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三课时)

合集下载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1.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教学内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生物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内容共分两个大块(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两栖动物在八年级上学期已经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而且两栖动物是学生生活当中比较熟悉的动物,所以本节课内容对学生而言更容易接受,但需要与此前学习了的昆虫的生殖和发育适当区别。

二、教学目标【生命观念】:通过了解青蛙求偶过程中各种行为,确定两栖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通过分析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培养生物适应环境的观点。

【科学思维】:通过资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比较、归纳、总结和概括能力。

【科学探究】:尝试收集生活当中环境变化影响生物生存的实例。

【态度责任】: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难点】:两栖动物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四、教学方法谈话法、自主学习法、资料分析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两栖动物视频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检测】1、家蚕的发育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个时期,属于_______发育。

2、家蚕的幼虫有退皮现象,所退掉的皮叫做_______。

3、吐丝是在家蚕的_______时期进行,作茧自缚是_______时期。

4、蝗虫的发育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时期,它的发育属于____发育。

5、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危害最严重的是_______。

4分钟限时检测。

巩固上节课内容。

6、蝗虫的若虫与成虫相比,个体小,_______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

【复习导入】1、你还记得两栖动物的概念吗?2、你还能举出几种不同类型的两栖动物吗?【过渡】每当夏季夜晚,乡间的田野里就会响起阵阵蛙鸣声,此时此地,青蛙聚集,你们知道这是清完在干什么吗?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并一一回答。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北师大版 (5)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北师大版 (5)

《第2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和特点。

2、识别鸟卵的形态结构及与鸟类在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在观察鸡卵实验活动中,提高探究能力、分析推理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鸟卵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构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辨证观点及“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懂得关注鸟类生活,树立保护鸟类、保护鸟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鸟的生殖和发育的特点。

2、能完整地解剖鸟卵,能有序地观察鸟卵并进行小组讨论活动。

三、教学过程四、板书设计〔三〕鸟的生殖和发育1、鸟的生殖和发育特点:〔1〕体内受精,卵生〔2〕后代的发育过程受到亲鸟的保护2、鸡卵的结构卵壳——保护,透气、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卵壳膜〔内外两层,形成气室〕——保护卵白——营养和保护胚。

卵黄膜与陆地环境相适应胚盘〔含细胞核〕——将来发育成雏鸟卵黄——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

系带《发酵技术》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运用发酵技术制作一种传统食品。

〔3〕、体会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与生物学有关的知识。

2、能力目标〔1〕、通过品尝酸奶,引出身边的发酵技术。

〔2〕、通过自制酸奶〔或制酱,或酿米酒〕的实践活动,了解微生物发酵技术的一般原理。

〔3〕、通过制用沼气发酵装置,了解科学技术的关系。

〔4〕、通过调查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活动,了解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生物知识的应用价值。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体验与生物发酵技术有关的职业。

二、教学重点1、活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2、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三、教学难点1、活动:制作沼气发酵装置。

2、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3、活动:调查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生物技术成果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

2、生活中常见的发酵产品:调味品、米酒等。

(名师整理)生物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1课第3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生物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1课第3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精品课件
第3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 的相互关系。 3.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4.通过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一变化 的原因,培养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 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测 B. 在水中生殖,在陆上发育
试 C.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上,
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
D. 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上
2.
( B)。
①受精卵 ②有内鳃的蝌蚪 ③有后肢的蝌蚪 ④有前
肢的蝌蚪 ⑤
⑥幼蛙 ⑦成蛙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⑤②③④⑥⑦
C. ①③②④⑤⑥⑦ D. ①④③②⑤⑥⑦
资料分析
1 科学家根据地理学和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推断,两栖动物 在生物圈中的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如下表。
距今大概的年数
两栖动物发展状况
环境条件
3.46亿---2.25亿年 2.25亿年至今
种类繁多,是两栖动物 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
发展的繁盛时期
布,食物丰富
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 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和沙 类减少,分布范围小。 漠,气候干燥。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生殖特点:雌雄异 体,体外 受精,卵 生
发育过程: 两
பைடு நூலகம்栖 动
受精卵 发育 蛙
蝌蚪 幼蛙 成

