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考试名词解释专版
某农业大学《植物学》考试试卷(2288)

某农业大学《植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40分,每题5分)1. 一株植物只有一个顶芽,但可有多个腋芽。
()答案:正确解析:2. 苹果是梨果。
()答案:正确解析:3. 所有的种子都是由种皮、胚和胚乳这三部分组成。
()答案:错误解析:种子不一定都有胚乳。
4. 簇生叶序是每个节上生3枚或3枚以上的叶。
()答案:错误解析:轮生叶序是每个节上生3枚或3枚以上的叶。
5. 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植物之一,该植物属于茜草科,与栀子、六月雪、香果树等植物同科。
()[江西农业大学2011研]答案:正确解析:6. 禾本科植物的一个小穗就是一个穗状花序。
()[沈阳农业大学2014研]答案:正确解析:7. 合点受精是指双受精发生在合点处。
()答案:错误解析:合点受精是花粉管经合点而达胚囊,进而完成双受精。
8. 外胚乳具胚乳作用,仅见于无胚乳种子。
()答案:错误解析:有外胚乳的种子,可以是无胚乳的,也可以是有胚乳的。
9. 根瘤只见于豆科植物的根部。
()[沈阳农业大学2015研]答案:错误解析:10. 种子植物的孢子体极为退化,不能独立生活,完全寄生在配子体上。
()答案:错误解析:11. 在真蕨植物叶的背面,肉眼能看到各种形状的孢子囊。
()答案:错误解析:在真蕨植物叶的背面,肉眼能看到各种形状的孢子囊群,而非孢子囊。
12. 被子植物的孢子体极为退化,不能独立生活。
()答案:错误解析:被子植物的配子体极为退化,不能独立生活。
13. 观察气孔的表面,可对叶片进行横切。
()答案:错误解析:直接撕取叶的表皮,可观察气孔的表面。
14. 叶片上面绿色较深,下面绿色较淡,主要是由于上表皮含叶绿体多。
()答案:错误解析:叶片上面绿色较深,下面绿色较淡,主要是由于叶片出现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栅栏组织紧贴着上表皮,含有的叶绿体多于海绵组织。
大学 考研 专业课 资料 植物学的名词解释

植物学上册复习之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一)上册1.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分布、发生遗传进化的科学。
2.细胞:是构成生物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外始式:根的初生木质成熟方式从外至内渐次发育成熟。
4.分化: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
5.组织:细胞的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群。
6.花:是一定适应生殖的变态短枝。
7.花:来源于胚芽,是地上部分的轴状体。
8.态:植物器官为了适应某一特殊的环境,而改变了原有的功能和形态,这种变化能够遗传下去,称为变态。
9.保护组织:覆盖于植物体表起保护作用的组织。
10.心皮: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
11.被子植物:种子由果皮包被的一类植物。
12.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的一类植物。
13.叶序:叶在茎上的排列顺序。
14.虫媒花:借助昆虫传送花粉的为虫媒花。
15.边缘胎座:单子房一室,胚珠着生在腹缝线上。
16.花公式:利用一定的符号,和一定的数字表示花的各部分组成为花公式。
17.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18.休眠:种子成熟在适宜的环境下,也不能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阶段才能萌发,种子的这一特性叫休眠。
19.胚珠:是心皮腹缝线上的卵形的突起。
20.侵填体:进入导管内部的瘤状物称为侵填体。
21.双受精:被子植物中受精作用的一种独特现象。
一个精子与一卵结合,一个精子与极核结合称为双受精。
22.分生组织:具有持久性分生能力的细胞群。
23.次生保护组织:由木栓形成层(侧生分生组织)形成的具有保护功能的组织。
24.花序:花在花序轴上的排列顺序。
25.凯氏带:双子叶植物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端壁的栓质带状加厚,为凯氏带。
26.泡状细胞:单子叶植物叶片的上表皮具有扇形分布的薄壁细胞。
27.内起源:侧根的发生产生在内皮层以内的中柱鞘细胞,这种起源为内起源。
28.胞间连丝:连接相邻两细胞之间的原生质丝。
29.质体: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贮藏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
植物学名词解释大全

植物学名词解释大全1. 植物学(Botany):一门研究植物的学科,涵盖植物起源、分类、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2. 植物(Plant):指地球上的绿色生物,在太阳光合作用下能自主合成有机物质的多细胞有机体。
3. 种群(Population):相同物种的植物个体集合,在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存在并能够相互繁殖。
4. 根(Root):植物的一部分,负责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并固定植物体在土壤中。
5. 茎(Stem):植物的一部分,连接根和叶,支撑植物体并向上传导水分和养分。
6. 叶(Leaf):植物的一部分,通常具有薄而扁平的结构,主要负责进行光合作用以产生能量。
7. 花(Flower):植物生殖器官之一,负责有性繁殖,包括雄蕊、雌蕊和花被等部分。
8. 果实(Fruit):植物结实后形成的器官,内含种子,用于种子传播和保护。
