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知识点:亚洲海啸灾难

合集下载

海啸救命知识点总结

海啸救命知识点总结

海啸救命知识点总结海啸(tsunami)是一种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以及其他地质过程引起的自然灾害,常常给沿海地区带来极大的破坏和威胁。

在面对海啸时,了解救命知识并采取有效的自救和逃生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如何应对海啸的救命知识点,以提高人们在海啸发生时的生存几率。

1. 海啸的成因海啸一般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或坍塌等地质事件引起的,这些事件通常会引起海床的位移,造成海水的剧烈振荡,随后形成巨大的海浪。

这些海浪在向海岸传播时,往往会变成以数十米甚至上百米为特征的巨浪,给附近地区带来极大破坏力。

2. 海啸的预警和预测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有专门的海啸监测和预警系统,通过监测地震、海洋水位和其他相关数据,来预测海啸的发生和影响范围。

一旦发现可能引发海啸的地质事件,相关机构会发布海啸预警,提醒附近地区居民和游客采取相应的自救和逃生措施。

3. 海啸的迹象在海啸发生前,往往会伴随着一些特殊的迹象,如地震、海水异常退潮、海浪异常涨潮等。

这些迹象都可能是海啸来临的预兆,应引起人们的警惕和注意。

4. 海啸的逃生准备在海啸预警发布后,居民和游客应立即采取行动,做好逃生准备。

这包括收拾重要物品、准备逃生包、做好手机和通讯工具的充电、熟悉逃生路线等。

5. 海啸逃生的行动当海啸来临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恐慌。

根据当地的预警系统的指示,有序地向高地或者远离海岸的地方逃离。

尽量选择高地或者坚固的建筑物作为避难点,避免被海啸带来的洪水和破坏性浪潮所侵袭。

在逃生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当地政府和救援机构的发布的消息,听从指挥和安排。

6. 海啸逃生的自救技巧如果无法及时逃离,应采取一些自救措施来提高生存几率。

如果是在室内,可以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避难,如楼梯间、屋顶、楼顶等处。

如果在户外,要选择向高地逃跑,尽量避开洪水和巨浪。

同时还要随时注意可能出现的坍塌和滑坡等危险。

7. 海啸逃生的防护措施为了增加逃生的几率,可以预先做好一些防护措施。

自然灾害 第十二讲 海啸

自然灾害 第十二讲 海啸

(一)波浪
波浪是海洋、湖泊、水库等宽敞水面上常见的 水体运动,其特点是每个水质点作周期性运动,所 有水质点相继振动,引起水面呈周期性的起伏。因 为水是一种流体,它在外力作用下,水质点可以离 开原来的位置,但在内力(重力、水压力等)作用 下,又有恢复原位的趋势。这种水质点在其平衡位 置附近做近似封闭的圆周运动,便产生了波浪,并 引起了波形的传播。因此,波浪的传播仅是波形的 传播,而不是水质点的向前移动。
m = log2H
海啸的最高浪高30m以上,是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起的,它对应 5级海啸,这是海啸的最高等级。
1.6 海啸的产生条件
深海,地震释放的能量要变为巨大水体的波动能量,地震 必须发生在深海,只有在深海海底上面才有巨大的水体。 发生在浅海的地震产生不了海啸。
大地震,断层垂直断距要大,断裂范围要大。 海啸的浪高 是海啸的最重要的特征。
海洋灾害
第十二讲
海啸与海啸灾害
1.海啸与海啸的特点 2.海啸灾害
3.海啸灾害的预防
印尼大海啸肆虐之后的海滩(第49届(2006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荷赛奖”获一等奖作品
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 印 尼班达亚齐尸横遍地 。
印度洋地震海啸续 印尼班达亚齐尸横遍地,迷人的海滩在灾难过后已经成为 “露天停尸间”,到处都可以看见尸体,其状惨不忍睹。
组成波浪的基本要素有:波峰、波谷 、波高、波长、周期、波速等。波浪按波 的周期(频率)分为表面张力波、短周期 重力波、长周期重力波、长周期波和长周 期潮波;按成因分为风浪、涌浪、内浪、 潮浪、海啸;按水深分为深水波和浅水波 ;按波形的传播性质分为前进波(进行波 )、驻波;按作用力情况分为强制波和自 由波。
283,000人死亡