发育方 变态发育
式:
常见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
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 识的萌芽。
——培根
3.
( D )。

生物下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件

生物下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件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生态平衡
两栖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生殖和发育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 重要作用。两栖动物的种群数量和分布变化会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物种多样性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还对物种多样性产生影响。一些两栖动物种类具有独特的 生殖和发育特性,如卵胎生、卵生等,这些特性有助于维持物种多样性。
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生殖能力
两栖动物的生殖能力是影响其种群数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一 些两栖动物的繁殖能力较强,能够快速增加种群数量,而另 一些则繁殖能力较弱,导致种群数量增长缓慢。
环境适应性
两栖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也会影响其种群数量。如果两栖动 物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其种群数量可能会保持相 对稳定,否则可能会导致种群数量下降或灭绝。
性。
04
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生态影 响
对环境的要求
繁殖环境
两栖动物的繁殖通常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这些条件 的变化会影响两栖动物的繁殖活动和繁殖成功率。
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环境
两栖动物的栖息地环境对其生殖和发育也有重要影响。例如,水源地的质量、 植被覆盖和土壤类型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两栖动物的生存和繁殖。
起源
两栖动物起源于水生脊椎动物,经过 漫长的演化过程,逐渐适应陆地生活 ,成为脊椎动物中唯一能够同时在水 中和陆地上生活的类群。
两栖动物的特点
01
02
03
呼吸方式
两栖动物的幼体通过鳃呼 吸,而成体则通过皮肤和 肺呼吸。
体温调节
两栖动物的体温调节能力 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 的影响。
繁殖方式
两栖动物的繁殖方式为卵 生,多数种类卵较大,幼 体的发育需要较长时间。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9章第2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提纲)》精品教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9章第2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提纲)》精品教案北师大版

第二节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提纲)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变态发育(昆虫)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如果昆虫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显著的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如家蚕、蜜蜂、蝇、蚊、蝶、蛾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有些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若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相似,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如蝗虫、蟑螂、蟋蟀、蝉等。

【﹡ 幼虫发育过程中,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长大时,就会脱掉原来的外骨骼,这叫做蜕皮。

如:在发育过程中,家蚕要蜕皮4次;蝗虫要蜕皮5次。

】【﹡ ①在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中间没有蛹期;而且由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很像成虫,只是体小无翅,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如蝗虫的若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叫做跳蝻。

②蝗虫在三龄以后(即第三次蜕皮以后),翅芽显著;五龄以后,发育成能飞的成虫。

也就是说,三龄以前的跳蝻翅未长成,活动范围小,密集,因此,灭蝗应抓紧消灭三龄以前(即第三次蜕皮以前)的跳蝻。

】 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雄蛙有鸣囊(是发声的共鸣器),能够鸣叫(属于动物的繁殖行为),是为了招引雌蛙。

然后雌雄蛙抱对,各自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水中,在水中卵细胞和精子相遇完成受精作用,因受精过程发生在青蛙体外,所以称为。

[ 体内受精一般是指受精作用发生在动物的母体内。

]【※ 雌雄蛙抱对的意义是:刺激雌蛙和雄蛙同时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水中,增加了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机会,提高了受精率。

】(2)发育过程如下所示:受精卵→有外鳃和尾的蝌蚪→外鳃消失、长出内鳃的蝌蚪(此时的形态和结构都很像鱼)→长出后肢的蝌蚪→长出四肢的蝌蚪→幼蛙(有尾→无尾)→成蛙四个时期,蝌蚪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蛙的有明显不同,称为“变态发育”。

初中生物八下《1.3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两篇(附导学案)

初中生物八下《1.3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两篇(附导学案)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教学难点】: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青蛙发育的过程录像片或标本,其他两栖动物的图片或录像带。

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教学方案一】:1、从宋朝诗人赵师秀的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导入课题,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咏诗时的心情,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