9. 种子(Seed):植物繁殖的单位,包含胚珠和营养物质,具有在适当条件下发芽生长的能力。
10. 蛋白质(Protein):植物体内由氨基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多种功能,如结构支持、酶催化、运输等。
11.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12. 光合色素(Photosynthetic pigment):植物细胞中负责吸收太阳能并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
13. 细胞膜(Cell Membrane):植物细胞外层的薄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平衡。
14. 线粒体(Mitochondria):植物细胞内的器官,负责产生能量。
15. 基因(Gene):植物细胞内包含遗传信息的DNA序列,决定了植物的遗传特性。
16. 染色体(Chromosome):植物细胞核内负责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结构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17. 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植物种群中个体适应环境的过程,使得适应性更强的特征逐渐累积。
植物学常考名词解释

植物学常考名词解释1.细胞: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有膜包围的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细胞学说:(1).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所有的细胞都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
(3).卵子和精子都是细胞。
(4).一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
3.纹孔:细胞形成次生壁时,有一些位置上面不沉积次生的壁物质,而形成一些间隙,这种在次生壁中未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4.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是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交换的桥梁。
5.细胞全能性:植物的大多数生活细胞,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又单个细胞经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现象或能力。
6.组织:形态结构相似,来源相同,担负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组合。
7.机械组织:是巩固,支持植物体的组织,主要特征为细胞壁局部或全部加厚,包括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8.复合组织:指由发育上来源相同,结构和功能上密切相关的几种组织复合而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结构。
如:周皮,树皮,木质部,韧皮部,维管束和分泌结构。
9.维管组织:以输导组织为主的,由输导,薄壁,机械等几种组织组成的复合组织。
10.定根:发育于主根和侧根发生位置固定的根。
11.不定根:发生位置不固定,由茎,叶,老根或胚轴上发生的根。
12.直根系:主根发达的根系。
13.须根系:无明显主根,有大小相近的侧根和不定根组成的根系。
14.外始式:根的初生木质部在发育过程中,是由外向心逐渐分化成熟的,外方先成熟的部分为原生木质部,内方后成熟的为后生木质部,这种分化方式称为外始式。
15.凯氏带:皮层最内一层细胞,较整齐排列成一环,其细胞在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有一条木质化和栓质化的带状加厚,称凯氏带。
16.根瘤:固氮菌,放线菌侵染宿主根部细胞而形成的瘤状共生结构,常见的为豆科植物的根与根瘤细菌共生而形成的瘤状结构。
17.菌根:高等植物的根与土壤中的某些真菌共生而形成的共生体。
18.内始式:植物初生维管组织在分化过程中,由内部开始逐渐向外发育成熟。
某农业大学《植物学》考试试卷(1526)

某农业大学《植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40分,每题5分)1. 生物膜的特性之一是具有选择透性。
()答案:正确解析:2. 簇生叶序是每个节上生3枚或3枚以上的叶。
()答案:错误解析:轮生叶序是每个节上生3枚或3枚以上的叶。
3. 雌蕊即子房。
()答案:错误解析:雌蕊一般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子房是雌蕊的主要部分。
4. 单叶的叶柄与复叶小叶柄基部均有腋芽。
()答案:错误解析:单叶的叶柄基部有腋芽,而复叶小叶柄基部则无腋芽。
5. 被子植物的孢子体极为退化,不能独立生活。
()答案:错误解析:被子植物的配子体极为退化,不能独立生活。
6. 种子就是发育成熟的受精胚珠。
()答案:正确解析:7. 子房不经过受精发育成果实的过程称为孤雌生殖。
()答案:错误解析:8. 豌豆的卷须是小叶变态,属叶卷须。
()答案:正确解析:9. 根的次生木质部是外始式成熟,茎的次生木质部是内始式成熟,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答案:错误解析:10. 子囊菌在形成子囊孢子之前要经过锁状联合过程。
()答案:错误解析:子囊菌在形成子囊孢子之前要经过钩状体过程。
11. 裸子植物是颈卵器植物,而买麻藤纲植物无颈卵器,在裸子植物中是低等的。
()答案:错误解析:裸子植物是颈卵器植物,而其中的买麻藤纲植物无颈卵器,所以其在裸子植物中属高等类群。
