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概论

合集下载

晚清女报中的国族论述与女性意识_1907年的多元呈现_夏晓虹

晚清女报中的国族论述与女性意识_1907年的多元呈现_夏晓虹

, 《中 1907 年是中国女报界迅速扩展的一年 国近代报刊名录 》 所附《中国近代中文报刊创刊 年表兼 索 引 》 在该年项下便至少列出了十种杂 ① 志 。其中, 在当时及后世影响最大的三份女报 《中国女报》 , 2 月、 6 月在东 为: 1 月在上海出刊的 ②。 《 》 《 京先后面世的 中国新女界杂志 与 天义报 》 , “编辑兼发行人 ” 这三份新出女报的共同特点是 均为女性, 且都有留学或居留日本的经历。 而即 7 月印行的 《 ( 续办 ) 女子世界 》 便在当年, 第二年
② ③
: 《创办 〈中国女报〉 》 《敬告姊妹们 》 , 《秋瑾全集笺注》 , 386 页。 参见秋瑾 之草章及意旨 第 376 —377 、 《致陈志群》 :“ 《女报 》 。 ” ( 《秋瑾 秋瑾 其九( 1907 年 6 月 17 日) 中提及 编辑已就, 前因无暇, 约于此月必行付印
, 全集笺注》 第 458 页) “钝夫” ( 目录) 或 “纯夫” ( 正文) , ( 续办) 女子世界 》 ④ 《女子教育》 署名 此文后在 《 第 2 年第 6 期刊出修订稿, 自 “志群” , 《恭喜恭喜》 , “志群” 署 与 一文作者名相同。实则 即陈志群, 本名陈以益。 ⑤ ⑥ ⑦ : 《秋瑾年谱简编》 , : 《秋瑾研究资料》 , 参见郭延礼 郭延礼编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7 年版, 第 38 页。 : 《 》 , : 《 》 , 133 。 秋宗章 六六私乘 郭延礼编 秋瑾研究资料 第 页 : 《精卫石》 , : 《秋瑾史迹 》 , 汉侠女儿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 上海: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58 年版, 第 162 — 168 、 28 页。
第4 期
夏晓虹: 晚清女报中的国族论述与女性意识

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

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

女性解放如何影响中国历史的进程?内容摘要:在我们传统历史的阅读中女性似乎一直被排除在历史进程之外,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女性的生存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她们最初是以怎么样的方式争取到了男女同权?社会的进步又是如何造就了中国女性逐步独立自主?而相应的女性的解放又是如何地影响到了中国历史的进程?3.8妇女节,世纪大讲堂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夏晓虹女士演讲《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

凤凰卫视2010年3月6日《世纪大讲堂》节目: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王鲁湘: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在我们传统历史的阅读中女性似乎一直被排除在历史进程之外,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女性的生存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她们最初是以怎么样的方式争取到了男女同权?社会的进步又是如何造就了中国女性逐步独立自主?而相应的女性的解放又是如何地影响到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有关这些问题,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夏晓虹女士。

夏晓虹被学界称之为才女。

她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近代中国的文学思潮、女性生活与社会文化。

从“文界革命”到“五四运动”,从乱世枭雄到女性文化,从社会剧变到心理探幽,经她的笔后都如同涓涓流水,渗入心田。

而同时,这位著名的女教授绝对不是静坐书斋的超然学者,也不是咬文嚼字的寻古考据之人,她始终以渊博的知识为依托,在容纳这个世界的变化,保持着学者的本真与常人的坦率和生趣。

女性问题研究为何以晚清为切入口?我们都知道夏晓虹女士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思潮的一个著名的学者,但是,自从1995年她发表了那一篇《晚清文人妇女观》以后,很多的人都把她和妇女问题的研究联系起来,好像似乎夏先生就是一个研究妇女问题的一个专门的一个学者。

