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课件(29张)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说课课件 (共25张PPT)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 育,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 2、通过介绍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科 学探究精神。
如何落实:
1、展示表格,分析力和运动发展的历史过程,让学生知道一 个规律的发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 并非是一开始的认识就是对的,是人类不断探索,付出艰苦努 力形成的,并明白科学研究过程的艰难和科学家为此所付出的 努力和心血。
六、教学设计
新课引入
提问:抛出的 球(水平方向 不受力)为何 能与车一同匀 速前进? 再问:力和运动到底是什么关系,物体的运动是否 需要力来维持?古人是如何研究?
新课教学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然过 渡,引入古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 理论依据:好奇心是探究开始的。
一、回顾历史(学生阅读、总结)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 道其主要推理过程及结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 如何落实:
如何落实:在教学设计中体 现。
1、学会推理,掌握理想斜面实验的探究精髓。 2、深入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意义,并通过实例巩固、理解。 视频与实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强化对惯性的认识,总结质 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
理论依据:物理规律是人脑对物理 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 象的产物。教学中尽量多创设情景, 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注重师生 间的协商、对话、交流。
模拟实验探究法、实例分析法、逐层分析引导法、多媒体视频辅助教学法。
阅读、猜想与假设,论证、分析归纳、学生抢答、搜寻、体验等。
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的, 而是由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的,是 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借助一定的 力量(包括教师)和必要的学习资料 , 建构体系,学会学习。
新版人教版必修1 《牛顿第一定律》(共28张PPT)学习PPT

1、下列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
A、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
B、人走路时
D、地球以360m/s的速度自转,当人使劲一跳, 被石头绊倒会向前倒
C、子弹从枪膛射出后继续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D、地球以360m/s的速度自转,当人使劲一
跳, 总是落回原地
如图,木板随小车一起向右运动,当小车被挡板制动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1、下列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
A、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
B、人走路时
被石头绊倒会向前倒
C、子弹从枪膛射出后继续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D、地球以360m/s的速度自转,当人使劲一
B、人走路时被石头绊倒会向前倒 跳, 总是落回原地
即:“静者恒静、动者恒动”。
即:“静者恒静、动者恒动”。
C、子弹从枪膛射出后继续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 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远。
比较惯性和惯性定律的不同点:
惯性定律是一条规律,它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 。
• 伽利略观点的正确:理想斜面实验 伽利略观点的正确:理想斜面实验的支持.
如图,木板随小车一起向右运动,当小车被挡板制动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
的支持. 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1
毛巾
2
棉布
3
木板
4
玻璃
推理 某材料
推理想象 理想平面
最大 较大 较小 最小 最最小 无阻力
最短 较长
长 最长 最最长 无限长
最快 较快 较慢 最慢 最最慢
不变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 力越 小 ,滑块前进的距离就越 长 。
牛顿第一定律(29张)PPT课件

态。 (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23
-
【解析】选D。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 任何外力作用时,只可能有两种状态,一种做匀速 直线运动,另一种就是静止,而我们把这种性质叫 做惯性,与惯性的大小没有关系,故A错,B错。一 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无论受不受力,故C错。牛顿 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它说明力不是维 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就越远
B.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得就越慢
C.小车的速度减小是由于受到了阻力
D.这个实验直接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31
-
5.一颗弹珠在水平桌面上滚动,当它刚刚离开桌面 时,假如所受的一切外力都消失,那么它将( C )
A.立即停止运动 B.沿竖直方向匀速直提线示运:动由牛顿第一 C.沿水平方向匀速直定线律运可动知,运动的
的缘故。
6
-
物体在水平面上 做匀速运动不需
要外力来维持
PK
力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原因
7
8
-
【实验结论】
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那么运动的物体将永远 运动下去。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原因。 理想实验法:
以已知的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合理的假设和 逻辑推理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是物理学中一种非
物体在不受任何外 D.做曲线运动往力下时掉将沿原来的方
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2
15
-
说明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而是在 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
能用பைடு நூலகம்验直接证明。
16
-
思考与讨论 一、汽车在启动和加速时身体为什么向后倾?
二、汽车在刹车时,身体为什么向前倾?