12. 枝是植物茎中主干以外的部分。
()答案:正确解析:13. 一张松木材的切片,在显微镜下可见许多纺锤形的结构,且管胞均为纵切,可断定这是木材的径向切面。
()答案:错误解析:松木材的切片,在显微镜下可见许多纺锤形的结构,且管胞均为纵切的结构为木材的切向切面。
14. 菊科植物中花药合生成筒状,称单体雄蕊。
()[南京林业大学2013研]答案:错误解析:菊科植物花中雄蕊的花丝分离,花药合生,属聚药雄蕊。
某农业大学《植物学》考试试卷(439)

某农业大学《植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40分,每题5分)1. 五加科与伞形科植物叶柄基部常为鞘状。
()答案:正确解析:2. 单被花的花被通常被认为是花萼。
()答案:正确解析:3. 叶片上面绿色较深,下面绿色较淡,主要是由于上表皮含叶绿体多。
()答案:错误解析:叶片上面绿色较深,下面绿色较淡,主要是由于叶片出现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栅栏组织紧贴着上表皮,含有的叶绿体多于海绵组织。
4. 借助光学显微镜,可详细观察活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答案:错误解析:5. 石莼具同形世代交替,而轮藻具异形世代交替。
()答案:错误解析:轮藻没有无性生殖,所以轮藻不具世代交替。
6. 根毛分布在根尖的伸长区和成熟区。
()答案:错误解析:7. 年轮代表着一年中形成的次生木质部,因此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可以推测所有植物的年龄。
()答案:错误解析: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可以推测在有显著季节性气候地区的多数正常生长的植物的年龄。
8. 子囊果和担子果都是子实体。
()答案:正确解析:9. 团藻的有性生殖方式为同配生殖。
()答案:错误解析:团藻的有性生殖方式为卵式生殖。
10. 一株植物只有一个顶芽,但可有多个腋芽。
()答案:正确解析:11. 苔藓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是颈卵器。
()答案:错误解析:苔藓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是精子器和颈卵器。
12. 轮藻的有性生殖方式为异配生殖。
()答案:错误解析:轮藻的有性生殖方式为卵式生殖(卵配)。
13. 地衣是细菌与藻类植物组成的共生复合体植物。
()[苏州大学2014研]答案:错误解析:14. 气孔器具副卫细胞的现象在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中均存在。
()答案:正确解析:15. 单轴分枝方式在林木中普遍存在。
()[苏州大学2014研]答案:正确解析:16. 枝是植物茎中主干以外的部分。
植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学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说明:本部分共收入《植物学》上下册中出现的专用名词386个,分别参照教材和有关资料,拟定了参考答案。
拟将试卷时,可以根据本部分题目所占到的比例,从其中随机提取若干大题。
(一)上册1.植物学:答案: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分类、生理、生态、分布、起源和发展、遗传与进化的科学。
2.细胞:答案:细胞是构成生物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外始式分化:答案:根的初生木质明朗方式从外至内渐次发育明朗,称作外始式分化。
4.分化:答案: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
5.组织:答案: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近,继续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称作非政府。
6.花:答案:花是适应生殖功能的变态短枝。
7.茎:答案:源于胚芽,就是植物地上部分的轴状体。
8.变态:答案:植物器官为了适应某一特殊的环境,改变了原有的功能和形态,这种变化能够遗传下去,称为变态。
9.维护非政府:答案:覆盖于植物体表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例如表皮。
10.芯皮:答案:芯皮就是共同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由叶变态而变成。
11.被子植物:答案:种子由果皮包被的一类植物。
12.裸子植物:答案:种子外露,无果皮包被的一类植物。
13.叶序:答案:叶在茎上的排列顺序。
14.虫媒花:答案:利用昆虫传输花粉的花是虫媒花。
15.边缘胎座:答案:单子房,一室,胚珠着生在腹缝线上。
16.花公式:答案:用特定的符号和数字则表示花掉各部分共同组成的式子,称作花掉公式。
17.种子:答案:是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18.休眠:答案:种子明朗后,在适合的环境下也不立即萌生,必须经过一段相对恒定的时间,就可以萌生,这一特性叫做种子的休眠状态。
19.胚珠:答案:胚珠就是芯皮腹缝线上的卵形凸起,发育明朗后由珠被、珠心、珠柄、珠孔、合点等部分形成。
珠心非政府内产生胚囊母细胞,并由其发育成配囊。
120.侵填体:答案:进入导管内部的瘤状后含物,称为侵填体。
21.双受精:答案:被子植物受精卵过程中,步入胚囊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融合成合子,进一步发育成胚;一个与两个极核融合成三倍体的胚乳核,并进一步发育成胚乳,这一特定的受精卵方式,称作双受精卵。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植物学》复试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学》复试考试大纲本《植物学》考试大纲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发育、植物的繁殖以及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四大部分。
