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申请表
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管理暂行办法

蕉源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管理办法为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78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身份认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同时具备下列材料,可申请在我区相对就近的小学和初中就学。
1、上栗县外户口本和流出地镇(乡)人民政府出具的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就业的务工证明;2、县城派出所出具的暂住证,办理时间一年以上;3、居住地社区出具的居住证明;4、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务工证明、居住地社区出具的就业证明亦可)。
5、户籍地镇(乡)人民政府签发的合法生育证明;6、流出地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外出就读批准书和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7、父母一方或法定监护人交纳社会保险的凭证;8、适龄儿童的预防接种证;9、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读申请表。
父母双方一方是经商的不作农民工子女看待。
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按下列程序办理手续(一)申请人在规定报名时间内持上述材料到实际居住地所属教育服务区域学校报名,如居住地学校接受有困难,由居住地学校受理登记后统一报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
(二)教育行政部门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进城务工人员的实际居住时间、在我区务工就业和交纳社会保险时间为依据,安排其子女就学。
(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转学一般以每年秋季入学报名时间为准,其它时间不予办理。
符合本规定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应提前1个月内向实际居住地学校提出申请,按照《上栗县教育局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办理转学。
接受学校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转入进行登记,并对其转出时的流向予以统计。
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学校根据我县教育资源状况,确定公立、私立学校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四、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应履行的职责(一)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公办学校,在满足所属区域适龄儿童、少年就读后还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要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并及时予以办理学籍手续。
随迁子女就读申请表

年 姓 级: 名 性 别 时间:2016年 出生年月 原学区 学校 身份证号 月 日
户籍所在地 学籍号 现城区居住 详细地址 家长姓名 隶属关系 工作单位 单位联系电话
1.城区范围内的进城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进城务工就业随迁子女是指随同进城务工 就读条件 就业父母或监护人在流入地合法居住,应依法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 2.在城区经商人员子女(有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在城区有固定住所。 申 请 理 由 需 提 供 材 料 1.适龄儿童及父母一方的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2.父母一方与具有合法资质的用人单位签订的规范劳务合同(附用工单位资质证明)或 经商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 3.房产证或居住证或居委会、村委会开具的区局统一制式的居住证明; 4.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外出就读学生流出证明。(陈仓区学校有统一制式)
学校初审意 见
初审(签章): 年 月 日
区教育体育 局审核意见
审核(签章): 年 月 日
备注:1.区内学生在原学区学校领取,经原学区学校审查“三证”齐全,对符合外出就读条件的学 生签发“流出证明”,并发给此表一式一份。 2.外县区流入我区学生,由申请就读学校审查,符合进城务工条件者发给此表一式一份。 3. 此表作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申请就读的重要资料,请家长妥善保存。
福建省城市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质量研究

2020年第4期(总第119期)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s )No.4.2020Genera1.No.119福建省城市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质量研究谢梅沁(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福建福州350003)〔摘要〕福建省作为沿海开放省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主要流入省份之一,随迁子女入学人数逐年增加。
受工作性质和自身素质的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对子女的教育不够重视,加上随迁子女在社会融入、身心素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随迁子女的学业成绩与本地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提升随迁子女就学质量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福建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质量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114(2020)04-0041-05〔收稿日期〕2020—09—03〔作者简介〕谢梅沁(1970~),女,福建省福州市人,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副研究员。
①数据来源:新华网(/fortune/2015-04/29/c_1115129990.htm)。
②数据来源于福建省教育厅编制的《福建省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资料》(下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在全国范围内向城市大规模流动,带来城市公共治理和民生建设等一系列新问题。
这一流动群体,从名称上经历了“流动人口”“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的变化,体现了国家、社会对进城务工群体的认知和政策变化。
随着国家《义务教育法》的实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的保障成为突出的问题,适龄儿童或在户籍地成为隔代抚养的留守儿童群体,或随父母流动到城市,成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盲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4年,我国农民工总量27395万人,比2013年增加501万人,增长1.9%,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比上年增加211万人,增长1.3%;2015年,我国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比上年增长0.4%①。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凭证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凭6证入学
需要城区、开发区教育局安排就读小学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需持以下报名材料到暂住地的城区、开发区教育局提出申请。
1、家庭户簿和父母的身份证;
2、父母双方在南宁市的暂住证或居住证明(有效期一年);
3、父母双方在南宁市居住的证明(所列证件之一:市区内居住房屋的产权证、
购房合同备案证明,当地居委会出具的房屋居住租赁证明);
4、父母务工就业证明(所列证件之一:工商营业执照、劳动用工合同);
5、学生原就读学校证明所在地具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就学(或转学)证
明;
6、父母户籍所在地乡镇以上计生部门出具的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婚充证明”。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统计表