这样的话反而忽略了她在其他方面的一些这个学术研究的一些成果.对于这样一种社会上的这种对您的这样一种认识您介意吗?夏晓虹:无所谓吧。

只要你还在写其他的文章,别人也会认可你的。

王鲁湘:那么您对于女性问题的研究为什么会选择晚清这样一个历史的切口,从这个地方进去。

晚清及民国时期女性地位研究

晚清及民国时期女性地位研究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虽有所变化,但总体来说仍然十分低下。

到了晚清及民国时期,社会各方面发生重大变革,女性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变化。

一、晚清及民国时期各方面变化晚清及民国时期指公元1840年到1949年,这一时期,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当时女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政治方面,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自半封建社会,封建帝制走向衰亡,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纷纷寻求救亡之路。

中国逐渐由封建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过渡。

经济方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缓慢发展且由于战争和金融、经济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限制且被严重破坏。

思想文化方面,西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思想传入中国,民主和科学深入人心,儒家思想地位受到冲击,但仍存在拥护者。

报刊业的发达和相对自由的社会舆论,给思想家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提供了可能性。

二、晚清与民国时期的女权运动1.晚清时期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晚清及民国时期的女性意识与传统产生了背离。

随着“天赋人权”等思想的传入,晚清时期先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纷纷拥护“平等”观念。

戊戌变法前后,兴办“女学”也成为女权运动兴起的标志之一。

在戊戌变法时期,孔子被维新党人塑为倡导女学的至圣先师,成为女子教育的保护神。

此后,随着女学堂、女报、女子团体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女性步入社会,男女平等的思想也渐渐深入人心。

二十世纪初,“男女平等”一词越来越多地被“男女平权”尤其是“女权”的说法所取代。

柳亚子1904年代笔作《黎里不缠足会缘起》中写道:“西哲有言:‘十九世纪民权时代,二十世纪其女权时代乎?’”。

这一变化使得男女平等从理论走向实践;对妇女权益的要求,也因而从最初的教育权转为参政权。

2.民国时期到了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中西方女性主义传入中国,一大批倡导女性主义的著作相继在中国翻译出版,这一时期妇女地位问题方面出现了众多不同派别,如经济独立派、女子教育派、儿童公育派、女子参政派、社交公开派、女子心理解放派、独身主义派等。

《近代中国的社会改革与妇女解放运动》

《近代中国的社会改革与妇女解放运动》

社会改革与妇女 解放运动将面临 新的挑战和机遇 ,需要不断探索 和创新
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全球化趋势,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加强 挑战: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性别平等意识的普及与提升 机遇:科技进步,女性参与社会生产的机会增加 挑战:家庭与职业的平衡,女性在家庭与职场中的角色定位与转变
对未来的展望与建议
了贡献。
争取平等权利: 妇女在社会改革 中争取平等权利, 如教育权、选举 权等,为妇女解 放运动奠定了基
础。
推动经济发展: 妇女在社会改革 中积极参与经济 活动,如创办企 业、参与劳动等, 为经济发展做出
了贡献。
促进社会进步: 妇女在社会改革 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推动教育、医 疗、文化等事业 的发展,为促进 社会进步做出了
民族解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妇女解放运动进入
新纪元
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
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促进了妇女的平等权利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增强了妇女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社会改革与妇女解放运动的相互影 响
03
社会改革对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
社会改革为妇 女解放运动提 供了政治和经
济基础
继续推进社会改 革,提高妇女地 位
加强教育,提高 妇女素质
促进性别平等, 消除性别歧视
加强国际合作, 借鉴国外经验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妇 女解放运动的 萌芽阶段,主 要关注女性教 育权和婚姻自

20世纪初:妇 女解放运动的 初步发展,出 现了一些妇女 组织,如中华
女界联合会
1919年:五 四运动爆发, 妇女解放运动 进入高潮,女 性争取政治权 利和社会地位

