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纤维

合集下载

抗菌纤维的制备及应用

抗菌纤维的制备及应用

抗菌纤维的制备及应用概述由于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抗菌纤维正逐渐成为纺织品行业中的新兴技术。

抗菌纤维可以抵御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侵袭,具有良好的抗菌功能,广泛用于医疗、卫生、保健等领域。

本文将从抗菌纤维的分类、制备技术、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阐述。

分类抗菌纤维按照制备方式可分为:化学合成、物理加工和生物制备三类。

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抗菌纤维以纤维素或聚酰胺为原料,结合特定的抗菌剂,如氯化银、二氧化钛等,通过化学反应将抗菌剂牢固地固定在纤维表面,起到抗菌作用。

优点是抗菌效果强、持久,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物理加工法:物理加工法也称为纳米技术,将抗菌剂通过纳米技术制备成纳米材料,再通过物理加工方法将其添加到纤维中,并固定至纤维表面。

物理加工法的优点在于不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但同时也因为添加抗菌剂的方式不同,抗菌效果相对差一些。

生物制备法:生物制备法将含有抗菌成分的生物提取物,如铜离子、鲎胶粘液等,加入到纤维溶液中,制备成抗菌纤维。

相较于化学合成和物理加工法,生物制备法的适用范围比较狭窄,但其制备过程更环保、更健康。

制备技术抗菌纤维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导入法、自生法和改性法三种。

导入法:将抗菌剂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后,通过浸渍、捻绞、卷绕等方法将其添加到纤维中。

这种方法可以将抗菌剂牢固地固定在纤维表面,但加工难度相对较大,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自生法:将含有抗菌成分的聚合物添加至纤维原料中,随着纤维的加工过程,自生的聚合物会沉积在纤维表面,起到抗菌效果。

这种方法相较于导入法更为简单快捷,但其抗菌效果稍逊于前者。

改性法:将抗菌剂直接添加到纤维原料中,利用纤维表面的化学反应将其牢固固定在纤维表面,起到抗菌效果。

这种方法制备过程中不需有机溶剂,因此更为环保,但其抗菌功能也相对较弱。

应用范围抗菌纤维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医疗、家居、服装等领域。

医疗领域:医用纤维制品需要具备优良的抗菌性能,包括消毒服、手术衣、口罩等。

聚合物基抗菌纤维的静电纺丝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聚合物基抗菌纤维的静电纺丝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聚合物基抗菌纤维的静电纺丝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目录一、内容描述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3)2. 静电纺丝技术概述 (4)3. 聚合物基抗菌纤维的重要性 (4)二、聚合物基抗菌纤维的静电纺丝制备技术 (6)1. 静电纺丝原理及设备 (7)1.1 静电纺丝的基本原理 (8)1.2 静电纺丝设备构成 (9)2. 聚合物基抗菌纤维的制备工艺 (10)2.1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 (10)2.2 纺丝液的配制 (12)2.3 静电纺丝过程控制 (13)3. 抗菌纤维的表征与性能分析 (14)3.1 纤维的形态结构表征 (15)3.2 抗菌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17)三、聚合物基抗菌纤维的应用 (18)1. 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 (19)1.1 医用敷料和伤口包扎材料 (20)1.2 抗菌纺织品和服装 (21)2. 环境领域的应用 (23)2.1 空气过滤材料 (24)2.2 水处理材料 (25)3. 其他领域的应用 (25)3.1 包装材料 (26)3.2 防护服和防护用品等 (27)四、聚合物基抗菌纤维的静电纺丝制备技术进展与挑战 (28)1. 技术进展 (29)2.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31)2.1 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案 (32)2.2 成本与效率问题 (33)五、案例分析 (34)一、内容描述聚合物基抗菌纤维概述:介绍聚合物基抗菌纤维的基本概念、特性以及重要性,包括其作为一种新兴功能性纤维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静电纺丝制备技术原理:阐述静电纺丝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纺丝溶液的选择、纺丝工艺参数对纤维性能的影响等。