序号 姓名 性 别 父亲 出生年月 班级 户口簿地址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
填表人:
母亲 备注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
第 19 页,共 26 页
皋兰县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基本情况统计表
学校:
序号 姓名 性 别 父亲 出生年月 班级 户口簿地址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
填表人:
母亲 备注 姓名
序号 姓名 性 别 父亲 出生年月 班级 户口簿地址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
填表人:
母亲 备注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
第 10 页,共 26 页
皋兰县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基本情况统计表
学校:
序号 姓名 性 别 父亲 出生年月 班级 户口簿地址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
填表人:
母亲 备注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
第 26 页,共 26 页
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
第 11 页,共 26 页
皋兰县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基本情况统计表
学校:
序号 姓名 性 别 父亲 出生年月 班级 户口簿地址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
填表人:
母亲 备注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
第 12 页,共 26 页
皋兰县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基本情况统计表
学校:
序号 姓名 性 别 父亲 出生年月 班级 户口簿地址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
填表人:
母亲 备注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
第 4 页,共 26 页
皋兰县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基本情况统计表
学校:
序号 姓名 性 别 父亲 出生年月 班级 户口簿地址 姓名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伴随着我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一部分进城务工子女也跟随父母进入城镇生活。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情况受到广泛关注。
特别是2010年7月29日我国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时,在要求“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的前提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能不能入学以及到哪里入学的问题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了。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所有接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校如何实实在在地针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尽快地融入到新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但是,面对这些随父母迁入城市的孩子们的教育,确实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一、我校的基本情况我校现有学生820人,其中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506人,占学生总数的61.71%。
其中,一年级95人,二年级74人,三年级104人,四年级72人,五年级75人,六年级86人。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外省的有158人。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由最初的指定学校变成学生和学生家长自主择校,在学生入学、编班、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和本地学生一样。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习有困难(相对)的学生215人,占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数的42.4%;结对帮扶学生268人,占总数的 52.96 %。
二、调查分析针对我校的实际,制定了两份调查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调查表(学生)(表一)”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调查表(家长)(二)”,我们对3——6年级共计337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其家长展开了问卷调查。
学生年龄段为10——15岁。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受教育权利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申请表 小升初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申请表
备注:1.本表供在我市万秀区、长洲区各小学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填写,学生填写该表后于6月2 7日前连同其他报名资料一起交学校汇总。
符合条件者,按照万秀区、长洲区户籍学生学位分配办法分配学位。
2.需提供以下材料原件和1份复印件(原件由毕业小学审核,复印件附在表后).①学生及家长的户口簿;②进城务工就业证明(如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劳动用工合同、摊位租赁合同等):③公安局签发的暂住证(或提供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确定其实际居住证明,房产证,购房合同,一年以上租房合同等材料);3.学校标识码、学籍号均可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查询。
2022年福建厦门思明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适龄子女申请就读小学一年级积分入学实施细则

【导语】2022年福建厦门思明区进城务⼯⼈员随迁适龄⼦⼥申请就读⼩学⼀年级积分⼊学实施细则已公布,为了⽅便⼤家的查阅,下⾯为您详细介绍⼀下本次⼩学⼀年级积分⼊学的具体事宜,希望⼤家及时关注,如有相关疑问,请关注少⼉升学频道为您实时做出的更新。
2022年进城务⼯⼈员随迁适龄⼦⼥申请就读思明区⼩学⼀年级积分⼊学实施细则 为贯彻落实《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厦门市2022年秋季⼩学招⽣⼯作意见的通知》(厦教发〔2022〕23号)等⽂件精神,2022年思明区教育局在确保完成招收本区户籍适龄⼉童及符合招⽣政策规定的适龄⼉童后,坚持“量⼒⽽⾏、尽⼒⽽为、⿎励长期务⼯、公平公开”的原则,按照国家规定的班⽣额标准提供学位,采取积分管理和电脑派位相结合的办法,科学合理、公平公开地招收符合积分规定的进城务⼯⼈员随迁适龄⼦⼥(含随迁残疾⼦⼥,以下简称随迁⼦⼥)进⼊思明区⼩学⼀年级就读,具体细则如下: ⼀、积分⼊学条件 申请参加思明区积分⼊学的随迁⼦⼥,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随迁⼦⼥应年满六周岁(即在2015年9⽉1⽇⾄2016年8⽉31⽇期间出⽣); (⼆)随迁⼦⼥⽗(母)持有在有效期内且居住地住址为思明区的福建省居住证; (三)随迁⼦⼥⽗(母)报名前在思明区连续居住6个⽉以上,即2021年11⽉1⽇—2022年4⽉30⽇必须在思明区连续居住。
⼆、积分计算规则 随迁⼦⼥⼩学积分⼊学按务⼯社保积分和稳定居住积分两个项⽬计算积分,满分为115分。
具体积分项⽬和分值如下: (⼀)务⼯社保积分(58分) 1.随迁⼦⼥⽗母⼀⽅在⼯作单位参加我市社会保险累计每满1年积4分,不⾜⼀年的,按实际社保⽉数×(4分/12个⽉)计算得分,补缴的⽉份不纳⼊计算,本项满分为48分; 2.随迁⼦⼥⽗母双⽅均在厦门居住、务⼯的,可以⼀⽅作为主申请⽅计算积分,另⼀⽅作为副申请⽅。
副申请⽅在厦门参加社会保险的年限累计每满1年积2分,不⾜⼀年的,按实际社保⽉数×(2分/12个⽉)计算得分,补缴的⽉份不纳⼊计算,本项满分为1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收学校所属乡镇中心小学(或教委办)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年月日
接收学校
教育行政
部门意见
(盖章)年月日
原就读校
教育行政
部门意见
(盖章)年月日
注:(1)符合当地政府规定接收条件、需在非户籍所在地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填写本表;(2)为简化入学手续,原就读校及其所属乡镇中心小学的意见可另纸说明;(3)本表一式六份(原就读校、接收学校及双方所属中心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各一份),不需乡镇中心小学审批的一式四份;(4)学生须持户口簿及相关材料的原件、复印件办理手续。
福建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申请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号
身份证号
原住址
现住址
户口所在地
原就读校年级
拟接收
学校年级
申请理由
家长(签名)年月日
原就读校
意见
教导处主任(签名)
学校(盖章)
年月日
原就读校
所属乡镇中心小学(或教委办)意见
负责人(签名)单位Fra bibliotek盖章)年月日
接收学校
意见
教导处主任(签名)
学校(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