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文化论文
中国商帮论文徽商研究论儒商精神的现代价值

中国商帮论文徽商研究论儒商精神的现代价值中国商帮论文:徽商研究论儒商精神的现代价值中国徽商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商业群体,他们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儒商精神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徽商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儒商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对徽商研究和儒商精神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儒商精神在当代商业领域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一、徽商的发展历程徽商是中国明清时期活跃于安徽一带的商业集团,他们以家族企业为基础,采取联合经营的方式来扩大商业规模和影响力。
徽商勤劳勇敢,善于经商,他们注重信誉,重视人情义理,凭借着这些特点,徽商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崭露头角。
徽商的发展离不开世袭的家族制度和独特的商业模式。
通过对外族联姻和企业扩张,徽商家族得以不断壮大,并形成了独特的先祖文化和家族信仰体系。
家族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共同经营企业,这种经营模式使得徽商得以在商海中茁壮成长。
二、儒商精神的内涵儒商精神是指儒家思想与商业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商业价值观。
儒家思想注重人伦关系,强调以仁为核心的人际交往。
儒家思想认为商业活动应该符合道德规范,并追求以利他为本的经营原则。
儒商精神具有诸多重要理念,首先是“诚信”精神。
徽商以其诚实守信的商业行为而著称,他们讲究信誉,讲究信用。
这种诚信精神对于建立长久的商业合作关系至关重要。
其次是“仁义”精神。
徽商注重人伦关系,尊重他人,祖传的家族文化使得他们强化了“以仁为本”的经营价值观。
再次是“责任”精神。
儒商认为企业家要对员工、社会、环境等各种利益相关方负有责任感,应该全面考虑各种利益之间的平衡。
三、儒商精神的现代价值儒商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可以为商业界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首先,儒商精神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信誉度和公众形象。
现代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要想长久发展,必须树立良好的信誉,重视公众形象。
儒商精神注重诚信和责任,有助于建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度。
其次,儒商精神有助于企业建立长久的商业关系。
学期论文:徽商商道的主要表现

学期论文:徽商商道的主要表现萌芽于东晋的徽商,在明中叶至清中叶三四百年间发展到鼎峰,以其人数众多、活动范围广、经营行业广泛以及资本雄厚的特点而称雄于商界,在中国经济史上谱写了精彩的一页。
后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徽商虽然走向衰落,但其仍不失为明清以后对封建经济最具影响力的商帮之一,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徽商商道仍值得我们探索研究。
本文主要从商业道德、组织之道、管理之道、公关之道、市场观念和决策之道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注重商业道德受儒家仁本思想的影响,徽商在商业活动中特别注重商业道德,讲究“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仁心为质”,树立了良好的商业信誉,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一方面,诚实守信,义利并重。
徽商胸怀善心和良知,注重商业上的无形资产,认为商家与顾客的关系是互利互惠、相互依存的,以君子取财有道为经营的信条和准则,坚持先义后利、诚实信用的商业道德,做到从仁义道德出发,追求正当的商业利润。
具体表现为经商时坚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奉公守法,信守契约,薄利竞争,甘为廉贾。
这种做法提高了徽商的信誉,博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使徽商在生意场上左右逢源,处处受益。
如胡雪岩在创办胡庆余堂时亲笔写下“戒欺”匾,不仅是对于自己药店档手、伙计的告诫和警醒,也是他确立胡庆余堂的办店准则,那就是:真不二价、诚实心慈。
戒欺”是胡庆余堂以“江南药王”饮誉120年的立业之本。
另一方面,注重公益慈善。
儒商推崇“仁者爱人”不但要坚持在其致富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非义之财,坚决不取”,最重要的是推崇“仁者爱人”,其致富后能够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积极行善事,广济博施,以回报社会,做到“义行天下”。
如赈灾济贫、兴修水利、修筑道路、捐资助饷、兴建书院祠堂、设置祠田义田等,这些义举既有利于国家,又造福一方、惠及宗族乡里。
从而让百姓对徽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扩大了整个商帮的知名度,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二、组织之道在组织结构上,徽商将宗族、商帮与行会相结合,加强了徽商的凝聚力。
