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处方药名
妇科常用中药处方

妇科常用中药处方内分泌专科调经祛痰汤白术 15g 苍术 15g 当归 12g 法半夏 12g 茯苓10g 香附 10g 川芎 10g 海藻 8g 陈皮 8g 炮姜 8g 附片 6g 肉桂 6g 丹参25g 莪术 10g闭经方Ⅰ号: (补气血)熟地 30g 白术30g 当归 15g 白芍 9g 生枣仁 9g 沙参9g 丹皮 6g山药 15g 人参6g 杜仲 3g 柴胡 3g 菟丝子 12g 龙眼肉 9g 紫河车粉 12g 鹿角粉 6g闭经Ⅱ号党参15g 黄芪15g 金银花12g 黄柏15g 黄岑15g 玄参 15g天花粉 15g 益母草 15g 红花 12g 桃仁 15g 香附 12g 陈皮12g旱莲草 15g 柏子仁 12g 甘草 6g 杜仲 12g子宫内膜炎致月经过多症消炎止血1方白术 15g 仙鹤草 12g 阿胶 10g 血余炭 10g 白芨 12g党参 15g 三七粉 5g 炒蒲黄 10g 茜草 12g 甘草 9g消炎止血2方党参 20g 白术 15g 阿胶 18g 荆芥花 10g 益母草 15g 旱莲草15g 仙鹤草 15g 三七粉 30g 血余炭 15g 煅龙骨30g 煅牡蛎 30g生地榆 30g 芡实 12g调经1方: (主治月经不调)当归 10g 赤芍 10g 川芎 6g 丹参 10g 泽兰叶10g 益母草 30g 香附 10g 小荷香 10g 茯苓 10g调经2方: ( 主治痛经)当归 10g 赤芍 10g 香附 10g 广木香 10g 乌药10g 元胡 10g 刘寄奴 10g 王不留行 10g 怀牛夕 10g功血方1号熟地20g 山萸肉15g 桑寄生12g 杜仲12g 海螵蛸 25g 白芍 25g 生牡蛎 25g (另) 怀牛膝 12g 地榆炭 30g 侧柏叶 30g 地骨皮 15g 仙鹤草 15g 旱莲草15g 甘草 10g功血方Ⅱ号党参 30g 黄芪 30g 白术 30g 乌贼骨 20g 麦冬 15g 茜草12g女贞子15g 炒贯众15g 益母草15g 生蒲黄10g 五味子 10g 枳壳 10g 败酱草 15g 大小蓟各 15g 甘草8g 旱莲草 25g不孕不育专科排卵不孕1号当归 12g 白芍 10g 熟地 15g 山萸肉 10g 枸杞子12g 菟丝子 10g女贞子 15g排卵不孕2号茯苓15g 半夏10g 陈皮10g 甘草10g 苍术12g 香附 10g胆南星 10g 枳壳 15g 生姜 3片神曲 15g输卵管疏通1号当归9g 川芎9g 白术9g 生地9g 熟地9g 桃红9g 红花9g 石菖蒲 9g 路路通 10g 败酱草 30g 皂角刺 10g 生茜草 9g 海螵蛸 10g 红藤 15g输卵管疏通2号当归 9g 川芎 9g 生地 9g 熟地 9g 桃红 9g 红花9g 石菖蒲 9g 路路通 10g 败酱草 30g 生茜草 9g 海螵蛸 10g 肉丛蓉 9g 菟丝子 12g输卵管疏通3号柴胡9g 当归9g 白术9g 白芍9g 黄岑9g 制香12g 生茜草 9g败酱草 15g 石菖蒲 9g 路路通 9g输卵管疏通4号(外用)透骨草30g 丹参30g 肉桂10g 红花10g 川芎 10g威灵仙20g 乳香20g 没药20g 当归20g 赤芍 15g不孕1号(促卵泡汤)熟地 15g 当归 10g 炒白芍 10g 枸杞子 15g 兔丝子30g 制首乌15g 山芋肉10g 太子参15g 山药 15g 鹿角胶 10g 砂仁 6g不孕2号(促排卵汤)仙灵牌 15g 仙茅 10g 兔丝子 30g 肉苁蓉 15g 枸杞子15g 熟地 15g 当归 10g 山药 15g 丹参 30g 鸡血藤 15g 川断 10g 泽兰叶10g 桂枝 10g不孕3号(促黄体汤)仙灵牌15g 巴吉肉10g 兔丝子30g 枸杞子15g 杜仲 10g 女贞子 10g 旱莲草 10g 莲子 10g 当归10g 党参 15g 山药 15g注: 不孕1~3号用法.月经来第5天开始. 1号6付. 2号4付. 3号10付.