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培训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课件

3 提供决策支持
评估雷电灾害风险可以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数据和见解,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什么是雷电灾害?
1 自然现象
雷电是大气中电荷的释放,形成闪电。它伴随着强烈的声音和光亮。
2 危险性
雷电可导致火灾、电击、电力设备损坏等。它是一个严重的自然灾害。
如何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1
收集数据
收集有关雷电活动、气象条件、地理特征等的数据。可以利用现有的气象观测、 雷电探测等设备。
2
分析风险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风险分析,评估不同区域和设备的雷电灾害风险。
3
制定防范计划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计划,包括雷电保护设备、人员培训等。
常见的雷电灾害防范措施
避雷针
避雷针是一种用于排除或减小雷电危害的装置, 它能将大气电荷导向地面。
浪涌保护器
浪涌保护器可以降低电力设备受到雷击时的损 失,保护设备免受过电压的影响。
接地线
接地线可以将电荷导向地面,防止雷电对设备 和人员造成伤害。
避雷棚
避雷棚是一种安全的避雷场所,提供保护,以 防止人员被雷电击中。
3 地域限制
雷电灾害主要发生在高山、平原和沿海地区。不同地区的雷电灾害风险也有所不同。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
确定风险等级
评估帮助我们了解雷电灾害的风险程度,确定适当的防护措施。
识别薄弱环节
评估揭示了我们系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帮助我们针对性地加强防护。
优化资源分配
评估帮助我们合理分配资源,确保在关键区域和设备上进行有效的防护。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PPT课件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标准介绍PPT114页课件

1、评估关系式 评估一般关系式如下: R=(1-e-NPt )L (1) 取一年时间(t=1),且F=NP<<1时(雷击为小概率事 件,此条件通常能满足),则 R≈ NPL (2) 式中,N 为年均雷击次数,与该处落地雷击密度、建筑物性质、建 筑物四周环境和土壤特性有关; P 为每次对建筑物有影响的雷击损坏概率,与建筑物的特性 和提供的防护措施有关; L 为间接损失(可能翻译为“损失后果”好),与建筑物用 途、所涉人员情况、大众服务设施类型、建筑物中存储物 价值和限制损失所采取的措施有关。 如果采用了LPS,R将依E而减小。
与损害源相对应的风险
RD = R`V + R`W
RI = R`Z + R`B + R`C
5.3 雷电损害风险分量的评估
如表2、表3所示,涉及建筑物的风险分量和 涉及入户服务设施的风险分量的计算公式不同, 因此,应分别进行评估。 建筑物的风险分量关系式中(表2),按损害 源区分,涉及的参量有:年平均雷击次数ND、NM、 NL、NI;(雷击建筑物附近地面年均雷击次数NM雷 击入户线路的年均雷击次数NL,雷击线路附近地面 的年平均雷击次数Ni,,)雷击产生的风险分量主要 有8种,相应的概率和损失类型也有8种。
(1)雷电直击建筑物的年平均雷击次数
ND=NgAdCd×10-6 (次/年•千米2) (9) 式中,Ad为孤立建筑物的截收面积,它是由一条 斜率为1/3的直线上端与建筑物上沿接触,绕建筑 物一周在地面划出的面积。 对于孤立六面体的建筑物:长、宽、高分别 为L、W、H,则 Ad=LW+6H(L+W)+9πH2 (m2) (10)
具体说,N为建筑物所在地雷击密度 Ng、截 收面积A和环境因子Cd之积。 N = NgACd (3) P为几种损害类型引起损害分概率Px与防护措 施对应的缩减因子的积之和。 (4) L等于损失的价值与建筑物总价值之比。 L=C/Ct (5) 其中,C为预期损失价值,Ct为建筑物总价值, Kj为j防护措施的缩减因子。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1

b.根据对过往灾害损失评估以及今后同类灾 害的预测,确定各种灾害不同强度下生命财产 的受灾特征; c.对造成建筑物、内存物和相关服务设施损 失的各种主要灾害,在相同的成灾条件下,定 量研究其规模及时间、地理分布。 d.对政府或风险管理者而言,在确定损失程 度时还应注意遭受损失的风险单位个数。 e.还要考虑的问题是权衡损失频率和损失程 度的相对重要性。
a.不仅要分析直接损失,还要评估次生灾害造成的间接损失
表1.4 灾害效应分类表
一次效应 1.人员伤亡 2.畜、禽死亡 3.建筑物及其内部财产 损失 4.公共设施及其内部设 备破坏 5.农作物、森林及其观 赏植被的破坏 6.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 的破坏 7.环境破坏 二次效应 1.无家可归 2.公共服务中断 3.工商业停顿或萧条 4.公共事业、家庭、企 事业单位 清理废墟及灾后重建运 行支出 5.公共事业、家庭、企 事业单位修缮、 重建建筑物、建筑物内 部及其设备 的费用支出 6.支付保险赔偿金 更高次效应 1.失业 2.个人收入损失 3.工商业收入损失 4.资金转向重建和恢 复 5.社会经济和家庭经 济活力下降 6.个人存款减少、企 事业单位资 本减少 7.社会秩序不稳