论徽商文化的独特品格

论徽商文化的独特品格“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汤显祖的一句诗表达了古人对古徽州的向往与期盼。
古徽州不仅山川秀丽,文风昌盛,民间习俗也自成一统。
走进徽州,步入那一个个由白墙青瓦、高低错落的马头墙、精美的雕刻和让人无限遐思的天井组成的徽州民居,仿佛进入了梦中的故乡,回到过往的淳朴岁月。
古徽州之所以发展地如此辉煌,自然离不开徽商对家乡的建设。
在明代中叶至乾隆年间,中国最富有的人群不是沿海地区,而是徽商和晋商,其中尤以徽商创造的经济文化业绩最为辉煌。
而徽商如此发达自然也离不开徽商的独特品格。
其品格主要有一下几种:一、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创业品格。
首先还要从徽商的形成开始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四面环山,河流交叉,在这封闭的地理环境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俗和民情。
但是这里可耕土地非常之少,素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之称。
即使是耕地,土质也差到不能耕种。
更糟的是,遇到雨水丰富的季节,山洪暴发,耕地就会被淹没,庄稼也被洪水一扫而空;而到雨水稀少的季节,耕地就会因缺水而颗粒无收。
尤其是到了清明时期,这里的人口迅速增加,山民收获的粮食严重供不应求。
于是,越来越多的徽州男人和年轻人开始外出经商。
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有“徽骆驼”和“绩溪牛”之称。
这不仅体现了徽商创业的艰辛,也体现了徽商具有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精神。
徽州更有“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十二三岁,往外一丢”的民谚,可见徽州从一无所有到创业发家经历了多少苦多少难!二、贾而好儒的文学品格。
徽商一向以儒商著称他们以儒家文化来指导经商。
明清时代的徽州,是一个“十户之家,不废诵读”的文风昌盛之乡。
而徽州的儒化教育,一方面促进了徽州故地的儒学繁荣,另一方面又反过来借助于儒学对徽商的商业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徽商之所以“贾而好儒”,一是因为商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纵横商海,作为经营者必须要有相关的商业知识和社会知识。
试想一个连账都不会记的文盲,怎么能做好生意,一个对社会和百姓消费心理毫不了解的人何以抓准商机呢?并且随着商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同行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商业必须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才干,才能带好自己的团队,让自己的生意越来越兴隆。
也说儒商—以徽商为例_人文历史论文

也说儒商—以徽商为例_人文历史论文论文导读::近年来关于儒商问题的探讨的文章不少,论文关键词:也说儒商—以徽商为例关键词语来表达它的含义。
大体来说所谓儒商,无外乎没有超脱儒家伦理的“仁、义、礼、智、信”标准范畴。
徽商向来以“贾而好儒”著称,以此为例,可以更明确儒商概念。
关键词:儒商;徽商;仁;义;礼;智;信一、儒商的渊源从神农氏教人们“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1]至今,我国商业的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涌现出不计其数的商人,这其中既有“富比王侯”“乐善好施”“急公好义”,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儒商大贾,也有“奸猾狡诈”“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为人们所唾弃的“奸商”之辈。
早在汉时,司马迁就按商人品德高低,把商人划分为“廉贾”和“贪贾”两种,并分析指出“贪贾三之,良贾五之”。
[2]可见,从司马迁始,前人已经对商人群体进行了模糊的分类。
在此之前,已经出现了很多具备儒家伦理,被称为“良贾”或“廉贾”的商人。
如:子贡、白圭、计然等等,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以儒家的精神来经营商业,并且提出一些关于商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如,白圭提出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必须具备智、勇、仁、强四种基本素质能力。
“其智不足以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学吾术,终不告之矣”[2]可以说他们是儒商的鼻祖,为后世商人提供了典范。
真正“儒商”这一称谓的提出,有学者认为初见于明清时期一批亦儒亦商人士的言论和著述。
[3]这里最具代表性就是徽商。
二、儒商的定义何谓“儒商”?简单解释就是“儒和商的结合”。
这里的“儒”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读书人或有知识的人,而更应该上升到儒家的伦理道德层面,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以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为其核心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商人。
儒是思想,商是行动。
这里的儒家伦理道德又应该是传统儒家学说里的合理、积极成分,而不是笼统的指儒家伦理。