子宫发育不全1号(幼稚子宫)促子宫发育1号当归 15g 玄参 15g 白芍 15g 白术 15g 川芎 15g 茯苓12g 熟地 15g 黄芪 20g 肉桂 12g 党参 15g 太子参15g 菟丝子 12g 杜仲 9g紫不英 12g 山茱萸 12g 甘草 6g 紫河车粉 15g 鹿角胶 12g子宫发育不全2号菟丝子20g 巴戟天10g 仙茅10g 淫羊霍10g 熟地30g 何首乌20g 阿胶10g 鹿角霜10g 枸杞子10g 益母草 30g 桃仁 10g 红花 10g促卵泡1号当归 15g 川芎 15g 赤芍 15g 川牛膝 15g 熟地15g 小茴香 15g香附 15g 桃仁 12g 红花 12g 甘草 8g促卵泡2号熟地 15g 当归 15g 白术 15g 淫羊霍 15g 仙茅 15g 鹿角粉 15g制首乌 15g 枸杞子 15g 继断 15g 甘草 6g生精1号仙灵脾9g 车前子9g 当归12g 黄芪25g 菟丝子15g 何首乌 15g 枸杞子 15g 陈皮 9g 党参 30g 续断 25g 桑椹 15g 覆盆子 15g五味子 6g种玉汤2号当归12g 白术12g 大云15g 枸杞子15g 茺蔚子12g 杜仲 12g 女贞子 10g 五味子 12g 熟地 20g 鹿角霜 12g 茯苓 12g 甘草 8g种玉汤3号紫河车 16g 党参 12g 当归 15g 白芍 15g 赤芍 15g 黄芪 15g 茯苓15g 熟地 20g 桃仁12g 没药10g 益母草 30g 炮姜 10g 元胡 12g 何首乌15g 枣仁 15g 菟丝子 12g 枸杞子 15g补宫汤1号熟地 15g 山萸肉 15g 沙苑子15g 枸杞子 15g 益母草15g 鹿角霜15g 鸡血藤15g 菟丝子15g 巴戟天12g 淫羊藿10g 杜仲12g 故子12g 桑寄生12g 菟丝子10g 附片6g 川芎 15g补宫汤2号枸杞子 20g 太子参 20g 菟丝子 20g 淫羊藿 20g 仙茅20g 巴戟天 15g香附 12g 路路通 12g 丹参 12g 赤芍 15g 当归 12g 川芎 12g桑寄生 12g 怀牛膝 12g 熟地 20g通管1号川芎 15g 穿山甲 12g 路路通12g 细辛6g 通草 6g 皂刺15g 三棱 15g莪术15g 丹参15g 葛根15g 王不留行10g 枳实10g 桂枝 30g通管2号赤芍 12g 川芎12g 三棱 12g 莪术 12g 乳香 12g 没药12g 皂刺 12g穿山甲12g 夏枯草12g 桃仁10g 泽兰12g 猪苓12g 路路通 10g薏仁 12g 益母草 20g通管3号蒲公英 30g 地丁 15g 茯苓 12g 桂枝 12g 旱莲草 22g 半支莲 20g桔核12g 鳖甲12g 泽兰12g 皂角刺15g 王不留行 12g路路通12g 昆布15g 牵牛子10g 露蜂房 12g多囊卵巢方(暖宫汤)鹿角霜25g 鸡内金12g 香附10g 苍术15g 白术15g 地鳖虫 12g三棱 15g 莪术 15g 刘寄奴 15g 黄芪 30g 附片 6g 肉桂 6g蛇床子 12g 川芎 12g内异汤益母草25g 丹参25g 泽兰15g 小茴香 12g 当归 12g 香附 12g桃仁9g 元胡12g 乳香12g 没药12g 柴胡9g 白芍 9g 炙甘草 6g免疫1号生地黄 15g 蒲公英10g 紫花地丁10g 金银花 15g 赤芍15g 浙贝母 10g 桔核 12g 连召 15g 当归10g 枝子 12g 表皮 10g 枳壳10g免疫2号当归15g 生浦黄10g 炒灵脂12g 赤芍 15g 川芎 10g 官桂 10g延胡索 10g 干姜 6g 小茴香 6g免疫3号鸡血藤 20g 山药 15g 天花粉 15g 三棱 10g 莪术 10g 知母 12g 鸡内金 9g免疫4号白花蛇舌草15g 紫河车粉15g 茯苓 12g 玉灵脂 15g 苍术15g小茴香 6g 桂枝 6g 川芎 15g 赤芍 20g 鹿角霜 10g 没药 6g生蒲黄 15g 木香 6g子宫肌瘤专科化瘤汤党参20g 当归20g 川芎15g 桃仁15g 石见穿25g 黄药子 15g三棱 15g 牵牛子 12g 海藻 20g 蛇床子 15g 丹皮12g 半枝莲 35g天葵子20g 生山楂12g 青皮12g 陈皮 10g 败酱草 20g子宫肌瘤1号桂枝6g 茯苓15g 丹皮12g 赤芍10g 桃红 10g 三棱 6g 莪术 6g子宫肌瘤2号陈皮12g 茯苓10g 香附6g 川芎10g 木香 6g 三棱 10g 莪术 10g甘草 6g 槟榔 20g 清半夏 10g子宫肌瘤3号黑杜仲15g 桑寄生10g 续断10g 茜草10g 地榆炭 15g 三七参 10g阿胶 10g 大蓟 15g 小蓟 15g 白茅根 30g 炙甘草6g 仙鹤草30g 元胡 10g子宫肌瘤4号元胡10g 黄柏10g 黄芪10g 白芍10g 牛夕15g 泽泻 5g 当归 5g白术 10g 昆布 10g 木香 10g 山药 10g 益母草 20g 三棱 5g 赤芍 10g独活 5g 丹参 10g妇科炎症专科输卵管阻塞灌肠方(妇炎1号)丹参 30g 赤芍 30g 透骨草 15g 三棱 15g 莪术15g 枳实 15g皂角刺 15g 当归 15g 乳香 10g 没药 10g盆腔炎灌肠方(妇炎2号)红花30g 败酱草30g 紫花地丁30g 蒲公英 