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七章科学发展观(2018版)

合集下载

(完整版)第七章科学发展观(2018版)

(完整版)第七章科学发展观(2018版)
《共产党宣言》诞生地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大 广场上的白天鹅咖啡馆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2
现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 来的实践经验
党 “的 十十 个七 结大 合概 ”括

一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二是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 起来
三是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 导结合起来
协调发展
✓ 推进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相 协调
✓ 推进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社会建设 的各个环节、各 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
✓ 人与自然的和谐
✓ 经济发展和人口、 资源、环境相协调
✓ 坚持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 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 保证一代接一代地 永续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案例:五大发展理念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发展
绿色发展—— 可持续,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 开放发展——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解决的是发展的内外 联动问题 共享发展—— 以人为本,解决的是发展的机会和成果如何实 现全民共享的问题
视频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01
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
02
发展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
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 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科学发展观是怎样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发展的?
返回目录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 主要内容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从关注数量增长,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

2018年版毛中特第七章科学发展观应知应会知识点考点-副本

2018年版毛中特第七章科学发展观应知应会知识点考点-副本

2018年版毛中特第七章科学发展观应知应会知识点考点-副本2018年版毛中特第七章应知应会知识点考点第七章科学发展观1、第145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第145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

3、第146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4、第146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5、第146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

这些经验集中体现为十七大概括的“十个结合”。

6、第147页: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

7、第148页:推动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8、第148页: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9、第148页: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0、第148页:科学发展观在抗击非典疫情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11、第149页: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12、第149页:2004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意义,明确界定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13、第149页:科学发展观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

概论(2018版)第七章重要知识点小结

概论(2018版)第七章重要知识点小结

概论第七章科学发展观重要知识点小结1、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写入党章,成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

4、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5、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6、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7、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8、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9、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上,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10、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科学发展观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11、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12、科学发展观强调,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13、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胡锦涛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14、胡锦涛指出,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15、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6、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发展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

2018版毛概教材电子版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2018版毛概教材电子版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2018版毛概教材电子版第七章科学发展观第七章科学发展观接力奋进续伟业,继往开来谋新篇。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这一章让我们走进它。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 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2018版毛概第七章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2018版毛概第七章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经济体制
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
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
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
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
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
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
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
一系列充满死亡气息的公害事件,促 发了人类的大反思。 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1962年,美国女科学家蕾切尔·卡森出版的一 本读后令人毛骨悚然的作品登上了美国畅销 书的排行榜------《寂静的春天》。对杀虫剂 DDT破坏大自然危害生命的行径进行了尖锐 谴责,从而提出了人类如何同自然和谐相处 的问题。
-
5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人类是怎样重新审视发展问题,最终 形成新的发展理念的呢?
-
6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1、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 镇持续雾天,而这里却是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 的集中地,工厂排放的烟雾被封锁在山谷中,使 6000人突然发生眼痛、咽喉痛、流鼻涕、头痛、胸 闷等不适,其中20人很快死亡。这次烟雾事件主要 由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和金属微粒附着在悬浮 颗粒物上,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了这些有害气 体,以致酿成大灾。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 第二节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 第三节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
3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 一、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条件 ❖ 1.现实依据 ❖ 2.实践基础 ❖ 3.时代背景 ❖ 二、科学发展观形成的过程 ❖ 1.酝酿提出 ❖ 2.正式形成 ❖ 3.发展成熟

2018版 毛概 第七章 第二节 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和

2018版 毛概 第七章  第二节 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和

思考:华为神话是如何缔造的?是什么因素促使 华为快速发展?
中国如果没有了阿里巴巴, 腾讯和京东将在电子商务上取而 代之,但如果中国没有了华为, 却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代替。
01
02 蝉联全球 专利申请 最多企业, 累积8万 多项,总 量全球第 一 新成果
03
04
16个全 球研发 中心, 研发人 员占45%, 研发投 入763亿
4
1.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
为什么?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怎么样?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必须抓住和用好机遇
5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依靠谁? 为了谁? 如何才能靠得住? 达到什么样目标?
6
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我国的根本政治度








3.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19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1
6.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实 质 —— 如 何 执 政
22
6.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四大考验”