戢斗勇先生认为:概括儒商精神,一言以蔽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4]戢先生只讲到儒商条件的一方面,即财富来源合法、合理。
徽州文化论文范文

徽州文化论文范文标题:徽州文化探析,以徽州建筑为中心摘要:本文以徽州建筑为中心,探讨徽州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首先,简要介绍徽州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演变;其次,重点介绍徽派建筑风格的特点和代表性建筑;最后,分析徽派建筑对徽州文化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徽州文化。
关键词:徽州文化、徽派建筑、特点、价值一、引言徽州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风格特点。
而徽派建筑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被誉为中国古代民间建筑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本文将以徽派建筑为切入点,探索徽州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二、徽州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演变徽州文化源自中国古代的徽商文化和徽派文化,起源于安徽省黄山市一带,始于南宋时期,发展于明清时期。
徽州地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曾经历过辉煌的时期,徽商作为中国最早的商会组织之一,对徽派文化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徽派建筑的特点和代表性建筑徽派建筑是徽州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徽派建筑注重对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的适应,以山水相融、神韵生动为特点。
其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常采用“三进四合”的格局,建筑结构合理且稳定,装饰精美华丽。
代表性的徽派建筑有黄山市施瓦布风景区内的宏村、西递,黄山市光明山上的屯溪老街,以及黄山市歙县的宏庙等。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优美的造型,成为了徽派建筑的典范。
四、徽派建筑对徽州文化的意义和影响徽派建筑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徽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徽派建筑体现了徽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敬畏。
其合理的构造和精美的装饰使人们在欣赏建筑美的同时,也更加体会到了徽州人民勤劳朴素的性格特点。
其次,徽派建筑也体现了徽派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徽派文化注重家族、社会和国家的和谐发展,以忠诚、勤奋和诚信为核心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在徽派建筑的设计和布局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论徽商文化的现实意义

论徽商文化的现实意义徽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价值观念。
徽商文化的主要特点是“节俭、诚信、传统、创新”,在中国近代的现实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首先,徽商文化的“节俭”理念与现代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许多企业和个人都陷入了过度消费和浪费的怪圈。
而徽商文化强调的“勤工俭学、不奢侈、精打细算”的理念,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具有引导和启示作用。
在消费时,我们应当抵制奢侈品和过度消费的诱惑,节制自己的欲望,理性消费,实现节俭之道,在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为社会和家庭创造更大的财富和价值。
其次,徽商文化的“诚信”道德,是现代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基础。
在商业交往中,诚信是企业建立声誉和信用的关键。
而徽商文化所强调的“信用至上、以信立业、守信用、信任合作”的理念,无疑为现代商人们的诚信建设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在这个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信用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坚守诚信之道才能够建立品牌、提升形象、扩大市场。
再次,徽商文化的“传统”精神,对于今天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来说,具有新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宝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徽商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当今时代,通过学习和传承徽商文化,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髓,体现中国精神和价值观。
