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合集下载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智慧城市建设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以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目标,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手段,实现城市各个方面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为了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相应的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一、城市基础设施标准1. 通信基础设施标准:确保城市各个区域都能够获得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包括建设光纤网络、无线网络覆盖等。

2. 能源基础设施标准: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建设智能电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

3. 交通基础设施标准: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包括智能交通信号灯、智能公交车站、智能停车系统等,提高交通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

二、数据标准1. 数据开放标准:确保城市各个部门的数据能够互通互联,方便数据共享和交流,促进城市管理的协同和高效。

2. 数据安全标准:保护居民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三、智慧城市应用标准1. 智慧交通标准:包括智能交通信号灯优化控制、智能公交车站信息发布、智能导航系统等,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

2. 智慧环境标准:建设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包括空气质量监测、噪音监测、水质监测等,提高环境保护水平,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3. 智慧公共服务标准:建设智能化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智能公共厕所、智能公园管理系统、智能社区服务等,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四、智慧城市管理标准1. 城市规划标准: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各类智能设施和系统,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城市管理标准:建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实现城市各项管理工作的集中监控和调度,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3. 城市安全标准:建设智能化的城市安全监控系统,包括视频监控、智能报警系统等,提高城市的安全防范能力。

五、智慧城市评估标准1.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建立科学完善的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的指标,定期评估和监测智慧城市建设的进展情况。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城市的智能化、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和要求。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的制定旨在推动城市的现代化转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一、基础设施标准1. 通信网络建设:要求城市具备高速稳定的宽带网络覆盖,包括有线和无线网络,以满足居民和企业的通信需求。

2. 智能交通系统:要求城市实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包括智能交通信号灯、智能公交车辆调度等,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拥堵。

3. 能源管理系统:要求城市建立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包括智能电网、智能照明系统等,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浪费。

二、数据共享与开放标准1. 数据标准化:要求城市各部门和机构的数据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格式,以便实现数据的交互和共享。

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要求城市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体系,保护居民和企业的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3. 数据开放与共享:要求城市政府主动公开和共享数据,以促进创新和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三、智能化应用标准1. 智慧交通应用:要求城市实施智慧交通应用,包括智能停车、智能导航等,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事故。

2. 智慧环境应用:要求城市建立智慧环境监测系统,包括空气质量监测、垃圾分类等,以改善环境质量。

3. 智慧公共服务应用:要求城市提供智能化的公共服务,包括智能公交站台、智能医疗服务等,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参预与管理标准1. 公众参预机制:要求城市建立公众参预机制,鼓励居民参预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决策过程。

2. 数据管理与监管:要求城市建立数据管理和监管机制,确保数据的合法、安全和有效使用。

3. 创新与实验机制:要求城市建立创新与实验机制,鼓励企业和创新团队在城市建设中尝试新技术和新模式。

以上是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的一些基本要求和准则,不同城市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城市的智能化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一、引言智慧城市建设旨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城市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标准1. 网络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应建设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基础设施,以支持各种数据传输和通信需求。

2. 数据中心:智慧城市需要建设先进的数据中心,用于存储、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城市数据。

3. 传感器网络:智慧城市应建设覆盖全城的传感器网络,实时收集各种环境和设施数据。

4. 云计算平台:智慧城市应建设强大的云计算平台,用于存储和处理大数据,并提供各种智能化的服务。

5. 安全保障措施: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应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包括网络安全、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措施。

三、智慧城市管理标准1. 数据共享与开放:智慧城市应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机制,促进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

2. 基础设施管理:智慧城市应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包括设备监测、维护和故障处理等方面的标准。

3. 城市规划与建设: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应考虑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宜居性。

4. 公共服务管理:智慧城市应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包括交通管理、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标准。

5.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智慧城市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确保市民的个人信息不被滥用和泄露。

四、智慧城市应用标准1. 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应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包括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智能停车管理等方面的标准。

2. 智慧环保:智慧城市应建设智能环保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和管理城市的环境质量。

3. 智慧能源:智慧城市应建设智能能源管理系统,优化能源利用和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智慧安防:智慧城市应建设智能安防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安全预警等方面的标准。

5. 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应建设智能社区管理系统,提供便民、安全、舒适的社区服务。

五、智慧城市评估标准1.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制定智慧城市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基础设施、管理、应用等方面的指标。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一、引言智慧城市建设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优化城市运行机制、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通过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手段,实现城市各领域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以提供指导和规范。

二、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概述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是为了确保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而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和要求。

标准内容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管理、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标准1.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确保城市各个区域具备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连接,包括光纤网络、无线网络等。

