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的重要体现,也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
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不仅能够促进投资者保护权益,还能提高市场的信息效率和公司的声誉。
然而,当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信息披露不规范、不透明、不真实等,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损失。
二、研究意义1. 探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和规范,加强信息披露质量监管。
2. 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投资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投资建议,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
3. 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公司声誉的影响,有助于公司建立良好的声誉和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探讨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治理、财务状况、行业特点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2. 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影响,采用回归分析等方法来验证假设。
3. 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公司声誉的影响,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等方法来揭示其内在机制和影响程度。
四、预期成果1. 深入探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2. 对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做出客观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并提供科学有效的投资建议。
3. 揭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声誉之间的关系,为公司提供建立良好信誉和品牌形象的指导。
五、可行性分析本研究选题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首先,我国证券市场日渐成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备受关注。
其次,相关研究资料比较丰富,为本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再次,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经过科学论证,可行性较高。
六、研究计划本研究为期一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研究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的建立。
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建立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假设。
2. 数据采集和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会计信息披露作为上市公司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的重要信息,直接关系到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一直存在,如虚假披露、信息不足、披露不及时等问题,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也对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本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概念和意义进行界定和阐述。
2. 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包括披露方式、披露质量、披露时效等方面。
重点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如虚假披露、信息不足、披露不及时等。
3. 探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法律法规和标准,重点关注《公司法》、《证券法》和《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国证监会、中国会计学会等颁布的相关规范。
4. 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规范实施以来的变化和成效。
5. 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化水平。
三、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本研究将采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相关文献、案例和数据,探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规范问题的实质、原因及其对市场的影响,以及改进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本研究将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选题背景,阐述了本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概述和评价;第三部分是问题分析,重点探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规范评价,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价;第五部分是思考和建议,展现出本研究的对策和改进方案。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必须遵守的法规之一,它对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市场公平和透明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近年来也有一些上市公司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或者不透明的问题,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市场的公平和透明,也会增加投资者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因此,对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存在的原因和影响,分析当前信息披露的不足之处以及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可能途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文献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
文献分析法主要是对文献、统计数据等相关材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来获取有关信息披露的相关情况和问题;实证研究法则是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来验证理论和假设。
四、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包括法规制度、监管机构、信息披露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情况。
2.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包括信息披露不充分、不透明、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
3. 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的因素,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外部环境、股东利益等方面的因素。
4.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途径和政策建议,包括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监管和执法、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等建议。
五、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期可以为改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进一步提高投资者的权益保护,促进市场公平和透明。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财务信息披露对于资本市场的稳定、透明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实践中存在着披露不及时、信息不准确、公告质量不高等问题,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也给投资者的决策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扰。
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进行研究,对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透明化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探讨影响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因素与机制,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有效性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三、研究内容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概念与特点2. 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因素分析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4. 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的机制分析5. 基于实证研究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评价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对于理论分析部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提炼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因素和机制。
对于实证研究部分,主要采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数据,选取合适的指标体系,开展实证分析。
五、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 知晓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内涵、特点及其对于资本市场的作用;2. 识别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因素和机制;3. 构建较为完善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4. 提出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质量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质量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信息披露是市场经济中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之一,其目的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企业透明度和市场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在信息披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压力和利益驱动,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如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充分、不真实、不准确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市场失灵和投资者风险承担。
因此,研究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市场信息的理解和判断能力,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同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能够增强市场信任,推动股价稳步上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因此,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质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制度的演变和现状分析。
2. 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质量的测度方法及评估体系构建。
3. 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
4. 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质量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分析。
5. 提出完善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制度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统计分析法进行研究,具体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等。