30g 鸭跖草 30g路路通 10g 三棱 10g 莪术 10g 桃红 10g (加水煎至100ml)中药灌肠方(妇炎3号)红藤 20g 鸡血藤 30g 桃红 10g 紫花地丁 15g 蒲公英 30g 黄柏 10g 野菊花 10g 瓦楞子 10g (加水煎至200ml) (保留灌肠3)除痒汤(妇炎4号)皂刺 30g 黄芪30g 苦参 15g 黄柏 15g 蛇床子 15g 当归 20g金银花 15g 地肤子 15g 野菊花 15g 败酱草 15g 甘草6g慢炎汤1号虎杖 30g 红藤 30g 败酱草 30g 生牡蛎30g(先下) 石见穿30g白术 30g 苍术 30g 三棱 30g 莪术 20g 薏苡仁 20g 海藻15g香附 15g 桃仁 10g 乌药 10g 水蛭 10g治疗输卵管炎方败莴草 30g 乳香 12g 蒲公英 30g 炒延胡索 20g 红藤 30g地丁 30g 双花 12g 黄柏 15g 黄岑 15g 玄参 15g慢炎汤2号穿山甲 10g 桃仁 15g 当归 10g 郁金 15g 王不留行 15g 泽兰 15g莪术 15g 益母草 12g 虎杖 12g 丹参 30g 马鞭草 12g赤芍 15g 蹩甲 10g 香附 12g 甘草 10g抗炎1号 (急性盆腔炎)龙胆草 20g 山栀 10g 香附 15g 鳖甲 10g 柴胡 10g 黄岑10g 生地 10g 川栋子 10g 荔核 12g 天丁 15g 黄莲 6g 丹参 15g 茯苓15g 黄柏 15g甘草 6g 败酱草 15g 蒲公英 30g 制首乌 6g泽泻 10g 当归 20g慢性盆腔炎方1号(消炎为主,炎症重者易用)丹参 18g 赤芍 15g 木香 12g 桃红 9g 金银花 30g 蒲公英 30g 茯苓 12g 丹皮 9g 生地 9g 延胡索 6g慢性盆腔炎方2号(体虚者伴盆腔炎者-补气为主)桂枝 6g 茯苓 15g 丹皮 12g 赤芍 10g 桃红 10g 三棱 6g 莪术 6g党参 15g 白术 6g 黄芪15g慢性盆腔炎方3号(活血为主,经量多者禁用.量少者可用)丹参20g 益母草20g 黄柏20g 苦参20g 金银花20g 当归10g土鳖虫 10g 柴胡 10g 醋香附 10g 牛夕 12g 泽夕 12g 川芎12g三棱 6g 莪术 6g 甘草 6g人流术后康复1号(用于气血两虚,贫血)党参 12g 熟地 15g 当归 4.5g 阿胶 9g (烊冲) 艾叶炭3g 黄芪12g川芎 3g 白术 9g (每日一付,水煎服,七天一个疗程)人流术康复2号----用于气滞血疗(子宫复旧不良,组织残留)当归 9g 川芎 9g 桃仁 9g 炮姜 4.5g 益母草 30g 艾叶4.5g 炙甘草 3g 黄芪3g 党参 9g (每日一付,5~7天一个疗程)助孕法 (用于输卵管不通)巨麦 10g 萹蓄10g 萆 10g 通草 3g 败酱草 10g 木香 9g 紫河车 10g元胡 5g 川楝子6g 香附 10g 路路通 10g 车前子 10g(另包) 皂刺 10g 柴胡 10g 白芍 10g 茯苓 12g 佛手 10g (水煎服,五天一个疗程)HPV病毒感染抗病毒1号灵磁石 30g(先煎) 黄柏 15g 生牡蛎 30g 黄苓 15g 露蜂房 30g(年老者1/2量)连翘 15g 百合15g 车前子15g 大青叶15g 土茯苓 20g 苦参 15g 马齿苋30g丹参 15g 苍术 15g 甘草 6g ( 水煎服,15剂为1个疗程) 价格:40元/付生殖器疱疹抗病毒2号党参 15g 生黄芪15g 白术 15g 海螵蛸 15g 春根皮15g 鸡冠花 15g夏枯草 15g 茯苓 15g 淫羊霍 15g 柴胡 10g 车前子 10g 陈皮10g荆芥 6g 甘草 6g (每日1剂,水煎服,15天1个疗程) 价格:30元/付*乳腺增生方当归15 白芍10 柴胡10 茯苓10 炒白术10 香附10 川楝子10别甲10 鸡内金10 郁金10 甘草3*3号灌肠中药(病毒感染)大青叶10 夏枯草10 紫草15 蒲公英15 川芎10 丹皮10 黄连10栀子10 柴胡10 仓术10 黄柏10 板蓝根15 青黛5*4号灌肠中药(慢性盆腔炎、结肠炎、精囊炎)红藤20 败酱草20 当归10 川芎12 柴胡12 元胡12 香附15 白芍12 丹皮10 黄连15*输卵管通利汤当归12 赤勺12 熟地12 薏仁12 红藤20 菟丝子20 丹皮15山甲15 红花12 茯苓10 皂角刺10 路路通10 桃仁10元胡10 桂枝10 甘草3经前10天开始连服10剂,为一疗程。