晚清救国语境下的妇女解放言论

晚清救国语境下的妇女解放言论

晚清救国语境下的妇女解放言论晚清救国语境下的妇女解放言论卢明玉《光明日报》( 2014年03月26日 14 版)《绘图女学修身教科书》书影女学报内忧外患频仍的晚清,救国强国成为时代主题,官僚政客、仁人志士乃至来华西人,纷纷围绕这一主题发表了种种见仁见智的方法和观点。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逐渐走向高涨的阶段。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颇值得关注的现象,人们似乎总喜欢将中西方女子地位、女俗、女学之间的差距以及对女子问题的关注与救国强国联系起来。

如袁世凯在《直督袁慰帅劝不缠足文》中说:“今东西学者论强国之道,辄推原于女子教育。

”1903年美国旧金山的华裔女子成立“中国女维新会”,亦宣称:“我本国腐败之近情,与其贫苦之现状,皆由习俗相沿,不重女子教育之故”。

时人范祎在《万国公报》撰文疾呼:“而欲求文化之兴,风俗之改良,社会之有进步,国不凌夷衰败者,未之有也。

又况以种类言,则婢妾之女子,其遗传与熏陶安往而不足以养成奴隶之男子哉?”“最近奋激之现象,为前古所无者,莫如女界”,晚清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有目共睹。

传教士林乐知创办了中西女塾,康有为建立了“不缠足会”,一些知识妇女创办了《女学报》并成立了妇女社团组织——中国女学会等。

1898年8月,光绪帝下诏,严禁妇女裹足。

不缠足运动蓬勃发展,高潮时有三十万民众参加,还出现了激进男子争娶不缠足女的现象。

1907年清廷首次正式颁布我国女学章程,即《学部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及《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正式承认女子学堂合法化。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各方关于废缠足、兴女学等解放妇女的呼吁此起彼伏就很好理解了,但值得探讨的是当时有关妇女解放的言论多由救国议题引发、多和国家落后相联系,似乎人们习惯将中国男子的羸弱和守旧与女俗联系在一起,进而揭示国破家亡的根结,带有一种明显的逻辑简化特征。

比如《万国公报》和较早译介近代妇女解放思想的《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中关于妇女与救国议题的文章,论证上都具有选择性操作的痕迹,表现出逻辑简化的特征。

谈谈晚清上海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doc

谈谈晚清上海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doc

谈谈晚清上海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谈谈晚清上海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导读:晚清上海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四)奶粉等代乳品的流行在传统社会,用兽类乳品哺乳婴孩是常见的一个现象④。

而晚清传入中国的代乳品,是一种不同于兽乳的全新事物,在中国的推广也经历了很123 摘要:晚清是各种思潮激荡的年代,作为在现今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女性的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研究清末女性角色的变迁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女性思潮的原始雏形。

而《点石斋画报》作为我国第一份正式发行的时事风俗画报有着强烈的社会文化印记和极高的史学研究价值,其不仅见证了晚清整个社会的新旧交替、中外交融、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奇特景观,也为了解那个时代的思维转变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关键词:晚清;女性;《点石斋画报》;社会角色1005-5312(2014)29-0163-02在传统礼教的束缚下,中国女性一直处于男尊女卑的不平等地位中。

随着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强行进入,这种不平等形成的张力促使人们转变这种不和谐的状态。

本文尝试通过对《点石斋画报》分析,希冀还原出清末女性的社会生活的传承与变迁,了解现代女性文化的源头。

本文的研究材料与范围:1、材料:近年来的相关学术论文及期刊、《点石斋画报》图册等2、范围:(1)人物范围:女性(2)时间范围:1884年~1898年(《点石斋画报》发行时间)一、家庭生活(一)废除缠足的尝试《点石斋画报》曾描绘西洋妇女成立天足会的情景,1896年,甚至欲向光绪皇帝呈进反缠足备忘录,最终因总理衙门的拒绝而失败。