抗菌纤维的制备工艺:详细介绍如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合物基抗菌纤维,包括抗菌剂的种类、添加方式、混合均匀性控制等关键环节。

抗菌纤维的性能表征:分析聚合物基抗菌纤维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抗菌性能等关键性能指标,探讨如何通过优化制备工艺提高纤维的抗菌性能。

聚合物基抗菌纤维的应用领域:探讨聚合物基抗菌纤维在医疗卫生、纺织品、食品加工、农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其潜在应用价值。

抗菌纤维 标准

抗菌纤维 标准

抗菌纤维标准
抗菌纤维是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纤维,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保持衣物的清洁和卫生。

抗菌纤维的标准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抗菌性能
抗菌纤维的抗菌性能是其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抗菌纤维应该具有广谱抗菌性,能够有效地杀死或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同时,其抗菌性能也应该具有一定的持久性,能够在多次洗涤后仍能保持良好的抗菌效果。

2.安全性
抗菌纤维的安全性也是其重要的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抗菌纤维应该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抗菌纤维也应该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纺织品标准
除了抗菌性能和安全性外,抗菌纤维还需要符合纺织品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纤维的细度、强度、耐磨性、吸湿性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标准的制定可以确保抗菌纤维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保证其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测试方法
抗菌纤维的测试方法也是其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测试方法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因此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测试方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一般来说,抗菌纤维的测试方法包括抗菌试验、耐久性试验、毒性试验等。

总之,抗菌纤维的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包括抗菌性能、安全性、纺织品标准和测试方法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这些标准的制定可以确保抗菌纤维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保证其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也需要注意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其安全性和环保性。

抗菌纤维

抗菌纤维

4、Amicor抗菌纤维
Amicor 纤维是Courtaulds公司生产的抗菌纤 维系列。其基纤维是聚丙烯腈系纤维。产品主要 有Amicor AB (抗菌型)和Amicor AF(抗霉 菌)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可分别使用。为了赋 予双重(抗菌和抗霉)的活性,也可以作为混纺 纱联合使用,称为Amicor Plus。 Amicor可以 和许多其他纤维进行混纺,如棉、毛、尼龙、 Tencel、粘胶及聚酯。其中与棉混纺时纱线既有 棉的吸收能力和手感,又有Amicor产生的抗微 生物保护作用。由于Amicor中的抗菌剂是以固 体颗粒的形式分散于纤维结构中,作为储存器的 颗粒将化学品缓慢释放出来,因此由Amicor混 纺纱制成的织物具有优良的水洗稳定性。
2、丙纶抗菌纤维 丙纶抗菌纤维的制造工艺如下: 抗菌剂液相合成 分离 改性复配 与丙纶切片共混 抗菌母粒 与丙 纶切片共混 纺丝 上油 牵伸 假捻加弹 包装


3、纳米抗菌涤纶 由于涤纶熔融温度较高,对抗菌剂的选 择首先要考虑耐高温、不易分解、安全 卫生。 为了使纳米抗菌剂能均匀分散在聚合物 中,除将抗菌粉体进行表面处理外,需 用共混法制成的纳米抗菌母粒进行纺丝。

AB抗细菌纤维中含有一种riclosan的抗菌 剂,它能有效地抑制许多细菌的繁殖 。 AF真菌纤维能有效抑制真菌的繁殖, Amicor抗菌剂一颗粒状分布在纤维内, 即使抗菌剂颗粒溶化也不会离开母体纤 维,所以耐洗性较好。纤维强度大,韧 性强,吸湿放湿性好,富有光泽且手感 柔软。利用该两种纤维的优良性能开发 面料,符合生态环保和人们追求色彩多 元化的需求,能满足消费者对面料的功 能性、保健性、卫生性及舒适性的要求, 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纺织原料。
四 产品用途