2023年中药学类之中药学(士)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3年中药学类之中药学(士)练习题(一)及答案单选题(共30题)1、白附片加工方法是A.直接烘干B.放入胆巴水中夜泡日晒,反复多次直至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C.需胆巴水泡后煮透心,横切片D.需胆巴水浸后,煮透心,去外皮后纵切片,蒸透,晒干E.需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答案】 D2、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功效的药物是A.南瓜子B.绵马贯众C.苦楝皮D.槟榔E.川楝子【答案】 D3、关于服药饮食禁忌说法错误的是A.服药时一般宜少食豆类、肉类、生冷和不易消化的食物B.服用透疹药宜少食生冷及辛味药C.服用温补药时应少饮茶,少食萝卜D.热性疾病应禁用或少食酒类、辛辣味、鱼类、肉类等食物E.服用解表药宜少食生冷及酸味药【答案】 B4、冰片属于A.单萜B.二萜C.三萜D.四萜E.多萜【答案】 A5、不属于乌头类的药材是A.川乌B.草乌C.白附片D.白附子E.天雄【答案】 D6、二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收载了A.32种B.27种C.23种D.7种【答案】 B7、乌梅净制的方法是A.去残根B.去毛C.去核D.去残茎E.去瓤【答案】 C8、属于常用处方药的是A.小儿感冒颗粒B.复方丹参滴丸C.麻仁润肠丸D.导赤丸E.鼻炎片【答案】 B9、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证的是A.青色B.赤色C.黄色D.白色【答案】 B10、滤过除菌法常用的滤器类型是A.布氏漏斗B.板框压滤机C.G6垂熔玻璃漏斗D.搪瓷漏斗E.砂滤棒【答案】 C11、朱砂安神丸中有清心泻火作用的药物是A.麦芽B.黄连C.知母D.生地黄E.木通【答案】 B12、属于S-苷的是A.毛茛苷B.天麻苷C.靛苷D.芥子苷【答案】 D13、下列哪项为平胃散和藿香正气散所共有的药物A.苍术,白术,甘草B.厚朴,陈皮,藿香C.白术,茯苓,甘草D.陈皮,厚朴,甘草E.苍术,厚朴,甘草【答案】 D14、J代表的是A.进口药品分包装B.中成药C.生物制品D.西药E.新药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答案】 A15、除去药物毒性、盐分、腥臭异味,宜选用的方法是A.挑选B.筛选C.水选D.风选【答案】 C16、常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的炮制品是A.生黄柏B.酒黄柏C.盐黄柏D.黄柏炭E.醋黄柏【答案】 C17、玄参的功效是A.清热凉血,滋阴解毒B.清热凉血,利尿通淋C.凉血退蒸,清肺降火D.清虚热,解暑E.退虚热,除疳热【答案】 A18、归经的含义是A.药物有无毒副作用B.药物的采、热、温、凉四种性质C.药物具有的升、降、浮、沉作用趋势D.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E.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最基本滋味【答案】 D19、下列哪项与肝无关A.主升发B.藏血C.主疏泄D.在窍为舌E.在志为怒【答案】 D20、酒蒸女贞子的目的是A.降低毒性B.缓和药性C.改变药性D.增强疗效E.便于切制【答案】 D21、润湿剂用A.HLB=1~3B.HLB=7~9C.HLB=3~8D.HLB=8~16E.HLB=15~19【答案】 B22、药材需要在装斗前过筛过箩的是A.细粉B.全草类或种子类饮片C.细小种子类饮片D.鲜药E.贵重饮片【答案】 B23、可用阴阳相互转化来解释的是A.阴病治阳B.阴损及阳C.阴盛则寒D.寒极生热E.阳盛则阴病【答案】 D24、需要去毛的是A.远志B.乌梅C.香附D.巴豆E.牛膝【答案】 C25、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制(炙)时,应付.煅制的是A.炉甘石B.黄芪C.杜仲D.狗脊E.补骨脂【答案】 A26、孕妇禁用的处方药是A.二妙丸B.大山楂丸C.九一散D.补中益气丸E.小柴胡片【答案】 C27、三七药材加工时剪下的芦头、侧根、须根晒干后,其商品药材名称依次是A.剪口,筋条,绒根B.芦头,筋条,绒根C.筋条,剪口,绒根D.根头,支根,须E.芦头,腿,须【答案】 A28、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不包括A.