(二)服饰的转变《点石斋画报》载:妇女为了吸引顾客,按照客人的要求,以洋装、男装等不同穿戴作陪,令客人“莫不采烈兴高,拍案叫绝”。

可见清末新潮的上海女性已经开始尝试各种服饰。

(三)妇产科医学的发展《点石斋画报》曾大肆渲染西医的救命医术,如剖腹救产妇、割掉巨瘤等。

这一方面的确造福于妇女,解决一些生育上的难题,提高了妇婴的存活率。

1.妇人生产的描绘妇人生产是一件极为隐私的事情,关于具体的生产过程描绘留下的文献资料很少。

传统社会与晚清民国的女性生活

传统社会与晚清民国的女性生活
XX
REPORTING
2023 WORK SUMMARY
传统社会与晚清民国 的女性生活
汇报人:XX
20XX-01-24
XX
目录
• 引言 • 传统社会女性生活概述 • 晚清时期女性生活的变迁 • 民国时期女性生活的进一步变革 • 传统社会与晚清民国女性生活的比较 • 结论与启示
PART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PART 06
结论与启示
传统社会与晚清民国女性生活的异同点
异处
传统社会女性地位相对较低,受封建礼教束缚,缺乏独立自 主权;晚清民国时期,女性开始走出家庭,参与社会事务, 地位有所提升。
同处
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晚清民国,女性都承担着家庭责任,如 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等;同时,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都受到当时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在晚清时期,一些女性开始尝试参与政治活动, 如组织女性团体、发表政治演说等,为女性争取 政治权利做出了努力。
女性教育与职业的拓展
01
女性教育的兴起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妇女解放思想的提出,女性教育开始受到重视。
一些学校开始招收女生,为女性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02 03
女性职业的拓展
随着女性教育的兴起和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走出 家庭,从事各种职业。她们不仅从事传统的家政服务、手工业等工作, 还开始涉足商业、教育、医疗等领域。
传承优秀文化
当代女性应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如勤劳、善良、坚 韧等品质,同时也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点。
XX
REPORTING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西方文化的传入