三、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主要包括:1. 对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质量现状的深入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2. 构建测度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估体系,提供可行的测度方法。
3. 分析影响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为上市公司提供参考和改进的建议。
4. 分析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质量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5. 提出完善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制度的政策建议,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四、拟定计划和时间表本研究的计划和时间表如下:1. 第一季度完成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构建,确定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专业:会计学一、选题的背景、意义(一)选题背景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信息披露无论从会计制度、会计政策还是市场监管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各级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都更加关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尤其是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寄予了很高的期待。
2001年11月安然公司的会计丑闻爆发,纽约股大跌造成国际五大会计公司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公司破产,随后曝光的若干起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使公众对证券市场发展的关注与日俱增。
自2001年12月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上出现了琼民源、银广夏、郑百文、麦科特、科龙等较为严重的公司造假事件,引发了各界对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信息危机。
深入揭示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寻找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综合整治,以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己如箭在弦,刻不容缓。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恰当披露是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随着我国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逐步与国际接轨,金融机构和广大投资者的经营及投资理念都将发生变化,人们会越来越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并作出合理决策。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决定了其成为市场投资者、实践工作者和诸多研究学者的重要研究对象,而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成为上市公司最突出的问题,也成为学术界的重要研究对象。
(二)选题意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将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一个逐渐成熟,有效率的证券市场,证券价格是能充分反应其价值的,但如果证券市场流入大量虚假会计信息,会给投资者造成误导,使其投资失误,可能还会带来巨大损失,严重打击投资者的信心,继而不利于证券市场的持续发展,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臵,危害了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
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对于促进企业本身的发展、完善证券市场和推动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其会计信息公开透明、真实可靠,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前提。
因此,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问题愈加重要。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愈加关注,监管部门也在加强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监管力度。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很多问题,如信息不透明、虚假披露等,这对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因此,深入研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问题,既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也有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面临的问题,探讨如何加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研究内容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概述,包括会计信息的定义、披露方式、披露内容等。
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现状,分析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的演变和现状,探讨已有监管制度的不足。
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存在的问题,包括信息披露不透明、虚假披露等。
4. 加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对策和建议,提出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完善信息披露规范、加强监管力度等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及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依托国内外相关专业研究成果,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五、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将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一系列可操作的对策和建议,为加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提供参考,并为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摘要: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是会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会计信息是将企业经济活动会计信息系统化的产品。
我国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特征的基本要求包括: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随着资本市场规范化程度的日益增高,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也在逐步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资本市场的秩序,因此,解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存在的问题,寻找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仍是当前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本文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虚假性、不充分性以及不及时性等问题,识别可能影响我国上市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加强监督管理机制以及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等建议。
关键词:上司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Abstract:The disclosure quality research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ields of accounting research.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the product of systematic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economic activities.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our country including objectivity, relevance, clarty, comparability, substance over form, importance, prudence and timeliness.As capital market standardization degree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quality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has gradually improved.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affecting the capital market order,which restricts the market economy high-spe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Therefore, solving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problems,finding ways to improve the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 is still need to seriously discuss in the present.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quality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exist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not sufficiency and falsity, identify the timeliness may affect China listed factors on the quality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put forward improving accounting practitioners quality,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perfect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so on.Keywords:Listed Companies;Disclosure Quality;Accounting Information;Influ- encing Factors;Research目录一、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内涵、判断标准及意义 (1)(一)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内涵 (1)(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判断标准 (1)(三)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意义 (2)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3)(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真实性的状况 (4)(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的状况 (4)(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状况 (5)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所存在的问题 (5)(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7)四、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 (9)(一)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治理,从源头上遏制会计造假的发生 (9)(二)加强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确保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充分性 (9)(三)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防止会计信息披露滞后性 (10)参考文献 (12)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专业:会计学一、选题的背景、意义(一)背景近年来,上市公司会计丑闻不断,虚假会计信息披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必须构筑起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理论框架,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解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低下的问题,使会计信息披露达到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要求,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证券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1994年,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共有345家,股票市价总值为4199亿元,而到2005年年底,上市公司数量已增加到1381家,股票市价总值为32430.28亿元。