地理了解世界不同地区的自然灾害

地理了解世界不同地区的自然灾害

地理了解世界不同地区的自然灾害地球是我们共同居住的家园,但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自然灾害时常发生。

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如地震、台风、洪水等。

不同地区因地理环境的差异,面临着不同种类的自然灾害。

本文将带您了解世界不同地区的自然灾害,以增加我们对地球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一、亚洲地区的自然灾害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由于地理条件复杂多变,这里发生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

1. 地震:他在亚洲是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由于亚洲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地震频发。

其中最著名的地震发生在日本,如2011年3月11日的东日本大地震,给该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还有伊朗、中国等亚洲国家也饱受地震灾害之苦。

2. 台风:亚洲东南沿海地区是台风的主要受灾区。

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常常导致洪水、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中国的广东、台湾、日本的九州都是台风高发区域。

3. 洪水:亚洲许多地区由于气候湿润,特别是在季风气候的影响下,洪水灾害时常发生。

例如,孟加拉国的喜马拉雅山融雪、东北季风带来的降雨,都会导致该国遭受严重的洪水灾害。

二、欧洲地区的自然灾害欧洲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在一些区域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

1. 洪水:多数欧洲国家的河流众多,而洪水是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之一。

例如,欧洲著名的多瑙河、伏尔加河等经常发生洪水,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雪灾:北欧和东欧地区的寒冷气候常常引发严寒、暴风雪等灾害。

这些灾害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如交通中断、能源供应紧张等。

3. 风暴:欧洲沿海地区的风暴也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例如,荷兰、英国等国家往往受到暴风雨的侵袭,引发洪涝和灾害。

三、北美洲地区的自然灾害北美洲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主要受到以下几种自然灾害的影响。

1. 龙卷风:北美洲是龙卷风的主要发生地之一,被誉为“龙卷风走廊”。

美国中西部的“风车之州”堪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等地,每年都遭受着龙卷风的威胁。

自然灾害知识点-海啸灾害

自然灾害知识点-海啸灾害

⾃然灾害知识点-海啸灾害第四章海啸灾害第⼀节海啸的物理机制1、什么是波浪?(了解)海⽔表⾯的振荡和起伏,叫做海浪;⽔体表⾯的振荡和起伏叫做波浪2、描述波浪的参数有哪些?(了解)波峰、波⾕、波长,波⾼波浪中最⾼的地⽅为波峰,最低的地⽅叫做波⾕。

相邻的波峰(或波⾕)之间的距离叫做波长(λ),波峰与波⾕的距离叫做波⾼。

3、为什么说在确定海⽔运动时,波长是⼀个⾮常重要的参数。

(了解)这是因为(1)对⼩波长(例如⼏⽶)的运动,海⽔的运动基本上局限在海⾯附近,深处的海⽔⼏乎不运动;(2)⽽对⼤波长(例如⼏公⾥或⼏⼗公⾥)的运动,海⾯以下的海⽔⼏乎都发⽣了整体性的运动。

