2 1 t 原( )τ ,剩余元素 2
2
目标导航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预习引导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2
目标导航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预习引导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4.衰变的规律 (1)遵守三个守恒:原子核衰变时遵守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动量 守恒。 (2)任何一种放射性元素只有一种放射性,不能同时既有 α 放射性又 有 β 放射性(伴随的 γ 射线除外)。
2
目标导航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预习引导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3.说明 统计规律,对大量原子核成立。 4.有关因素 半衰期由放射性元素的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 理状态(如压强、温度等)或化学状态(如单质或化合物)无关。 5.应用 利用半衰期非常稳定这一特点,可以测量其衰变程度,推断时间。
2
目标导航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预习引导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二、半衰期 1.定义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叫作这种元素 的半衰期。 2.公式
用希腊字母 τ 表示半衰期,剩余原子核数目:N 余=N 质量
1 t m 余=m 原( )τ 。 2 1 t 原( )τ ,剩余元素 2
2
目标导航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预习引导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人教版选修3-5 19.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共21张ppt)(优质版)

• 1、 放射性元素衰变不可能有单独的γ衰变!
• 2、衰变后元素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即: 生成了新的原子核!
例:29328U 经过一系列衰变和衰变后,可以 变成稳定的元素铅206 (28026Pb) ,问这一过程
衰变和衰变次数?
解:设经过x次衰变,y次衰变
U 238
92
28026Pb
x
24He
y
• 2、碳14测年技术,14C是具有放射性的碳的同位素, 能够自发的进行β 衰变,变成氮。
巩固练习:
• 1.图中P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 其放出的射线 在电 场的作用下分成a、b、 c三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α射线、b为β射线 • B.a为β射线、b为γ射线 • C.b为γ射线、C为α射线 • D.b为α射线、C为γ射线
Na
1224Mg
10e
思考与讨论
•原子核里没有电子,β衰变中的电子来自哪 里?
01n
H 1
1
0 1
e
3.原子核衰变的分类:
(1)
:原子核放出粒子的衰变叫做衰变.
A Z
X
Y A4
Z2
24He
(2)
:原子核放出β粒子的衰变叫做β衰变.
A Z
X
Z A1Y 10e
(3)
: 伴随射线或射线产生.
注意:
计算表达式:
放射性元素的剩余质量 与原有质量的关系:
m
m0 (
1
t
)
2
练习
•1.铋210的半衰期是5天,经过多少天后, 20g铋还剩1.25g?
2. 10克镭226变为氡222的半衰期为1620年,有 人说:经过1620年有一半镭发生衰变,还有镭 (226)5克,再经过1620年另一半镭也发生了 衰变,镭226就没有了,对吗?为什么?
• 2、衰变后元素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即: 生成了新的原子核!
例:29328U 经过一系列衰变和衰变后,可以 变成稳定的元素铅206 (28026Pb) ,问这一过程
衰变和衰变次数?
解:设经过x次衰变,y次衰变
U 238
92
28026Pb
x
24He
y
• 2、碳14测年技术,14C是具有放射性的碳的同位素, 能够自发的进行β 衰变,变成氮。
巩固练习:
• 1.图中P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 其放出的射线 在电 场的作用下分成a、b、 c三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α射线、b为β射线 • B.a为β射线、b为γ射线 • C.b为γ射线、C为α射线 • D.b为α射线、C为γ射线
Na
1224Mg
10e
思考与讨论
•原子核里没有电子,β衰变中的电子来自哪 里?
01n
H 1
1
0 1
e
3.原子核衰变的分类:
(1)
:原子核放出粒子的衰变叫做衰变.
A Z
X
Y A4
Z2
24He
(2)
:原子核放出β粒子的衰变叫做β衰变.
A Z
X
Z A1Y 10e
(3)
: 伴随射线或射线产生.
注意:
计算表达式:
放射性元素的剩余质量 与原有质量的关系:
m
m0 (
1
t
)
2
练习
•1.铋210的半衰期是5天,经过多少天后, 20g铋还剩1.25g?
2. 10克镭226变为氡222的半衰期为1620年,有 人说:经过1620年有一半镭发生衰变,还有镭 (226)5克,再经过1620年另一半镭也发生了 衰变,镭226就没有了,对吗?为什么?