在这十年的时间,上市公司数量增加了3倍,股票市价总值增加高达6.7倍。
然而,上市公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投资者认为如日中天的企业突然就发生了财务危机;一个连续几年收入和利润持续稳定增长的企业竟然出现资金链断裂,大厦一夜之间倾倒;财务报表数据显示企业处于成长之中,却发现资不抵债;投资者对财务报表数据轻微的质疑竞能导致上市公司利空。
(二)意义如何有效地反映资产质量的异常情况,甄别影响资产质量状况的风险因素和不良部分?一个上市公司的真实资产质量状况到底如何?不良资产的比例是多少?资产结构是否合理?资产质量的盈利能力高低?利润是否是通过资产减值操纵而来?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这些疑问的最终解答都只能通过对上市公司所披露的资产质量会计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得来。
因此,资产质量信息的充分披露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具有相关性、可靠性、有效性、充分性的资产质量信息才能让会计信息使用者得出准确的评价、正确的决策。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没有达到国际资本市场那样有效、成熟,相关制度也在逐步与国际接轨中,会计信息使用者评判一个上市公司的唯一公开途径就是上市公司的年度报表及临时公告等。
报表所披露的信息是否客观、有效、相关则不是他们可控范围,只能根据历史信息和部分公开信息做出相对“正确"的决策;“琼民源"、“郑百文”事件等一系列上市公司舞弊案不仅振荡了中国并不成熟的证券市场,也使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诚信和透明度问题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对于现行财务报有能否有效披露资产质量信息产生了疑问和动摇。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以获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相对较高的资产质量为基础,提高上市公司的资产信息质量,规范其信息披露行为是增强投资者信心的主渠道。
从分析现行制度下的资产质量会计信息披露缺陷出发,进而对资产质量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创新设计,以求完善资产质量的信息披露制度,同时也对改进中国的财务呈报方式提供全新的视角,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以期会计信息使用者能更好地全面地评判一个企业的真实资产质量状况。
综上所述,研究该问题不仅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学者们开始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
Charles Hoffman(1998)提出的)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的构想,推进会计信息的电子化披露。
此外,美国的电子化数据收集、分析及检索系统(EDGAR),进一步推动证券市场电子化披露的规范和发展。
这些在会计信息电子化披露领域的前沿研究,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分析方法主要是结合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造假严重的现状,归纳当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从经济、制度以及监管等方面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从制度建设、加强外部监管和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提出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这些研究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本人通过《信息披露质量在现金流量表的反映》(Drake Michael等,2004)和《会计研究》(Sidhu Baljit, Smith Tom,2008)引发对上市公司信息质量披露的研究的兴趣。
尽管国内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理论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理论界和实务界从众多新颖的视点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理论研究评估——兼论构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理论框架》(毛洪涛,2005)在全面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论文后指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行为模式、社会影响、法律责任等进行理论解释和推证;二是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效果方面的研究,如对信息披露的质量、市场反应、用户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检验和描述;另外存在一些关注特定信息及特定主体的信息披露。
现有的有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已经具有相当的广度,基本涵盖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所有相关领域。
对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现有研究基本涵盖了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上所暴露出来的信息披露质量问题。
《信息披露:实话实说》(刘峰,2001) 如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王咏梅,2001) 披露的会计信息客观偏差问题严重。
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有如下观点值得借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互动:一种框架分析》(乔旭东,2003)引入公司治理理论,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关系,指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密切、双向互动,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为导向,为改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虚假陈述研究》(蒋尧明,2004)吸收质量管理学、信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等的相关学科知识,紧密结合我国市场机制尚不成熟的现状,以企业为主体,推导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
《网络时代财务报告的编报管理》(沈颖玲,2005)围绕网络财务报告进行研究,介绍了网络财务报告常用的几类技术,又跟踪全球最先进的XBRL技术,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电子化披露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分析方法主要是结合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造假严重的现状,归纳当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从经济、制度以及监管等方面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从制度建设、加强外部监管和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提出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这些研究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试论企业资产质量优化与评价》(干胜道,王生兵,2000)关于企业资产质量的优化与评价进行了理论和实务的研究,认为资产质量是企业资产盈利性、变现性和周转能力的综合体现。
资产质量具有相对性、时效性、层次性三个主要特征。
优质资产是那些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技术含量高、获取收入能力强、周转速度快、利用率高的资产,而积极处置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不良资产则有助于改善企业资产质量,处置方式主要有置换、变卖、对外投资、以旧换新、抵消债务、典当、债权让售等。
《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研究》(王秀丽,张新民,2003)对企业资产质量的分类进行了研究,认为理论上有必要提出资产质量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对资产质量的分析方法,认为资产按照其质量可以分三类:按照账面价值等金额实现的资产、按照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按照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的资产。
资产质量的概念以及资产按照质量的分类,为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质量奠定了基础。
《企业资产质量状况分析》(杜稳灵,宋润栓,2003)对企业资产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流动资产的质量分析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短期债权和存货。
长期投资质量分析包括长期债权投资的质量分析和长期股权投资的质量分析。
长期债权投资通过对长期投资的账龄、债务人构成、利润表中债权投资收益与现金流量表中因利息收入而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来评判企业的长期资产质量状况:长期股权投资的质量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长期股权投资的构成、分析利润表中股权投资收益与现金流量表中因股权投资收益而收到的现金以及“应收股利”年初、年末金额之间的差异、企业利润表中净利润中“投资收益’’与“其他利润"的数量结构与企业资产结构的数量对比关系来判断企业长期投资的安全性、收益的规模性以及质量。
《企业资产质量状况分析》(杜稳灵,宋润栓,2003)对企业资产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流动资产的质量分析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短期债权和存货。
长期投资质量分析包括长期债权投资的质量分析和长期股权投资的质量分析。
长期债权投资通过对长期投资的账龄、债务人构成、利润表中债权投资收益与现金流量表中因利息收入而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来评判企业的长期资产质量状况:长期股权投资的质量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长期股权投资的构成、分析利润表中股权投资收益与现金流量表中因股权投资收益而收到的现金以及“应收股利”年初、年末金额之间的差异、企业利润表中净利润中“投资收益’’与“其他利润"的数量结构与企业资产结构的数量对比关系来判断企业长期投资的安全性、收益的规模性以及质量。
《企业资产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张麦利,徐文学,2004)从影响企业资产质量的因素分析入手,认为资产质量主要包括资产的物理质量和资产的系统质量两个方面。
资产质量的特征归纳为四点:存在性,有效性、变现性和收益性。
资产的特征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李嘉明、李松敏,2005)选用2003年在我国深、沪两地上市的A股1117家公司(ST除外)作为样本,对样本公司的资产质量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通过因子分析法研究表明,被调整项目即“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失”、“长期待摊费用"这4个项目作为资产的一部分,为企业创造未来效益的能力并不强。
这部分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越高,企业的资产质量也就越差,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效益。
研究表明,企业的资产质量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研究结果没有显示资产变现性和资产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引进优质资产从而改善企业资产质量。
《基于盈利能力的沪市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实证研究》(贺武、刘平,2006)基于盈利能力对上市公司资产质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与企业的盈利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资产质量好、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创造效益的能力也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