4、什么是浅⽔波?浅⽔波有什么特性?(了解)如⽤H代表海⽔的深度,λ代表波长,当λ>>H时,这种⾮常长的波长的重⼒波叫做浅⽔波。

海啸就是海洋中的浅⽔波。

浅⽔波有两个⾮常显著的特点。

(1)浅⽔波没有⾊散,所有频率的波都跑的⼀样快,传播时,形状不会改变;(1)浅⽔波传播的速度只与海⽔深度有关,海⽔越深,传播得越快。

如⽤v表⽰浅⽔波的传播速度,⽤g表⽰重⼒加速度,⽤H表⽰海⽔深度,则有:v5、海啸波与普通海浪有何区别?(了解)风造成的⽔⾯波的波长⼩,周期短,传播速度慢。

但海啸波的波长长,周期长(可达⼀⼩时),传播速度很快(可达700km/h)。

6、海啸波有什么特点?(熟悉)6、海啸波在深海和近岸特点的不同。

(掌握)深海:波长很长,波速很快,振幅很⼩,近岸:波长变短,波速变慢,振幅变⼤。

因此在接到海啸预警信号,航⾏的船只应该驶向或停留在深海区,不可回港或靠岸。

7、什么是海啸和海啸灾害?(掌握)海啸是由海底地震、⽕⼭喷发或海底泥⽯流、滑坡等海底地形突然变化所产⽣的具有超⼤波长和周期的⼤洋⾏波。

当其接近近岸浅⽔区时,波速变⼩,振幅陡涨,有时可达20 -30m以上,骤然形成“⽔墙”,瞬时侵⼊沿海陆地,造成危害,就形成海啸灾害。

8、地震海啸是怎样产⽣的?(了解)(1)⼤部分的海啸都产⽣于深海地震。

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知识总结

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知识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知识点
一、自然灾害概述
1. 自然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它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自然灾害特点:分布广泛与区域性,频繁发生和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联系性,造成的危害很严重,
智人类慧能防灾,不可避免可减轻
3. 自然灾害的影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4.世界两大灾害带: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主要有火山、地震、台风、海啸、风暴潮);
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主要是水旱、台风、山地地质灾害等)
二、自然灾害的分类
气象灾害: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台风)、低温冷冻、沙尘暴、冻雨、雾、冰雹、龙卷
风等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
根据成因和特点分为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赤潮、海冰、海浪
生物灾害:病害、虫害、草害、鼠害;森林火灾、草原火灾属广义的生物灾害三、主要的自然灾害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洪灾多发的原因:自然因素:①(气候和水系方面)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②(地形方面)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中下游河道的过洪能力不足。

人为因素:③上游滥伐森林,中游围湖造田、建垸④下游建筑物占据河道。

治理措施:①中上游植树造林种草,保护森林,继续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修建水库;②中游加固荆江等河段
的大堤,退耕还湖,平垸行洪;③拆除占据河道建筑物,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④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进行监测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⑤健全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加强减灾管理和公众减灾教育;⑹制订救灾应急预案。

☆☆☆蝗灾。

日本海啸灾害的地理分布与频率分析

日本海啸灾害的地理分布与频率分析

日本海啸灾害的地理分布与频率分析日本是一个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岛国,地处板块构造交汇带附近,因此常常遭受到地震和海啸的威胁。

海啸作为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对日本的沿海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本文将对日本海啸灾害的地理分布和频率进行分析。

一、海啸灾害的地理分布日本海啸灾害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该国的太平洋沿岸地区,沿岸地区即位于太平洋沿岸的东北地区、东京湾区以及南部九州沿岸地区。

这些地区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构成了海啸发生的基础。

1.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包括宫城、岩手和福岛等地,地处于太平洋沿岸带,这里是日本海啸频发地区之一。

特别是2011年3月11日的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事故,导致巨大的海啸袭击,给该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

2. 东京湾区东京湾区是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重要的港口城市。

该地区地震频繁,海啸风险高。

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海啸袭击,尤其是1923年的大关东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给东京湾区造成了巨大打击。

3. 九州沿岸地区九州沿岸地区位于日本的南部,地处太平洋沿岸,同样面临着来自地震和海啸的威胁。

九州地区地震活跃,2016年的熊本地震就导致了海啸发生,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破坏。