黑暗中的一缕阳光——读《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

黑暗中的一缕阳光——读《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

与接受也形成了当时的一种知识和思想氛围。 作者一反常态 ,有意识地舍弃 了向来研究者采信官方档 案、 笔记、 诗文集或其他文学作品的路数 , 而将报章文字作为整
个 研究 工作 的基 石 。 而 以女 性问 题作 为透视 晚清社 会 的窗 口 , 本 书的 具体 操 在
Hale Waihona Puke 外来 著 作得 以翻译 介 绍 ,是 晚清 女 性解 放 的重 要推 动 力 ,
作者在勘察晚清女性解放与报刊的关系后, 在中篇着重对 晚清女性的典范从经典古籍的新阐释、 外国作品的误译误读与 正解正果 以及对外来启蒙对象的演绎分别展开。 封建社会长期 以来通过 许多所 谓的经 典来 约束 女性 , 然 而, 晚清可谓是对经典的解说 自由度最大的时代 。作者在书中
写 道 :对 班 昭与 《 “ 女诫 》 的重 新 阐释 , 端 于女子 教 育 开始 在 中 肇
堂 苎 皇
黑 暗 中 的 一 缕 阳 光
读《 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
o 陈 薛
( 曲阜 师范大学 文学院, 山东 曲阜 2 3 6 ) 7 15 【 摘 要 】在 我 们 的历 史 想象 中 , 清是 一个 前 现 代 时期 。“ 殖 民、 封 建 ” 样 的 历 史 定 性 为 我 们 塑 造 了 晚 半 半 这
国创 兴之 时 。”
在我们历史 的阅读中,女性似乎一直是外在 于历史进程 的。 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 《 却描绘了一个 日渐兴起的 “ 女性社 会” 。晚清上海的“ 中国女学堂” 刊物《 、 女子世界》 晚清兴起的 、 文明婚俗等等一系列场景构成了这么一个“ 女性社会” 晚清女 。
界对 古今 中外 一 系列 “ 女性 典 范” 或者 “ 女杰 ” 重 新 阐释 、 的 翻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清并不属于已经消失 的过去,她其实联系着我 们今日仍然生活与其中的 现在。”
—夏晓红
谢谢大家!
秋瑾
·1904年在北京接受一所女子学校的邀请,但她认 为自己没有接受过文明教育,冒昧从事教学是不合 适的,因此决定留学日本。
·她是从妇女解放走到了民族解放,或者说从家庭 革命走向了社会革命。
近代女子缠足
不缠足运动
天足运动始于清末,天足即放足,是针对妇女的缠足而言的。 所以“天”指 “解放”的意思。天足运动的开始,象征着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萌发。它不只 是一种千年陋俗的革除过程,同时也是近代知识分子思想解放的发展历程。天 足运动过后,被缠裹了上千年的小脚终于得到解放,“三寸金莲”已经成为一 个历史名词。
女性问题研究为何
以晚清为切入口?
女子在社会现实中的处境远较男子复杂,遭 遇的困扰也远较男性繁多。晚清女性在教育、 社交、就业、财产以及人身与婚姻的自由方面 与男子相比,权利都是极度匮乏。身处晚清, 男性涉及的社会问题,女子无一能逃脱;在此 之后,女性更多诸多必须独立面对的难题。所 以,选用女性视角研究晚清,也可以获致全方
B
是在改良派人士介入以后,才成为一个声势浩大的运动。梁启超和其他一 些同志那么1897年在上海创立这个不缠足会,还有就是他们1898年5月在 上海创办中国女学堂,这可以说是不缠足运动和女学堂兴办中两个重要的 标志。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LOREM LOREM
由晚清发端的妇女解放思潮至今未过时,晚清先 进之士竞相宣说的“女权”,百年过后的今天, 仍然被我们所追崇者,寻求男女平等永远不会是 一个过时的话题。当下许多学者研究社会也会选 用女性视角,因为女性从来就不是能够被遗忘的 社会的一角,女性的背后牵扯了更多比男性更为 复杂的问题,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就像夏教授在 《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这本书中利用史料所构 成的晚清图景实际上也已经蕴含了现代社会与现 代思想萌发的种种迹象。我们见到,旧的纲领日 渐解体,新的秩序逐步被建立起来。
《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
14食工三 演讲:王子燕 04 小组成员:01 02 03 04 05 19
作 者 : 夏 晓 红
全书分别以“女性社会”、“女性 之死”题名:上篇“女性社会”期 望以个案整合的方式,映现晚清女 性从生活形态到思想意识的新变。 其中,对上海“中国女学堂”的考 述锁定女子社会化教育起步期,将 中西观念、中学与西学的相互激荡、 冲突与调和作为讨论的重点,而该 校所标举的“中西合璧”的教育理 想,在日后各地的办学实践中尤具 启示意义。
兴女学
惠兴女学堂
女性解放
刚才我们讲到的这三位女性,对她们产生了巨大吸引力的放足和新式的女
A
子教育,是在民间力量的推动下形成为一个时代的潮流的。清朝虽然从它
的建立之初,它就不断地发布禁令,就是禁止妇女缠足。但是这个禁令只
是一纸空文。它并没有产生实际的效应。
我们现在所说的不缠足和兴女学都是和西方传教士有直接的关系,是他们 这些传教士最早在中国创办了戒缠足会和女子学校。实际上这个不缠足和 女学堂它作为一个普遍的社会运动,在全国展开真正推广开来,实际上还
位的呈现晚清社会场景的效果。

01 惠兴

02 胡仿兰


03 秋瑾

死惠兴· 满族人源自1904年于杭州创办贞 文女学堂, · 1905年在家中服毒自杀,留下 八封遗书。遗书中表达希望以死 换取官府对女子学堂的支持。
胡仿兰
·江苏沭阳人
·动员女性亲属一起在家 中放足,希望投靠女子学 校。 ·被公婆逼到在家中服毒 自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