最后,徽商文化的“创新”思维,是推动企业和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当今快速变革的社会中,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而徽商文化所强调的“勇于尝试、不断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对于现代企业家和创业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只有勇于创新和开拓进取,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持续发展和稳健增长。
徽州文化论文

徽州文化论文徽州文化在内容上并不是一种宗教文化,但是徽州文化里的宗祠文化却具有很多的宗教性特征。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徽州文化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徽州文化论文篇1浅谈对徽州工艺文化的探究摘要作为徽州文化的经典元素,徽州工艺品类繁多、内容丰富、技艺精巧、美观实用,可称为中国民间工艺的瑰宝。
由于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等影响因素,徽州工艺形成了区域文化的特点,突出地展现了徽州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注重对徽州工艺的深入研究,对于抢救民间工艺遗产,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徽州工艺影响因素意义一、徽州工艺的概况(一)对徽州工艺的界定我们所说的徽州工艺是特指徽州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产生和形成的那些与外地不同的,具有本区域特色的工艺,它是从有文字记载开始的,在时空上特指从山越文化之后的新安文化到黄山文化之前的徽州文化这一历史时期的工艺。
(二)徽州工艺的特点徽州工艺包括生活类、科技类、娱乐类、民俗类和艺术类五大种类,具有徽州独特的地方性特色,是徽州文化的灿烂一环。
1.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为了使徽州文化类工艺满足市场需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徽州工匠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打造一流产品,形成了很强的精品意识和竞争意识。
歙砚不仅石质好,而且雕工一流,由此得到众多文人的认可,尤其是为当朝的皇上所推崇;造纸工艺为徽州所独有,匀薄如一,闻名中外。
凭借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徽州文化类工艺如文房四宝、刻书、版画等在几百年间都发展成为富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和支柱性产业。
2.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徽州具有宗族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特色,文化底蕴深厚。
徽州宗族制度严密,而且势力强大,祠堂森茂,牌坊庄严,厅堂厢房结构井然有序、布局对称,突出地彰显了宗族文化特色。
徽商在政治上以程朱理学为依归,坚持“官本位”的价值观,在经济伦理上,以王学的说教为本,追求商业的成功与培育人才并举。
一般徽商的房屋再大,也都很精致、儒雅而不俗气,这正是由于受到徽州文化底蕴的影响,除了建筑中的“三雕”图案,徽州刻书中的插图、民间年画等也同样传达着儒家的理念。
徽州文化作文素材

徽州文化作文素材篇一《探秘徽州文化之古民居的魅力》徽州文化就像一个神秘而诱人的宝藏,隐藏在安徽的那片土地上。
我有幸去徽州走了一遭,这一趟可让我对徽州文化有了不少独特的理解。
抵达徽州的时候,我第一眼就被那些古民居给牢牢吸引住了。
那些古民居啊,就像是一群默默伫立了千年的老者,虽然外表已略显沧桑,但是每一道刻痕,每一块砖石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我走进了一座古民居,刚踏入门槛,就感觉仿佛踏入了另一个时空。
屋子是那种典型的徽式建筑风格。
大门外面有一个小小的庭院,地上铺着的石板,有些地方已经斑驳不平了。
我好奇地伸出脚,去踩那些石板,高一块低一块的,不小心差点扭了脚。
我心想这怕是很多代人的脚印才把这石板路给折腾成这样的吧。
庭院里摆放着一些奇奇怪怪的石头,看上去像是随意摆放,但我知道这里面肯定藏族着什么讲究。
有一块石头像只趴着的乌龟,还有一块模样像一朵懒洋洋的云彩。
进入屋内,采光有点昏暗,但这恰恰给屋子增添了神秘的氛围。
房梁和柱子那是相当粗,摸着那柱子,我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当年建房时工人们喊着号子抬着大梁的画面。
木头的纹理在指尖划过,很粗糙,却有一种很实在的感觉。
屋内的木雕更是惊艳到我了,门窗上那些雕刻精细极了,有花鸟鱼虫,还有各种戏曲人物。
我凑近去看那些戏曲人物,那眉眼儿啊,就像活的一样。
有一个像是穆桂英在耍大刀,大刀上的纹路清晰得很,看她的表情,那叫一个英姿飒爽。
我这看得眼睛都不舍得挪开了,越看越觉得古代徽州人的技艺高超,这要是换我,拿着刻刀我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墙面上的壁画也是讲究得很,色调虽然有些暗沉了,但图案还是能够一眼看明白。
画的大部分都是神话故事或者家族的祥瑞之兆。
比如说有一幅画的是麻姑献寿,那麻姑的服饰上的花纹都看得清清楚楚的,再看看旁边的寿星老儿,那胡子又长又白,刻画得简直逼真到不得了。
在这屋子里走一圈啊,就像在翻阅一本古老的历史书,每一章节都记载着徽州人的智慧和文化传承。
这徽州的古民居就是传承徽州文化的超级大功臣,默默地把这古老的文化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第二学期徽商文化试题