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1.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功能。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1.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过程和幼苗的形成过程。
2.根与根系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3.茎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茎的生长习性与分枝类型;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4.叶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态类型;叶的发育、脱落及其原因。
5.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6.营养器官的变态。
(三)植物的繁殖1.植物繁殖的类型。
2.花的组成;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3.花的形成和发育。
4.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5.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6.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
7.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及其生物学意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8.胚与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形成与类型。
9.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
(四)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1.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与命名。
2.植物界所包括的主要门类及主要演化趋势。
3.藻类植物的分门和生活史。
4.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
5.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6.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
7.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和分类原则。
8.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常见重要科属植物的分类特征。
9.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维管植物营养体的演化趋势;有性生殖的进化趋势;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生活史类型及其演化;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
10.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演化。
考试要求(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1.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熟练掌握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器:一般认为是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或微器官。
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的丝,是能量、物质、信号的通道。
纹孔:当次生壁形成时,次生壁上具有一些中断的部分,即初生壁完全不被次生壁覆盖的区域。
细胞壁特化: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构成。
由于环境的影响,生理机能的不同,细胞壁常常沉积其他物质,以致发生理化性质的变化,如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粘质化和矿质化等。
原生质:泛指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础。
原生质体:构成生活细胞除细胞壁以外的部分,由有生命物质原生质所构成,是各类代谢的主要场所。
质体: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贮藏密切相关的细胞器。
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微丝:又称肌动蛋白纤维,主要成分是肌动蛋白。
微管:由微管蛋白组成的长管状细胞器。
成膜体:细胞分裂末期在二个子核之间连续丝中增加了许多短的纺锤丝,形成了一个密集着纺锤丝的桶状区域,称为成膜体。
染色质:间期细胞内由DNA,组蛋白及少量非组蛋白和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形式。