高中物理19.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课件新人教版(2)选修3-5

• (1)半衰期的计算公式为:
• 式中的N原和m原表示衰变前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数和 质量,N余和m余表示衰变后尚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元素 的原子核数和质量,t表示衰变时间,T表示半衰期。
• (2)半衰期是对大量原子核衰变进行统计的结果,对个别
的或少量的原子核,没有半衰期可言。 • (3)半衰期的长短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压强、强度等) 和化学状态(单质或是各种化合物等)无关,是由原子核 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的。
解析:设 P、F 的质子数为 n,则衰变过程分别为
2E――→nF――→n+1G――→n-1H nP――→n+1Q――→n+2R――→nS,由此可见
n+
α
β
α
β
β
α
G 和 Q
为同位素, F 和 S 为同位素, E 和 R 为同位素, 故 B 正确。
答案:B
• 知识点2 半衰期 •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快慢有一定的规律, 我们通常用“半衰期”来表示放射性元素 衰变的快慢。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 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这种元素的半 衰期。
• 【解析】α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两个 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氦核放出的, β衰变的实质是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和 一个电子,然后释放出电子,γ射线伴随α 衰变和β衰变的产生而产生的。所以这三 种射线都是从原子核内部释放出来的。
*对应训练* 1. 本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 E 经 α 衰变成为 F, 再经 β 衰变成为 G,再经 α 衰变成为 H。上述系列衰变可 α F ――→ β G ――→ α H;另一系列衰变为: 记 为 : E ――→ β Q――→ β R――→ α S。 P――→ 已知 P 和 F 是同位素, 则( A.Q 和 G 是同位素,R 和 H 是同位素 B.R 和 E 是同位素,S 和 F 是同位素 C.R 和 G 是同位素,S 和 H 是同位素 D.Q 和 E 是同位素,R 和 F 是同位素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性元素的剩余数目 与原有数目的关系:
放射性元素的剩余质量 与原有质量的关系:
表示衰变前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和质量
表示衰变时间 表示半衰期
表示衰变后尚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和质量
注意: ①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而 不是样本质量减少一半的时间
②注意区分两个质量: 已发生衰变的质量
发生交换
而使其在海水中混合均匀,达到交换平衡;
植物经光合作用吸收
,动物食用植物,通过食物
链而使体内 水平与大气 水平保持平衡……
由此,整个自然界 水平达到均衡。而当动植物死亡 时,其生物体处于封闭状态,不再与外界发生交换
体内 水平通过本身自然衰变而呈负指数形式降低。将 死亡物质中的 水平与自然界总体水平相比较,即可推 算出该物质的死亡年代,这是 测年代的依据
适用条件:
但是对于大量氡核, 可以准确预言1s后,10min后,或 200万年后,各会剩下百分之几没有 衰变
半衰期是一个统计概念,只对大量的原子核才适用,对少数原子核
是不适用的.“单个的微观事件是不可预测的”
根据半衰期的定义,原子核的数目半数发生衰变所用的时间叫做该 元素的半衰期。可推测出如下公式:
根据电荷数守恒的质量数守恒可列方程
联立解得: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快慢有一定的规律
氡222经过α衰变成为钋218
每过3.8天就有一半的氡发生了衰变
经过第一个3.8天,剩有一半的氡
经过第二个3.8天,剩有 的氡
氡的衰变 纵坐标表示的是任意时刻氡的质量m
与t=0时的质量m0的比值
再经过3.8天,剩有 ……
未发生衰变的质量
利用半衰期非常稳定这一特点,可以测量其衰变程度、推断时间
①人们利用地壳岩石中存在的微量的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测 定地球的年龄为46亿年。
考古学家确定古木年代的方法是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时钟”,来 测量漫长的时间,这叫做放射性同位素鉴年法.
②碳14测年技术, 是具有放射性的碳的同位素,能够自发的进 行β衰变,变成氮。
章
Part Three
题型演练
节
【例1】写出下列各放射性元素的α衰变方程:(1) 。
(钍核);(2) (铜核)
【练1】写出下列各放射性元素的β衰变方程:(1) 。
(铋核);(2) (钋核)
【例2】 少?
(铀)要经过几次α衰变和β衰变,才能变为
8次α衰变,6次β衰变,中子数减少 22个。
(铅)?它的中子数减少了多
发生β衰变时,新核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怎样变化? 根据β衰变方程
知道,新核核电荷数增加了1个,原子序数增加1个,故在 元素周期表上向后移了1位
γ射线的产生: γ射线经常是伴随着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没有γ衰变
γ粒子是不带电的粒子,因此γ射线并不影响原子核的核电荷 数,故γ射线不会改变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这一方法使由美国科学家Libby建立的,为此Libby也获 得了196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测年方法引入我国是在六十年代,当时在夏鼐(nai) 先生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考古所的仇士华、蔡 莲珍先生创建了我国第一所 测年实验室,后来中科院 地质所、背景大学考古系等 实验室也相继成立。
威拉得·利比
章
Part Two
要点解析
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理解α衰变和β衰变 理解衰变过程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 会处理简单的核反应方程
定义: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 种类:①α衰变:放出α粒子的衰变,如
②β衰变:放出β粒子的衰变,如
规律: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衰变前后的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章