23
-
【解析】选D。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 任何外力作用时,只可能有两种状态,一种做匀速 直线运动,另一种就是静止,而我们把这种性质叫 做惯性,与惯性的大小没有关系,故A错,B错。一 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无论受不受力,故C错。牛顿 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它说明力不是维 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就越远
B.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得就越慢
C.小车的速度减小是由于受到了阻力
D.这个实验直接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31
-
5.一颗弹珠在水平桌面上滚动,当它刚刚离开桌面 时,假如所受的一切外力都消失,那么它将( C )
A.立即停止运动 B.沿竖直方向匀速直提线示运:动由牛顿第一 C.沿水平方向匀速直定线律运可动知,运动的
的缘故。
6
-
物体在水平面上 做匀速运动不需
要外力来维持
PK
力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原因
7
8
-
【实验结论】
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那么运动的物体将永远 运动下去。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原因。 理想实验法:
以已知的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合理的假设和 逻辑推理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是物理学中一种非
物体在不受任何外 D.做曲线运动往力下时掉将沿原来的方
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2
15
-
说明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而是在 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
能用பைடு நூலகம்验直接证明。
16
-
思考与讨论 一、汽车在启动和加速时身体为什么向后倾?
二、汽车在刹车时,身体为什么向前倾?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4.1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 (共28张PPT)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 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 直接证明。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是不存在的,但物体 受合外力为零时,其效果和不受外力作用相 同。
开动脑筋
牛顿第一定律 又叫惯性定 律
惯性
物体为什么会保持静止状 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
不受力。(外因)
(寻找内因)物体自身的属性
二、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 态。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定性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2)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因此牛顿 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三、惯性与质量
问题设计
坐在公共汽车里的人,当汽车突然启动时,有什么感觉? 当运动的汽车突然停止时,又有什么感觉?解释上述现 象.
运动和力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古希腊哲学家亚 里士多德认为:必须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才能运动;没有 力的作用,物体就要 静止在一个地方,即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 原因
通过直觉和思维
2、伽利略的观点
伽利略认为:物体 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 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 力作用。
你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下面这些现象吗?
锤头松动了,为 什么把锤柄向下撞击 地面就能紧固锤头呢?
向下挥锤柄时,锤头随着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 柄撞击地面时由运动变为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还 要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就紧套在 锤柄上了。
你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下面这些现象吗?
小狗淋湿了,是 怎样利用惯性将身上 的水抖掉的?
3.(力与运动的关系)某人用力推一下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 车,小车便开始运动,以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
高中物理必修1 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20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1 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20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c59fb3fab069dc502201f1.png)
D.不论物体运动与否,受力与否,
物体都具有惯性
4. 火车在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门前紧闭的车 厢内有一人向上Leabharlann 起,发现仍落回原处的原因是 什么?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推力,带着他 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瞬间,车厢地板给他一向前推力,推动他 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
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的不明显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始终和车具有
相同的速度
5. 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理想实验是不科学的假想实验 B.理想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C.理想实验是一种科学方法 D.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种理想化状态
➢ 小结:
1、伽利略的研究方法——理想实验法:
理想实验的魅力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伽利略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 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
问题:若没有摩擦,情况又会怎样?
理想实验的魅力
伽利略由此猜想: 当球沿水平面滚动 时,它的速度应该 不增不减。
笛卡儿的观点
笛卡儿(Descartes,René,1596-1660),法国数学家、科 学家和哲学家。他是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奠基人之一。 他的哲学与数学思想对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
2、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含义:
① 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 ②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 质——惯性。 ③ 外力的作用迫使物体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意义:正确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物体都具有惯性
4. 火车在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门前紧闭的车 厢内有一人向上Leabharlann 起,发现仍落回原处的原因是 什么?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推力,带着他 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瞬间,车厢地板给他一向前推力,推动他 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
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的不明显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始终和车具有
相同的速度
5. 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理想实验是不科学的假想实验 B.理想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C.理想实验是一种科学方法 D.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种理想化状态
➢ 小结:
1、伽利略的研究方法——理想实验法:
理想实验的魅力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伽利略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 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
问题:若没有摩擦,情况又会怎样?