研磨法B.饱和水溶液法C.超声波法D.乳化法E.冷冻干燥法【答案】 D29、在非处方的包装上,OTC标识应与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内外包装一体化印刷,其大小可以A.根据专有标识的坐标比例决定其大小B.根据不同剂型决定其大小C.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其大小D.根据国家工商总局规定的大小决定E.根据国家或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大小决定【答案】 C30、属于乌头类药物的是A.夹竹桃B.朱砂C.白附片D.雄黄E.雷公藤【答案】 C。
中药有哪些

中药有哪些中医药是我国传统的文化,为人类健康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熟地黄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作用,并能降血压、降血脂、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缺血等。
地黄可以明显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补血作用。
下面,我们了解具体事项。
熟地黄:中药名,又名熟地。
地黄为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的块根经加工炮制而成。
通常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至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粘腻。
切片用,或炒炭用。
经炮制后,药性由微寒转微温,补益性增强,《本经逢原》:熟地黄,假火力蒸晒,转苦为甘,为阴中之阳,故能补肾中元气。
代研究,熟地黄所含的地黄多糖具有明显的免疫抑瘤活性,还有显著的强心、利尿、保肝、降血糖、抗增生、抗渗出、抗炎、抗真菌、抗放射等作用。
熟地黄的功效:性味与归经:甘,微温。
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功效分类:补益药禁忌:1、熟地炮制煎煮不可见铜铁器。
2、熟地服食忌萝卜、三白、诸血等。
3、伤寒之病,邪从外入,宜疏散而不宜熟地。
4、凡阴虚咳嗽,内热骨蒸,或吐血等候,一见脾胃虚弱,大便不实,或天明溏泄,产后泄泻,产后不食,久病不食,俱禁用(熟)地黄。
《本章汇言》熟地黄食疗作用甘,微温。
归肝、肾经。
入血分,质柔润降。
熟地黄有强心、利尿、降血糖和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熟地黄的食用禁忌一、伤寒家不宜用伤寒之病,邪从外入,宜疏散而不宜滋补。
如《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言:又仲景《伤寒》一百十三方,惟复脉用地黄。
盖伤寒之病,邪从外入,最忌滋滞。
即使用补,必兼疏拓之性者,方可入剂。
否则邪气向里,必有遗害。
今人一见所现之证,稍涉虚象,便以六味汤为常用之品,杀人如麻,可胜长叹。
二、服食忌萝卜、三白、诸血等《本草品汇精要》记载: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
常用中药处方药名

麦门冬、杭麦冬、寸冬
天门冬、明天东
桂元肉、桂元、元肉、圆肉
南百合
金樱子肉、金樱肉
复盆子
莲子肉、莲肉、建莲肉、湘莲肉、莲实
莲心
白莲须、莲蕊
莲蓬
荷叶丝
荷梗咀、老荷梗
荷蒂、荷鼻
老藕节
老藕节炭
童参、孩儿参
薤白头、南薤白
粉防己
木防己
北秫米、高粱米
番藁本
鲜皮
果榄
干青果、橄榄
西青果
紫背天葵
刀豆子、大刀豆
蝙蝠粪
地膚
白芨
方儿茶、孩儿茶
丁茶
川续断、川断
蒙花
青花椒、川椒、蜀椒、青川椒
白胡椒、古月
肥仙茅
胡桃仁
海蒿子、羊栖菜
皂刺、皂刺针
牙皂
酒蟾酥
干蟾皮、干蟾
汞朱砂、辰砂、珠砂、镜面砂
米壳、炙米壳、御米壳、炙罂粟壳
破故纸、故纸、盐炙补骨脂
芦巴子、炙芦巴子、炙葫芦巴
车前、炒车前、炙车前子、盐炙车前子
益智、炒益智、盐炙益智仁
广橘核、南橘核、炒橘核、盐炙橘核
青橘叶、南橘叶
广橘络、橘子络
广橘红
毛橘红、尖化红
刺蒺藜、白蒺藜、炒蒺藜、炙蒺藜、盐炙蒺藜
川杜仲、炒杜仲、盐杜仲、盐炙杜仲、杜仲炭