Part Four
课程总结
节
α衰变:原子核放出α粒子的衰变叫做α衰变 β衰变:原子核放出β粒子的衰变叫做β衰变 γ射线的产生:γ射线经常是伴随着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没有γ衰变
原子核的衰变
定义: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转变为新
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
规律: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分类:①α衰变;②β衰变
对于 ,考古学界的人一般比较熟 悉,因为它用于年代测定研究已有 较长的历史了。
之所以可用于年代测定是由于它 的放射性特征。 属于长寿命放射 性元素,它的半衰期为5730年。即 经过5730年它的能量衰减掉一半
来自于高空宇宙中子射线与大气氦的作用随之生
成
,通过循环、交换作用与大气充分混合;
海水中的碳酸盐类物质通过与空气中的
铀238衰变为钍234的半衰期长达
年
衰变是微观世界里原子核的行为
微观世界规律的特征之一在于“单 个的微观事件是不可预测的”
对于一个特定的氡原子, 我们只知道它发生衰变的概率, 而不知道它将何时发生衰变。
一个特定的氡原子可能在下1s就衰变, 也可能在10min之内衰变, 也可能在200万年之后再衰变
【练2】 (铀核)衰变为 (氡核)要经过几次α衰变,几次β衰变? 4次α衰变,2次β衰变
【例3】已知钍234的半衰期是24天,1g钍经过120天后还剩多少? 放射性元素的剩余质量与原有质量的关系:
代入数据解得:0.03125g
【练3】铋210的半衰期是5天,经过多少天后,20g铋还剩1.25g? 20天
的氡
半衰期 了解放射性元素衰变规律 了解半衰期与衰变几率的关系
定义: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这种元素的半衰期。
意义:表示放射性元素衰变快慢的物理量 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其半衰期不同 氡222衰变为钋218的半衰期为3.8天 镭226衰变为氡222的半衰期为1620年
影响因素:半衰期的长短是由 原子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的 ,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如 温度、压强)、化学状态(如 单质、化合物)无关
说明:元素的放射性与元素存在的状态无关 放射性表明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
注意:①一种元素只能发生一种衰变,但在一块放射性物质中可以 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
②衰变后元素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即:生成了新的原子核!
确定衰变次数的方法 设放射性元素 经过n次α衰变和m次β衰变后,变成稳定的新元素
则衰变方程为
01 前 情 回 顾
目
02 要 点 解 析
03 题 型 演 练
录
04 课 程 总 结
05 课 后 作 业
章
Part One
前情回顾
节
组成 高速氦核流
带电荷量
高速电子流
光子流(高频
0
电磁波)
质量
静止质 量 为零
符号
mp表示质子的质量电磁场 贯穿本领 偏转情况
偏转
最弱,用一张 薄纸能挡住
偏转
较强,穿透几 厘米厚的铝板
不偏转
最强,穿透几 厘米厚的铅板
对空气的 电离作用
很强
较弱
很弱
在空气中 的径迹 粗、短、直
细、较长、 曲折
最长
通过胶片 感光 感光 感光
【作1】质子数=__核__外__电__荷__数__=___原__子__序__数___;质量数=核子数=___质_子__数+___中__子_数。 α粒子:______; 质子:_______; 中子:_______; 电子:_______; 钾40:_______; 质子数为92的铀238:_________; 有6个中子的碳原子核:_______; 质量数为14的碳原子核:______; 电荷数为8、质量数为17的原子核:________。
大量考古学样品的测定为我国年代学研究提供了证据 。 测年方法引入考古学研究被誉为考古学发展史 上的一次革命,它将考古学研究中得到的相对年代转 变为绝对年代,给考古学带来了质的飞跃,使研究更 加科学化,促进了考古学研究的深入
夏鼐所长带领外宾 参观碳十四实验室
1986年后,随着高精度 —树轮校正曲线的建立, 测 年研究逐渐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高精度测量的基础上一 些列样品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使一般上百年的年代误差可以缩 小到30年~40年,这使得历史年代的 定年成为可能。
衰变方程: α衰变:
β衰变:
说明: ①中间用单箭头,不用等号; ②是质量数守恒,不是质量守恒; ③方程及生成物要以实验为基础,不能杜撰。
(1)α衰变:原子核放出α粒子的衰变叫做α衰变 原子核进行α衰变时,
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
本质: 原子核内少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
α衰变的实质: 在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中,2个中子和2个质子结合得比较牢固,有时会作为
夏商周断代工程中 测年技术与考古相结合,应用高精度系 列样品方法成功研究测定了陕西长安马王村先周-西周系列,定 出了武王伐商的年代范围,使原先史学界争论多年的100多年 的可能范围缩小到30年,为公元前1050年~1020年。
而这一年代与根据天文学研究所得到的结果不谋而合,同时研究测定了二里头系 列、商前期、晚商、西周等系列,建立起了夏商周 年代框架,为最终实现夏 商周三代年表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D. 2865年
谢谢大家
【核作239411P】a原,子再核经放23982射U性经衰放变射③性变衰为变原①子变核为原29324子U。23940则T放h,射继性而衰经变放①射、性②衰和变③②依变次为为原子 (A
) A. 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 B. 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 C. 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D.作α2衰】变14、C是β衰一变种和半α衰衰期变为5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木中14C 的含量为原来的1/4,则该古树死亡时间距今大约( B ) A. 22920年 B. 11460年 C. 5730年 D. 2865年
)
A. 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
B. 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
C. 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