理想实验的魅力
伽利略由此猜想: 当球沿水平面滚动 时,它的速度应该 不增不减。
笛卡儿的观点
笛卡儿(Descartes,René,1596-1660),法国数学家、科 学家和哲学家。他是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奠基人之一。 他的哲学与数学思想对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
2、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含义:
① 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 ②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 质——惯性。 ③ 外力的作用迫使物体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意义:正确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完整版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基本关系,为经典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力的分类与性质
01
02
03
04
根据力的性质可分为重力、弹 力、摩擦力等。
根据力的作用方式可分为接触 力和非接触力,前者如推力、 拉力等,后者如重力、磁力等。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可分为动力 和阻力,动力使物体加速,阻
力使物体减速。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 形定则,即两个力可以合成一 个力,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两
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 动规律,为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
提出了“惯性”这一重要概念, 解释了物体保持运动状态的原因。
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提供了基本出 发点和参照系,具有重要的理论
意义和实践价值。
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范围
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宏观低速运 动的物体,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中需要修正。
对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的物体, 需要考虑相对论效应和量子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摩擦力和空 气阻力等因素的影响,牛顿第一 定律往往难以直接观察,但可以
通过实验和推理得到验证。
02
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
惯性的定义
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 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 作用,可以改变物体 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 方向和作用点,它们 共同决定了力的效果。
力的单位是牛顿 (N),是国际单位 制中的基本单位。
力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
力的分类与性质
01
02
03
04
根据力的性质可分为重力、弹 力、摩擦力等。
根据力的作用方式可分为接触 力和非接触力,前者如推力、 拉力等,后者如重力、磁力等。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可分为动力 和阻力,动力使物体加速,阻
力使物体减速。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 形定则,即两个力可以合成一 个力,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两
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 动规律,为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
提出了“惯性”这一重要概念, 解释了物体保持运动状态的原因。
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提供了基本出 发点和参照系,具有重要的理论
意义和实践价值。
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范围
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宏观低速运 动的物体,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中需要修正。
对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的物体, 需要考虑相对论效应和量子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摩擦力和空 气阻力等因素的影响,牛顿第一 定律往往难以直接观察,但可以
通过实验和推理得到验证。
02
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
惯性的定义
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 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 作用,可以改变物体 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 方向和作用点,它们 共同决定了力的效果。
力的单位是牛顿 (N),是国际单位 制中的基本单位。
力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课《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36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课《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36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762aa8d050876323012121d.png)
冰壶在冰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在 较长时间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二、 牛顿物理学的基石----牛顿第一定律
3、两层含义
①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因果关系!
1、一开始是运动的
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
结果
原因
原因
一
切 力是产 物 生加速 体 度的原
因。
运动状 态改变
速度 改变
所受合 外力不 为零F合 ≠0
A.悬浮在空中不动 B.速度逐渐减小 C.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判断
练一练
3.一个劈形物体A,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 面水平,在上表面放一光滑的小球B,劈形物体A从静止开 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B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B
A
C.无规则曲线
第一、二章研究的是物 体的运动
运动学
第三章研究的是物体的 受力
力学
思考:物体的运动和物体受到的力之间有 什么关系呢?——这是第四章研究的内容。
发射“嫦娥一号”实 况
体验力与运动 F
A B
发射嫦娥号卫星为何要用火箭?
体验力与运动
如何控制、修正卫星按预定轨道运动? 这又要用到运动和力的关系。
生活体验力与运动 用力蹬车自行车运动。
这些例子能让我们得出力与运动是什么关系?
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 不用力了,为什么会停下来?
不蹬自行车停下来。
因为这时阻力还有,是地面的摩擦力使自行车停了 下来。
所以,是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结果。
因此-------
同
学
们
站
在
了
牛
顿
的
二、 牛顿物理学的基石----牛顿第一定律
3、两层含义
①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因果关系!
1、一开始是运动的
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
结果
原因
原因
一
切 力是产 物 生加速 体 度的原
因。
运动状 态改变
速度 改变
所受合 外力不 为零F合 ≠0
A.悬浮在空中不动 B.速度逐渐减小 C.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判断
练一练
3.一个劈形物体A,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 面水平,在上表面放一光滑的小球B,劈形物体A从静止开 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B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B
A
C.无规则曲线
第一、二章研究的是物 体的运动
运动学
第三章研究的是物体的 受力
力学
思考:物体的运动和物体受到的力之间有 什么关系呢?——这是第四章研究的内容。
发射“嫦娥一号”实 况
体验力与运动 F
A B
发射嫦娥号卫星为何要用火箭?
体验力与运动
如何控制、修正卫星按预定轨道运动? 这又要用到运动和力的关系。
生活体验力与运动 用力蹬车自行车运动。
这些例子能让我们得出力与运动是什么关系?
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 不用力了,为什么会停下来?
不蹬自行车停下来。
因为这时阻力还有,是地面的摩擦力使自行车停了 下来。
所以,是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结果。
因此-------
同
学
们
站
在
了
牛
顿
的
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人教版)

动的物体保持其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024/9/29
巩固练习
1、在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上,用绳子拉小车做直线运动,当小车的速 度到达4m/s时,绳子脱落,这时候小车在水平面上做 匀速直线 运 动,小车的速度是 4m/s 。
2、实验:让小车在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下滑,进入水平面,水平面的
表面先为毛巾,再为棉布,最后改为木板,可以视察到水平面越光滑,
巩固练习
5、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它是通过理论推倒出来的 B、它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 C、它是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的 D、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想象而总结出来的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A、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将沿直线继续运动 B、本来静止的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起来 C、本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仍保持静止 D、本来静止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突然同时消失,将停止运动
A、根据假设,你准备怎样设计实验 B、需要记录哪些信息,是否要设计记录表格 C、需要控制哪些影响因素。
2024/9/29
D、准备器材:
斜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布、毛巾、 小车刻度尺等
E、设计实验:
让小车从斜面滑下,逐渐减小平面 的粗糙 程 度,测量小车的运动距离,并推论当平面 没有摩擦力时小车的运动情况。
2024/9/29
笛卡尔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 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 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 方向偏,将永远沿本来的方向 做匀速运动。
你怎样用实验去验证呢?