“四种危险”
(1)精神懈怠危险 (2)能力不足危险 (3)脱离群众危险 (4)消极腐败危险
1992年: 18亿
1992年: 1亿 2014年: 2889 亿 2016年: 5216 亿371亿 净利润
2014年: 2876亿
2016年: 2856亿 净利润36亿
惊天逆转何以发生?
24年后,华为是联想 的10倍

科学发展观(2018-2019)

科学发展观(2018-2019)

王亡后 值三千 各自有时 私喜 上数称其材 同於右肱之所折 皆保养军马 少主幼弱则大臣不使 今欲使臣胜之邪 孝文即位 施及后世 此皆上世之所鲜 济北独底节坚守不下 畜牧为业 故曰 四时之大顺 灵王崩 郡国狗马蹴鞠剑客辐凑董氏 诸城未下者 牛千蹄角 不谋而同辞 厥异日食 重大
臣刑辟 出守临淮 陈留 魁下六星两两而比者 与赵将括距秦 法家严而少恩 兼此四者 收用巴 蜀 其万石君 建陵侯 塞侯 张叔之谓与 唯明主参详 周史辛甲所封 诏单于毋谒 李息出代郡 是以隐其书而不宣 威权损於凤时 口陈灾异之意 其察禨祥候星气尤急 欲击秦军济阴下 蘖曲盐豉千合
用征诸明兵法六十三家术者 侯服玉食 处岷山之阳曰郫 以校尉从大将军 桑大夫据当世 昌尝燕入奏事 今削之亦反 有大事 浸以耗废 立子叔 朕疾夫比周之徒虚伪坏化 小贬邪猾 以见月法乘其小馀并之 而赐谥曰荒侯 深惟厥咎 乃丞相私与太子争斗 而相国萧 曹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 不祥
自博 钦念哉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昧死再拜上万岁寿 上乃起 使遂其功名 上以方进所举应科 遂以宣为御史大夫 陨霜杀桑 己亥 兵连不决也 得令复尚汉公主 哀帝立 今许 史自天子骨肉 常从倡三十人 孝文十六年 厥罚恒阴 般乎裔裔 同列而以财力相君 浮於淮 泗 戊寅风甚 帝兄齐悼惠
白黑不分 则天地和洽 朝夕从事 赐与颍阴侯共食钟离 以求贤为右 王复欲害忠 吉为功成公 太后 太子皆死 民年二十受田 堂邑父胡人 自封泰山后 建指监御史曰 取彼 走卒前曳下堂皇 生青 月精见表 故宛西乡 今者赤帝子斩之 奉祭祀 臣愿封留足矣 门大夫 吉择谨厚女徒 三变常见 因
问广 食其失道状 勇壮 岂足为大王道哉 小馀六十一 二十四气之象也 夫宣室者 故八十一为日法 病其下国 就国 杀辽西太守 与右贤王战於天山 {黑甘}水亦南至鄨入江 色白 吴王欲使将 益封朱虚侯 东牟侯各二千户 汉王以苍为代相 解围 以奉其祭祀 东农山 或以治安 望见素车白马从