13
14 15
盗窃
机器损失 其他 合计
2
48 2 800
0.25
6.0 0.25 100
69.50
1627.82 129.00 34746.84
0.20
4.68 0.37 100
1.3.2 风险分析
又称风险衡量,实际上可以称为风险估算 主要任务: 根据已掌握的风险特征、时空分布等以往大量数据的 统计资料来估算风险事件发生的频率、强度等; 根据现场勘察到的有关风险主体的资料,分析各类建、 构筑物及其内部财产的抗风险能力来估算损失发生的 概率及严重程度; 还要根据风险主体的重要性及发生风险的可能后果来 估计与风险相关联的损失,可能对企事业单位、个人 或家庭以及社会造成的影响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雷电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应对和减轻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对雷电灾害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雷电灾害的概念、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雷电灾害是指大气中发生的由云与地面之间或云之间产生的电荷反应所伴随的一切有害现象。
常见的雷电灾害包括雷电击中人、电器设备和建筑物等。
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大气中水汽的凝结过程会产生正负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形成雷电。
因此,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主要是通过研究雷电的发生机理和影响因素来进行的。
其次,雷电灾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象条件和人为因素。
地形是影响雷电发生的重要因素,山脉、河流和海洋等地形特征对雷电的形成和传播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气象条件是雷电灾害发生的关键因素,例如高温、高湿和大气层中的湍流等都会促进雷电的发生。
此外,人为因素也是影响雷电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建筑物的高度、电力线路的分布等都会增加雷电灾害的概率。
最后,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通过综合分析和计算各种影响因素来评估雷电灾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数据分析、气象观测和数值模拟等。
历史数据分析是通过搜集和分析过去的雷电发生情况来评估将来的雷电灾害风险。
气象观测是通过对大气电场、电荷分布和风暴活动等进行观测来评估雷电灾害的可能性。
数值模拟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大气中的物理过程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来评估雷电灾害的严重程度。
总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保护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雷电灾害的概念、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雷电灾害的风险特征,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减轻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直接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通过实地调查和观测,收集雷电灾 害的损失数据,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根据收集的数据,分析雷电灾害 发生的规律和特点,评估雷电灾害风险的大小。
间接法
总结词
间接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间接评估雷电灾害 风险的方法。
详细描述
间接法需要利用气象、地理、环境等相关数据,建立数学模 型和统计分析方法,预测雷电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影响范围 和程度。这种方法可以快速评估大量区域和不同情况下的雷 电灾害风险。
技术更新滞后
随着科技的发展,雷电监测和预警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但目前部分地 区仍存在技术更新滞后的问题,影响了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跨学科合作不足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需要气象、地质、建筑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目前各 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仍显不足。
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提高数据获取能力 完善评估方法 加强跨学科合作 提高公众意识