2024/9/29
实验探究: 阻力大小对运动物体的影响
1、提出问题: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影
响,会一直运动下去吗?
2024/9/29
巩固练习
1、在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上,用绳子拉小车做直线运动,当小车的速 度到达4m/s时,绳子脱落,这时候小车在水平面上做 匀速直线 运 动,小车的速度是 4m/s 。
2、实验:让小车在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下滑,进入水平面,水平面的
表面先为毛巾,再为棉布,最后改为木板,可以视察到水平面越光滑,
巩固练习
5、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它是通过理论推倒出来的 B、它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 C、它是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的 D、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想象而总结出来的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A、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将沿直线继续运动 B、本来静止的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起来 C、本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仍保持静止 D、本来静止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突然同时消失,将停止运动
A、根据假设,你准备怎样设计实验 B、需要记录哪些信息,是否要设计记录表格 C、需要控制哪些影响因素。
2024/9/29
D、准备器材:
斜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布、毛巾、 小车刻度尺等
E、设计实验:
让小车从斜面滑下,逐渐减小平面 的粗糙 程 度,测量小车的运动距离,并推论当平面 没有摩擦力时小车的运动情况。
2024/9/29
笛卡尔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 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 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 方向偏,将永远沿本来的方向 做匀速运动。
你怎样用实验去验证呢?
2024/9/29
实验探究: 阻力大小对运动物体的影响
1、提出问题: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影
响,会一直运动下去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到底在哪呢?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 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
的缘故。
物体在水平面上 做匀速运动不需
要外力来维持
PK
力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原因
【实验结论】
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那么运动的物体将永远 运动下去。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原因。 理想实验法:
以已知的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合理的假设和 逻辑推理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是物理学中一种非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重点)。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4.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一、历史回顾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才能运动 ➢没有力的作用, 物体就要停下来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
2、伽利略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似乎 更符合日常经验,但他的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他的
,D正确。
【典例3】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
有一个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
D
因为(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人一个向前的力,这
力使他向前运动
B.人跳起时,车厢对人一个向前的摩擦力,这力使
人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下落后必定
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距离太小,不明
直线继续运动 B.原来静止的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起来
C.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仍保持静止 D.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突然同时消失,
将停止运动
3.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显而已
D.人跳起后,在水平方向人和车水平速度始终相同
【解析】选D.由于人具有惯性,当人向上跳起时 仍然保持与火车运行相同的速度,此后人在水平 方向不受外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将保持匀速直 线运动,人的水平分运动与火车的运动相同,所
以人仍会落回原处。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笛卡儿
牛顿
运动需 要力来
维持。
力是改变 物体运动 状态的原
常重要的思想方法。
牛顿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进一步研究了这个问题,并研 究了物体静止的情况,总结得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笛卡尔的观点 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 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 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 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他还认 为,这应该成为一个原理,它
是人类整个自然观的基石。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
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惯性就越大,D对。
【典例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
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牛顿第一定律只反映惯性的大小,因此也叫惯性定律 C.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因此,物体不受外力时才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
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 (1)“一切”适用于所有宏观物体、任何情况,是一
条普遍适用的定律。 (2)“总保持”表明物体具有惯性。 (3)“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指力是改变物体运动
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揭示了物体具有惯性,指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定律)
又揭示了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解题指导】求解此题应把握以下两点: (1)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
态。 (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解析】选D。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 任何外力作用时,只可能有两种状态,一种做匀速 直线运动,另一种就是静止,而我们把这种性质叫 做惯性,与惯性的大小没有关系,故A错,B错。一 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无论受不受力,故C错。牛顿 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它说明力不是维 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因。
……保持 静止…… 或匀速直
线运动
一切物体总 保持…或… 状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除非 …力迫使它
改变...