二、海啸灾害的频率分析日本作为地震频发的国家,面临着海啸的威胁。

根据历史数据和科学研究,我们可以对海啸的频率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日本海啸灾害的发生情况。

1. 历史记录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对海啸的灾害有着详细的记载。

根据历史记录,海啸常常伴随强烈地震发生。

特别是日本近海的深海海沟构成了海啸的产生和传播的重要条件之一。

因此,历史上日本海啸的频率较高,尤其是在地震活跃期。

2. 现代监测现代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对海啸进行监测和预测。

日本建立了完善的海啸监测系统,包括海洋测站、地震监测站和水位观测站等。

通过这些监测设施,日本能够实时监测海啸的生成和传播情况,及时发布预警,减轻灾害损失。

自然灾害第三章海啸灾害演示课件

自然灾害第三章海啸灾害演示课件
地震发生后,海啸波又以每小时 700公里的速度,横扫了西太平洋岛屿。仅仅 14个小时,就到达了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到达夏威夷群岛时,波高达 9——10米; 不到1天的时间,海啸波走完了大约1.7万公里的路程。到达了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列 岛。此时,海浪仍然十分汹涌,波高达6——8米,最大波高达 8.1米。翻滚着的激浪 肆虐着日本诸岛的海滨城市。
海啸的产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深海 深海海底上面具有巨大的水体,地震释放的能量可以转变为巨大水体的波动能量 (2)大地震 只有7级以上的大地震才能产生海啸灾害,小地震产生的海啸形不成灾害。太平洋海 啸预警中心发布海啸警报的必要条件:海底地震的震源深度小于60km,同时地震的 震级大于7.8级。 并不是所有的深海大地震都产生海啸,只有那些海底发生激烈的上下方向位移的地 震才产生海啸。 (3)开阔并逐渐变浅的海岸条件
海底大滑坡
3 000人死亡
2004年12月26日 印度尼西亚
>10
地震
283 000人死亡 15
第3章 海啸灾害
1755年里斯本地震和海啸
地震震级8.4~8.7之间,非洲 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产生
16
第3章 海啸灾害
1960年智利大地震及其引发的夏威夷海啸
从5月21日凌晨开始,在智利的蒙特港附近海底,突然发生了世界地震史上罕 见的强烈地震。震级之高、持续时间之长、波及面积之广,实属少有。大地震一直 持续到6月23日,在前后1个多月的时间内,先后发生了225次不同震级的地震。震 级在7级以上的有10次之多,其中震级大于8级的有3次。
第3章 海啸灾害
一、海啸
1、什么是海啸
Tsunami:日文,tsu汉字是津,表示港湾;nami汉字是波,表 示波浪。港湾中的波浪大部分产生于深海地震,能量巨大。

海啸灾难学习课件

海啸灾难学习课件
动物有异常行为。有媒体报道,海啸前大象有不同凡响的吼声。500 多只黑上羊跑到山上。科学家认为,地震影响到地下水的流动,地 球的磁场,温度和声波。动物比人类更敏感。
通常海啸冲向海岸时,发出像行驶中的火车一样的隆隆声。这些也 都是天然的海啸信号;
海啸来时怎么办???
感觉地震或长时间的震动时, 应立即离 开海岸,跑向高地或海边坚固的高级饭 店。
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
海浪。
3
中 国 科 学 院
海啸的成因
海啸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大规 模的水体扰动,引起大规模 水体扰动的原因主要有:
1、地壳构造运动引起的大面积海底突然下降 或隆起,扰动海洋水体,引发涌浪、海啸。
2、海底大规模火山喷发和海底火山口塌陷 扰动水体,引发海啸。
3、大规模的海底滑坡扰动水体引起海啸。
浪壁
“下降型”海啸:地壳构造运动引起海底地壳大 地震 范围的突然下降,海水涌向突然下陷的空间而形成涌 海啸 浪,涌浪向四周传播到达海岸而形成海啸。在海啸到
分类 来之前,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露
出了从未见天日的海底。如1755年11月1日,葡萄牙 首都里斯本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后不久,海岸水位 大幅度退落,露出了整个海湾底,随后海啸发生; 1960年5月智利海啸和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均 是如此。
听到海啸警报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关 闭燃气
如果不幸落水,应抓住木板等漂浮物, 不要游泳,能浮在水面上即可。避免与 硬物碰撞
海水偏低时,不要脱衣服
不要喝海水,因为海水不但不能解渴, 还会使人产生幻觉。
千万不要冲向岸边去观看海啸,当你看到海啸波再逃已为时已 晚。大多数海啸夹杂着固体残骸像山洪爆发一样。
太平洋地震带是太平洋板块向 欧亚板块俯冲的地带 8534~10542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地理知识点:亚洲海啸灾难新华网北京1月5日电 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影响到东南亚、南亚和东非地区10多个国家,造成近15万人死亡。