建议措施
加强防雷设施建设,提高建筑 物防雷等级,加强雷电预警和
应急响应机制。
案例二:某大型建筑物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评估目的
对某大型建筑物进行雷电灾害 风险评估,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
评估结果
该建筑物存在一定的雷电灾害 风险,主要集中在屋顶和外墙 等暴露区域。
评估方法
收集建筑物所在地的气象数据 、地形地貌信息,结合建筑物 结构、防雷设施情况,进行风 险评估。
综合法
总结词
综合法是结合直接法和间接法,综合评估雷电灾害风险的方法。
详细描述
综合法可以充分发挥直接法和间接法的优点,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实地调查和观测,获取雷电灾害 的损失数据,结合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分析雷电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评估雷电灾害风险的大小。 综合法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结果。
防雷减灾安全教育培训(2篇)

第1篇一、培训目的为了提高广大员工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增强防雷减灾意识,掌握防雷减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确保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特举办本次防雷减灾安全教育培训。
二、培训对象公司全体员工三、培训时间2023年X月X日四、培训地点公司培训室五、培训内容一、雷电灾害概述1. 雷电的形成及特点2. 雷电灾害的类型及危害3. 雷电灾害的分布及规律二、防雷减灾基础知识1. 防雷设施的种类及作用2. 防雷设施的设计原则3. 防雷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三、防雷减灾措施1. 人员防雷措施a. 雷电发生时的安全行动b. 雷电发生时的应急处理c. 雷电发生时的安全防护2. 财产防雷措施a. 建筑物防雷设计b. 电力设备防雷保护c. 信息系统防雷保护3. 作业场所防雷措施a. 室外作业防雷b. 室内作业防雷c. 特殊作业场所防雷四、雷电灾害应急处理1. 雷电灾害应急响应程序2. 雷电灾害应急处理措施3. 雷电灾害应急演练六、培训方法1. 讲座:邀请专业讲师进行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 视频教学:播放防雷减灾宣传片,直观展示雷电灾害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3. 案例分析:针对实际发生的雷电灾害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经验教训。
4. 实操演练:组织员工进行防雷减灾实操演练,提高员工应对雷电灾害的能力。
七、培训考核1. 考核形式:书面考试、实操考核2. 考核内容:防雷减灾基础知识、防雷减灾措施、雷电灾害应急处理3. 考核合格标准:书面考试、实操考核均达到80分以上八、培训总结通过本次防雷减灾安全教育培训,使员工充分认识到雷电灾害的危害性,提高了防雷减灾意识,掌握了防雷减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保障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九、培训纪律1. 参训人员应按时参加培训,不得迟到、早退。
2. 参训人员应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做好笔记。
3. 参训人员应严格遵守培训纪律,保持会场秩序。
十、培训效果评估1. 培训结束后,对参训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培训效果。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培训课件

雷电云的类型
雷电云通常分为层状云、积状云 和积状雨云,每种云型的雷电特 征不同。
闪电的结构
闪电通常由云地或云云之间产生, 可呈直击、分叉、螺旋等形状。
雷电灾害对人和财产的威胁
人身伤害
雷电可导致电击、烧伤、心 脏骤停等伤害,对身体健康 构成严重威胁。
火灾风险
雷电可引发火灾,造成建筑 物、林地和电力设施等财产 的严重损失。
感谢您的参与,希望本课程对您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有所帮助。如需更多信 息,请随时联系我们。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培训课 件
本培训课件将介绍雷电灾害的定义和背景,阐述雷电灾害对人和财产的威胁, 强调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并探讨相关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战演练,您将深入了解如何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最后, 我们将解答常见问题,总结课程内容。
雷电灾害的定义和背景
雷电的形成
雷电是大气中互相分离的正负电 荷之间发生的放电现象,造成强 烈的光和声。
如何评估和提高雷电灾害预警系统的可靠性和 准确性?