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B.它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 C.它是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的 D.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想象而总结
出来的
2.下列说法中错D误的是( ) A.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将沿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对陷入雪里的汽车施加水平的推力,汽车就 沿水平方向运动,撤去推力车就会停下来。
静止的足球用脚施加力后会飞出去。 以上现象中似乎具有同一个特征,是什么特征呢?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的作用,若不受力物体就不会运
动或停止运动。
物体的运动真的需要力 来维持吗?
1.了解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及 其观点。
惯性只与物体 的质量有关, 质量大,惯性大 。与运动与否 、速度大小、 所受外力大小
无关。
【典例1】下面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物体受到外力越大时,它的惯性就越大 D.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解析】选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 都有惯性,A错。惯性大小与运动状态、速度大小 、受力大小等因素都没有关系,B错。惯性大小与 运动状态、速度大小、受力大小等因素都没有关系 ,C错。惯性大小只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系,物
3、理解:
a.物体不受力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有力的作用
迫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的性质,这个性质叫做惯性。
说明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而是在 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
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思考与讨论 一、汽车在启动和加速时身体为什么向后倾?
二、汽车在刹车时,身体为什么向前倾?
3.惯性 (1)定义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 性定律。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什么 状态,都具有惯性。
惯性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 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
的缘故。
物体在水平面上 做匀速运动不需
要外力来维持
PK
力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原因
【实验结论】
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那么运动的物体将永远 运动下去。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原因。 理想实验法:
以已知的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合理的假设和 逻辑推理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是物理学中一种非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重点)。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4.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一、历史回顾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才能运动 ➢没有力的作用, 物体就要停下来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
2、伽利略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似乎 更符合日常经验,但他的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他的
,D正确。
【典例3】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
有一个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
D
因为(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人一个向前的力,这
力使他向前运动
B.人跳起时,车厢对人一个向前的摩擦力,这力使
人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下落后必定
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距离太小,不明
直线继续运动 B.原来静止的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起来
C.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仍保持静止 D.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突然同时消失,
将停止运动
3.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显而已
D.人跳起后,在水平方向人和车水平速度始终相同
【解析】选D.由于人具有惯性,当人向上跳起时 仍然保持与火车运行相同的速度,此后人在水平 方向不受外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将保持匀速直 线运动,人的水平分运动与火车的运动相同,所
以人仍会落回原处。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笛卡儿
牛顿
运动需 要力来
维持。
力是改变 物体运动 状态的原
常重要的思想方法。
牛顿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进一步研究了这个问题,并研 究了物体静止的情况,总结得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笛卡尔的观点 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 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 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 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他还认 为,这应该成为一个原理,它
是人类整个自然观的基石。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
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惯性就越大,D对。
【典例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
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牛顿第一定律只反映惯性的大小,因此也叫惯性定律 C.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因此,物体不受外力时才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
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 (1)“一切”适用于所有宏观物体、任何情况,是一
条普遍适用的定律。 (2)“总保持”表明物体具有惯性。 (3)“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指力是改变物体运动
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揭示了物体具有惯性,指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定律)
又揭示了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解题指导】求解此题应把握以下两点: (1)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
态。 (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解析】选D。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 任何外力作用时,只可能有两种状态,一种做匀速 直线运动,另一种就是静止,而我们把这种性质叫 做惯性,与惯性的大小没有关系,故A错,B错。一 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无论受不受力,故C错。牛顿 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它说明力不是维 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因。
……保持 静止…… 或匀速直
线运动
一切物体总 保持…或… 状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除非 …力迫使它
改变...
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B.它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 C.它是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的 D.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想象而总结
出来的
2.下列说法中错D误的是( ) A.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将沿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对陷入雪里的汽车施加水平的推力,汽车就 沿水平方向运动,撤去推力车就会停下来。
静止的足球用脚施加力后会飞出去。 以上现象中似乎具有同一个特征,是什么特征呢?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的作用,若不受力物体就不会运
动或停止运动。
物体的运动真的需要力 来维持吗?
1.了解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及 其观点。
惯性只与物体 的质量有关, 质量大,惯性大 。与运动与否 、速度大小、 所受外力大小
无关。
【典例1】下面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物体受到外力越大时,它的惯性就越大 D.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解析】选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 都有惯性,A错。惯性大小与运动状态、速度大小 、受力大小等因素都没有关系,B错。惯性大小与 运动状态、速度大小、受力大小等因素都没有关系 ,C错。惯性大小只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系,物
3、理解:
a.物体不受力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有力的作用
迫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的性质,这个性质叫做惯性。
说明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而是在 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
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思考与讨论 一、汽车在启动和加速时身体为什么向后倾?
二、汽车在刹车时,身体为什么向前倾?
3.惯性 (1)定义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 性定律。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什么 状态,都具有惯性。
惯性有什么样的特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