抗菌纤维PPT课件

抗菌纤维PPT课件
10
5、天然抗菌纤维 甲壳素纤维和竹纤维 竹纤维是一种用竹子为原料的新型再 生纤维素纤维,其形态特征和机械性 能都与粘胶相似。 竹纤维具有独特的天然抗菌性能,24 小时内抗菌率可达到70%。
11
12
甲壳素纤维是从蟹、龙虾及对虾等甲壳纲类动 物的壳制得的,用该类纤维织成的织物不仅具 有良好的力学特性,而且由于它的抗菌性而具 有奇特的医学特性。
5
2、丙纶抗菌纤维 丙纶抗菌纤维的制造工艺如下: 抗菌剂液相合成 分离 改性复配 与丙纶切片共混 抗菌母粒 与丙 纶切片共混 纺丝 上油 牵伸 假捻加弹 包装
6
3、纳米抗菌涤纶 由于涤纶熔融温度较高,对抗菌剂的选
择首先要考虑耐高温、不易分解、安全 卫生。 为了使纳米抗菌剂能均匀分散在聚合物 中,除将抗菌粉体进行表面处理外,需 用共混法制成的纳米抗菌母粒进行纺丝。
民用品:内衣、外衣、运动服、袜子、鞋用品、妇女 卫生用品、床上用品
医用品:病员服、医护服饰、手术衣、手术用布、绷 带、医院窗帘
服务业用品:装饰布、食品餐饮业工作服
产业用品:空调过滤材料、吸尘器过滤布、墙布、地 毯
14
15
16
抗菌纤维
1
Hale Waihona Puke 抗菌防臭纺织品:能抑制或杀死与其接触的细菌等微生物 从而起到抗菌防臭效果的纺织品 抗菌纤维是一种能抑制和杀死细菌的纤维.
国外70年代开始研制,主要是对织物表面进行处理,耐 洗性差。 到80-90年代初,日本钟纺公司采用无机抗菌剂与聚合物共 混的方法,制出永久性抗菌纤维。
我国在90年代初才开始研制抗菌纤维,目前批量生产各种 抗菌纤维的单位:
纶、腈纶等
4
三、抗菌纤维的典型品种 1、金属纤维 指银、铜及镍铬合金等金属丝经拉 拔、电镀、分解等特殊工艺加工制成的截面直径为 2~20μm纤维束。 它不仅有较好的防静电、防微波辐射功能,也具有 良好的抗菌性。 试验证明,镍铬合金及银纤维的抑菌效果较好,但 镍铬合金价格较低。几种纤维的抑菌效果如表。 用金属纤维与棉按10:90的比例混纺后,所制成的 金属、棉混纺纱可应用于针织物,制成永久抗菌针 织物。

抗菌纤维

抗菌纤维



混有抗菌剂或经抗菌表面处理的纤维。对抗甲氧苯青霉素的黄色葡萄 菌等,具有抗菌杀菌功能,可防感染和传染。混入型的制法是将含银、 铜、锌离子的陶瓷粉等具有耐热性的无机抗菌剂,混入聚酯、聚酰胺 或聚丙烯腈中进行纺丝而得;后处理型是将天然纤维用季铵化物或脂 肪酰亚胺等有机抗菌剂浸渍处理制得。用于医院用纺织品如衣服、床 单、罩布、窗帘、连裤袜、短袜和绷带等。 人们穿的衣服中含 有纤维成份,不同的纤维特性决定了不同衣服的品质,所以我们能感觉 到纯棉体恤衫和羊毛衫的不同。为了更好地促进健康,人们还在开发 抗菌纤维对人体安全,目前国际上颇为流行,是银系抗菌纤维,如银系 抗菌锦纶、银系抗菌涤纶、银系抗菌丙纶等。 抗菌纤维可广范用于家纺用品、内衣、运动衫等等,特别是老年、 孕产妇及婴幼儿服装。使用这种纤维制成的衣服,具有很好的抗菌性 能,能够抵抗细菌在衣物上的附着,从而使人远离病菌的侵扰。抗菌纤 维对细菌的抵抗和杀灭作用不是一次性的暂时作用,而是几周到几年 的长期功效。之所以具有这种长期的抗菌性,是因为它采用内置式设 计,使得抗菌剂能够缓缓溶出,在纤维表面形成抑菌圈,即使表面抗菌 剂被洗掉,还会有新的抗菌剂溢出形成新的抑菌圈。所以,用这种纤维 制作的衣物有良好的耐洗性。目前,全世界有很多研究机构在开发新 型抗菌纤维