雷电地域分布
不同地区雷电灾害风险有何差异,如何评估地 域性风险?
风险评估频度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频度是多久进行一次较为 合适?
结论和课程总结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对保护人员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至关重要。通过掌握评估 方法和使用相关工具,可以提高防雷工作的效果。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进行实地演练,让学员能够掌握评估工
具和设备的使用以及紧急应对的技巧。
3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深入了解雷电灾害 风险评估的实际情况和挑战。
团队合作
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员之间的沟通和 协作能力,提升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效 果。
防雷业务学习培训课件8-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讲座

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在瞬间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和很强
的电磁干扰作用。雷电常常造成人员伤亡、击毁建筑物、 引发火灾事故、烧毁供配电系统、通信设备、造成计算机 信息系统瘫痪等灾害后果。
二、雷电的危害性 • 2006年:全国发生雷击灾害19982起 • ——雷击伤亡事故759起 • ——死亡717人,受伤640人
(7)深度300米以上的冻结井筒或钻井等特殊凿井井筒工程;
(8)剥离量80万立方米以上的露天矿山工程; (9)100万吨以上的尾矿库工程;
各专业大型工程标准——石油化工工程
(1)30万吨/年(1.5亿立方米/年)以上生产能力或海上投资 8亿元以上的油(气)田主体配套工程; (2)25万吨/年以上原油处理工程;25万立方米/日以上的气体 处理工程; (3)长度120千米以上或输油量600万吨/年、输气量 2.5亿立
雷击灾害案例5:2010年8月6日下午两点多,
在中华门内公交站台等车的一名14岁女孩和一名
六旬男子遭雷击,受伤当场昏倒在地,女孩伤势
较重,据了解受伤女孩被击中时正戴着耳机听 MP3。
遭雷击的公交站台地上有黑痕
防雷中心赴现场调查
3、内涵、概念
1995年发布的IEC 61662(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
(7)10万平方米以上的港区堆场工程;
(8)单项工程合同额沿海4000万元以上或内河2000万
元以上的港口与航道工程。
各专业大型工程标准——水利水电工程
(1)总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工程; (2)灌溉面积50万亩以上的灌溉工程; (3)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的水利发电工程;
(4)过闸流量1000立方米/秒以上的拦河闸工程;
各专业大型工程标准——港口与航道工程
(1)沿海1万吨或内河1000吨级以上的码头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评估工作的程序
➢ 各区县气象局和驻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在受理建设单 位的设计审核时(有些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 阶段),依据雷击风险评估界定标准,告知建设单位需进行 雷击风险评估,并填写评估申请表;
➢ 建设单位提供评估相应资料,并签定委托书; ➢ 评估单位受理委托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评估报告; ➢ 联系组织召开评估汇报会,评估报告定稿打印,一式三份。
18/43
3.2 评估的分类
(2)方案评估:设计审核阶段,是对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雷电灾害风险量的计算,分析设计 方案的雷电防护措施是否能将雷电灾害风险量控制在国 家要求的范围内,从而给出科学、经济和安全的雷电防 护建议措施,提供风险管理、雷灾事故应急方案、指导 施工图设计。是对设计方案的深化、细化、修订和补充。
1.1 法律法规规定
(3) 2011年9月1日起施行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 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令第21号)第八条要 求: 申请防雷装置初步设计审核时,需要进 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项目,应当提交雷电灾害风 险评估报告。
6/43
1.1 法律法规规定
(4) 2005年8月1日起施行的《汕头市防御雷电灾害条例》: • 第五条 市气象行政主管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和指导监督全市的防雷减灾
(3)易燃易爆环境建设工程:应参照《建筑物防雷装置
检测技术规范》(GB/T21341-2008)附录A确定。
10/43
1.3 评估目的和意义
• 雷击风险评估是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从技术可行 和经济合理性出发,应用综合防雷及风险管理论的原理和方 法,控制风险、节省投资。