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从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时期,叫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
细胞分化:在植物个体发育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
脱分化:在一定条件下,成熟细胞恢复到胚性细胞的过程。
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受其内在基因编程的调节,通过主动的生化过程而全面降解,形成特定细胞的现象。
细胞全能性:每个细胞都具有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遗传物质,都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有机体或任何细胞的潜力。
组织: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类型或者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分生组织:由未分化的、具分裂能力的胚性细胞组成的组织。
成熟组织:分生组织衍生的大部分细胞,逐渐丧失分裂的能力,进一步生长和分化,形成其他各种组织,也称永久组织。
传递细胞:细胞壁内突生长,增大了质膜表面积,并含丰富的细胞器与胞间连丝,具短途运输的功能的薄壁细胞。
补充细胞:在气孔或气孔群下方的木栓形成层向外不产生木栓细胞,而是产生许多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
周皮:取代表皮的次生保护组织,存在于有加粗生长的根和茎的表面,由侧生分生组织木栓形成层形成,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
树皮:广义是指木本植物根和茎的形成层以外部分,狭义是指周皮及周皮以外多次积累的总称。
皮孔:植物枝条上一些颜色较浅而凸出或下凹的点状物。
当周皮形成时,原来位于气孔下面的木栓形成层向外分生许多非木栓化的薄壁细胞(填充细胞),由于填充细胞的增多,结果将表皮突破,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裂口,这种裂口即为皮孔,可作为气体交换的通道。
侵填体:木本植物多年生老茎中早期的次生木质部(即心材)导管和管胞失去输导作用。
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它们附近的薄壁细胞从纹孔处侵入导管或管胞腔内膨大和积沉树脂、单宁、油类等物质,形成部分地或完全的阻塞导管或管胞腔的囊状突出物。
无节乳汁管:是一个细胞随着植物体的生长不断伸长和分枝而形成的,长度可达几米以上。
维管组织:高等植物的器官中,以输导组织为主体, 由输导、机械、薄壁等几种组织组成的复合组织。
复合组织:由多种类型的细胞构成的组织。
有限维管束:由于无束中形成层,维管束不能再扩展,称之为有限维管束。
假种皮:从胚珠基部突起形成包在种子外面色泽鲜艳的一种结构。
外胚乳:种子内和胚乳相似而由珠心所衍生的储藏组织。
通道细胞:单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大多数五面增厚,只有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具有凯氏带,但壁不增厚,这些细胞称为通道细胞。
通道细胞起着皮层与维管柱之间的物质交流作用。
凯氏带:一般指环绕在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的木栓质带状加厚部分。
五壁加厚:在没有次生构造的植物根中,除了径向壁与横向壁加厚外,还在内切向壁加厚,称五壁加厚,为死细胞。
束中形成层:在维管束的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有一层具有潜在分裂能力的细胞。
外始式:由外向内渐次成熟的发育方式。
内始式:由内向外渐次成熟的发育方式内起源:由植物体的的内部组织发育成新器官的方式。
外起源:叶芽的产生是由茎尖外部器官发生,这种起源方式称外起(始)源。
共质体运输: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转运的方式。
质外体运输:植物细胞间通过原生质体以外的自由空间进行物质转运的方式。
初生生长:顶端分生组织及其衍生细胞的增生和成熟所引起的生长过程。
次生生长:由次生分生组织形成成熟结构的过程。
维管射线:由一些径向排列的细胞组成,贯穿于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之间,是横向运输的结构,它们起源于射线原始细胞。
髓射线:植物茎中由髓部向外延伸而到达皮层的束间薄壁组织。
根瘤:生活在土壤中的根瘤细菌侵染到豆科等植物的根中形成的瘤状突起。
菌根:植物的根与土壤中的真菌共生而形成的结构。
边材:靠近形成层的,颜色较浅的,新形成的,有输导功能的次生木质部。
心材:靠近茎中心的,颜色较深的,形成较早的,失去输导功能的次生木质部。
年轮:是多年生木本植物的木材中质地坚硬、疏松及颜色深浅交替的同心圆结构,它是形成层周期性活动的结果。
非迭生形成层:形成层中相邻的纺缍状原始细胞两端不整齐,这种形成层称为非迭生形成层。
异形射线:由射线原始细胞分裂活动产生,其射线细胞具有横卧的和直立的2种射线细胞,这种次生射线称为异形射线。
同形射线:有些木材中木射线只含有一种类型的射线细胞,称同形射线。
二叉分枝:为植物体的主轴重复分为两个分枝的形式,如蕨类植物、银杏。
假二叉分枝:指具有对生叶的植物,在顶芽停止生长或分化成花芽后,由顶芽下两个对生的腋芽同时生长,形成叉状侧枝。
合轴分枝:顶芽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以后停止生长或分化为花芽,由靠近顶芽的侧芽代替顶芽,发育成新枝。
单轴分枝:主茎的顶芽活动始终占优势,因而形成直立而明显的主干,侧枝的生长均不超过主茎的分枝方式。
异形叶性:同一植物上具有不同形状的叶的现象生态异形叶性:由环境引起的异形叶性。