使用Amicor与其它纤维混纺。 Amicor为抗菌性Acrylic纤维,具抗菌、防霉、防璊效果。 有机抗菌剂置于纤维内,具长效型抗菌性。 对人体不过敏 。 抗菌性能优越(对金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 沙门氏肠杆菌、藓菌、霉菌、白色捻珠菌等有效)。 用途:内衣 T恤 运动衣 袜子 毛巾 寝俱 杀死害菌,保护益菌,杀菌更有针对性。传统细菌剂针对性差,在消灭有害菌体的同 时也破坏了有益细菌群;A米内含的Amicor纤维的抗菌作用集中在几个常见的、危害性 最大的细菌上,有效地保护有益细菌群不被破坏。 多种抗菌剂分别杀菌,效果更好。传统抗菌剂广谱抗菌;A米采用的Amicor纤维采 用多种抗菌剂,分别杀灭细菌,剂量小、效果好。 有机杀菌,无毒副作用。传统抗菌剂采用无机药物,给人的健康带来一定危害,A 米内含Amicor纤维采用可食用有机抗菌剂,无任何毒副作用。 耐洗性强,高温洗涤200次,效果持久。传统抗菌采用后处理或原丝改良法,耐洗 性差,效果不持久,A米内含的Amicor纤维采用内置式设计,形成循环层和抑菌层,耐 高温洗涤,在74度高温下水洗200次后效果依然很好,持久性强。 永久使用,不会使细菌产生抗性。传统灭菌剂强调将细菌杀死,长期使用会使细 菌产生抗性;A米的优点在于抑制真/细菌的繁殖而不是杀死它们,即使永久使用也不 会产生抗性。 抑制螨虫生长,预防哮喘病发作。 另外A米适用性强,可与棉、羊毛、涤纶、晴纶等天然或合成纤维混纺,30%就能 达到很好的抗菌效果,而不改变原面料的手感和风格。

涤纶抗菌纤维宣传

涤纶抗菌纤维宣传

涤纶抗菌纤维宣传
安全、健康、无刺激
持久的抗菌性能,3A级耐洗涤抗菌
不产生耐药性
优良的吸湿排汗功能,透气性能好
高能效的抗菌性能和防霉除臭功效兼具高能效的抗菌性能和防霉除臭功效,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等都具有较好的抑杀菌效果,同时兼具良好的除臭效果。

抗菌面料、抗菌无纺布、抗菌服装(内衣、袜子、衬衫、罩衫、医护服装、制服、工作服、泳衣等)、抗菌床上用品(床单、被褥等)、抗菌日用品(口罩、手套、帽子、手帕、毛巾、抹布、窗帘、地毯等)。

抗菌纤维素纤维的制作与性能

抗菌纤维素纤维的制作与性能

抗菌纤维素纤维的制作与性能1.纤维素纤维作为一种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医疗、食品包装等领域。

然而,传统的纤维素纤维易受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污染,导致其使用寿命和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因此,开发具有抗菌性能的纤维素纤维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2. 抗菌纤维素纤维的制作方法抗菌纤维素纤维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共混纺丝法和复合纺丝法。