2. 传感器网络标准:建立城市各个区域的传感器网络,实现对环境、交通、能源等方面的数据采集和监测。

3. 数据中心标准:建设高效、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用于存储和处理大数据,提供决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四、智慧城市公共服务标准1. 交通运输标准: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包括智能交通信号灯、智能公交站牌等,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2. 公共安全标准:建设智慧安防系统,包括视频监控、智能报警等,提升城市公共安全防控能力。

3. 教育医疗标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包括智能教室、远程医疗等。

五、智慧城市管理标准1. 数据共享标准:建立城市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互通。

2. 决策支持标准:建设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辅助功能,为城市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3. 电子政务标准:推进政务服务的电子化,提供便捷的在线办事服务,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六、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标准1. 网络安全标准:确保城市网络的安全性,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护系统等。

2. 数据安全标准:保护城市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包括数据加密、备份和恢复等措施。

3. 应急响应标准: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应对网络安全事件和灾害,保障城市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一、引言智慧城市建设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以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和整体优化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要求。

二、基础设施建设1.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建设高速、稳定、安全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包括光纤网络、无线网络、数据中心等。

网络设施应具备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特点,能够支持城市各种应用场景的数据传输和通信需求。

2. 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建设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包括智能交通信号灯、智能停车系统、智能交通监控等。

这些设施应能够实现交通流量的智能调度和优化,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拥堵。

3. 智能供水、供电、供气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建设智能供水、供电、供气基础设施,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供水、供电、供气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供应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三、公共服务优化1. 智能教育智慧城市建设要求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智慧教室、智慧校园,提供在线教育资源和学习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个性化教学。

2. 智能医疗智慧城市建设要求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智慧医院、智能健康管理系统,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3. 智能安全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建设智能安防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应急指挥等设施,实现对城市安全的全方位监控和管理,提高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智能环境监测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建设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水质、噪音等环境指标,提供数据支持和预警,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2. 能源管理智慧城市建设要求推动能源管理智能化,通过智能电网、智能用电设备等手段,实现能源的智能调度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

3. 智能垃圾处理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建设智能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智能垃圾桶、垃圾分类回收等设施,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资源的再利用率。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智慧城市建设是指利用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便利服务为目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城市模式。

为了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一、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标准1. 通信网络标准:包括宽带网络、无线网络等,要求网络覆盖全城,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服务。

2. 数据中心标准:要求建设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数据中心,能够支持大规模数据存储和处理。

3. 物联网标准:要求建设统一的物联网平台,实现物联设备的互联互通,提供智能化的服务。

二、智慧城市管理标准1. 城市规划标准:要求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合理布局智慧设施,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2. 数据共享标准:要求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

3. 安全保障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保护城市数据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黑客攻击。

三、智慧城市应用标准1. 智能交通标准:要求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交通信号控制、智能停车管理等功能,提升交通效率。

2. 智慧能源标准:要求建设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

3. 智慧环保标准:要求建设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噪音等环境指标,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四、智慧城市评估标准1.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要求建立科学的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城市的智慧化水平和发展情况。

2. 智慧城市评估方法:要求制定科学的评估方法,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对智慧城市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

以上是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的一些要点,具体实施时还需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

惟独制定和遵守标准,才干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城市生活。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是指为了推动城市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规范和指导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一系列准则和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的内容,包括智慧交通、智慧环境、智慧能源、智慧治理等方面。

一、智慧交通标准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智慧交通标准包括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停车系统等。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测交通状况、自适应信号控制、优化交通流量等功能。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应能够实现交通数据采集、分析和预测,以提供准确的交通信息和路况预警。

智能停车系统应能够实现停车位的实时监测和导航,提供便捷的停车服务。

二、智慧环境标准智慧环境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环境进行监测、管理和优化,以提高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智慧环境标准包括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噪音监测系统、水质监测系统等。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应能够实时监测城市空气质量指标,并提供准确的空气质量预报。

噪音监测系统应能够实时监测城市噪音水平,并提供噪音治理建议。

水质监测系统应能够实时监测城市水质指标,确保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三、智慧能源标准智慧能源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能源进行监测、管理和优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

智慧能源标准包括能源监测系统、能源管理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等。

能源监测系统应能够实时监测城市能源消耗情况,并提供能源使用分析和优化建议。

能源管理系统应能够实现能源计量、能耗分析和能源调度,以实现能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智能照明系统应能够实现智能调光、智能控制和节能管理,提高城市照明效果和节能水平。

四、智慧治理标准智慧治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管理进行智能化和高效化,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智慧治理标准包括电子政务系统、数字化城管系统、智能安防系统等。