系统发育异形叶性:由发育年龄不同引起的异形叶性。
栅栏组织:叶片中靠近上表面的叶肉细胞,排列成栅栏状,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离层:落叶时,叶柄基部或靠近基部的一部分细胞,经过几次分裂,产生数层与叶柄上下表面相垂直的小型薄壁细胞,构成离层。
完全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
不完全叶:不全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
等面叶:叶肉组织没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的叶。
异面叶:叶肉组织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的叶。
叶芽:包括一个生长锥及其周围的突起(附属物),包括顶端分生组织,叶原基,幼叶和腋芽原基。
是节间很短没有发育的枝条。
同源器官:形态和功能不同而构造相同或相似,起源一致的器官。
同功器官:起源和构造不同而形态和功能相似的器官。
变态:由于环境的变化,植物器官因适应环境而改变器官原有功能和形态的变异。
这种变态特征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已成为该种植物的形态特征,是健康的、正常的、可以遗传的。
叶痕:叶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维管束痕:叶或枝脱落后维管束留下来的痕迹。
叶迹:高等植物茎的节上长有叶片时,从茎分出进入叶片的维管束称为叶迹。
枝迹:茎维管束的分枝,通过皮层进入枝的这段维管束,称为枝迹。
完全花:具有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的花。
不完全花:不全具有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的花。
花芽分化:由花原基逐渐形成花的过程。
2-细胞花粉:由一个生殖细胞和一个营养细胞组成的花粉粒3-细胞花粉:传粉时,由2个精细胞和一个营养细胞组成的花粉粒卵器: 1卵细胞,2个助细胞,合称为卵器。
配子体:植物世代交替过程中具有单倍核相,产生配子进行有性生殖的植物体。
孢子体:植物世代交替过程中具有二倍核相的植物体。
雄性生殖单位:雄配子体中精细胞与营养核及一对姊妹精细胞存在物理上的连接或结构上的连接,从而成为一个结构单位。
精子异型性:来源于同一个生殖细胞的两个秭妹精细胞之间存在形态结构上和遗传上的差异。
受精:雌雄性细胞,即卵细胞和精细胞的相互融合,形成合子的过程称受精。
双受精:花粉管到达胚囊后,其末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融合,成为二倍体的受精卵(合子);另一个和两个极核结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
这种两个精子分别与卵和极核结合的过程叫做双受精。
无融合生殖:不经过雌雄性细胞的融合(受精)而产生有胚的种子的现象。
多胚现象:植物体的种子含2个或2个以上的胚的现象。
合点受精:花粉管进入子房后,沿子房壁内表皮经合点进入胚囊。
珠孔受精:花粉管进入子房后,直趋珠孔,通过珠孔进入珠心,最后进入胚囊。
核型胚乳:初生胚乳核第一次分裂形成胚乳核,以后或形成胚乳细胞或以游离核形态存在的胚乳。
细胞型胚乳:初生胚乳核每次分裂都随之进行胞质分裂,产生细胞壁,形成多核细胞结构,而不经过游离核时期的类型。
沼生目型胚乳:初生胚乳核第一次分裂后把胚囊分隔成珠孔室(大)和合点室(小)2室,分别进行游离核的分裂。
珠孔室一般形成胚乳细胞,合点室保持游离核状态。
真果:纯由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
假果:除子房外还有花的其他部分参与发育而形成的果实。
单性结实:不经过受精,子房也能膨大发育成果实的现象。
识别蛋白:一种花粉外壁蛋白,能与雌蕊柱头细胞的表膜蛋白相互识别。
雄性不育:由于生理上或遗传上的原因造成植物雄性器官不正常,不能产生花粉或花粉败育而不能授粉的现象。
后含物:细胞内除细胞基质和细胞器以外,还有一些储藏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植物次生生长的代谢物质。
离心皮雌蕊:一朵花由多个心皮组成,每个心皮相互分离成多个单雌蕊。
单雌蕊:一朵花的子房内只有一室。
复雌蕊:一朵花中子房由数个心皮合为一室或数室。
引导组织:闭合型花柱中狭长型的具有分泌能力的细胞群。
单果:由一朵花中的单雌蕊或复雌蕊子房所形成的果实。
复果(聚花果):整个花序发育幸存的果实。
聚合果:由一朵花中多数离心皮雌蕊的子房发育而来,每个雌蕊都形成一独立的小果,集生于膨大的花托上。
有限花序:花絮中最顶点或最中心的花先开,由于顶花的开放,限制了花序轴顶端继续生长,开花顺序为由上而下,由内而外。
无限花序:在开花期间,花絮轴可以继续向前生长伸长,不断产生苞片和花芽,由下往上,由外向内。
双名法: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不达意给每种植物命名。
一个完整的学名应为:属名+种加词+命名人缩写。
属名用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加词:一般用形容词,少数为名词,第一个字母小写;命名人:命名人的姓氏缩写。
原植体植物:植物体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丝状体或叶状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类植物称原植体植物。
同配生殖:由形态上大小相似的配子融合。
异配生殖:在形态结构上很大差异,形态上很大的是雌配子,小的是雄配子,这两个配子结合的方式。
卵式生殖:两个配合的配子在结构、能动性和大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雄配子具运动能力、细胞质小而细胞核大,雌配子是不动的,细胞大而细胞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