艾叶、艾炭、蕲艾炭
地榆炭
侧柏、侧柏炭
茵陈
金钱草
广金钱草
佛手
藿香
旋覆花
金佛草
五加皮
香加皮
伏龙肝
海螵蛸
桑螵蛸
葫芦
三七
北沙参
南沙参
厚朴
沉香
槟榔
焦槟榔
胖大海
益母草
常用中药的处方药名

芦巴子、炙芦巴子、炙葫芦巴
车前、炒车前、炙车前子、盐炙车前子
益智、炒益智、盐炙益智仁
广橘核、南橘核、炒橘核、盐炙橘核
青橘叶、南橘叶
广橘络、橘子络
广橘红
毛橘红、尖化红
刺蒺藜、白蒺藜、炒蒺藜、炙蒺藜、盐炙蒺藜
川杜仲、炒杜仲、盐杜仲、盐炙杜仲、杜仲炭
艾叶、艾炭、蕲艾炭
地榆炭
侧柏、侧柏炭
北桔梗、苦桔梗、苦梗
柏人
建泽泻、淡泽泻、福泽泻
绵茵陈、茵陈蒿
过路黄、对坐草
广金钱草
佛手柑、川佛手、广佛手
藿香咀
旋复花、金沸花
金沸草、旋覆花梗
南五加皮
北五加皮、杠柳皮
灶心土
乌贼骨、墨斗鱼骨
螳螂子
抽葫芦
参三七、山漆、田七、旱三七
莱阳沙参、辽沙参
空沙参
川朴、姜朴、姜厚朴、紫油厚朴
海南沉、伽南沉、落水沉香
花槟榔、大腹子、海南子
蒲黄炭、炒蒲黄
生蒲黄
干漆炭、煅干漆
棕榈炭、棕板炭、棕炭、陈棕炭
血余炭、发炭
巴戟、肥巴戟、炙巴戟、巴戟肉
清夏、清水半夏
姜夏、姜炙半夏
法夏、半夏、京半夏、制半夏、炙半夏
生半夏
川乌头、炙川乌
生川乌
草乌头、炙草乌
生草乌
炮附子、炙附子、制附子、黑附子、黑附片、淡附子、川附子、白附片
生附子
墨旱莲、醴肠
全当归、秦当归、西当归
桃杏仁
砂蔻仁
荆防
全荆芥
藿苏梗
生炒蒲黄
二风藤、青海风藤
桑枝叶
乳没
二决明
焦四仙
猪茯苓
天门冬、麦门冬
苍术、白术
处方应配中药饮片名录

炒茅术
焦茅术
炙茅术
炒党参
炙粉葛
炒粉葛
煨粉葛
炒黄芪
清炙黄芪
炙葛根
炒葛根
煨葛根
炙陈皮
炒陈皮
青皮
炙青皮
炒青皮
枳壳
炙枳壳
炒枳壳
枳实
炙枳实
炒枳实
香橼
炙香橼
炒香橼
僵蚕
炙僵蚕
炒僵蚕
4、下列处方名应配“砂炒(砂炙)”
马钱子
炙马钱子
制马钱子
干蟾
炙干蟾
牛角䚡
炙牛角䚡
龟甲
炙龟甲
醋炙龟甲
鸡内金
炒鸡内金
炙鸡内金
穿山甲
炙穿山甲
炮山甲
豹骨
炙豹骨
鹿筋
炙鹿筋
猴骨
鳖甲
炙鳖甲
醋鳖甲
5、下列处方名应配“制品”
了哥王
川乌
天南星
胆南星
半夏
姜半夏
甘遂
关白附
延胡索
炒延胡索
醋炙延胡索
炙延胡索
何首乌
附子
远志
炙远志
炒远志
远志筒
炙远志筒
炒远志筒
狗脊
炒狗脊
禹白附
草乌
香附
炒香附
黄精
女贞子
炙女贞子
山茱萸
乌梅
五味子
炙五味子
炒五味子
吴茱萸
炙吴茱萸
炒吴茱萸
南五味子
酒芩
酒黄连
8、下列处方名应配“酒洗”
酒军
酒犬黄
9、下列处方名应配“蛤粉炒”
人指甲
阿胶珠
线鱼胶
10、下列处方名应配“盐水炒”
补骨脂
2023年中药学类之中药学(中级)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2023年中药学类之中药学(中级)通关试题库(有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大豆黄卷的炮制方法是A.暗煅法B.明煅法C.煨制法D.发芽法E.提净法【答案】 D2、炮制盐知母时,每炙药物100公斤用食盐()。
A.2公斤B.5公斤C.10公斤D.15公斤E.20公斤【答案】 A3、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药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方能进口的是A.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B.首次在国内销售的药品C.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D.首次在国外销售的药品E.国内供应不足的药品【答案】 B4、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是A.赛加羚羊B.马鹿C.龙胆D.洋金花E.罂粟【答案】 A5、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是A.青蒿B.黄芩C.山楂D.黄连E.苦参【答案】 D6、有“挂甲”或“透甲”现象的是A.黄连B.牛黄C.黄柏D.黄芩E.黄精【答案】 B7、细辛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生物碱B.皂苷C.黄酮D.挥发油E.香豆素【答案】 D8、仅对蛔虫和滴虫有效的药物是A.使君子B.槟榔C.苦楝皮D.