2.1 共混纺丝法共混纺丝法是将抗菌剂与纤维素纤维原料进行物理或化学方法混合,然后进行纺丝制备抗菌纤维素纤维。

抗菌剂的种类很多,包括金属离子、有机硅季铵盐、天然抗菌剂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制备过程简单,成本较低,但抗菌剂的均匀分布和稳定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2.2 复合纺丝法复合纺丝法是将抗菌剂与纤维素纤维原料进行复合,然后进行纺丝制备抗菌纤维素纤维。

这种方法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核壳结构复合纤维:将抗菌剂作为核,纤维素纤维作为壳,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抗菌纤维素纤维。

这种纤维具有较高的抗菌性能和较好的力学性能。

(2)海岛结构复合纤维:将抗菌剂作为“海”,纤维素纤维作为“岛”,制备出具有海岛结构的抗菌纤维素纤维。

这种纤维具有较高的抗菌性能和较好的柔软性。

(3)梯度结构复合纤维:将抗菌剂按照一定规律分布于纤维素纤维中,制备出具有梯度结构的抗菌纤维素纤维。

这种纤维具有较高的抗菌性能和较好的持久性。

3. 抗菌纤维素纤维的性能3.1 抗菌性能抗菌纤维素纤维的抗菌性能主要取决于抗菌剂的种类、含量、分布等。

研究表明,抗菌纤维素纤维对多种细菌、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可以有效防止微生物污染。

3.2 力学性能抗菌纤维素纤维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纤维的制备方法和后处理工艺。

研究表明,共混纺丝法和复合纺丝法制备的抗菌纤维素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3.3 生物降解性抗菌纤维素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被微生物分解,减少环境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耐用性,功能性纺织品已经逐渐成为纺织品发展的潮流,因为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还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更加舒适,更加环保。

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粉尘污染、水土流失、生态失衡……这些环境问题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导致人们对于绿色、健康的诉求也逐渐增强。

抗菌纺织品在上述条件下应运而生。

抗菌纺织品不仅是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产物,更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改变的产物。

抗菌纺织品有两种生产方法:一种是采用功能性整理的方法,另一种是直接采用抗菌纤维进行研制。

目前,直接采用抗菌纤维生产抗菌纺织品是发展的主要方向。

抗菌纤维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本身带有抗菌功能的天然纤维,如某些麻类、竹纤维等;另一类是纺丝时将抗菌剂加到纤维中制成的抗菌纤维,这类纤维主要生产方法有:接枝法、离子交换法、湿纺法、熔融共混纺丝法和复合纺丝法。

粘胶纤维作为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吸湿性好,穿着舒适,可纺性优良,并可与棉、毛或各种合成纤维混纺,广泛应用于各类服装及装饰用纺织品。

粘胶纤维还具有很多化学纤维没有的性能,可以通过调整其生产工艺参数来制得不同物理机械性能的粘胶纤维,也可以通过改变纺丝液的组分来赋予纤维功能性,如抗菌性、防紫外线功能等。

本项目将草珊瑚提取物与纤维素纺丝原液共混,采用湿法纺丝法,以赋予纤维抗菌功能。

研究表明:草珊瑚具有抗肿瘤、抗菌消炎、
抑制流感病毒、促进骨折愈合及镇痛等多种生物活性。

草珊瑚作为一种天然抗菌剂,安全无毒,无副作用,对人畜友好,绿色环保,对环境无污染。

采用草珊瑚的有效成分为基础,将草珊瑚的有效成分经过提取,粉碎成纳米粉末,然后加工成微细胶囊。

将含有草珊瑚有效成分的微胶囊加入在粘胶纺丝液中,在粘胶成丝后,这些微胶囊就均匀地分布在粘胶纤维中。

草珊瑚纤维可以与棉、毛、天丝、莫代尔混纺,做成各种面料。

草珊瑚纤维有效成分随着面料在穿着过程中与人体的摩擦,微胶囊破裂而释放,起到草珊瑚的功效。

草珊瑚纤维适合做男女内衣,内裤,床上用纺织品,医用纺织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