2、播放录像青蛙的发育过程或观看实物标本,在学生观看录像片的过程中应使学生明确以下问题:(1)认识蛙生殖和发育的环境特点。

(2)蛙的鸣叫,雌雄抱对等繁殖行动对种群繁衍的意义。

(3)通过观察,能够描述蛙卵的受精方式和环境条件。

(4)比较蝌蚪与幼蛙在形态结构上的特点。

(5)分析蝌蚪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适合于水中生活。

(6)两栖动物为什么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7)正确理解两栖动物的概念,了解其他两栖动物。

3、实验设计:某同学想观察从蛙卵到成蛙的详细过程,他在老师的带领下采集了一些蛙卵,放在鱼缸中培养,他应当提供怎样的环境条件?4、资料分析:通过分析P14的资料,分小组讨论(1)环境的变化对两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2)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从上述事实你受到哪些启示?归纳出两栖动物的生殖与环境的关系。

5、学生展示调查实践活动,了解家乡的生态环境对两栖动物生殖的影响【教学方案二】、提出问题:P15练习第3题导出两栖动物概念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观看录像,回答问题)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学生大组交流调查实践活动)资料分析:P14—15(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蝌蚪与鱼的相似之处,认识两栖动物生殖发育过程受到水的束缚;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动物生殖器官(共82张PPT)

动物生殖器官(共82张PPT)
附睾小叶,这些附睾小叶联结成扁平而略呈杯状的附睾头,贴附 于睾丸的头端。
附睾体:各条小叶中的输出管汇成一条弯曲的附睾管组成附睾
体,沿附着缘延伸。 附睾尾:在睾丸的尾端扩张而形成附睾尾。
附睾管长:牛30-50m,马80m,猪60m,羊:35-50m
第二节:雄性动物的生殖器官
(二)附睾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雄性动物的生殖器官
E 贮存精子: 主要是附睾尾,时间45-90天,但时间过长,死亡率,畸形体上升。
牛两侧附睾可存精741亿,54%在尾部。猪2000亿,70%。羊1500 亿,68%。 附睾具有贮存精子作用原因:
①附睾管上皮可分泌营养物质,供精子发育所需。 ②附睾由量 弱酸环境()抑制活动。 ③附睾管内是高渗压环境。颈部小滴 下移时,发生脱水,使精子内缺乏可保持活动的最低限度的部 分,故精子不运动。④附睾温度较低。 以上因素使精子处于休 眠状态,减少能量消耗,因此,可长期贮存。
自睾丸的较稀精子悬浮液中的水分,使浓缩后贮存于 附睾尾。含400万以上/微升。 B 促进精子成熟:分泌甘油磷酰胆碱、蛋白质、三甲基 羟基丁酰甜菜碱,K+,对精子的成熟及保存具有重要作 用。
C 运输精子:借助纤毛上皮的活动,管壁平滑机的 收缩。在附睾中运行时间:牛:10天,羊13-15天,
猪9-12天,马8-11天。
第一节:生殖器官的发生与发育
2、生殖器官的分化
、雄性生殖器官的分化
① 生殖腺发育形成睾丸,生殖腺内上皮细胞排列形 成精细管索→睾丸网;
②中肾管→附睾管和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 球腺;
③ 生殖结节→阴茎;
④ 缪勒氏管退化,形成未发育的子宫;
第一节:生殖器官的发生与发育
2、生殖器官的分化 、雌性生殖器官的分化 ① 生殖腺发育形成卵巢,生殖腺表面部分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优秀5篇)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优秀5篇)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优秀5篇)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材分析: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特点,进而明确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对两栖动物比较熟悉,但对什么是两栖动物?其生殖和发育过程有什么特点?与环境有关吗?等问题还比较模糊。

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直观教学加强感性认识,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青蛙(frog)的生殖和发育水中受精,水中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为变态发育。

卵----蝌蚪----青蛙蝌蚪:像一条小鱼,用鳃呼吸。

青蛙: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两栖动物(amphibian)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2、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环境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可都必须生活在水中。

两栖动物可能是由于累进化来的。

激情、质疑激发兴趣表述交流补充说明认真观察表述交流补充说明得出结论阐述观点说明道理表述交流补充说明得出结论进一步明确巩固新知创设情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导入新课。