川楝子E.南瓜子【答案】 D9、生物利用度反映A.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的速度和程度B.药物的有效性C.药物剂型是否合适D.药物体外溶出的速度和程度E.药物的毒副作用【答案】 A10、治疗脾虚湿盛之食少泄泻,水肿腹胀,最佳的中药是A.猪苓B.滑石C.薏苡仁D.泽泻E.萆薢【答案】 C11、外表面淡灰棕色,有的可见斜方形皮孔,内表面紫褐色,折断时可见细密银白色富弹性胶丝的药材是A.杜仲B.五加皮C.苦楝皮D.地骨皮E.秦皮【答案】 A12、为保证不易发生异变,麦冬的含水量应控制在A.12%~17%B.11%~16%C.11%~15%D.6%~9%E.4.5%~6%【答案】 C13、煎煮茶剂和袋装茶剂的水分不得超过A.4.0%B.8.0%C.12.0%D.16.0%E.20.0%【答案】 C14、显示中等程度溶血作用的为()。
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规定

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规定
由于历史、地域、学术流派的差异,我国目前尚缺乏统一的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为保障医疗安全,保证临床疗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9〕7号精神和我院用药习惯及现行常用药物制定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暨中药饮片基本用药目录一览表以下简称一览表,医师应据此书写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应当照此进行调剂且对未按规定书写中药饮片名的处方交由处方医师修正后再给予调剂;
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
暨中药饮片基本用药目录一览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砂蔻仁
荆防
全荆芥
藿苏梗
生炒蒲黄
二风藤、青海风藤
桑枝叶
乳没
二决明
焦四仙
猪茯苓
天门冬、麦门冬
苍术、白术
知母、浙贝母
生地黄、熟地黄
羌活、独活
赤芍、白芍
知母、黄柏
盐知母、盐黄柏
酒知母、酒黄柏
生大黄、熟大黄
制川乌、制草乌
三棱、莪术
南沙参、北沙参
芦根、白茅根
白蒺藜、沙苑子
苏叶、苏梗、苏子
生龙骨、生牡蛎
煅龙骨、煅牡蛎
口防风、软防风、旁风、屏风
石膏
煅石膏
生山栀
肥知母、毛知母、知母肉
干芦根、芦根咀、苇根
荆芥咀、假苏
味连、川连、川黄连、雅连、云连
姜连
萸连
马尾黄连
枯草穗、枯草
黄檗、川黄柏、关黄柏、川柏
炒黄柏、炙黄柏
银花、忍冬花、双花、二花、二宝花、南银花
金银藤、二花藤
连召、老连翘
青叶、板蓝叶、蓝靛叶
蓼蓝叶
蓝根
南板蓝根
熟地、大熟地
白芥子、炒芥子、炒白芥子
草决明、炒决明、炒决明子、马蹄决明
生石决、生石决明、九孔石决明
枣仁、炒枣仁、炒酸枣仁
炒蔓荆子、蔓荆子炭、荆子炭
龟板、炙龟板、败龟板、烫龟板、炙龟甲、烫龟甲、玄武板
炙鳖甲、醋炙鳖甲、汤鳖甲
山甲珠、炮甲珠、炮山甲、炙山甲、炙穿山甲
猥皮、炙刺猬皮
碎补、炙申姜、炙骨碎补
黄精咀、炙黄精、酒炙黄精
北桔梗、苦桔梗、苦梗
柏人
建泽泻、淡泽泻、福泽泻
绵茵陈、茵陈蒿
过路黄、对坐草
广金钱草
佛手柑、川佛手、广佛手
藿香咀
旋复花、金沸花
金沸草、旋覆花梗
南五加皮
北五加皮、杠柳皮
灶心土
乌贼骨、墨斗鱼骨
螳螂子
抽葫芦
参三七、山漆、田七、旱三七
莱阳沙参、辽沙参
空沙参
川朴、姜朴、姜厚朴、紫油厚朴
海南沉、伽南沉、落水沉香
花槟榔、大腹子、海南子
茵陈
金钱草
广金钱草
佛手
藿香
旋覆花
金佛草
五加皮
香加皮
伏龙肝
海螵蛸
桑螵蛸
葫芦
三七
北沙参
南沙参
厚朴
沉香
槟榔
焦槟榔
胖大海
益母草
茺蔚子
诃子
地骨皮
百部
何首乌
生何首乌
首乌藤
西洋参
山楂
南山楂
莱菔子
王不留行
槐花
槐角
草果
苍耳子
牛蒡子
芥子
决明子
石决明
酸枣仁
蔓荆子
龟甲
鳖甲
穿山甲
刺猬皮
骨碎补
黄精
山茱萸
胆南星
天南星
蛇蜕
蝉蜕
水蛭
枳壳
枳实
薏苡仁
芡实
椿皮
狗脊
阿胶
阿胶珠
枇杷叶
马兜铃
桑白皮
瓜蒌
瓜蒌皮
瓜蒌子
女贞子
乳香
没药
五灵脂
延胡索
三棱
白术
苍术
半夏曲
僵蚕
莪术
青皮
五味子
小茴香
补骨脂
葫芦巴
车前子
益智仁