电子政务系统应能够实现政务信息的在线申报、办理和查询,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

数字化城管系统应能够实现城市管理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响应速度。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一、背景介绍智慧城市建设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对城市的各个领域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以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是为了规范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技术、设备、服务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智慧城市建设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的目的1. 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实现各个领域的协同发展和互联互通。

2. 保障智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智能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3. 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公共服务。

4. 促进城市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的内容1. 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包括智能交通、智能供水、智能供电、智能照明等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的要求。

2. 数据共享与互联互通标准:确保各个部门、机构之间的数据能够实现共享和互联互通,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

3. 智慧城市管理标准:包括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城市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要求,确保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

4. 公共服务标准: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环境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标准,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5.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标准:确保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居民隐私的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四、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1. 制定标准的主体: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由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共同参预制定,形成多方参预、共同决策的标准体系。

2. 标准的修订和更新: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城市的变化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标准的适应性和前瞻性。

3. 标准的宣传和推广: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应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各方对标准的认知和遵守程度。

4. 监督和评估: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的实施应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

五、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的效益1. 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的实施可以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实现城市各个领域的协同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T26230-2010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总体技术要求
GB/T28508-2012
广播电视网
广播电视光缆干线同步数字体系(SDH)传输接口技术规范
GB/T17881-1999
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库
城市用地分类代码
CJJ46-91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CJJ100-2004
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元数据标准
CJJ/T144-2010
地名信息交换格式
GB/T 28226-2011
建筑物基础数据库
建设电子档案元数据标准
CJJ/T187-2012
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CJJ115-2007
城市遥感信息应用技术规范
CJJ/T151-2010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GB/T28450-2012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GB50656-2011
园林绿化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
GB/T 50563-2010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
园林绿化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85-2002
建筑节能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城乡用地评定标准
CJJ132-2009
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元数据标准
CJJ/T144-2010
城市地理编码技术规范
CJJ/T186-2012
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服务技术
CJ/T384-2011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规范
CH/Z9001-2007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分类、描述及编码规则
公共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GB50490-2009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
GB50688-2011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CJJ69-95
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
CJJ/T114-2007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
CJJ129-2009
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
城市容貌标准
GB50449-2008
城市水系规划规范
GB50513-2009
风景名胜区分类标准
城市容貌标准
CJ/T12-1999
城市地理空间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50027-2001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
CJJ7-2007
城市测量规范
CJJ8-2011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
CJJ103-2004
GB50282-98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293-99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00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2009年版)
GB50337-2003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GB50413-2007
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
GB50437-2007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
GB/T50604-2010
城镇供热系统评价标准
GB/T50627-2010
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
JGJ142-2012
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28-2004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CJJ34-2010
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
CJJ138-2010
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技术规范
CJJ/T185-2012
CH/Z9002-2007
数字化城市管理
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标准
JGJ148-2005
民用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
JGJ/T154-2007
建筑市场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6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
GB/T50358-2005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GB/T50640-2010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评估要求
GB/T28453-2012
信息安全技术引入可信第三方的实体鉴别及接入架构规范
GB/T28455-2012
城乡规划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50137-201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
GB50180-93
镇规划标准
GB50188-2007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189-2005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节能建筑评价标准
GB/T50668-2011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2010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75-2012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134-2010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城市排水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版)
GB50014-2006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
GB50788-2012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3-90
城镇排水系统电气与自动化工程技术规程
CJJ120-2008
节水应用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GB50335-2002
CJJ136-2010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CJJ193-2012
能源管理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23331-2009
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
GB/T24915-2010
建筑智能化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
GB50606-2010
城市照明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JGJ163-2008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45-2006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89-2012
住房保障
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业务规范
GB/T50626-2010
住房保障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CJJ/T196-2012
住房保障基础信息数据标准
CJJ/T197-2012
GB50442-2008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
GB50613-2010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CJJ83-99
道路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GB50357-2005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50298-99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50420-2007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50336-2002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50400-2006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城市燃气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2006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032-2003
城镇燃气技术规范
GB50494-2009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50378-2006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
GB/T50801-2013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229-2010
城市供水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50027-2001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GB/T50331-2002
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CJJ16-88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CJJ33-2005
垃圾处理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2004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CJJ47-2006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
CJJ/T102-2004
生活垃圾收集站技术规程
CJJ179-2012
城市供热
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
GB50495-2009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评价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宽带网络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15部分:低速无线个域网(WPAN)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
GB/T15629.15-2010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无线高速率超宽带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
GB/T26229-2010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无线高速率超宽带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接口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