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国灾情最为严重。

以下是各主要受灾国的基本情况。

印度尼西亚
素有千岛之国之称的印度尼西亚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由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陆地面积为190多万平方公里。

海岸线总长54716公里。

印尼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2.1亿人口散居在约6000个岛屿上。

印尼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占总人口的45%。

全国约87%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

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的城市。

印尼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锡、铝矾土、镍、铜和金、银等。

农业是印尼的支柱产业。

旅游业是近年来印尼政府优先发展的新兴行业,成为印尼外汇的重要来源。

印尼还是一个火山之国,共有4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100多座。

截至1月4日,印尼已有9.4万无辜生命被海啸灾难无情吞噬,其中包括一些观光的外国游客。

印尼的亚齐省受灾最为严重。

斯里兰卡
被誉为印度洋上的珍珠的斯里兰卡是南亚次大陆南端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面积6.5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约1300多公里,人口1900万,其中僧伽罗族占81.9%,泰米尔族占9.5%。

国民大多信奉佛教。

斯里兰卡是一个以种植园经济为主的农业国。

茶叶、橡胶和椰子是斯里兰卡国民收入的三大支柱。

首都科伦坡是世界上重要的商港之一,素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

旅游业是斯里兰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客主要来自德国、英国等西欧国家和印度。

截至1月4日,斯里兰卡已有超过3万人在海啸中丧生,另有5540人失踪。

印度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约7000公里,人口10.2亿。

印度是个民族和宗教众多的国家,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

印度经济增长势头较快,国内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农业和服务业是印度最大的经济部门。

印度在天体物理、空间技术、分子生物、电子技术等高科技领域达到相当水平,软件技术享誉全球。

此外,旅游业收入逐年增加,已成为印度第六大创汇部门。

截至1月4日,印度已有9000多人在海啸中丧生,另有5000多人失踪。

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受灾最为严重,死亡人数约为7800人。

泰国
泰国地处中南半岛中南部,西南濒印度洋。

国土面积为51.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约2600公里,人口6300多万。

泰国有30多个民族,其中泰族占人口总数的40%,老族占35%。

90%以上的泰国人信奉佛教。

泰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

大米出口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出口额约占世界市场稻米交易额的三分之一。

泰国的橡胶产量居世界首位,年产达21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泰国旅游业近几年发展迅猛,赴泰外国游客达1087万人次。

截至1月4日,泰国已有5246人在海啸中丧生,另有8457人受伤,4499人失踪。

在泰南6府中,伤亡人数最多的3个府是攀牙府、甲米府和普吉府。

(完)
中考科目:
【中考语文】【中考地理】【中考英语】【中考物理】【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中考历史】【中考生物】【中考地理】【中考体育】
中考考前:
【中考动态】【中考心理辅导】【中考家长】【中考饮食】【中考政策】
中考考后:
【中考动态】【中考成绩查询】【中考志愿填报】【中考分数线】
【中考录取查询】【中考状元】【中考择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