橘核
橘叶
橘络
橘红
化橘红
蒺藜
杜仲
艾叶炭
地榆
侧柏叶
蒲黄
生蒲黄
干漆
棕榈
血余
巴戟天
清半夏
姜半夏
法半夏
生半夏
川乌
生川乌
草乌
生草乌
附子
生附子
旱莲草
当归
处方药名
调配应付
二冬、二门冬
二术、苍白术
二母、知贝母
二地、生熟地
二活、羌独活
赤杭芍、杭赤芍、白赤芍、赤白芍,二芍
知柏
盐知柏、炒知柏
酒知柏
生熟大黄
川草乌、二乌
莪棱、棱术
南北沙参
芦茅根、茅芦根
二蒺藜、潼白蒺藜
全紫苏
生龙牡
龙牡
炒三仙
焦三仙
冬瓜皮子
谷麦芽
生熟麦芽
生熟谷芽
生熟稻芽
生熟薏米、生炒薏米
青陈皮
腹皮子
焦槟榔
蓬大海、安南子
坤草
坤草子、益母草子、三角胡麻
诃黎勒、诃子肉
枸杞根皮
百部草、百部根
首乌、首乌咀、炙首乌
生首乌
何首乌藤、夜交藤
洋参、花旗参
炒山楂、山楂片、北山楂
南楂、南楂炭、南山楂炭
萝匐子、炒莱菔子
王不留、炒王不留、留行子、麦篮子
净槐花、炒槐花
炙槐角、蜜槐角
草果仁、炒草果
苍耳、炒苍耳、炒苍耳子
炒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
内金、炒内金、炙内金、鸡真皮、鸡盹皮
香附子、香附米、莎草根、炒香附、炙香附、醋香附、醋炙香附
乌梢蛇
乌蛇肉
蕲蛇
蕲蛇肉
大黄
酒大黄
熟大黄
鸡内金
香附
红大戟
京大戟
甘遂
生甘遂
芫花
商陆
狼毒
生狼毒
硇砂
白石英
紫石英
赤石脂
禹余粮
龙骨
生龙骨
牡蛎
生牡蛎
钟乳石
自然铜
浮海石
金礞石
青礞石
瓦楞子
蛤壳
代赭石
生代赭石
硼砂
生硼砂
磁石
生磁石
寒水石
白附子
生白附子
独活
羌活
秦艽
木瓜
党参
生白术
土白术
甘草
炙甘草
白芍
炒白芍
酒白芍
赤芍
川芎
鹿茸
蕺菜
公英、黄花地丁、婆婆丁
龙胆草、胆草
香白芷、杭白芷、川白芷
北柴胡、南柴胡、硬柴胡、软柴胡
花粉、瓜蒌根、栝楼根
粉丹皮、丹皮
蝙蝠葛根
南豆根
枯黄芩、淡黄芩、条芩、子芩
酒芩、酒炒黄芩
绿升麻
紫丹参
地鳖虫、䗪虫
番红花、藏红花
草红花、南红花
紫葳花
南白前、鹅管白前
南前胡、信前胡
银杏、炒白果、白果仁
白果叶
款冬、冬花
山萸、山萸肉、炙山萸、酒炙山萸、杭山萸、杭萸肉
胆星、炙胆星、九转胆星、酒炙胆南星
南星、炙南星、炙天南星
蛇皮、龙衣、炙龙衣、炙蛇蜕
蝉衣、虫衣、仙人衣
炙水蛭、酒炙水蛭
乌蛇、炙乌蛇
炙乌蛇肉、酒炙乌蛇肉
炙蕲蛇
炙蕲蛇肉、酒炙蕲蛇肉
生大黄、川大黄、锦纹、川锦纹、将军、川军
酒军、炒大黄、酒炒大黄
熟军、熟军咀、熟锦纹、炙大黄、酒炙熟大黄
炒神曲、炒麦芽、炒山楂
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
冬瓜皮、冬瓜子
炒谷芽、炒麦芽
生麦芽、炒麦芽
生谷芽、炒谷芽
生稻芽、炒稻芽
生薏米、炒薏米
青皮、陈皮
大腹皮、生槟榔
桃仁、杏仁
砂仁、豆蔻仁
荆芥、防风
荆芥、荆芥穗
广藿香梗、紫苏梗
生蒲黄、炒蒲黄
青风藤、海风藤
桑枝、桑叶
炙乳香、炙没药
生石决明、炒决明子
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焦槟榔
猪苓、茯苓
正名
处方用名
麻黄
麻黄根
紫苏梗
生姜
炮姜
桑枝
菊花
防风
生石膏
煅石膏
生栀子
知母
芦根
荆芥
黄连
姜黄连
萸黄连
马尾连
夏枯草
黄柏
盐黄柏
金银花
忍冬藤
连翘
大青叶
蓼大青叶
板蓝根
南板蓝根
熟地黄
鱼腥萆
蒲公英
龙胆
白芷
柴胡
天花粉
牡丹皮
北豆根
山豆根
黄芩
酒黄芩
升麻
丹参
土鳖虫
西红花
红花
凌霄花
白前
前胡
白果
银杏叶
款冬花
桔梗
柏子仁
泽泻
鹿角
鹿角霜
鹿筋
鹿肾
狗肾
海狗肾
鹿角胶
望月砂
木贼
番泻叶
常山
生天南星
马钱子
生马钱子
生巴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巴豆霜
千金子
生千金子
生天仙子
藤黄
生藤黄
砒霜
轻粉
红粉
雄黄
斑蝥
青娘子
红娘子
闹羊花
洋金花
炙麻黄
紫苏叶
紫苏子
干姜
桑叶
桑椹
辛夷
葛根
野菊花
栀子
焦栀子
盐知母
白茅根
薄荷
酒黄连
秦皮
牛黄
紫草
紫草茸
紫梢花
射干
玄参
茯苓
土茯苓
鲜地黄
地黄
芒硝
玄明粉
酒当归
麦冬
天冬
龙眼肉
百合
金樱子
覆盆子
莲子
莲子心
莲须
莲房
荷叶
荷梗
荷叶蒂
藕节
藕节炭
太子参
薤白
防己
广防己
秫米
藁本
白鲜皮
金果榄
青果
藏青果
天葵子
刀豆
夜明砂
地肤子
白及
儿茶
苦丁茶
续断
密蒙花
花椒
胡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