• 雷击风险评估旨在查找、分析和预测本工程项目可能导致雷 击的危险、危害后果和损害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预 防或降低雷击风险的最有效合理的防护措施和对策,使风险 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并提出最优方案来指导项目设计和具 体施工,最大限度的减少雷电灾害和损失,达到最低事故率、 最少损失和最优安全投资效益。
GB/T 21714.3-2008 (4)《雷电防护 第4部分:建筑物内电气和电子系统》
GB/T 21714.4-2008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
17/43
3.2 评估的分类
(1)项目预评估:项目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根据 建设项目初步规划的建筑物参数、选址、总体布局、功能 分区分布,结合当地的雷电资料、现场的勘察情况,对雷 电灾害的风险量进行计算分析,给出选址、功能布局、重 要设备的布设、防雷类别及措施、风险管理、应急方案等 建议,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立项、核准、总平规划等提 供防雷科学依据,突出选址与布局,防雷设计的基础和依 据。
4/43
1.1 法律法规规定
(2) 2011年9月1日起施行的《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中国气象局令第20号)第二十七条 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和火灾危 险环境、人员密集场所等项目应当进行雷电灾害风 险评估,以确保公共安全。各级地方气象主管机构 组织进行本行政区域内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5/43
雷击风险评估几个问题的 统一和探讨
2012年4月20日
一、评估法规依据、范围及程序 二、收费依据及执行标准 三、评估技术依据、分类及内容 四、数据采集及现场勘察 五、评估报告及汇报会的注意事项 六、评估工作的局限与发展
第一部分 评估依据、范围及程序
3/43
1.1 法律法规规定
(1)粤府办[2006]83号《转发省气象局关于进一步 加强防雷减灾工作意见的通知》 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由县级 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对拟建的大型建设工程、 重点工程、易燃易爆环境建设工程应进行雷击风险 评估。
12/43
第二部分 收费依据及执行标准
13/43
2.1 收费依据:2004年409号文
项目总投资有双重含义,一是指投资主体为获取预期 收益,在选定的工程项目上投入所需全部资金的经济行为, 二是指项目从筹建开始到项目全部建成投产为止,全过程所 发生的费用的总和。生产性工程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 资和流动资产投资两部分,非生产性工程项目总投资只有固 定资产投资,不含流动资产投资。
9/43
1.2 评估界定范围及界定标准
(1)大型建设工程:参照《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建市
[2007]86号)附件3-21-1关于建设项目设计规模划分表中 大型工程标准确认。(小区30万、单体2万或20层以上)
(2)重点工程:以各级政府或发展改革主管部门确定公布
的重点项目的文件或公告为准。(投资5000万以上的项目)
14/43
2.2 投资总额数据来源依据
(1)房地产项目及私有企业:发改委部门的投资项 目备案通知书;
(2)政府公建项目:发改委部门或上级部门的立项 批文。
15/43
第三部分 评估技术依据、分类及内容
16/43
3.1 国及国家标准、技术规范
(1)《雷电防护 第1部分:总则》GB/T 21714.1-2008 (2)《雷电防护 第2部分:风险管理》GB/T 21714.2-2008 (3)《雷电防护 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
19/43
工作。各区县气象行政主管机构按照管理权限,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 区域内的防雷减灾工作。未设气象行政主管机构的,其防雷减灾工作 由市气象行政主管机构负责。 • 第三十六条 防雷减灾活动,指防御和减轻直击雷、雷击电磁脉冲、静 电感应、雷电波侵入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活动,包括雷电灾 害的研究、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灾害的调查和鉴定等。
7/43
1.1 法律法规规定
(5) 2010年4月1日起施行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十条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灾害在第2条中包括雷电)……
8/43
1.1 法律法规规定
(6)国办发明电[2006]2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
(7)国办发[2007]4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 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