媒体播放:青蛙生殖发育的过程。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青蛙生殖发育过程的特点。

问题:1、青蛙都能鸣叫吗?2、雌雄蛙的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义?3、青蛙的受精发育过程在什么环境中进行?4、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没有差异?质疑:青蛙、扬子鳄、龟都是两栖动物么?点拨指导得出结论质疑: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有关吗?指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解释说明知识回顾感悟与收获达标检测:瞭望角进一步探究布置作业课后记:本节课不仅要明确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要联系以前学习的内容,进一步了解变态的含义(成体的形态结构与幼体明显不同),两栖动物的含义(成体生活在陆地上,幼体生活在水中),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明显区别是,两栖动物到了繁殖的季节要回到水中,二爬行动物却是到陆地上产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的卵壳膜
•轻轻将外壳膜用镊子撕开,见到一小空 腔——气室(想一想有什么作用)?
外壳膜 气室 内壳膜
用镊子将气室下面的内卵壳膜夹破,扩大蛋 壳的破口,将卵白和卵黄倒入培养皿中
卵黄上有小白点 胚盘
对照P17图观察辨认各部分:
思考:
1. 在雏鸟出壳前,鸟卵的哪些结构对其起保护作用? 2. 在孵化条件下,鸟卵的哪种结构发育为雏鸟? 3.鸟卵的哪些物质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哪些结构有助 于胚胎获得氧气? 4.鸟卵的哪些结构是卵细胞的结构?
发育成小雏鸟
观察鸟卵
鸟卵颜色多样有什么意义?
保护色, 有利于适 应复杂的 陆地环境
观察鸟卵 实验材料:鹌鹑蛋、鸡蛋
外形
有什么不同?
外形
有什么相同?
尖端
钝端 钝端
尖端
观察鸟卵的结构
观察鸟卵的结构
1 法步骤(由表到里)
——外壳膜
•用镊子后端将鸡蛋或鹌鹑蛋壳的钝端轻轻 敲出裂纹。用镊子将卵外硬壳剥掉,看到
——
营 造 繁 育 后 代 的 场 所
三.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你还能说出鸟类的其他繁殖行 为吗?
求偶
你看我多美,嫁给我吧? OK!
交 配
产卵
孵卵
乖宝宝终于 出世啦!
育雏
两栖动物的生殖相比,鸟类的生殖有什么 不同之处?
这样的生殖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 关系?
提出问题:
? 鸟卵为什么能
27天的胚胎
28天的雏鸭
从卵黄的上端胚盘处开始发育,出现血管,然后逐渐向蛋
清出延伸.最后出现小雏鸭,说明是胚盘发育成小雏鸭.
鸟卵里的胚盘,在适宜的条件下,就能 够发育成小雏鸟。
鸡的胚胎发育
结论:鸟卵发育成小雏鸟的结构---胚盘
受精卵
未受精卵
只有受精的卵在适宜的条件下 才能孵出雏鸡。
胚盘小 颜色浅
鹌鹑蛋的结构
鸡蛋的结构
卵黄膜
胚盘 卵黄
卵白 系带
卵壳 ① 外壳膜②
气室 ③ 内壳膜④
⑥ 卵黄膜
细胞膜
⑨ 胚盘
细胞核
⑤ 卵黄
细胞质

思鸟考卵各的结结构构的功能
⑦ 系带
卵白
卵 细 胞
鸟卵的结构
照蛋:用照蛋器照蛋,目的是检查胚胎的发育
是否正常。去掉无精蛋。
第1天
7天的胚胎 14天的胚胎 21天的胚胎
胚盘大 颜色深
左图:未受精卵胚盘; 右图:受精卵的胚盘
有什么感想?
鸟类育雏期间,要捕食大量的害虫,如一只猫头鹰可灭鼠 2000多只,可为人们夺回1000千克的粮食,一只燕子,可 吃50—100万苍蝇、蚊子和蚜虫。一只白脸山雀每昼夜吃 的昆虫总量约等于自身的体重.一对啄木鸟往往能“保卫” 几十亩面积的树木免受害虫侵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