学号:2009730027 姓名:汪响班级:091信计0
论徽商文化的现实意义
摘要:徽商在历史上曾展现了其辉煌的历程,本文介绍徽商的文化特征,引出徽商的文化根基,进而论述徽商文化的现实意义徽商兴于文化, 徽商文化中的儒学精神、诚信风范、重教风等, 具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给后代民众, 特别是给现代商人留下一笔宝贵财富, 继承和弘扬徽商精神, 总结和研究徽商经营的成功经验, 对我国商业领域应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市场全球化的局面有着很好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徽商,文化,现实意义
一、徽商文化的概述
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从实力上来看可以与山西商帮相抗衡。
徽商,即徽州商人,徽商始于南宋,发展于元末,形成于明代中叶,盛于清代中前期,至中晚期日趋衰败,前后达六百余年,称雄三百年,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徽商们往往是官、商一体。
徽商一旦发迹,衣锦还乡,大兴土木,建楼院、祠堂,修路桥、会馆,以荣宗祖,壮大势力;特别热衷于兴院,开学堂,办试馆,培养封建人才,巩固宗法统治。
明、清时,徽州名臣学者辈出,仅仅有五个小县城的进士就有2018人,而歙县一地,明、清既有43人列入诗林、文苑,出现过“连科三殿,十里四翰林”、父子同为“尚书”、兄弟两个一起为“丞相”的逸事,造就了诗书礼仪之风,培育了竞相怒放的徽学之花,给后人留了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景观。
徽商是我国古代商业的一次崛起,是商业文化的一次革命;徽商倡导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商业道德;徽商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商务理念。
徽商的成功之道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探讨徽商的成功之道,一是徽商的创业精神,二是徽商的创新能力。
徽商的创业精神表现在拼搏、勤俭、谦让、诚信等几个方面。
徽州有句广为流传的民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许多著名徽商从小就离乡背井,出外学艺,奋力拼搏。
他们重勤俭、重自强自立,“惜衣、惜食、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求己胜求人”。
行谦让之德以营造和谐的周边环境是徽商的又一个特点,信奉“世事每逢谦处好,便宜多自吃亏来”,“忍半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因此,徽商的客户关系、同行关系、宾东关系、政商
关系特别融洽,为自身发展增强了合力,减弱了阻力。
商以诚为本,人无信不立,诚信二字是徽商创基立业的根本,杭州胡雪岩故居第三进中堂挂了一幅竖匾,上书“戒欺”两个大字。
二、徽商文化的特征
徽商文化是中国商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中国商业文化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弥足珍贵,从商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和最佳教材。
徽商,作为中国明清时期最有影响的商派,从中国众多的商帮中脱颖而出,风流数百年,发扬了中国历史上的儒家文化,推动了中国商业的繁荣昌盛,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品质,打造了具有生命力的商务理念,积淀了一道永不磨灭的亮丽风景,是现代商业运作的典范与楷模。
(一)徽商最基本的特性是诚实守信和儒雅风范。
徽州六县宋元明清历代致富商人至少有近千人,其中,拥资百万的巨贾富商有二百三十人之多。
尤其是在明清时期的江浙一带,商品经济颇为发达,徽商云集,势力强盛,故有“盖扬之盛,实徽商开之”的说法。
在湖北汉口,徽商不但建有豪华的同乡会馆,而且,还在江滨建设有“新安码头”,专供徽商停泊船只之用。
在沿江其他城市,徽商也是聚集成帮,雄居广大市场。
那么,源自深山僻壤、“流寓四方”的徽商为何能在天南地北落地生根、站稳商埠、立于不败之地呢?研究徽商这一重要的历史现象时,人们就会发现其核心就在于“诚信为本”的商业经营理念。
徽商终生学习,不断创新,“得地还须进一步,知天更上一层楼”。
徽商的创新能力源自徽商的注重实践,终生学习,日新月异,以人为本等理念。
许多徽商都是从小本经营开始,逐步发展,在经商的实践中学,从实践中知难克难,学实用知识,创实在效益,崇尚“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西递有一副著名的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二)徽商的文化根基:儒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居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也是“徽文化”的根基。
从区域文化特征上看,徽州是明清两代主流文化——以儒学为基础的程朱理学的发源地,儒学的伦理道德观念成为一代徽商精英创业、创新的指导思想。
(三)徽商的主要特征是“儒商”,徽商以儒学为指导思想,形成了具有共同
的观念信仰、伦理道德、礼仪风俗的“文化特质”,建立了一种以同行公认、自愿遵守的商业行为制度为特征的“文化模式”。
三、徽商文化的现实意义
儒家文化的核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心一旦用在商界活动中,就使得这种以获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充满了人性化的色彩。