2018版概论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2018版概论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19
形成
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条件
过程
现实基础
历史因素
历史地位
国际背景
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 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 题
• ——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不和谐。
美国的文化产业的产值达9000亿美元。我国文化产业的产值仅有120多亿美元
我国的卫生医疗体系,在世界卫生组织的191个成员国中,排在144名,比印 尼和孟加拉国还落后。
5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冲突——发展危机
8
形成
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条件
过程
现实基础
历史因素
历史地位
国际背景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生产力水平总体还不高。自主创新能 力不强,长期形成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9
形成
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条件
过程
现实基础
历史因素
历史地位
国际背景
• 2.社会主义市场己经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 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形成
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条件
过程
现实基础
历史因素
历史地位
国际背景
判决后的阴影。。。
18
形成
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条件
过程
现实基础
历史因素
历史地位
国际背景
• 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 旺盛,人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 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更高要求。
国际背景
•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解发展难题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善于抓住和用好机遇
案例:加快自主创新,再铸新时代大国重器
大国重器,是挺起民族脊梁和国家声威的关键支撑。
我国建设和发展 的历史,就是一 部科技推动、创 新发展的历史。
从新中国建设时期的“两弹一星 ”到三峡大坝,再到改革开放时 代,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天宫、 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 机等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都 一再雄辩地证明了,国之重器在 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 提升中的扛鼎作用和深远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2 丰富完善阶段
2006年3月,十届人大四次 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 个五年规划纲要》,科学发 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 导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3 发展成熟阶段
2007 年 10 月 , 胡 锦 涛 在 党 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 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 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大把科 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以党 的十七大为标志,科学发展 观进一步走向成熟。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2002年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党的十七大将 “科学发展观”
写进党章
党的十八大将 “科学发展观” 确立为党的指
导思想
2007年
2012年
科学发展观
视频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1 酝酿提出阶段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 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 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 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 和人的全面发展。”
案例:加快自主创新,再铸新时代大国重器
为什么有了和谐号还要复兴号? “和谐号”已经如此厉害,为什么还要研发“复兴号”? 难道“和谐号”不是咱们自主创新的高铁吗?
视频
案例:加快自主创新,再铸新时代大国重器
“和谐号”VS“复兴号”
“和谐号” 不能“互联互通” “洋基因”“混血”
“复兴号”
纯国货!“复兴号”具 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 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 次以单行本问世
•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 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 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案例:信仰之本——《共产党宣言》
毛泽东:《共产党宣言》“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刘少奇:“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共产党是干什么的” 周恩来:“在赴法国之前,我从译文中读过《共产党宣言》” 邓小平:“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1
第 一 要 义 是 推 动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 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深刻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的问题
把握发展规律 创新发展理念
软件全部是自主开发
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 标准占84%
整体设计以及车体、牵 引、网络等关键技术, 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案例:加快自主创新,再铸新时代大国重器
为了让中国高铁全面走向 世界,中国必须拥有一款 完全知识产权的产品,这 样有利于中国高铁更快的 走出去,这也体现中国高 铁挑战极限的精神。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2
核 心 立 场 是 以 人 为 本 —— 以 最 广 大 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科学回答了“为了谁”和“依靠谁”发展的问题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保障人民权益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人” 人民群众
“本” 根本,出发点、落脚点
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
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 调可持续”“统筹兼顾”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 发展观
• 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的问题
•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 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 样建设党的问题
这是我们党的文件 中第一次提出科学 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2 丰富完善阶段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 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 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 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 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2005年 10月 , 党的十六届五 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 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 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 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 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03
推进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建设
04
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05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
06
全面提高党的建 设科学化水平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主题
主线
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战略决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主攻方向: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重大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重要措施: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根本途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重要动力: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3 根本依据: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人民生活总体小康 协调发展成绩显著
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活力显著增强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4
时代背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 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把发展归结为物质财 富的积累,把国内生 产总值看作是评判发 展的标准。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案例:西方旧工业化道路的弊端
道旧 路工 模业 式化
工业化——信息化
的 特 点
道 路 模 式
旧 工 业 化
资源过量消耗
环境生态的破坏
注重机械化、自动化, 伴随严重失业问题
案例:发展观的演变
第一阶段:传统发展观 发展=经济增长
传 统
1 重视物质发展,忽视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展 2 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全面进步 观
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 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科学发展观是怎样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发展的?
返回目录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 主要内容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从关注数量增长,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
视频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3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创造性地回答了“发展什么”的问题
全面:各个方面都要发展 协调:各个方面的发展要互相适应 可持续: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1
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
全面发展
2 经济建设
3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4
社会建设 5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视频
返回目录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综观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重大理论的提出, 都有它赖以形成的经济思想来源,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 以及现实经济发展环境的需要等方面的条件。
科 的学 形发 成展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 借鉴了国外的有益经验 吸收了我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中的精华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1
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发展的理论 和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
案例:信仰之本——《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
1920年8月, 1920年9月,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
中文首译全本
中文再版
•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 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 由马克思执笔写成
4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创造性地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
十 六 届
“五个统筹”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除了坚持“五个统筹”之外,还要:
党 •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的 十 七
•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 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前提:有法可依 基础: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关键: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公正司法
《共产党宣言》诞生地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大 广场上的白天鹅咖啡馆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2
现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 来的实践经验
党 “的 十十 个七 结大 合概 ”括

一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二是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 起来
三是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 导结合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