古徽商兴起于明代中叶, 至今已有500 多年的历史, 但时值21 世纪, 徽商仍然受到国内外商界和学界的广泛重视关注,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徽州商人的徽商文化亦以其独特魅力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位现代西方经济学家说:也许将中国的人情味与现代西方管理模式相结合将产生一种最好的管理方法。
(一)崇尚儒家文化,素来是历代徽商所尊崇的信条, 显然徽商把业儒看得高于服贾, 尤对子弟业儒寄予深切厚望, 期待甚殷。
诚信, 顾名思义, 就是诚实、守信, 言行一致, 一诺千金。
史有明鉴, 古有明训。
儒家文化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熏染着徽商, 带着这种儒家道德理念规范自己的商业行为, 徽商们自然笃信,生财大有道, 以义为利, 不以利为利。
程朱理学的价值观、义利观渐成徽商的经营理念。
这一经营理念恰与现代新兴的人本管理理念不谋而合。
在当代全球一体化这种激烈的商海角逐中, 如果能将古徽商秉承的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柔性管理方式, 与西方的强硬法制性经营方式, 有机结合, 巧妙运用, 不啻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
其次, 历代徽商所恪守的诚信治商的原则在时下看来, 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诚信乃立身之本, 立国之本, 立业之基。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 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诚信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和一般意义上的行为准则, 更是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规则。
徽商300 年的辉煌, 离不开诚信二字, 他们有着强烈的质量、名牌、信誉意识, 而这一前提就是诚实、守信用, 以义取利, 由此, 一代代的徽商得以商业兴隆、财源茂盛, 这种在长期创业过程中所形成的信不欺的经营伦理, 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可贵, 无疑值得现代企业学习借鉴。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守信已成为守信者的通行证,失信将成为失信者的墓志铭。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走向成熟, 公众的信用需求愈显强烈,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将为我国市场经济建立一种新的游戏规则。
与此同时, 政府职能部门已开始推行信用分类管理机制维护市场秩序,重铸诚信四个字已慢慢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在这种趋势和潮流之下,诚信更是企业的生命,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只有取信于市场, 取信于社会,企业才能立足和发展,否则将难以生存。
南京冠生园陈陷月饼事件给许多企业敲响了警钟,使商家清晰地看到了缺乏诚信导致的严重后果。
(三)富而教不可缓
徽商在教育方面提出的口号,,也非常值得现代人深思。
徽商重视教育, 自古至今已成为习俗, 正是如此该集团才代不乏人,也正是因为有了一定的文化品位, 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 才使得徽商在众多商帮中脱颖而出,并在商海争战,商场进退取舍之间做出精确判断。
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人才的缺失将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如何提供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如何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如何创造条件留住人才,这不仅仅是政策扶持,政府出资, 更是一个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和关注的话题。
数百年前古徽州地区林立的书院, 袅袅的书香似乎依旧在昭示我们振兴文教。
徽商绵延至今的良性循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也给我们奠定了现代社会坚实而优秀的商业文化基础。
重视发展教育, 重视人才培养,将成为人类生生不息的命题。
可以说, 徽商兴于文化, 徽商文化中的儒学精神、诚信风范、重教风等, 具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给后代民众, 特别是给现代商人留下一笔宝贵财富, 继承和弘扬徽商精神, 总结和研究徽商经营的成功经验, 对我国商业领域应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市场全球化的局面有着很好的启迪作用, 同时加入WTO后, 也对我们政府职能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总之,作为中国商界的一支劲旅, 徽商商业资本之巨,从商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 经营行业之多, 经营能力之强, 都是同时代的许多商帮所无法匹敌的, 在这种巨大的成就背后, 文化是徽商的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只不过是徽商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